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是舶来品,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它初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则在清乾隆年间以后。市面上有像三帆银币、竹子银币、甘肃造袁大头等一些发行较少的银元。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存世最多的银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银元”。
据悉,国际金银价格的涨跌,也刺激了传统的收藏市场,近五年的时间,民国年间的袁大头银元可谓涨跌不停。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袁大头”也能保持稳定的价格不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的收藏依然有较大的价值空间。此外,对于长期投资而言,短期内的价格动荡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据了解,袁大头银元包括四种规格,分别是壹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均有铸造。其中,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壹圆较为常见,民国八年的则较少。
而民国三年的袁大头银元中,袁世凯“签字版”尤为珍贵,包括天津造币厂试铸的意大利制版人的英文签字版,以及袁世凯的左侧面像后颈部位的签字版。由于签字版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目前几类图书上所标参考价均为150万-300万元。
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元
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银币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正面的图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图案和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民国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
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铸量都较多,属普通流通版。
铸造量较少的版别有:
1、“O”记版。即在嘉禾图案中有“O”形暗记,在嘉禾结带处呈横“8”字形,左上方的带孔中有一极小的“O”形圆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领未封领,肩章较宽,五星比较凸出。
2、粗发版。袁头发较粗,发型呈波浪。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交“8”的结花,右边一束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
3、三角圆版。此币背面圆字内的“口”字形成“△”形,而其他版别是“开口”形。
4、开口贝版。此币壹圆的“圆”字内“贝”字最下一横未与竖笔连接,形成“开口贝”。该版袁像肩章条纹明显,袁眼中有一从上至下的直线,俗称“睁眼”,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版别未见的。
5、加铸“甘肃”两字版。此币系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模,在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两字,其余与开口贝版相同,铸量仅数万枚。
6、签字版。此币甚少见,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华外籍铸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签名缩写。
7、“T”字边、鹰洋边。此两种币均稀见,系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样币。正、背图案与流通的一般“袁大头”相同,仅在边齿上有区别,为“T”字形边或鹰洋币形边。
另外,尚有断民版、大扣版、S版、厚币版、勾点华版、提点华版、背双星版、竹节花版、雁尾芒版、提点华孕珠版、锐角芒版、大胡须版、大耳朵版等等。
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元
此年的袁大头由美国代制钢模,同其他的“袁大头”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下面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多一细齿,形成一粗一细边齿,而无一空档(其他年号版有一空档)。该币从背面比较,找不出明显的差异,而从正面的汉字来看,却有多种版别。
1、普通版:此币称为普通版,主要是从正背面汉字来讲,“中华民国八年造”7个字及“壹圆”2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没有一字变异。嘉禾规范有序。流通较多,较普遍。
2、半连口造版(短牛尾造版):此币“中华民国八年造”中的“造”字书写不规范,“造”字的第3笔是一竖从第4笔的一横向下伸出(本不应伸出),形成了一个“牛”字,几乎同“口”相连,故称为“半连口造”版,由于“牛”字下伸较短,故也可以称为“短牛尾造”版。
3、连口造版:此币“中华民国八年造”中的“造”字书写变异,把“造”字的第3笔的一竖,从第4笔的横向下伸出并同“口”字连接在一起,故为“连口造”版。
4、缺口造版:此币“中华民国八年造”中的“造”字书写有误,把“造”字的“口”少写了上边一横,形成一个缺口,故称为“缺口造”版。
5、竖点年版:此币“中华民国八年造”中的“年”字与当时的书写习惯有别,把“年”字的第4笔的“点(丶)”写成了“一竖”(按现在汉字书法讲是正确的),故称其为“竖点年”版。值得注意的是,竖点年版的“造”字书写也比较特别。“造”字的“口”书写的很扁,极像一个死心口。该版币也是比较少见的一种。
6、反7点年版:此币“中华民国八年造”中的“年”字书写有误,把“年”字的第4笔的“点(丶)”写成了反“7”,形成了反7点“年”,故称为“反7点年”版。该版币同普通版相比较为少见。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元
九年版中主要有袁像未封领版和大耳版两种;前者为普通版,铸量较多,收藏级精品九年袁大头精发版。大耳版指袁像耳朵比其他版要大,而衣领全封领,此版别含银量较高。
1、普通版:此币图案同其他版的“袁大头”相比,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纪年作了改动,汉字书写比较规范,符合普通版的特点。但从袁像看,也有细微差别,就是袁像衣领前后均没有封领。其他版别也有袁像衣领前后未封的,但汉字书写却有变异。该币铸额较多,流通较广。
2、大耳版:此币同“中华民国九年造”普通版相比,袁像的耳朵特别大,故称大耳版。
大耳版袁大头特点是:
(1)耳朵内外线相连,其他版别是外连内不连。
(2)耳朵内的一条竖线较细,并且悬中,不连上下耳边,其他版别耳内竖线较粗,而连接下耳垂。
(3)耳朵很像一个阿拉伯数字的美术“9”字。另外,袁像衣前后为封领。该币比较少见,其价格比普通版要高数倍。
民国十年袁大头银元
十年版中的普通版铸量较大,版别有T点年版、缺口造版、十年八年版等。
1、普通版:此币同其他版别的“袁大头”银元图案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把纪年作了改动,其“中华民国十年造”7字及“壹圆”2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比较规范。该币铸造量较大,流通较广。
2、7点年版:此币“中华民国十年造”中的“年”字书写不够规范,把“年”字的第4笔“点(丶)”写成了阿拉数字的“7”。故称“7点年”版。该币铸额较少,较难收集。
3、竖点年版:此币“中华民国十年造”中的“年”字,书写不符合当时的习俗,把“年”字的第4笔“点(丶)”写成了“一竖”(按现在书写方法是正确的),故称为“竖点年”版。该币铸量较少,是银币爱好者较难寻求的一种。
解惑:“袁大头”版别的大小与错配
银币铸造的年份、铸造厂家、防伪暗记等的不同,都会形成版别。人们在收藏袁像壹圆银币时,都会遇到由版别而生的疑惑,例如有“大、小版”之分、版别错配、暗记设计等。不同版别的“袁大头”收藏价值也大不同,注意区分版别成为银币收藏的必修课。
1、“大版”价值普遍高于“小版”
本来袁像银币在铸造中没有大、小之分,只有版别的异同。但藏友们在鉴赏中发现,有的版别明显而突出,有的细微而隐含,故习惯把明显而突出的称为“大版”,把细微而隐含的称为“小版”。
研究表明,袁像银币中年号的变更,图案或字数的增减,字体笔画的明显变动,正、背面图案和边齿的明显变化都应归结到“大版”范畴;而正、背面团中的细微变化,字体笔画的细微变动,如暗记的设置、嘉禾芒细的小部位变动,都应视为“小版”范畴。从目前藏市上看,“大版”比“小版”的经济价值更高一些,但也不是金科玉律,存世量差别也是市价的决定性因素。
2、别把独特版别看成“错配”
袁像“壹圆”的版别错配问题,如三年面错配八年空心叶背、三年面错配开口贝、十年面错配八年顶五珠背、十年面错配九年肩章。研究认为机制币的铸造都是非常严格的,错配的几率很低,上述举例真的是错配吗?例如,把三年面配八年空心叶背说成是错配,那就有点牵强。因为民国3年(1914年)银币铸造的时候,民国8年(1919年)银币还没有设计制模,哪来的八年背模呢?因此,这些在版别鉴赏中常见的例子并非错配,而是一种版别。
3、暗记设计体现版别价值
有趣的暗记设计,也是“袁大头”市价的增长点。如三年普通版正面胸前边道少一细短道,八年普通版正面胸前边道有一细短道,九年普通版本面9点处边道分为有、无一细短道两种,十年普通版正面胸前边道分有、无一细短道两种等。
版别银币还有更多的暗记标识,如,甘肃普通版正面头像胸前边道有一细短道,加字版正面下端设有暗长城标记等。这些暗记主要起着防伪作用,也体现了设计师个人风格和特点,更是袁像“壹圆”版别的价值所在。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袁大头银元最新价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