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每天在家里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你出门在外旅游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为什么你旅游时花的钱要远远多于在家呢?

古代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当然也要吃饭。但是打仗时期的吃饭和不打仗时期的吃饭,完全是两个概念。


古代政府是怎么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呢?

在大多数时期,古代军队的吃饭问题基本靠自己解决。

与现代军队不同,古代军队的职业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古代军队多是临时征召的。有战事的时候入伍打仗,和平时期就参与生产,这种行为被称作“屯田”。

国家会把军队驻扎在一些边境地区或者无主的区域之中(一般经过战乱之后,会有大批的无主之地)。军队在该地区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士兵们每年划出固定的时期操练,其他时期都用来种田。在粮食上尽量实现自给自足,减轻国家压力。比如三国时期姜维在汉中屯田,就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型军队。

唐朝以前,古代军队大多数实行这种制度,这种制度称之为“府兵制”。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解体,开始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的职业军队,这也让国家可以负担的军队数量大大减少,因为军队全靠国家养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清朝的疆域远大于唐朝,人口数量是唐朝的五倍都不止,可是清朝的军队只有六十到八十万,远远没有唐朝多,多了实在养不起。

不过总体来说,唐朝以前,政府在和平时期养兵的成本是不大的,因为军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政府可以攒下钱用来主动进攻,也成就了汉唐的赫赫功勋。



说了这么多,古代打仗为什么费粮食呢?

打仗消耗的粮食不是消耗在士兵身上,而是消耗在了运输上面!

军队出兵是要打仗的,可是打仗不能只在家门打仗吧?发生战争的战场可能在千里之外,军队要机动到那里。

这一路上,军队要吃饭,到了战场之后,军队要吃饭,如果长期驻扎在战场,军队也一样要吃饭。

士兵们的确可以带上几天的干粮,可是古代士兵不是钢铁侠,负重是有限的,一个士兵能带上十天的干粮就是极限了。直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士兵每人也只能带七天的干粮。

那么士兵的粮食吃完,就要有人运。

古代没有铁路,没有大卡车,无论粮食有多少,运输的方式都是人拉肩扛,牛牵马拽。

(木牛流马的便捷,只存在于古人的想象之中)

人的有效负重是很低的,走远路更是如此。有道是远道无轻载,一个人能带个三五十公斤的东西已经是极限了。

牛马虽然力量大一点,但是耐力不好(牛马的耐力不如人,负重更是如此),所以速度会很慢,古代的辎重队伍,一天能走五十里路已经是奇迹了,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很正常。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比如一支辎重队,每天走三十里,战场在三百里外,政府要补给三百里以外的军队,会发生什么?

三百里的路程,这支队伍要走十天,但是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在这十天里,这支辎重队里的人和马,也是要吃饭的。

人不是机器,相信我,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输的粮食之前,是绝对不会饿死的。

所以古代政府要供给三百里外的部队要准备什么呢?

要准备辎重队十天的粮食+前线士兵的粮食。

对吗?

肯定不对啊,因为辎重队不会留在那里,你要给他们回来的粮食啊!

所以,政府需要准备的是:辎重队二十天的粮食+给军队的粮食。

随着战线的拉长,你会发现大部分的粮食不是给了军队,而是给了运输粮食的辎重队。战线越长,消耗在路上的粮食越多。

在秦始皇时期,有人做过统计,秦朝要供给长城前线的士兵,从中原地区运出三十石粮食,才能有一石送到长城下,那二十九石呢?全在路上被吃掉了。

而汉武帝征西域的时候则更可怕,由于道路艰难,路途遥远。从长安出发的军粮,居然只有两百分之一到达敦煌前线,浪费比例极其惊人。

所以,古代军队打仗,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就地取粮(抢老百姓或者抢敌人),或者挖运河运粮(船运的效率高很多)。你可以发现,古代的大规模战争,比如长平之战,淝水之战等,基本都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补给线非常短。2.有水运。

淝水之战时,前秦军队有长江和淮河作为运输通道,通过水运运输粮食。而长平之战的战场离秦、赵两国的本土和农业区都非常近,补给线只有一二百里,这才让长平之战双方各自拥有几十万军队。

而只要战场稍远,没有水运,古代的战争规模就会断崖式下跌,比如萨尔浒之战。明朝作为一个人口上亿的封建大帝国,居然只能出动十二万人进攻后金,这已经是明朝的极限了,可见古代打仗的补给有多么艰难。

最佳贡献者
2

古代打仗,尤其是打秦赵长平之战那样的阵地战、持久战,后勤粮草供应往往会成为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动辄十万、几十万的士兵每天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

受古时候农业生产力限制,日常鸡蛋、猪肉等富含蛋白质与脂肪的副食品供应较为缺乏,士兵们基本是就着咸菜汤吃白饭。这样的吃法一个青壮年每天可以干掉2斤米,1万士兵每天就是2万斤米,10万呢?20万斤!

如此巨大数目的日消耗量,对国家的粮食供应能力可是巨大的挑战!而且,这里算的仅仅只是人吃的粮食,还没加上军中马匹嚼的呢。汉武帝为打败匈奴,不惜好马喂精粮,军马吃的可都是黄灿灿的粟米,马吃的可比人多,又增添一笔不小的粮食供应。

海量的粮食,完全由内地产粮区运往前线边区,再强的国力也吃不消啊!于是,从汉朝初年开始,朝廷就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商人、平民等民间力量参与去往边境的运粮活动。

但即便如此,边境粮食依然吃紧,为啥?因为远距离运输的成本实在太高,效率又实在太低。

古代有句话,叫“千里不运粮”。后勤辎重部队里的人和马,来来回回在路上的日子,也要吃粮食吧。运个几十上百里地还好说,运去100斤粮食,除去沿途押解人马吃喝,也还能剩下个七八成,可要是走上千把里,估计粮食运到军营的时候也就没留下多少了。

因此在大多数时期,古代军队的吃饭问题,基本还是要靠自己解决,怎么解决呢?别着急,咱中国人到哪里都能想办法种地。

早在汉末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出祁山讨伐魏国,就组织过士兵和无地流民,在汉中地区开垦土地种田打粮食。那时候的士兵,没有现代这么高的职业化水平,平常不打仗的日子,就挽起裤腿下田种地。

这样的粮食生产模式,叫“屯田”,有些类似于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军队士兵种地的叫“军屯”,换成无地流民或迁移百姓又叫“民屯”,说起来相同的意思就是这块地已经被我们占下种地、盖房子了,是我们的地盘。

既能防守边疆,又不需要从内地费心费力运粮食过去,这样的军队实在是是太好了!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府,大多实行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府兵制”,不仅节省了粮食,甚至就连作战马匹也由士兵自行准备。比如,花木兰去往军营报到前,就四处张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室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朱元璋更是对这种自给自足型军队喜欢得不得了,因而在全国各地以卫和所为单位设置“军户”,并且配备相应的土地、水塘、山林等生产资源,基本做到了明朝版的南泥湾开荒。

小时候饿过肚皮的朱元璋看到这幅情景,乐呵呵地说:“我养兵百万,却不用消耗民间一粒粮食。”

然而,明朝的这套制度运行到后面逐渐面临解体,以军户为主体组成的军队越来越缺乏战斗力。这也难怪,你朱元璋就能保证军户家的孩子代代都是打仗的材料?要是连儿子都生不出,生的都是女孩呢?

于是,以当兵领工资的职业化军队成为了主流,如此一来国家又得花钱给粮食养着几十、上百万的军队,以及这几十、上百万军队背后上千万数量级的军属,财政负担也就响应地日益加重。

国家豢养职业化军队,一旦打起仗来,兵马开赴边疆,那么后勤辎重运输就又回到了老问题上,运输成本太高、运输效率太低。

参与军需运输的民夫、牛马脱离农业,就不再向外生产、输出粮食了,转而反过来要国家拿出粮食来供应他们。这一来一去国家三年的存粮,可能也就只能支撑战时一年的消耗,所以打战耗费粮草,就是这么来的。

3

古代打仗出现频率最多的莫过于粮草消耗殆尽了,在古战场上,因为粮草不足导致的战局扭转比比皆是,特别见于两军对峙期间,粮草的充沛与否就决定对峙双方的成败。那么非战期间的粮食问题并不严重,为何到了打仗时就成了如此突出的问题呢?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状态下的粮草运输调配和消耗与非战时期是完全不同的。

非战时粮草消耗

古代军队所用的粮草储备主要由朝廷统一征收并调派,当然这是针对职业军人来说,因为还有兵农合一的募兵制度,粮食供给又是另一种模式。一个军区或者战区的军队在非战时期除了日常训练、侦查、预警等工作外,基本上属于稳定的状态,军营的粮仓也会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补给,这样的军事状态下,粮草的供应相对稳定,消耗也并不大。因为稳定状态下的后勤保障人员并没有战时的多,这一部分人口的粮食其实是很大的。

“下令有愿留者,即以所开田为永业,不过数番,戍卒皆土著,乃悉以府兵之法理之。既而愿耕者什五六。”——《治资通鉴.卷一三二》

很多朝代的常备兵力并没有战争时那么多,也就是说国家日常状态下不会养太多士兵,如果有战事再招募士兵,这也就减轻了非战时期的粮食负担。特别是推行兵农合一的朝代,国家给予农田开垦种植,并给予“无他赋役”的优待政策,这些人非战时期自给自足,战争时期再回归军队,这样更加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最著名的兵农合一制度如唐朝的“府兵制”,非战状态下与一般农民没什么区别,还能享受税收优待,战时参战,不仅自带口粮,还得自己购买装备;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有效的解决了非战时的粮食问题。

粮草中不仅有“粮”还有“草”,这个草指的就是战马所用饲料。有人会说草在古代到处都是,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不然,军事战马所需的草料包括料草和料豆。并不是所有的草都能喂马,那些草厂上的青草当然是上好的天然草料,但秋冬季节是没有鲜草的,军营里的草料都是春夏季节种植或者采摘回去后打成草垛统一保存的。喂马的时候还要除尘、除根,料豆还要用清水煮熟,这样才能保证马匹的健康和强壮。因此草料的消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朝廷为骑兵配备的战马称为官马,是统一发放草料饲养,而非战时期更多的是以私马的形式出现,这些私马是由马主人饲养的,国家在战争时再统一征用,比如汉武帝时期的漠北之战,征用私马四万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粮草负担。

战时粮草消耗

战争时期的粮草消耗之大主要是由于人员马匹的动用规模大、战争时期人员马匹的体力消耗大,补给线也同样是消耗的关键因素。

战争状态下,朝廷会提高募兵量,或者就是兵农合一模式下的农民就回归军队参战了,这种人员的增长与非战时期是截然不同的,人多了就意味着粮食供给要更多,同样参与作战的马匹和后勤运输的牲畜也更多了,草料供给同样会随之增长。与此同时,古有“三人饷一卒”的说法,这也只是保守了说,历史界诸多激进的观点是十人后勤才能服务一名士兵,因此战场上的粮食消耗就不单单是作战人员了,相对应后勤保障人员的口粮也得一并供给。

冷兵器战争中,真刀真枪的肉搏是少不了的,鏖战个几个钟头也是常见的事,厚重的盔甲和沉甸甸的刀盾对于士兵和战马的体力消耗是巨大的,饿着肚子或者吃不饱就上战场是不现实的,巨大的体力消耗下就是更大的粮食消耗。

“率三十钟而致一石”——《汉书·主父偃传》

战场上常出现主帅感叹“粮草不继”,也就是粮草接不上了,面对前线巨大的消耗,补给线显得格外重要。但古代的运输条件毕竟受限,补给线短了还好,补给线如果长的话,粮食运输的慢,而且在运粮途中的消耗也就大。因为运送粮草的人员和牲畜也是靠着这些粮草生存的,史料记载的卫青伐漠北时,汉朝的补给线从长安绵延至敦煌,敦煌的粮队刚到,长安还有粮队接着出发,这么长的补给线,粮食损耗于途中的都已经不少了,更何况运至前线。

《汉书》就曾记载了押运粮草的损耗,汉朝时期的一钟为六十四斗,十斗为一石,三十钟就是一千九百二十斗,运送至前线时也就剩十斗之粮,也就二百分之一的运至率,可见损耗之大!如果补给太长,可以视补给线为古战争中粮草损耗最大的一部分。这里更不说“粮道”的危险系数了,自古打战能断粮者皆断粮道,三国时期的名将徐晃就是断粮专家。而同时期的乌巢粮仓也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因此粮食补给的安全性也是粮草不足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战时粮草的消耗与非战时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战争拼的是国力,抛开名将强兵和诸多谋略指挥,战争的基础就是粮草,至此也想起了长平之战,白起这一战也并非十足的把握,归根结底是“粮草”的现实状况把两国逼到了不打不行的状态。

4

为什么说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士兵不打仗就不用吃饭了吗?

首先打仗确实对粮草的消耗很大

原因有以下三点:

战争所需军力甚巨,用时也长


古代战争不比今天的现代化战争,那时候玩的就是人海战术,谁人多谁就是老大,因此一打起来动辄就是上万人。

我们熟悉的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双方投入的总兵力都在十万以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本纪云“绍觽十余万,囤营东西数十里。”—《三国志·武帝纪》

而且真正的大战双方都比较谨慎,因此两军对垒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很少有能够做到速战速决的。

人多又吃的久,这样一来粮食的消耗自然很大。

古代士兵真的很能吃

一方面古代军营伙食油水少,食量自然就大,另一方面以前打仗经常要长途奔袭、近身肉搏,体力消耗巨大,因此吃的很多,人均一天在三斤米以上(诸葛亮因为一天只能吃一斤多米而被司马懿看作是将死之兆)。


心理作用的结果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在诗中极言古代战争军人的伤亡率之高。士兵上了战场就相当于是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了。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就把每顿饭当作是最后一顿,不吃个酒足饭饱绝不会罢休,我想这也是犯人被砍头前那顿断头饭比较丰盛的原因吧,都不想做个饿死鬼啊!

其次士兵不打仗肯定也要吃饭

人是铁 饭是钢,谁能把饭给戒了呢?我想“打仗费粮草”这句话一者是在说粮草的用量比平时囤练兵马的时候要多;

二者则突出了粮草在行军打仗过程中的重要性,“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永远是古代兵法的至理名言。这话在暗示着打仗耗费粮草再多也得想办法筹足,毕竟古代很多的战役都是靠断人粮草才得以翻盘的(曹操突袭乌巢一把火烧了粮草,导致袁绍军心大乱,才以弱胜强赢得了官渡之战)。

总的来说不论是否发生战争,士兵吃饭都是必须的,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之见,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下方留言!

5

战时更耗费粮草,主要是因为运输路上消耗的的粮草多了。

士兵平时在驻地的时候,并不是不用吃饭,但是和平时期军队大多是分散驻扎在各地,往往可以就地解决吃饭问题,直接在驻地附近购买即可。而军队驻扎比较多的地方,譬如首都、边关等地,其实平时粮食耗费也很大。以明朝为例,为了供应北京和边关的驻军,每年需要运粮400万石,所以设立了专门的漕府和漕运总督管理此事,漕府有12.76万人,运船11700艘,还有海船350艘和水手7000人,其日常开销也是非常巨大,不过因为可以有水路可以利用,因此还不算太吓人。

而打仗时士兵从分散的驻地调到一起,那么只靠地方供应就不行了,需要从后方转运,而且战场未必有水路可以利用,那就只能人力或者牲畜搬运粮食,这个耗费就大了。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就专门谈过这个事:

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出动10万大军,辎重兵占1/3,战兵只有7万,即使这样也需要30万民夫来运粮。民夫消耗的粮草,也需要计算进去,所以看看只有10万大军,需要供养的确实40万人,这粮食消耗立刻就变成平时的4倍。用牲畜的话可以较少人手,但是用牲畜也会面对新的问题:

比之人远,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

路上转运辛苦,牲畜又得不到周全的照顾,一旦死了,那么所背负的粮食因为没法携带,就要被一起抛弃,消耗也会上升,和人力运输各有利弊。

所以沈括才会强调“因粮于敌,最为急务”,也就是尽量从敌人地盘上获得粮食,减少自己运粮的麻烦,是最重要的。而两军对垒,也经常攻击对方粮道,就是因为粮食运输太麻烦,而又太重要。

6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其实以人吃的口粮情况来看,在家里吃的粮食和上战场的时候吃的是差不多的,不会因为多操练几下多吃几口粮食就导致过分耗费粮草。

影响这一因素的主要还是运输问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在现代交通运输条件下的同学是无法想象古代运输粮食的困难的,享受惯了现代交通便利的我们,走两站公交都费劲,为了解决从公交车站到家的这段距离,这几年还兴起了共享单车这个行业,虽然潮水退去是一地鸡毛,但是懒惰促进社会发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

随着蒸汽机和内燃机应用于交通领域,实际上是大大改变了近代以来的战争格局,比如在19世纪上半叶的战争中,大多还停留在风帆木舰时代。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军舰大多如此。但是蒸汽机的引入,风帆船逐渐退居二线,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已经普遍使用蒸汽动力的军舰,可以说,西方能够掀开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活动,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蒸汽动力应用于海军。

在没有蒸汽动力船只之前,英国虽然战胜了中国海军,但是想要进一步侵略也并非易事。

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时代,粮草运输一直是战争的症结,中国古代的战争大多以争夺粮草为战争的决胜点,在官渡之战中,袁绍远比曹操实力更为雄厚,而曹操在袭取袁绍的粮食据点乌巢后,使得袁军颇为震惊,最后发生溃败。

那么,古代是怎么运输粮食的呢?这估计是一道数学题 ,对讨厌计算的同学,我直接告诉你答案是,至少有三个运输粮食的人,才能养活一个士兵,如果你对数字计算不是那么反感,请继续向下看。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粮食运输情况,估计看完古代是怎么运粮的,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直观的看法。

按照沈括计算,一个运粮人可以携带6斗米的话,一个士兵携带5天的口粮,一个运粮人供应一个士兵的话,可以走18天。

注1:1斗等于10升,每个人一天吃2升,两个人一天就是4升,60升可以吃15天,再加上士兵的口粮,到第18天就吃完了。

注2:沈括是宋朝人,按照宋代换算比例,一斗相当于12斤,一个士兵负重是72斤,一人一天两升相当于吃2.4斤,看到这里很多同学肯定会说,怎么这么能吃,一天竟然能吃2.4斤,古代是没有菜的,粮食可能也是粗粮,不是那么顶饱。

但是,这18天只是去的路程,算来回的话,只能走9天。

显然用一个运粮的人来供应一个士兵是不现实的事情,那就两个运粮人供养一个士兵,看看能走多远,三个人同时上路,两个运粮的携带12斗(120升)粮食,等到第八天的时候,已经吃完48升,再剩下12升给一个运粮的回家,剩下一个满负重的运粮的跟一个士兵继续走,两个人跟前面的一样,可以走18天,一共可以走26天。当然,如果算上返程的话,只能走13天。

计算的原理就是,一个人最多能够携带6斗的粮食,在把一个人的粮食吃到差不多剩下的粮食能够他回家,就可以让他回家,然后其他人继续全负重的情况下赶路。

很明显,两人供养一个士兵也跟不上速度,那就三个人运粮人供养一个士兵,放大招了,得好好计算了。

这回是四个人同时上路,能够携带18斗,前面六天半的行程,四人每天吃8升,然后减一个人回去(给他8升回家),剩下两个满载运粮与一个士兵上路,与上面等同再过七天的时候,再减去一个人(给他18升粮回家),剩下一个运粮和一个士兵,能走18天。

也就是说,三人运粮供一个士兵,可以走31天,来回的话,只能走16天。

沈括的算法已经到极限了,在具体实现可能并不实现,但是用三个运粮人供养一个士兵已经是古代将领的常识了,想要调动十万大军,最少准备30万的民夫来运输粮食。

正因为如此,《孙子兵法》中就写道,有智慧的将领一定是千方百计地去得到敌人的粮草,吃敌人1斤粮食,相当于省了自己20斤粮食。

很多人肯定会说,那么中原的士兵为何不用畜力来运输粮食,沈括在《梦溪笔谈》里面认为,如果用骡马或者骆驼的话,比人运粮是多一点,但是费用也是大,马匹整不好就饿死,相比较之下,还是人负粮食能好一点。

说到这里,我感觉作为北宋的沈括,应该也是对宋朝无马的一种无奈吧!尽管王安石曾实行保马法,最后也是一地鸡毛,没有成功。

其实成吉思汗的军队能够打到欧洲,主要就是因为蒙古人的骑兵运输粮食厉害,蒙古人以骑兵为主,一个骑兵配备不止一匹马的哦,其他两匹马多多少少都能运输点口粮,而另一方面,蒙古人多以牛羊肉为吃的,据说他们是一边打仗一边带着牛羊行走,打到哪里吃到哪里,当然,蒙古人晒的牛肉干,也是真顶饱啊!

可能是借鉴于蒙古在欧亚大陆的驰骋纵横情况,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前就开始大量饲养战马,在二战前曾打算培养150万匹战马,可见其野心之大。

7

《孙子兵法·作战》: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打仗时候,里面的“千里馈粮”,才是重点、难点。

出身农村的人,应该熟知村子里打招呼的这些常用语。

早上:“吃了吗?”

中午:“吃了吗?”

晚上:“喝过汤了吗?

之所以单独晚上是“喝汤”,是因为晚上不干活了,体能消耗小。人的饭量,是随着工作量而变化的。(如果不信的,可以做些重体力劳动试试。)

古代的军队也是如此,打仗时比平常要消耗更多的粮草。一是运输过程中耗费能量太大,二是战争过程,同样要开启高耗能模式的。

运输过程的能量消耗

打仗时,要把士兵、物资运输到预定战场。士兵多是自己步行,物资运输的方式有陆运和水运。

陆运:

《孙子兵法·作战》:“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丘牛”,是国家征用民间的役牛。丘牛大车,是军队长途运送物资的主要工具,相当于现在的卡车、火车。

马和牛相比,马是“汽油机”,而牛是“柴油机”。马速度快,但是干了“力气活”就要多喂精料,否则是要掉膘的。牛反刍,对草料的消耗吸收能力比马强多了,可以节省草料。所以牛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人们还是选择牛作为拉车工具。(历史上,不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选择牛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

尽管牛车比马车省草料,但是仍然消耗巨大。每头牛一天要吃10千克以上的草,还要加上相当的精料(粮食),否则牛身体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失衡,要不了多久就给用废了。

而牛车的载重量,比我们现代人预想的要低许多。古代的马车没有橡胶轮胎、没有轴承,装多了牛是拉不动的。

脑补一下,一辆粮草车载重量只有500千克多一点。车夫每天的口粮按保守的1.5千克,牛每天的草料按保守的10千克计算,在路上走十天半个月的,一个月除掉车夫的口粮、牛的口粮,一车粮草拉到目的地还能剩下多少。然后,牛车回程还要吃东西,只是因为拉的是空车,吃得少一些。

水运

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路运输。

只要船够大,载重量几乎是没限制的。最重要的是,水运可以省下车夫、牛的那份食物。

运兵船同样有优势,士兵呆在船上,没有长途跋涉消耗能量,既能节省食物,又能保持体力。鉴于水运的这么多优点,古人一直致力于运河的营建。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伐齐,征集民间力量,开凿了数百里的刊沟,为伐齐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派人修建了灵渠,确保南征大军的后勤保障。

隋炀帝时期,中国干脆开凿了京杭大运河。自此,中国的政治、经济核心便与大运河密切相关。

大运河改道河南,千年古都长安再也没有做过首都。大运河从河南东移,古都洛阳、汴梁也失去了昔日的荣光。

战争本身的消耗

战场上要修建工事,起码要在驻地上修筑“深沟高垒”。大量的土方木石作业,需要用人力、畜力去完成,能量来源就是粮草。

士兵们要保持战斗力,就要大量的训练。士兵穿着几十斤重的盔甲,携带刀枪、弓弩等武器,然后进行格杀等训练,能量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战马要保持战斗力,就要膘肥体壮,要进行大量的奔跑来保持体力,对饲草、精料的消耗是很大的。

除了士兵,还有大量的修理器械的工匠、医生、兽医等等,工作繁重,也是要吃很多饭的。

解决运输困难的对策

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对粮草的运输困难想出了对策。

1,就地购买。

对于爆发快、时间短、规模小的战争,往往是就地购买粮草。

《孙子兵法·作战》:“近于师者贵卖。”

这样就省去了运输的烦恼,但是也有许多弊端,大量的物资采购造成物价飞涨。虚高的物价,为进一步的采购造成困扰。

2,吃敌人的粮食。

《孙子兵法·作战》:“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即抢对方的粮草,为己所用。这是最经济的做法,却也是最难的,其中风险极大。

必须要打败敌人,才能拿走敌人的粮食。如果打败了敌人,却发现敌人是赤贫,或者敌人实行了坚壁清野,那就没有办法了。

又或者敌人在粮草上使坏,情况只会更糟。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因粮于敌”是成功了。但是霍去病本人因为吃了病死的羊,英年早逝了。

除了这两种办法,古人还开发出了许多新办法。明朝,朝庭为鼓励私人运送物资到边疆。就以“盐引”作为奖励,私人运多少物资,就相应的允许卖多少盐。

古代战争是冷兵器时代,人、畜能量消耗都很大,粮草消耗自然也大。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战争是拼命的地方,是不能压缩粮草需求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8

在古代,打仗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是因为涉及到国家的青壮劳力、粮食储备的高度集中损耗。

在春秋以前的时期,打仗和祭祀是一个诸侯国最大的两件事情。所以春秋时期的战争很“文明”,礼节很繁琐。但这实际上是比关于粮食的经济账。


要先下战帖,然后约定在哪里打?怎么打?“疆场”还是“野战”?战车要准备多少乘?打败了允不允许追击?允许追的话,是50步还是100步?哪些人允许被俘虏?哪些人必须放归?这些都要事先谈好,才能准备去打仗。最最关键的是春秋两季“国际公约”是不允许打仗的。

这些在后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古人连打仗都这么“文明”,真的是“仁义礼智信”啊。

但是细究发现,因为当时去打仗的兵士通常本来就是在家种地的农民。春种秋收,打仗的人出去没回来,地没人种,粮食没人收。而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这可持续的有生力量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断层。


所以国君准备决定打仗之前,通常先看看粮仓里的粮食够不够消耗到下一年新粮下来。
所以大家就先打一下口水仗,那时候国力表现是靠看这个国家有多少乘战车。所谓“万乘之国”,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大国威胁下小国,小国出点钱,这仗最终可能也不打了,最终大家都满意。

但是后来到了战国以后,铁器广泛运用,生产力上去了。动不动就能打下足够军队吃几年的粮食。所以战争也就开始变得频繁了,也不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战争礼仪”了。更别提后来有了“军屯”,粮食供应有了保障。

但是有一点,打仗是纯消耗,不但粮食还是有生的劳动力。所以国土面积也越大越大,出境战争也越走越远。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那就是要押运粮草到前线。古代中原王朝,在粮草的押运供给上的消耗,其实是要远远大于战场上的消耗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抵御游牧民族的时候,战场机动性又大,粮食要跟得上保障前线供应的同时,也出现了巨大的损耗。夸张的是,曾经出现送1斤粮食到前线,路上要损耗3斤。

所以在《雍正王朝》里,全国供应西北,各省粮食直接解往西北。高负荷运行,所以年羹尧不尽快决战,整个国家都会被拖垮。

而战争一结束之后,西北就用不了那么多兵马。兵马可以撤回各自驻地,减少了粮食集中供应,运粮到前线的环节,粮食消耗自然就下来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9

历来打仗打的就是银子,打的就是粮草。不过打仗的军人总是存在,即使不打仗他们也要吃饭,为什么只有打仗才会消耗粮草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古代士兵不打仗的时候还会种田,减少粮饷支出又增加了粮食来源。

中国大多数王朝采用的是征兵制,即寓兵于农,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农。他们按一定期限给国家服兵役,有的甚至还自带衣粮,好处是免除自身徭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粮自然不需要朝廷来操心。两汉的征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类似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军队在一个地方长期屯驻,则需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即所谓军屯制度。明朝的卫所制也类似于这种情况,正如朱元璋所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古代战争战线长远,粮食运输消耗量大,增加了粮食的支出。

古代运送粮食的非常不方面,汉武帝时期的漠北大战,汉武前线的军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领五万,而汉武帝还征集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 ,步兵数十万,负责转运辎重,保障后勤供应。后勤的人员比前方的人员都多,根据记载当时能有五分之一的军粮到前线已经很厉害。《史记》记载,汉军在西南粮食运输损失的情况是“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也就是说只有1%的粮食能到前线。

战争打的就是银子,现在的战争更加可怕,一架歼-20造价7亿人民币,军舰上面的近防炮一分钟打出的子弹价值几千万,一艘航空母舰几百亿,一旦战争爆发,这些都是要经济作为基础。

虽然打仗耗费钱粮,影响经济,但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10

古代长期负役的兵员很少,都是没战事回家种田过日子。边关守军由朝庭提供给养,一遇战事兵回营新招兵员扩充实力,人吃马喂舟车武器衣服旌旗等都由朝庭拨付。粮草等一应后勤兵未动都准备齐全,兵走前粮随后。前方所需粮草银两上奏朝庭,皇帝交户部全国筹措。由解粮官押运至前线,所以战争耗费粮草是很多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