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怎样的历史时期,才能够拥有?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怎样的历史时期,才能够拥有?

2020-07-19 23:24阅读(93)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怎样的历史时期,才能够拥有?:在毛泽东时代人们团结友爱,公平正义,邻里和睦相处,人们积极向上,学习有目标,工作有干劲,团结奋进

1

在毛泽东时代人们团结友爱,公平正义,邻里和睦相处,人们积极向上,学习有目标,工作有干劲,团结奋进力争上游,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是人们维护和行为准则。

2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种情况在我国解放初期大跃进时代所独有,那时国家还很穷,但全国人民在毛主席他老人家带领下,群情激昂,斗志鼎盛,大家齐心协力人穷志不穷,大兴水利众志成城,把愚公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但无奈国穷民贫,家家都无余粮,衣不遮体,更别说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藏在家里,就算有小偷也没得啥可偷的,晚上关不关门睡觉无所谓了!

3

小时候在北京海淀区长大的,六,七十年代我们楼大概两百多户人家,要是来个陌生人,楼里的人都会前去问问:你是去谁家,你是他家什么亲戚,问清楚后马上就会告诉你他家有没有人,或者是去干嘛去了,大概多长时间回来,时间长就会怕你寂寞,带到自己家喝点水,聊会儿天待会儿,告诉别人等主人回来到我家来接人,陌生人根本无法长久在楼下停留,马上就会有人问你的。在当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4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七十年代初的农村确实存在过,我小时候,亲眼所见两种现象:夏天夜晚村里放电影,天太热,家家户户出去看电影从不关门闭户;人们在路上捡到东西,不会据为己有,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并交还失主,小学生更是这样,捡到铅笔、橡皮、三角板之类的,都会主动交给老师。那时的民风纯朴,人无私心杂念,真好。怀念那样的岁月。

5

不用等很久,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到2050年,中国走到第三步,即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那时必定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也是中国未来前进和发展的指明灯。改革开放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4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弱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科技先进、军力强大。国家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中国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中国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让世界忍不住为之惊叹。这些成就的背后,核心当然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人的艰苦奋斗,更离不开邓小平理论这面旗帜。在未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中国人民将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艰苦奋斗、再创辉煌。

在已经艰苦奋斗了40年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再继续艰苦奋斗30年,必定能让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那时的中国,必定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6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只是对一个社会时代的形容,其时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小偷取不义之财,难以杜决,总有那么些不劳而获之人存在,只不过是在精神文明的社会里,少只又少,不是那么胆大猖獗,总是受到人人喊打的形势下,难以生存,在解放初期到70年代,就是形成了这个情况,因为那个时代,人们受到社会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使每个人只求精神文明,积极向上,特别是对违法犯罪分子敢于斗争和憎恨,所以,基本上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并不向有些人说的那样,那时都穷,没什么可偷,常言说,穷则出盗贼,又怎么说呢?

7

六,七十年代就是,那时虽然穷,但社会风气很好,人懂的羞耻,坏人怕好人,哪家出现个败类,全家蒙羞,男孩连老婆都娶不到,

8

应该说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那个年代的人很老实,思想也单纯,临时出去基本不锁门。有的时候去别人家串门赶上没有人,就在屋里等着,当时的想法也是为他们看家,主人来了还要给你倒水致谢。路不拾遗也不假,丢了东西去派出所和居委会登记,也会很快找回来。有一次,几个同学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一毛钱,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派出所还做了认真的登记,不知道后来的结局如何。

9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以一去不复反了,金钱至上的社会造就了犯罪与罪恶。

10

小编本文结尾处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里所写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在那个时代里的充分展现。值得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生人幸福满满地回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