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

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

2020-07-19 23:20阅读(88)

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唐代之后的中原王朝都不在长安建都,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关中平原不大,生物承载力不高,无法供养太多的

1

唐代之后的中原王朝都不在长安建都,主要原因有三条。

一是关中平原不大,生物承载力不高,无法供养太多的人口。并且关中也相对闭塞,虽有易守难攻的优点,但这个优点也导致外界的物资很难转运至此。

看地图,一目了然。



虽说关中平原有八百里沃土、天府之国等等美誉。但讲真,关中相比于关东,它真的很小很小。满打满算,也就3.6万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在西汉,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分之一。以此类推,关中平原能供养的人口应该也就是全国人口的40分之一。

人口一旦超过了这个线,生活在关中平原的老百姓,可能会饿肚子。

事实上,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由于“首都聚集效应”,西汉和唐代,人才都愿意到长安发展,而这样一来,关中平原的人口就超过了正常水平线。这导致每遇灾年,关中的老百姓都要饿肚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朝时,隋炀帝打通了运河,通过关东向关中输血的办法,解决关中粮草不足的问题。但即便有运河,也不好使,原因就如前面说的,关中易守难攻,粮草从关东转运关中,中途损耗极大。

盛世还好说,乱世呢?

五代时期是多事之秋,梁唐晋汉周的统治者都忙于打仗,连基本生产都无法保证,他们不可能,也没能力把都城定在长安,然后像唐朝统治者那样,从关东输血。

在加上,因为唐末军阀混战,关中平原残破不堪,长安城也被摧毁。五代统治者都没能力重建长安城。所以在五代时,长安便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下降为一般性的地方都会。

当然,北宋统一中原后,长安又具备了建都的可能性。但因为另一个原因,使得关东地区成为历代统治者关心的重点,而关中则被进一步弱化了。

这个原因就是这个问题的第二个主因:五代之后的历代统治者,都不以关中起家,并且他们在关中也没有经济利益。迁都长安对他们没有任何动力可言。

就拿北宋来说。赵匡胤登基后,曾一度想迁都洛阳,并以洛阳为中转站,迁都长安。但他的想法遭到了其弟赵光义的强烈反对。

赵光义反对老哥的原因很简单。

他的根基在开封,开封府大大小小的领导班子都被他收买,已经是他的人了。若此时迁都长安,他的根基就没了。进一步说,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他的储君之位和他的项上人头可能都不保。

所以对于迁都长安一事,终北宋一朝,都是禁忌,严禁拿到朝堂上讨论。

北宋末年,金军第二次包围开封前夕,名将种师道鉴于实际情况,曾力劝宋钦宗迅速迁都开封,依靠潼关天险躲避金军锋芒,但此时宋钦宗和当年赵光义的想法一样。他的统治根基在开封,离开了大本营,他可能会失势。就像他的老爸宋徽宗一样。所以他便拒绝前往。结果最后就搞出了靖康之变。北宋统治集团被金人一勺烩,全做了俘虏。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对收复失地没兴趣。南宋自不可能定都长安。

与赵构同时代的金国早期统治者,其考量也与早年的赵光义类似。由于他们的田产、房产都在东北老家,迁都会导致他们名下财产的价值缩水,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直到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前,金国统治者,没人愿意迁都。

公元1153年,即完颜亮篡位的第四年,受够了旧贵族掣肘的他,把祖坟给刨了,宣布迁都到南方中原。

但纵然是连祖坟都敢刨的完颜亮,他也只敢迁都到北京。迁到离东北老家过远的长安或是河南,连他没这种魄力。



后来的元朝和清朝也是崛起于塞外,两朝统治者的政治考量与完颜亮类似:既想把都城定在关内,便于统治中原,但又不想远离老家。所以在综合考量下,位于关外和中原交接处的北京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

至于位于关中平原的长安,就不太适合了。

毕竟,长安离关外太远了。

当然,蒙古汗国崛起后,痛打金国,逼得金宣宗离开北京。这个时候,金宣宗是可以迁都到长安的。但他最终选择了迁都到开封。

至于他为什么要迁都开封,这就要引出问题的第三个主要原因了。

第三,唐朝之后的外患主要集中在东北,关中的重要性被削弱,华北平原的战略重要性被大大拔高,定都北京成为必然选择。

就拿金宣宗迁都来说。他当时最合理的选择应该是死守北京,不迁都。然后通过北京窜连起中原和东北的女真人,与蒙古人死磕。

但宣宗怕死,一意要迁都。而此时蒙古军主力云集漠北,金宣宗可以南逃,但又不能逃的太远。如逃到关中,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关中离前线太远,不便于朝廷对战场的操控。再加上当时关中的经济也没恢复,所以此时宣宗就选择了相对比较安全(位于黄河南岸),但离前线又不算太远的开封作为临时都城。



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与金宣宗当年的考量比较类似。

明朝建国之前,朱元璋考虑经济、交通、军事等因素,将国都定于南京。据说朱元璋曾想迁都长安,并安排太子朱标实地考察,但最终不了了之。都城仍然定在南京。

至明成祖朱棣时,他坚持迁都北京。一方面北京是他的封地,统治根基牢固;第二是当时蒙古外患尚未肃清,定都北京,可以更便捷的抵御外敌;第三是朱棣靠篡位登基,他很害怕别人也仿效自己。他把中央军部署在北京,既能抵御外患,也能震慑地方,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迁都西安,没这个必要。明朝的外患主要集中在华北一线,如果京城在西安,而最能打的精锐又部署在华北。那明朝中央的安全就没法保证了。

明仁宗时期,有一个关于迁都的小插曲。朱棣迁都北京后,朱高炽以太子身份一直留在南京监国。可以说,他的根基在南京。所以朱高炽继位后,第一时间就考虑要不要把都城从北京再迁回南京。

只是可惜,他登基十个月就驾崩了。而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一直都在北京生活,对北京更有感情。并且他的根基也在北京,于是明朝都城就此确定在了北京。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定都在哪里,一是跟开国皇帝的龙兴之地有关,二是跟当时的外患压力有关。秦、汉、隋、唐之所以在关中建都,一方面是因为这四朝统治者都是在关中起家,统治根基都在关中;再加之当时外患主要在西北方面,且当时关中还未残破,所以四朝都城便都建在了长安附近。

而唐朝之后的王朝,都不以关中立国,再加之关中残破,外患东移,北京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了,所以北京也就成了建都的首选。

另外,除了这三个主要原因外。还有很多小原因。比如自唐朝以来,因气候变化,关中的自然环境退化了;还比如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关中离经济重心过于偏远,物资转运太麻烦;又比如长安建都时间太长,环境严重被污染,尤其是地下水的污染很严重。也都是长安不再适合建都的原因。

不过这都是客观因素,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同样的原因,北京也存在。

比如关中自然环境退化,北京也退化了。从清朝开始,北京也是缺水、多风沙,自然环境也不好。其实并不适合建都。

还比如资源问题。明朝的时候,华北平原一样养不起北京的百万人口和几十万大军,必须要靠江南输血才能维持。所以,资源紧缺这个问题,也不单单是长安独有的。

至于长安因建都时间过长,污染严重的问题,这并不难解决。隋朝建都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的呢?把都城位置挪一下就好了。



汉朝长安城在渭水河边,旧址污染严重。隋朝时,隋文帝直接把城址向南挪了几里,污染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PS:古代没有现在的垃圾回收机制,生活垃圾都是就地填埋。时间长了,土壤和地下水会被污染。尤其是水,会产生碱化,不适宜人类饮用。

所以说,以上几点都只是次要原因。并不是关中平原不再受重视的主因。

2

五代十国其实也就是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也就是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作为之前的朝代不二选择的都城长安,也永久失去了作为都城的资格。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曾打算把都城迁到洛阳,但是并没有考虑过长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倒是打算把都城迁到长安,但是在经过一番考察后,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而元代和清代的统治者,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迁都长安。

那么,为什么只经历了短短的半个世纪,长安就失去了作为此后朝代国都的资格了呢?

(古代长安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这一段历史清理一下。

长安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中国国都的不二选择。不过实际上,在唐朝中晚期的时候,由于人口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漕运困难等原因,长安这座老城就已经有点不堪重负了。当时长安曾多次发生缺水缺粮等问题,以至于唐朝的皇帝,不得不数次到洛阳居住,通过转移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到了唐朝末期的时候,唐朝中央政权,已经对地方上完全失控。地方藩镇割据十分严重,并且由此爆发了农民起义。而军阀混战和农民起义,也让长安遭遇了数场大火。在这多次的大火中,长安遭遇了重大的损失。

不仅仅是大火,还有人为的有意破坏,这就是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因为他要篡国,因此不敢定都长安。因为一旦定都长安,必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巨大冲击。毕竟在所有人看来,长安就是当时的中心,谁要是占领了长安,所有的矛头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所以,朱温想篡国,便决定定都洛阳。于是,他派人拆毁了整个长安城里的宫殿,把木料全部运到洛阳修建宫殿。由于工程太过庞大,他干脆把木料放进水里,通过顺河漂的方式,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经过乱军的焚烧,再经过朱温的这一场强拆以后,长安基本上也就没有宫殿了。

(朱温画像)

五代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这五个朝代,多次定都洛阳,但是都没有在长安定都过。根本的原因,就是长安实在已经没有宫殿了。而且这些朝代都要忙于打仗,稍微有一点成就了,又忙于及时行乐。所以,没有时间精力,也不愿意去重新修建长安的宫殿。

宋朝建立以后,都城在开封。之所以都城在开封,也不是宋朝选择的结果,而是后周的都城就在开封。当时,整个五代时期,都城实际上就在开封和洛阳之间轮换,到达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的时候,都城就到达开封,因此赵匡胤便定都开封了。

开封当然只是五代建都的“权宜之计”,赵匡胤建国以后,自然想过迁都的问题,不可能就这样权宜就算了。不过,就算他考虑迁都的问题,他想的也只是洛阳,并没有考虑长安。

之所以没有考虑长安,很大一个问题,也是由于漕运各方面存在困难。毕竟宋朝把大量的军队囤积在都城,再加上政府机构及王公贵族,需要更大量的财物。本来秦川之地是一个富庶的粮仓,但是因为水土流失太严重,因此,这里的富庶程度就比不上从前了。大量的粮食,都需要从江南、巴蜀这些地方运来。所以选择漕运相对好一点的开封和洛阳,肯定更恰当一些。

(陈桥兵变)

之前的朝代,之所以选择长安,还有一个安全的考虑。因为当时最主要的矛盾问题,还是国内的矛盾,害怕诸侯造反的矛盾。秦朝之所以能打败六国,与六国攻不进函谷关有很大关系。刘邦本来是楚人,但是他依然选择在秦地建都,就是因为秦地地理位置险要,可以管控其它地方,其它地方也不容易打到秦地来。

不过,当历史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实际上,当时最严峻的矛盾已经变成南北矛盾了。北方的契丹、西北的党项、东北的女真等民族已经成长起来。再把都城定在长安,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

当然了,宋朝定都开封,显然也不是很好的选择,安全问题更得不到保障。但是,由于定都开封,可以获得丰富的物资,而当时的契丹,还是宋朝准备消灭的对象,因此对安全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考虑。后来“澶渊之盟”订立以后,南北百年之间没有战事。因此似乎也没感觉到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

而后来金国真正大举南下的时候,已经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了。

再后来,就是少数民族建立两个朝代元朝和清朝,以及由燕王朱棣夺去的明朝。尤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已经基本消弭了南北矛盾。自然,北京(燕京)成了新的核心,再想定都长安,显然不太可能了。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

3

其实在明初时期,朱元璋就曾经考察过长安是否能成为首都,而考察者就是太子朱标,但由于朱标的早逝,这件事儿就搁浅了。自唐朝之后,长安再也没有成为中国王朝的都城。


我们先来看看为何长安在五代之前能够成为首都?

一是因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战国策》

二是因为它有地理形势之有利,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险固之地。

“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

而长安失去优势也是由于这两个原因。

一是唐朝延续的时间太长了,关中地区的人口急剧增长,这导致该地区的资源已经不够用了,其实在隋炀帝时期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修建京杭大运河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唐朝后期整个气候环境转向寒冷,降水线南移,造成关中地区干旱常发,这里的环境逐渐恶化。加上经济中心南移,从三国的东吴开始,东南地区也开始崛起了,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族入侵,使北方经济遭到了打击,到了唐朝就越来越明显了。

二是唐朝中后期,长安两次被攻破,曾经的险固之地已经千疮百孔。尤其在朱温崛起之后,他将唐昭宗带到洛阳,还对长安城进行了彻底的破坏,不仅把长安城的百姓迁往洛阳,而且还把长安城加以毁弃。进入五代时期,北方的割据政权基本都在控制中原地区,这意味着政治中心已经东移,长安从此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放眼当今,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依然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政治和经济已经今非昔比,这就是历史的前进方向吧。

4

长安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一直都很重要,自从西周开始有十三个皇朝曾经在此地定都,其中就包含秦汉隋唐这些繁荣强盛剩的大一统王朝。经过了1100百多年长安的繁荣经久不息,为什么到了宋朝长治久安的长安逐渐就被统治者遗弃了呢?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封建社会来说,首都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要交通便利,同时没有重大自然灾害,而且在战争上要易守难攻,因为古代的调度力是远远比不上现代的,如果受到外地的侵扰或者有天灾降临,全国都会陷入瘫痪的状态。长安受到十三个王朝的青睐,在这些方面上必定都具备优异的条件。



但是从隋朝开始经济逐渐繁荣,长安的资源已经无法供应越来越多的人口,所以隋炀帝才劳民伤财的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缓解北方的压力。而后世记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贪图享乐更多的是他的敌人对他进行的抹黑。京杭大运河是让李唐王朝持续繁荣的重要原因,江南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

但是伴随着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五代十国时期又丧失了燕云十六州。到宋朝接手中原王朝的时候,长安的咽喉一直都没有被收复,也逐渐从神坛跌落到人间。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首先是在南京定都,但当时刘伯温认为南京的风水格局虽然气运好,但是无法长久。从现在来看刘伯温当时做下的判断完全正确。



当时朱元璋不是没有考虑过长安,洪武24年,他就派太子朱标在长安进行堪舆,但是标回京之后却意外去世了所以迁都的事情就被一直拖延了下去,而朱允炆在登基之后,就因为他的叔叔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更是无法考虑迁都的事情。

对于朱棣来说,他的主要势力都集中在北京,而且北京既有运河又临海,所以在北京定都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5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长安这颗唐帝国的心脏为何停止了跳动,我们从这个旧闻中可以看出来端倪。唐德宗连续两天没有吃东西了,他呆坐在破落的宫门口,嘴里吞咽着吐沫。正好这时,一位大臣慌张地跑了进来 ,皇长,皇长,镇江的米运到了。唐德宗听到这个消息,立马跑到东宫抱着太子欢呼,米已运到,我们父子得救了。这就是晚唐真实的写照。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私盐贩子黄巢,对长安最后的描绘。他带领着起义军冲进了长安。他为泄自己的私愤,一把火把长安的皇宫给烧了大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不是长安第一次沦陷了,在安史之乱的时候,长安就已经被让叛军给撕开数道的伤痕,还没有来的及修复,帝国的首都长安又来了灭顶之灾。

长安从五代十国后,再也没有做过首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战争。

从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就变成各种人手中的香饽饽,每个强盗都要吃一口。唐朝为平安史之乱,请回鹘军帮忙,但是唐朝没有钱付军费。许诺,只拿下长安后,可自取三日。回鹘军果然拿下长安,三日后长安城急剧衰败。唐朝还没有从安史之乱喘口气,吐蕃又攻进长安城,唐朝皇帝又一次出逃。长安又被洗劫一空。黄巢来了开始烧长安城,整个城市变成残垣断壁。到公元904年,军阀朱温给长安最后一击,强迫长安城内所有居民迁往洛阳,把材料浮渭水入黄河,运往洛阳。彻底破坏了长安所有建筑,给了长安致命一击。

二,粮食。

民以食为天,虽然关中平原是富庶之地,但要养活众多的人,显得已经力不从心。唐朝皇帝的日常饮食都要从江浙粮食主产区之地运过来,我们看地图就知道,从江浙要过淮河、黄河、洛水、渭河等众多水系。而且全部逆流而上,想想有多么困难。盛唐时,漕运有人维护,可以用天下之力来解决。唐败后,光漕运粮食就是一大难题。五代十国后,各个军阀只想着抢地盘,没有人想修河道,通水渠。再加上黄河改道。从江浙运一粒米已经是难上加难。经过盛唐,关中的人口急剧增加,黄土高原被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关中地区的水资源明显减少,耕地也减少很多。这一切都让长安再失去做为首都的资格。

三,边防。

唐朝奉行的是不修长城,唐朝对外空前的开放。唐朝的强大时,各少数民族对唯唯喏喏,当唐朝衰败时,全部变成凶狠的强盗。五代十国各个军阀们,他们的重心全是在中原内混战,对外政策借用外力打击自己的对手,根本不会想着防守边境。长安成了不设防的城市。突厥、吐蕃、回鹘、西夏等敌人一个比一个凶残,怎么在长安建立都城。五代十国都是苟且偷生的小王朝,不足以抵抗,强大的外敌,只能守着自己的小王朝做着自我满足的皇帝梦。建都在长安,等于给外族侵略的借口。

五代十国最大一个特点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没有任何的规则与制约,所有的人都是不安全的。所有人的目标是活下去。

而众多军阀头子比的残暴,许多军阀都是“因粮于人”,掠夺老百姓为粮食,俗称两脚羊,把人扔进磨里,连骨带肉当粮食吃。这样的朝廷何谈政治理想,根本没有居长安、望中原,天下可图的气势。当处在一比烂的时代时,什么是定都,什么是安抚,什么是平天下,都失去了意义,长安就没有存在可能。

公元979年,北汉灭亡,经过宋太祖与太宗两代皇帝的努力,历时72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宣布结束。虽然宋王朝统一了中原,可我们看北宋地图就知道,北宋只局限现在陕西、山西的部分地区,现代的兰州就是边防城市。

可想而知,北宋的版图只是把中原几个国家给收复了,外面的西夏、回鹘、吐蕃、回纥依然强大,这时他们连把首都搬迁到洛阳都不愿意,别说西面的长安了,因为他们害怕那外境敌人的强大。所以唐朝的辉煌的长安永久的失去了首都资格。只能坐拥开封望长安,西部一片荒凉中。

6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不过从唐朝覆灭之后,就再也没有正统王朝定都于此,即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梁唐晋汉周,也没再定都于长安,长安都城之位不保的态势,从隋朝时期开始就已经显现。

而长安失去都城资格,主要也这么几个原因:

  • 第一,经历上千年的开发,周围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
  • 第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长安周围的关中平原越发无法承载;
  • 第三,随着江南的开发,长安的地理位置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

最初定都西安地区的,就是周王朝,当时的名字叫做镐京,之后的秦王朝、汉王朝、隋王朝与唐王朝等,都定都于长安或者旁边,只是历代的城址与名称稍微有所不同,但唐朝一灭,长安就彻底失去了都城地位,明朝时期正式改名西安,连“长安”这个名字也都没了

在众多的古都之中,长安与洛阳的历史算是最悠久的两个,从先秦到隋唐,做了上千年的都城的长安,确实有些不堪重负了,古代出于都城与宫殿的建造,还有农业开垦等,使得关中平原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森林的锐减,导致了水土的流失,原本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关中地区,条件也是越来越差。

本来在上古时代,关中水源充足,土地平坦松散肥沃,很适合农耕与居住,也适合营造城市,可随着环境的破坏,关中之地的农业产量剧减,而长安的规模越来越大,水源的供应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毕竟那是古代,没有自来水,用水是很麻烦的,而隋唐时代的长安城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也就出现了早期的“城市病”。

从隋朝时期,隋炀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由于关中人口急剧膨胀,而粮食与水源都开始难以供应,所以只能另想办法。可由于环境破坏,长安旁边的渭河也变得越发不便于航行,外来的粮食也很难有效供应长安。如此,隋炀帝开始大规模营造东都洛阳,并且下令开凿大运河,除了沟通南北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将江南的粮食输送到北部。

在先秦到隋唐时代,黄河流域尤其是关中、河洛两地是最重要的中心区域,关中的地理位置虽然偏西,但是东有崤山天险易守难攻,关内沃野连片自然环境也很不错,所以之后的很多王朝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将都城放在了长安。然而时移世易,随着江淮、江南、华北等地的不断开发,关中的地理位置开始显得越来越偏,不再合适为都了。

唐朝是最后一个定都于长安的正统王朝,然而当时的唐朝也施行的是两京制,除了长安之外,还有东都洛阳的存在,唐高宗与武则天时代,洛阳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长安,而长安的没落,也与经济重心的改变有关。

原本的长安,乃是丝绸之路的东端,但唐朝中后期开始,随着唐朝在西域的没落,陆路丝绸之路逐渐衰落,而东部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这对于长安的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两宋时期,江南地区迅速崛起,南方完成了对北方的经济超越,而地处南北往来要冲的中原地带,自然也就取代了关中的地位。

再者,还有个很直接的原因,历经唐末的常年烽火,长安城几乎被毁于一旦,从汉朝一直存在到唐朝的未央宫也被夷为平地彻底消失,后来的王朝,自然是没兴趣也没力量,在已经变成废墟的长安,重新营造一座辉煌的王都

在唐朝之前,经济文化等中心全都还集中在黄河流域的时候,关中之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是最好的,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定都在此,影响力也能比较轻松的辐射到整个北方,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经济中心的南移,这种过去的优势,却变成了一种劣势。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因为大运河与内河漕运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经济重心,其地位已非被毁的长安能够相比,北宋将都城定在开封,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当然,开封也存在无险可守的巨大隐患,赵匡胤曾想迁都长安重新营建,却并未成功

而南宋时代,长安落入女真之手,金朝武力虽盛,但发展经济的能力实在不堪,中原与关中在金朝手中继续受到巨大破坏,继续衰落,而南宋也使得南方的经济彻底超越北方,不仅仅是关中,整个黄河流域都失去了选定都城的优势无论经济还是地缘方面,偏于关中之地的长安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优势,自然不会有王朝再定都在这里

7

自从秦朝定都长安以后,长安一直牢牢占据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长安之所以会成为隋唐以前历朝历代的首都,主要依靠两方面优势,一是其可以依靠各种险隘在做好防御的同时,钳制东方的地方势力,此为长安的地缘环境优势,二是被各种关隘保护起来的关中平原能够为长安提供充足的粮食补给,此为长安的经济优势,这两条优势缺一不可。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东亚大陆的文明圈不断扩大,长安的经济优势却逐渐丧失,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历次王朝更迭期间的纷争乱世,让封建土地财政被破坏殆尽。如秦末纷争、楚汉争霸、三国割据、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一系列的分裂纷争时期,长安作为政治中心自然成为战争火力摧残的重点区域,导致其人员逃亡、十室九空、土地荒芜,以自耕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长安的经济优势已不复存在。

二是秦朝至隋唐时期的人类活动,对关中平原的自然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历朝历代在建造宫殿楼宇过程中砍伐了大量植被,导致森林覆盖率持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遭到破坏,再加之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关中平原的补给能力已经无法达到人口增长的需求。

因此到了五代十国末期,长安作为一个饱经战火摧残的荒芜之地,已经不具备成为都城的条件。而就在长安没落的同时,江南之地却随着衣冠南渡和南唐的开发,在北方中原混战期间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地和经济中心。

在这种背景之下,新生的宋王朝在定都时只能选择暂时放弃荒芜的长安,而把开封作为都城,因为开封可以通过大运河的水路获取南方粮食,为宋朝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赵匡胤当时的想法是,开封只是暂居之地,等到大宋站稳脚跟后再选择一个兼具地缘环境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城市作为都城,因为相对于长安,开封在面对北方的大辽时无险可守。

但可惜赵匡胤突然暴毙,而其继任者对大辽用兵不利,最终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维持百年和平,再加之西夏叛乱、长安不再安全,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大宋失去迁都的动力。而在大宋存续的几百年里,东部各大城市在大宋的治理之下,在政治和经济各个方面实现对长安的超越,长安的地位进一步没落,逐渐失去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

欢迎关注【史徒生】,本文属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8

从秦汉到晚唐一千多年的岁月里,中国的政治中心几乎都是在西安和洛阳之间摇摆,这两个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帝都,是地理、经济、交通综合优势共同决定的,唐朝之后,长安率先成为了失去为都资格,这是为什么呢?

给出三点原因,仅供参考。

第一,人口基数变大,关中供养不起。

十多朝定都于长安,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因素在作祟,肇始于八百年的周朝,具有先天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基础,被世人看作是王朝正朔的代名词,因此后世诸多王朝按照政治的法理性继续以长安为都。

从周朝到秦汉,再到隋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激增和商业社会形成,原先能够自给自足的八百里关中平原已经难以供应庞大的国家机器,再加上国都长安的虹吸效应,人口流入进程加快,即便是八百里关中平原的粮草产区,加上川府之国四川盆地,也供养不起长安的消耗,国都连后勤吃喝补给都成问题,所以成为了统治者头疼的问题。

第二,经济重心南移,外调成本太大。

自西晋衣冠南渡后,在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的精心发展下,相对安逸的南方悄然替代了战乱的北方,成为了古代经济、文化重心,到了唐朝时,江南、两淮成为了国家粮草、赋税重地,与物资短缺的国都长安形成了鲜明对比。

唐朝的统治者也有意通过水路运输的方式,将南方物资输往京师长安,但是上千公里运输的成本令大唐王朝难承其重(从东到西的水路也有地理上的技术限制)因此武则天时期政权动迁洛阳,所以想通过政令实现长安的补给,要承担的财政压力也是很大的,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第三,长安城数次被摧毁,重建成本太大。

短短的中唐到五代时期,京师长安曾被吐蕃人、黄巢、朱温、李克用、石敬瑭等人数次攻破屠城,人口大量锐减,城墙破损严重,十三朝的经济基础也悉数被毁,之后百年也没能恢复元气,再加上唐末到五代处于军阀混战阶段,各路诸侯的财力都用于招兵买马,也承担不起长安城修复如此浩大的工程,重建长安城的任务就一直被搁置。

再说了,即便恢复了长安城,也一样要跟唐朝一样面临着物资短缺的现实问题,与其花费巨额成本用于物资运输,还不如都城东迁,所以有江河之利的开封、南京、北京等城市逐渐成为了都城更合适的选择。

9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早在周朝时就是国都,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但是自从唐之后,再也没有一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什么原因让它失去了建都的资格呢?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3大原因:

一、吐蕃对长安的入侵和破坏。

吐蕃是居住在我国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今藏族的前身),它在公元6-7世纪建立了一个奴隶制国家。

唐朝时,吐蕃与唐时战时和,长期处于拉锯战状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调河西、陇右、西域等多地精兵东去平叛,吐蕃乘虚而入,两度攻占长安。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20万大军杀入长安,唐代宗迫于无奈选择出逃。

虽然占领长安时间很短,但陇右道东段的十三个州全陷入吐蕃之手,对城内居民的心灵打击不可低估,造成长安城内居民大量南迁的现象,加快了长安的衰落。

二、唐末农民起义对长安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几乎毁灭了这座历史古城。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王仙芝死后,黄巢成为义军首领。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李儇弃城而逃,黄巢义军公然在长安城中奸淫掳掠,进城屠杀无辜老百姓,将整个长安城变成人间地狱,真可谓是“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各地勤王之师前来镇压,黄巢大军被迫退出长安城。

然而官军进入长安之后,同样烧杀奸淫,长安城血流成河。

不久后黄巢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长安的所作所为更加疯狂。“焚宫阙、省寺、居第略尽”,长安城到处火光冲天,顷刻间化为废墟,“六军门外以殭尸,七架营中填饿殍”,长安几乎成为无人区。

三、朱温为了个人野心,放弃长安。

各地勤王的部队当中属朱温实力最雄厚,在镇压农民起义中逐渐做大做强,并且逐步控制中原。

为了架空皇帝,独揽大权,朱温于天佑元年(904年),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

朱温在迁都过程中,下令长安百姓按籍迁移,并命令部下拆毁长安宫室、房屋,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宫室。


这样一来,长安彻底成为荒无人烟的废城,昔日的繁华成为过往云烟。

朱温成为唐朝的终结者,也是长安的终结者。正是在唐朝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两个趋势——南移和东迁,长安渐渐被边缘化,风光不再。

所以当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全国建立宋朝之后,比较之下,还是将繁花似锦的开封作为首都,放弃了断壁残垣的长安。

从此之后,每当改朝换代之时,那些开国皇帝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首都,再也没有想起长安这个曾经的帝都。

历代王朝选择首都是有原则的,第一是王朝的起源地,第二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第三是军事要地,可以巩固边防,辐射周边。

其实从王莽篡汉定都洛阳之后,经济中心就开始东移,所以刘秀光复汉室之后仍然把洛阳作为首都。


也就是从这时起,洛阳日渐繁华,与长安的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以至于东汉末年董卓提出将都城迁到长安的时候,遭到了多数大臣的反对,主要理由还是长安没有洛阳繁华。

曹魏政权和西晋也把洛阳当做首都,隋炀帝也把洛阳当做首都,唐朝时武则天也是将洛阳作为都城的首选目标。

唐朝之所以选择长安做首都,并非是长安的经济比东部地区繁荣,最主要的原因是李世民祖籍陇西,陇西贵族是自己打天下的班底。


综上所述,唐朝之后,长安遭到了极大破坏,关中平原没有内地经济发达,外部又面临西夏的威胁,关中已经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既不安全,经济也不发达。

而且五代十国之后,再也没有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长安一代,长安也失去了王朝发源地这一资格,所以就再也没有做国都的机会了。

10

其实,在隋唐时期,长安已经不适合做首都了。

别看隋朝唐朝表面上繁华强盛,但隋唐皇帝简直是有苦说不出。



为啥?

因为三天两头吃不上饭?

有人可能会骂我扯淡:皇帝吃不上饭?

先别骂,隋唐皇帝还这是吃不上饭,前提是一直呆在长安的话,甚至肯能被饿死。

隋唐皇帝为了不被饿死,只好隔三差五东出潼关去洛阳“讨饭”。

就食

当然讨饭太难听了,书面语叫“就食”。

就跟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叫“北狩”一样。

最先去洛阳就食的是隋文帝。

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关中大旱,粮食欠收,隋文帝无奈之下率领群臣“就食于洛阳”。

隋炀帝营建洛阳为东都,长期居住于此,并大力开凿运河,就是为了能将江南的粮食迅速通过运河送到洛阳来。

从此河南的洛阳尤其是汴梁紧挨着大运河,交通运输十分方便,物资丰富,成为后世定都的首选之地。而地势偏远的长安,越发不合时宜。



唐朝时期,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也多次到达洛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吃饭。

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人到洛阳“就食”。当时长安城粮食奇缺,甚至人相食。

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政权,直接以洛阳作为首都,再也不回让她饿肚子的长安了。



786年,关中粮食耗尽,禁军都快饿死了,马上就要哗变。唐德宗又惊又恐,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向他禀报说粮食运到。他大喜过望,对太子狂呼:“吾父子得生矣!”。



关中地区虽然八水绕长安,沃野千里,但作为首都需要养活大量的人口,如皇室宗亲、文武百官、禁卫军等,初次之外还有大量的商人、士子都聚集在长安城,多达百万,让关中平原狭小的土地无法出产供应如此多的人口的粮食。



为了养活长安这么多人口,隋唐皇帝只好命令从东部调集粮食进入关中。

但如果用畜力将粮食从东部运到关中,一路上则路上民夫、畜力消耗巨大,耗费太大。

如果通过水运,那么黄河上游的水流湍急,三门峡地势险要,每过三条船就要沉一条,成本非常高。

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半数运到目的地。其他的中途都消耗或损失了……

无奈之下,隋唐皇帝只好粮食不动、人动,直接去洛阳吃饭。

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势是从西向东,从北到南。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西部地区已经远远落后与东部地区了。

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关中地区的经济越来越落后,自然也适合做首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