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四岁半开始教秦小小背诗。

最长的一篇是背了荀子的《劝学篇》,从开始一直背到了“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很少给她解释诗文的意思,即使解释,也只是描述个大概。我身边90%的人都在反对我的行为。

我的父亲,甚至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样子背书会把小孩子背傻的!”大家就这样子一直说一直说,我也怀疑过自己,但是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因为秦小小自己并不特别排斥背书。

大概在她五岁半左右,有一天她弹琴的时候不是很认真,我正在给她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她突然问我,“这是不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两句话就出自《劝学篇》,我当时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知道念了这么久的书,终于有一点点可以证明,背书不会把孩子背傻,这些诗词歌赋里美好的句子都像小种子一样,一点一点的住进了她的心里,一点一点地生根发芽。

在最开始教秦小小念书时,我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就是自己觉得好的,觉得好听的都拿来教给她而已,所以秦小小读了唐诗,读了宋词,读了《楚辞》,读了《诗经》,也读了一些类似《劝学篇》这样的文言文。

只是因为觉得美好。

别想让他早早也能看到这美好。

这个春天,三月的时候,我们这里的柳树刚刚发芽,细细的叶子在春风里摇荡。秦小小指着树对我说,“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个春天,四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坐在沙发上,替她缝补一条很好看却破掉的牛仔裤。我边缝边叹气,“慈母手中线。”她接口道,“哦,你是慈母,你拿着线。”然后她念了这首诗给我听。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很感动,我想,因为这些小小的感动。我会一直坚持教她背书的吧。

希望将来有一天,她不会在高兴或愤怒时,只会说一句“天呐”,也不会在面对美景和奇迹时,只会喊一声“我x”。

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

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必须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是你播种的每一颗种子都必须要开出美丽的花。

不是你教的每一句诗,每一个道理他都要背得分毫不差,理解的清晰明了才叫成功。

教育必须要先给予,才能有收获。

所以,请给孩子一粒种子吧!

最佳贡献者
2

用事实说话,说一下我自己的孩子吧!

我的小宝点点,三岁多开始读《三字经》,当时的初衷也是想锻炼他的发音能力和表达能力,没有想过非要让他背会什么。每天晚上睡前都会跟着我念十多页,他是边玩玩具边跟着念。这样坚持了两周,突然有一天晚上我说:“点点,读书时间到了,我们来读《三字经》吧!”没想到我正翻着书,他就已经开始背诵了,依然是边玩边背,背了很长一段,讲真,当时一下子惊到我了!

后来每天晚上,我们依然坚持读书,他先背到不会背的地方,开始跟着我读。直到现在,三个月时间,已经通背《三字经》、《弟子规》。在幼儿园老师也发现背《三字经》的时候,孩子都会背,于是轮到他们班升国旗时,老师让他在国旗下讲话。我给孩子写了讲话稿,带着他读了几遍,他就会背了,最后国旗下讲话时非常流畅。

到今天,我和孩子已经养成了每晚睡前读书的习惯,从始至终都没有要求过他死记硬背,但是读着读着,他就会背了。并且根据老师的反馈和我们自己平时的观察体验发现:孩子的记忆力很好,大人有时候不经意的聊天说的话,他都记得住;专注力也很好;也很自信;喜欢回答问题。

我想这就是坚持阅读的好处吧!孩子的记忆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只要养成习惯,提高的不仅是孩子的记忆力,而是综合能力。


3

自从复旦中学女孩武亦姝16岁就在《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夺冠,成为了现代版的才女以后,全国兴起了国学热,许多国学启蒙班开始遍地开花。几乎许多城市里都可以看到那些穿着汉服,手捧四书五经,摇头晃脑的小小书童们。

不知道多少父母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有和我一样的疑问,这些艰涩的古文,通过死记硬背,对孩子来讲真的有用吗?

大概每个逼孩子学钢琴的家长都希望将来他能成周杰伦,每一个逼着孩子背诗的父母都希望他成为另一个武亦姝吧?

可是跟浪费在培训班这些钱相比,作为父母更重要的是害怕浪费孩子的生命和时间,毕竟每个孩子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错过了。

我作为妈妈,家有儿子初成长,我在这方面也查询了一些资料,现在对于这个问题,详细的回答如下:

首先这里先分清是让小孩子背诵的是古诗还是古文,这两种是并不太一样。

在孩子不识字的初期,如果家长推崇国学启蒙,更推荐给孩子背古诗词,不推荐古诗文。

主要在于诗有他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当孩子还无法去理解诗的内容时,首先最先感知的是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性。

英国班戈大学2017年2月发表一项研究成果,他们按照诗的构造造了两组句子,其中一组符合古诗格式,另一组不符合。

他们找来一群人朗读这两组句子,研究发现这些人自己也说不清哪些是属于古诗,哪些不属于。但是当测量他们脑电波时,却发现在朗读真正古诗时会有一种特定的脑电波,而读不符合古诗格式的句子,就不会有这种脑电波。

换句话说,这些人自己意识不到,他们读的是不是诗,但是他们的大脑反应却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无论孩子明不明白诗的意思和格式,他的大脑都在接受诗的刺激。

第一,诗有节奏感。

比如我们在背《静夜思》感受一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4句都是5个字,都是哒哒-哒哒哒的结构,非常有节奏,然后前两句和后两句又有一个节奏感的小变化,就是前两句的后三个字节奏都是哒哒-哒,后两句的后三个字都是哒-哒哒。

孩子从小特别喜欢有节奏感的东西,这种节奏感可以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

第二,诗有押韵

押韵可以帮助人们语言处理,诗句里面的句尾跟句尾押韵将内容和声音关联在一起,这样我们就能用声音来记忆句子,由此降低学习难度,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简单有趣。


这里说一下我自己的个人选择,因为从小看绘本长大的儿子,对于古诗不太能接受。

可能是因为古诗相比于绘本故事在情节、故事性,趣味性不太高。作为文科出身的妈妈,我当然非常欣赏古诗的诗情画意,但是恰恰是为了孩子将来有一天也能够喜欢和欣赏古诗词里面的美感,所以我选择放弃,而不是逼迫他去欣赏。

希望他有一天,等对字词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时,能够欣赏到古诗词里的美感。我能做的是在他尚未品尝到古诗词的美好前,先不败坏他的胃口。

保有他将来有一天可以去通往古诗词的这条通道,而不是早早的因为反感而提前关闭大门。

在我理想中,我陪他学习诗词的年纪,应该是在他读小学的时候。

我想等到将来他读小学,读到李白、孟浩然、王勃的诗时,回来向我背诵签字时,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去了解这些诗人的生平,他们的失意和得意。不同的诗人,在他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在他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的年纪,在他被贬失意,遭逢人生大难的时刻,写下的诗章是充满完全不同味道和情绪的。这时候结合他们在小学课文中的要求掌握的诗人和诗词,和他搜集诗人一生中在不同时刻所做下的著名诗篇,或者从盛唐的诗人气质谈到晚唐的诗人气质,我相信这种亲子共同的学习和探讨会更有意义,也更有建设性。


家长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于还无法理解的小孩子而言,这些古诗词只是孩子培养韵律和音乐感的一种工具或者玩具而已,你不必过分的拔高和神化它。同样,儿童的许多童谣儿歌也能起同样的作用。

另外从古文来讲,许多国学启蒙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并不太推荐。

道理十分简单,时代变了。

就是出现最晚的弟子规,至今也有约200年的历史,在这200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其实以现在家长的广阔阅读视野,丰富的国外获奖绘本,有许多更好的人文科学各方面的启蒙选择。没必要一定要孩子读那些已陈腐的“国学启蒙”。

如果你想知道读着这些国学启蒙的孩子长大以后变成怎么样了?

看看那些晚晴的秀才们不就知道了吗。

许多家长热衷的国学启蒙教本,但是这些启蒙教本出身在封建社会,许多内容充满了封建奴化的思想。不应该再灌输给现代的孩子。

孩子还小,无论精华还是糟粕,你给他的,他都记了下来。做为家长与其着急灌输他那些弟子规中过时的“道理”,不如从小培养他质疑的精神,思辨的能力,还有去穷尽的想象力。

中学语文教育名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曾在采访时表示过:现代语文中古诗文背诵量大幅的增加,会伤害语文的魂。他认为简单粗暴的强调背诵,还是一种灌输教育,是很落后的。

谈及背诵,李家生还提到他朋友孩子的故事,一个9岁半的小女孩能流畅的背诵《孟子》《大学》《中庸》,“太可惜了,他把这么好的心智用在这上面,而且它形成一种僵化的东西,僵化的东西妨碍他的思考思维和接受新的东西。我们现在应该侧重创造力,创新力。机械化的灌输,机械化的记忆,其实是很坑人的。”

李家生坦言:“语文学习要培养实际能力,背诵只是学习的一种入门方式,背诵本身不是目的,语文教育的实质不是记住事实,而是训练思考,激发高尚的情感思考情感和创新表达才是语文的魂。”


我有一本喜欢的书,是王尚文,郭初阳,演炼军三人选编的《人之初,现代蒙学46课》。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为青少年提供基础人文选本,自应“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而全球化时代,文明经典的采集显然不再受限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而应囊括“天下”的文明经典,只有不拘泥于自身传统才能再造现代文明。“

这本书选了46个关键词,既有近代以来人类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也有千百年来大家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然后每课以经典论述、故事。诗歌三部分结构组成。

比如第1个关键词“自爱”,在经典论述中有王安石的“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有西班牙乌纳穆诺:“对于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的,而对我自己,却是一切。”

在故事中节选了《世说新语》、《三国志》、《笑林广记》中三个个故事。最后在诗歌中,选用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瑞克沃尔科特的《爱复爱》这首诗。

我想说在大部分父母自己个人的文学修养素质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在国学启蒙的时候帮助孩子有效的去除糟粕,留下精华。

不妨选一些大师们留下的作品或者好的出版社编辑的书,来帮助孩子们进行更好的启蒙。父母们在为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应该学习这本书三位编辑的思路,不受限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而应囊括“天下”的文明经典。

另外在教孩子背古诗的时候,父母们需要注意

第一,不强求孩子背,享受亲子之间的共同朗读。

文章开头已经点出,诗词对于理解力有限的孩子的来说,韵律和节奏大于意义。如果孩子本身对于朗读诗词并没有兴趣,千万不要强逼。

亲子共同朗读重点在于亲子的情感连接,而不在于朗读的内容,即便是看一本绘本,看一幅画,看一部动画片,或者一起欣赏一部纪录片,其原理都是和共同朗读一首诗是一样的。

第二,去掉功利心

许多家长都喜欢让孩子给大人表演背诗,很多孩子一口气把诗嗯,背出来,是没有节奏感的,完全是死记硬背,有的孩子背的滚瓜烂熟也只是单纯的机械记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针对于问题中提出的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而言,其实国内外许多优秀的绘本,尤其是获得安徒生大奖,美国凯迪克大奖等各种世界大奖级别的绘本都是值得推荐的。

在孩子慢慢走上自主阅读道路时,现在许多的国内的图书编辑也效仿了国外的图书分级制度,将孩子的图书根据每一本书总的生词量和难度进行分级。家长们详细了解一下各编辑社的分级制度,就可以为孩子选出比较适龄的阶梯阅读。

最后请尊重孩子天生的气质和喜好。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气气质和喜好,有的孩子在最初接触诗词时就被其感性的韵律和画面所吸引,而有的孩子,尤其是像我们家的男孩子,他可能更喜欢探险、冒险,工程机械类的的画面和惊奇的情节。

无论孩子是哪种脾气和性格,作为父母应该带孩子多去书店,保持开阔的视野,让他们自由去选择。有时候孩子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诗词,父母也不用过于着急。就跟我们大人一样,有时候人人都推崇的经典书籍,我们却怎么也读不进去,只是缘分未到,时候未到而已。保持一条开通的道路,等有一天理解和感悟到了同一个频率时,还能找到通向那里的皈依之道。

4

不要认为机械记忆就没用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是一句心灵鸡汤。

不可否认的是,机械记忆以及抄写,是最低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古诗文上面。但要走向高效学习,就是知其义,必须得经历这个低效学习过程。

反复强化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让孩子记得,另一个方面是让孩子在这个反复的过程里面,学会如何理解,一点一点积累,最终形成一个思维认知;

有了这份思维认知做基础,后面再学新的古诗文等等,理解起来就有套路了,不会盲目了。

举个例子,两个力气同等的人,一个健身10年和一个在工地搬砖10年,大家一起去搬砖,肯定在工地干活的人强,他在过往10年搬砖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他懂得如何般得快,也懂得如何分配好体力;同理,大家一起去健身,健身10年的人也是强于工地的,最起码健身器材对方就不知道怎么用。

量变,最终必然引起质变。

5

不赞成孩子过早进行文化学习。这是对孩子身心的摧残。

理由有三:

1、我从教三十多年,发现过早进行学习的孩子,开始在家长干预下也确实能机械性记下很多字,背会很多诗词。但是当他们进入小学开始真正学校学习生活后,对学习却没有兴趣,有的甚至反感逃避,伦落成差生。他们先前学会东西反而没什么用。

2丶过早强迫孩子学习违背人的生长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伤害影响终生。这种行为在孩子心中种下学习是无趣的,是苦累的种子。当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动力,日后学习是被动,被动效果就很差。

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广告语,是错的。人的发展没有“起跑线”,个体不同,发展的快漫与方向也不同。你非人为的让个音乐天才与个数学天才一起比起跑,那是对人性毁灭。这句话是毒鸡汤,害了很多孩子与家长。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天地灵的孕育,千差万别,不能用同个方法去教,也不能用种理念去培植。就象养花样,有花喜阴,有花喜阳,你把他都放阳光下会晒死半,反之都放阴凉处会死伤半,教育也一样,把孩子按生长规侓放在该放地方。

事实上有些家长,有些教育都错了。


6

现在很多孩子背诵大量古诗文,很多是机械记忆反复强化的结果,大多数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意思,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吗?可行吗?回答是肯定的,对孩子有好处,完全可行。

一,增强记忆力。有心理专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最快,到了13岁就达到了顶峰,所以,孩子从小背诵古诗文可以很好的增强记忆力。




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四的家长和百分之百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能很好的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

三,扩大了知识面。古诗文内容丰富,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



四,培养耐性。古诗文有的很复杂,孩子需要读很多遍才能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耐性。

五,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经典的古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包含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背诵这些经典的古诗文,对孩子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都有很好的提升。



西方有一个文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长就像是一棵葡萄树,他的技能、知识就像那一串串的葡萄,而胸怀、情感、意志就是支撑葡萄树的支架,如果没有支架,葡萄树最终会和它的珍贵的果实一起烂掉。

所以说,让孩子背诵大量的古诗文是非常有好处的,非常可行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7

作为过来人,我可以告诉你,从小背诵古诗文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我儿子在5岁时就可以背诵《大学》《道德经》《论语》,小学四年级迷上了读大部头的《三国演义》,需要我多次提醒才能去睡觉。到了初中时,语文老师不得不主动去读那些名著来回答孩子的问题。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他们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

记忆力发展规律。

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明显的发展,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时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心境若一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

理解力发展规律。

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酝酿,一至十三岁是缓慢上升,十三岁以后方有长足之进展,十八岁以后渐渐成熟,但依然可因为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的意义。

即是要利用他们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并且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而且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一辈子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一生受其益。

在儿童时期,让他们读诵记忆珍贵的资料,其中自会有所酝酿发酵,将来他的理解力发展到了,或生活经验的时机恰合了,自然“活用出来”。同时,记忆多的人,其理解能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

(图片均来自网络)

我是“好孩子成长在线”,您的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教师。欢迎【关注】

8

有益且可行~

儿童背古诗并不是为了理解诗的含义~

首先,背诵古诗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有益于大脑的发育,特别是儿童~时期,效果明显。并且古诗的平仄韵律相比一些现代文更能提升孩子的语感,对语言的表达有一定帮助~

其次,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浓缩精华,从小背古诗更能让孩子对中华文化有提前的深入感知,对以后进一步学习中国古典文学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古诗词读的多了也是能够明白其中含义的,对提升儿童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帮助~

虽然好处很多,但有一点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背好古诗不能代表孩子的学习好,也不代表孩子有多聪明,不要因此而误以为孩子比别人优秀,从而导致过度放任不管或是期望过高这两个极端情况的发生,大部分孩子的基础智力都差不多,家长无需太过担心,要把重心放在其品德的培养上~

总之,背古诗总体上来说对孩子是有益的,但需要家长循序渐进的引导,不能让孩子因压力而过早产生厌倦情绪,要逐渐培养其兴趣,让他们学习之余有个快乐的童年~

9

我是小学语文张老师,欢迎关注@张老师的语文课堂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这几天有一个五岁的小朋友火了,他是谁?他的名字——王恒屹。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是行走的诗词库。用孩子自己的话说:我已经认识三千多个字,会背五百多首古诗词。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大的诗词储备量,真的是叹为观止。

王恒屹不仅能熟练背诵,还充分理解了每一首古诗词的意思、创作背景和人物等。一开始是机械背诵,在不断地背诵中,读着读着,意境就出来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从这个五岁孩子身上,我们体会到了诗词歌赋的魅力,读背古诗词从娃娃抓起。

古诗词需要积累,从小耳濡目染就能常记于心。长大了就能脱口而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自然而然会明白诗词的含义。正如著名主持人董卿所讲述,小时候父亲逼迫她看书、背诵,日积月累才有了今天的我,文化底蕴需要常年的积累和沉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积累在于一点一滴。熟背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积累,更能从诗句中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熟背于心,就能出口成章,才能灵活运用。

欢迎关注@张老师的语文课堂 我们一起聊聊孩子的学习,共同进步。

10

王恒屹,《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选手。


王恒屹参加《中国诗词大会》


可以看下这位小朋友的视频,3岁就开始参加电视节目,5岁的他现在会背580首诗词。

当然,他的优秀可能不适合于所有朋友,但是起码也说明一个问题,孩子小时候背诵大量古诗文并无害处。


1.孩子从多大开始背诵古诗文合适?


说到“背诵”,更确切地说是磨耳朵。中国的古诗文讲究韵律,很有诗意的美感。其实从孩子出生之后,就可以给孩子磨耳朵。


孩子出生之后,开始接收听到的任何语言,输入得越多,越容易早开口说话。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古诗文的输入,让孩子形成“隐性记忆”,这种朗朗上口韵律节奏都很美的诗词,会对孩子的说话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中科院一位博导,在孙女出生后,就开始进行每天一小时的古诗词输入,不管是《千字文》还是《春江花月夜》,孩子当然听不懂,但是这种优美的诗意语言就是孩子非常好的启蒙。


王恒屹不到1岁,奶奶就开始给他读《三字经》。


2.我们应该对孩子背诵诗词提出要求吗?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家长的重点应该是给孩子输入古诗词,但是不硬性要求孩子背诵。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好,基本上输入几遍之后都能背诵,之所以不做硬性要求,是因为硬性要求可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引起孩子反感,所以坚持输入,不问结果,是最好的。


3.孩子从小背诵古诗文有什么好处?


在12岁之前,让孩子多背诵,能够增强记忆力。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很多记忆力好的小盆友都是从小就进行了大量阅读和古诗词输入,上学之后记忆和理解能力都比同龄小盆友高。


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94.2%的家长和100%的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扩大知识面,增大识字量。中国的古诗词包括历史、地理等知识,并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文学修养;孩子在4、5背诵古诗词时,自然也是识字的过程。


从小让孩子接触古诗文,有益无害,请家长们让孩子多接触中国经典诗词,让孩子爱上中国文化,培养孩子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