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何评价二战日军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如何评价二战日军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2020-11-18 08:32阅读(59)

如何评价二战日军的四式反坦克刺雷?:二战后期,为了挽救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的局面,日本海军投入了专门用于自杀式攻击的所谓“神风特攻队”,并叫嚣着“

1

二战后期,为了挽救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的局面,日本海军投入了专门用于自杀式攻击的所谓“神风特攻队”,并叫嚣着“一机换一舰”的口号;而日本陆军自然也不甘落后,于是各式各样的“决战”兵器纷纷登场,昭和参谋们打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能用一条人命或者一门火炮换取一辆敌坦克,那么“皇国“必然会转危为安。

到1944-45年,“谢尔曼”坦克的压倒性优势令日军在“甲-弹”对抗中完全处于下风,因此在反坦克作战中,自杀式战术也已被常态化。典型的自杀式战术就是一名身背1~2枚反坦克地雷的日军步兵,从掩体中突然出现,钻到坦克车底同时拉响导火索;而在缅甸战役中,盟军还遭遇到了身处隐蔽良好之道路掩体中、用一枚炮弹和一把锤子武装起来的日军自爆兵(英国人称之为“现场起爆雷”)。而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穷途末路下的众多疯狂之举的产物,四式反坦克刺雷(刺突爆雷,片假名:しとつばくらい)无疑是二战日本步兵反坦克器材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二次元周边题材中,四式反坦克刺雷也是日系标志性的反坦克装备。


关于这一兵器的方方面面,下面就由老白我向大家细细道来。

四式反坦克刺雷本身是一种采用空心装药原理的锥形反坦克炸弹,爆炸物被装置于底部中空的圆锥状药型罩当中,弹体外壳也是类似漏斗形状的圆锥体结构,弹体通过位于其底部的套管套接于长达1.8米的木(竹)制手柄之上,套管边缘有一个保险销防止非作战使用状态下炸弹被意外引爆,在圆锥弹体底面上还有等距排列的3个支腿……从外观上看,它就像是由恶童用长杆挑起的一个样子滑稽的巨型陀螺玩具。

该武器的基本参数为:

弹体总重:5.3千克;空心装药质量:2.9千克;弹体长:280mm;弹体圆锥基部直径:203mm;手柄长度:1900mm(一说为1500mm左右)


战后盟军缴获的四式发坦克刺雷(刺突爆雷)

提及这种步兵反坦克武器,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谈谈空心装药技术。

空心装药技术以所谓的“门罗效应”为理论基础,顾名思义,它最初是由美国的一位名叫门罗的工程师发现的。试验结果显示,如果将弹体装药进行塑型,使其呈现为某些特定的凹状结构,即可提高爆破效能。一战期间,德国的一位兵器工程师对这种技术进行了发展,他采用薄制金属材料包裹弹体,并使弹头外壳前端与塑型炸药之间保持一段很小的间距(约为弹体直径的2~3倍),使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前的瞬间被引爆,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聚能”杀伤效应。

直在1938年,2名瑞士工程师完善了这种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弹药制造中,而英国人作为间战时代中众多新式军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之先驱,首先将其方案应用于其反坦克枪榴弹的设计中。于是,一个新的反坦克弹种“破甲弹”(sharped charge shells),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破甲弹的杀伤原理。本图的完整版,包括空心装药技术的介绍内容,最早附于2006年本人为国内某军事杂志撰写的专题《二战步兵反坦克武器》中,不知道大能的头条算法是否可以放过白某人一马 :-)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中,破甲弹更多的是依赖“聚能效应”所产生的高速金属射流来“切割”装甲的:当弹头接触到坦克装甲后,位于弹体底部的引信将被引爆。随后,包裹成型装药的所谓“药型罩”(采用熔点较低、密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如黄铜、紫铜等制成,纯铁或其它满足条件的合金也可)将在高温下熔融,并在炸药爆破的压力下形成可达10000米/秒的高速金属射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将会像“用高压水流冲击泥土”一样,在装甲上打出一个小洞,随后,残余的金属射流将与被击碎的装甲破片一起进入车内,位于其行进路径上的坦克乘员必然非死即伤,甚至还可能造成弹药殉爆等“二次杀伤”效应并完全摧毁一辆坦克。

空心装药技术在二战期间得到了非常普遍应用。作为当时新锐之步兵反坦克武器的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RPG,即俗称的“火箭筒”),其射弹均采用破甲战斗部;然而直到战争后期,真正投入实战的并可供步兵班组携行使用的却也只有美国的“巴祖卡”(Bazzoka)和德国的“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正式名称是Raketenpanzerbüchse 43),因为这种装备所涉及到的超小型固体火箭、电/磁击发装置和速燃发射药(尤其是后者)等技术,其门槛在当时还是比较高的;而对于无后坐力炮来说,其单兵携行化达到实战要求则要等到战后的60-70年代了。

另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单兵手掷的反坦克手榴弹——应运而生。二战中苏联、德国和日本等参战国均使用过采用空心装药原理的此类武器。苏联的是RPG-43和RPG-6型,德国的是“1型反坦克手雷”(Panzerwurfmine I),日本的则是“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日语:3式対戦車手榴弾)。

反坦克手榴弹的重量是普通手榴弹的2-3倍,因此相应的其投掷距离较短(通常只有15-25米),它是一种绝对的近战武器,对于在弹火纷飞的战场上使用它的士兵而言,面临着的也是九死一生的考验。此类武器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弹体必须垂直击中装甲才能取得最佳的破甲效果,才能从最大限度上发挥聚能效应的威力,所以它们都配有软式的(或可折叠的)飞行稳定装置;日本的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是采用较为“山寨\"的麻制纤维束来实现这一技术设想的,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解决空心装药炸弹投掷角度的问题,德国人所采用的伞状稳定装置

3式対戦車手榴弾

综上所述,既然各种常规的单兵反坦克手段对于日本军部而言都不可行,况且在抵近距离上的步兵反坦克作战本身伤亡率又极高,所以按照昭和参谋们的逻辑,或许还不如采用人操方式将空心装药炸弹直接怼到敌坦克上,追求“一命换一车”的战术效果呢。

何况,帝国军人一定要发扬“白兵突击”之传统。抱有必死之信念和决胜之意志的帝国军人,双手紧握超过6公斤的大威力炸弹,凭借着“凌驾于物质之上的充溢之攻击精神”,如同唐吉珂德向风车发起挑战般朝着敌战车发起冲锋,所不同的是,他手中的武器真的可以摧毁那个庞然大物。拥有“大和魂”加持的“昭和男儿”, 定然会将“米英鬼畜”炸个屁滚尿流!生命如同樱花般在绚烂绽放的同时凋落,魂归九段坂的旅途不会有任何“遗憾”。有昔日“肉弹三勇士”为“榜样”,这些个“特攻”行动,定然会在此非凡之时代,掀起令当代“敌寇”为止色变的“神风”——对于被洗脑比较彻底的帝国军人而言,这显然是一幅足够 綺麗 的场景。

四式反坦克刺雷,堪称是昭和时代上半叶中的暴力美学的集中体现之一,当然所谓的暴力美学也体现这种兵器的技术细节当中。下面就试着给各位讲讲看:

首先是所谓的 双重“保险”装置:

在要使用刺突爆雷之前,士兵需要先移除安全销(肉眼可见),这样弹体外壳的漏斗状结构末端的套管与手柄间如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即可发生相对位移;

然后,当刺雷上的支腿撞击到坦克车体装甲时,如果撞击力足够大,那么手柄顶端的一个充当击针的钉型装置(从外部不可见)就会向前移动,它先是会切断一个横贯套管与手柄的保险丝(第二重“保险”),然后继续前移,当相对位移达到约50mm时,“击针”即可完全就位并击发弹体内的雷管起爆装置,进而将炸弹本体引爆。

关于弹体顶端(圆锥体基部)3个支腿的作用:

除了提供足够坚实的支撑点,让手持武器的士兵能够推动手柄、让击针充分前移从而触发引信之外,它还可以让空心装药获得理想的炸高,因为在上文中提到过,“使弹头外壳前端与塑型炸药之间保持一段很小的间距,令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前的瞬间被引爆,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聚能杀伤效应”。

弹体各个角度的特写,凸起的环状结构应该是加强箍



弹体截面图,注意图中标出的“SAFETY PIN”和“SHEAR PIN”两个保险装置

另外,长度近两米的木制手柄,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些许心理安慰,让他以为或许在炸药被引爆的瞬间他可以就地卧倒从而侥幸生还。然而这种构造粗陋的兵器并非定向爆破器材,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金属射流固然绝大部分都会射向坦克装甲板,然而剩余的足以致命的冲击波和炸弹破片仍会横扫过周围十数米的半径范围。

从纸面上看,这种武器的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当锥形装药以90o 撞击车体时,它可以穿透约150 mm的均质钢装甲,60o 时的穿深则有100 mm。考虑到美制“谢尔曼”坦克车体的侧面只有38mm的垂直装甲,而各型LVT履带式两栖车的装甲更薄,所以一旦这种武器发挥效果,其打击的目标几乎必然面临的是车毁人亡的后果,当然,使用武器的日军士兵也会同归于尽。

不过,这种武器要发挥作用纯粹需要依靠撞击力进行瞬时触发,如果在移除保险销后,弹体末端的金属套筒与木制手柄之间滑动不畅,或者使用者的撞击力度不够,都有可能导致攻击失败。而且,由于无论是武器本身和武器的使用者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使用训练更是无从谈起了。如此看来,实战效果恐又颇为可疑。


四式反坦克刺雷最早是在1944年代莱特岛战役中投入实战,在后来菲律宾群岛的其它作战和冲绳战事中也有部署使用;然而,按照美国军方在1945年3月的报告中的说法,“敌军使用此武器攻击我方坦克的尝试,无一例外均遭遇了失败”。不过老白以为,即使这种武器真的曾经取得过战果,也不会有亲历者能够幸存下来讲述这一事实。


最后补充一点。
与大多数二战日军的“特攻”兵器不同的是,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传奇”甚至延续到了战后。日本驻中南半岛的占领军在投降后将大量刺雷武器遗留当地,而在后来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越盟部队获得并装备了若干此类反坦克器材。在1946年底爆发的河内战役中,一位名叫阮文成(Nguy?n v?n Thi?ng)的越盟营长曾试图使用这种武器攻击法军坦克,但炸弹触击目标后却没有爆炸;据说后来阮营长在轻武器对射中阵亡。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式反坦克刺雷成为了某种象征,成为了越南军民前仆后继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之符号,这恐怕是日本军部的战争狂人们所万万没想到的吧。


在1946年12月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手持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一名越盟敢死队员,正在河内市豆行街(Hàng-??u)的废墟中,等待法军坦克的到来。



在越南河内市区为纪念民族独立解放斗争而设计的雕塑作品中,四式反坦克爆雷甚至变成了一种象征物的存在,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之笼罩下,这种日式“特攻”兵器的加入竟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2

挺丧心病狂的,这玩意的日语名称叫做“突刺爆雷”,但我寻思还是叫它“板载爆雷”好点。

这货的反坦克原理也是简单的,前端这个马桶橛子一样锥形体就是一个内置炸药的锥形破甲弹,和RPG、铁拳、巴祖卡的战斗部破甲原理一样。而这三根棍子并不是引信、而是让其距离装甲有一定距离

因为锥形破甲弹的金属射流需要有一定空间来形成,如果直接糊装甲的话穿甲效果不佳。

然后问题来了,这货里头有4.5公斤的TNT装药。理论来说破甲深度可达150mm,用来拆谢尔曼是足够了。但日本人缺乏战斗部的抛射方式啊... 所以只能接在棍子上近身攻击,当4.5公斤的TNT爆炸的时候,或许坦克完了,但拿着这根棍子的鬼子也去见日照大神了。

二战当中,这破玩意起到的效用有限,至少没有报告显示美军坦克被这玩意炸毁过。只是在1945年3月的情报中写到有日本人拿着马桶橛子一样的玩意冲过来,但都被坦克边上协同作战的步兵给打成了血葫芦~ 卒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四式反坦克刺雷顾名思义,是一种拼刺刀的反坦克地雷,日本叫做“刺突爆雷”。

这种地雷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有三根刺。

地雷的前部有三根刺,但这不是用来刺入坦克的。

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坦克都是钢板,什么刺也扎不进去。

三根刺长度为15厘米,它的目的是增强地雷聚能破甲的威力。

因为聚能破甲需要一定的炸高,所以才搞了这三根刺。



第二,它是有一根杆子。

这根杆子长达1.5米,加上弹头、钢刺,这个反坦克刺雷超过2米。

杆子当然是有作用的。



使用四式反坦克刺雷时,需要日本兵双手握着杆子,用力刺向敌人坦克。

一旦刺中坦克,刺雷撞针就会引爆2.9公斤炸药的聚能破甲弹头,从而大爆炸,将坦克击穿。

原则上,四式反坦克刺雷可以炸串倾斜60度的100毫米装甲,可以击毁当时几乎所有美军坦克。

自然,爆炸期间这个日本兵也会瞬间成粉末。

不过,四式反坦克刺雷最初并非设计为自杀性人弹雷。

它本来是类似于罗马古代士兵用的投枪,士兵靠近坦克以后,将四式反坦克刺雷投向坦克,然后迅速卧倒。四式反坦克刺雷击中坦克以后,发生爆炸,将坦克击毁。


然而,这个四式反坦克刺雷重达5.35公斤,也就是10斤。

想要在较远距离准确击中敌人坦克,基本属于无稽之谈,况且士兵不是标枪运动员,没有这种能力。


况且,即便靠近坦克10多外投掷刺雷,这个士兵也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最终就变为自杀性的地雷。

不过,四式反坦克刺雷出现在1944年末到1945年初,并没有一个成功的战例。

美军讥笑四式反坦克刺雷为“傻瓜雷”。


不过,日本人认为曾有1辆M7牧师107毫米自行榴弹炮,被四式反坦克刺雷炸毁。但该自行榴弹炮可能因机械故障已经瘫痪。

4

谢邀。

日军二战时的四式反坦克刺雷算是二流反坦克武器吧,它不如美国的巴祖卡火箭筒、德国的铁掌先进,但比苏联的反坦克手榴弹要强一些,苏联最初的反坦克手榴弹采用弹头前的碰撞引信,但为了保证投掷出去的手榴弹前端撞击引信始终对着坦克,手榴弹尾部便搞出几根布条,来保证手榴弹飞行平稳,这样的反坦克手榴弹本来就很搞笑,而且手榴弹太重,靠人手臂力量也投掷不出多远,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不是也用苏联的反坦克手榴弹炸毁了不少美军坦克?

5

很多人一看见日本四式刺突爆雷,就会误解这又是一款日本人绝望之后设计的自杀性武器,尤其当它又是在四四年太平洋战争中才出现,就更坐实它的自杀性武器身份。可惜四式反坦克雷还真不是一种自杀性武器,起码从设计理念上它不是自杀性武器。其实早在日本和苏联打的诺门坎战役中,日本人就一直希望有一款可供步兵对付坦克的武器,也就是步兵反坦克武器,只是当时的日本并不是后来那个身处科技强国一线的日本,只是初步完成工业化,相对于当时我们中国而言先进些的国家,跟真正强国还有很大距离,所以一直也没能设计出理想中的步兵反坦克武器。

一直到得到德国铁拳后,才重新开始设计这种步兵反坦克武器,但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没有选择铁拳那样发射型武器(这方面一直没能查到资料),不知是技术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又是是什么节省资源的大原则问题。只是借用学习了铁拳弹头的空心装药技术,设计了很有自己日本特色的四式主体的弹头部分;塑型炸药空心装药,也就是借助门罗效应的初级聚能破甲弹。这种弹头爆炸攻击时,需要一定的炸高,不能贴着坦克炸,所以在弹头前面设计了三根十五厘米限位杆,一开始这三根限位细杆就是三根细钢筋,一焊上就完了,等交付到使用的步兵手里,某人觉得可以把这三根限位杆也磨尖了,那么拿在手里的四式爆雷也可以当刺刀用,而且这个理念传播甚广,大家都学着这么干,这才让后来出品的四式爆雷直接焊三根尖刺,所以这三根尖刺不是为了扎坦克,而是准备用来扎人的!

四式爆弹投射,选择采用让士兵做标枪式投射,因此弹头后加装一根长杆,竹木都可以,甚至可以自己临时安装,但要求长度必需超过一米六。现在大家知道了,四式刺突爆雷的正规使用方式,是让士兵像投掷标枪一样,朝坦克丢过去炸坦克,而不是自杀性的抱着冲上去捅坦克,当然非要这么干也可以,不过这里不考虑怕死不怕死的问题,战场上里坦克十米远投掷和抵近捅刺坦克,那个难度更高?机会更多?
不过这款武器最后没什么实战效果,无论投掷也好,抵近捅刺也好,都没什么战果,原因是日本设计制造技术还是不够,撞击引爆所需的撞击力要求高了点,训练时就经常因为投掷者力量不足而无法引爆,据说实战时即使有勇者手持捅刺坦克,都因战场疲劳,无力使四式达到引爆所需的撞击力,后来被美军获取四式实物后,测试后发现四式设计上就存在问题,使用时需要与接触面呈90度角撞击,那么正常人的力量就足够引爆,可是实战当中吧,坦克装甲就算垂直如虎式,地面高低一点,就无法以90度正对着人,再一个人双手持武器直刺,本来就会有角度。而投掷更是会有抛物线角度。结果这东西最后变成看着很像回事,其实基本没什么用的一款武器。

6

如果说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擂台是拳师的舞台,那么战争则是军人和武器的舞台。每一场战争都要诞生一批战神,也会催生出一批新式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坦克的舞台,各式各样坦克迅猛发展,大显身手,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先恐后大放异彩。

坦克在二战中成了地面战的主宰,成为各国军队的宠儿,赢得了“陆战之王”的美誉。

说到坦克,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是德国的虎式坦克,不仅装备精良,火力强劲,防护能力也是一流的。


相比之下, 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就相形见绌了,尤其是它的防护能力和火力较差,跟德国巨无霸虎式坦克较量显得非常吃力。

可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欧洲战场上表现不那么突出的谢尔曼坦克,到了太平洋战场突然就成了无敌手,到处嘚瑟起来。

这款全重只有33吨的中型坦克,把不可一世的日军打得鬼哭狼嚎,吓得屁滚尿流。

平心而论,二战中日本海军和空军装备还可以,但陆军实力实在不敢恭维。

日军的火力跟美军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只能欺负装备太原始的中国军队。

具体到坦克作战,日军更是只有挨打的份。因为日军不仅坦克性能落后不能跟美军坦克对垒,而且武器库中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坦克武器。

因此日军在战场上非常被动,始终被美军压着打的喘不过气来。眼看日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日军狗急跳墙想了很多自杀式方法,比如成立神风特工队,组建海上摩托艇,搞自杀袭击。


而在地面作战中,日军绞尽脑汁,发明了一直反坦克武器刺雷,也叫反坦克三叉戟。

这种武器主体就是竹竿,细长的竹竿,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杀伤力,哪怕是用来打狗也不会奏效。但是别小看了这个竹竿,可不是普通的竹竿,因为它的竿头构造特别,有一个三角圆锥形战斗部,战斗部的底部有三根长刺。

日本人把这个武器设计成这样奇怪的形状是有据可依的,绝不是心血来潮。

在坦克问世不久,坦克的最大克星就是穿甲弹,它是依靠高速弹丸实现对坦克的开膛破肚。

可是坦克再设计的时候,就把装甲能力大大加强,这时候步兵手中的反坦克枪和小口径反坦克炮对它就无能为力了。

于是瑞士人莫哈普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研究出新的破甲技术——锥形空心装药形成金属射流的破甲技术。

这样一来,反坦克武器进入一个新时代,再也不是当初的初速来穿甲了。


日本人非常聪明,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根据锥形空心装药破甲原理,制造出了反坦克手榴弹,但由于重量限制,手榴弹无法远距离投掷,只能走近坦克投掷,可是投掷落点又把握不好。因此这种手榴弹并不能对美军坦克构成威胁,没有大量装备。

随着战场形势越来越严峻,于是日军就急中生智,想到了竹竿投掷的办法。

具体来说,就是在“炮弹”尾部安装一个长竹竿,用它来攻击美军坦克。



在美军坦克到来之前,日军敢死队一般先潜伏起来。等盟军坦克靠近的时候,日军士兵迅速拔下保险销,拿着手里长长的竹竿,像拼刺刀一样以冲刺的速度疯狂奔向坦克,用竿头的尖刺死死抵住坦克装甲不让其打滑,此刻士兵借助竹竿带着击针击打雷管,炮弹里的炸药就会瞬间被引爆,坦克立刻就会遭遇沉重打击。

为什么我们要说操作的人是敢死队呢,因为无论竹竿多长,炮弹能攻击坦克,威力自然小不了,操作的士兵想跑都跑不掉,多数会跟坦克殉葬,凶多吉少,所以叫他们敢死队是名副其实。


不过,日军制造的刺雷由于是用竹竿带动的,炮弹重量不能太大,太重就会失去平衡。炮弹重量限制了它的装药量,而装药量又限制了炮弹的威力,所以它对坦克无法形成又效果打击。

而且坦克上都有观察孔,也架设有机枪。除非是巷战可以靠近坦克,在开阔地作战日军士兵还没有靠近坦克,就被坦克上的机枪打残了。所以日军发明的刺雷,没有阻止美军坦克前进的步伐,更没有挽救日本法西斯灭亡的命运。

7

二战时期日本所使用的四式反坦克刺雷,可以说是在亚洲战场的常年作战中,由于对手并没有列装任何装甲火力,所以日本自身也同样没有发展出反坦克火力,等到了与美国开始打仗之后,对于自身反坦克火力严重缺失所想出的无奈之举。


首先类似于巴祖卡火箭炮这类反坦克武器,研发门槛高训练操作难,对于很多士兵都是文盲的日本军队,再加上后期已经没有那么多资源来研发那么火箭炮,所以只能上四式反坦克刺雷。


其实四式反坦克刺雷本身就是一颗安装了木棍的破甲弹,但由于没有任何安全有效的触发模式,所以才会设计成让士兵拖着长杆直接去堆坦克。其实四式反坦克刺雷前部的这三根棍子并不是引信、而是让破甲战斗部距离装甲有一定距离。因为锥形破甲弹的金属射流需要有一定空间来形成,如果直接贴在装甲表面的话,穿甲效果肯定无法体现出来。


最后就是日本军官对于士兵的使用态度,在日本军队中士兵本来就是用于执行自杀式冲锋的,毕竟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万岁冲锋可谓是屡见不鲜,无论是拿着三八式刺刀步枪,还是端着百式冲锋枪,又或者拿着手榴弹直接扑过来,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次是换成了一根安装了破甲战斗部的锚杆刺雷而已,没有任何的不同。

8

很好的武器,能够有效击破装甲 ,比燃烧瓶或者面包反坦克地雷好多了。由于有长木柄,发动攻击比德式反坦克磁性雷容易到哪儿去了。总不能说德国的圆饼雷和磁性雷就因为三德子军服漂亮所以就是反坦克神器,鬼子的同类玩意儿就是垃圾吧。

对于二战时期的步兵来说,最糟糕的是没有反坦克武器。坦克上来只能捆集束手榴弹炸,灌汽油瓶子烧,再没有只能堆柴禾,撬舱盖。这些作战方式不但效果不佳而且伤亡惊人。甚至还有大量缺乏爆炸物和爆炸物使用知识的半封建军队存在。

明说当时某东亚大国军队,无论哪方的,能有这玩意儿战争局势会出现极大不同。

9

战争的首要原则就是消灭对手保存自己,世界各国军队都是围绕这一点出发进行作战,但确实有一部分极为狂热的军队抛弃了这条原则中的后半段,为了杀伤敌人甚至都不要保全自己了,二战中的日本军队就是典型例子。

在与美国的对抗中,战争展示出了一个半工业国半农业国和真正的工业大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日本根本拿不出可以和美国媲美的战争资源,除去开战初的一年日本还能支撑外,接下来就是一边倒的碾压。面对几乎绝望的处境,日本海空军先变得疯狂,设计出一系列自杀性武器,从海军的人操鱼雷到空军的神风敢死队,各种无视士兵生命的武器层出不穷。

一般来说,似乎这些自杀性武器主要出现在二战日本的海空军中,陆军除去作战凶猛之外,似乎没有什么专门的自杀性质的武器。事实上,日本陆军也没有落在海空军的后面,他们设计的一款武器虽然不能确保消灭对手,但可以确定的是,使用武器的自己人肯定是会被消灭的,那就是四式反战车刺雷。

这款武器出现的背景是太平洋战争中,日军面对美军坦克几乎毫无办法,自己的坦克太弱可以忽略不计,极度缺乏反坦克炮和重型火炮,令炮兵也无能为力。步兵方面也没有专门的反坦克武器,往往士兵带着手雷同归于尽都不能炸毁美军坦克。无奈之下,日本人选择走疯狂的自杀式反坦克路线。

四式反坦克刺雷非常容易辨认,就是一根长长的木棒,顶端有一个类似锥形物体,就有点像一个马桶吸盘。其长度一般为2m以上,锥形罩的直径为90mm,内部的装药量为5.4kg,其理论破甲深度为150mm。在太平洋战场的美军坦克,没有任何一款装甲厚度在150mm以上,因此理论上这种反坦克武器能够摧毁所有的美军坦克。

在使用时,需要将锥形罩顶端扎向坦克,其顶部的钢针会刺中坦克从而引发爆炸。这里就是问题所在,5.4kg 的炸药爆炸,会形成强力的冲击波,而四式反坦克刺雷的顶部和士兵之间的距离,不过就是一根木棒的长度,考虑到实战隐蔽的需求,木棒的长度往往还会缩减,也就是说士兵需要拿着这个爆炸物冲到坦克边上扎过去,然后看着装有爆炸物的锥形罩在自己面前爆炸。显然,使用这种武器 的士兵,应该是没有机会生还的。

虽说理论上,日本士兵可以在隐蔽物的保护下,将四式反坦克刺雷伸出去,甚至是直接扔出去引爆坦克。但这种情况非常难得,能够在合适的掩体保护下,刺向一米多外的坦克自己还不受爆炸牵连,这实在是难以想象,而把十几斤重的东西像投掷标枪一样笔直地扔到爆炸范围外,难度也不低。更何况,日本军队有进行万岁冲锋的传统,而这种刺雷非常适合进行这种冲击,较为普遍的情况确实是日本士兵拿着这种自杀性武器冲向美国坦克。不过,在贴近坦克的过程中,美军炙热的火力不会坐视不管的。

平心而论,一些声称四式反坦克刺雷不能炸毁坦克只能炸死士兵的说法是不对的,四式反坦克刺雷的威力使其只要刺中坦克,就能摧毁目标,不过士兵就算躲过美军火力成功击中目标,也确实没有生还希望。从本质上说,日本陆军缺乏反坦克装备和技术,才不得已依靠狂热的士兵来干这种事,如果他们能够得到德国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那么四式反坦克刺雷这种东西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10

一提到反坦克武器,就不得不提到美国人莫诺1888年的硝化纤维凹槽引爆试验、德国人纽曼的金属凹槽爆炸实验和瑞士人莫哈普1930年代的锥形装药研究。这些研究的意义何在?它们预示着反坦克武器终于可以不再单纯依赖初速获得穿甲能力,这直接促成了英军在二战之中的主要反坦克武器PIAT,当然更在反坦克手榴弹领域应用广泛。

这项技术基本终结了反坦克手榴弹停留在将普通手榴弹集束投掷的技术瓶颈,不仅在欧洲战场上被苏(RPG-43和RKG-3)德(PzHM 3/4)双方大规模应用,更在亚洲成为经历1939年诺门坎之痛的日本陆军(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福音。但与苏德两军仅将此种武器作为辅助反坦克手段的做法不同,日军却将因为资源匮乏将其发展成为主要的决战反坦克特攻兵器。

说是决战反坦克特攻兵器,其实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以三式反坦克手榴弹为依托,增加其装药量并且加装突刺和1.5m以上的木棒,制作出一种名为四式反战车刺雷的武器。四式反战车刺雷长约2.21m、装药5.4kg、锥形罩直径90mm、其设计破甲深度为150mm。其虽然可以由敢死队携带并在接近坦克时投掷,但多数情况下日军都要求士兵躲在掩体之中,待M4坦克接近时顶住其底板与之同归于尽,属于不折不扣的自杀武器。

幸而这种武器在1945年初才投入战场,虽然制造简单产量巨大,却没有取得更多的战果。与一般粗制滥造的二战日本末期武器不同,这款反坦克刺雷虽然结构简单但却威力巨大,遗留在东南亚的部分甚至曾被北越军队用来攻击法军和美军坦克,他们隐蔽在丛林中的道路两旁,往往给予这些战后的轻型坦克同样严重的杀伤,这也算这款反坦克长矛终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