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上海在全国的口碑这么好?

为什么上海在全国的口碑这么好?

2020-11-16 15:32阅读(59)

为什么上海在全国的口碑这么好?:文革红卫兵串联,我和一同学到上海。在一餐馆吃面,每人要了三大碗。我们都是老高三,年龄近二十岁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能吃能

1

文革红卫兵串联,我和一同学到上海。在一餐馆吃面,每人要了三大碗。我们都是老高三,年龄近二十岁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能吃能喝的时候。我俩坐在一单桌,看着热乎乎六大碗面满满地摆在桌上,食欲大增。我们仿佛感觉到屋里就餐的上海人有的在瞅我们。上海人每人一碗,女的还有吃半碗的。

饿了!我们俩埋头狼狼吞虎咽,一会儿工夫,六大碗面一扫而光。站起来发现许多上海人瞧着我俩,笑了。我们尴尬地回笑一下,就出来了。

在东北大家都能吃,我们这个饭量,没人好奇的,况且我这位同学还个子高大魁梧吃这些都还不够。六十年代南北人来往不多,产生好奇是自然的。今天回忆这瞬间的情景还是满温馨的。这些上海人微笑中明显的善意,令当时的我们很宽慰。

吃完饭,我们乘公汽。人很多,车次也多。队伍排得很长,大家秩序井然。车上,我们不时地哈腰张望着车窗外的高大楼房,站在一旁的两位中年人问我们:东北有这么高的楼房吗?我半开玩笑地说:沈阳哈尔滨的楼比这高的多。他们笑了,说:那我们下次到东北得找你们俩,见识见识大东北。我们说:没说的。

当时,我们居住的东北城市,乘车时大家拥挤抢座是家常便饭,到了车上是极少极少有人对生人热情搭讪的。

下车时,人很多,收票员不可能每个人都够得上,好几位没被收到票的上海人,在车旁举着车票等待交票。那时未收的票是完全可以下次继续使用的,这种自觉的现象,当时在我们那个城市几乎没有。

我们事先就听说有揭露电影演员赵丹的大字报。下车后我俩就到了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进门登记。我写完,守门的老大爷就夸赞我,字写的好。没想到,这守门的老人都这样对写字这么感兴趣。我读书这些年只有语文老师一次表扬过我的字,这是第二次。人是喜欢被赞美的,顿时令我对上海人有特别的好感。

以后进入社会,多次去过上海。也曾在上海逗留一年的时间,遇到过许多好人。但,最值得我可以评估的,还是我第一次初到上海的印象,因为那时的我刚刚步入年轻的岁月,还纯真些。那时的上海还未步入拜金流行的时代,城市的本色也自然未曾被过多的装饰过。

2

要说上海人口碑为什么这么好,我觉得上海有几点最值得国内其它地方的人们学习。一是严谨精神,在中国,我感觉最具严谨专注性精神的人,就属上海人了,许多上海人做人做事,做得明白,拎得清楚。上海人不喜欢稀泥搅浑水,一是一,二是二,事情非旦要做,而且要做好,尽量争取让对方达到最大满意程度。

八零年夏天,我去上海出差,往在贵州路铁路招待所,那里离上海著名繁华商业街淮海路不远。一天,我的眼镜框坏了,心想拿到淮海路上去修理不成就换一副新的吧。我记得淮海路上那家眼镜好象叫红星什么的,进门,说明来意,有一位瘦高个子的老师傅接待了我。老师傅反复看了我的眼镜框,说这副眼镜框修理一下还可以继续使用,要不我帮你修理一下吧!我自然求之不得。

老师傅打开工具箱,又拿出许多旧配件,逐一为我的眼镜框寻找合适配件。其实一开始眼镜店老师傅手脚麻利,很快就修好了我的眼镜框,但老师傅左看右看,一会嫌这里不合适,一会嫌那里不美观,装好了拆,拆完了再安装,反复三次才看过眼去。本来就是一桩小事,上海老师傅如此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神,搞得我都有一点不好意思了。这副眼镜,我后来又戴了好长时间,从没有出过任何问题,我想,上海眼镜店的老师傅发挥了高超技术,使用了纯真配件,这才是这副眼镜起死回生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有一种说法,说德国人对待工作的严谨认真态度在世界上是一流水平的。我感觉,通过在上海修理眼镜这件小事情,上海人对待工作态度,对待产品质量,对待客户需求,在咱们国家是第一流水平的,没有之二!其次是上海人办事拎得清,尊循规章制度,又不拒人千里之外的脾气秉性。提到上海人,国内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精明过头,小里小气。但通过我和上海人接触,感觉这这种看法是以偏概全的,是十分不准确的。

八三年同样出差上海,住在闸北区弄堂里的一家旅社里,一位四十来岁的上海阿姨负责管理旅社业务。当时同住这家旅社的几个东北人,自己开伙,时常在市场里买来新鲜大虾做油闷大虾吃,看得我眼馋。有一天我对这位上海阿姨说:我想买斤虾,你能帮我加工一下吗?上海阿姨不加思索说道:侬去买好了,我来烧!象这样我在外面买生虾,上海阿姨帮我烹饪的事情,有个三四回吧,但这位上海阿姨绝口没有提过油盐钱,加工费怎么样算的话语。

当某天我躺在旅社床铺上抽烟,不慎把床单烧了个小窟窿,这事被上海阿姨发现后,阿姨不依不饶,非逼着我立马赔了旅社一条崭新床单。这件事,更叫我深刻了解了上海人的为人处世原则。上海人精明,这不假,但上海人骨子里秉持着一种你得就是你的,我得就是我的这种生活中的哲学思想,无非在付出,回报,给予,欲求这些方面把握的十分精准罢了!总之,上海是令人迷恋的地方,读懂并认识上海人,也还是需要一些时日。

3

来上海之前我也不太清楚,来了之后真的切身体会到了,首先要说的是,上海人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综合素质很高,尤其是年轻人,有礼貌讲道理,做事有头有尾,而且普遍比较务实有责任感,不排外非常友好,其次是上海的大到政府机构小到便利店超市,工作人员都非常具有服务意识,而且关键是高效率,既善于沟通又办事高效,也极极少数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这个真的不得不夸.再有就是,上海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既充满活力又具有历史底蕴,这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才也吸引了很多外国企业跟外国人才,在中国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这样具有中西结合的和谐氛围的城市,很多外国人在此定居,所以在上海时时刻刻都可以体会到国际大都市的感觉.

4

来这个城市生活,你就有切身体会。一是政府的办事效率和透明度。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让能在线办的,都搬到网上。线下的窗口办事指南一目了然,让你真正少跑路。二是法治化水平高。来这边就业、创业,行政部门的规范化水平、政策落实说一是一,极少出现企业投资进来前花好月好,进来后阎王小鬼隔三差五薅羊毛。三是市民讲契约精神,人与人相处相对简单,答应你的一般都会做到,做不到的不拍胸脯瞎承诺。四是生活气息浓厚,既有高大上,又有烟火气,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生活方式。五是教育医疗水平高,基础设施健全,出行生活便利。就先列出这些吧

5

第一个原因是“圣人不过江”,也就是说孔老二一生没下过江南,没去过上海,上海人不吃孔子那一套,什么仁义礼智信?上海人只知道各归各、不搭界、井水不犯河水。正是这种自私胆小怕事的传统地域性格,才使得上海人不团结、不拉帮结派、不组团坑人。

第二个原因是名人瞎胡讲。象老梁、易中天这样的名嘴,根本就没有好好叫跟正宗的上海打过交道,他们对上海人的评价除了皮毛就是搞笑,没有一句说到点子上。正是他们前期负面的铺垫,关注上海人的话题多了,上海人的口碑在后期才得以反转。

第三个原因是众人捧场。自媒体时代,信息传递快,那些个在上海职场上,与上海同事有个三年五年接触的人,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纷纷站出来为上海人正名:上海人不排外,对外地人没有杀伤力、上海人诚信较真,事故大于人情、上海是真正靠本事吃饭的城市,有职业安全感。

总结以上三条:1,山东人在全国的口碑好,上海人比山东的口碑还好。2,名人的误解,激发了普通人对上海的了解。3,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真正了解上海人的外地人站出来说话了。(完)

6

口碑是口口相传的,上海的口碑是靠上海的人才,技术,文化,产品,在中国范围内上百年的传播输送,打下来的基础。

7

上海是一个大都市,是中国最早的金融资本市场,因此经济发展一直是国内前茅。另外又是是吴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地方,形成了所谓的海派文化。因此上海人遵守契约,遵守规则,做事做人讲究,对人热情大方,办事细心认真。在公共场合讲究卫生,自觉排队,不闯红灯,助人为乐。来到上海工作和居住的外地人多半是素质高的,很快就融入上海的文化。因此上海成为了其它城市的标杆,也成为了中国标志性的城市,外国人也喜欢上了上海。

8

上海是大都市,人们对大上海历来是仰视的,对上海人往往也是高看一眼。

大上海不是一天建成的,是世世代代上海人努力的结果。

上海不乏远见卓识之士,不乏能工巧匠,更有组织性很强的产业工人。

远见卓识一一比如说我党的一大、二大都在上海召开,说明上海有一批革命的先驱。在文艺界,左联也是在上海成立的,团结吸引了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士。

近现代和当代,上海人求真务实,精明能干,严谨认真,性格温和,干净整洁,这些都给上海人加分不少,赢得好口碑。

改革开放前,上海的国企是最好的,老牌上海货以质量过硬赢得口碑,比如上海凤凰自行车、上海牌手表、上海蝴蝶牌缝纫机,以及海欧照相机等,现在来说不值得一提,但在上世纪70、80年代,是风靡全国的名牌,上海的床单、羊毛衫等也是最好的。

做出这些品牌的当然是上海人,上海人也受到人们尊敬。

改革开放后,上海一直领跑全国的经济,带动长三角,乃至引领全国的经济发展。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一些上海大中型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了全国很多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度过难关,在钢铁、汽车、造船、纺织等领域较多。

上海人的性格养成,总体来说精细,管理精细,制作精细,生活精细,这是出产品,出效益的基础,我始终认为上海有一批批承前启后,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当然上海人为人也精细,反义词说就是“小气”“抠门”,这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一说是节约,一说是不大方。

2019年上半年,我居住在上海松江区半年,一边旅游,一边处理一些事情。当初,我对上海并没有特别的好感,上海历史上出过许多英雄豪杰,也有青洪帮,小瘪三,我对上海不仰视,也从不轻看。上海人说话我听不懂,这使我无法融入上海人之中,上海人看外地人有一种大城市的优越感,以前说:你们乡下来的。现在说:你们武汉,是小地方啊。

但是,去年我居住上海期间,经历上海垃圾分类管理,通过这件小事,我切身感受到上海人做的不错。

当时,上海推行垃圾分类,上海按“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类,复杂得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包谷分类,包谷衣为干垃圾,包谷棒子是湿垃圾。剩菜剩饭是湿垃圾,但装剩饭菜的塑料袋是干垃圾。

我居住的松江小区,上海老城还建户、松江原居民、外地人各占三分之一,地处城郊结合部,人员比较复杂。当时,我怀疑上海这种垃圾分类方法推行不了,坚持不下去。

垃圾分类开始后,我发现小区突然红袖章,蓝背心多了起来,每一门栋站一个红袖章,每个垃圾桶旁站了2一3个蓝背心。有垃圾分拣员、转运员、监督员、有街道、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等,真是一场人民战争。垃圾桶上有民间发明的“破袋神器”,因为塑料袋装的垃圾为湿垃圾,而塑料袋是可回收垃圾,应分类放。垃圾桶旁边有洗手的水池,水池边有香皂、洗手液等,这是考虑居民出门时带垃圾下楼,然后去上班的习惯设置的,可见其精细周到。

这还不算,上海的垃圾桶是随时转运的,比如可回收垃圾桶堆满了,环卫工立即通知垃圾转运车来将垃圾拖走,非常及时。

我在北京、深圳、武汉,也看到当地推行垃圾分类的情况,垃圾桶满了,没有及时转运走,造成垃圾外溢,就是这最后的一个环节没有上海做的细。

上海垃圾分类坚持了一年多,效果非常好。从这件小事,我很到上海人做事认真,实际,精细。

当然,我也接触到上海人做的其他事情,认为上海人办事,值得点赞。

9

经济发达的地区文明程度就很高,其次文化的多样性,参照互学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低俗劣根性会就没有发展空间,因为上海集齐中国56个民族的95%以上,文化的互学互补性大大增强,优胜劣汰加快,况且上海最早对外开放,世界最先进的事物很早在上海延展,成为海派城市,兼容性极强,然后产生高度的包容环境,先进的科枝,先进的人材得以重用发展,产业链极其繁多合理,高科技,航运,航天,金融,交通,服务业,攴饮业,娱乐,文化产业,轻工业,等等极为发达领先,全国人才趋之若鹜,更上一层楼,跨越式发展的典范,全国有识之士向往的地方,所以上海人很平和,犯罪率全国最低,基本生活条件全国名列前茅,由于上海也是淘汰率最高的城市,竞争激烈,基本工作,技术含量低的普通职业,都被外来务工者替代,大上海2400万人,其中一半是外来人口,治安问题,房价问题,是上海一大难题,但是政府搞的井井有条,控制的非常好。

10

被称作为十里洋场的上海,不是暴发户的侥幸,已经繁华了上百年时间不是没有理由!这座城市中西并蓄,吸收了中西文明和城市治理的优点,城市现代化治理越来越精进,汇聚了大量资金和人才集聚,是我国富裕、现代文明、繁华城市的集中体现,辐射力越来越强!


除了大城市的通病如房价高,人太多,交通拥挤,上海应该没有啥缺点让大家说道,所以上海的口碑不错!相对而言,北京因为景点多,一日游如十三陵一日游等的坑比较多,影响了在群众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