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北斗卫星,寿命到了怎么办?

北斗卫星,寿命到了怎么办?

2020-07-19 16:01阅读(189)

北斗卫星,寿命到了怎么办?:所有卫星系统中的个体卫星,包括现在的GPS系统和伽利略系统的个体卫星,都要根据其设计寿命定时更换,将旧卫星移走或摧毁,再:-北斗

1

所有卫星系统中的个体卫星,包括现在的GPS系统和伽利略系统的个体卫星,都要根据其设计寿命定时更换,将旧卫星移走或摧毁,再在原位置(或原轨道)补发新的相同卫星或技术更先进的同类卫星。就这样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地循环更换、更新,就不会发生题目说的“寿命到了怎么办?”的问题。

北斗卫星系统与GPS系统和伽利略系统是相同的技术思路,所以也是用相同的处理方法补发更换个体卫星即可。

任何科技产品,在开发设计之初都要考虑维修、更换或更新的问题,否则,该产品就没法在实际中使用,更得不到市场的接受和推广。

北斗卫星系统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高科技项目,其维修、更换或更新方案是非常完备的,毋庸置疑。

2

每颗卫星都有寿命,寿命达到后会重新不发一颗更先进的类似卫星,因此不会出现系统老化的情况。


卫星单星寿命是衡量网络卫星星座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卫星寿命是航天事业制造水平的综合体现,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燃料寿命,二是星载设备的寿命。同时,它也与卫星发射技术、轨道控制技术、位置维护技术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任何环节能耗的减少,都可延长卫星的实际寿命。


北斗卫星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0年以上。卫星的有效工作寿命是衡量卫星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燃料寿命取决于运载能力和轨道控制水平。星载设备的寿命取决于高端产品和部件的制造水平。

卫星有效工作寿命的增加,可以减少备份卫星数量,减少卫星补充数量,降低组网运行成本,提升星座服务性能。


北斗卫星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0年以上,具体的使用时间也要看哪一代的。例如,我们最早的北斗一号是在2000年发射的,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给指挥部获取重要信息和更好的资源,当时的中央救援分队配备了一千套北斗一号终端,有利灾区和北京直线联系。

我国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成功发射三颗“北斗一号”卫星。之后,已成功发射29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于间隔时间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北斗卫星寿命越来越长,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早期导航卫星的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但8年只是设计寿命,实际使用寿命可以更长。


太空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故,如果导航卫星坏了怎么办?首先,卫星本身会自我修复--这也是上面提到的。另一种是空中飞行的北斗卫星数量高于实际需要的导航卫星数量,确保一旦一颗卫星出现问题,使用其他卫星可以继续提供定位导航信号。按照设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每年中断0.4次,这意味着卫星定位信号故障可能每两年半才会发生一次。

3

北斗三号工程组网卫星共30颗,卫星上单机设计寿命十二年,整星设计寿命为十年。目前最早发射组网卫星为2017年11月,至今三年不到。

卫星寿命设计余量一般在2年左右,也就是说设计寿命10年,实际能用12年以上。等卫星寿命到期前1年左右,替换星又叫备份星会研制完成,等候随时准备发射。

那么到期卫星该怎么办呢?卫星到期一般是电源系统不满足要求,或者是推进剂不够,此时会用剩下的推进剂进行轨控,调整卫星姿态,使卫星朝高轨道运行,这就叫做推离轨位。把目前的轨道让出来给即将发射的卫星。推高的卫星会继续前行,慢慢飘向离地球更远的地方,等它彻底寿命到期,地面接收不到信号,不能时时监控,就成为了太空垃圾,自生自灭。

当然,北斗卫星因为轨道都为MEO中轨道(21500km)和GEO或IGSO高轨道(35786km),所以只会推高轨道操作。低轨道卫星(200km~1000km),一般会拉回地球大气层燃烧掉。

4

感谢邀请,我愿意回答:北计卫星,寿命到了怎么办?北斗大功率卫星设计使用寿命是比较强的,一般设计寿命都在12年至16年左右,设计寿命到了,它是有备份卫星的,请使用北斗卫星的用户请放心使用。

5

每颗卫星在设计时都有设置使用年限,那卫星在使用寿命到了要怎么办?这点条友不需要担心,一般情况下会有三种处理方式:

1.回收再利用。

人造地球卫星与空间探测器的结构材料大多采用铝合金和镁合金,要求高强度的零部件则采用钛合金和不锈钢。这些材料是比较昂贵的,具有很大回收再利用价值。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29日,完成预定任务后,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中国返回式卫星自1966年开始研制、1975年首次成功返回起。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展已有30多年,共发射了23颗返回式卫星。在多次返回式卫星任务中成功进行了大量的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为中国发射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卫星。虽然我国掌握了回收技术,但是在这方面的回收利用率还有待提高。所以,如果卫星的价值足够大、且损坏程度不大,那么大概率会将卫星回收,材料重复利用。




2.接受地面控制中心维护或者人造空间进行维修。

卫星还没到使用年限一半时,如果出现部分故障,一般会选择进行在轨地面控制中心维护或者到人造空间进行维修。因为这个时候回收的意义不大,重新发射一颗卫星又太过于昂贵,而且中国同步地球轨道技术比较成熟,所以才有在轨维修的折中方案。





3.直接进入报废程序,脱离运行轨道,成为太空垃圾。

如果卫星已经不能在继续完成各项功能,而且回收的意义或者花费昂贵,就会直接进入报废程序,脱离运行轨道,成为大家口中的的太空垃圾。不要担心卫星报废了,北斗系统的某些功能就不能使用了,因为都是有备份卫星的。如果没有备份卫星,也会选择在主卫星还未完全失去功能时就提前部署新的卫星发射。


综上,这就是我国在处理卫星使用寿命要到时采取的三种方案。



PS:以上就是梦马的金大虎子的观点。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指点斧正。条友有什么想说的,也欢迎评论区交流、沟通。

6

卫星跟其他科技产品一样,都有设计寿命,北斗卫星也不例外,北斗卫星的设计寿命在12年左右,当北斗卫星的服役年限达到设计寿命,我们肯定会及时补发更先进的北斗系列卫星来代替那些“寿终正寝”的老北斗卫星。

而这些被替换的老北斗卫星要么重回大气层被焚烧,要么就被送往太空中的特定区域,彻底沦为太空垃圾,继续漂浮在太空中。

北斗卫星的组成与迭代

6月23日,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升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全面完成部署。据了解,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共有30颗卫星组成,其中有24颗是中圆地球轨道,3颗地球静止轨道,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此次完成全面组网的全球导航系统之所以叫北斗三号,是因为在这之前还有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总共有4颗卫星组成,截止目前这4个卫星都已经达到设计使用寿命,退出历史舞台。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总共有20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卫星也已退役。

目前,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由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等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调试完成,后续导航将以北斗三号为主,而北斗二号剩余的十几颗卫星在达到设计寿命以后也会被逐渐废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更新,即便是目前完成全面组网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也会逐渐的淘汰一些“老弱”的卫星,更新技术更加先进的卫星。

“退役”的最终归宿

一般来说,因为结束使用寿命而被淘汰退役的卫星,都会有两种归宿:第一,重入大气层被焚烧;第二,被推往太空中的指定位置,彻底沦为太空垃圾,继续漂浮在太空中。

对于近地轨道的卫星,由于离大气层比较近,退役之后一般都会选择直接重入大气层,在高速的下落过程中被焚毁。对于同步轨道的卫星,在退役的时候,地面操作人员都会下指令,启动卫星上的发动机,将退役卫星抬升到同步轨道环上空300公里处的“坟场轨道”,以免对正常轨道上的卫星构成威胁。

7

感谢您的阅读!

北斗卫星,寿命到了怎么办?是不是就不能够全球组网了?

北斗卫星是不是永远运行呢?很显然并非如此。我们的北斗卫星是有使用寿命的。我们在2000年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如果按照北斗卫星设计的使用寿命,它的寿命已经到期了。我们的卫星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设计寿命一般为8年,实际上的服役使用时间可以更长;截止到现在,我国的第一颗到第四颗试验卫星已经全部退役了。


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第55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从哪一颗开始算起的呢?它是从2007年4月14日北斗二号的第一颗卫星算起的。因此,我们现在的北斗卫星实际上能够保持的是55颗卫星的运行,但是随着我们以后卫星的退役,以及我们也需要对于卫星进行升级、维护来保证退役、损坏以至于不符合时代的卫星。

我们这里要和大家聊的还有:我们的北斗三号卫星采取了多项可靠性措施,让我们的卫星的设计寿命达到12年,达到国际导航卫星的先进水平。



我们知道美国等国家的卫星设计寿命能够达到15年,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着手卫星的时间更长,并且我们知道影响卫星寿命的因素包括:

1,卫星的所使用的环境。比如在太空的温度、湿度、以及卫星的精密度、材料等等都可能减少卫星的寿命

2,卫星因为不同的轨道影响不同,越低轨道自然重力越大,损坏的几率越大

3,卫星的技术难度,也包括零部件等等,西方等国家的技术和我们的距离在缩小,可是我们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差距因此也会影响我们的卫星寿命。


不过,随着我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的成功,我们的卫星技术也会越来越强,逐渐的替代GPS已经成为了可能,我们的技术只会越来越上升呢。

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三种轨道卫星组成。轨道的高低决定了卫星的寿命到了后最后要去的地方。

  • 离地面最远的地球同步卫星,因为离地球太远,所以这些同步卫星可以一直在太空漂浮,为了保证不污染太空环境,我们会利用这些卫星上最后一点燃料把它们送到离地球地面4万公里左右的坟墓轨道去。
  • 那些飞的矮一点的近地轨道卫星报废会自生自灭,也就是会跌落大气层离,灭掉自己,一般都是跌落海洋。
  • 一些返回式卫星,因为带有很多太空的资料,在完成自己的探索后会自动返回到地球来。

卫星寿命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燃料寿命,二是星载设备的寿命。对于导航卫星而言,后者更为关键。北斗卫星的设计寿命一般在8~10年,尤其是北斗3号的卫星肯定是10年以上,有一些能达到15年。

为什么不想法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呢?

卫星寿命是航天工业制造水平的综合体现,世界航天大国都不遗余力地想法提升卫星寿命及其可靠性,并采用备份星和补星等策略确保星座服务水平。

卫星有效工作寿命的提升,可降低备份卫星的数量,减少补星的次数与数量,降低组网运行成本,提高星座服务性能。但延长设计寿命会对卫星各分系统提出较高的额外要求,使分系统的复杂性和质量增加,最终导致卫星的总质量和总成本上升。所以,设计寿命的延长是以增加卫星质量和提高研制成本为代价的,并非越长越好,应综合考虑寿命与成本的问题。

卫星研制队伍一直都在着手从设计、原材料、验证、工艺、产品过程管理等方面做突破来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某颗北斗卫星寿命到了,或者出现了故障怎么办呢?

某颗北斗卫星寿命到了,目前情况不太会像电影中那样,原位置替换一颗卫星或上去修理。

1、维修的成本太高;

2、重新发射一颗卫星替换掉原卫星的覆盖区域,并且可能会提供新的功能。

北斗卫星一般都是搭伴运行,万一有一颗卫星故障了,其他卫星会立刻顶上来。

北斗系统至今发展共有三代

  • 北斗一号系统(第一代)由三颗卫星从2000年开始提供中国境内导航、定位服务。2012年12月,北斗一号的最后一颗卫星寿命到期,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停止运作。
  • 北斗二号系统(第二代)是一个包含16颗卫星,分别为6颗静止轨道卫星、6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2012年11月,第二代北斗系统开始提供亚太地区导航、定位服务。
  • 北斗三号系统(第三代)由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北斗三号于2018年提前开放了北斗系统的全球定位功能。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从系统更新换代的角度来说,只有旧的卫星寿终正寝,能实现更多功能、寿命更长的新卫星才能进行替换、升级换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拥有健全的保障措施

就像停水停电影响城市生活一样,卫星导航服务一旦中断,国家和社会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拥有一套健全的措施保障卫星定位服务连续、可靠、稳定。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9

北斗系统不是由单棵卫星组网的,最终是由五十六棵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民用精确比GPS要高出三倍左右,单棵卫星到达设计寿命,必须再补一棵新卫星上去,小问题卫星本身有补救自救能力,致于卫星的坠落会在大汽层中彻底烧毁,对地球来讲只不过是一棵耀眼的流星而己,假如极个别特殊情况,卫星也有自毁预防方案,再者也可以通过监控卫星用导弹崔毁它,这是小菜一碟事。

10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不单有民用用途,军事上更加依赖它,我们的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对它的依赖性特别强,我们不能依赖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导航定位系统当做导弹的眼睛,一但他们切断信号,我们的导弹的打击精度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国家会保证它永久的运行,且不断地升级改良,绝对不会有缺失的情况,一但某颗卫星不能继续服务,备份卫星会提前发射进行替换,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们国家也有这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