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既然梁山上那么多人不喜欢招安,大家为什么不离开梁山或赶走宋江?

既然梁山上那么多人不喜欢招安,大家为什么不离开梁山或赶走宋江?

2020-11-15 21:01阅读(59)

既然梁山上那么多人不喜欢招安,大家为什么不离开梁山或赶走宋江?:不喜欢招安的是李逵,武松.鲁智深.阮小二等。他们都是下层贫民或是小官吏都干过杀人.打劫的事

1

不喜欢招安的是李逵,武松.鲁智深.阮小二等。他们都是下层贫民或是小官吏

都干过杀人.打劫的事,被官府捉拿,没有办法,只能结伴合伙干一些打家劫舍,占山为王而生存,

最后被宋江从各个地方弄到梁山,以礼相待,攻城夺府。大碗喝酒,大碗吃肉,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谁也不去想个人出路,梁山的前途。而宋江作为梁山的头领也是领袖,略知文墨,且是刀笔小吏。以孝自许,以忠义自励。看到粱山发展壮大,既没有推翻大宋王朝的决心,也没有长远政治谋略。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只能选择招安,为弟兄们谋个前程出路。

在招安过程中,大部降将.双鞭呼延.大刀关胜.徐宁.卢俊义等,都渴望招安,为国建功立业,过上层官缭生活,另一部分李逵.武松.鲁智深等,反对招安,但又不能出走,一是没有好去处,二是怕伤了兄弟和气。还幻想梁山不被招安,能在一天是一天,过着大碗喝酒.分金分银的生活。

赶走宋江更是天方夜潭.痴人说梦。一是宋江具有杰出政治和军事才能,且有组织能力。梁山多数头领都是宋江铁杆们,换上卢俊义,众头领大多不服。其他头领都是有勇无谋,没有组织能力,没有号召力,谁能顶替宋江。

2

宋江早前就给自已打下了基础,以及时雨拉拢人心,梁山上的众好汉是以义气为重,不求同日同日生,但求同日同日死,要受罪大家同受,要享福大家同享,这大概就是梁山众兄弟不赶走宋江的原因!

3

其实,梁山大部分人是支持招安的。

梁山108好汉,其中有一大批是打了败仗被俘的朝廷武将,如呼延灼、秦明、董平、关胜、朱仝、雷横等等。


宋江一旦擒获朝廷将领之后,一般都是这套规定动作:

第一步,喝退押送之人;第二步,亲自松绑;第三步,跪倒磕头;第四步,郑重声明:梁山本无反心,如今奸臣当道,皇上被蒙蔽了;第五步,我以后会招安的,跟哥混,很有前途。

这些被俘之将,见宋江如此心诚,以后还能继续做官,于是便安心留在了梁山,听宋江号令,所以,这波人支持招安愿望最为迫切。

除了这些投降派,还有不少好汉也支持招安。

首当其冲是林冲。


林冲是个官迷,当年为了保住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位,对高衙内欺负林娘子恶行一再忍让,后来,中了高俅奸计,误入白虎堂,被发配三千里之外,但此时,林冲并没断了官复原职的幻想,甚至不惜休掉了林娘子,已向高衙内示好,让他毫无内疚感地与林娘子交往。

火烧草料场之后,林冲终于向现实低头,逼上梁山成了草寇,把当官之梦永远埋在了心底。

直到,宋江来了,提出了招安的宏伟目标,林冲一听,立马来了劲,早已冷却的心,刹那间又被撩拨起来了,打起仗来,分外有劲,每次战斗,都一马当先,表现欲望强烈。

对于招安,林冲举双手、抬双脚表示赞成!


除了林冲之外,还有不少人支持招安,如杨志、孙立、宋清、安道全等一大批拥趸,超过百分之八十。

最后来说说对招安不感冒的这些人,如李俊、童威、童猛、阮氏三兄弟、鲁智深、武松等等。

李俊志不在此,他的志向更为远大,他的目标是泰国国王,所以征方腊之后,他带着童威、童猛去了泰国。

阮氏三兄弟是晁盖的人,平日里散漫惯了,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

鲁智深、武松是出家人,对升官发财、封妻荫子根本不感冒。

4

我觉得,题主对水浒的认知完全停留在影视作品和道听途说之上,没有真正读过《水浒传》这部小说,从而导致对小说故事的了解产生了偏差。如果读过原著,我相信不会在这么低级的问题上产生疑惑。

《水浒传》写的是108条好汉齐聚梁山,在宋江的带领下起义的悲壮故事。这108条好汉中,大多数人上山前,都厮混于各级官场,在大大小小的职能部门担任着不同的职务,他们几乎都有良好的家庭出身,有幸福完整的家庭,还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名望,既富甲一方,又声震江湖。他们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被逼上粱山落了草,但没有一人是心甘情愿归顺的。他们是官兵,粱山人是贼寇,他们的骨子里流动着的是传统的血,打心底里瞧不上打家劫舍的人。许多人只不过身不由己而已,他们有的确实触犯了当朝刑律走投无路,有的则纯属义气,在双方厮杀的过程中,受宋江人格魅力的影响而放下武器倒戈,没有一人真心想上粱山入伙做强盗,给自己的祖先抹黑。

许多身份地位显赫或身怀远大抱负的人到梁山后,都身在曹营心在汉。每时每刻都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洗白身份,重回官场为朝庭效命,光耀门庭。他们不愿意在梁山上背负一世的骂名,宋江提出招安,正中了这些人的下怀,他们自然积极响应,拥戴宋江,希望在他的带领之下,自己能够有个好的出路。宋江本人一心想要报效朝庭,自不必说。他上梁山之后,累次带兵与官兵作战,都只反官兵,不反朝庭。由此可见,他对自己留有后路,不想做得太绝。

梁山军师吴用,是一个落第穷书生,一肚子的坏水,是极向往仕途功名的一个小人,招降卢俊义时所使手段足可证明。但他却偏偏不得志,宋江上梁山之后,提出招安的构想,拔动了他的心弦,立马卖友求荣,背判了晁盖,倒向了宋江;大名府员外卢俊义偕书童燕青,武功盖世,名震河北,却被吴用的下三滥手段逼上梁山,原本就觉得逼屈,心中一万个不愿意,能够为朝庭效力,恢复身份,招安之路,也正中他的下怀。

花荣是宋江的死党,视宋江为偶像,一直跟随宋江左右,以死相随,这样的铁粉,当然对宋江唯命是从,绝无二心,宋江说招安他就应招安。梁山座次靠前的众首领,诸如呼延灼、秦明、关胜、杨志、孙立、董平、朱仝、雷横、戴宗等等,除了戴宗,其余的都是武艺超群之人。不论在朝庭为官,还是在梁山为将,这些人都是驰骋沙场冲缝陷阵的主。在未上梁山之前,并未犯下滔天之罪,他们被各种理逼迫上粱山之后,深知落草为寇并非长久之计,梁山也不是他们理想的归属,能有机会恢复身份为当朝效命,他们求之不得。所以,以他们为首的一大帮人,从心里是赞同并接受招安的。这帮人放不下功名利禄,成为宋江的势力,占据了梁山大半江山。他们都出身江湖,义字当先,把义气看得比命还重,都指望跟着宋江当官发财,根本不会自行离开梁山,也不会背叛宋江,更不可能赶走宋江。宋江后来能够统领梁山人马顺利接受朝庭招安,跟这帮人想入正统的心思是分不开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心所向,民意占了主流,无人能够违背和阻挡。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招安之后的结局会那么的凄惨。

真正不愿意接受朝庭招安的只有晁盖的旧部阮氏三雄,李俊,白胜等,加上林冲,鲁智深,武松。这些人除了林冲,都是来自当时社会的最底层,没有文化,嫉恶如仇。他们当中,几乎每个人都视人命如草芥,犯下过弥天大罪,受到朝庭的通缉追捕。他们是退无去处,生无活路,被现实残酷逼迫而上的梁山。他们视梁山为安身立命之所,谁也不想离开。他们深知,即便投靠了朝庭,朝庭也容不下他们,早晚都是死路一条。

这帮人在粱山受到宋江势力的排挤,得不到重用,沦落为宋江利用的工具。他们虽然竭力反对招安,投降朝庭,但他们势单力簿,胳膊拧不过大腿,无法跟宋江抗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大流听天由命。其实,他们才是正宗的绿林好汉,更讲究江湖义气,要他们离开宋江,除了没地方可去,也放不下面子脱不了情,宋江毕竟接济过他们,救过他们的命,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赶走宋江的地步,他们的势力,也不是宋江集团的对手。

李逵也公开反对过招安,但他是一个无脑之人,只知道杀人。在梁山108将中,他与花荣一样,死忠宋江,他更不会离开梁山,不会赶走宋江。从李逵、花荣、宋江三人连死都要相陪来看,两人对宋江是何等的忠心,他们的关系是何等的铁!

5

我想这个问题答案是唯一的,反对招安的人他们不是不想走或赶走宋江,而是不能。

梁山一百单八将并非铁板一块,古龙大师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身在江湖,必然会有利益追求,一百多人,上梁山的原因各不相同,自然追求的也不一样。


渴求功名的,只想以梁山为跳板的势力最为庞大,比如以宋江为首的核心层。战败归降的原朝廷将领,能在不降罪的前提下归顺朝廷,回到熟悉的地方自然也是非常愿意的。中立的自然是无可无不可,另外一些小龙套意见就没人在乎了。


首先是为什么不赶走宋江


不赶走宋江的原因在我看来就两点:


一、宋江一系势力最大庞大,占据了梁山的绝对话语权。


看看宋江一系的人员有哪些吧:吴用、花荣、戴宗、李逵、孔明、孔亮、宋清等人,再加上一些依附宋江的小派系,人数差不多占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招安符合大部分人利益,以关胜、秦明、呼延灼为首的降将派必然会支持,大势所趋,反对派人单势薄,无人支持怎么来赶走宋江?


二、宋江是梁山之主,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拥有大义名分。

梁山聚义的核心凝聚力就是兄弟义气,替天行道,兄弟义气也是维系梁山这个并不紧密的团体的唯一纽带,再加上宋江未上山之前就有着“及时雨”的名号,很多好汉都服他义气深重,赶走宋江,就是断了梁山的信仰。


那么反对招安的好汉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呢?


我想原因很好解释:


一是上了梁山的多数都是有过人命,犯了事被朝廷通缉的罪犯,离了梁山这个大集体的庇护,危险系数大大增加。投靠其他大势力更不靠谱,一是田虎、王庆势力也在被朝廷征讨,不一定安全,方腊势力是以宗教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再者江南路途遥远去了也不一定得到重用。



二是上文提到的维持梁山一百零八将脆弱关系的就是所谓的兄弟义气,如果单独离开梁山,就是背弃了誓言,不讲义气,是要被所有人唾弃的,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其他兄弟的追杀,毕竟梁山作为一个团伙,也是有规矩的。


三是宋江弄出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排名也欺瞒了不少人,假托上天安排来定下排名,这在封建时代还是能糊弄不少人的,天意难违,梁山一百零八将就是一个整体,这让迷信的古人也不敢随意违背。


既然无法反对招安,又不能离开,那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一直跟着梁山走下去了。

6

谢谢!

只懂武道,不懂政治,更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領,即便有也不能坚持,愚忠所致。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所有农民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梁山所谓的忠义,欺骗了众多人,只有少数几个明白宋江的别有用心,但也处于无奈,更没有一个能出面号昭领导他们的人,出耒反对这一投降主义,招安。虽有李逵、鲁智深等出耒反对,但也势单力薄,只能是发发牢骚而已,在宋江的政治欺骗下,大势所趋,众好汉无可奈何。

在梁山人马中,对宋江的本耒面目、在反对招安的问题上,唯有水军头領过江龙李俊看得最清楚明白,并且付之于行动,带领手下水军去了暹罗国。

无可奈何花落去!轰轰烈烈的梁山农民运动本可推翻腐朽的大宋封建王朝,但最后却毁在投降派宋江手里。它和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运动一样,成了封建统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所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如黄巾起义、瓦岗寨、黄巢、方腊、梁山义军乃至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都是由于在那个时代还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領导的必然结果,他们的命运超越不了历史的必然局限性。

7

那是你。

8

《水浒传》中,不愿意招安的并非有很多人,事实上相当多的人是愿意招安的,特别是后期被宋江用各种手段骗上山的那些人,全都想要重新回归朝廷怀抱。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招安不可能顺利进行。

  • 宋江基本上就是梁山的符号,即便是晁盖做梁山之主时,事实上宋江的势力就已经很强,已经隐隐盖过了晁盖。当时晁盖总是坐镇梁山,率军出战的事都是宋江做的,连番征战总是获胜,宋江的声望越来越高,虽然名义上晁盖是一把手,但若问梁山上的人更服谁,毫无疑问是宋江。

历史上有这样的例子,如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当年的太子是李建成,是李渊之后,顺理成章要做皇帝的人。但李世民常年在外作战,在部队中的声望很高。正是因为得到军队诸位大将的支持,所以李世民才有能力灭掉李建成李元吉,自己做了皇帝。

宋江是同样的例子,通过征战得到广泛支持,后来又用各种手段收拢了朝廷的一些降将,这些人之所以投降,固然有生死威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宋江对他们的承诺,在很早的时候宋江就有招安的念头,正因如此,所以像关胜秦明等人才会投降得那么干脆。


所以说,即便有武松等少部分人不愿意招安,也没有办法。宋江就是梁山,根深蒂固,是赶不走的。

9

恰恰相反,梁山泊好汉中,反对招安的只是极少数人,赞成招安的占了绝大多数。

梁山泊只是弹丸之地,除了水路连环、地势险要外,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不足、扩军壮大无门,只能维持现状而已。对于梁山泊好汉来讲,招安是最好的出路。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招安,他们为什么不离开梁山或者赶走宋江呢?

一、反对招安的人,除了梁山无处可去

在梁山好汉中,反对招安最强烈的是武松、鲁智深、阮氏三雄等,他们都看透了朝廷的黑暗和腐败,对大宋早就失望透顶。

这些人都是响当当的好汉,性格高傲强横,哪会回到体制内受高太尉等人的管辖?就算他们回到体制内,尽早会因为性格、脾气的原因,再次“犯罪”,流落江湖。

而宋江提出招安时,梁山的实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数次大败官军,愈战愈强,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而武松、鲁智深等人,更是被天下通缉,他们离开梁山,天下虽大却远处存身,只能留在梁山走一步看一步。

不管怎么说,只要呆在梁山,个人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二、义气是一道看不见的绳索

这些反对招安的人,特别重感情、特别重义气,他们把兄弟之情看得比天还重。

鲁智深能够为了林冲,不辞辛苦,千里护送;武松能够为了施恩的礼遇,大打出手,赶走蒋门神,哪怕将来为此身陷牢狱。

这方面宋江更是值得称道,他时时把义气、兄弟二字挂在嘴边,更是对武松等异常器重,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就算武松等觉得招安不妥,也不会离开梁山泊。因为大家曾经在一起斩过鸡头、喝过血酒,一起打家劫舍,一起大战官军,一起勇斗强敌,一起流血牺牲,一起大碗喝酒。

没错,除了义气,他们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这种友谊是最牢不可破的。他们哪里张得开口提出要走?

三、宋江的手腕高明

宋江打东平府和东昌府之后,正好聚齐了一百零八名兄弟,于是大摆筵席、兄弟聚义,并祭拜晁盖。夜半时候天降神火,宋江等人挖了一个石碑,上面居然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天命所定”的梁山英雄排行榜。

在古代人看来,这就代表着天命、是不可违背的。这个石碑出现得也太巧合了吧?宋江利用这种手段,成功地给每个人的心头种下了“心魔”。这就像另外一道看不见的绳索,把好汉们“拴”在了梁山。

相信这种东西的,在梁山好汉中占了大多数,即使是武松、鲁智深等,也认为这是上天注定,自己是天上的魔君下凡,是注定要在梁山泊干一番事业的。

如果想要离开,会不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他们心存顾虑。几番原因综合之下,他们还是选择留在了梁山。

结语:既然不想招安,又不想离开梁山,为什么不把宋江赶走呢?

要赶走宋江,根本是不可能的。首先,宋江在梁山是最大的一股势力,占有着绝对的优势。反对招安的,也就是武松、鲁智深、阮氏三雄、李俊等人,他们才几个人?能有多少话语权。

再者,卢俊义、呼延灼、春明、董平以及关胜等人,上梁山前都是朝廷官员,他们当然知道体制内的好处与稳定,日思夜想的就是回到体制内。

宋江谋求招安,正中他们的下怀,他们怎么可能反对呢?反而会紧密团结在宋江周围,结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团体。

至此,招安派占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大多数!

最后,武松、鲁智深等人极重义气,宋江待他们不薄,他们怎么可能跟宋大哥翻脸呢?就算跟宋江翻脸,还有那么多兄弟拥护宋江,到时候大家刀兵相见,又何苦来哉?

当然,想走的,终究要走,想留的,自然会留。

最终,武松、鲁智深留在了杭州六合寺,林冲因风瘫亦留在了这里。

阮小七回到了故乡,侍奉老母亲,以打渔为生,平静地度过了一生。

李俊与童氏兄弟,远走海外,成为暹罗之主,在海外开创了一番基业!

而李逵,被宋大哥亲手毒死,卢俊义亦中毒而亡,花荣、吴用双双吊死宋江墓前,算是全了兄弟之义!

古人有一句说得真好:道不同,不相为谋!强行与谋,必然翻脸!最终分道扬镳,甚至不死不休!


文/脂肪故事

10

一看题干,就知道题主陷入了皇帝的金扁担思维的漩涡当中不能自拔,很多情节都是题主主观臆断自行脑补的。其实梁山上很多人是支持招安的,包括晁盖,我都不认为他是梁山招安的坚决反对者。

细看原文,你看发现,晁盖不仅不反对招安,反而有可能是支持招安的。原文为证:到大寨,见了彭玘已做了头领,凌振闭口无言。彭玘劝道:“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既然我等到此,只得从命。”

以上原文背景是“轰天雷”凌振被梁山活捉,彭玘劝他入伙梁山所说的一段话,借彭玘之口,道出了晁盖和宋江专等招安的愿望。也许有人会说了,这只是彭玘说的,又不是晁盖亲口说的。再说彭玘新降,晁盖又不在现场,彭玘为了劝降凌振而刻意扯上晁盖赞成招安也未尝不可。仅凭彭玘的一句话,就言之凿凿的说晁盖支持招安,太牵强附会了!

这个反驳确实合情合理,但是纵观全书,你找不到一处晁盖明确反对招安的痕迹,至少能说明一点,对于梁山招安,到底支持还是反对,晁盖的态度是棱模两可的。晁盖这个人,义薄云天,赤胆忠心,这些都是他的优点,无可争议。

但这个人也是一介典型的江湖草莽,格局不大,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梁山上的弟兄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过着山高皇帝远的逍遥日子。至于啸聚山林是不是长久之计,梁山众兄弟的前程怎样怎样,恐怕晁盖真的没有认真的考虑过,他是一个靠谱的带头大哥,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团队领袖。

我们知道,《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最初的蓝本。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宋江率36人受朝廷招安了,正所谓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还乡!所以招安是《水浒传》的必然结果,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其实,梁山上明确反对招安的也就三个人,鲁智深、武松和李逵。李逵是最纯粹的革命者,同时又是宋江最忠实的拥趸,他忠于宋江这个人,但不忠于宋江的政治信仰。不过没关系,既然忠于宋江这个人,就迟早为宋江的政治信仰而效力,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武松的表现有点反常,因为他是书中第一个提出招安的梁山好汉,原文为证: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设疑。便是跟着哥哥去。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了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荣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这是宋江与武松在孔家庄相遇,宋江邀武松一同投奔清风寨的花荣,不料被武松婉拒,说出了上述这一段话。如今武松又在梁山菊花大会上出尔反尔,极力反对招安,是不是有些反常?我认为很好解释,因为当时宋江犯罪不重,遇朝廷大赦天下,完全有可能洗白上岸。

而武松手上命案太多,光血溅鸳鸯楼就杀了15个人,他自己也说了,罪犯至重,遇赦不宥,这样的重罪不是大赦天下就可以清零的,必须要招安。所以武松为了宽慰宋江,使其不要挂念,日后还有重逢的机会,才说出了招安的话,说白了这只是权宜之计。

到了梁山聚会大会,今时不同往日,梁山已经和朝廷分庭抗礼,并且完全占据上风,如此一片大好形势之下,武松公然反对招安,也是合情合理的。至于鲁智深,本就遁入空门,功名利禄对他来说皆是水中浮萍,再加上他早就对朝廷和官府的黑暗和腐败失望透顶,不反对招安才怪!

除了以上三个人,其余的要么赞同招安,比如关胜、呼延灼等朝廷降将派,日后梁山招安重新为朝廷效力就是宋江劝降他们入伙梁山的诱饵。要么模棱两可,比如晁盖,穆弘之类的,并没有明确表态,题主怎么能说梁山上那么多人不喜欢招安呢?

只不过,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个人太重量级了,他们说的话自然能get到绝大部分读者的心声,而且梁山好汉在征方腊时死伤惨重,很多读者以结果倒逼过程,先入为主,以今方古,才得出绝大部分梁山好汉反对招安的结论。其实,细看原著,你看发现,真的没有那么多梁山好汉反对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