1

大多人其实都不了解杨振宁对中国做了什么,甚至连他的国籍,他具体什么时候回国都没有搞清楚。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说一说。

中美桥梁

杨振宁是1945年手持中华民国的护照离开中国,拿着庚子赔款“”前往美国留学。后来师从氢弹之父泰勒。博士毕业后就在美国搞理论物理的研究。

1971年,杨振宁从报纸上看到中国刚刚从美国禁止去的国家中被去掉,他就摆脱重重困难,毅然决然回到国内。当时FBI找上门警告过他,但他还是回来了。

回国之后,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接见杨振宁了,杨振宁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情况。当时正值中国面临特殊时期,杨振宁作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科学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特别允许他可以列一张会客名单。当时他也知道这张会客清单的重要性,所以列上了许多科学家的名单,拯救了许多科学家,其中包括邓稼先。

后来,杨振宁还为邓稼先写了一片文章, 还被收录在小学生课本中,这篇文章当时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邓稼先事迹能被我们所熟知,杨振宁功不可没。而邓稼先和杨振宁从小就是同窗,这份友谊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不止邓稼先,当时只要是能登上杨振宁所列的会客清单,要么结束劳改,要么减轻劳改,甚至有些人还可以回本单位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这为新中国保留了大量的科学家。

反对建设加速器

杨振宁刚回国时,当时国内很多科学家提出建设加速器,但杨振宁坚决反对,他觉得当时的国家实在是太穷了,建设一个加速器需要1亿美元(1972年),且设备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设备,根本不可能出成果,不如把这笔钱投入到别的领域,能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后来,他的建议被采纳了,等到1984年才开始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而且成本还大幅度缩减了。

引进人才

美国之所以科技那么强大,是因为他们的高校一直在培养和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人才。(二战期间,很多科学家到美国避难,美国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的中国学生不够聪明,也不是我们中国人没有条件研究高科技,而是顶级人才不足。

杨振宁回到中国之后,凭借自己的声望和号召力,向全世界招募科学家,这其中就包括了物理学家文小刚、张首晟,数学家张守武等。清华大学一共盖了三栋大师楼,其中一栋是杨振宁的之外,另外两栋都是给杨振宁带回的顶级国外科学家,一位是林家翘,另一位是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姚期智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著名的清华姚班指的就是姚期智所开设的计算机班。

而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并没有在国内搞学术的想法也是有误的,杨振宁在70年代末就在国内搞研究一直持续至今,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清华大学的凝聚态物理学,统计力学等领域跻身了世界前列,同时还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而且, 杨振宁在82岁时,还坚持给清华大学本科生上课,这对这群学生来说是多么的幸运。

捐赠

其实,捐赠只是杨振宁对中国最微不足道的贡献之一,但也比我们大多数做的好太多太多了。首先清华大学为他提供的工资为年薪为100万人民币,但他分文不取,将这笔钱捐给了清华大学研究所。(很多人说他回国养老,其实这是有误解的,对于杨振宁这样的顶级科学家来说,根本不发愁养老的事,美国马里兰大学就曾多次开出高额年薪挽留他,都被他拒绝了。而且杨振宁是多国的科学院院士,难道一位科学院院士会有养老的问题?)

后来,他又把自己位于纽约的房子卖掉,又捐了100万美元。所以,杨振宁在80年代往返于中国各地,一直都是旅居状态。不仅如此,他要找全世界的商人来投资,建立了专门的基金,利用这笔钱建设了清华高等研究院、南开大学的高等研究院,以及60多所世界一流的实验室。

他还考虑到科学家的生活状况,组织创立了各项科学大奖,前段时间很火的求是奖,最早就是由杨振宁发起的。1992年,杨振宁还自费为南开大学购置了当时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还督促建成了中科大少年班。他的种种努力,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顶级人才,分布于各行各业。

以上就是杨振宁对于中国的一些贡献,其实我们有说全,还有很多很多。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喜欢拿杨振宁和两弹一星来比,我觉得是不合适的,要知道在杨振宁的年代,还有很多科学家没有归国,号称东方居里夫人的吴健雄没有,李政道也没有,丁肇中现在也还在美国搞研究。而杨振宁不但回到中国,而且一直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这已经是不容易的了,我认为但凡是为中国做出了贡献的科学家就应该被尊重,那他们来作比较本身就是一种亵渎。难道比不过,我们就不尊重了么?

最佳贡献者
2

杨振宁在官方一直享有较高的地位,然而在网上和民间对杨振宁的评价却不是很高。

说起来,杨振宁遭诟病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杨振宁在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因而有许多人认为杨振宁“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却没有回国报效祖国,反而是年龄大了,才回国养老”。

事实上,这种观点完全不对。

在中国当时的环境下,比较需要的是应用科学人才,所谓应用科学就是核弹的研究、载人航天工程等等。而当时杨振宁所学的是理论物理学,偏向理论研究而非应用。

换句话说,当时的中国并不需要杨振宁这类的人才。再者,物理学科学理论的研究需要很好的科研条件以及仪器设备,而当时的中国显然缺乏这样的条件。再考虑到此时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刚刚结婚,孩子和夫人都在美国,因为这些顾虑,杨振宁才没回国。

杨振宁的第二个诟病点是在2004年,82岁高龄的杨振宁娶了比自己小54岁、年龄只有28岁的翁帆,说实话,杨振宁此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确实不太好。然而,别人的你情我愿的婚姻我们也没有权力去评价和干涉。

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是比较多的。

例如,在促进中美关系上,杨振宁的贡献是比较大的。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杨振宁是第一个踏上祖国怀抱的华裔科学家。

回国后,杨振宁毫无保留的为邓稼先介绍了量子理论和大量的西方先进物理理论,一边讲还一边拿笔推算。杨振宁曾为病重的邓稼先带来了当时国外最先进但还没有上市的药物,此前杨振宁还无意间救过邓稼先:当时的四人帮企图以核爆炸未达到预期为由批斗他,杨振宁回国后请求见邓稼先,周总理就把邓稼先调回北京,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1971年,杨振宁参与了保钓运动,所谓的保钓运动,即:保卫钓鱼列岛和南海岛礁的爱国运动。之后,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办的“归还冲绳协议”听证会上作证,杨振宁从地理、历史和现实等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杨振宁此举为我国的领土完整做了重要的贡献。

后来,杨振宁又致力于中国的科研事业。

他凭借自己的资源,或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杨振宁此举缩短了中国和国外物理基础设施的差距。

同时,杨振宁为清华、南开和复旦大学筹集了巨额的科研经费。例如,在2005年,杨振宁就奔赴香港,为清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筹集到了一千多万美金的科研经费。

杨振宁受聘于清华大学时,其年薪为100万人民币,然而杨振宁却分文不取,将这些钱捐给清华大学的研究所。并且,杨振宁还卖掉了自己在纽约的房子,又捐了1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杨振宁捐的这些钱,足以让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安享晚年,所以说杨振宁来中国养老经不起任何的推敲。


多年来,杨振宁还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不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而且建立各种物理实验室和各类基金会,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高端人才,推动了科教事业的发展。

而以上只是杨振宁的其中一部分贡献。

总之,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贡献有很多,仅凭杨振宁某些做法的不妥当而抹黑他,纯粹没有必要,毕竟,凡事都有主次之分。

3

杨振宁先生近年来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和杨老再次加入中国国籍,并在原配去世后的一年就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等公众正义事件密不可分。

加上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依托网络传播的媒体行业大量出现,大量关于杨老很多失真报道的流量噱头文章大肆传播

而关于杨振宁再入中国国籍的事情,更是让很多人不解,大量的网友批判辱骂杨振宁“回国养老”,诋毁他“在国外混不下去”才回中国“骗取待遇和名誉”。



让我们看看网友喜欢用来和杨比较,为中国早期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对杨的评价:

如果不是诺贝尔奖规定每个人只能在同一个领域获一次奖的话,杨振宁应该再获一次诺贝尔奖。他的规范场理论媲美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不但影响当代,他的前瞻性是将以世纪来论的。

说的不好听,你们现在骂在杨振宁,有经过邓稼先的同意了么?对得起两弹元勋邓稼先吗?

那么,杨振宁到底为中国做了些什么?

这么说吧,杨振宁即便是回国养老,凭借他早期以及现在为中国做过的贡献,完全可以。而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的一生对国家也就贡献了人口而已,老年了不还不是拿国家的养老金,走了甚至还占用土地资源,和杨振宁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何况杨振宁真不是回国养老的,他缺钱吗?她缺人脉吗?他缺声誉吗?不缺!相反他可以利用很多人都没有的这些资源,为中国新时代继续做贡献。

下面我就列举一些杨振宁对中国的直接和间接的贡献:
  1.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那会,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1957年得诺奖,1964年才入美籍,这些都是有史据可依的,这对于中国人的形象和中国国际地位肯定是有提升作用的。
  2. 苏联的赫鲁晓夫时期,中国和苏联关系破裂,当时的中国是很渴望和美国缓和关系,这其中杨振宁也做了些事情。
  3. 中国钓鱼岛领土的争端并不是前几年才有的事情,而是上世纪就存在的,当时的杨振宁和陈省身、丘成桐的科学家参加过“保钓”运动。
  4. “文革”时期,邓稼先等众多科学家境遇都不是很好,杨振宁作为当时享誉世界的华人科学家,很受“四人帮”的吹捧,杨也因此加以利用来改善国内科学家的境遇,并且在国际上为当时的中国说了很多好话。
  5. 杨振宁非常关心中国科学的发展,多次呼吁引进人才并出资帮助中国内地高校建立研究所,实验所。
  6. 上世纪70年代,我过科学家人工合成了世界上完整结构的功能性蛋白牛胰岛素,杨振宁不止一次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这项生理学医学成就,但最终还是落选了。
  7. 杨振宁也很重视计算机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曾多次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谈过计算机的重要性,现在的中国靠互联网起家的富豪,以及中国现在蓬勃向上的互联网时代肯定和当时的杨振宁建议有关系。
  8. 1997年,杨振宁推动创办了北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聘请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到清华工作,姚期智为此毅然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
太多了,全部列举得有近百项。总之杨振宁利用自己的国际人脉和声誉,甚至是自己的钱财,为中国的政治建设,科学建设,教育建设做出了很多不可磨灭的功绩。

这个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众多高层政府人员接见和赞赏的一位,科学成就仅次于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的伟大科学家,现在为何会被网络暴力贴上什么“回家养老”等众多诋毁标签,这值得我们深思和忏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挡不住的熵增,听有趣真实的科普,有其他问题请留言评论,谢谢。

4

在国内有很多人讨厌杨振宁,讨厌杨振宁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认为他对中国没有什么贡献,并且还会拿出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事迹去和杨振宁进行对比。

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名字之所以耳熟能详,是因为他们的事迹被刻意宣传过。而杨振宁,他是民国时期的公费留学生,1957年获诺贝尔奖时手里拿着的还是中华民国的护照。1957年国内大型官方媒体谈到他和李政道的发现时,在标题中还突出了“美”、“蒋”。他的岳父是蒋的爱将杜聿明,那时还作为战犯被关押在国内监狱中。杨振宁的事迹没有像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人的事迹那样被官方刻意宣传过,作为读者只能从可靠的杨振宁的生平传记、随笔作品、以及一些新闻报道中主动的寻找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感受他的爱国热情。所以,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杨振宁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具体贡献。

70年代,中美关系刚开始有松动时,杨振宁就破除重重阻碍访问中国,他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海外杰出华人学者。他的破冰之旅以及之后的努力不仅为中国的科学界搭建了和国外交流的桥梁,为一大批学者、学生外出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在政治方面有破冰意义。杨振宁是保钓领袖,在多种重要场合发言阐述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立场,也曾在《纽约时报》上给当时的卡特总统致公开信,呼吁中美建交。1979年邓小平访美签署中美建交协议时,杨振宁在欢迎邓小平的宴会上致辞。

杨振宁在2003年开始在中国定居,那时他已81岁,这是本该在美国的养老院里安享晚年的年龄,可是他选择了回国。最初大约1年的时间里他往返于北京和香港,之后定居在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80多岁的他亲自为本科生授课,至今已97岁高龄的他仍然没有停止工作,多种学术场合中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杨振宁回国后,他的财产也几乎全部捐献了出来,他在清华大学工作的薪水也全部捐献了出来,他的心思也全部放在了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上。他在中国建立了多所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的高等研究院在他的影响下逐步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杨振宁也凭借自己伟大科学家的个人魅力,劝说了一批杰出学者回中国工作。这样的工作,只有他这样的科学领袖能够做得到。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这也是作为科学领袖的凝聚力转移到了中国。

当然,这里看到的只能是杨振宁对中国贡献的一部分,也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杨振宁几十年里对中国的贡献不是几段文字就能够说明白的,仅凭这些已知的贡献就能够知道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无人能够替代的。作为中国人,应感谢杨振宁。

5

不少人认识杨振宁的方式都是因为他的个人生活,比如说年老以后加入中国国籍,还娶了一位比他自己小很多的妻子,而对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对中国科学发展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做了做出的贡献了解并不多,之前我也并不了解,查阅了相关资料才逐步有所了解!

物理学上的贡献就不多说了,除了诺贝尔奖还有很多不亚于诺贝尔奖的奖项!重点谈谈他对中国的贡献!

加入美国国籍之后,1971年杨振宁来中国访问,回到美国后,他在美国几座城市开始演讲,受到演讲的影响,很多美国人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开始愿意同中国交流。同时不少美籍华人也开始回国探望,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振宁的做法在当时还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中美关系还没有解冻,但他认为正面报道中国真实的发展现状是他的责任。

同时,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地位很高,经常还到东南亚,欧洲,美洲,日本等地访问或者演讲,给这些地方带去了真实的中国,对当地的华人华侨影响很大。很多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态度,愿意同中国交流。杨振宁在这方面贡献很大!说明他一直心系中国!

杨振宁也曾在一本书中透露,他的父亲直到临终前都没有原谅他放弃中国国籍!

这或许也是杨振宁重新加入中国国籍的一个重要原因,几十年的美国生活让他仍然无法放下,他想落叶归根!

所以,我们也就不要再对杨振宁的个人生活说三道四,也没有资格说三道四,那是他自己的选择!当然我所说的杨振宁的贡献只是一部分,他的贡献远不止这些!

6

对于杨振宁先生,很多人对其并不感冒,甚至他被很多人诟病。很多人认为“他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没有回国报效祖国,反而是年纪大了,才回国养老”。还有国籍之事以及老夫少妻之事,也是令人难以理解。即使如此,杨振宁先生在我国依然有着很高的地位。那么,杨振宁先生到底对我们有什么贡献呢?我们可能真的误解他了,他所做的贡献意义重大,超乎你的想象。事实胜于雄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的真相,还原一个真实的杨振宁!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省合肥县,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他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物理学研究。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名声大噪。1964年,加入美籍,成为美国公民。对于其没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之事,很多人难以理解。说实话,与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做法一比,在情感上真的是令人难以接受。

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回国,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1949年,杨政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可能正处于宇称不守恒理论的重要时期,他不便于回国。二、杨振宁从事的是基础物理研究,侧重于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不像邓稼先、钱学森学的是应用物理学,能直接应用于科学研究,转化成后来的原子弹、导弹等一系列的高科技武器。通过之后,他回国执教,可以推测当时,他可能认为自己更适合在美国从事理论研究,待日后再回国,报效国家。

实际上,在中美关系尚未解冻时期,杨振宁就带动了一大批华人学者回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国访问,成为了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在此期间,他要求与邓稼先见面,还救了老友邓稼先一命。杨振宁回到美国后,在美国的几个城市开始演讲,受他的印象,美国人开始对我们表现出友好的态度,更有一些美籍华人学者在他的影响下,纷纷回国效力。

1971年上半年,杨振宁参加了保钓运动。他和历史学家何炳棣、数学家陈省身都坚决支持保钓运动,被称之为“运动的精神导师”。杨振宁还在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作证。他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为维护我国领土完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74年开始,他致力于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其意义深远。他曾向周总理指出:目前中国理工科大学不重视基础教学和理论研究,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应引起重视,积极推动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先后香港和美国发起成立三个基金会,成功地为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在海外募集数亿元资金;推动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为清华引进计算机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等顶尖学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3年底,他回国执教,教书育人,助力科教事业。2004年9月13日,81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开始为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随后,杨振宁还仿照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模式创立清华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帮助清华物理系从根本上改变了面貌。2005年5月,杨振宁奔赴香港为清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筹款一千多万美金。2007年5月20日,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将其所属的一切资产无偿赠送给中山大学。该基金会的发起人杨振宁教授出席了资产赠送移交仪式,其主要内容为:现金人民币1100多万元,港币约36万元,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研究大楼及其中的所有设备等。

这么多年,杨政宁先生一直致力于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不仅为我国引进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而且还创建理论物理研究室和各类基金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高端人才,推动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意义深远!90多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精神矍铄,依然活跃于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发挥余热!

2017年8月26日,95岁的杨振宁正式恢复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曾评价杨先生:“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他,杨先生的爱国,是爱到骨子里的,而且是一贯的,永远不变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不要再人云亦云了,更不要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开始骂娘,这对一个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老人是不公平的。各位,你们说呢?

7

很多人对杨振宁的印象非常刻板,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觉得他对国家没有任何贡献、觉得他在最困难的时期放弃了国家、觉得他回到国内只是在国外混不下去才回来养老的。

但实际状况真的如同大家所说那样吗?其实并不是。

杨振宁在国际间的地位

首先,杨振宁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对于他来说,只是他人生中所经历的第一座高峰,在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的人生中还曾数次攀登过其他高峰、提出过不少对世界物理界震动极大的理论。

凭借着这些理论,他斩获了众多国际间重要的奖项,在世界各个国家都获得了非常崇高的学术地位。

除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之外,他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巴西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等众多重要头衔。


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头衔,大家还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吗?

我们纵观现如今的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发现很少有人能如同他一样在这么多国家、地区获得这么多头衔。

说实话,就算是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他也是站在了学术最顶端的人物之一。

除了自己拿诺贝尔奖,历史中还有不少人通过验证他提出的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从这方面,大家想必已经可以看出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杨振宁的贡献

其实以他在这么多国家所拥有的尊崇学术地位,然后再加上他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各种奖金以及工资(兼任了国内外众多大学教授职务),他到哪里都可以轻轻松松度过自己余生,不至于出现“在国外混不下去”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为什么会回到国内呢?

答案是他内心必然还拥有着极深的爱国情怀。

这点我们通过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来。

比如在1971年的时候,他虽然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是面对着钓鱼岛的问题他却仍然保持着一腔赤子之心,在美国参议院演讲、向美国人阐述了钓鱼岛属于我们的事实。

另外,他对国内的一些实际贡献也可以看出他这份情怀。

在1997年的时候,他引进美国的先进经验帮助清华大学建立了清华大学自己的高等研究中心。

在当时,他不仅给清华大学提供了经验,他还帮助清华大学从美国引进了不少科学人才,并且,他自己曾先后向清华大学捐助了600万美元(4000多万人民币)的资金资助清华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最后,他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清华大学募集到了不少用来研究的经费。

而且他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时候,他还放弃了清华每年开出的100万人民币工资,没有拿这些钱,直接转手捐给了清华大学的研究中心,让清华大学用来进行科学研究。

此外,他还帮南开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创建了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所、极大推动了国内学术研究的发展,国内总共有60个物理实验室就是在他直接和间接的帮助下成立的。

我觉得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爱国情怀,要不然他何至于为国内的科学发展如此奔波辛劳?

杨振宁的选择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他在艰难时期为什么没有回国的原因。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当时国内没有供他施展才华的平台。

与钱学森、邓稼先等把理论实用化的科学家不一样,杨振宁研究的是基础物理,如果当时回到国内的话,他肯定无法继续展开自己的研究。

毕竟我们当时最需要的是把理论转换成实用的科学家,他这样致力于理论的科学家即便回来了,国内也肯定无法提供相应的设施和资金给他来展开那对物理界影响极大、但对国内困境没有丝毫用处的研究。

作为一个拥有着惊人才华、把物理当成了自己人生一部分的科学家,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

如果换做是大家,大家是会选择放弃改变历史的可能还是选择在科学史上留名?

感情问题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他的感情问题,对于他娶了小自己几十岁妻子的事情很多人一直诟病不已,关于这点我们也没法说什么,不过我觉得这点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

如果大家有了解过其他著名科学家的历史事迹,那么大家就会发现杨振宁的感情问题与其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爱因斯坦,在现实历史中他就是一个抛妻弃子的渣男,但这可影响不了他在科学界的地位。

比如牛顿,他平生非常喜欢讽刺人,在他抄袭了胡克的一部分论文后,面对着胡克的指责,他无法辩解,只能说出了一句“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话语”来讽刺胡克的矮小、驼背。

以上还没完,在胡克死后,牛顿为了报复胡克,直接动用自己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权力把胡克在皇家学会里的实验室、图书馆通通拆除,同时又把学会中唯一一张有关胡克的肖像画给毁掉,以至于在胡克死后人们再难知道他的真实面貌。

当然,这种种事情同样无法影响牛顿在科学竞争崇高地位。

正所谓人无完人,再如何厉害的人,总该会有一些缺点,杨振宁也是一个正常的人,只要双方是你情我愿,那我们就不应该过多地以此去指责他。

8

历史在需要某个人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而且每个角色都会有人愿意站出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现在看来最正确的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现在看来最正确的观点。历史不是英雄所谱写的,只是那些英雄在人民和历史需要的时候扮演了那个角色。没有秦始皇也会有魏始皇赵始皇,总之历史和人民需要角色总会有人演。此为前言。

说到杨振宁总有人喜欢提到邓稼先先生,两人是同学兼好友。大家以邓批杨的点无非是当祖国需要一个在高精尖科学领域为国效命的人的时候,回来的是邓稼先而非杨振宁。于是邓老成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雄,杨理所应当成了因祸福避趋之懦夫。可这真的对么?



一个选对了一个选错了才会通过选择立判高下,可是他二人选择哪来的对错。当初一穷二白需要人带他站立起来邓老回来了国士用命,现在国家富强发展需要一个人帮他走得更快杨也回来了。锦上添花固然不如雪中送炭,可同样是恩义人不能只记得雪中送炭,国家更不能。



孙膑和庞涓能比较出个好坏人来,孟子和荀子难道还有个善恶之分?孟子仁义教化正人心,荀子礼法强制正人行。都是有用的好东西当然分不出善恶。

面对一个一穷二白的祖国选择坚守和选择等待最多是更高尚和高尚的区别,绝对不是高尚和卑鄙的区别。

邓公选择在祖国生死关头回来用命,他放弃的不只是优越的生活,还有在学术上更进一步的机会。杨振宁自己都说,邓稼先不走成就比自己只高不低。可是他回来了,成就也举世瞩目,却没能再进一步。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矛盾,没有生存谈何发展,可是不为了发展我们又为何争取生存呢

邓公用自己的未来和命换取了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杨振宁用珍惜自己科研机会而换来的知识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了贡献。他回来了现在为国家的发现提供了科学知识,他没有浪费老同学用命为留下的让他仍然有机会报效国家的机会,这就够了。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 住他们的光耀,这都是中国的脊梁.

角色在那里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去演,邓公选择那时,杨振宁选择了此时,仅此而已。更高尚的邓公值得我们长揖及地,那相比于邓公只算是高尚的杨振宁至少也值得我们拱手一礼。

9

杨振宁,一个即陌生又熟悉的名字,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近代杰出的科学家,但同时也是无数网友议论的对象。

实际上杨振宁先生对我国是有巨大的贡献的,只不过他的事迹有些不为人知,有些被人误解,我就简单的举一些例子好了。

谈到前几年的钓鱼岛,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试图侵占过钓鱼岛,当时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的听证会上,向全世界讲述了钓鱼岛的过去和历史。

而且他还在保钓的留学生中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讲,可以说我国在被世界无视的时候,杨振宁向全世界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其次我国的科学发展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都落后于西方国家,杨振宁早在1978年就倡导

中科大发展少年班。

而且之后杨振宁又设立各自科学机构,可以说他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科学人才,这些人才是我国得以在各个领域,赶超西方国家的重要推动力。

最后杨振宁回国之后,又四处奔波到处走访,不是设立奖学金就是亲自授课,又有多少年过近百的科学家像他这样呢。

而且对于杨振宁本人来说,他早就名扬世界,被国外无数的科学家视为神级人物,所以谣言止于智者,杨振宁先生对我国有巨大贡献,而且是非常非常巨大.....

10

杨振宁为中国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杨振宁作为当世最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家获得者,在国际学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最早回国访问的华裔科学家,从那时起,杨振宁先生在帮助国内科学和技术发展,在国内基础科学研究的组织和引领方面为中国做了重要的贡献。

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一手创办了清华高等研究院,

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模式来进行建设和发展,通过这个平台,对国内的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科学研究起到了引领和突破。杨先生邀请了张首晟等一批国际顶级学者来工作,在国内也引进了像王小云等优秀中青年科学家。清华高等研究院的运行和管理,也对清华等国内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有了探索性的影响,对清华理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

杨政宁以自己的归国经历和发展为例子,吸引了大批的国际优秀的顶级人才归国加入,

例如引进美国科学院院士,图领奖姚期智全职加入清华工作,开办了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也就是常说的姚班,培养了大批的信息人才。

杨振宁在回归清华以后,也一直拼搏在科研一线,

以清华大学为单位发表的文章约30篇,其中的理论研究文章,都是杨亲力研究和推导。杨政宁对国内的重大科学工程和科学发展提出了很多意见,例如在国内建立了顶级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项目,也对国内建造超级对撞机提出他的见解,杨振宁认为时机还未成熟。

杨振宁教授对理论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