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后有何感想?对刘禅有何评价?

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后有何感想?对刘禅有何评价?

2020-07-19 09:11阅读(90)

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后有何感想?对刘禅有何评价?:诸葛亮先生可以说是投错了门。本想扶佐刘备复兴汉室,未曾想刘备刚愎自用,不按照孔明先生的出兵计划自以为

1

诸葛亮先生可以说是投错了门。本想扶佐刘备复兴汉室,未曾想刘备刚愎自用,不按照孔明先生的出兵计划自以为是,趁诸葛亮不在身边,带领大军顺江而下,本想露一手,确吃了一个大败仗。

刘备损兵折将,只好带领残兵败将沿长江原路返回,未曾想到了白帝城是又气又病,一蹶不振。只好派人到成都请孔明先生急忙赶到白帝城,这才有了托孤的故事。

刘备的儿子刘禅,子请父业,是一个典型的的官二代。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扶佐下,坐上了龙庭大位。孔明先生为了实践对刘备许下的诺言,出生如死,南征北战,为刘禅在西南挣得了一席安身之地,而个人在理想尚未实现的情况下,又病又累死在陕南的五丈原。

阿斗的乐不思蜀,足以证明其随遇而安胸无大志的享乐主义。“诸葛亮的‘出师表’情真意切,既表明了个人的政治态度,又给刘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可惜,先生的雄才大略不被阿斗所重视,将先帝所创大业也荒废在阿斗的手中。

假如孔明跟着曹操干,有可能就会完成复兴汉室的伟大事业。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用假设来代替。(2020/07/18)

2

诸葛亮的《出师表》被选入初中九年级下册,是语文教材传统篇目,要求学生背诵全文。本人教过许多遍了。对诸葛亮”忠先帝,报陛下”的真挚感情深深感动,此文皆肺腑之言,情真意切,令人常读常新,潸然泪下。

陆游在《书愤五首·其一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给予了极高评价;杜甫在《蜀相》中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缅怀诸葛亮显赫功勋,寄予了无穷感叹。

文章开头以蜀国当前形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是亲贤远佞。接着为刘禅安排宫中府中事宜及可信赖之臣,以解除北伐后顾之忧。最后叙述自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达“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攘除奸凶,还于旧都”的决心。

诸葛亮所作作为皆为“报先帝,忠陛下”,真情真感“临表涕零”,让后人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为蜀国为刘氏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

从《出师表》中可以看出刘禅不能广开言路,不能奖惩分明,不能把宫中府中视为国家的整体,尤其不能亲贤远佞,让诸葛亮北伐忧心忡忡。事实上诸葛亮几次北伐,都因刘禅听信奸臣之言,粮草不济而不得不撤兵。后来姜维叫刘禅杀掉奸臣黄皓,刘禅不听,却只叫黄皓道歉,导致堂堂大将军姜维害怕小宦官黄皓在朝中的势力,请求屯田以避祸。结果宦官黄皓,搅乱朝纲,迷惑刘禅,魏军兵临城下还不知,蜀国率先被灭亡。

3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获得多少代的后人敬佩。

诸葛亮一生怀有抱负,总想做一番大的事业。他对自己信心十足,对天下的判断,也是非常准确的。

诸葛亮,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所感动。

为刘备设计了取西川建蜀国,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

诸葛亮顶着关羽,张飞对自己不信任微词。

首次出山,就火烧曹军一战成名。

使得关羽,张飞等众将,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从此奠定了诸葛亮,在蜀汉军中重要的指挥领导能力。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尽了全力,他设计了木牛流马。使军队的粮食运输,减轻了兵士的劳动强度,使粮食能更快的运到前线。

诸葛亮,又发明了连弩弓箭火药技术,用于战争,极大的推动了战争的稳定胜利。

诸葛亮,在蜀汉实行休养生息,坚决扫清,边疆少数民族的动乱。

七擒七纵孟获,一举奠定了边境的安全。使少数民族与汉族和谐相处,互相学习科学技术,推动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遵循刘备的遗愿。

将刘备的儿子刘禅奉为君主,坚决保卫刘禅的君主地位。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坚决遵循刘备的遗愿,坚决打击曹魏的力量。

为完成刘备恢复汉室,诸葛亮尽心竭力,最后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刘备的儿子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已经没有重要的大臣和将士,来保卫它的根基。

逐渐的蜀汉没落,最后被曹魏一举击破,刘禅最后投降,被曹魏军队押送到洛阳居住。

刘禅被曹魏封为安乐公,65岁去世,在古时候,已经非常长寿了。

4

说一些题外话,诸葛亮事无巨细,神机妙算,经常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描写,什么时间打开第一锦囊,什么时间打开第二锦囊,至于为什么打开,以何为判断依据都无从了解,满满的神秘感。

如果万一预料不到,外部环境有所变化,还是按着锦囊依计行事恐怕要贻误战机,导致功败垂成,毕竟人脑不是电脑,百密还有一疏呢。

唯其如此,诸葛先生一生勤勉尽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到最后蜀国无良将,无人才可用,这一点不得不说是对蜀国前途一个巨大的影响。

凡事亲力亲为,没有培养后备人才,就连刘禅每遇到问题都问让相父定夺,没经过试错成本的蜀国,到最后付出了最大的代价。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技术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诸葛亮能够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端坐弹琴退敌,这些朗朗上口的故事情节,都让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出师表》一文诸葛亮对刘禅对蜀国满纸忠诚,足以让人泪目,对蜀国前途命运十分担心,最终还是这扶不上墙的阿斗拱手把天下送给了司马昭。

三分天下魏蜀吴,诸葛卧龙展宏图。

先帝托孤千秋业,未竟一统满盘输。

5

《出师表》能被千古传送,很多诗句成为明君评判标准,也有很多成为忠臣衡量标准

但处处不忘劝诫刘禅应该怎么做,所以从诸葛亮的言语中可以分析出刘禅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不足。

一、刘禅不足之——偏听偏信。

《三国志》中“诸葛亮传\"中记录了《出师表》,其中有言:“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之势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这句话正是写个刘禅的,希望他能广开言路之门,鼓舞人心士气。从中可以分析出:刘禅不爱听取别人意见,容易偏听偏信。

二、刘禅不足之——赏罚不明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这句话说的是皇宫和丞相府里的官僚都是一样的,有错就要惩罚,有功就正常行赏。虽然诸葛亮有告诉刘禅不同顾忌他的面子可以正常惩罚丞相府的人。但也劝诫刘禅,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是你的臣民就要赏罚分明,可以得出:赏罚分明上,刘禅应该注意。

三、刘禅不足之——宠信小人。

《出师表》写到:“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记日而待也。”

这句话是接着前年说的,之前说的是先汉和后汉成功和颓废的原因,希望刘禅能够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也可以分析得出:刘禅有亲近小人的举动或者行为,诸葛亮已经发现苗头。

诸葛亮六次北伐之中,有一次确实出现了其中的问题。而且诸葛亮死后,黄皓作乱,使本就衰微的蜀汉更加雪上加霜。

从《出师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对刘禅句句苦心,忠臣难得。刘禅确实有很多缺点和不足。

6

虽然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么玄乎!但是从出师表里可以看出其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风骨!很是敬佩!但是也没有对刘禅觉得有多不堪!毕竟刘禅比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而无不及,只是蜀汉偏于一隅,财力人力不足,他想守成已属不易。其实从三国志里也可思考,若诸葛亮不去连年征战,开疆辟土,导致国力衰弱,蜀汉还会继续下去!?

7

诸葛亮的《出师表》让人读后,心潮澎湃,眼眶湿润,深感创业之艰辛,一个忠臣的忠贞之心,为江山为社稷,鞠躬尽瘁,无私无我的高贵品质,使任何有血有肉,有良知血性的人,读后都对孔明肃然起敬!如此忠臣,如此贤臣,如此为国奋发之臣,为日月可表,为天地可鉴,只要不是昏庸到头顶,的皇帝,当可大慰其心,感激涕灵!自当严以律已,亲贤臣远小人,勤政爱民,发扬先辈艰苦创业之精神,不为声色犬马所迷惑,历精图治……。以此观刘禅,也为历史上一绝人物,创造了两个经典成语“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诸葛亮纵有神机妙算,经天纬地之才,生不逢时,生不遇明主,刘备死后,刘禅只知享乐,听信奸宦之言,无主见,这样的平庸无能之主,余为孔明惋惜,空有报国之志,奈何天不助你,当刘禅听信黄皓之言,做出对诸葛亮接班人姜维不利之事,余恨其胡涂,牙根痒痒,当司马昭问起思蜀否?刘禅回答其间乐,不思蜀!我读后,对这样的曾经蜀国皇帝,半天无语,只能说,汉家气数己尽!可惜了刘备!可惜了诸葛亮,可惜了五虎上将!可惜了蜀国众忠臣英雄!刘禅!平庸,无能!还无耻!

8

一、缅怀先主刘备的开辟的伟大基业,决心以己之力,维护之,发扬之,巩固之。

二、表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誓死也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决心。

三、对后主刘禅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他继承先主的优秀品质和治国理政经验,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是国家拥抱富强。

四、刘禅也不是一无是处,软弱无能。对诸葛亮的治国方略是虚心接受的,但是与刘备的才能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刘关张之后,蜀国的五虎上将后继乏人,也没有培养人才的机制,诸葛亮再有心匡扶汉室,完成一统,手下文缺治国理政之才,武无关羽、赵云等卓尔不群的猛将,也是枉然!毕竟完成统一大业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拼实力的。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历史没有选择诸葛亮完成统一大业,而选择了曹操家族,说明诸葛亮对蜀国的治理是存在巨大缺陷和局限性的。

9

“先帝创业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是诸葛亮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诸葛亮在文章中指出当时的天下局势和北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告诫刘禅要重用忠良和治国大的方略。这是一篇很著名的古文。

读了《出师表》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诸葛亮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与一生致力于汉室复兴的伟大志向。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代表和化身,后世对他的评价都很高。这篇古文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诸葛亮对刘禅的告诫和劝导,表现出他对刘禅的期待。但是呢,刘禅并没听进去,蜀汉后期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重用奸臣,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这也是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刘备如此英雄,却生了一个不成大器的只知玩乐的刘禅。真是“虎父犬子”啊!对此不知你是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10

刘禅的下半辈子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我是刘禅也不寒而栗。还有,诸葛亮推荐的人,费祎、董允、郭攸之之类可以看出围绕在诸葛亮周围的荆襄人还继续主宰着蜀汉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