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独立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不独立,表面上听起来独立似乎就是脱离了中央的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不受管辖。但是相比于这些蝇头小利,各大军阀为自己谋划得更长远。

天下本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虽然历史上经过好几次的大分裂,但是统一乃是主流,不出一百年国家又会重新变成一个整体。照着这种情况来看,统一是大趋势。而若是军阀一旦宣布自己独立,就相当于其余全部的军阀对立。其他任何军阀都可以打着正义的旗号讨伐。虽然当时中国有几个大军阀存在,但是大多数的实力都不相上下,只够在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一旦其他势力联合,独立的军阀肯定会被夷为平地。

在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军阀都不会主动去冒这个险。而且成王败寇,虽然统一是主流,但是其过程的艰辛难以预料,稍有不慎便遗臭万年。而且就算有着强大的实力支撑,但是要步步为营方可取胜。只要棋差一招便是满盘皆输。纵观历史,齐恒公最先称霸雄踞一方,却没有想到最后称帝却是秦国。所以这种根本预料不到的事情,让很多军阀望而止步,只甘愿管辖自己的小地盘。

其次虽然各大军阀没有真正宣布自己独立,但是从现象来说已经算是独立。因为各大军阀所管制的地盘,税收和财务都被相应的垄断,已经算是当地的一个土皇帝。而且没有宣布独立,就属于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还会有补助之类的物品,可以说生活确实不错。

虽然军阀所占据的地盘管制着当地的老百姓,但是并不能代表老百姓也被割据了。这种情况若是放在秦始皇时期,或许在老百姓心目中出生在哪一个国家便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但是历史经过了两千年,思想已经大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老百姓心目中只认可中国这片地方,却不认同一个独立出来的小国家。没了老百姓的支持,就相当于缺少了强大的后盾,连独立的想法都难以出现,又何况是单打独斗呢?

而且民国时期独立出来的国家也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是在中国恐怕国际认可的还是南京政府。作为一个三无背景新兴独立出来的国家,实在是举步维艰。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各大军阀都有一种民族归属感。虽然各大军阀时常开战,争夺地盘。但是他们也具有一致对外的民族气概。例如吴佩孚,段祺瑞张作霖都是铮铮汉子,宁肯死也不会像日本人低头的那一种。这一种气概使得他们不会脱离中国而单独存在。

爱国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思想,五千年的文化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虽然民国时期军阀相互争夺地盘,但是他们都认同自己是华夏儿女,具有炎黄子孙的气

最佳贡献者
2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时代。袁世凯利令智昏、逆流而动,上演一幕复辟丑剧,但只当了83天“准皇帝”就在举国声讨中死去。

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中国再没有能拥有绝对权威的铁腕人物,中国进入了一个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北洋政府时代。那时候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领军人物犹如过江之鲫,可是他们为什么就没有一个闹独立呢?

当时中国的军阀虽然多如牛毛,但不外乎两大类。

第一类是有自知之明、偏安一隅、小富即安的。如龙云、韩复榘、张宗昌、刘湘和哈儿将军范绍增。

第二类是想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如张勋、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和李宗仁。

先介绍一下这些理想远大的。

阎老西是民国陆军上将,老家山西,和蒋介石一样都是在日本上过军校,领导过推翻满清的起义,统治山西30年,是山西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这家伙也不是不想当皇帝,军阀混战的时候,他深挖洞广积粮,大开兵工厂,大造军火,韬光养晦,他要干什么?等待时间,问鼎中原。

1930年,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联合,阎锡山出任三军总司令。三军总司令意味什么?枪杆子呀,天下枪杆子我是大拿,枪杆子出政权,阎锡山被冯玉祥一往前推,阎老西搞不清自己吃几碗干饭了,野心爆棚,等当皇帝。所以军阀们联合反蒋。

蒋介石在危难时候拉拢张学良倒戈,张学良挥师入关,阎锡山美梦落空。此战中国军民死伤近30万人,河南、山东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国力损耗,元气大伤;而东北军进驻关内,边防空虚,事实上为日本帝国主义造成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条件。从此之后,阎锡山才明白自己的斤两,老老实实做自己的山西王。

冯玉祥更是个野心勃勃的皇帝迷,倒戈将军冯玉祥,整天穿粗布,读圣经,但比谁都心狠手辣,比谁都野心勃勃。但冯玉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没有皇帝命,白折腾半辈子。

张作霖想当皇帝。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整天算计日本人,被日本人算计。

这些想当皇帝的人不能独立,一独立不但不能再在中国称王,而且独立以后死的更快。他们的目标是中国这个大蛋糕,而不是一省一市的小蛋糕。他们不会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孙殿英、孙传芳、马步芳、韩复榘、盛世才这些军阀,属于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人,他们有自知之明,没有帝王欲望,风光一辈子,享乐一辈子就知足了。

他们不想独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军阀们生在于清王朝,自幼接受的是三纲五常,深受忠君爱国的熏陶。

不要看他们是大佬组,可也不想当乱臣贼子,不想当卖国贼。别管是段祺瑞、孙步芳,张作霖还是张宗昌和吴佩孚,我们都不愿意做汉奸。

他们和列强勾结过,合作过,也出卖过国家利益,但没有认贼作父。他们和列强之间也就是相互利用。实事求是地说,军阀们没有独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压不住场面,没那个独立的资本。他们不知道闹砸了怎么收场,但知道闹砸了没有退路。

第二、国家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上千年来就是个统一的国家,没有四分五裂过,大家潜意识里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别看军阀们心狠手辣、狼心狗肺,但他们也有中国人的认知,只是利益不同,观念不同。如果闹独立,那就是千古罪人,无法面对列祖列宗,让子孙后代跟着受株连。

第三、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别看军阀山头林立,中央政府软弱无能,但中央政府还是有号召力的。一旦谁宣告独立,那就是众矢之的,就会众叛亲离。就会被群起而攻之,淹没在全中国的愤怒浪潮中,被全国人民声讨。那样就是凶多吉少,最后注定是身败名裂,祸及子孙,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枪打出头鸟,当年的袁绍就是明证。

第四、没有几个国家敢支持独立。

闹独立的军阀们必须要有靠山,要有洋人撑腰、支持。可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列强历来维护中国统一,觉得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不符合他们的战略利益。在大清的时候,欧洲列强都没有让中国分裂,何况世界已经走进了更文明的时代,他们不敢做逆时代潮流而动的事情。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也不敢公开支持军阀独立,不敢和中国人民公开为敌。日本倒是巴不得中国四分五裂,但日本已经扶持一个傀儡溥仪,承诺天下都是溥仪的,要帮他复辟。

日本怎么也不能再扶持一个伪政权跟溥仪分庭抗礼,这样如何面对溥仪自圆其说呢?日本扶植汪精卫是日本全面侵华,短期内灭亡不了中国之后,形势所迫才那样做的。

所以,不要说军阀不想独立,就是想独立,国内必定骂声一片,国外也没人扶持。

3

在民国时期,很多军阀确实不敢提及要脱离的话题,但是也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军阀不敢触及这件事情,在民国时期,其实还是有一些军阀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脱离的外蒙古

比如外蒙古的军阀在清朝灭亡后,就一直闹腾不已地要主导外蒙古脱离民国的掌控。

在辛亥革命刚爆发的时候,他们就宣布了脱离。

只不过后来在北洋政府的军事压迫下,他们只能又重新接受了民国的统辖。

在1919年的时候,北洋政府的将领徐树铮甚至还为了收复已经实际脱离的外蒙古而率领军队席卷到了外蒙古草原上。

在当时,徐树铮确实已经收复了外蒙古。

只是这次收复的持续时间并不长,时间没过多久,随着苏联的崛起、随着苏联的暗中扶持,外蒙古又脱离了民国的掌控。

然后时间一直到了1945年,随着国民政府和苏联达成了相关协议、承认了脱离事实,外蒙古才真正脱离了出去。

脱离没成功的盛世才

除了外蒙古的军阀之外,新疆军阀盛世才也有过这样的举动。

在盛世才掌握了新疆之后,他一直与苏联有着密切的联系,期间几次前往苏联拜访过。

在1941年,盛世才曾向斯大林提出过要让新疆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国的想法。

不过考虑到还想让国民政府帮忙牵涉日本人的问题,斯大林并没有同意盛世才的提议。

性质不同的溥仪

还有,伪满洲国也算是一次脱离。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关东军彻底占领了东北,为了对东北实行傀儡统治,他们把溥仪从天津请到东北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

当然,手中无兵无权的溥仪算不得军阀,只能算作是一个傀儡。

其他军阀们不敢脱离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下民国时期的其他军阀为什么不敢脱离的原因。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当时的一统思想浓烈,他们不敢提出这样的想法。

在秦朝之后,因为有着秦始皇构铸出来的一统观念,所以在历史中无论经历多大的变故、多大的分裂,我们中华国土最终都总能重新统筹在一起。

在所有人看来,分裂是最大的原罪,如果在情况不允许的时候,谁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所有人围而攻之。

而在民国时期,情况确实不允许军阀有这样的想法。

在整个民国时期,除了割据在各地的军阀,还存在着两个主导大局的主导政权,这两个政权分别就是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民国的北洋政府和从1928年到1949年统治民国的国民政府。

这两个主导政权在统治民国的时候,想尽了一切办法地想铲除那些军阀势力以及把那些军阀掌控的地方控制在自己手里,只不过碍于军阀们反应激烈,他们才没有直接动手。

要是有军阀敢在没有外部势力撑腰的情况下提出了脱离的想法,他们绝对会在第一时间遭受到那些主导政权的打击而不会得到任何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军阀是肯定不敢提出脱离想法的。

4

袁世凯去世以后,北洋将领没有一个足以震住其他人,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时期。除了有北洋系军阀之外,中国当时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非北洋系军阀。中国近代军阀割据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一共有几十个,但是绝大部分军阀也只是在国内割据,很少有军阀想着建立独立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受大一统影响。从秦始皇开始,统一就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统一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历史的大趋势,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孔子。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成果,消除地方分裂的因素。其实,汉武帝时期也被称为大一统时代。汉武帝不仅完成领土上再一次大一统,更主要的是完成了思想上大一统。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儒家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与此同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为统治思想。此后大一统思想一直都存在于中国人心中,虽然中国古代曾经出现不少并立政权的情况,但是只要有机会,各个政权都希望由自己统一中国。到了民国时期,大一统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军阀的受教育程度虽不尽相同,无论是有知识的军阀还是大老粗军阀,大部分都受到传统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连当皇帝、当总统,组成新政府都不敢,更不用说独立建国。众多军阀都是傻瓜,他们不会干这种遗臭万年、被刨祖坟的事,他们承担不了这样的骂名,也不敢承担这样的骂名。这是他们不选择独立主要原因。



其次,军阀们没有独立的基础。中国各地区,尤其是传统的十八省,统一在一个国家内已经两千多年。统一的思想和我是中国人的思想已经深深植入每一位人心中。如果军阀想独立,势必会引起当地老百姓和全国老百姓的一致反对。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他们玩玩不敢轻言独立。而且中国各地已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各个地方早就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被轻易分割。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是炎黄子孙,大家在一起生活已经上千年,大家早就习惯了我是中国人。如果那个军阀胆敢独立,势将会快速灭亡。



第三,当时的军阀没有这个实力。大部分军阀不会独立,但是也保不齐个别人,不顾民族大义,甘愿做历史的罪人。外蒙古的一些贵族,曾经企图分裂外蒙古,后来北洋政府派军队收复了外蒙古。当时有实力的军阀希望消灭其他军阀由自己掌握全国政权,对于他们来说掌握全国政权要比独立更具诱惑力。没有实力的军阀只希望占据一块土地当自己的土皇帝。当个土皇帝的代价要比独立的代价小得多,也安全得多。

第四,国际关系。民国时期,近代国家概念已经为世界人民熟知。改变国家现有领土状况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一些军阀若想独立,也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当时没有哪个国家,为了承认一个所谓的独立国家而得罪中国。他们宁愿在国际上跟中国打交道,而不愿意跟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国”打交道。想独立的军阀在独立之前也要考虑自己独立以后的各种事务,他们是不是能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就算个别国家别有用心地承认他们,他们又能维持多久。



第五,军阀也是中国人。如果抛开西方列强等国外势力。这些军阀和东汉末年的军阀一样,他们只是割据势力,他们也都是中国人。民国时期的军阀对内固然不断征伐,甚至是残忍杀害。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中国内部的争斗,并不代表这些军阀不爱国。其实大部分军阀有爱国之心,他们也会为了祖国利益拒绝外国势力的诱惑。比如段祺瑞是一个大军阀,但是他的个人品质并不差,他有六不总理之称,他晚年拒绝和日本人合作。吴佩孚也算一个凶残的军阀,他最后因为拒绝和日本人合作而被谋害。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给当时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中国历史进程。但是绝大部分军阀始终没有独立的想法。

5

自袁世凯称帝失败以后,中国再也没有一个能够震慑群雄的人物了。各地军阀相互割据,中国内部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军阀。这些军阀为什么没有一个想要独立的呢?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来说说其中最主要的几点。

一、没有一个军阀拥有绝对的实力

民国年间出现的军阀有数十个之多,每个军阀之间的势力都不大相同,但是总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势力较小的小军阀,列如四川军阀,四川长年混战,短时间内都出现不了一个能统一四川的军阀,势力较小。这样的小军阀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保存自己的势力,不可能独立。还有一类就是属于势力较大的大军阀,比如张作霖,段祺瑞,冯国璋等等

二、大部分军阀们都有着民族归属感和爱国情怀

军阀们基本上都是汉人,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多以汉人为主,这使得他们拥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大家都是汉人,怎么能够分裂呢。大部分军阀还有着极强的爱国情怀,比如张作霖一直堤防日本,段祺瑞晚年坚决拒绝日本的合作,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等等。

三、独立肯定会变成众矢之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一直是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军阀这里举几个列子,比如东汉末年诸侯争霸,董卓先称帝,然后就引来了十八路诸侯的联合讨伐。而且人家十八路诸侯打的是匡扶汉室的名号,是正义之举,百姓也拥护他们。而你董卓是乱臣贼子,想要自己称帝,这不是找打吗?后来脑子一根筋的袁绍居然听信袁术的话还想称帝,又引来了曹操的讨伐,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其实北洋政府时期与东汉末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又有着袁世凯称帝的事件。有着这样的前车之鉴,我想聪明的军阀们,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四、大家想的都是如何统一而不是独立

自古以来统一中华都是大业,大多数统一中华的人物都名垂千古。而企图分裂国土的人基本上都是遗臭万年。试问谁不想流芳千古呢?又有谁愿意遗臭万年呢?而且当时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中国急需解决统一问题,所以大部分军阀想的都是统一,而不是独立。况且独立还需要在国际上获得认可,这是非常难的事。

由此可见军阀们不想独立,而且大都都想统一中国。

6

1937年7月底,汤恩伯第13军按蒋介石命令从大同乘火车紧急开赴南口,抵挡来犯的板垣师团等精锐日军。可路经柴沟堡车站时,却被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的部队用火炮和机枪拦下了——出身于西北军的刘汝明,担心汤恩伯部中途下车武力占据察哈尔,因此不准汤部过境!

蒋冯阎

后来在蒋介石、冯玉祥的亲自协调下,加之攻陷北平的大批日军正有进逼南口的企图,刘汝明终于勉强放了行,接下来才有了汤部在南口与日军血战18天,远远超出了蒋介石所要求的8天。

之所以讲这段,意思就是军阀们虽然没有选择名义上的独立,实质上都有着很大的自主权限,是和国民政府保持表面上的一致或者直接叫板,关键还是看核心利益。

对于要不要独立,军阀们嘴里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事实上,除了民国早期在对抗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护法战争中纷纷通电独立,各省或者各区域的军阀们在后来很少直接宣布“独立”了,因为他们都想明白了,何必落个“口惠而实不至”,口头不说暗地里当独立王国的老大岂不是更实惠?

他们虽然没有在名义上独立,可该“独立”干的事一件不落,信奉用行动说话。

韩复渠

比如山东省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渠,广东广西于1936年掀起“两广事变”反蒋时,他选择通电支持陈济棠、李宗仁;东北军、西北军1936年于临潼捉蒋时,他也通电表示支持。到了全面抗战以后,他又用武力阻拦刘峙第二集团军部队进入山东。包括后来视蒋介石、李宗仁要他在山东逐次抵抗的命令如无物等,都说明他治下的山东的独立性,就差一个全国通电了。

不止是韩复渠,桂系的广西,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龙云,四川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军阀,平津的29军,西北五马等,都有非常大的独立财政、行政、军事等权限。甚至在日军的威胁利诱下,阎锡山还私下与日军签署了《汾阳协定》,这就是山西已经在事实上“独立”的最大铁证了吧?他一直视山西姓阎,山西就是他的“自留地”,谁想要就与谁拼命,包括国民政府。

名义上归属中央、实际上自己说了算,是军阀们多轮“精算”后最佳选择

张宗昌

1926年的一期北伐打疼了吴佩孚,1927年的二期北伐做掉了孙传芳,1928年的三期北伐干净利索地赢了二张父子及张宗昌,这让旧军阀们开始明白,国民革命军已经完成了发育,成为了当时最强悍的军事力量,谁直接硬杠谁就会灰飞烟灭。

你如果不能打败他,就最好加入他。看明白了这点的阎、冯等老军阀,也果真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的行列,变成了新军阀的他们虽然后来也试图与国民政府再掰掰手腕,可经过中原大战的实战检验,他们终于知道,要再保持明面上的独立,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他们学乖了。

阎锡山

军阀们的算盘都打的啪啪响,个个都是“精算师”:首先是真心打不过,即使有心也无力,闹独立的成本代价太高,搞不好可能连老底都输掉;再则是如果表面上服从国民政府,还能向其索取一定的军饷和装备,再加上原本自己“统治区”的财政税收等,也能养着一支规模还算可观的军队,还可以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这多爽啊。

更重要的是,随着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落地生根,民众拥护“统一”的意识空前高涨,这铲除了军阀割据独立的基本土壤。在这种情况下,军阀们能以省主席的名义保持着“半独立”,就已经是最大限度了,毕竟全国统一的趋势浩浩荡荡,谁再逆势而行,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是@司马砸光,敬请关注

7

民国时期,各路军阀不是不想独立,而是他们不敢独立。

但这里说的不敢独立,只是说这些军阀不敢宣布自己要成立一个国家,如果只是脱离某个组织,还是有很多人干过的。

奉系军阀张作霖就曾两次宣布过独立。

第一次是他宣布脱离北洋政府,东北不再听从北洋政府的指挥。

第二次是独立是张作霖宣布与段祺瑞政府脱离关系,以后也不服从段祺瑞的指挥。

这两次独立,并不是说张作霖要成立一个新的国家,而是说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和北洋政府断交,他们不再是上下级关系。

如果要宣布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张作霖不敢,也没有那个实力。



在民国时期,各路军阀谁也没有能力彻底打败对方,甚至说他们连自保都很困难。

而且这些军阀也很清楚,这种军阀割据一方的状态不会持续很久,国家早晚都会实现统一。

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宣布独立,而且还要用一省之地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他们都清楚这样做肯定没有好下场。

到时候估计他的手下要反他,其余的军阀肯定也要集体讨伐他。

就像是袁世凯刚刚称帝,各地军阀很快就参加护国运动,把袁世凯赶下了台,袁世凯最后也郁郁而终。

各路军阀要想独立,还要考虑民族情感这方面的问题,只要不是丧心病狂之人,都不愿意成为民族的罪人。即使说他们宣布独立,当地的百姓也不会答应。

在民国时期,国家虽然动荡不安,但还有一大批爱国人士,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必须感谢这些人的付出和努力。

8


民国初建,整个国家刚刚从帝制时代走了出来。这时候民族共和并不像课本上讲的那样深入人心,尤其对于我们这个有2000多年帝制的国家而言是如此。

当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时候,整个国家就开始变得有一点失去控制力了。当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南方革命党和北方的北洋军阀之间的对立,基本上各地的军阀都依附在这两个派别之上。

袁世凯死后,国内没有比他更有权威的人来控制局势了。尽管整体上还是南方革命党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主体,但在北洋军阀内部也出现了诸多派别。

不管是依附在南方革命党之上的军阀,还是依附在北洋军阀之上的军阀,都基本上在自己的地盘是土皇帝。虽然没有明确宣布独立,但实际上和独立也差不多。

为什么他们没有选择独立呢?我们回到三国时期,看一下就明白了。袁术是早期最强大的地方军阀之一,却最早被消灭,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称帝宣布独立了。

民国时的形势同样如此,只要哪个省敢宣布独立,马上就会变成其他各派军阀进攻的对象。不管是南方的革命党,还是北方的北洋军阀,就都有理由去消灭这个军阀。

况且从利益上来说,地方军阀宣布独立是不划算的。这个地盘是你的,基本上就能做到刀枪不入,水泼不进,实际上和独立也没有区别。但拥有很多比独立更好的优势,那就是可以从中央政府那里捞到好处。

独立以后就不一样了,不但有可能被消灭的危险,更丧失了从中央政府那里捞好处的机会。有句古话说得好:得虚名而处实祸。独立的军阀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个虚名,却也让自己处在了危机之中。

从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来看,也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不容。当时帝制刚刚结束,但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存在。地方上的小军阀必须依靠在更大的势力之上才能生存,一旦独立,就变成了群狼口中的肉。

从中国文化上来看,小军阀的忠诚度是决定他们命运的重要条件。一旦背叛,就让他们万劫不复。因为曹操当过东汉的臣子,因此他到时都不敢选择称帝,那就是背叛。民国时的小军阀同样如此,一旦选择独立,就会被其他军阀看成是叛逆。

就算袁世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袁世凯接受了民主共和成为了大总统,最终却选择了当皇帝。这就给南方的革命党和地方军阀有了对付他的借口,既然袁世凯能背叛民族共和,那么就只能面临被围攻的局面。

像冯玉祥在民国时期反复背叛和投靠的人,都不敢选择独立,就是他明白独立的严重后果。因为冯玉祥经常背叛别人,因此他的手下也信不过他。其他的军阀被打垮以后还能重新组建,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老部下都不愿意接受他,从此就变成了光杆司令。

民国时期是一个乱世,因为帝制刚刚被消灭。虽然表面上的皇帝没有了,但在但在每个军阀心中都有一个皇帝,那就是他自己。用尼采的话说就是,上帝死了,我就是上帝。

民国政府缺乏管理地方的威信和机制,地方军阀之间,就相互发动战争,企图吞并对方。每个省都分成几个山头,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

就算你不宣布独立,就有不少军阀想消灭你。如果哪一派军阀先不独立了,马上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这就是自寻其祸,不找死就不会死。当个实际上的土皇帝远远比宣布独立要好得多,毕竟民国政府还是需要形式上完成统一的。

对于中国这样从公元前221年就变成大一统的国家而言,国家的统一远远比地方的独立和自治显得重要的多。虽然也有人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当我们打开历史书来看,统一的时间远远大于分裂的时间。

当中国处在分裂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很有可能演变成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每一个军阀都想变成民国政府的元首,来实现对其他地方军阀的管理。宣布独立就是与全国其他各派势力为敌,这种自作孽的事情是那些军阀不会做的。

9

当然是因为各路军阀都有一颗中国心嘛!

你看他们虽然割据一方,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投靠帝国主义,吃里扒外,但他们毕竟也是中国人嘛。特别是遇上日本帝国主义什么的,稍不留神就可以一抗遮百丑了。生前富贵,死后留名,静夜史都想做一个逍遥的军阀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股股翻案洗白的东风吹满神州大地且越刮越猛,在秦桧、吴三桂、汪精卫之流成功“翻身”后,民国时期的各路军阀成为下一批重点发展对象,包括张作霖、张学良在内的各路军阀,不仅要成为胸怀天下的武侠义士,更要成为大公无私的爱国先锋。大有颠覆广大人民群众认知,打碎是非正义三观的意味。

在这里,静夜史要对那些孜孜不倦的洗白者深情地说一句:尔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上蹿下跳,让我们加深了对这些军阀本质的深刻认识。

这些军阀为何不“独立”?真的是他们更爱国吗?当然不是,就像今天海峡对岸的独立分子一样,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更热爱这个有5000年辉煌文明的国家。

在静夜史看来,这些军阀之所以在独立问题上表现的如此“爱国”,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现代国家意识

虽然军阀有枪有钱有女人,但不代表他们比常人有更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战略眼光。

特别是在“国家”这个问题上,几乎所有的军阀都没有系统而全面的认识。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倒不是因为军阀们忙于战争无暇学习,而是因为我国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最早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具体来说就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后。

因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加上共产党成立之后的不断奔走,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社会各阶层的无差别侵略,沉睡百年的中华民族终于开始觉醒。

在中华民族全体觉醒的情况下,各路军阀也才真正有了国家和民族意识。

在民国38年的时间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为分界点,民国时期的军阀分为新军阀和旧军阀。

旧军阀即北洋军阀,最早起源于袁世凯的新军,新军阀则以蒋介石为首。而无论新军阀还是旧军阀,本质上都是反人民的,性质上都是反动的。

在1937年国家民族意识形成之前,要求旧军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新军阀虽然赶上了1937年,但此时的蒋介石作为军阀已经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让他宣布独立,蒋介石表示娘希匹。

所以新旧军阀之所以没有独立,是因为和“独立”紧密捆绑的现代国家民族意识根本就没有形成。等到现代国家民族意识形成时,新军阀已经失去了独立的条件。

2、没有基本的自主权

无论影视剧里还是现实中,军阀都是耀武扬威的存在。但他们耀武扬威的资本,除了自身的努力,更取决于他们背后的帝国主义势力。

清朝灭亡后,我国之所以陷入北洋军阀混战的局面,就是因为列强认识到在巨大的体量面前,独霸中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才退而求其次,尽可能地占据更多的地区。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无疑就是扶持在华代理人。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日本扶持的皖系和奉系军阀,美英扶持的直系军阀等粉墨登场,将神州大地搅得天翻地覆。

虽然列强深知自身没有能力控制全中国,但他们从未放弃完全控制我国的野心,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如果日本支持的皖系或奉系军阀宣布独立并获得列强的承认,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的其他范围成了名副其实的外国,日系想要染指这些区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武装入侵,这对于帝国主义蚕食我国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况且这些由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们,即便宣布独立,比如1926年1月11日张作霖宣布东三省脱离北京政府宣布独立,但因为惧怕连锁效应,所以这样的独立只能是我国境内各方势力的自娱自乐,根本不可能获得其他帝国主义的普遍承认,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因此归根结底,在我国土地上剑拔弩张的各方列强,唯一能够达到的默契就是:像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一样,相互承认各方在我国的势力存在,为其后因自身实力此消彼长带来的不确定变量留下足够的空间。

金主的默契,注定了作为台前木偶的军阀,根本没有独立的可能性和空间。

所以,在半殖民半封建体制下的近代中国,所谓的“军阀爱国”是真正扯淡的伪命题。即便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国有了现代国家和民族意识,但因为身后帝国主义的纵横捭阖,被操控的新旧军阀根本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方向。

近代军阀里唯一有所谓的血性的,当属1958年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美帝国主义分裂祖国。而即便如此,蒋介石也没有做到完全的独立自主,他的成功,更多的是建立在美帝国主义对共和国深深忌惮的基础上。

古往今来的历史一再证明,所谓的大一统历史惯性,在现实利益的强烈冲击下,必然显得一文不值。而那些高唱民心向背的,固然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但在那个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军阀混战时期,民心从来微不足道。

都有收入,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10



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形成各派军阀,奉系、直系、皖系等等,后来又有桂系等,有西北军冯玉祥,晋军阎锡山,川军,等等。

直到1929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校长才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很多人确实会有疑问,军阀为什么不独立?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军阀都是汉人,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思想。再说了,在当时的环境下,哪个军阀搞独立,都是找死。

不管是吴佩孚、张作霖、阎锡山还是李宗仁、冯玉祥等,这些新老军阀都没有想过要独立,但是确实都想过要当老大。



民国的军阀,基本都有些情怀,说起爱国,一个个都当仁不让。一个不爱国的军阀不是好军阀,一个不爱国的军阀是成不了军阀的,乱世出枭雄。国家混乱的时候,你搞歪门邪道是不会成功的,是没有人追随的。

乱世要想称雄,必须要把自己打扮的高大上,才会有人效忠你。若是搞独立,分裂国家,这岂不是把自己放到火上烤?这事是绝不能做的,会毁了自己。



论品德,民国的大军阀一个个都是正人君子的做派,比如西北军老大冯玉祥、山西的阎锡山、四川的刘湘、东北军张学良,做人都是杆杆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