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仲说“民予之则喜,夺之则怒”,这句话很符合人性,千百年来已经被历代王朝所证明。放在治理层面,就是给下面的人甜头,人家才会支持你;侵犯别人利益,那就等着挨骂或被人反对。《雍正王朝》中,雍正虽然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但正因为夺人所需,以至于支持者寥寥无几,反对者层出不穷。

皇子时代,反对他的人已经不少

胤禛一登场,就展现出铁面无私的个性,还被人冠以“冷面王”的称号。人都愿意与热情的人打成一片,就是像老八那种,但会对胤禛那种敬而远之。胤禛也不怕得罪人,黄河发大水,他跑到户部去清查账底。户部在胤禩的管理下,钱被百官给借走,账本就乱的一塌糊涂,你胤禛一查,不是揭了人家的案底吗?顺带着连胤礽和百官也给得罪了。


接着,下江南筹款,实质上是虎口夺食,不仅得罪盐商,而且得罪了八爷党和大阿哥;追缴户部欠款,不仅得罪百官,连所有皇子也给得罪了一遍……总之,得罪人的事,尽被胤禛给接手了。得罪人一次,人家可能忍了,三番五次地折腾人,这笔账,人家都在心里给记着呢。

为了讨好康熙,胤禛还自创“孤臣”的概念,进一步强化了“冷面王”的人设,也将自己推到大多数人的对立面。(秋媚说:人心在你那边,你说话才有说服力,人心不在你那边,你说的话自便难有人听。)

夺嫡的胜出,让兄弟们不服

在康熙朝,夺嫡之争的激烈性可谓盛况空前,兄弟们为了那把龙椅,各自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皇位只有一个,胤禛的胜出,让其他人希望落空。曾经有多大的希望,如今就有多大失望。甭管胤禛给人家多么好的待遇,多么高的爵位,他也别想打消人家得“帝王梦”,因为这种梦想一旦拥有就会相伴终生。

那些失意的皇子,自然也会不甘心,谁也不想看到曾经的兄弟变成君臣,我们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凭什么传位给你胤禛。尤其是对皇位期望比较高的失意者,将各种不服气直接写到了脸上,传位当天的夜里,八爷党就提前控制丰台大营,想浑水摸鱼,好在胤祥横空出“狱”;老十四回朝,无视雍正的旨意,大闹康熙灵堂;朝会时,老十就更出格,用“放屁”的方式抵制雍正……

雍正的兄弟对他的不服,是夺嫡之争的延续。即便雍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老八依旧还要凭借强大的势力与雍正周旋,为的就是能够推翻他;老三看着老实,一派书生模样,但他是清流领袖,也没少给雍正添堵;胤禵从始至终都以为雍正窃取了他的皇位,天天都在呕气,给雍正制造麻烦。

秋媚说:皇位的唯一性决定了皇权的排他性,一群有夺嫡之心的兄弟,不管谁当皇帝,都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新政”的推行,让士绅一肚子苦水

西北大捷后,推行“新政”就成了雍正的头等大事。但“新政”的目的是为了刷新吏治,都是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这就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把税摊派到田地里。田多的多交,田少的少交,没田的不交。很明显,士绅的田比较多,交的税也变多了,他们肯定不乐意。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原来不用交税、不用纳粮、不用服徭役的士绅,现在要像普通百姓一样干活交税,他们打心里恨死雍正了。尤其是清流,抵触心理超级强。

追缴亏空、火耗归公、整顿旗务,说白了就是些夺人饭碗的事,侵犯的都是权贵的利益,这些人能服雍正吗?即便是雍正的嫡系奴才年羹尧,也看不过去了。


朝堂上的官员以及皇子,基本都是大清士绅的代表,他们为了自己利益可从来不顾老百姓的利益,但谁动了他们的利益就只会让他们咬牙切齿,有势的就暗地里阳奉阴违,没势的就茶楼里造谣生事。

朝堂上,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很多时候可以借力打力。雍正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操之过急,几乎同时得罪所有既得利益者,这也导致胤禩逼宫时,居然没有几个人愿意站出来帮雍正说话。

秋媚说:公道并不总在人心,雍正做了很多实事,兄弟们不理睬,百官们不理解,到头来还留下滚滚骂名。反倒是胤禩,好事没怎么干,却能笼络一片人心,为自己博得美名。

最佳贡献者
2

《雍正王朝》中,关于雍正皇帝从继位,到死,一直是话题多多,非常的诡异!

虽然雍正如愿登基,感觉朝臣很多人不怎么服他,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八阿哥和阿哥党的势力的掣肘!

实际上,康熙大帝晚年的九子夺嫡的大戏上演得如火如荼图穷匕见,这主要是雍正跟八阿哥之争!

为了夺得继承皇位,八阿哥下了血本!既请相士为自己看相,又用钱财收买人心,几乎是大手笔!

让八阿哥大跌眼镜的是:老四这个无人无势的冷面王竟然是继皇位的黑马!

这样一来,从原本的贝勒,到王爷,再到亲王,八阿哥一直跟雍正斗!就是阿哥党成员:老九,老十,老十四也一次又一次挑战雍正皇帝的权威!也就成为雍正树立威信的掣肘!这一点,很多大臣也看到了雍正皇帝的无奈!内心里也对雍正有看法,也就是不服气!

二,雍正皇帝的改革,触碰了权贵的利益!

为了巩固朝局,为了平民生活的改善,雍正皇帝采取了很多的改革!

像引土归流,火耗归公,官绅纳粮……这些直接触碰了权贵们的利益,也就是动了权贵的奶酪,这样他们当然不高兴了,也就对雍正有意见了!

而且,推行新政,雍正皇帝的以雷霆之势,大大挫伤了权贵们的自尊!

于是,从内心里是抵触的,也是反感的!

三,雍正皇帝的冷面,和做孤君的决心,让他在改革的路上越走越远……

早在康熙大帝驾崩前,就告诉了雍正做好思想准备:做孤君!

因为晚年的康熙在处理朝中大事时,没有昔日的霸气和雄心了!于是,贪污受贿的大有人在,可是康熙却有心无力去处理了!

就让雍正做好思想准备,到时要大改革,当然会触碰一些权贵的利益!所以雍正这样做,恰恰跟八阿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一来,更多的朝臣不服雍正了!

由此可见:朝中大臣不服雍正皇帝,主要是因为自私和心中的欲望而已!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3

雍正皇帝登基以来,遭受了政敌的污蔑,都以为他的皇帝来路不正。他的威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给大家的感觉以为不服雍正,其实雍正执政期间,政绩卓著。此事要从康熙帝时期说起。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皇子之间争储,最后雍正继承大统

康熙时期,康熙两立两废太子胤礽,在康熙五十年,胤礽太子被废,但朝中大臣仍然还在为太子复位奔忙,遭到了康熙的责罚,这次太子被彻底的遗弃。皇太子的位子空出来,惹得诸皇子,极国谋划争储。

当时朝臣对康熙的第八子胤禩拥护者甚多,“虚贤下士”,联络朝中各大臣,“颇有所图”。朝臣都称他为“八贤王”。而胤禛善于治国,懂重韬光养晦,与年羹尧、科隆多关系密切。但他在处理政事时,非常严厉,大家都称他为“冷面王”

康熙晚年,朝中贪官污吏盛行,而康熙年龄大了,没有精力去整顿吏治,只能留给后继之君来处理。四子胤禛就有这方面的能力,为了观察他的处事能力,把户部交由他来管理。清查官员亏空国库的银两问题。处事非常严厉,得到康熙的信任。认为此子以后能肃清吏治不正之风。

1724年,康熙去世,雍正继痊,重用十三弟,但没有放过政敌胤禩集团。胤禩集团在争储中失败,心有不甘。处处为难雍正。两个集团的矛盾激烈。

二、皇位的正统问题,遭到质疑

雍正继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没有马上削弱胤禩集团的势力。而是加紧平定青海的叛乱。胤禩集团在雍正继位后,多次谋划篡夺皇位。

雍正二年,雍正平定青海叛乱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削弱了胤禩的势力。雍正肯定不会让容忍“卧榻之侧,岂容他酣睡。”这次对胤禩声罪致讨,“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

胤禩集团的人员遭到圈禁,削籍。雍正称他们为“阿其那”。胤禩、胤禟先后囚禁致死。彻底瓦解了胤禩集团的势力,皇位得以稳固。

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胤禩集团势力瓦解,但各地方官员有他们的势力,虽然不敢叛乱,但流言蜚语,没有中断过,民间流传,雍正的皇位不正统。两个版本,一个是说雍正弑君篡位;另一个雍正更改遗诏,谋夺了十四的皇位,把“十”字,改成“於”。所以大家有一种感觉,认为清朝的朝臣不服雍正。

胤禩的家被抄,家属流放宁古塔,贵州等苦寒之地,他们途径的地方,散布谣言,对雍正进行言语方面的攻击。

三、 雍正执政期间,非常严厉,损害到贵族的利益

雍正继位一月后,就开始整顿吏治,雷厉风行,执法严厉,清查官员对国库亏空,未在规定的时间归还,一律免职,甚至抄其家产。在得力干将田文镜和李卫的帮助下,进行一场钱粮大清查。这样肯定得罪一指官吏,那么污蔑雍正的言语不径而飞。

雍正采取“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百姓需服兵役和徭役,官绅也需服兵役和徭役。其他历代,官绅是不需当差的。这项改革措施,触及到了官绅的利益。可想而知,那雍正只能敢怒不敢言,污蔑雍正的言语更加,再加官绅传出的言语,更有说服力,民间对雍正的皇位,产生了质疑。版本也就越来越多。

康熙晚年,清朝官员贪污成风,腐败现象严重。在雍正登基后,就开始整顿“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

雍正想通过整顿吏治,来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从而维护和加强大清朝的统治地位。雍正在位期间,一直为皇位正统烦心,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继位免遭诬蔑,他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按照正史来说,雍正的皇位是康熙立下遗诏,传位给他的。从他继位以来,勤政爱必,休养生息,整顿吏治等一系的措施,是一位好皇帝。

由于康熙朝时,争储非常激烈,胤禩集团的失败,家属流放,造成流言蜚语;雍正执政期间,推行改革,损害到了官绅的利益;才导致雍正的威信受到了影响。

4

文|日尧居

夕阳晦暗聚风雨,京城烟云雨打萍;神龙见首不见尾,龙椅高座见输赢。兄弟九个,哪个不是人精?都有可能坐上九五之尊。没什么不服的,不服不行吗?


看标题没能理解到底是谁不服,这标题看着发晕,难道是我们现代人不服吗?不像是这个意思,我们姑且就说兄弟们不服来分析一下:

一,老大胤禔德不配位

爱新觉罗·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母为惠妃纳喇氏,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因战功卓著,康熙三十七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大阿哥胤褆

大阿哥允禔在诸多皇子当中是比较聪明能干的,据《清史稿》记载:“康熙皇帝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胤褆。

胤褆不但是个美男子,更是才华横溢,并不是一无是处!”由于他是老大,所以替父皇康熙帝作事也多。

胤褆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噶尔丹、巡视,追随凤凰康熙帝左右,都有所作为,并且立有赫赫战功。

一个庶出就让大阿哥胤褆对皇位继承人没有了竞争力,但是在康熙帝执政初期,大阿哥胤褆的后台是比较硬的,那就是明珠。

明珠是当时康熙皇帝的宠臣,他还是大阿哥胤褆的娘舅,可是在康熙帝削三藩收复台湾以后,明珠和索额图发生了党争,双双一败涂地,胤褆的皇位继承人之争就此非常飘渺。

然后就到了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发生了大阿哥胤褆魇咒太子胤礽而被彻底圈禁宗人府,他服了!

二,废太子胤礽是活靶子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胤礽出生于北京紫禁城坤宁宫,其母后赫舍里氏因难产于两个时辰后去世,终年21岁,谥号“仁孝皇后”。

太子胤礽

到了康熙十四康熙帝准备册封胤礽为皇太子,因为这位二爷胤礽的背景极其深厚,他的母亲赫舍里氏的爷爷乃是跟随顺治爷入北京的大佬索尼。

这索尼更是顺治帝死后托孤的四大臣之首位,赫舍里氏的父亲就是康熙朝的宰辅索额图,所以康熙帝确立胤礽为太子没有理由可讲。

康熙帝下谕礼部:

“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已及二龄,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

从康熙十四年太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到康熙四十七年,这当中胤礽在太子位上干了三十三年,这三十三年就意味着人的半生过去了,正像太子胤礽所说的:好人都会给逼疯了!

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这三十三年来,太子胤礽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别说他的父王康熙帝是人精,就是他这些兄弟们也死死的盯着这个太子位,巴不得太子胤礽出事他们顶上。

女人有的是,太子胤礽为什么要与康熙帝的嫔妃郑春华暧昧?将来继承皇位,天下都是他的,可太子胤礽为什么要从国库借银子?

因为太子胤礽在这样重压的环境下,他已经失态了,或者说已经有预感自己的路要走到头了,在破罐破摔的情况下,他又向国库借出大量银子置办庄园,按照邬思道的说法叫留后路。

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被废就已经成为笼中的老虎,是八阿哥胤祀的张扬使康熙帝不得不让二爷胤礽出来缓解朝廷矛盾而二次复出。

我想胤礽在最高层混了几十年应该知道自己的处境,他这个二次复出的太子只不过是一个过渡的傀儡罢了,所以才有了胤礽的第二次彻底被废。胤礽他服!

三,三阿哥胤祉的自知之明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胤祉出生于北京紫禁城,他本是康熙帝的第十子,但是兄弟早夭,实际上是第三子,生母为荣妃马佳氏。

三阿哥胤祉

老三胤祉被称之为三爷党,追随他的重要人物有陈梦蕾,李绂等人。

三阿哥胤祉这小子生下来就与书生打交道,在康熙四十七年以后,成为了天下读书人的领袖,他对皇位继承人虽然存在着野心,但是没有竞争的实力。

三阿哥胤祉的手段就是等和看,他等的是太子胤礽被废,他等的是老大胤褆上窜下跳,他认为等到老大老二都被废以后,按照座次也应该轮到他了。

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的热河,老三胤祉就给老大胤褆背后一刀,这一刀直接把老大置于死地。

当他看到剩下来的几位为了这个皇位继承人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他掂量了一下各方的势力,最终他还是放弃了竞争皇位继承人的想法,人贵有自知之明,最终只能俯首称臣。

四,八爷党不服

以八阿哥胤祀为首,九阿哥胤禟,十阿哥敦郡王胤誐,十四阿哥抚远大将军胤禵这几位直系兄弟成为一党。其余还有好多朝廷军内外担任要职的死党若干。

八阿哥胤祀,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

爱新觉罗·胤祀,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母亲出身卑微,自己比较努力。

按照清王朝的规矩,像八阿哥胤祀这样的出身是无法竞争皇位继承人的,所以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胤祀处处学康熙皇帝。

康熙帝说他处处学朕,可他处处学的不像,朕是以宽仁治人,胤祀是以宽仁收买人心,所以他的势力非常强大,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拥护。

八阿哥胤祀在第一次举荐新太子时,可能由于锋芒毕露还是康熙帝故意整治八阿哥胤祀,反正在这次遭到了严重的挫败,再无翻身之力。

九阿哥胤禟虽然聪明,又会几国语言,其中最懂波斯语,但是不知道着什么迷,自己还没有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死心塌地追随老八胤祀。

十阿哥胤誐就是一个二杆子阿哥。他的身份异常高贵,十阿哥胤?这小子的母亲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是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

老十阿哥牛人一个

就是说:康熙帝的皇后孝昭仁皇后是他大姨妈,康熙帝的辅政大臣遏必隆是他十阿哥胤?的外公,牛人一个。

就因为与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皇太子之位,让康熙帝很反感,但是他们不服。在雍正帝登基以后,被整的服服帖帖。

五,最不服的是十四阿哥胤禵

爱新觉罗·胤禵,又名胤祯、允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乌雅氏为孝恭仁皇后。

十四阿哥胤禵

允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却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重要的一员,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允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三年改为圈禁。

这位十四阿哥胤禵虽然是雍正的亲弟弟,可他却追随八阿哥胤祀,是八爷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在第一次公开举荐新太子时,八阿哥胤祀遭到了康熙帝的严厉打压后,十四阿哥胤禵就有自立门户的打算,八阿哥胤祀也知道他竞争太子位无望后,转而全力支持十四阿哥胤禵。

当康熙五十七年西北罗布臧丹增发生叛乱时,朝廷上下一致认为需要一位可以带兵的阿哥出战,当时的四阿哥胤禛以退为进的举荐了他。

十四阿哥胤禵当上了西北大将军王,而此刻的太子位还空着,所以一致以为这个皇位继承人的位置非十四阿哥胤禵莫属,起码十四阿哥胤禵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而十四阿哥胤禵正在大西北打仗,当得知康熙帝已经驾崩的消息时,自己却被年羹尧在四川卡的死死的不得动身,十四阿哥胤禵这才知道自己虽然统帅几十万兵马,如果粮草无法供应,这个大将军王就等于被困一样。

十四阿哥胤禵等来的是雍正皇帝的谕旨,他迷茫了,这才恍然大悟,他被自己的亲哥哥耍了 ,原来年羹尧坐镇四川就是监督自己的。

关于康熙帝死后的皇位继承人最有争议的就是十四阿哥胤禵与雍正帝兄弟之间,这在清王朝历史上认为是一个谜团,近年来似乎得到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也不是很确定雍正帝继位的合法性。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希望网友们提出不同的看法,共同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参考文献:《清史稿》电视剧《康熙王朝》

5

雍正是一个改革者,他所实行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所触犯的不仅是当时地主们的利益,而是要颠覆两千多年一直延续的制度。

而且由于改革是在摸索尝试中进行,不只得罪了有田的大地主的利益,当时还有很多不知情的农民也被煽动着闹事。

历史上商鞅改革,得罪了太子,结局是五马分尸。

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其实是“摊丁入亩”的初级阶段。可就这么一个初级阶段,害的张居正死后被开棺鞭尸,亲人有的流放,有的活活饿死。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任何人站在八爷的位置,都可以利用反对改革者的愤怒情绪,掀起一场民变或兵变。虽然这场改革极大的改善了民生,挽救了贫农,让中国人口出现剧增。

康熙也是位有魄力的皇帝,可即便是他,在天下抱团的寄生虫(土地兼并者)面前,也没有改革的勇气。他不是没想过,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因为失败的后果很可怕。

中国皇帝中,手段狠、干实事的皇帝有两个比较突出,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雍正,他们干的事,换别人干,太难太难。

作为一个皇帝,要为天下可怜人争一口肉,就要做好被天下恶人烈火焚身的准备。

雍正不是完人,也有很多毛病,但就勤政爱民来说,他做皇帝很称职。



6

大家好,我是“趣史杂谈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是感觉大家都不服雍正,实际上确实是很多人不服的,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

从个人因素方面来说。

雍正没有继承皇位前,在众多的皇子中他是个出了名的“冷面王”,做事比较认真,也比较较真,很容易得罪人。他不像“八爷”廉亲王允禩那样八面玲珑,会拉拢人心。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容易与朝臣和地方官员打成一片,也少一些所谓的知心朋友,用现在的话说是群众基础不怎么样。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办事认真,讲原则,很容易就得罪人,和现实情况差不多,不干事,你好我好大家好,真正用心干事,那就完成不同了。

从继承皇位的过程来看。

开始,康熙帝是确定二皇子允礽作为继承人的,明确为太子,后来又先废再立,如果不是因为老二不争气,可能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的希望就不大了。在康熙看来,老二的表现实在让他气愤失望。但他又没有立即确定更合适的人选,而且犹豫摇摆,之后就一直没再明确立太子,引得各位皇子都感觉到自己很有希望,在康熙晚年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直到临死前才最后宣布传位给四阿哥。

在继承皇位以后。

虽然康熙传位于四皇子胤禛根本不存在什么可疑之处,但皇子之间的争斗已失去控制,无所不用其极,出于报复造谣生非。雍正继位后是一位坚志不可摧,且极度勤奋的有为皇帝,诸多改革一项接一项有序推进。诸如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追缴国库亏空、火耗归公等等,都是得罪人的事。只要有改革,那就会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自然就不会有人说你的好话,得罪的多了,让人感觉到都不服雍正。

服与不服是相对而言的,服与不服政绩都在那里,因为有雍政的努力付出,才为乾隆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家好,我是“趣史杂谈说”,一个历史爱好者,在学习历史的路上让我们一起前行,是有趣的历史让我们有缘“相识”,真心希望得到您的点赞、评论、关注、转发,不胜感激!

7

雍正作为最后能登基做皇帝的一位皇子,做事风格强硬,在众皇子中不但没有结党营私,不以自己的得失为目的,每当康熙遇到棘手问题时老四总是能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君父解忧,为社稷添砖加瓦,而老八一党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甚至还会暗中使坏,唯独胤禛不怕得罪人逆流而上,而且在百姓心中口碑甚高,为数不多以民为本的皇子,凡事从国家社稷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得此就会失彼,胤禛在历史上总的来说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8

《雍正王朝》,是以康熙晚年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九子夺嫡”开篇,到皇四子胤禛最终胜出是为雍正帝,并展开了一系列改革的一部剧。纵观该剧,雍正帝得不到支持主要有以下5点:

1、追讨户部欠款。当时胤禛是雍郡王,他还有一个外号“冷面王”。办事不讲情面,钉是钉铆是铆。在追讨欠款中,操之过急,导致康熙皇帝的发小魏东亭自尽,引起众大臣的强烈不满。最后非但出力不讨好,还成功的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孤臣”。

2、夺嫡胜出,其他党派不服。在九王夺嫡的戏份中,最强大的派系是太子党和八爷党。支持胤禛的本来就很少,最初大家也没把他当成一回事,再说他也没有表现出对嫡位的欲望。经过韬光养晦,最终成了一匹黑马。这块,让很多人不服气,也不相信,特别是八爷党成员,暗中作祟,如八王议政就是八爷党的一个“杰作”。

3、飞扬跋扈的年羹尧,给雍正惹了一身骚。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杀了不少大臣,得罪了天下的官吏。恰恰雍正此时又比较宠信他,使所有矛头都指向了雍正。

4、新政得罪了天下士绅。在河南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制度,引起了文人、清流们极大的不满,还引发了河南罢考案。最后,京城清流领袖李绂被罢官、陆生楠掉了脑袋。这事让雍正彻底得罪了天下文人。

5、整顿八旗,侵犯了满洲贵族的利益。新政让八旗子弟出来种田,自给自足,打破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以那五为首的一帮满族纨绔,到处传播不利于雍正的言论,搞得雍正里外不是人。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而已。不能否认,雍正的新政利国利民,他的勤政使大清国库存银翻了将近10倍,国富民强。为康乾盛世起了枢纽桥梁的作用,功不可没!







9

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雍正上位之后都有谁不服?这样一说大家都知道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那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其中不服雍正即位的肯定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

之所以感觉大家都不服气,是因为皇位竞争其实是几个集团之间的斗争。这些兄弟们背后有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大家都是押宝在自己中意的皇位继承人身上。为了将来皇帝即位能捞点好处,哪个不是卖力的为主子出生入死,鞍前马后。最重要的是原本大家都一样,都是普通的阿哥,凭什么你老四能做皇上,我就不能?这就是心理学上典型的“见不得别人好”的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康熙两次废立太子有着直接的关系。

废立太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了诸皇子一种错觉,那就是太子下来了,这灰溜溜的样子还不如我呢,他能做太子,我为什么不能?这从心理学上来说那就是男性更青睐等级制度。当身处一个不稳定的组织体系中时,男性会感到非常不安。类似军队或其他等级森严的环境能够降低男性睾丸激素水平,减少攻击性行为”。当这个等级制度被破坏之后,原本太子的权威性和神秘感消失殆尽,阿哥们的攻击性就显露出来了。

说的再结合实际一点,如果和你在一起工作的老王,平时抽烟喝酒打屁都在一起,有一天他突然升官当了领导,你服气不服气?人之常情就是如此,何况帝王家。

以史为鉴,以古悟今。我是燊旭,欢迎评论点赞!

10

不是感觉,是真的不服。

一、雍正被质疑得位不正

“雍正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大课题,也是学者眼中的谜案之一。无论是正史、野闻中,雍正即位都是悬疑最多,扑朔迷离的一次事件。既然是清之谜案,想必他登基之时就受到各种猜疑。

康熙是一代明君,晚年却发生立嗣之争。“九子夺嫡”,皇位的争夺残酷激烈。皇太子两废两立,论出身、才干,皇四子胤禛都没有优势,但却能最终登上皇位成为雍正皇帝。

康熙死前,时任步军统领隆科多奉命侍疾。康熙帝病逝,皇四子胤禛命令将康熙帝遗体悄然运回乾清宫。然后宫中传出先皇遗诏谕令胤禛即帝位,京师气氛紧张,各派势力蠢蠢欲动。胤禛下令关闭京师九门,秘不发丧,进行戒严。几日后,胤禛正式登基称帝,即雍正帝。

整个过程,让人感觉他是矫诏篡位。

二、雍正没有皇子们的支持

众阿哥在争夺皇位时,分成了几派。为了避免父皇康熙帝的猜忌,雍正采取了韬光养晦的低调做法,没有跟诸皇子结党。虽然他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父皇的欣赏,但却使他与兄弟们有了较深的隔阂。也就是说他这一派,除了十三阿哥外,基本上就是他自己孤家寡人一个。

所以他就算登上了皇位,几位有实力的皇阿哥,都不是他的心腹,自然也就不会支持他,反而心中都有不服。

事实也的确如此。雍正登基之后,对他的那些皇兄皇弟们进行了残酷的清洗。除了几位年幼的阿哥,其他人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尤其是八阿哥九阿哥被他活活折磨致死。这固然有雍正巩固自己政权的需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缺乏弟兄们的支持。

三、雍正性格暴戾

雍正做事勤勉、行事果断,但为人严厉、耿直刻薄、心思缜密。虽然他作为皇帝,别人对他敢怒不敢言,表面上恭恭敬敬,其实在心里,却是很抵触的。由于太不讲情面,爱走极端,雍正树敌太多,没有真心为他卖命的臣子。

雍正即位后,对朝廷进行了一番整治,将一批批康熙统治时期的元老一个个地撤职,有的还判了死罪,虽然这是惩治腐败的需要,但他的整治力度过大,波及范围太广,因而让人觉得他是“暴君”。他惩治腐败手段强硬,没有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使他失去了很多的支持。#我要上头条。# #历史冷知识# #历史# #历史趣聊# #历史上的今天# #清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