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2020-11-19 10:32阅读(59)

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明宣宗朱瞻基被认为是明朝和平时代最为贤明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他与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十几个皇帝中最正常的了。

1

明宣宗朱瞻基被认为是明朝和平时代最为贤明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他与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十几个皇帝中最正常的了。而恰恰是在明宣宗时期,大明朝被覆灭的种子也种下了。

明宣宗朱瞻基虽然是明朝第五任皇帝,实际上他接手的大明朝算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明成祖朱棣靖难,明仁宗朱高炽短命。

明宣宗实际上算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太祖、建文、成祖三朝基本上都是打打杀杀,好不容易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又搞了五次亲征漠北,朱棣一死,儿子朱高炽继位,开启“仁宣之治”时代,九个月不到,明仁宗朱高炽也死了,年纪轻轻的朱瞻基继位。

朱瞻基登基后,大明朝才开始了正常的、稳定的王朝统治时代,朱瞻基是一位至关重要的皇帝,而且他做到了,实际上“仁宣之治”能够让明朝达到鼎盛,朱瞻基的功劳远远高于其父明仁宗朱高炽。

朱瞻基当皇帝的十年间,让整个大明王朝焕然一新,政通人和,无论是他对政、经、农方面,还是对吏治管理,制度改革方面都是整个大明朝做得最好的,他留给明朝后世之君的政治遗产也是最多的。

极盛时期一定会给极衰时代埋下隐患,明宣宗朱瞻基也不例外。

强化内阁制度

明宣宗时期的人才是整个大明王朝时代最多的,官吏也是整个明朝最为贤明,和谐,团结的。三杨内阁是整个大明王朝内阁团队中最稳定,最忠诚,能力最强的,连嘉靖时期的徐阶、高拱、张居正时代都无法比拟。

但是恰恰是朱瞻基加强内阁制度,强化内阁权力,让明朝在朝廷政治权力上出现了内廷、外廷的争夺和分裂,这也为明朝末期党争剧烈埋下了隐患。

内阁制度始建于朱棣时期,本来是任用一批低品级的官员给皇帝当秘书,做参谋,他们有参议权,却没有决策权。而到了朱瞻基时代,他为了加强皇权,简化皇权命令的执行手续,任命了一批高品级官员任内阁成员,比如尚书、侍郎等各部一、二把手入内阁,这样皇权是加强了,皇帝命令得到了强力执行。

同时内阁成员的权力也得到了加强,一个尚书或者侍郎既是部门首脑,又是皇帝近臣,想想这个位置有多么吃香。

宦权崛起

明太祖朱元璋对太监很讨厌,明成祖朱棣对太监也是看管严格,唯独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代,启用了宦官。祸害明朝两百多年而不绝的宦官参政制度始于明宣宗朱瞻基,直至明朝灭亡,宦官对明朝的覆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阁权力的加强对皇权有一定的威胁,前面说了,内阁成员基本上不是一品就是二品高官,不是大学士就是各部正副首脑,而且内阁成员是多名,他们完全有可能组成小团队对抗皇权。

朱瞻基不是傻子,非常清楚内阁权力加大对皇帝意味着什么,他需要政治上的帮手,需要在政务流程给内阁上把锁,于是他又像傻子一样的放出了历史上屡次出现的政治怪兽——宦官

朱瞻基创造性的设置了司礼监,让一群太监来制衡强大的内阁,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这样既可以减少皇帝的工作量,更能够让一帮忠诚于皇帝(并不一定忠诚于国家)的太监来制衡内阁。

朱瞻基设置了太监参政的司礼监机构,同时又强化了太监的文化、管理水平,当然对于特务机关,历代明朝皇帝都没有放弃发展过,只是后世朝代,本是专属于皇帝的特务机关被太监所控制,成为了宦权打击异己的工具,这是明宣宗朱瞻基完全没有想到的。

消极防御,放弃辽东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有两件重大的关于军事撤退的无奈之举却为明朝埋下了绝对的隐患,甚至直接养虎为患。

明宣宗时期,安南人黎利造反,朱瞻基认为安南离中原地区太原,此时也无力征伐,于是就借势承认了安南脱离明朝的事实,安南就是现在的越南。

朱瞻基犯的最大的错误是放弃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让瓦剌部落在明宣宗时期日益坐大,成为了明英宗时期的心头大患,甚至一度兵逼北京,差点就把明朝国都给端了。而明宣宗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直接给后来的辽东地区埋下了定时炸弹,撤了原来大宁府几个军事卫所,朱瞻基的目的的缩短军事防御线,减少辽东地区的军事开支。

由于有明长城的修建,把辽东地区长城以外的卫所全部撤到长城内,这样的相当于明朝间接的放弃了辽东地区长城以外的广袤地区,这为辽东的女真各部落的成长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辽东女真部落经过两百年的成长壮大,终于成为大明朝的盖棺者,后金的壮大,满清的入关根源其实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就种下了。

2

导读:明宣宗朱瞻基说起来也算是有作为的君主,这位明朝第五位帝王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开创了明朝的第二个小高潮仁宣之治。明宣宗朱瞻基书画双绝,在帝王圈里估计也就宋徽宗可比。朱瞻基盛年继位,宣德朝人才济济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等悍将。所以明宣宗时期明朝国力达到巅峰,万国来朝。虽然朱瞻基还算不错的帝王,但是由于他的的一些失误留下的隐患直接导致大明在明英宗时期由盛而衰。下文我们从三份层面来阐述明宣宗朱瞻基的遗留的隐患。


朱瞻基命其实挺好的,从明成祖朱棣政变上台在父亲朱高炽被册封太子的同时他也被封为皇太孙。也有一种说法,朱高炽能当太子还是沾了朱瞻基的光。这就有点和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传说一样了,也是康熙通过观圣孙才决定传位雍正的(这就是传说,不要较真儿)。明宣宗朱瞻基盛年继位,在位十年后38岁壮年去世。从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到朱瞻基执政的这十一年,大明王朝休养生息、社会矛盾缓和史称仁宣之治。所以说宣宗朱瞻基还是非常有作为的,但是依然有些执政的瑕疵深刻影响后世君主。客观上也造成了大明王朝在以后有盛转衰,甚至流毒深远。


宦官势力从明宣宗开始可以接触外廷,开启了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历史

先说明朝的宦官势力,明朝宦官介入政务就是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的。朱瞻基在内廷开设内书堂指定翰林学士在内书堂教宦官,宦官从此接受正规书本教育。朱瞻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自己犯懒的时候,让宦官能够处理私人文件并正式与朝廷官员联系。这一改朱元璋、朱棣甚至是朱高炽对于太监的防范的态度。朱瞻基自以为宦官依附皇权而生,所以在忠诚方面是文官无法比拟的。

说到朱瞻基让宦官介入政务的目的,还要先说一下明朝的政治制度。从朱棣开始就成立了内阁,作为皇帝和六部之间的桥梁。最早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机构,但是从朱瞻基开始形成了权力机构。朱瞻基采用了一种票拟的办事程序,规定内阁先审议官员奏议。在审查后提出建议贴在诏令上以供御批,如果朱瞻基同意就会把建议转交六部执行。

如果内阁建议不合适,朱瞻基就会指派司礼监的宦官采取适当的行动。由于六部一般对内阁或者司礼监的建议直接执行(谁敢去和皇帝复核确认是否真的是帝王的意思?不敢呀),所以司礼监的宦官就有了夹带私货、甚至假传圣旨的可能。只此一项就造成了内阁和内廷争夺权力,贻害无穷。由宦官组成的内廷与文官内阁争斗一直持续到魏忠贤被杀。


对于蒙古草原格局不清楚,放任瓦剌一家独大直接导致了明英宗朱祁镇(朱瞻基儿子)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蒙古在明朝时期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鞑靼在东靠近明朝;瓦剌在西部。而号称北元太师的鞑靼部领导人阿鲁台,多次袭扰明朝边境。结果被强硬的永乐大帝朱棣给揍的鼻青脸肿,接受明朝册封为和宁王与瓦剌对立。阿鲁台的威信被打没了,所以他只能背靠明朝对峙瓦剌部。相当于阿鲁台的鞑靼部是明朝扶植起来对抗和牵制瓦剌做大的对手。

瓦剌部名义上与明朝修好,然后积极的攻击鞑靼部的阿鲁台。朱瞻基居然连这点战略眼光都没有,很明显应该扶弱逸强延续以前的政策扶植阿鲁台对抗瓦剌呀。但是他居然坐视瓦剌攻击阿鲁台,最后杀死对手一统草原。明宣宗宣德九年,阿鲁台所部遭到瓦剌所立的大汗袭击,战败后又受到瓦剌首领脱欢攻击被杀。

此时瓦剌已经一统草原,时刻威胁着大明的安全。等到脱欢去世后也先继位,瓦剌部已经露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再加上明英宗朱祁镇盲目出兵,结果土木堡事变大明精锐尽丧、英宗被抓。大明王朝有盛转衰,明朝和蒙古攻守态势逆转。从根子上说还在朱瞻基遗留下来的隐患。


在完成最后一次下西洋后,主动撤出对印度洋和南洋的探索。不但丧失了未来海洋时代,也造成了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的局面。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是朱瞻基在最后一次下西洋以后,主动关闭了即将迎来大发展的海洋探索。大明开始闭关锁国,切断了和南洋、印度洋以及西亚、非洲的国际联系。明朝在国际事务中孤立,放弃了华夏再次领先世界探索海洋的机会拱手让给了西方。大明王朝放弃到手的好牌,主动退出了海洋争霸时代的牌桌。

这个决定也严重影响到了大明水师的士气,水师力量逐渐废弛。没有强大水师的保护,客观上造成了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的倭寇横行。大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戚继光的领导下才最终平定倭寇。这一切都是朱瞻基的仓促决定造成的隐患。


小结:


明宣宗朱瞻基总体来说是位明君,但是在宦官介入政务、取消海外探索以及对蒙古草原放任三方面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严重的隐患。这三方面在明朝中后期深刻的影响着大明王朝,也许这时朱瞻基所没有想到的。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3

宦官识字并非隐患

其实吐槽机不太赞同明宣宗设“内书堂”让宦官读书算是什么隐患,大抵是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几个大号太监给人的印象太深,很多人就觉得明朝是太监专权的王朝。但事实上有明一朝,无论多牛的太监,皇帝都能弹指而定,他们就是一群皇权放出来咬人的疯狗而已。

太监专权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是否识字,而是皇帝是否给他们放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也有专门教太监识字的机构,位置就在中南海里的瀛台,但清朝从来没有过超级太监,李莲英之流也就算个佞幸。

明宣宗及他身后的皇帝们放权给太监很大程度是没法制衡文官集团,整个朝堂的权利结构出了问题。这事儿还得怪朱元璋,明太祖设计的权利三角分别是皇权、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在洪武和永乐朝这个结构还算稳定。

但是到了朱瞻基登基时,权利其实已经失衡了,勋贵集团靠血统传承,堕落得太快,只剩下一个英国公张辅够点分量。而文官集团中人才辈出,三杨单拿出哪个都是顶尖的官僚,这还不算地方上的于谦、周忱等人。

诚然当时的文官都忠心耿耿,但作为大一统王朝,权利失衡是会引起灾难性后果的,这条铁律古人非常清楚,即使到现代也有很强的指导性,西方的三权分立不也是按这个思路来的?

故此朱瞻基弄出宦官集团来平衡权利虽不算什么高招,但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他身后的若干年,每当文官集团权利过大,开始压迫皇权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超级太监。年轻的正德面对刘健、谢迁、李东阳,弄出了个刘瑾,同样年轻的天启更狠,面对东林党整出了个魏忠贤。可仔细想想,杀这两个家伙费劲吗?

朱瞻基留下的最大隐患——转攻为守

明朝在洪武和永乐两朝一直保持着扩张姿态,在国家战略上以进攻为主,但朱瞻基改变了这个国策。其中或许有与民生息的考量,但是他的转换太快了,造成帝国领土急剧缩水,为明朝埋了一个大炸弹。

他继位不久的宣德二年(1427年),就因为明军战败而准许安南立王,非但明朝向南的扩展彻底终止,连很多传统领土都跟着一并丧失。未来几百年中原王朝再无力向南发展,云贵地区还饱受外患。

宣德五年(1430年),他又内迁开平卫至独石堡,明军失去了进攻草原的桥头堡,从此只能被动防御草原的进攻。宣德九年(1434年),他废置了奴尔干都司,辽东地区成了明朝的边境,长期的袭扰之下,本来能向内地输粮的辽东最终变成无底洞。领土剧烈收缩的明朝此时对土地兼并的抗性已经下降到很危险的地步,成了未来灭亡的主因。


总结起来吧,明宣宗朱瞻基其实是个挺有趣的皇帝,他有很广泛的爱好,画画很不错,尤其擅动物画,诗写的也在水准之上,斗蛐蛐也有一手。为人幽默风趣,时常和大臣开玩笑,还有容人雅量。

文治能整顿吏治,保持国家兴旺,武功能上马砍人,亲自去守卫边关,作为一个太平天子,他的素质算顶级的。吐槽机写的那些隐患大抵算种吹毛求疵,毕竟谁也不可能预见未来的事儿,就扯淡到这吧,2020年再见~

4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仁政治国,任用贤德之人,重视农业生产,出征蒙古大漠,综合国力得到很大增强。 后世所修的《明史》高度评价明宣宗:

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其与父亲仁宗开创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新气象,史称“仁宣之治”。不逊色历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然而宣宗皇帝也为后世埋下一些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首当其冲便是扶植宦官势力。 在洪武朝,太祖朱元璋曾立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到了永乐时期,宦官多次在宫中刺探消息,“助攻”成祖朱棣夺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地位得以提升,开在崭露头角。

《明史》:在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到了宣德时期,宣宗延续祖父的做法,进一步提升宦官的地位,为更好服务政事,设立内书堂作为配套,专门的宦官教育机构,师资力量雄厚,以翰林学士教授四书五经,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据说是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从此培养出一大批知识型宦官:

用途1、辅政中央。

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独揽大权。到了儿子成祖朱棣,精力有所不及,选拔解缙等人进入内阁,担任皇帝的私人秘书,作为政务方面的顾问。

至宣宗时期,确立下了内阁——司礼监联合辅政的制度。具体流程:由内阁提出适当的政务处理建议供皇帝参考,称“票拟”;之后皇帝决策定夺,称“批红”。宣宗皇帝被称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为了对得起这个称号,减轻政务上的负担,授予宦官代行”批红” 权,行使这一权力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其之上是掌印太监。可以看出代表皇帝的司礼监权力在内阁之上,内阁需要司礼监配合才能发挥,以此保证皇帝的大权独揽,这一确立下的制度一直得以延续。宣宗在世时,宦官危害不太,一切在皇帝掌控之中;但宣宗去世后,大权落到了宦官之手,王振权力熏天,怂恿御驾亲征,导致英宗被俘,差点灭国。明朝之后的宦官也是“人才辈出”,刘谨、魏忠贤等人皆是把持朝政一时之人物,魏忠贤,人称“九千岁”。

用途2、监督地方。

为了更好起到控制地方,宣宗皇帝在即位之初,便派出宦官作为眼目,镇守云南,主要起“监督百姓、监军、弹劾地方官”的作用。以此作为试点,逐步在全国展开。如派内管谭顺协助平江伯镇守淮安;派刘宁驻守镇江。至宣德十年,即1435年宣宗去世时,全国撤销十三布政使,由派出宦官代替,有些还兼着皇帝采办之职。这些宦官所到之处,为祸一方,不仅压制地方官,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出现当地官吏殴打宦官的例子,欺压程度,可见一斑。在监军方面,存在宦官严重干扰了军政,时任副总兵方政便上奏说,宦官作威作福,对于边务诸多阻挠,还擅自调神机营出镜。

用途3,出使外国。

比较熟悉的是郑和下西洋,被传是寻找建文帝下落,这个是比较正面的形象。更多的宦官借着天朝的威望出使他国,行“奖劳赏赐”事之余,打着皇帝的旗号,索要贡物,但不知适可而止,贪得无厌。引起了朝鲜国王的职责:

皆宦寺无识之徒,嗜欲无穷,其所经过,侵渔万端,取人之物不厌于心。


可以说宣宗宠幸的宦官,引起了国际间的争端,丢脸都丢到国外去了,严重损害了明朝的国际形象,违背了成祖朱棣派出郑和“七下西洋”的初衷。

后记

夺取政权后的朱元璋,采取了不信任文人的姿态,取消了丞相一职。至宣宗皇帝,选择了近水楼台的宦官,着力培养,为其左右驱使。出于私利,于己方便,又开创了内阁+司礼监的辅政模式。就以宦官这一族群而论,身体上的残缺只会更执着于权力的追求,宣宗给了他们机会,在以后的岁月。使得明朝成为宦官专权严重的又一个朝代,始于宣宗的1425。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5

人观点,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的隐患是他在宫中设立了内书堂,教宦官们读书,这为明朝中后期得宦官干政奠定了文化基础,但必须说明的是,这不是他刻意为之的结果,只能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 朱瞻基设立内书堂的背景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九族,同时杀陈宁、中丞等数人, 随着案件不断深入,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同时,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趁势废除了丞相制度,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然而,随着丞相制度的废除,弊端也随之体现,由于原先丞相的权力大部分归集于皇帝一人,皇帝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十七年分别设立了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制度。当然了,此时的内阁的权力还很小,内阁大学士充其量只是参谋顾问的角色,品级也只是五品,而司礼监也只是履行上传下达的职责,同时,朱元璋还定下了“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律。

随着朱棣靖难成功,成功登上皇位,内阁权力逐渐得到强化,解缙、三杨等一批内阁大学士开始崭露头角,但权力依然受到极大掣肘,难有更大作为。而在靖难之役当中,以马三保(也就是后来的郑和)为代表的一批宦官曾经立下过大功,致使朱棣对宦官的信任进一步加深,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内阁权力真正得到大幅提升是在明仁宗朱高炽时期,朱高炽在他短暂的十个月的在位时间里,在不违背先祖遗训的情况下,搞出了一个兼职制度,也就是由正二品的尚书或正三品的侍郎等兼任正五品的内阁大学士,这样,内阁的权力得到极大强化,实现了质的飞跃。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和丞相几乎同等的权力,皇权与阁权之间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瞻基为了保持保持权力平衡状态,开始着重培养另一股政治力量——宦官,但是,宦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论智商、论计谋都远远无法和饱读诗书的内阁大臣们抗衡,内学堂也就应运而生,内学堂主要就是一个专门教宦官文化知识的机构,在这个机构的运作下,宦官的知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权力体系:内阁负责票拟,提出对某件事的处理意见,请皇帝决策,皇帝形成决策之后,转交司礼监按照皇帝的旨意进行批红,最后下发各部落实。

  • 设立内学堂产生的隐患

当然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两面性的,内学堂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宦官的整体水平,固然对内阁的权力制衡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也为宦官专权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正所谓不怕流氓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自古以来,宦官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理结构上的某种缺陷,宦官当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个变态、阴暗的心理,这些人都以报复社会为己任,是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但是苦于知识水平有限,往往掀不起什么大浪。但是,受过教育的宦官就不一样了,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斗争策略和水平,逐步从温顺的绵羊变成了呲嘴獠牙的猛兽,遇到比较软弱的(如明宪宗、明光宗等)或不管事的(如明武宗、明熹宗等)皇帝,他们凭借着高超的斗争水平和与皇帝的特殊亲密关系,往往得以插手并把持朝政,形成宦官专权,呼风唤雨、兴风作浪,将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明朝中后期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人,无一不是如此。

结语:不可否认,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任谁也抹杀不了,但是,他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的行为,不能说必然完成了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但至少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大明王朝造成了极大的后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6

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看,明朝皇帝朱瞻基应该赶在哥伦布之前发现新大陆,而不是在宣德八年的时候,停止“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明朝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自从郑和病死在印度半岛的古里之后,朱瞻基就顺势停止了大规模海外贸易和汉民族的海外探索。

而西方的哥伦布于1492年才发现新大陆,这一前一后,仅仅是59年。

如果明朝皇帝朱瞻基不停止“下西洋”的海外贸易和远航探索,而是把“下西洋”经常化、持久化、制度化,那么中国的远洋船队迟早会在印度洋与西方的远洋船队相遇。

这样中国就不会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被荷兰船队占领台湾。

如果他不永久性停止“下西洋”,此后明朝也会根据西方国家的殖民思想,做出必要的海外拓展,而且可以根据西方列强的海军状况,来建设大明朝的海军。

可惜朱瞻基,在世界发展变化的最关键的时刻,下令永久性的停止了“下西洋”的海上探索和拓展。

如果能够维持“下西洋”的活动,即使缩小规模,减少远航的次数,明朝也不会成为闭关自守的朝代。

明朝起码可以阻止英国独霸印度洋,如果明朝海军能够守住马六甲海峡,在新加坡建立永久性海军基地,英国和荷兰的海军要进入太平洋地区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朱瞻基的闭关锁国政策给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 其一、明朝丧失全球战略支撑点的隐患

说白了,闭关自守的办法是守不住大明江山的,停止“下西洋”,此后非洲东岸、印度洋沿岸、东南亚、马六甲、菲律宾一线,就成为全球性的战略真空地带。

只要有一点点雄心壮志的国家出现,他们一定会填补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真空地带。

  • 其二、明朝丧失东南亚华侨安全生活的隐患

因为朱瞻基的永久性“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海外华侨被殖民统治和被殖民者虐待和屠杀。

比如:菲律宾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规模屠杀华人华侨的事件,因为海军力量不行,万历皇帝只能听之任之,毫无办法。

  • 其三、明朝丧失边疆岛屿的隐患

明朝没有在马六甲海峡这样的战略要地,建立永久性的海军基地。

所以,导致明朝的海上防御形同虚设,没有强大的海军,靠在陆地上架几门红衣大炮,根本守不住任何近海岛屿,1604年之后,澎湖、台湾等经常被荷兰海军袭扰和入侵。

综上所述,如果明朝皇帝朱瞻基不停止“下西洋”的海外贸易和远航探索,而是把“下西洋”经常化、持久化、制度化,那么中国的远洋船队迟早会在印度洋与西方的远洋船队相遇。

明朝也就不会存在丧失全球战略支撑点、丧失东南亚华侨安全生活、丧失边疆岛屿等隐患。

这些隐患很大程度上是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来的,这些隐患不仅影响明朝的历史进程,也成为中国大历史中的缺憾和遗憾。

7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朱瞻基是明朝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其在位期间,“以德治国”积极实行仁政,同时重视国家农业生产,使国力进一步增强。

朱瞻基执政期间,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励精图治,使得国家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实现了明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仁宣之治”。历史学家谷应泰是这样评价朱瞻基的,“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由此可见,明宣宗朱瞻基的历史功绩是很高的。

作为世人所称道的明君,朱瞻基其实也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尤其是在处理宦官问题上,他出现了重大的失误。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请听玲读历史的分析。

朱瞻基允许宦官识字,提高宦官地位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防止宦官干政,便在宫中立下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以此明令禁止宦官参政。建文帝在位期间,对宦官的管理也是极为严苛的,靖难之役爆发后,很多宦官便被朱棣所用,于是朱棣便依赖宦官“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这些宦官为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战争结束后,宦官们的地位较之前有所提升。

朱瞻基即位后,开始加强对宦官的培养,在宫中设立专门的宦官学堂——内书堂,允许宦官读书识字,对于朱元璋“内臣不许读书识字”的规定置若罔闻。内书堂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宦官,而且政治地位又有所提升,于是这些有学问的宦官便开始结交外廷官员,为日后的参政打下了基础。由此可见,内书堂的设置其实已为明朝宦官专政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宣德年间,朱瞻基还给自己的心腹太监金英、范弘等赐以免死诏。可见,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宦官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实质性提高。

朱瞻基重用宦官参与政事,赋予宦官权利。

明宣宗不仅提高宦官地位,甚至还重用宦官参与政事。无论从中央到地方,还是从军事到民政,宦官们已经开始全面参与所有领域的事务,而且朱瞻基还赋予宦官更多干政权利。

1、代行“披红”权。宣德时期,朱瞻基确立了司礼监联合辅政的体制。起用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皇帝的批红权,可以对内阁的票拟进行披红。“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批数本外,皆秉笔内官遵照阁中票拟,用硃笔批行。”在这种特权下,以“披红”束缚“票拟”,即秉笔太监权利可以凌驾于内阁之上,可想而知“秉笔太监”的权利有多么大。

2、参与军政权。朱瞻基在位期间,在各省和边镇都派有镇守太监,主要作用是监督民事、刺探军情、监军、监督地方官员等,而且在军政中也是重要角色。于是,这些宦官自侍权高,便为所欲为,甚至干扰军政。

3、采办贡品权。宦官还有一项重要作用就是为皇室采办贡品,据记载,朱瞻基对蟋蟀情有独钟,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于是他经常派宦官到各地采购蟋蟀。《万历野获编》记载:“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而这些采办太监便狐假虎威,倚仗皇室,为害地方百姓,惹得民怨沸腾。

结语

综上所述,朱瞻基在位期间,设置内书堂,允许宦官识字,提高宦官地位,赋予宦官批红权等,使宦官的势力得到空前提高,无意中为宦官专政留下了隐患。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亲征瓦剌,导致“土木堡之变”。王振是朱瞻基亲自安排在朱祁镇身边的太监,所以“土木惨败”朱瞻基是不能脱尽干系的。明熹宗时期,魏忠贤为司礼秉笔太监,权倾朝野,使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专权达到了顶峰。由此看见,无论是王振专权,还是魏忠贤擅权乱政,根本原因就在于明宣宗起了好头,赋予太监“披红权”,所以,笔者认为朱瞻基留给大明王朝最大的祸患就是过于重用太监,赋予了太监过多的权利,最终酿成了明朝宦官专政的悲剧。

8

宣宗朱瞻基,明朝第5位皇帝,也是位守成君主,当政10年,德政治国,内外宽和,重视农业,在经济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使大明国力进一步强大,有了“仁宣之治”的赞誉,但因为朱瞻基的宽容治国,自己又是一副老好人,也给继任者留下一些隐患和弊政,比如明朝的女真问题和宦官之祸,朱瞻基负有很大责任。

明宣宗朱瞻基画像。

朱瞻基是个慈善心,他在位已把重心转为“内政优先”,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由洪、永时期的“以猛治国”、“主动出击”变为“以守为主”、“招谕安抚”的政策,特别是对女真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来之招抚,击而不追是其用兵方针,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受到侵犯,采取的军事行动也是非常委婉,对于来附的女真首领,大授官职,各方面优待,女真官员家里遇到困难,朱瞻基还派人予以救助,据统计,朱瞻基时期,女真朝贡次数是最多的,达到400多次,平均每年36次,趋于频繁的回贡,也让明廷苦不堪言。

宣宗行乐图,局部。

永乐时期,北方边关马匹全是政府包办的官营市场,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马匹是市场最重要的商品,明廷能过市场获得大量马匹,马政也是国家要务,从朱瞻基开始,裁撤辽东苑马寺官员,允许其他商品在马市上贸易,于是马市出现逆转,对女真人的控制松动,明廷再无法获得大量马匹,宣德以后,明朝国力衰减,女真不再拿出马匹交易,想着以“厚往薄来,施以恩惠”的政策,却培养了强大的女真政权,逐渐失去对辽东的统治,最后自己被灭。

宣宗时期,内阁有杨士奇、杨荣、杨杨溥一同辅政,并称“三杨”。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宦官之祸最严重,东汉、唐朝,明朝,而明朝也最为严重,其实早在朱元璋、朱棣时期,对宦官的控制是很严的,而宦官的地位和势力出现逆转,就是从朱瞻基开始的,毫不客气的说,明朝的宦官之祸就是老好人朱瞻基开启的。明朝的宦官本来只是搞搞服务,都是不识字,不准识字的,朱瞻基可倒好,在宫内为宦官开办教育机构,取名内书堂,请翰林院的尖子生来授课,每次上课人数不下二三百人,全是宫里的大小宦官,这些知识型的阉人自然就参政、提升政治地位,从而走向权利巅峰。

朱瞻基的景陵。

朱元璋规定,有大功才封爵,文人最高也仅为三孤,朱瞻基倒好,只要的宠信的宦官,都赐免死诏书、免死铁券,宦官地位再次提升;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后,大学士有奏折票拟权,皇帝是批红权,可到了朱瞻基这儿,批红权直接给了宦官,司礼监秉笔太监直接可代替皇帝,于是,宦官从此凌驾于朝廷内阁之上,此外,朱瞻基还宦官派发兵权,各边关镇守都有太监出镇,洪、永时期虽也有宦官出镇,但那是特批的,且极少,而朱瞻基时期,已成常态和惯例,所以一边培养宦官,给施政权和军权,对太监的大力扶植和纵容,在朱瞻基时期,宦官还不敢太放肆,可时期一过,即开始了宦官专权。

9

朱瞻基其实在历史之中也是有为的一位明君,他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其一生之中的政绩可圈可点,仁宣之治就是对这位皇帝政绩的肯定。

当然也有人说朱瞻基为大明朝留下了几个隐患,致使明朝后来走向了陌路,其实这样的说法有失公允,真的要说留下隐患,任何一个王朝从建立之初,大封开国功臣让他们世代罔替就是为王朝的灭亡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位有为之君所立下的政策,开始之初都是为了国家繁荣昌盛,为了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只能说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后来由于这个政策因为变质而形成一个可以让王朝走向陌路的隐患。

朱瞻基就是如此,开始之初他所建立的一些制度也是为了使明朝更加安定,使百姓安居乐业,只不过这些规定由于后来的变质成为了明朝走向陌路的隐患。

朱瞻基为明朝留下的第一个隐患就是提升宦官的权利,让宦官读书识字。而朱瞻基这么做就是为了打压内阁,因为当时的内阁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而这股势力可以威胁到皇权。一个古代王朝出现了君臣争夺权利这个王朝势必走向混乱的局面,亦或者因为内阁自身的利益干扰皇帝的一些令政,总之一个王朝出现一股可以左右皇帝的权利对于一个王朝没有任何好处。

朱瞻基本来以宦官打压内阁加强皇权,可是就是因为宦官可以读书识字,让宦官们形成了一个阉党派系,本来阉党和文官争斗可以更加稳定局势,可两派之间的争斗慢慢的影响到了整个明朝,最后让明朝走向了陌路。

第二个隐患就是选择继承人的问题,只不过是后来的事情,朱瞻基后世之君也就是那位御驾亲征与瓦拉交战的皇帝朱祁镇,其最后的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知晓。其实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能怪朱瞻基,朱祁镇乃是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按照皇位正统性也并没有任何过错,只不过后来是朱祁镇听信谗言而遭此一败,显然把这个隐患的错加给朱瞻基有失公允。

第三个隐患就是重新下西洋,明朝下西洋就是为了展现明朝的强大,同时了解各地番邦的实力,来强大自己本身。后来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导致中华与西方严重的脱轨,本身可以说下西洋并没有过错。而是因为下西洋花费了巨大的财富,致使明朝国库空虚,但国库空虚与国家安定来说孰轻孰重呢。显然就算没有下西洋,明朝的国库一样会亏空,本身明朝官员在朱瞻基当政时期已经出现了腐败之像,有没有下西洋国库都是如此,官员也会把税赋加入百姓之手。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明朝走向陌路是朱瞻基埋下的隐患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不能说是朱瞻基建立了一些制度让明朝灭亡,而是在制度之内的人让明朝走向了灭亡。就如同一把菜刀一样,有人把它当作一个工具,而有人却把它当作凶器,难道就是菜刀的发明者造成了菜刀成为凶器的隐患吗?

10

对于朱瞻基这个人,都比较熟悉,但对他对评价褒贬不一,他是朱高炽的儿子,在父亲短暂的皇帝生涯之后继承明朝的皇位,他和父亲在统治年间为明朝缔造了一个盛世:仁宣之治,可以说是明君,天下太平,似乎明朝一直都处于盛世之中,可是奈何他却非要做一些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事情呢?从远了看,他影响了这个朝代,从近了看他也差点让明朝刚起步就灭亡,这要从何说起?且慢慢往下看来。

一、明宣宗在位的时候,确立了太监读书这一规定

在明朝初年,太监作为宦官,他们的任务就是服侍皇帝的日常生活,那会儿也没有东厂,西厂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而只有锦衣卫作为明朝的特务机构,这锦衣卫自然不是太监管的。可是到了明宣宗的时候,他逐渐意识到内阁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组织,那么皇帝要控制他们就是不大容易的,于是这时候他首次想到了利用太监,可是太监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才能让他们去限制外边文官的动向呢?

他当即确定了,以后太监们都应该读书。而太监们读书就意味着以后他们就不单单是文盲太监了,而是颇有文采的人,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太监们除了是宦官以外,有的时候还比文官们有能力,可是有能力的太监毕竟是少数的,而多数太监识字之后就可以干预朝廷的奏折问题,接下来就酿成了后世明朝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的阉党与文官集团的斗争,这斗争一直持续到了南明,却依旧存在,最终还是因为宦官,搞得这个朝廷彻底灭亡了。

二、在明宣宗在位的时候,重新开始了下西洋的举动

朱瞻基的父亲死的很早,刚登基一年就死了,而他的爷爷当年依靠明朝初年的强大国力,让郑和屡次去外边和外国打交道,可是他们这些人又不是去做生意的,更不是去寻找殖民地的,自然就是花钱比挣钱多了,故而一段时间里明朝都没有在让郑和去干过这种事,而这一次,朱瞻基又开始了这样的计划,他想要让外人知道自己治理下的明朝是国泰民安的,可是这最后的西洋之旅,搞得明朝的国库一度成为了空壳子,这样的朝廷要怎么维持呢?只能靠着赋税和别的办法,这就加剧了明朝的阶级矛盾。

而当时他不过才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前边还有明仁宗,朱允炆这种都没有怎么做过几天皇帝的人。他已经确定了明朝那种百姓是奴仆,而皇帝是可以随意挥霍的主人的趋势,这当然成为了僵化明朝的一个原因,而之后他又没有再怎么改革过,如果不是因为明朝那会儿还没有强大的外敌,那么他就很可能把明朝带入灭亡,而实际上在他的儿子的时代,明朝就几乎要夭折了,只不过所谓的天命还在,百姓还没有那么穷苦,才没有让灭亡来得这么快。

三、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没有深思熟虑,完全没给朱祁镇好的教育

在朱瞻基一生当中,也许选择了一个朱祁镇来做接班人是他最容易后悔的事情,因为他这个宝贝儿子直接就可以算是一个傻子,当年只因为自己宠幸的太监的一句话,他就要亲自去和瓦剌打一仗,结果这仗没有怎么打成,自己带出来的几十万兵马都成为了泡影,在这些兵马被消灭之后,明朝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综上所述,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用的正规部队了,朝廷的精锐被几乎败光,而朝廷里人心惶惶,如果那会儿没有几个得力的臣子站出来,那么明朝也就可以提前变成南明了,这一切虽说是朱祁镇太过愚蠢,可是他的父亲难道没有责任吗?可见朱瞻基是不可能推卸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