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于后人类的题目,让我来回答!题目内容是云贵地区哪些姓氏是明朝随军入驻的,以及哪些姓氏后代人才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明军驻扎云贵地区?——所为何事?

其实中国现在的人口分布,是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才形成的。而在历朝历代的迁移当中,又是以明朝的规模最为宏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当中,极大的改变了云贵地区的人口组成。

明朝初年有一次江西填湖广,当时江西省的人口是云贵等5大“省区”的人口总和。由于元朝末年经常打仗,各地人口极度不平均,因此才有了这次的移民。

(不是重点,所以我们这里就不再叙述)

明朝中期有一次是流民进云贵,由于在明朝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富地主”的情况,加上对于农民的剥削实在是太过严重。

而这种情况又在江西地区最为激烈,当地还出现了官商勾结的情况。一些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好把家搬了出来,由于当时的湖广人口出现饱和,所以大量的人流向了云贵地区。

(这也和明军关系不大,也不再多加叙述)

往前退回到朱元璋时期,发生了一次征北调南的战争,也被称作是太祖平滇。原因是当时元朝的“余孽”,盘踞在了云贵地区。为了彻底消灭这股势力,朱元璋准备平定云贵地区。

由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带领着30万大军,很快的就平定了云贵地区。随后朱元璋下令,沐英留在此地镇守,剩余两人回去。并且还留下了几万士兵,作为开垦云贵地区的中坚力量。

同时朱元璋还颁布了一个新的政策:就地屯田养兵,家属随后遂焉。意思就是说,以后这几万人便留在这里,你们的家人在几个月之后也可以带过来。

都有那些人留了下来?——沐英、傅友德

在平定了云贵地区之后,沐英留在了此地。沐英和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他本来是朱元璋的养子,名字也是朱英。但是后来朱元璋称帝,关系到王侯分配的问题。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曾经要求收养的养子全部改回原来的姓氏。但是沐英从小就是孤儿,根本不知道姓什么。所以趴在朱元璋脚边痛哭:

“我是沐浴在皇恩当中长大,我辈世世代代都会效忠明王朝。”旁边有大臣出了主意,索性就姓沐吧。就这样在云南地区,出现了一座沐王府。

其实在鹿鼎记当中,也出现了有关于沐王府的身影,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后来朱元璋大规模的削藩,但是削来削去都没有削到沐王府的头上,也可以让他在明朝世袭200多年。

后来1662年的时候,沐王府最后一代人沐天波,为了保护永历皇帝,最后死在了路上。那么清朝之后,他的后人怎么样了?他们后来为了躲避追杀,改为了穆。

但是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在清朝末年把姓氏改回了沐。如今他们的后人主要是分布在昭通、玉溪、西双版纳等地,但是由于墓地保护不当的问题。

听说沐英儿子的墓被毁掉了,当然这里不是我们的重点。每年到特定的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沐英后人,都会前往云南进行祭祖。

虽然沐英后人人才济济,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商圈当中。很少听说非常出名的人物,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如果了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当中给大家科普一下。

我们再说另外一个人物傅友德,我之前也说过,云南地区最后只留下了沐英一个人,为何傅友德的后人也出现在这里?

原来在蓝玉和胡惟庸一案发生之后,由于傅友德和蓝玉走的比较近,所以也在朱元璋的怀疑范围内。

这天朱元璋大宴群臣,在宴会上面说到了自己对傅友德两个儿子不是很满意,傅友德立刻起身告罪。可能当时是朱元璋喝多,然后对他说道:“立刻取二子首级。”

没过一会之后,傅友德提着两个儿子的头颅来见朱元璋。朱元璋看到之后气得拍桌子叫到:“你怎么能忍心的?”傅友德反驳道:“你本来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几人的人头吗?”

说完这句话之后,提着手中的剑自刎在了朱元璋的面前。面对臣子这样的挑衅,他把傅友德家人发配到云南地区受苦。因此才有了他的后人到云南的事情。

傅友德有着4个儿子,当时事发的时候,他的大儿子正在外驻扎。听到朝中发生的消息之后,带着家人立刻逃走。

乘船逃走的路上,突遇风浪船只被打翻。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了下落。大儿子傅雍后来稀里糊涂的来到了六灶镇,也就是在今天的上海地区,成了别人的女婿。

但是后来生意越来越大,从女家里面独立了出来。在如今的六灶镇,还有着一处傅家祠堂。他们祖宗供奉的并不是傅友德,而是傅雍。

至于被发配到云贵地区的后人,可以到傅家寨去看看。几年前这里还举办了傅友德公塑雕像揭幕仪式。想认祖归宗的,也可以过去查查族谱,相信会有意外收获。

只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贵州毕节和云南镇雄傅氏是傅友德的后代。不过和之前的沐英一样,他的后人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非常出名的倒是很少,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补充一下。

最佳贡献者
2

云南的汉族几乎都是随明军傅友德,沭英来的。滇东北有圩主要姓氏有铁改余姓。有庄家圩,余家圩,余家屯。其他有旗。营,出比如黄旗薛旗,孙家营,張家营。。我姓孙,祖籍安徽微州。外公姓赵,赵赵家出过赵樾赵越(百度上可搜到)↓见配图1赵家后代出的名人最多,与杨家联烟,出过杨泓光,他在贵州省任过要职。




3

汪氏入黔始祖随傅友德征南,胜利后扎根西南边陲安顺县鸡场屯,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也。而今保存明朝坟墓三处,大大小小几百座,人口两百,与其他汪氏来源不同,自成一脉;以唐朝越国公汪华为神,世代祭拜。

汪氏谱系为:大一可言,世美尔子,朝廷起兴,纯其祖武,忠孝仁义。

这支汪氏自定居以来,就没有和其他支脉有过联系,有出去的,但没有进来的,非常纯洁。

4

肯定讲,云南贵州姓氏除了少数民族姓氏外,百分之九十九全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明朝为了平定“云梁王”“巴匝刺瓦尔蜜”,朱元璋调动30万大军“调北征南”,平定云贵两省后,为了保住收复的疆域不再失去,为了军心稳定,永保江山稳固,所以又在随后调动了大规模的移民,简称“调北填南”,除了江南外,主要移民来自“湖广”两省,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江西统称“湖广”,主要以女性最多,甚至整村移民,和先前的将士成家立业,扎根云贵,永保大明江山的基业牢固,所以现在云贵两省的姓氏或住民,没有一个是600百年的原住民,600年前云贵两省全是少数民族,1381年仅云南人口才500万人。至于说到姓氏数量和名人,姓氏除了国家地域人口大数据外,我们无法有准确的数字,名人就个人不完全的所知,王若飞,龙永图,任正非等等都是“江南华南人”的后裔。王若飞是革命家,在重庆回延安的飞机上和叶挺一起遇难,龙永图是实力派的外交家和谈判家,任正非的华为我就不细说了,总之江南、华南出才子,出商人的根脉“传承”,代代有名人。

5

这个问题提的好啊!关于这个问题,我作为生长在贵州省威宁县的人来回答,是最有说服力的,明朝的军队为什么要来贵州和云南,主要就是来攻打贵州的彝族政权乌撒,因为这个政权是反明朝的,当时来了8个将军,号称8大指挥,和一些回族的军队,这8个将军分别是;李,坟墓在威宁草海边,叫西海,施,坟墓在威宁县的外贸公司后面,管,本人没去考察,赵,坟墓在威宁县的三岔马路那边,王,坟墓在小屯,……这些将军和他们的士兵来了以后就没走。就这样繁衍生息了!而这些都是南京籍贯。

6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之后,派出大军南征北战,特别是针对冡元势力的八次北伐,将汉民族所失去的土地一一重新夺了回来。在打败北方的蒙古人之后,朱元璋就要目光放到了南方,派遣大将傅友德、蓝玉以及自己的义子沐英率领着精兵先后征服了福建、广东之后,紧接着就打进了云南和贵州。

在《明史》中,这样写道:“明洪武十四年,(明朝)大军至滇,梁王走死,遂置云南府。自是,诸郡以次来归,垂及累世,规制咸定。统而稽之,大理、临安以下,元江、永昌以上,皆府治也。孟艮、孟定等处则为司,新化、北胜等处则为州,或设流官,或仍土职。”

而在平定云南贵州之后,蓝玉和傅友德就先后带着自己的军队回到了中原地区,而沐英则留在了云南,并且建立了黔国公府。沐英以及他的后人就留在了云南,知道明朝灭亡都没有离开过云南。

沐英所带领的军队大约有15万余人,分布在云南和贵州的各州县,除了士兵之外,还带过去了大量的随军家属。大家可能都知道,明朝实行的是“军户制度”,所以这些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是时代当兵的,就这样,这15万人的后代们就在云南和贵州大量繁衍下来。于此同时,明太祖还将大量的汉民移民到云南和贵州,汉夷杂居的情况十分地普遍。伴随着汉民族强大的同化能力,很多少数民族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开始与汉民族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虽然在明朝统治期间,云南和贵州爆发过多次当地的土司叛乱,但都在当地政府和黔国公府的镇压和打击之下,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一时之间,汉人的势力大大超过了原住民,很多少数民族也就改弦易辙,取了汉名,选择了汉人的生活方式。

那么,想要知道云南和贵州都有哪些姓氏是明朝随军进入居住的?其实很简单,我们先来查询一下云南和贵州现在的姓氏排名。云南十大姓氏排名是李、张、杨、王、陈、刘、趙、马、周、朱,而贵州则是杨、王、张、李、陈、刘、吴、罗、周、黄。

而沐英所带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从浙江、江西以及江苏等省份募集而来的。因此,这三个省份的姓氏排名在明朝靠前的,基本上就是现在云贵两省的姓氏排名情况。就拿云贵两省姓氏排名第一的杨氏来说,在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1.1%)、江西(10.7%)、江苏(10.3%)等地。

沐英由于是被赐姓了朱,所以朱姓在云南和贵州也是比较多的。而沐英下面的大将也有很多安徽一带的人士,因为跟随沐英的人,都是那种很能够吃苦很忠诚的人,所以,自从沐英在云南定居之后,这些人也一直相随在左右,连带自己的家眷什么的都带过去了。

后来随着清军的入关,云南和贵州成为明王朝最后的基地也是最晚被清朝征服的地方,很多的汉人在这个时候从中原一带逃难到云南和贵州,也成为了汉人的大量由来。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或者改朝换代都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机,很多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就这样被汉民族同化了,然后与汉民族成为了一家人。因此,你的血液里并不一定是最纯正的汉族血统,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说是吗?

同意请点赞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7

贵州安顺西秀区的吴氏


8

这个问题有三个问那我就一一解答吧。

首先第一个问题,公元1381年,朱元璋基本统一了南方各省和北方中原地区,政治基础得到了巩固,虽然已经推翻元室在中原的统治,但是元朝在蒙古依旧有庞大的军事实力。

并且云南这个时候也还没归属大明王朝,这就形成了对明王朝南北夹击的军事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决定先向军事实力比较弱的云南下手。

公元1381年朱元璋调集南方各省的兵力,命傅友德,蓝玉,等开国名将率30万大军攻云南元室梁王,大军兵分几路进发,势如破竹。到了公元1382年基本平定了云南。

云南平定后治理上成了主要问题,云南在历史上本就是多名族的地方,并且地形复杂多样,交通不便,在治理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为了针对云南的问题,朱元璋对云南和贵州进行了军事移民,南征的30万部队只撤回了15万左右,还有15万的部队被分散到了云南和贵州各个交通要地和人口多的地方,这就形成了历史上的以卫为核心的军事制度,这便是姓氏随军迁入的由来。

具体有那些姓氏,根据史料记载主要有以下几个:蓝,沐,傅这三个,因为南征的这几个主将后来把家眷迁入进来,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姓氏,只是这些姓氏名声都不大,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再来说说第二问题吧,哪个姓氏人口最多?这个史料还真的无法考证,但是我们可能参照一下西南地区最大的一个氏族播州杨氏家族,这个家族在西南地区有了700年的历史,所以与这个家族有关系的不下30万,杨氏家族在播州世代世袭土司的职位,如果单独只算这个家族的人数一个也不下10万。

所以杨氏家族应该是云南和贵州地区后代入口最多的一个吧。还有一个家族也是比较大的,那就是当时南征云南的傅友得家族。

我们说说第三个问题,那我们就说说他们后代的一些名人吧。

孙应鳌,先祖曾经是随军队迁移至凯里地区,并在此地区世代留守,孙应鳌曾经在朝廷担任刑部右侍郎等重要官职,他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个给老师上课的官员,他在教育文化上做出卓越的贡献,他也曾经担任过全国最高学府的校长。

还有一个名人就是傅宗龙,傅宗龙的先祖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留守在云南,傅宗龙明朝末代重臣,公元1632年担任陕西三边军务,不久后农民起义爆发,由陕西入河北与杨文岳合围李自成等人的联军,不久后兵败阵亡。

这是三大姓氏后人比较有能力的人,也是比较出名的人。

9

本人姓汤,谱书语焉不详的记载,祖籍江西省金鸡县龙虎山小地名麻李湾大石板为记,明洪武时期随傅友得大军征邬撒(现威宁),因实行军民共守,垦田置地,留守边陲,不知过了几代人(因为去威宁没有寻到坟墓)后又因战乱祖上三兄弟逃难时分道扬镳,一个去了六盘水方向,一个去了大概是兴义(我记不清了)一个去了赫章方向,我们就属于赫章这一支,除了搬迁出外地去的,目前赫章境内约有千余人(其中野马川,白果,平山三地人口比较集中)。

10

我们是明朝首富沈万三后裔,我是万三公第二十一代,家谱记载也是随沐英入滇的!当初洪武皇帝为褒奖先祖出资修明长城和犒赏三军,赐授公兵部员外郎,至我三世祖时赐姓龙,现在云贵川部分龙姓也本是沈姓后裔!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