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沈从文短篇小说《贵生》里的贵生,金凤出嫁当晚,他烧死自己了吗?

沈从文短篇小说《贵生》里的贵生,金凤出嫁当晚,他烧死自己了吗?

2020-11-13 20:01阅读(61)

沈从文短篇小说《贵生》里的贵生,金凤出嫁当晚,他烧死自己了吗?:鸭毛伯伯匆匆忙忙跑去看火,先到桥头,火正壮旺,桥边大青树也着了火,人只能站在远处看。杜

1

鸭毛伯伯匆匆忙忙跑去看火,先到桥头,火正壮旺,桥边大青树也着了火,人只能站在远处看。

杜老板和癞子是在火里还是走开了,一时不能明白。于是又赶过贵生处去,到火场近边时,见有些人围着看火,谁也不见贵生。人是烧死了还是走开了,说不清楚。

鸭毛伯伯用一根长竹子试向火里捣了一阵,鼻子尽嗅着,人在火里不在火里,还是弄不出所以然....

--选自沈从文《贵生》

以上是小说结尾处的一段,当晚正是贵生暗恋女子金凤出嫁的日子,新郎确不是他,而是腰缠万贯地主五爷,悔恨交加的贵生做了傻事

很明显,作者并没有明确告诉读者贵生有没有烧死,“人在不在火里,还是弄不出所以然来”。

但是这两处火是贵生放的无疑,一处是金凤原来居住的桥头的房子,一处是贵生家,小说是通过对鸭毛伯伯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通过对小说全篇情节的分析,本人认为贵生没有被烧死,去城里面找他唯一的舅舅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人这么说呢?主要基于以下3点理由:

贵生对金凤虽然很喜欢,但是迷信思想让他摇摆,最后错过了姻缘

小说几处说明了贵生对金凤的喜欢和幻想:

他却乐意到离住处不远桥头一个小生意人铺子里去......

他对那个女儿也很好。山上多的是野生瓜果,栗子、榛子不出奇,三月里他给她摘大莓,六月里送她地枇杷,八九月里还有出名当地,样子像干海参,瓤白如玉如雪的八月瓜,尤其逗那女孩子欢喜。女孩子名叫金凤.....

贵生到那里,照例坐在火旁不大说话,一面听他们说话,一面间或瞟金凤一眼。眼光和金凤眼光相接时,血行就似乎快了许多....

小说里类似的描写还很多,通过贵生对金凤的特殊照顾,和心理反应足可以说明贵生对金凤的欢喜。

那么为什么贵生没有抓住机会及时的表白求婚呢?

归根结底,还是迷信思想在做怪,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都愚昧状态

本来金凤和她的父亲对贵生都很有好感。

贵生勤快,为人憨厚,金凤的父亲在一个雨天也明确的提示过贵生,但是贵生一直纠结金凤命里“八字”克人这件事,心里总是犹豫不觉 ,当时就没有明确表态,从而错过了抓住这段姻缘的最佳时机。

至到他回家经过再三思量,想明白了“夜长梦多”这个理之后,才决定向金凤求婚之后,但他也没有立即去到金凤家,而是跑到城里的舅舅那里商量。

因为舅舅生病,这事被耽搁3天,贵生才和舅舅说了这事,但是这时候,金凤那边已经答应了五爷做姨太

虽说这事的结局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得不说也与贵生的优柔寡断有着直接关系,同时再加上迷信思想左右,才最终导致他与一段可心的姻缘错过。

作者通过对贵生的如此描写,充分赋予了贵生这个人物现实感和立体感的艺术形象。

贵生虽然是一个能干憨厚的好后生,但是作为旧社会的底层穷人,他依然受到迷信思想的毒害,拥有着谨小慎微的唯诺性格。

失去心爱的金凤,贵生虽然难过,但他应该明白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是自己的彳亍不前,才酿成这样的结局,因此他不至于为此殉情

金凤既不痴情也有些拜金,贵生对她来说,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小说中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来渲染金凤对贵生有多么喜欢,让人觉得金凤只不过是一个长相还可以的待嫁家中的16岁普通姑娘。

贵生对她来说只不过是选择之一,她还可以选择家里的年轻伙计,还可以选择来她家店里吃饭的有钱小贩。小说里有一段对一位年轻的过路人这样的描写:

(他)掏钱时故意露出衣下扣花抱肚上那条大银链子,并且自言自语说:“银子千千万,难买一颗心。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话是有意说给金凤听的。三人走后,金凤低下头坐在酒坛上出神,一句话不说。

这样的金钱诱惑为什么能让金凤出神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如果金凤心里已经装了贵生,对这样粗鄙的诱惑必定是不与理会,甚至是气恼的。

但恰恰相反,她没有,反而陷入深思,这势必会说明金凤对金钱和财富还是很有渴望的。当然也正因为这点,才可以解释她后来为什么没有坚持等待贵生,而是痛快的答应了五爷老头的求婚。

对于金凤的选择,一方面说明金凤没有像贵生爱她那样爱着贵生,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是一个底层穷人姑娘合理的选择

毕竟女孩青春易逝,贵生迟迟不求婚,终于来了一个攀富贵的机会,自然就答应了。

洞房花烛当晚,当金凤知道贵生有可能被烧死时,她哭了,或许那一刻她才知道贵生该有多爱自己,但一切都毁之晚矣

鉴于金凤的不能免俗,无法抵挡金钱的诱惑,没能痴情的等待贵生,这自然回让贵生的心理被“恨”所填满,这“恨”里既有自己没抓住机会的“悔恨”,当然也有对金凤见异思迁的“憎恨”

既然有了“恨”,对于贵生放火就不足为奇了。

有些人觉得,贵生放火烧了桥头的金凤家可以理解,但是,他为什么要烧自己的房子呢?

我觉得这说明贵生对此处再无留恋了,俗话说的好“哀莫大于心死”,或许他已经决定离开这里了,况且他还要给自己的舅舅一个交代,毕竟舅舅把毕生攒来的钱都给了贵生准备娶媳妇,他还要为舅舅养老送终,所以他更不可能就这么为了一个见异思迁的女子烧死自己

结束语

沈从文先生的小说总是给人留下一些让人充满遐想的迷题,让读者自己去发挥。这种创作手法不但能够增加小说的深刻性,也能增加小说的悬疑感和趣味性。

可以说,淳朴能干的贵生和清秀端庄的金凤就是旧时代农村千千万万个穷人阶层的代表,人性中既有闪光点又有常人的狭隘和局男女限性,他们这些人的结局都是时代特点和自身特点结合所制造出来的产物。

在那个社会里,总免不了让他们悲伤大于快乐,遗憾多于完美。

对于贵生来说,唯一的舅舅,或许是他离开家乡后未来命运的一个写照。因为走到哪,都是一片天空。

我是春城花草香,听风赏雨,采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轻松有趣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