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果二战时苏联加入了轴心国,那么战局会是如何?

如果二战时苏联加入了轴心国,那么战局会是如何?

2020-11-14 16:31阅读(60)

如果二战时苏联加入了轴心国,那么战局会是如何?那么德国会把东线兵力绝大部分移向西线,单方面压制英法联军。苏联分三路,北边和日军会师,派兵南下带领扶不起

1

一、先要解释两个名词。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同盟国又称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台湾称为衣索比亚)等数十个国家。同盟国集团最终打败了轴心国集团,取得了胜利。

2、轴心国

轴心国,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二、解答原本的问题——假如苏联加入轴心国会怎样(当然这是个假设了!值得高兴的是这个假设没有成立。)

三、事件还原——斯大林希望加入轴心国。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与日本在德国柏林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 ,确立了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同年10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信给斯大林,称德方希望将前苏联(1924~1991)拉入轴心国集团,建立“四国同盟”。斯大林遂派遣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谈判。德方提供了“四国条约”草案,要求前苏联(1924~1991)只能向国土以南的印度洋方向扩张。斯大林同意签署条约,但同时要求将土耳其、保加利亚也划入前苏联(1924~1991)的势力范围之中。希特勒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不再给予苏方答复。斯大林的心思终于泡汤了。

? 四、假设苏联加入了轴心国会怎样?

? 1、葱整体战局来看,苏联一旦加入轴心国,那势必就意味着中国的崛起。因为美英为了在远东对抗苏日,必将国民政府的军队配备加强乃至彻底西化,组建美械师、英械师、法械师等等。如此战斗力就不是日本所能比拟的了。如此,国军将会轻松将日本关东军,驻华北日军和驻沪海上陆战队将被赶出中国版图,并占据朝鲜半岛绝大部分,并渴主动依此势在朝鲜半岛和日本讨价还价。此外,中国军队还可以用兵蒙、苏边境,谋求歼灭远东苏军,且有可能消灭西伯利亚苏军,破坏西伯利亚大铁路,夺取苏联远东地区。再以苏联远东土地一部分与日本交换朝鲜半岛。?

这个话如果说白了,就是:德苏联合,整个欧洲就基本完蛋了。只剩个英国也绝对撑不了多久。德国也不会没有两线作战的压力了。这岂不是轴心国一家独大!而且,日苏联合,整个亚洲大陆包括西亚,南亚,也撑不了多久。英法当地殖民军当时连小日本都打不过,更不说苏军了。

很保守的讲也极有可能出现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两分天下的局面。

2

有一个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这个游戏叫钢铁雄心。在游戏的设定中德国可以和意大利日本建立三大轴心,也可以抵抗压力不从中国撤出顾问支援中国的抗战,当然还可以建立柏林~莫斯科轴心。但是建立德苏联盟是有前提条件的一个就是德国军事实力外交影响力够强,还有就是吞并了旁边比如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小国,而且还不能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可以说一切都是在为苏联开门。如果后面联盟了,无异于放弃了和意大利日本联合的机会,虽然这4国除了意大利其他都是不被待见的,

德国由于一战不战而败还被西方国家搞得割地赔款限制了其军事能力对西方恨之入骨,德国是法西斯国家推行的是纳粹沙文主义雅利安人至上和生存空间理论,国家工业基础设施强大,军队强大理念先进但海军太弱,人口一般。海军一般。

苏联是之前沙俄十月革命后组建起来的国家在十月革命中西方国家一直帮助白军但是列宁同志为了革命的胜利把原来的沙俄很多最富裕的土地割让了出去加上共产主义思想的出现就是资本主义过强,苏联是共产主义国家推行的是国际主义世界工人大团结,国家重工业强大但民用工业太差,国家穷困,战前兵多但是多为乌合之众加上大清洗的影响让军队更少厉害的将军,人口较多。海军弱小。

日本在一战结束后一样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毕竟就连他们的盟友英国也一样看不起日本。而且还结束了日英联盟,一直想脱亚入欧的日本一下子变成了在亚洲的孤儿。日本地小人多资源少似乎侵略就变成了他们最后的选择了,他们侵略中国东北搞得他们更不给待见,虽然二战的开始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是德国入侵波兰但是真正的二战还是应该是七七卢沟桥事变。虽然是天皇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是天皇话语权利还是蛮大的,推行的是大东亚共荣。国家工业一般,资源少人口多,军队在经历一开始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一战后实力还是有的加上武士道精神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日军战斗力。海军强大。

这些国家都有他们的相似和不同点但德日共同点更像,苏德战略目标更像。但如果建立了一个就不能拉其他伙伴入伙最后都一样会变成狗咬狗。

3

一般来说,都将二战的爆发时间定义为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但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这一天入侵波兰的,除了希特勒的纳粹德军,还有斯大林的苏联红军,两个欧洲的独裁者瓜分了波兰。

在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之前,事实上,德国和苏联的关系是不错的,德国向苏联出口工业制品、机床、军火,包括重巡洋舰和战斗机等先进军事技术,苏联则向德国提供矿产、木材以及石油、粮食等物资。但在这表面背后,德国和苏联都向对方动手,将对方消灭后,自己就是欧洲大路上最强大的国家,不过是希特勒抢在斯大林前面完成了战争准备而已。

如果苏联和德国联合起来,恐怕整个欧洲,至少是欧洲大陆都将被其控制,德国的先进科技和苏联几乎无限的资源融合在一起,美国不敢说必败,至少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但苏联和德国基本不存在联合的可能,除了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是独裁者,不允许自己屈居别人之下外,当时的德国和苏联,都是侵略成性,即便是合作也是暂时的。纳粹和社会主义,在理论上也没有可以融合之处,虽然同样邪恶,但纳粹和苏联,都不会有真正的盟友

4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苏联二战时期的战斗力,拥有数百万军队,地域辽阔,战略纵身极大,资源丰富,经得起战争消耗,这些都是优点,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苏联机械化远不如德国,虽然苏联坦克飞机不少,但大半都是老旧装备,和德国新式坦克飞机不同,而苏联地域辽阔,物资转移需要时间过长,这些在防守时还没什么,但是一旦苏联成为轴心国,化身侵略者,这些缺点将很大程度影响军事推进速度。

分析完军事实力,我们再来看看哪些战场适合苏联,首先是欧洲战场,德国自己都不够打,苏联想分一杯羹只怕很困难,东亚战场日本虽然打的比较吃力,但是日本首先占领了东北三省,苏联想插手也不好插,那么想来想去就只能是中亚战场了,苏联当时已经包括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所以当时中亚也就只有阿富汗,伊朗和印度三个比较大的国家可以打,阿富汗民风彪悍,苏联新型飞机和坦克数量都不多,无法像德国一样发动闪电战,打阿富汗可能会困难点,但有一年怎么也能解决了。

在向南就是英控印度了,此时英国肯定疲于和德国对峙,没空搭理印度,印度本身又不团结(后来分裂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印度),苏联占领印度肯定不会困难。不过印度当时比现在面积更大,苏联军队人数又只有500万,国内至少留一半兵力用于防守,吃掉印度用的时间只怕不会少,怎么也要2年以上,因为中亚不同于欧洲,德国只要侵略一个国家就能获得相应的资源继续侵略,苏联侵略了印度却没什么可以得到的资源,当时印度几乎没有重工业,你不能指望在印度建厂生产军工用品。

随后苏联无论是像东进攻南亚还是向西进攻中东,实际上由于印度地区供给不利都不会有太快进程,而随着美国加入二战,德日受挫,苏联想必也不会太好过,如果苏联向德日提供资源支持,二战时间将会继续延续,最大可能就是同盟国拿轴心国没办法,德日苏相继收缩战场,巩固经济发展,苏德美成为日后三大经济体,日本就不好说了,日本是轴心国中资源最匮乏的,当时又向美国开战,假如苏德不管日本,日本还是很有可能和现在一样,最终什么都得不到,假如苏德强力支持,到是有可能真的把中国东三省老老抓在手里。

5

苏联如果加入轴心国,对全球来说将是一场灾难。二战前期,轴心国集团只有德国、日本,还有打酱油的意大利和一些仆从国,却几乎把当时的大国法国、英国、苏联打得满地找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双方有60多个国家卷入了战争,主要都在同盟国一方。

先看看1941年的全球战争形势,法国和西欧、北欧大部分投降了,南欧和东欧一部分并入德国,或者加入轴心国阵营,西欧只剩下英国还在苦苦支撑。亚洲环太平洋地区,中国也在死撑,日本人一方面与中国相持,另一方面横扫东南亚,并在12月发动了珍珠港战役,美国暂时处于守势。

6月份德国发动了”巴巴罗萨“攻势,苏联被打得晕头转向,这一年是二次大战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也让原本互相猜忌的美、英、苏、中坐到一起,被迫建立起全球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签订了《大西洋宪章》,美国的战争机器才开始全面开动,除了出兵出钱外,还全力支持英国、苏联和中国。

直到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和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结束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赢来了转折点,但并不意味着德国和日本就束手投降了,反法西斯战争还经过了一系列苦战,最终才取得胜利。

现在来看,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阵营,苏联和美国是绝对的主力,中国负责拖死日本陆军,英国海军负责困守德国,本土作为美国对德作战的前进基地,其它国家则起到辅助作用。

如果苏联倒戈,那么德国将全力对付英国,英国不保,亚洲的中国也将全面沦陷,剩下一个美国苦撑。如果德国、苏联和日本能诚心合作,在占据亚洲、欧洲和非洲、澳洲大陆后,集中资源打造强大海军,美国只能束手待毙。

6

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个如果——苏德同盟轴心国。这是一个将脑洞使用到极限的设想!假如,苏联加入德国轴心国,那么历史将怎样翻开?好吧!既然空空大师邀请问答,那么本棍哥就愿意浪费一下脑洞的四分之一的能量来解答一下这个如果吧!

咱们就试图翻开这个如果的历史吧!话说,二战风云,西欧军事强国纳粹德国已经在铁腕总理希特勒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几年的时间,硬是将德国打造成为一个最先进最另类的世界超级强国。在单一的思想鼓动下,以德国人为中心的民族主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确感染了所有的西欧国家!在希特勒的鼓动下,国家社会主义成了纳粹德国的发展动力!这是所有的当时世界强国都希望做到的事!

我们不防设想,德国邀请苏联加入他们的轴心国同盟组织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历程!首先,苏德联盟会大力开发西伯利亚的矿产资源,从德国修多条高速公路到西伯利亚……!铁路网将也会布满西伯利亚,源源不断的各个战败国的俘虏会被押往西伯利亚做苦工!为的是轴心德国的工业原材料的工厂生产提供生力!这是战备资源的掠夺!

那么,为了战备资源的开发不受断货供应,轴心国集团会不断的对外军事扩张。每攻打一个国家都会极力减少敌对势力国家的人员伤亡,目的就是捕获更多的战俘来充当劳力!因为极端恶劣天气的西伯利亚需要更多的战俘去工作。这是劳动力的掠夺!

当轴心国的国力达到巅峰的时候,资源也就成了必须解决的事情。为了更多更容易开采的矿产资源,他们的目光也就是吞并中国、朝鲜、南亚地区,非洲地区,完成亚非欧的统一,对垒美洲直到鲸吞美洲为止!

虽然表面上看世界都统一了,但是富裕的只有德国人自己!这就是最现实的如果……!因为他们的政治目的没有附加到全世界人们的福祉而奋斗,他们的政治目的是为了自己民族福祉而奋斗!可以说,如果苏联加入轴心国,那么世界就遭殃了,因为苏联的掠夺式统治很符合希特勒的理想!

7

首先普及一些历史知识。

斯大林上台后的苏联刚刚从一战的惨败和内战的惨胜中走出来,国民经济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外部环境也依然堪忧,作为曾经一战中的协约国中途退出战争,在战后遭到以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严厉制裁,甚至武力干涉苏联国内战争。可谓是内外交困。

斯大林在对内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沿用俄罗斯民族的传统积极开展对外行动,力图打破局面。俄罗斯人从彼得大帝时代起就对外行动就产生了出海口战略,即向西北出波罗的海,向西南出黑海,向南出印度洋,向东出太平洋。因此,历代沙皇均以此为基本军事战略,才形成了俄罗斯帝国。然而直到沙俄灭亡,俄罗斯人才勉强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在1856年争夺黑海出海口时被英国打败,1905年又败于日本,失去了太平洋出海口。1914年带着雪耻、复兴的追求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却是更加惨痛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政权的更迭,帝国主义列强趁虚而入,整个民族处在崩溃的边缘。由此可见,俄罗斯民族与英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苏联如果要崛起,就必须继续沿用出海口战略,向四面扩张。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带来了民族独立却未能带来真正意义的和平,苏联在结束国内战争之余乘胜进军。在西线苏军一度兵临波兰华沙,但是由于军事力量及外交手段的欠缺,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群起支持波兰,苏军最终功亏一篑。但在东线,苏联一举收复沙俄时期的全部领土,又趁中国内战且帝国主义无法顾及的时候一举控制外蒙古,做到了终沙俄帝国一朝都没能做到的事。

斯大林上台后鉴于欧洲方面暂时无机可乘,于是在远东太平洋积极行动。期间不断干涉中国内政,最激烈时一度出兵东北,争夺中东铁路,实际上是为东出太平洋做准备。但是由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中国东北一夜间变色,苏联东出的计划再度因日本介入而搁浅。日本行动迅速,不仅在短期内牢牢控制了东北,而且迅速染指中国内地,甚至陈兵苏蒙边境,窥伺西伯利亚,威胁苏联的安全。同时期的欧洲也是暗流涌动,纳粹德国日渐坐大,英国法国又不停的纵容其侵占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于是苏联迅速同中国改善关系,大量军援中国抗日的同时又帮助中国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稳住了远东,于是苏联开始腾出手来应对欧洲局势。

对于欧洲各大国的算计斯大林自然是尽收眼底。纳粹德国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视共产主义为政治死敌,而且其狭隘的民族主义政策更是与斯拉夫民族针锋相对。因此一开始苏联积极谋求与英法等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但是由于英国的抵触和法国的保守,苏联根本难以与之达成有效的协议。就在苏联陷入两难之际,英国政府因为民意风潮在波兰问题上与德国采取对立,双方矛盾日趋化。斯大林敏锐的意识到了一个契机,毅然决定改变外交轨道,谋求与德国合作。此时的德国也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苏德不侵犯条约》应运而生,震惊了世界。

随后,两国开始共同瓜分波兰。然而就在苏军准备行动时,远东又出事了。缺乏战略头脑的日本人完全看不明白欧洲风云变幻的局面,只是单纯的幻想与德国夹击苏联。再加上由于苏联军援中国对日本的不利影响,于是率先挑起了日苏冲突。斯大林则毫不含糊,调集重兵应战,在诺门坎几乎全歼入侵的日军,狠狠的教训了狂妄的日本关东军。此时德军已经深入波兰,斯大林恐怕波兰被德国独吞,就在诺门坎停战第二天随即出兵波兰,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波兰东部。稳住了东线,苏联开始放手在西线大干,首先兼并波罗的海三国,继而挑起苏芬战争,割占汉科半岛,又修订同罗马尼亚的边境线。与此同时,德国向西扫荡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大陆几乎所有国家,又将英国势力逐回本土。

现在,苏德同盟雄踞欧亚大陆腹心地带,完全具备瓜分也随时可能瓜分欧亚大陆的条件和时机。苏联更是大展外交魔术,和德国合作在欧洲大干后继而又在亚太谋求与日本合作。苏联先是主动从诺门坎撤兵,同时承认伪满洲国,更重要的是断绝中国的军援,并有偿转让中东铁路的使用权。日本在军事上进退维谷的时候面对苏联如此优厚的条件,自然异常心动。在日本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国家地位后,双方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至此,苏联完全稳定了东西方的局面,西面推德国西进同英法碰撞,东面推日本南下与英美碰撞。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空前紧张,潜在的苏德日同盟业已形成,直接面对的就是已经奄奄一息的大英帝国。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刚刚享受到罗斯福新政的红利,但是其军力选逊于苏德日,除了一如既往地军火贸易外根本难以影响欧亚太局势。但是面对轴心国集团的凶猛扩张势头,眼看英国难以为继,美国不得不逐渐改变其策略,大力援助英国减轻来自欧洲方向的威胁。断绝对日贸易,冻结其在美国财产,同时又积极援助中国。而苏联位于轴心国同盟与美英同盟之间,轴心国实力又强于同盟国,一旦德日同时与英国开战,苏联向南一路冲到印度洋畔,而后向东经小亚细亚夺取中东石油地带,饮马地中海,从而彻底打通黑海出海口;向东横扫印度,全面接收英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殖民地。如果与轴心国集团迎头相撞,苏联则与美国、中国联合,重新开局。东面采取守势,然后大力援助中国抗日,继续利用中国战场牵制日本,确保远东安全。而后在西线全力对付德国,争取美国出兵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中国同时得到苏联与美国军援战力必然大增,加之美国进军太平洋,必然导致日本提前出局。日本出局,德国孤掌难鸣必不能持久。

如果苏联不与轴心国开战,远东出海口是其根本战略利息所在,而又为日本掌握。苏联必然又会采取在二战期间的灵活外交,与美英盟国尤其是美国开展秘密外交,积极军援中国,以促日本早日出局。待日本穷途末路之际出兵东北,夺取远东太平洋出海口。然后以东南亚为筹码换取美英放弃在远东的控制权。

德国如果停战,世界将形成苏美德三国势力,苏联如愿取得百年梦寐以求的各大出海口,德意控制欧洲大部及北非,如昔日的罗马帝国,美国则控制亚太。

纯属个人观点

8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苏联绝对不会加入轴心国,必然会加入同盟国。

道理很简单,轴心国的实力不可能同同盟国对抗。

二战前,德国和苏联的工业,各占世界百分之十几,德国是13.2%。这同英国差不多,法国则差了一些,日本和意大利更差。

然而,美国就几乎占到世界的一半,38.7%。

而美国参战以后,国内开始全面战争化。美国工业产值一度占到了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可以这么说,就算苏德日联手,也绝非英美,甚至美国一个国家的对手。

苏联和德日结盟,就属于失心疯了,自找失败,斯大林不会这么蠢。

况且,英美对于苏联有威胁,但威胁较远。

为啥?英美和苏联并不靠近。虽然美国阿拉斯加和苏联东边领土接壤,但阿拉斯加是荒凉的地方,对苏联没有军事威胁。

相反,德国和日本同苏联近在咫尺,而日俄战争和一战,德日都曾和俄国为敌。

日本抢走了库页岛和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德国更是同苏联签订了俄国历史上,最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和约》。


所以,退一步说,即便苏联和德日结盟以后打垮了英美,这三个国家也肯定会有一场死战,他们总归是敌人。

那么,苏联何必为这些直接的敌人做嫁衣,不然跟着英美一起揍德日,捞一大票好处。

国际政治和战略就是这样,一定要会站队,要最大程度获得利益,还要站在会赢的一方。

所以,苏联绝对不可能和德日结盟,只有傻乎乎的汪精卫才会。

9

真实的历史远比我们读到历史教科书可怕。

1917年苏俄发生十月革命,1918年为了能从能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摆脱出来,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将帝俄时代,俄罗斯在东欧的诸多利益,包括允许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将帝俄占领的波兰割让给德国、允许乌克兰、芬兰独立等等在内让俄罗斯肉痛的利益转让给德国。

德国和苏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然而在纳粹势力掌握了德国以后,德国重新振兴为欧洲强国,而苏联(由1922年由苏俄、苏维埃白俄罗斯、苏维埃乌克兰等联合建立)也摆脱了初期的窘境,经过大规模的集中建设,也崛起为欧洲强国。虽然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声称要摧毁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希特勒和斯大林相互鄙视,但事实上在国家利益面前,德国和苏联的关系却是十分的不错,并在一段时间内比后来的德国小弟意大利和德国的关系还要好。

由于英法等国对于苏联的敌视,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并不好,与德国交好,就成为苏联的选择之一,而对于德国而言,苏联由德国需要的棉花、铁矿石等战略资源,而苏联则需要德国的技术和装备,德国和苏联开战前,苏联的物资源源不断的在输入德国,而德国一直向苏联提供技术装备。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作为德国铁杆盟友的意大利则被德国吓得不轻,畏缩不前,墨索里尼甚至到柏林去劝诫希特勒谨慎从事,而事实上意大利直到1940年德国发动的法国战役已经大局已定的前提下,才在1940年6月10日对法国宣战,派兵进入法国,当然是被法国痛殴。而是德国之所以敢对英法的盟国波兰发动入侵,是因为德国和苏联在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达成共同入侵并瓜分波兰的协议,在德国在西线入侵波兰的同时,苏联也在波兰东部跨国苏波边境,进入波兰,最终双方在布列斯特会师,历史上德国和俄罗斯(苏联)第四次瓜分波兰。

1939年9月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后,两军会师在布列斯特

紧接着,德国在闪击波兰之后,陷入了一段时间(1939年9月至1940年4月)的沉寂,而英法虽然对德国宣战,但是在西线一直没有任何工作,德国军队和英法军队在西线互相瞪眼睛,而这段时间内苏联却没有闲着,他们利用德国和英法互相瞪眼睛的这段时间,将在十月革命时独立出来的波罗的海三国重新纳入苏联,并对芬兰进行大规模入侵,也就是说斯大林将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条约中》损失的利益,在此时通过战争进行了收回,所以说俄罗斯人是可怕的敌人,不要小看他的软弱,他们太善于复仇了,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夺回来他们失去的,尽管那些也许本就是不属于他们。

1939年至1940年苏联入侵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芬兰,并割占罗马尼亚领土

所以说来,德国在与苏联开战前,两国关系很不错,还有种说法是,1940年德意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时,斯大林也派出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前往柏林,有意参加轴心国,将《三国条约》变为《四国条约》共同瓜分世界,不过希特勒规定苏联只能向南面的印度洋方向进攻的建议,遭到了斯大林的反对,结果《四国条约》未能成行,事实上在瓜分波兰之后,欧洲陆军最强大的德国和苏联成为了邻国,没有任何强国想与另外一国强国为邻,所以两国之间都有提防,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就向西拓展东方战线加强战略纵深,同时也在西线布置了大量的苏联红军,对德国进行防范,这种情况在亚洲也出现在苏联和日本的身上,尽管918事变后,苏联就允许日军使用北满铁路进攻黑龙江,还厚颜无耻的承认“满洲国”独立,但是两国仍旧是心怀叵测,日本布置大量的关东军防范苏联、苏联也长期在远东部署重兵防范日本,两国还在张鼓峰和诺门坎爆发冲突。这种强国为邻的不安心态,可能也是希特勒不允许苏联加入轴心国集团并在后期不顾诸多将领的反对入侵苏联的原因之一。

1940年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

话题可能又扯远了。回答题主的问题,如果二战期间苏联加入轴心国的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二战轴心国的胜利毫无悬念。

首先德国会不治而愈的解决掉其先天的两线作战的问题。德国强大的陆军和空军将集中在西线的英国本土和南线的北非战场,事实上德国在入侵苏联之后,西线基本上放弃了对英国的入侵,南线则是意大利在北非惨败于英军之后,才派出隆美尔带领比英军少得多的德军进入北非作战,即便如此,也让英军吃尽苦头。如果北非的德军得到德国的大批增援,打赢阿拉曼战役,然后挥兵进入埃及以及长期以来敌视英法的阿拉伯地区,那么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将尽为轴心国所拥有,并有直接威胁印度。

隆美尔在北非只拥有少量兵力但是仍然给英军造成很大麻烦

其次一旦苏联加入轴心国,上百万关东军会倾巢南下,中国战场和东南亚战场的压力则会陡增,而一旦日本得到苏联从西伯利亚铁路运送而来的石油资源,那么日本的战略资源的匮乏的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日本就不会轻易的与美国宣战。而在强大的“中立主义”、反战民意等左右美国,主动参战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可能是龟缩在西半球自保。

万幸的是,题主的假设不成立,历史也没有假设,我们仍然能够作为胜利者享受和平生活。


我是本文的作者大东北的小豆包,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和评论。

另:作者发现有人恶意抄袭、转载本人文章并从中获利,本人虽然水平有限,但是文章仍旧是本人原创,凝结本人的劳动汗水,请尊重本作者,一经发现必然诉诸于法律。

10

感谢6723友邀请!

这个问题,无论如何回答,都可能是对我国最可靠的战略伙伴造成一定的心理不适。

假设苏联当年有意加入德、日、意轴心国联盟,希特勒首先会反对,既使出于先稳住苏联的需要,岂虚与委蛇。但到一九四一年七月既突袭苏联成功后,苏联将成为什么角色,就没必要明说了。

自德国纳粹党创立之时,就是一个极端右翼,极端反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政党,当初与苏联苟和,也是为了服务于其西线战争的需要。所以要想让苏联加入轴心国联盟这个问题的假设成立,就必须用另一个假设来满足问题所需的条件。也就是必须假设苏联的十月革命没有发生,苏联还是那个极富侵略扩张性的沙俄帝国,沙俄加入了轴心国联盟。

那么沙俄向那个方向展开兵力呢?向西,大西洋方向?那已经是德国人的天下!不行。向太平洋方向看看,那儿日本,两国虽是宿敌,但既已成联盟,也不行!那就从黑海向南吧,也不管土耳其如何抵抗,依仗几百万军队和黑海舰队的实力,沙俄军队前赴后继,向流成河地冲过去了。再一路向南直入中东,沙俄舰队一举获得了地中海和印度洋的两大出海口,战绩辉煌。至于中东的石油,毛哥不稀罕,自家有的是!

但希特勒却心里没了底,这毛子从印度洋、地中海到波罗地海和靠近北极的巴伦支海,两端冒头,整个把我第三帝国围上了,而且石油还都成他家的了。这毛子那天犯了毛劲,我第三帝国还不成了那个沙皇的土豆烧牛肉!我不干!所以希特勒同样还得对这沙俄出手!所以这个轴心国联盟就散伙儿了。这个问题也就不成立了。

向大西洋不行,向太平洋不行,向南还不行!那向北呢?北冰洋?几百万沙皇军队跟空气作战吗?是我扯蛋!那么沙皇还有最后一个用兵方向,那就是几百万军队坐上驯鹿雪撬,穿过原始森林和永久冻土带,裹胁着茫茫白雪,忍受着刮骨寒风,在零下五十多度的夜晚,集结到白令海峡的西岸,用因纽特人的牛皮筏子,在冰上滑,在海里划。

到第六天中午,稀稀拉拉的队伍在灰蒙蒙地威尔士王子角及其南北一两百公里的海峡东岸登陆了,有的在海峡北面登上了海冰,成了真正的北极熊。美国人没有抵抗,他们早就撤了。或者是惧怕严寒,或者是惧怕俄军大兵压境,总之他们早就跑了。

沙俄军队没有遇到美军任何抵抗,但却与寒冷、狂风、暴雪惨烈激战了一个多月,但只有步兵和一些骑兵完成了登陆,集結清点后,发现丢了一百多万人。司令官库图佑夫向沙皇电报了东征军的困境,沙皇并不吃惊,只是无耐地,无比沮丧地说了四个字:撤回来吧。接着又摇着脑袋咕哝两句:早就说不能入他们那个伙,只怪越卡缺林那姑姑!唉!从那个抽稀国撤伙吧。撤伙吧。

其实老铁东一耙子,西一掃帚,南朝北国瞎蒙一通,全是胡扯。当年不论它是苏联,还是沙俄,或者是如今的俄罗斯,基于其历史因素和各大国间的地缘战略,以及意形态,无论如何,也无法与轴心国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