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关羽的墓为什么一千多年无人盗掘?

关羽的墓为什么一千多年无人盗掘?

2020-07-19 11:40阅读(84)

关羽的墓为什么一千多年无人盗掘?:盗墓贼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存在着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绝对信任,密切合作,从墓穴中获取大量金珠宝。我们知道关羽是三国

1

盗墓贼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存在着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绝对信任,密切合作,从墓穴中获取大量金珠宝。

我们知道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其人侠肝义胆,武艺高强。而且勇猛异常,不怕疼。华佗给他刮骨疗毒的时候还能喝酒下棋,谈笑风生。

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向来以忠义闻名。既然盗墓贼敢于偷盗布满重重机关的王侯将相的墓穴获取财宝,那为什么不敢盗没有设置任何机关的关羽的墓穴呢?

答案很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关羽的名气

关羽名气如此之大,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在我小的时候,老师就会在假期布置读《三国演义》书籍的作业,语文考试的时候也会考和《三国演义》相关的题目。

记得当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的一个题目就是问“义绝”是哪个人。很明显,答案就是关羽。现在的孩子课业更严,读书更多,不知道关羽是何人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

更何况除了正史之外,《三国演义》的描写也给关羽增加了不少光环,关羽已经被神化到一定境界了:他的谥号越来越长,甚至能和不少帝王不相上下,直至成为我们今天所称的“武圣”。

关羽的名气如此之大,盗墓贼自然也不敢打他的主意,尽管只要出手就能获取大量财宝,但他们依然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第二,关羽的义气

前面说过,关羽的称号是“义绝” ,他也是刘关张三兄弟中最早为大哥的事业奉献出生命的那个人。

在追随刘备的过程中,他一直忠心耿耿,尽职尽责,鞍前马后,不曾起过一丝一毫的异心。三兄弟中,他比刘备勇敢,比张飞镇定。

他做出的贡献太多太多,后世舞台上的戏子们也竭尽全力将他这一特点演绎的淋漓尽致,还用红色的脸谱象征忠义这一性格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关羽。

综上所述可知,关羽在中国人的心中的英雄地位已经是不可撼动的了,要是谁敢挖了他的墓,那岂不是要受到所有人的谴责和谩骂,遗臭万年。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寻死路。

盗墓贼虽然贪财,但也十分在意名节,挨骂这种事情谁都不想摊上。因此,这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关羽的身份

我们知道关羽除了是人们口中的“武圣”之外,更是财神爷。

直至今日,我们还可以在许多商户中看到被供奉起来的关羽的雕像和画像。商户们将关羽视为财富的象征,这样的做法也是祈求自己可以财源广进。

所以这也成为了盗墓贼不偷关羽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盗墓贼盗墓就是为了钱,谁敢去挖财神的坟呢?敢这么做的人岂不是发了疯?银子那么好的东西,人人都想要,而且是多多益善。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2

古代皇帝贵族的陵墓都有很多珍奇古玩,因古人有“视死如生”的墓葬习俗,这些高贵富有的人死后,陵墓中各类陪葬一如生前一般豪华。历史上,很少有皇帝的陵墓是“穷陵”,大都是富有的,能彰显主人高贵身份的,陪葬品都不会少,有时还会有活人殉葬,以免死后主人无人照料。

历史上最有名的陵墓就是秦始皇陵了,这个陵墓因机关太多,千年来一直无人敢盗,偶尔有个把不要命的,也都成功的在陵墓里遭遇水银或弓弩等机关的攻击而身亡了。第二个无人敢盗的陵墓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之陵墓了,关羽被后代帝王封为“关帝”,在民间他的声望却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皇帝,甚至千古一帝。

据说侵华日军曾试图到关帝庙里挖掘宝物,结果当场被吓疯,关二爷活着的时候可以温酒斩华雄,有万夫不当之勇,死了依然有阎王爷的杀气凛凛,不怒自威。

关羽的陵墓目前有四座,一座是“首墓”,一座是“尸身墓”,一个是衣冠冢,一个是“魂魄墓”,可见人们对关羽真切而诚恳的怀念了。

公元220年,关羽被曹操和孙权围困,在荆州兵败被杀,首级被送给了曹操,曹操仰慕关羽的忠义,将关羽以诸侯之礼厚葬了,地点在洛阳,现在称“关林”。孙权得到了关羽的尸身,也照样以诸侯之礼将关羽厚葬了,地点在当阳,现在称”关陵“。于是有人说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

我们知道“陵”的对古代帝王陵墓的尊称,那“林”是什么呢?“孔林”是孔圣人的栖身之所,所以“林”是安葬圣人的地方。足以见关羽的人格魅力,能够震撼当时的最杰出的英雄豪杰,也深深影响着后世的王侯将相以及民间百姓。

关羽死后的谥号是越封越长——“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比皇帝的谥号都长,可见帝王对他也是崇拜的,简直是把他当凌驾于皇权之上的“神明”去看待的。

那么关羽的墓为什么没人去盗呢?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关羽被神化了,百姓们对他十分尊敬和敬畏,黑白两道都尊崇关羽为“财神”,家里都供奉着关羽的画像。

自从关羽被奉为“财神”后,黑道出去办点事都要先拜一下关羽,盗墓贼也有拜关羽的习惯,他们求关公保佑让他们平安发财,出于迷信的心理,他们也不可能去盗“圣人”的墓。

第二个原因是历代官府对关羽的墓都大加保护,从皇帝对他不断追封来看,皇帝是将关羽当区别于孔子的“武圣人”去看待的,让关羽成为历代将军学习的楷模,大力扶持的忠义形象,由于对他的陵墓看护严格,所以无人敢盗,即使民国盗墓很猖狂的时候,也没人敢对关羽的陵墓下手。

中国佛教早就把关羽封为神,曰伽蓝神。宋代,封关羽为武安王;明代,即封为武圣人,还加封为大帝。到清代,关羽则是集神、圣、帝于一身,封曰忠义神武仁勇灵佑威显关圣大帝。

关二爷几百年来积攒的人品,让他在盗墓贼心底的形象都是威严庄重,不可侵犯的,而历代皇帝,人们只是在他活着的时候畏惧他的权力,对皇帝本人,其实是没有尊敬的感情在的。所以权势只是一时,人格魅力才是千古流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的为人和成就,的确比历代帝王要成功的。

3

关羽是三国时的名将,战必胜,攻必克,有万夫不当之勇;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威震华夏。

然而“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却是他巅峰时期的最后一战,也是其人生的转折点。我认为这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那就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接下来就是关羽人生的落幕——走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冬月。关羽率领周仓、关平等人从麦城出逃,一行人突围至距益州不远的临沮时,遭遇潘璋部将马忠的暗算,关羽这样牛逼人物被一个无名小辈马忠生擒活捉。



孙权听到关羽被俘心中大喜,于是劝降关羽,然而得到的却是关羽的一顿臭骂,孙权一怒之下斩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

孙权为了转移日后刘备寻仇的目标,将关羽的首级送给了曹操。曹操一眼看出了孙权的计谋,心想孙权你还嫩了一点。“想让刘备找我报仇,门也没有”。

曹操于是刻沉香木为躯,按诸侯之礼,将关羽葬于洛阳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曹操亲自拜祭,最后还派专人守墓。

与此同时,孙权用沉香木刻了关羽的头颅,和关羽的身躯一起,以诸侯之礼把关羽安葬于当阳,即现在的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

话说刘备闻知二弟关羽被害,痛哭一场,他没办法要回关羽的尸体,只好在成都为关羽修建了衣冠冢,即现在的成都关羽墓。



当时民间有诗赞曰:【(关羽)头枕洛阳,身在当阳,魂归山西】

综上,中国大地上有三座关羽墓。

其一,座落在河南省洛阳市,即当年曹操埋葬关羽人头的地方,现在称之为关林。

关林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从曹操建墓到现在的关林,时间经过了1790余年,关公墓从没有被盗过。

其二,座落于湖北省当阳市西北三公里处。即当年孙权埋葬关羽躯体的地方,现在叫关陵。

据说在关陵的后面有一片小树林,这片小树林都没有树稍,也就是没有脑袋。不知道是不是天人合一,人树相怜才显圣的?



其实经科学验证,该处属于雷击区,树木长到一定高度就被雷劈斩。逐渐造成树林没有“头”的现象。关陵和关林一样,虽经千年无人敢盗。

第三座就是关羽的衣冠冢,是刘备为了纪念关羽而修建的,成都关羽墓到现在完好无缺。

这就奇怪了,关羽身份不低,死后都是按照诸侯之礼下葬的,想必墓中陪葬品不少,可为什么无人敢盗关羽墓呢?

关羽墓没有被盗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关羽死后有没有陪葬大量金银珠宝不好说。首先说曹操的洛阳关羽墓。曹操本人提倡薄葬,他自己的陵墓都不随葬丰富的葬品,他会舍得为关羽陪葬吗?



曹操这个人很奸诈,关羽活着有利用价值,他在拉拢关羽时,可以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到后来曹操还是没有留住关羽,关羽为了和刘备、张飞相会,过五关斩六将,说实话,关羽的所作所为伤透曹操的心了。

别说曹操多么仁义,想当年他都敢杀恩人吕伯奢一家八口人,一个死关羽人头对他有什么作用呢?

最大的作用无非就是用人头作秀,做做样子就算了,曹操的银子也来之不易,套句流行语境:“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曹操为了筹措军费,曾盗掘了梁孝王的陵墓,据说得金百万。

曹操可以说,我薄葬关羽是为了他好,为了防止盗墓贼盗墓。盗墓贼都是聪明人,看透了曹操的为人,断定他不会为关羽陪葬大量的金银珠宝,这就是关羽墓没有被盗的原因之一。




二、曹操不会为关羽陪葬大量的陪葬品,孙权更不会这样做了。想当初,孙权向关羽提亲,想让关羽把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关羽不同意也就算了。但他出言不逊的说“虎女岂嫁犬子”。

这就是关羽的不是了,民间尚有“有女千家求”的说法。孙权的儿子哪一点配不上关羽的女儿呢?孙权的身份比关羽身份要高得多。孙权受辱能不记恨关羽吗?

孙权埋葬关羽也是权宜之计,他和曹操的目的相同。都是作秀给刘备看。说实话能够埋葬关羽,孙权就够大度了。由此得出,孙权也不会为关羽陪葬大量的财富。

三、刘备在成都为关羽修建的衣冠冢不会陪葬大量金银珠宝,因为这只是为招关羽灵魂而建的关羽墓,它并不是真正的陵墓。



四、有人说,盗墓贼是害怕关羽显圣才不敢盗关羽陵墓的,我只能呵呵两声,盗墓贼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里面没财富。盗墓贼害怕活关羽,难道还怕死关羽吗?

再者说了,关羽成圣人有个渐进的过程,到了明清时期才把他捧到了神位。之前并不是圣人。

五、既然前朝盗墓贼认为关羽墓没有财富,到后来盗墓贼对其陵墓失去了兴趣,所以关羽墓千年没人盗掘。假如有财富,估计盗墓贼早就下手了,我从没听说盗墓贼怕过谁,试问盗墓贼怕过法律吗?

文/秉烛读春秋

4

盗墓贼行动前多半会去关帝庙发愿:“关二爷保佑,保佑我们今晚马到成功!到时候给您烧香还愿!”说完了问身边的同伙,“今晚咱们是去盗谁的墓?”

旁边同伙拿手指指向持刀捋须的关帝爷,“呶,就是他。”

这是个很纠结的场景。

据此,很多人认为,民间这种对关羽的尊崇是盗墓贼不去盗掘关帝庙的主要原因。

仔细想想,供奉玉皇大帝的庙宇就没有人偷么?饿到极点,管你是玉皇大帝还是观音菩萨,照偷不误!特殊的时代,该砸掉甚至还是要统统砸掉的,在饥饿与斗志面前,从来没有针对神祗的独享尊重可言,国人对神仙爱者恒爱、厌者恒厌,很多人以推翻传统架构为己任并乐此不疲。

关羽的墓当然有人盗过,这里说的关羽墓,是埋葬关羽首级的洛阳东部的真正关羽墓。

怎么叫真正的关羽墓?洛阳关林是真是假?

现在的洛阳关林,是明代嘉靖年间在关帝庙基础上修建的,地点在洛阳城南,乍一看倒是符合史书上曹操把关羽归葬于城南五里的说法,那这里头却存在着一个大BUG。

汉魏时期洛阳城的位置,根本就不是现在的洛阳城。而是在现在洛阳城东三十里的地方,这里至今还保留有汉魏故城遗址,确系无假。

按照史书中的关羽墓的位置,实际上与现在的关林相差至少四五十里地,关键是方向都不对,就这一条,现在的四A级景点洛阳关林就不可能对的上。

洛阳当然有关羽墓,但地点只能在史书上所记载的那处去找。

此地现属孟津、偃师交界处,汉魏故城南边,还真有个废弃的关冢,位于偃师佃庄镇的关庄村东,建国之初,这里的关冢还有方圆几十里大小,立有一块刻着“汉寿亭侯武安王协天护国大将军关帝之墓”字样的墓碑,可惜1955年为了防汛,把石碑用来充当石块投进急流里了。

由于缺乏保护,关冢的石材也被当地村人挪用的七零八碎,1979年,关冢出现塌陷的情况,洛阳本地的考古人员前来考察,从里面找出了一个人头骨和一些殉葬物品,令人惊奇的是,墓中的入口处还有一具人骨架,考古队员认定属于后世的盗墓者。遗憾的是,这里的大部分殉葬物品早已被不知何年何月光顾的盗墓者偷走。

为什么后世有了“关林”才是关羽首级之墓的美丽误会?

据当地人考证,主要是嘉靖年间安排重修关羽墓的人恰是出自本地的郝姓太监,他觉得在本村附近重修关羽墓,前来拜祭的文武百官会扰乱本人未来退休之后的平静生活,便自作主张指鹿为马,把关林修建到了几十里外的关林镇现址。

但当地的知县虽不敢对抗,却也私下在关庄村的真正关冢处修造了关王庙。

现在的当地人,看到“假冒”的关林香火旺盛,成为著名旅游景点,说心里没气那是假的,除了痛骂郝太监,他们也一点办法没有。谁心里都知道,关林现在已经享誉四海、八方来拜,而且作为旅游金字招牌,肯定没人敢去挖掘关林里的关冢去核实真伪,真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了。

民间流传,关帝爷是“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除了洛阳的关林,葬着不知是真是假甚至不知有还是没有的关羽首级,湖北当阳的关陵里,孙权还以王侯之礼归葬了关羽的身躯,这一点倒没有什么疑义。

关陵在南宋时期培土加封、始建祭亭、环以垣墙。明朝成化年间,当地知县奏请朝廷,准予重新修建,这才形成庙院,同样是在嘉靖年间扩大成占地近百亩的规模,之后也屡次整修。

无论是洛阳的关林还是当阳的关陵,在历朝历代少有人骚扰,除了“道上的兄弟”对关帝爷的天然敬重,跟各朝代的官府致力于保护也有很大关系,即便是到了民国盗墓比较猖獗的那段时期,不管地方上主政的是军阀还是傀儡,这方面却都能达成惊人的一致意见,由此看来,还是要有赖于关二爷千百年来积攒的宝贵人品咯!

据说,清代时关帝庙的高峰数量曾经达到过30多万座,仅仅是京城就有116座,它们的下场,可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5

据说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有一批日军部队闯入当阳关帝庙,一个日军少佐,大摇大摆的进去,结果看到关羽的神像之后,竟然被关羽不怒自威的气场给吓疯了,而此后再无日军敢进关帝庙,更不敢在其周围烧杀抢掠。

关羽的墓地现如今应该是有四处,一是头颅葬在了河南洛阳关林镇;而是身体葬在了湖北当阳地区;三是蜀汉在成都成立了关羽的衣冠冢;四是洛阳关家村。

至于关羽墓有没有被盗,这里先说几个后人臆想出来的答案。

前三个关羽墓虽说在不同的地方,但是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崇敬,人们都毕恭毕敬的祭拜,其实关羽的墓并不像大多王侯墓或者帝王墓,规格并没有太大,从下葬之后都未曾有人盗过。

按现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说关羽一生正气,忠义无双,在死后负责掌管地府,成为阴兵之王,很多百姓都非常尊敬关羽,甚至连如今黑帮的人都供奉关羽,是一种从心底里的敬佩,所以盗墓贼也不会盗取关羽墓。

其次就是据说盗墓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关羽的墓一律不能盗,看样子盗墓贼还是有些良心,另外还一个墓就是诸葛亮的墓地,盗墓贼也是不盗的。

最后就是最最根本的原因,关羽墓并没有大量的陪葬品,作为五虎上将,其实墓葬是相当简单的。

其实盗没盗过也不清楚,但是前三座关羽墓都不是真正的关羽墓,真正的关羽墓是在洛阳关家村,1979年,洛阳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倾盆大雨,因为水势太大,在关家村的一处地方冲出了一个大土冢,后来当地人联系考古学家,他们急忙进行挖掘和保护,之后再清理棺木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颗头颅,并且还在墓室的正门找到了两个虎头牌。

后来经过更加详细的考察,以及墓碑上的字迹,确定这就是真正的关羽墓,至于这个墓有没有被盗人们也无从知晓,因为这个墓室被水冲出来的,并没有发现大量文物,再者关羽墓有没有陪葬品也并不知道。

虽说这个真正的关羽墓被冲了出来,但是大家还是习惯性的将河南洛阳关林镇的关羽墓当成是真的,主要是因为关林镇的关羽墓规模比较大,明朝1592年的时候,将关羽墓扩建了200多亩地,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

里面有大殿、二殿、三殿,还有石坊、八角亭等可以观看的地方现如今已经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似乎关羽墓真的没有盗墓贼盗过,也算是对关羽尊敬的最好表现。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6

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以“水淹七军”闻名天下。然而在北上樊城后,被吕蒙偷袭,无奈之中拒不投降被孙权下令杀害,关羽死后,孙权为了转移仇恨,把关羽的首级送到了曹操那里,曹操敬佩关羽,以木雕刻身体,厚葬了关羽的头颅。所以,关羽尸身两处,有两个墓,一个在河南洛阳,一个在湖北当阳,人称“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虽然关羽的墓就放在那里,没有隐藏,但是一千多年来却没有盗墓者光临。关羽的墓一个叫关林,一个叫关陵,历代王朝均有修缮,而他下葬时,毕竟是王侯之礼,里面的珍宝应该也不少,但是没有盗墓者去盗掘。有人说,关二爷是天神,盗墓贼当然不敢去偷盗,还有人说,关二爷的墓里有很多机关,懂的人都不敢轻易下去,久而久之,关羽的墓就没有人敢染指了。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是真正的原因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古代人的想法和我们不太一样,尤其是盗墓者,他们坚持盗亦有道。关二爷可是经过封神的,因为他生前一身正气,死后也成了阴兵之王,那他的墓里肯定有不少阴兵驻守,所以盗墓贼肯定不敢下去。这种说法在我们看来,不切实际甚至荒诞不经,但是在古代人眼里那肯定是深信不疑,尤其是盗墓者,他们每天搞这些,肯定更加惧怕。

其次,在我国一些地区,关羽还受封财神爷,很多人家供奉关二爷,希望财源广进。盗墓贼盗掘陵墓无非是想要财宝,想要发财,哪有盗掘财神爷陵墓的财迷呢!关羽最出名的称号是武圣人,这在历代都被认可,其他的不说,光这个称号就足以令盗墓者望而生畏,毕竟关二爷天威难犯!

除了以上这些理由,笔者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可以考虑。关羽的陵墓由曹操下令修建,曹操是什么人?他可是摸金校尉的创立者,摸金校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后来的盗墓者都把曹操供为祖师爷,试问,有哪一个敢盗掘祖师爷修建的陵墓呢?

古人有敬畏之心,未曾盗掘关二爷陵墓,而现代人就不会想那么多了!近来,有专家提议发掘关羽的陵墓做考古研究,笔者觉得实在没必要。考古当然不反对,但是反对盲目的考古,关羽的生平史料记载的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如此详细的研究,其次,关羽的陵墓里没有值得研究的文史资料,古籍,所以没必要发掘关羽的墓。

不知道朋友们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是颍州小史官,喜欢文史野趣的朋友别忘记右上角关注哦!

7

关二爷圆目怒睁:呔!小子,敢盗我的墓!!看刀!!!

一座古墓是否遭遇盗掘,一要看有无盗掘的价值;二要看有无盗掘的胆量。关羽的墓这两样都不具备,所以一千年来无人盗掘。

关羽的墓没有盗掘价值

关羽败走麦城,被孙吴擒获并杀害后,孙权把关羽的首级献给了曹操,并以的墓有三处,一处在湖北当阳,并以诸侯之礼将其尸骸安葬于湖北当阳;曹操则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头颅安葬于河南南阳;刘备得知噩耗后又为关羽建衣冠冢。这样一来,关羽墓就有三处。

很多人看到诸侯之礼,就认为三处关羽墓内一定有很多陪葬品,其中不乏奇珍异宝,很可能引来盗墓贼觊觎,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

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大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时,天下大乱,很多帝王将相的墓葬都被盗墓贼发掘,殉葬品为之一空,尸首受到玷污,这使得三国魏晋时期开始流行薄葬,即便帝王将相的墓葬也建的十分低调,没有多少价值连城的殉葬品,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避免引来盗墓贼光顾,打扰自己清静。

诸葛亮、司马懿这种大人物死前都遗嘱薄葬,甚至没有陪葬品,就连葬身之地都是秘密,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丧葬风气,绝不像秦汉明清时期的奢侈之风。

关羽生前不爱财,人尽皆知,给他殉葬奇珍异宝简直是对他的侮辱,所以魏、蜀、吴三国都不会给他准备贵重的陪葬品,所谓“诸侯之礼”不是指殉葬品的多寡贵贱,而是指墓制大小和下葬的礼节,所以关羽的三处墓地都不会有多少有价值的殉葬品,没有盗掘的价值,这一点已经在盗墓界达成共识。

关羽的墓无人有胆敢盗

盗墓是一桩古老神秘的行业,曹操就曾组织了一支叫“摸金校尉”的部队专门盗墓解决军费不足的问题,但“盗亦有道”,盗墓也是一个很讲究规矩的行业,有很多行规行矩,也有一些被视为底线,甚至有些迷信的原则。

关羽何许人也?三国名将,生前声威震慑四海,大名响彻天下,以忠勇义气著称,死后显圣附身,索了吕蒙的命,为自己报仇雪恨,后来更是被官方和民间不断神话,被称为“武圣”“关帝”“武神”等,还成为“武财神”,被民间各行各业所崇拜,堪称全民第一大偶像,就连很多盗墓贼都要跪求关二爷的保佑。

可以说,关羽在民间已经不是人,不是普通的帝王将相,而是无所不能的神,盗墓贼本身就很迷信,胆子再大也不敢盗掘大神的墓,除非活腻了不想要命或者不想发财了。假设所有古墓欢迎盗墓贼任意光顾,我相信关羽的墓一定是顾客最少的。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8

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因被孙权袭取了荆州,导致腹背受敌,败走麦城,突围至临沮时,中了吴将马忠的埋伏,被擒拿,最终和长子关平一起于临沮被害。

关羽被杀后,首级被孙权送给了曹操,曹操以诸侯礼厚葬于洛阳;身躯依旧在孙权这,被孙权就近埋在了当阳,也是以诸侯礼厚葬;刘备为缅怀自己的二弟,也在成都做了衣冠冢;而后来人们在关羽老家还设了葬魂之冢。

关二哥相当于有四个墓了,一个是首墓,一个市身墓,一个是衣冠墓,还有一个则是魂墓,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墓葬种类俱全的人。

成都与关羽老家山西的墓叫做关庙,其实都是衣冠冢,是用来缅怀祭祀关二哥的,里面没有值钱的东西,所以不被盗也是能理解的。

但洛阳的首墓与当阳的身墓则不同,因为都是埋葬了关羽身体的地方,并且分别得到了曹操与孙权的厚葬,陪葬品肯定是不少的。除此之外,由于后世帝王对关羽的推崇,两墓的规格也是越来越大,陪葬物品也是越来越多,发展成为了“关林”与“关陵”,所以这两陵墓是相当有油水可捞的。这里再提下,“林”是圣人才有的待遇,而“陵”则要皇帝才有资格,这足以见关羽在后世人心中的地位。

那为何关二哥这两个油水不少的墓也没人去盗呢?

其实不难理解,关二哥作为武圣人,是忠义的化身,他是神,神圣到没人敢去在他头上动土,即便是盗墓贼也不敢去盗二爷的墓,毕竟盗亦也有道。盗墓贼见到关二爷的墓也只会走过来祭拜下,而不是选择盗墓。

二爷是黑道供奉的财神爷,盗墓贼也算是黑道之一吧,盗墓为的就是发财,这盗二爷的墓,还想让二爷罩着你发财?

除了这个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关二爷这两个墓被看的紧要。其实有很多帝王墓被盗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国家亡国了,陵墓不再被后来朝代的君主保护了。但关二哥不同,关二哥一直都被历代君王推崇,各个朝代都注重扩建关羽墓,墓地一直都是有很好保护的,并没有被荒废,这也使得他的墓被盗的概率降低了很多。

9

关羽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是忠义的象征,又是武圣的化身,加之文学作品的渲染,文人墨客的刻画,关公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仰和关公的神灵化,是其陵墓安然千年的重要原因。而关羽死于非命,身首异处,所以关羽墓也并不是只有一个地方。又因生逢乱世,天下大乱以至经济凋敝,关羽墓虽享王公之礼,但未必有王公之实,陪葬品的经济价值不敢高估。这些都是关羽墓保存千余年不受盗掘的原因。

关羽陵墓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孙权于临沮夹石擒关羽,斩关羽,权送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于当阳西北。”——《三国志》

根据史籍不难发现,其实关羽的遗体是分作两段的,孙权部下潘璋杀害关羽之后,孙权为了避免刘备的兴兵讨伐,于是嫁祸曹魏,将关羽头颅送给了曹操。曹操一方面欣赏关羽,一方面也是出于政治需要,就厚“葬了”关羽,这里说厚葬是牵强的,在《武帝纪》里也压根儿没有记载厚葬之说,只是简单提到了“权击斩羽,传其首”。因此传言所说的用沉香木料做关羽身躯尚且可信,毕竟古代讲究留个“全尸”,但厚葬的可信度不高。此处就是河南洛阳的关林

民间有一说法是“头枕洛阳,身困当阳”,这个说法是合理的。对于潘璋斩关羽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是自作主张,并没有的得到孙权的明确指示,史料中记载着孙权对于关羽是有恻隐之心的。即使是臣下的劝谏动摇了孙权的态度,孙权也不应该杀关羽,这件事情带来政治上的被动后果,孙权不应该不知道,活捉与囚禁不是更好的手段吗?当潘璋已经斩杀关羽后,孙权也只能做善后工作,将头颅送给曹操,又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身体葬于当阳。这就是当阳关陵

当然,关羽的老家是山西运城,因此在山西解州还有关羽衣冠冢,称为关庙,与洛阳关林和当阳关陵并称三大关庙。这个是为了祭奠英雄人物所修建的,盗掘的意义本就不大,不用多做解释。

薄葬分析

无论是关羽的头颅还是关羽的躯体,理应都是薄葬,而非厚葬,这也是关羽墓没有被盗掘的一个原因。

首先是洛阳关林,曹操虽然喜爱关羽,但关羽也着实伤害了曹操,舍曹公厚恩而寻刘备,北伐襄樊而震许都。可以说曹操对关羽是又爱又恨,爱其才,恨不得己用。因此在关羽死亡后,曹操也并非演义里那样伤心欲绝,反而作为一个政治家,此时更应该冷静的考虑如何处理关羽首级。虽然史料以春秋笔法轻描淡写而过,但出于政治需要,曹操以诸侯之礼下葬关羽是合情合理的,毕竟汉寿亭侯也是曹操向献帝请封的,但这里也应该是“有诸侯之礼,无诸侯之实”。

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三国志.武帝纪》

毕竟三国时期的战乱分裂,致使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传言曹操都设“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来问死人要钱了,哪还有多余的钱再给死人送去呢?其实在关羽去世的第二年,曹操也就去世了,曹操交代后事的时候还特意下令薄葬自己,这反应了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曹操的开放思想,钱要花在刀刃上,死了就死了,礼仪尽到了就行了,还是简单点的好。那么对自己都如此苛刻的曹操,对待关羽理当也是如此。

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三国志.吴主传》

而作为孙权,渔米江南富饶之地,是留给人们的普遍映像,但这只是演义作品中的假象,如果控制华北平原和黄河流域的曹魏都已经节衣缩食,那么江南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了。加之东吴的统治结构较曹魏更为复杂,豪门大族把持着大部分财富与权力,孙氏一族只是一个外来户,关羽的厚葬与薄葬,吴主不会不看一看世族门阀们的态度,而关羽常年呆在荆州,是江东世族豪门的眼中钉,既得利益的侵害者,那么厚葬之说理当受到世族的抵制。再者就是关羽兵败的同年,荆州大疫,吴主为了稳定局面,推行了免税政策,这就更体现了东吴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那么蜀将阵亡,就更没必要厚葬了,诸侯之礼尽到了也就达到了政治目的。

陵墓发展

其实在三国时期,关羽的陵墓并没有提及规模多大,由考古学家推测,在汉末三国时期,关羽两处陵墓均应该是土冢一座。现在留存于世的两大陵墓其实是后世各朝代修缮扩建而来。

洛阳的关林在三国时期只是记载了大概位置,即“洛阳城南十五里”;而现在留存于世的关林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所以大多保留了明朝的建筑风格;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关林再一次被朝廷加以修缮扩建,而在这两个朝代的修缮与扩建中,均以石碑、雕刻加以装饰祭奠,这种大型石雕也不是盗墓者想搬就能搬的,而且此时的关林都有朝廷的赐名,或称庙、或称寺,纳入朝廷统一管理,盗墓难度就更大了。

当阳的关陵也是如此,在东汉末年,吴主以诸侯之礼葬关羽之躯时,称之为“汉义勇武安王祠”,也就是一个小小的祠堂。直到南宋淳熙年间才由襄阳太守组织修建祭亭;元朝初期开始修建墓门、墓道;亦是明朝成化年间,才开始修建庙宇,直到嘉靖时期才算完工,也是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此处关陵与洛阳还不同,并未受到极高的重视,也许跟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偏北有关,因此,当阳关陵在明朝以前都显得相当“小气”,也不像是诸侯王公之墓,盗墓者当然也就不会青睐此地。

关公文化

关羽应该算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武将,并不是说战功有多么显赫,而是其忠义无双的精神被后世敬仰,再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帝王将相的推崇,关羽一步一步的走上神坛!在传统文化里,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二者齐名,广为流传!

关羽的神话其实并不是《三国演义》才开始的,早在南北朝时期,陈朝皇帝陈伯宗就拖言说“关羽显灵成神”,并开始为关羽建冢立庙。隋朝时期,关羽就以神的形式流传,其家乡山西和驻地荆州都流传“关羽显灵护民”的故事,隋文帝在关羽家乡解州大修“关帝庙”,将关羽推向神位。这种关帝文化发展至唐朝已经到达顶峰,也是在唐朝开始,全国各地都有修建关庙的记载。至当阳开始,对于关羽的祭祀活动也开始盛行,并形成定制。五代十国期间又形成了悬挂关公神像的习俗。

宋元时期,关羽受到了官方的大肆推崇,皇帝的加封,和进位神号,使关羽彻底成为神,由上至下的文化信仰进一步加深。明清时期,关公文化发展至顶峰,官方组织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关羽陵墓,关羽也受到各种皇帝追封的关帝封号,最终在清朝光绪年间,定为“忠义神勇佑仁勇威显护国佑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徳关圣大帝”,字里行间里充满着褒美之词,也充满了上至帝王,下至黎民,对于关羽护佑的美好向往。同时也能看出,关羽亦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的典范标杆。这种步入神位的忠义之人,盗墓者不会下手,更不敢下手。

综上所述,关羽陵墓千余年未曾出现盗墓,主要是因为陵墓盗取的价值不高,陵墓又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再加上逐步走向“神位”的震慑,盗墓者几乎不会选择关羽陵墓进行盗掘。

10

关二爷头上动土?和关公面前耍大刀,有什么差别?不盗关羽墓,实际上是盗墓贼普遍的行业共识,尽管他们为的是宝物,也更加注重利益,但他们也有原则与底线,相信没有人会盗自己家的祖坟,不敢盗取关羽墓也是同样的原理!

首先不敢对关二爷下手

关羽为何人?自然就是我国历史上被万人敬仰的“武圣”,毕竟绝大多数人家都有供奉关羽的神位,已经将其归为神仙之列,自然也是常人不敢亵渎的存在,在我国古代,是极为讲究纲常礼仪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懂。

如果胆敢有大不敬,自然也会有遭天谴的心里恐惧暗示。尽管现如今的我们看来并非那么回事,但是在那个思想尚未开化的年代,这也是统治者常用的有效管理手段。关羽在历史上也有真实人物对照,自然进一步增加了可信度。

其次关羽墓中财宝不多

关羽作为伟大的领袖级别人物,他的墓葬其实也并非盗墓贼所青睐的存在,其中的宝贝数量不多,并非像帝王、皇后等皇室贵族那般奢侈豪华,从关二爷为人就可得知,他也绝非那种贪慕虚荣之人,关羽最终下葬,也是实行了薄葬,并没有盗墓贼光顾的强大动力。

何况,最重要的原因,自然就是目前可知的关羽墓总共共有四座,盗墓贼需要面临巨大的选择成本。何况关羽墓葬也并不隐秘,经常会受人祭拜,根本不是盗墓贼短期内可以攻破,而且不被人发现的最佳选择。

当然盗墓贼有行业共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盗墓贼对于这句话显然深有体会。尽管他们也算不上君子,但是也有原则与底线,并非见墓就盗,往往那些社会地位极高之人,深得民心之人的墓葬,他们根本不会考虑,盗墓贼盗墓的墓地基本都是不得人心之人。

特地修建大肆铺张浪费的豪华墓葬,其中更多的是财富价值,也有盗墓贼会为了劫富济贫的侠义精神,盗取墓葬。毕竟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过那种担惊受怕,刀口舔血、担惊受怕的日子。

最后不得不提关羽地位

关二爷已经化身为人民心中的精神领袖,无形之中就给人一种威严肃穆之意,很多生意人几乎会将关二爷视为保佑安危的存在,甚至关羽已经被游离在灰色边缘的黑道人士心中至高无上的精神象征。

能够想到去盗窃关羽墓,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即使突破了心理障碍,而且成功突破种种束缚得手,最终能拿到宝物的前提下,也必然不敢有下家接手,除非砸在自己手里,否则所盗物品没有任何流通价值,有价无市也是常态,当然不敢有人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冒险。


总结:凡事都有两面性,而做人同样需要考虑周全,权衡利弊,盗窃关羽墓不仅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回报,而且几乎会被视为人民公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自然也没有哪个人敢如此胆大妄为。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