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用兵,即大获全胜
徐庶,字元直,是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期间结交的好友。后来,在北方难以立足的刘备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被刘表安置在新野,徐庶久闻刘备之名,于是主动前往投效,被刘备拜为军师,并施计大破曹军。徐庶足智多谋,成为刘备智囊后,帮助实力弱小的刘备整饬军伍,并在新野用计挫败汹汹来犯的曹军。
徐庶军事能力很强,不仅刘备对他的才智很是叹服,就连心高气傲的关羽、骁勇善战的张飞都对他敬佩有加。
走马荐诸葛
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是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话说徐庶帮助刘备在新野打败曹军后,曹操得知徐庶是帮助刘备取胜的关键人物。为了击败刘备,曹操用计把徐庶老母诓骗到许都,并冒用徐母的名义给徐庶去信要其赶赴许都相见。徐庶是个大孝子,接信得知母亲患病 ,且被曹操绑票 ,竟信以为真,他心急如焚,决定立刻动身前往许都。刘备虽不忍徐庶离去,但也不好阻止人家尽孝啊,更不忍曹操以此要挟徐庶,因此勉强同意徐庶去许都。
在送行路上,刘备万般不舍,本已远去的徐庶又折返回来, 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告诉刘备,诸葛亮乃人中龙凤,天纵异才,定能帮助刘备建立王霸之业,这是刘备第一次听到诸葛亮大名,如此才有后来“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
徐庶对刘备分析道,鉴于您和曹操势同水火的敌对关系,我虽赴曹营,但终身不会替曹操出谋划策,哪怕一条有价值的计策也绝不会提供,由此衍生出一句著名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被骗到许都,老母却毅然自尽,他果然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
徐庶火急火燎的赶到许都,却发现老母亲好好的,无灾无病,顿时明白这一切都是曹操的诡谋。徐母是个深明大义之人,见徐庶风尘仆仆来到许都,知道是曹操用计把儿子骗来。为了让徐庶和曹操彻底决裂,她毅然自杀身亡。
当然,这只是小说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徐庶极善用兵,且深谋远虑,因此引发曹操忌惮,并不惜用绑架其老母的卑劣手段进行要挟,以拆散刘、许搭档,可见他绝非等闲之辈。同时,徐庶事母至孝,为了老母的安危不惜抛却自己的事业与理想,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徐庶虽然逼不得已去许都,但恪守道德底线,坚决不做损害自己旧主的事,还举荐诸葛亮代替自己。其所作所为已堪称仁至义尽了。
刘备虽然求贤若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但却在徐庶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时,充分尊重其个人意愿,端的是以人为本、不强人所难。徐母虽是一老太太,但也心怀汉室,为了不拖累儿子徐庶,同时督促他重归刘备阵营,辅佐其完成正义事业,不惜舍身取义。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老母已死,没了牵挂的徐庶为何不重归刘备麾下呢?
徐庶因何不愿归刘?《三国志》的记载隐隐给了答案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了徐庶投奔曹营的详细过程。
曹操率军在长坂击溃刘备时,在乱军中意外虏获了徐庶的老母亲(请注意,是意外抓获,而不是设计绑票)。徐庶得知老母身陷敌营,方寸大乱,以手指心对刘备说,我本想辅佐您成就王霸之业,但现在与母亲失散,心神不宁,已经没心思干事了,请容我向您告辞。话毕徐庶就去见曹操了。
按《三国志》所载,徐庶入曹营后,竟没有消极怠工,虽未替曹操出谋划策(或因曹操谋士众多轮不到他),但也做了许多其分内应该做的工作,最终被曹操晋升为御史中丞。在此期间,徐庶似乎从未动过重返刘备阵营的念头。而史料也没有记载徐庶老母悬梁自尽的只言片语 ,可见是小说家杜撰之事。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只是因为老母亲被曹操抓获,徐庶就改换门庭,彻底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去辅佐曾经的敌人了吗?
很显然不是。首先,雄才大略、气度恢廓的曹操不像演义小说里说的那样,使出龌龊小人手段绑架徐母以要挟徐庶。在《三国志》中,曹操得到徐母完全是一起意外事件,乱军中的一次偶然而已。
新野在荆州以北,弹丸之地,且无险可守,曹操击刘备虽遇小挫,但发起反击后一举消灭刘备绝非难事,根本没必要抓捕徐母、诳骗徐庶,用通过摧毁刘备智囊的办法来击垮刘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伎俩都全无用处,都是螳臂当车。
彼时,汉室衰微,群雄争霸,为了争夺天下,大家都在不遗余力的网罗人才,登高望远、胸怀大志的曹操绝不会去干乱杀竞争对手刘备麾下一名谋士的母亲而遭天下人唾骂、失去人心的蠢事。相反,他会厚待徐母,以获取求贤爱才的好名声。比如他当年杀掉反复无常的吕布,后又忍痛将不愿投降的陈宫处死,却将陈宫的老母接到许昌奉养,给她养老送终,后来还替陈宫的女儿找了个好人家,将她风风光光的嫁了去。
因此,可以断言徐庶之母被曹军所获并不是徐庶弃刘投曹的真实原因。如果真是被要挟而投曹 ,他就会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一言不发”了,既然他因内心抵触调动不了工作积极性而消极怠工的话,又怎会官至御史中丞呢?
徐庶投曹虽有母亲被抓的因素,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主动弃刘归曹
《三国志》记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愿见之乎’”?由此可见,徐庶一开始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不是准备去许昌时才“走马荐诸葛”的。
由此可以断定,徐庶和诸葛亮曾经在刘备麾下共同工作了一段时间。
刘备是个枭雄,颇有权谋,他一向喜欢在自己的幕府中设两位军师,目的或许是相互制衡。比如早期的徐庶、诸葛亮,后来的诸葛亮、庞统,取益州后的法正、诸葛亮,刘备用“双军师制”可以牢牢地控制住经理人团队,相互掣肘,避免一人独大,继而威胁到自己。
诸葛亮深谋远虑,行政才能卓著,权力欲望颇强,他似乎不甘心有人与其并驾齐驱,他的理想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治蜀时,他曾经怂恿刘备诛杀刘封,后又害死彭羕,逼反了孟达,流放了廖立,罢黜了李严,边缘化了魏延......刘备时期培养的有能力的人才基本被他清洗殆尽.朱德元帅喜看《三国演义》,他也曾评价诸葛亮“不能容人” 。
徐庶很有军事才干,投到刘备集团后小试牛刀,立即显出奇效,诸葛亮经他举荐,后来居上,两人平起平坐,让徐庶如鲠在喉。从诸葛亮一贯为人行事可以看出,他不喜欢“双军师制”,而是想独揽幕府,或许免不了在刘备面前抬高自己,贬低徐庶,因而让徐庶心灰意冷,萌生去意。刚好,他母亲为曹军俘获,于是他借机辞刘北上,而且是心甘情愿的投奔曹操。
徐庶为人厚道,所以《汉晋春秋》记载他和诸葛亮关系一向友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却记载了徐庶归曹后发生的一件事,显示诸葛亮并没有徐庶那般仁厚。史载,诸葛亮第一次率大军出汉中攻伐陇右时,听说徐庶和石广元在曹魏的官职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
意思是魏国的人才很多,因此徐庶、石广元得不到重用。
这句话表面看似乎没问题,其实细究起来有幸灾乐祸的意味。假如诸葛亮真的与徐庶关系亲密,一定会这样说:徐庶、石广元都是能人,之所以不被重用,是他们的领导眼瞎啊!
文艺小说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事实上真实的徐庶和诸葛亮与演义中的光辉形象有较大出入。如此就不难解释徐庶投曹后为何再也不愿重返刘备阵营了。
【插图源自网络】【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