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2020-11-19 19:31阅读(59)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低密度脂蛋白是我们血脂蛋白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脂蛋白,这个值偏高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调节和控制,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的探讨:-脂

1

低密度脂蛋白是我们血脂蛋白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脂蛋白,这个值偏高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调节和控制,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的探讨一下。

低密度脂蛋白是什么,升高后有何风险?

先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什么是低密度脂蛋白,很多朋友知道胆固醇高了对身体不好,但这并不是胆固醇的错,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胆固醇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各个方面的细胞形成,以及身体供能等方面都离不开胆固醇这种营养物质,胆固醇通过血液的运送来完成对于身体的营养供应,但胆固醇作为一种脂类物质,它又是无法直接溶解于血液中的,这时候它就需要与特殊的蛋白结合后,以蛋白结合物的形式均匀的溶解至血液中,结合胆固醇的蛋白,我们将其称为“脂蛋白”。

脂蛋白分为很多种,有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等,而低密度脂蛋白是这些脂蛋白中最重要的一种,没有之一。低密度脂蛋白人体脂质代谢的终产物之一,是运转胆固醇至全身利用的脂蛋白,另一方面,低密度脂蛋白结合的胆固醇总量占体内胆固醇总量的60%以上,可以说我们血液中大多数的胆固醇,都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的。

因此,在心血管风险评估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是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通常都伴随着总胆固醇的升高,这样的高血脂问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风险因素,一般在心血管评估方面来说,如果总胆固醇超过7.2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超过4.9mmol/L(以下单位同),不用其他因素综合评估,就可以直接判断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一方面会刺激血管壁内膜的细胞产生炎性反应,破坏血管壁内膜的健康完整,另一方面,它所携带的脂质也更容易沉积于血管壁下方,引起脂质的堆积,这些堆积的脂质如果不能被及时的转运,就会逐渐形成被氧化的脂质物质为核心,上方覆盖纤维帽的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就是这样得来的,因此,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来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么办?

首先要看升高的程度,一般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4为正常水平,不超过4.1的算是边缘升高的情况,而如果超过4.1则属于升高的情况,高于4.9,则可以直接判断为心血管高危风险。因此,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应的风险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边缘升高,身体也没有其他心血管风险的朋友,不妨试着先在生活上通过控制体重,低脂低糖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方面的生活方式调理来改善和调理血脂水平;而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已经超过4.9的朋友,则应该在生活调理的基础上,合理的服用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来积极的控制血脂水平了。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还不能直接判断为心血管高危风险(不超过4.9)的朋友,在控制血脂的时候,也不能光看血脂水平这一个值,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吸烟,是否有肥胖,高密度脂蛋白是否偏低,是否有心血管家族病史,年龄等等方面因素,都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通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虽然血脂水平未超过4.9,但心血管疾病风险仍然属于高危的情况,也要积极的对血脂进行控制,如果通过生活调理无法有效的把血脂控制到达标水平,还是建议通过长期的合理用药来控制好血脂。

再来谈一下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并不是降到3.4以下,在检验报告单上不超标就算达标,结合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情况,降脂的目标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记忆,简单为大家总结为3类情况——

  1. 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问题,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值是1.8以下;

  2. 未发作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超过4.9,或通过评估属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属于高危风险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是2.6以下;

  3. 未发作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轻度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属于中危或低危风险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是3.4以下。

之所以不同的情况下,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要求不同,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巨大,是影响动脉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施行这样的分层管理控制,能够更好的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举例来说,有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的朋友,当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2.1以下时,动脉硬化的斑块就会停止生长,如果进一步降低,同时控制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甚至会出现缩小的情况出现,因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较大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要求就更严格,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进一步减少高血脂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

要说如何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说白了也很简单,一是加强生活调理,而是合理服用药物,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近年来新型的PCSK9抑制剂等药物,都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常用药物,在严格自律的生活调理的前提下,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控制血脂水平到合理的水平,才是最科学的低密度脂蛋白调节方法。

啰嗦了这么多,最后为大家简单总结为2点——

1. 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首先可以先进行心血管风险的综合评估,针对评估结果,确立血脂控制目标;

2. 根据血脂调节目标,在严格生活调理的情况下,如果无法控制达标,就要结合用药来进行血脂控制,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平稳达标,才能够更好的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2

低密度脂蛋白您可能并不熟悉!

那么胆固醇您知道吗?如果还不熟!

高血脂您知道吗?如果还不熟悉!

那么三高知道吗?

三高就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高血脂就是指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胆固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是三高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简单理解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坏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多高算高?

低密度脂蛋白一般化验单上标记<3.4属于正常,也就是对于我们大部分人只要<3.4就是正常,高于3.4就属于异常。

但低密度脂蛋白并不是一个标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mmol/L

高危人低密度目标是<2.6mmol/L

极高危人低目标是<1.8mmol/L

也就是不同人群标准不一样,尤其是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搭桥术后患者、脑梗死、严重颈动脉斑块等等疾病,低密度脂蛋白高于1.8就属于异常,就属于偏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后有什么危害?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刺激血管壁内膜的细胞产生炎性反应,破坏血管壁内膜的健康完整,另一方面,脂质也更容易沉积于血管壁下方,引起脂质的堆积,这些堆积的脂质如果不能被及时的转运,就会逐渐形成被氧化的脂质物质为核心,上方覆盖纤维帽的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就是这样得来的,从而就会形成冠心病、脑血管病。低密度脂蛋白是评价心血管风险最重要的指标!

简单说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坏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后,会产生更多的血管垃圾,产生血管斑块,加重血管狭窄,引起全身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在所有的血脂项目中,低密度脂蛋白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低密度脂蛋白直接影响血管垃圾,影响血管斑块。

低密度脂蛋白为什么会升高?

一方面就是不健康生活,一方面是遗传;但不健康的饮食对低密度脂蛋白影响相对较小,只占到25%,大部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是我自身遗传基因导致的。简单说就是基石我不吃油腻,低密度脂蛋白也会升高;但如果吃更多的不健康食物,那自然低密度脂蛋白就会更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么办?

首先必选健康生活,低油低盐低糖饮食,加重粗粮细粮水果蔬菜比例,少一点肥肉红肉,多一点鱼肉,去皮鸡肉等等。同时远离烟酒,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熬夜。这些健康生活不但有利于血脂控制,同时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当然,上面我们说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主要是自身遗传引起的,所以有时候即使健康生活后,低密度脂蛋白仍会升高,那么这时候就只能启动药物帮助,那就是以他汀为主的一些降脂药。

哪些情况必须服用他汀药物:

1、心血管疾病,不管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高不高,都应该服用他汀的情况:明确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搭桥术后、支架术后、脑梗死、严重的外周血管狭窄,这些情况及时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也应该吃他汀;而且这时候低密度脂蛋白的标准是小于1.8。

2、单纯的胆固醇升高,没有别的任何高危因素,要看低密度水平,低密度脂蛋白≥4.9 mmol/L) 即可予以高他汀治疗。

3、年龄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若低密度脂蛋白≥1.8 mmol/L,即可启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

4、年龄40-75岁的非糖尿病患者,若10年冠心病风险介于7.5%~19.9%之间,且存在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也建议应用他汀治疗。

如果不在上述情况之内,只是单纯的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4.9,没有任何吸烟、肥胖、家族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那么暂时可以不用吃他汀药物。但必须健康生活,长期监测!

总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首先我们必须健康生活,至于是不是要吃药控制,要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决定!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3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冠心病、脑梗、心肌梗死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在血脂里面危害最大就是这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因此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不能掉以轻心,要正确的对待。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一旦LDL升高,就要开始服用药物来控制呢?不一定的,对待药物的态度,我们做到能不吃药尽量不要吃,但是一旦需要吃药,坚决不能含糊,要按时按量的服药。

那么,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要怎么办?

  • 首先要确定LDL升高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原发性血脂升高则是原因不明确或者是基因缺陷导致的血脂升高。继发性就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血脂升高,比如某些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或者某些药物引起来的。

一、继发性血脂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的生活方式

比如:平时缺乏锻炼、身材肥胖、吸烟、酗酒等

2.某些疾病引起

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肝硬化、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等

3.药物

能引起血脂高的药物有: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片)、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卡马西平、环孢素、维A酸等。

如果是继发性原因导致的血脂升高,去除相关的因素是有可能血脂恢复正常的。

二、血脂升高什么情况下需要药物来控制

  • 血脂升高主要就是担心发生心血管疾病,因此是否需要吃药,就必须首先进行评估,进行危险分层。当评估为高危以上的则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规定:

  • 当LDL在3.37-4.12mmol/L,1)患者有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的评估为高危。2)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或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评估为极高危。
  • 当LDL ≥4.14mmol/L,1)患者有高血压而且其他危险因素个数≥1个,为高危。2)患者有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的评估为高危。3)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或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评估为极高危。
  •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哪些呢: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HDL,这是好胆固醇,升高反而对人体有利);肥胖(BMI≥28Kg/m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男性亲属发病<55岁,女性亲属<65岁)
  • 一级亲属是指一个人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父母)

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是需要服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共同来降血脂的。

三、降脂的药物有哪些?

临床上降低胆固醇的药物还是挺多的,今天主要讲三大类的药物,目前是主流降胆固醇的药物,临床上称为降胆固醇三驾马车。

1.他汀类药物

  • 这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最好的药物,而且对于血管已经产生斑块的患者来说,能够稳定斑块,还有一定的逆转斑块的作用,有的人斑块比较小的,通过服用他汀,可以把斑块清除掉。目前临床上主流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
  • 他汀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1)对肝脏的影响,因此初次服用4-8周要化验一下转氨酶(ALT和AST),两者都正常的话,后面逐步延长到可以6-12月复查一次。如果ALT升高大于正常值的3倍以上,也就是120以上,则要停药。等转氨酶正常了,再考虑换药。2)对肌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肌炎、肌痛和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是最严重的问题。因此,服药前最好查一下CK,服药过程中出现肌肉酸痛也要及时去查一下CK指标,当CK大于正常值5倍以上,也要停药。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 依折麦布是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当单用他汀类药物,无法将血脂降到满意的程度,则可以加用依折麦布。

3.人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 PCSK9是一种新型的降脂药物,它的作用原理是加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清除。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三种药物,最主要的还是他汀药物,其他两种算辅助,当一种他汀降不下来,可以考虑联用。

降脂药物用上后,怎么复查。一般服用药物4-8周第一次复查,如果正常了,后面可以6-12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没有达标,可以考虑换药或者联合用药,然后再4-8周复查一次,直到血脂正常。

四、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血脂

  • 改善生活方式是降血脂的基础,无论是否需要药物降脂,改善生活方式都很重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血脂,3-6个月后要复查血脂,如果达到要求了,则后面6-12个月继续复查,如果持续达标的,以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如果改善生活方式,血脂降不下去的,则也要服用药物。

1.饮食方面

  • 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摄入量。包括内脏、肥肉、鸡蛋、奶油等食品。另一方面,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摄入,包括新鲜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等。

2.控制体重

  • 控制体重,超标的要减肥,每个人的理想体重=身高-105,在正负20%标准体重之内,都还凑合。超过了,自己努力减肥。对于肥胖导致血脂高,我深有体会。我身高170,曾经体重达到过160多斤,结果血脂就高了,后面通过减肥之后,血脂才恢复正常。

3.加强运动

  • 加强运动有利于控制体重,可以轻中度运动开始,然后循序渐进加强运动量。

4.控制其他相关因素

  • 比如戒烟、戒酒,另外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也要控制好,虽然跟血脂升高,没有直接联系,但是这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总结: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看了上面的内容可能大家对危险程度的评估还是看不太懂,这个只能交给医生了。做到遵医嘱就好了。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卫省医生,你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4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载脂蛋白,其可以将肝脏生成的胆固醇运输至全身各个器官,以供器官利用。

低密度脂蛋白高意味着与其相结合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后者持久升高会造成动脉血管内壁损伤,继而造成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便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脑、肾、眼底、视网膜等重要器官的病变,甚至致死致残。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么办呢?是单纯的非药物治疗还是同时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呢,此时需要结合危险因素进行分层,低危、中危患者非药物治疗即可,高危、极高危患者需要同时结合药物治疗。

(一)单纯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4.9mmol/L,此时单纯采用非药物治疗即可。

(二)单纯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4.9mmol/L,此时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合并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吸烟、男性>55岁(女性>45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中的两项,此时需服用他汀类药物并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若含有三项,则需服用他汀类药物并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

(四)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合并糖尿病患者,此时需要结合服用他汀类药物并将其控制在1.8mmol/L以下。

(五)合并冠心病者也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并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通过低脂低糖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来控制或降低血脂。

综上所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需要根据有无合并症采取非药物治疗或者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咨询专科医生。

5

张医生在线:低密度脂蛋白高,怎么办?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它与胆固醇结合后所形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坏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血脂异常的常见类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应低于3.37mmol/L;3.37 ~ 4.12 mmo/L为边缘升高;≥ 4.14 mmol/L为升高。

降低LDL-C,首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除此之外,控制饮食总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补充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纤维,控制体中、保持合适的BMI,戒烟戒酒,限盐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大有裨益。

血脂异常,通常没有特殊临床症状,但是却慢慢的损伤人的血管,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与糖尿病、高血压类似,都是隐形的杀手!假如不重视,往往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疾病!


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6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升高后该怎么处理主要取决于自身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情况。


首先,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含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将胆固醇运到外周组织。合适的血脂水平对人体非常重要,胆固醇等血脂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家也不要谈脂色变。

但如果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长期超过一定的幅度,会导致大动脉的粥样硬化,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一些严重并发症,这也是冠心病等患者为什么必须终身要吃他汀类降脂药的主要原因。那么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管是否需要服药,都应该控制饮食(低盐、少吃动物内脏、少吃火锅等)、控制体重、积极锻炼身体等的饮食+生活方式改善,相当一部分朋友这样做就可以了。


其次,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否需要马上吃药主要是要看自身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具体情况,未来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危险风险高的,其血脂控制目标值也相对较严格,需积极他汀类降脂药控制血脂;而危险分层较低的,可能仅需生活方式改善,定期随访血脂即可。比如对于一个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其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值是2.6mmol.L,并不是化验单上的所谓正常范围,如果低密度脂蛋白比化验单的正常值还高,肯定是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的。而如果只是一名单纯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朋友,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较少,则暂时以生活方式改善为主。

如果自己吃不准的,可以挂个心内科的号,咨询心血管内科医生即可,对于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也不比过于紧张。

7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检查四项中主要的一项指标,而且也是医生关注的重点。这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坏”胆固醇,它氧化后所形成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原材料,它堆积在血管壁会堵塞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诊断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指标,属于高血脂的一种常见表现。我们都知道,高血脂被称为是“隐形的杀手”,虽然短期内不会有严重的症状,但是长期胆固醇升高却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使得血管狭窄、堵塞,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说,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必须高度重视,尽早干预。

第一步,找医生评估心血管风险。

很多患者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都是在体检时,这时候最先做的应该是拿着体检报告去专业医院找权威医生来指导治疗方案,而不是自己随便拿些降脂药来吃,或是完全不管不问。上面也提到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最严重的危害在于会导致斑块形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决定如何治疗,是否需要吃药的依据就是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低。而风险的高低评估要结合患者个人的情况,包括疾病史、遗传史、生活习惯等。

具体来说,心血管低风险人群指的是单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处于3.4-4.9mmol/L,而且患者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史等其他危险因素相伴,该类患者可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脂;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指的是单纯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或者虽然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但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上述的其他任何一项风险因素,该类患者需要及时开始药物治疗。

第二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评估完个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后,就得开始进行干预和治疗了。一般来说,低风险患者可以不用药治疗,尤其是还比较年轻的患者,可以尝试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脂目标值应为低于3.4mmol/L。若通过1-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仍然没有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理想水平,就得开始药物治疗了,常用他汀类药物,如瑞旨瑞舒伐他汀等。而对于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来说,必须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再加上药物治疗,降脂目标为低于2.6mmol/L,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至1.8mmol/L以下。

其中,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几点,饮食方面一定要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糖食物,在控制每天摄入总热量的同时,远离动物内脏、海鲜、鱼籽、蟹黄、油炸食物、肥肉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粗粮,吃饭七八分饱;尽早戒烟戒酒;加强锻炼,以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为主,坚持每天运动30min左右;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保持健康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逸结合,保证充分休息;戒骄戒躁,缓解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等。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8

答: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很多,比如说,生活作息不规律,缺少锻炼,吃高热量的食物,暴饮暴食,久坐,常期熬夜,生闷气常期郁闷等,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使心血管硬化。

那么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这么办,大家注意:(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2)适当的运动。

(3)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4)少食高热量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5)不要长时间的久坐。

(6)不要常期熬夜。

(7)保持乐观平衡的心态。

综上所述是低密度脂蛋白偏这么办的方法。









9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引起心脑血管损害,增加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动脉狭窄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因此是中老年人需要重点监测的指标。那么,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该如何处理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可将肝脏的胆固醇转运至外周组织,转运至动脉内膜下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斑块。有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若未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斑块的稳定性会逐渐降低,斑块的破裂风险会逐渐升高。动脉斑块一旦破裂,易诱发血栓形成并堵塞血管。血管堵塞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均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梗死发生于冠状动脉时,心肌血供会急聚减少或中断,引起心肌梗死;梗死发生在头颈部动脉时,脑组织供血障碍易引起脑梗死;梗死发生在肾动脉时易引起肾脏梗死,肾衰竭。因此,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均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对动脉的损害。


正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应超过3.4mmol/L,高于3.4mmol/L时所有患者均应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性治疗,包括低脂(如猪大油、海鲜、动物肥肉等)饮食,低低胆固醇(如动物内脏以及海鲜等)饮食,适当增加富含水溶性纤维、植物固醇(如植物油、豆类、坚果)等食物的摄入,坚持运动、减轻体重等。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应评估是否需要启动药物降脂,评估项目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幅度、是否合并其它基础疾病、是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幅度越大,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就越严重,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高,当其高于4.9mmol/L时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层属于高危患者。可能部分患者对危险分层比较陌生,危险分层专用于评估高脂血症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高低,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层属于高危与极高危的患者,均需启动药物降脂治疗,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4.9mmol/L时就应启动药物降脂,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以他汀为主,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建议以中等强度他汀起始治疗,如10-20mg阿托伐他汀、5-10mg瑞舒伐他汀或2-4mg匹伐他汀等,有利于减少他汀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肌肉损害、新发糖尿病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患者若同时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会协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也需要启动药物降脂。40岁以上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4.9mmol/L,但高于1.8mmol/L时属于高危患者,应启动他汀降脂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要评估是否存在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45岁)这三项危险因素,合并三项中任意两项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2.6mmol/L属于高危患者;同时合并三项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8mmol/L时属于高危患者,所有高危患者均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以降低心脑血管损害,通常需要启动他汀降脂治疗。

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稳定性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若高脂血症患者已经出现了相关并发症,均属于很高危患者,需要启动他汀降脂治疗。他汀治疗不仅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稳定并缩小动脉斑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这部分患者至少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部分患者为了增加降脂强度,擅自增加他汀用量。在此,医学莘需要告诫各位朋友,他汀的用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因为他汀超过中等强度时,剂量翻倍以后,进一步的降脂幅度不会翻倍,仅增加6.0%左右,但却可增加肝功能损害、肌肉损害、新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首先应改变生活方式,其次应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幅度、是否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是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评估是否需要启动药物治疗。评估结果为高危、很高危的患者均应启动他汀降脂治疗,为了降低他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他汀起始剂量应以中等强度为主。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10

低密度脂蛋白也是反应血脂情况的一种指标,通常认为测量值≤3.4mmol/L是理想范围,而>4.1mmol/L则是升高,常见的原因有高脂血症,尤其胆固醇的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能促进血管内斑块的形成,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当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后要引起重视,采取措施使其降到正常范围。

首先还是从生活方面入手,控制饮食,需要清淡饮食,尤其控制是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适量运动;治疗原发病;药物应用,他丁类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含量,也可以稳定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