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2020-11-12 13:31阅读(60)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谋士故意为之,诱导其主公不选所谓的“上策”。举个例子。历史上刘备和刘璋翻

1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谋士故意为之,诱导其主公不选所谓的“上策”。

举个例子。历史上刘备和刘璋翻脸前,军师庞统曾献过上中下三策,供刘备酌情选择。


上策是挑选精兵,星夜偷袭成都,乘刘璋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拿下成都。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中策是让刘备先给刘璋带信,假意说荆州那边有事,自己要回荆州。待刘璋见信,让沿途的官员送别刘备时,建议刘备趁机干掉蜀中名将杨怀和高沛。并吞并他们的部队。然后再围攻成都。

下策是别冒险,不打了,直接回荆州,以后再找机会缓图益州。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那么,刘备最终选的是什么呢?

他选了中策。

那么,为什么刘备会选中策,而不是上策或下策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庞统的上策、下策,虽然他说,一个叫“上策”,一个叫“下策”,故意在名字上做了区分。

但其实在刘备看来,都一样,没啥区别

即:都只有一句话,没有操作的可行性

比如上策,庞统让刘备偷袭成都。可他又预设了两个前提:“璋既不武”和“素无预备”。

万一刘璋有防备,预设不成立呢?后来刘备在围攻成都时,果然就发现刘璋并非是所谓的不武之人,成都也并非素无预备。刘璋在连吃败仗,兵源后勤消耗不少的情况下,成都城中仍然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足以支撑一年时间。

从这就可以看出,如果刘备当时选了这个不靠谱上策,必然要倒大霉,怕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再就是下策,庞统让刘备先回荆州,以后再缓图益州。可啥时候再来,庞统没说。这等于就是让刘备放弃夺取益州。

因此,这种所谓的上策、下策。说了就跟没说一样,刘备必然都不会选。



相比于所谓的上策、下策,中策虽然被庞统故意塞在中间,不起眼,但实际上,中策是最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因为中策最为详细,有具体的操作建议。相当于庞统手把手的在教刘备,你第一步应该干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应该怎么干。

刘备又不是傻子,他自然会对比。用《三国演义》里面,虚构的刘备的话说:上策未免太急了点,下策又感觉太慢了。只有中策让人觉得不快不慢,刚刚好

PS:《三国志》中没有解释刘备为什么选择中策。只说“先主然其中计”。

虽说《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话是罗贯中虚构的,但如果我们感同身受,把自己带入到刘备当时的情景,其实也能理解。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庞统干嘛不直接给刘备推荐中策,而要兜圈子,给出三套解决方案让刘备自己做选择呢

这其实就是古代谋士的聪明之处了。

古代的谋士,很多都是心理学大师,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

刘备当时已经五十好几了,一生坎坷,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一个冒进之人了,所以他必然不会选上策。

而同时,已经五十多岁的刘备,也没时间再搞什么缓图之。所以他也必然不会选下策。

庞统把刘备的心思摸的透透的。知道他并不是不想拿下益州,他的问题,在于下不定决心跟刘璋翻脸。总是有所顾忌。

所以这个时候,对庞统而言,难点,不在于怎么出谋划策,而是另外两方面。

第一,怎么让刘备下决心跟刘璋翻脸。

第二,怎么让刘备感受到决策成就感。

毕竟,庞统只是参谋,只是在幕后提建议供刘备参考的人。如果他只提一条建议,让刘备没得选。这个时候,他们两人的角色就会发生互换:庞统成了实际决策人,刘备反倒成了陪衬人物

甚至于,他还有可能让刘备怀疑他,是不是背着自己搞小动作?

如果刘备不在意,那倒罢了。可一旦刘备心怀不满,产生不爽心态——难道他想篡位?

那庞统的麻烦就大了。



所以说,很多时候。难的不是提意见,而是怎么让领导听进自己意见。以及不让领导有疑神疑鬼的心理,要主动给领导搭台唱戏。

我们仔细的看看庞统的三策,可以发现这个上中下三策,是一个从急到缓的变化。

上策最着急——恨不得马上取益州。

下策最不急——几乎是不取益州了。

中策最合理——有具体的操作意见。

刘备参与到了决策中,在心理上接受庞统的建议。最后拍板,下决心的是他。这就使得这是一个让他们都能双赢的结果。

像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也有很多。比如一些公司的采购员在交报价表时,往往会拿几份报价单给领导签字。

甲公司产品的质量最好,但报价最高。

乙公司产品的质量最差,但报价最低。

丙公司产品的质量一般,比乙公司好,不如甲公司,但它的报价也是不高不低。居中。

采购员在交报价表的过程中,只能提供解决方案。并不能替领导做主。如果一个采购员缺乏社会毒打,直接拿一份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报价单给领导签字。领导不在意,倒也罢了,如果领导疑神疑鬼,怀疑采购拿了供应商回扣。那这人可以直接卷铺盖走人了。

2

你有十块钱。

上策,买五注双色球。中了就有五千万。一辈子不愁了。

中策,买一注双色球,中奖就有五百万。不中还剩八块,还能吃包泡面加根火腿肠。

下策,两元买双劳保手套,两元买瓶大水,买五块钱馍头加一块钱榨菜,去工地搬砖。

你选那个?

3

我以为首先需要明确几点,才能明白所谓的“上中下三策”是什么?

第一点:什么是古代谋士?古代并没有谋士这个职业,却有事实上从事这方面功能的职位。正因为有些人总是向自己的主人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让主人去选择、抉择,甚至让主人有了一定的依赖性,所以被称为了“谋士”。历朝历代,不同身份的人,充当谋士角色的人物,比比皆是。而主人也习惯于就某些问题,咨询一些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去作为自己决断的参考。问题不同,咨询的对象便不同。所谓的古代谋士,是一个通俗的叫法,而不能明确为那一个人,只是不同历史时期一些特定的人群。

第二点:充当谋士角色的人,习惯性提出“上中下三策”,也是现实需要。一个人,要想得到主人的认可,并因此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是得到某些现实利益,都需要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而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又不出现越权震主的嫌疑,自然就会在建议中提出多个选项,让主人去最后定夺。这既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又把最终的决定权和最后的成就感,还给主人。这是为人之道,也是古代人的为臣之道。真正的智者,会把问题分析透彻,然后引导主人去做出有利于事态发展的方向。这就是谋士的最高境界。

第三点:君王或是主人选择时,并不是在意谋臣的三策顺序,而是统筹考虑现实需要和最终目标。主人是不是选择上策,做为一个有独立主见的人,不是主人考虑的根本问题。主人考虑的是:咨询了你,希望得到你的合理化建议,但如果抉择却是需要通盘考虑的。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些谋臣的建议,或许是站在某种立场上提出的看似合理的建议,但真正的实施,需要和最终的目标相一致,还要考虑全方位的利弊得失。所以主人选择时,更倾向于适合自己的路线,而不是谋臣的策略权重。

当然,所谓的谋臣提出建议,君王或是主人做出选择,都是建立在臣是忠臣,君是明君,主人是明白人的基础上。如果君主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把控局势的能力,在好的建议,都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感谢分享阅读,小知识,大智慧。我是空山,专注中原地方史志三十年,让我们一起品味山水人文历史,探寻方志民俗脉络。敬请关注@空山俚语,欢迎留言交流。

4

小编认为,所谓的“上中下三策”,跟现在的风险投资是一样的——“高风险,才有高回报”

一般来说,上策受益最大,但是承担的风险也最高;故而,选择的不多。

下策,安全系数高,但是收益最小;也很少有人问津。

而中策,收益与风险居中,既有利可图,又不用冒太大的风险。故而选中策者居多。

而且,我们认为君主选择的不是上策,到底是不是人家心里的上策,就很值得商榷了。因为这是一个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比如,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事件。当时,谋士给太子丹的上策是: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匈奴以图秦

而太子丹,嫌弃此计见效太慢(旷日弥久,令人心惽然,恐不能须也)。

直接选了下策——想着凭借一介刺客,就扭转乾坤,让秦国屈服。但是,在太子丹那里,这才是上策——因为“荆轲刺秦”,收效大,投资少,见效快(如果,当年荆轲成功了)。

所以,到底哪个是所谓的上策,哪个是所谓的下策,在实施之前是不可能有定论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指点江山,完全是因为我们知道了结果!

结语:每次抉择,都是自以为的上策。

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5

倒不是谋士或者君王喜欢上中下三策,而是依照当时情况,谋士做出的多种得失以及风险分析

谋士在谋,所谓的上中下三策,其实就是谋士针对时局给予多种解决思路,以此让君王选择。君王和谋士不同,君王在于决断,谋士的每一种思路映照未来不同结果,这些不同结果,又导致未来不同处理思路,君王呢,也不是不爱选上策,而是选择其中一种最适合的作为决断,有得有失嘛,跟今天的一二三……类似

后来小说演义,把多种分析概化成上中下,以此吸引读者眼球

举个例子,当年刘备入川时,庞统给予三种策略:

一个是轻骑突进毕其一役,一个是寻机诛灭川军核心将领制造混乱,最后一个刀对刀马对马正儿八经战阵对决

轻骑突进为上策,此策直捣黄龙,运作得到当可以用最小损失取得最大战果。但是采用这种策略,刘备要担当失败风险,毕竟孤军深入嘛,万一川军反应迅速,刘备军可能就要面对人家的重兵围剿,全军覆没那是显而易见的

诛灭川军核心将领为中策,此计达不到上策那种毕其一役效果,但是失去核心将领,川军战败只是时间问题。即便计策失败,也损失不了什么,大不了再进行第三策,正儿八经战阵对决

正儿八经军政对决这是下策,下策打的是消耗,玩的是大势碾压。虽是下策,但对决若成功,则是得国最正。在孙子兵法中,这玩意就是道,正所谓上下一心,其道一也

三条策略风险不同,各有优缺点

刘备呢,审时度势,感觉第二条可退可守,最终选择第二条。假如决策的是曹操,估计是选择第三条,大势碾压,堂堂正正,就如当年携师八十万,准备一举定鼎。假如决策的是李世民,估计选第一条,他最爱剑走偏锋兵行险招

老话说的好,只要思想不会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谋士和君王,一分析一决断,互相配合,没有更好,只有最合适,最终,条条大路通罗马

6

上策虽好,听起来也高大上,但却最不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

古代的谋士,每逢大事,都喜欢向主公提出上中下三策,以供主公定夺,但最终主公选择和采纳的,却大多数为中策或者下策,而作为上策,却极少会去选择,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说白了,就是一个博弈论。

三国时期,庞统在刚到益州时,为了让刘备下决心和刘璋决裂,就曾给刘备献上上中下三策,以供刘备选择。

先看上策: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这上策的主要思想就是挑选精兵,采取急行军的措施,直击成都的刘璋,趁刘璋对突然到来的大军没有防备,一举攻下成都。

这计谋好不好,非常好,好的不行,也是当时的刘备魂牵梦绕的目标,按理说,这计谋既然如此只好,为何不用呢?

计谋虽好,但是却做不到。

上策确实很好,但只是一种理想行为,首先,“昼夜兼道,径袭成都”,这一点说得轻巧,但做起来却不容易,益州距离成都,尚有千余里,并且蜀中地形复杂,这大军如何能够保证快速到达?

其次,“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直取成都,必然需要一定的兵力,人少了也办不成事,这一路上大军移动,刘璋怎么可能会不知晓?怎么会没有防备?

最后,这就是理想主义,把活生生的士兵想象成棋盘上的一个个棋子,而不去考虑这些士兵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同时,忽略可变因素,自打如意算盘,这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之大忌,不把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纳入考虑中,最终的结果也是失败。

事实上,在后来刘备攻打成都时,发现刘璋确实不是毫无防备,反而训练有序,如果按照上策,急功冒进,刘备即便是克服日夜兼程的急行军问题,也会在强弩之末的局势下,被刘璋迎头痛击。

再来看中策: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中策的大意,是让刘备借助杨怀、高沛两人一直想让刘备离开的心理,同时写信给刘璋,假意说荆州有急事,要速速归还,这样在杨怀、高沛对刘备轻敌的情况之下,吞并其部队,再去围攻成都。

中策这个计谋,有一定风险,成功的前提有两个,一是要刘璋相信刘备确实真的要回荆州,二是杨怀、高沛两人能够顺利的被刘备拿下,这样才可以吞并他们的部队来壮大自己,才有实力攻打成都。

这个可行吗?非常可行,并且有具体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怎么干等等,全部在计谋中,可以这样说,虽然有一定的冒险,但是确实最能实现的一个办法,至少比上策会更为稳妥和现实一点。

最后我们来看下策: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这个计谋,不是刘备想要的,好不容易出来了,现在再退回去,“徐还图之”,这什么时候能够再图?最主要的是,这和刘备的战略思想完全不吻合,也不是他下一步的计划方针。

那么,刘备最终选择了什么呢?没错,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

为什么会选择中策?就是因为上下两策,在刘备看来,不但没有可操作性,也和他的长期目标不一致。

正如刘备所言,上策太急,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之下,前往成都攻打刘璋,想一举把刘璋拿下,其中有太多的因素会阻碍其成功,就是单单急行军这一项,刘备就没有信心都能够达到。

刘璋是坐商,刘备却要搞一个行商,用行商来压制坐商,并且还是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的坐商,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搞不好,还有可能让刘备一朝回到解放前,那样的话,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而下策,在刘备看来,则是太慢,回到好容易离开的荆州,在寻找机会徐徐图之,若是刘备已经具备一定实力和地盘的话,这个下策,反而是最为稳妥的办法,但是在当时,刘备急需要扩张,没有时间再徐徐图之了,所以,必须排除。

而中策,不快不慢,第一符合了刘备当前的战略目标,第二还能不那么憋屈的回到荆州,即使是有一定的风险,也在合理的范围内,所以,必然是选择它。

前文讲过,所谓上中下三策,其实就是一个博弈论,上策是理想状态,追求的就是集体利益最大化;中策就是风险投机,有风险,但是若是能够良好规避,就能获得一定的回报,重点是体现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下策,则是最理性的选择,但是这理性,却不符合当事人的战略。

按照风险的顺序,上策一般是最为激进的,收益高但是风险也是最高,下策却正好相反,中策居于两者之间,因此,君王一般会权衡之后,选择中策多一些,或者根据情况,部分也会选择更为理性的下策,这就要看君王当下的实力等因素。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很奇怪,既然中策如此之好,为什么谋士非要给君王来一套上中下呢?干嘛非要多此一举,给君王出选择题呢?

这就牵涉到谋士的角色定位问题。

古代的谋士,主要作用是什么?就是参谋,是幕僚,是提建议给领导作参考的人,这里面重要的是提建议,给领导参考。

提建议不是提意见,意见可以只有一条,但是提意见和接受意见的双方角色定位与提建议的完全不一样,如果只提了一个建议,无论是上中下什么策,领导就没得选,这时候,角色就进行了互换,谋士变成了决策人,而领导,则变成了完全无用的傀儡。

试想,这样的谋士,哪一个君王会喜欢?大度点的还好,不大度的,会想什么?

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就是角色定位问题,其中君王能选,也愿意选的,谋士很清楚,但是列出来其他几条,多想多提解决方案,至于选哪个,如何决策,是君王的事情。

作为君王,需要在谋士提出的建议中,找到符合实际,并且是切实可行的一条,同时还要承担选择这条建议并实施后,所带来的的后果,成则皆大欢喜,败了,上中下三策,谁叫你选这个的?

所以说,出点子容易,决策难,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君王不选上策,就是因为上策太激进,太冒险,虽说收益高,但是一旦风险来临,就可能无法承受,因此,君王们多半都会在深思熟虑后,把上策排除,选择中策或者下策。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也同样面临这样的抉择和问题,比如面对客户,在给客户出方案时,如果只出了一套方案,客户大概率就会犹豫,难以抉择,如果给客户来个选择题,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有两个相邻的早餐店,早餐的品种、口味、价格、环境以及服务都差不多,但是其中一家的茶叶蛋的销售明显好于另一家,经过调查,发现其中一家就是善于给前来就餐的顾客出选择题。

这家餐厅,在顾客进门后,会主动问顾客:“您是吃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顾客在听到这句问话后,一般就会下意识的说一个或者是两个,当然也有不要的,但是大部分至少要了一个。

反观另一家,询问的方式则是:“你是吃茶叶蛋还是不吃?”很显然,顾客要么选择吃,要么不吃,无形中,就将一些潜在的客户给拒之门外。

这种出选择题的方式,和谋士的上中下三策有着异曲同工的意思,把选择权交给顾客,而不是替顾客做决定,同时利用话术,把吃不吃变成了吃几个,结果,顾客就会在吃几个这个问题上考虑,而不是考虑吃不吃的问题。

所以,在谋士给君王提出计谋策略时,摆出上中下三种选择,就是让君王来做决定,自己不做这个决定权,同时,对于那个策略最好,会在其中作以暗示,比如庞统就在中策里,将行动步骤说明,这样君王在考虑后,就会自然的选择这个显得靠谱的策略,这样不仅彰显了君王决策英明,也显示谋士有多个想法和备选方案的高明。

7

话说在古代,最大的创业莫过于建立一个政权。但是,这种创业的成功率约等于零——因为成功的案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之所以建立一个政权之难,主要在于:任何一个政权,都需要一个运营团队。而这个运营团队里面,需要有战略家、需要有执行者,更需要有最终决策者。而新政权的君王就是最终决策者,谋士就是战略家。

在古代,很多谋士在为自己的主上提供计划方案的时候,都会提到“上中下”三种策略,但是,为什么很多君王往往会选择中策甚至下策,而不选择上策?

这里面原因很复杂。

认知局限

有时候,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所能接受的新知识情况。比如说明朝时期,西洋传教士向明朝士大夫宣讲地球是圆的。而明朝的士大夫觉得传教士在胡说八道:因为大地明明是方的,怎么可能是圆的?而且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另一面的水岂不是要洒出来?人也要倒着走路?其实我们现代人知道,西洋传教士说的是实话。但是明朝士大夫还是坚持相信了自己原先的认知。

同样,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所能做出的决策。典型的例子是汉朝初年。刘邦在诛杀韩信等人以后,开始策划谋害九江王英布。英布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起兵造反。对于如何打败英布,刘邦十分纠结。为此,刘邦找来了谋士。而谋士提出了这样的分析:对于英布来说,英布的谋士会提出三种战略构思。因为作为谋士来说,很多对谋士来说显而易见的事情,谋士之间的分析水平可谓相差无几。

所谓上策:英布以九江为根据地,夺取吴和楚的故地,将势力范围覆盖到齐鲁地区,而后在燕赵地区制造影响力。经过一番操作,刘邦即便是本事再大,也只能依靠函谷关天险来维持在关中的统治。

所谓中策:依旧是夺取吴和楚的故地,而后将战线维持到韩魏地区一带,而后和汉朝朝廷对峙。这样的话,刘邦和英布的对战可谓分庭抗礼。

下策则是:夺取吴地和下蔡地区,而后交好南越,割据一方。

刘邦的谋士认为:英布肯定会选择下策。刘邦惊讶,问谋士为何英布会如此选择。谋士的观念也是认为:英布的认知能力,决定英布意识不到上策的优势,理解不了上策的复杂。

对于英布来说:割据一方,和汉朝长期对抗,是最稳妥、最安全的选择。毕竟进可以和刘邦长期消耗,退则可以长期做诸侯国的君主。英布作为囚徒出身的一介武夫,在他眼里,这种好处显而易见,而坏处却遭到了英布的忽视。所谓坏处:九江封国人力财力十分有限,九江长期和汉朝对抗,光是持久战就会消耗光英布的实力。而且士气方面,英布适合速战速决来鼓舞士气。英布却偏偏打算长期和刘邦消耗,因此英布的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而上策的要害在于可以将影响力覆盖到六国故地,最终将长安的朝廷边缘化。但是对于英布来说,影响力太过虚拟,因此不如实际占领地盘来得实在。因此,英布选择放弃上策选择下策。

这,就是认知局限,导致了英布只能选择下策而不能选择上策。

可行性方面

此外,在可行性方面,上中下三策往往只是停留于“纸面作图”阶段,和实际上的操作并不一致。

因为很多计划,看起来制定十分完美,但是在实际执行和落实方面,却有着天差地别的效果。比如说南宋中期,南宋朝廷制定端平入洛的计划:既计划蒙古军队撤离中原的机会,夺取潼关和黄河,为南宋朝廷争取战略空间。这样,即便是日后蒙古和南宋反目,南宋朝廷也可以利用潼关和黄河的天险,来阻遏蒙古军南下。这个计划很完美,但是在实际执行上,却因为南宋朝政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尴尬,而无法落实,并且引火烧身。

因此客观来说,很多事情,虽然看似有上中下三策,但实际上能做到的,只有下策。典型的例子发生在近代。

话说淮海战役时期,杜聿明被我军团团包围。不过杜聿明毕竟黄埔高材生,因此在被包围的时候,还不忘给南京的老大发消息,提出了自己的上中下三策构思。

所谓上策:就是南京发布指令,要求北平、武汉等地的军士组团参加淮海战役,暂时放弃北平等地。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南京方面在东北吃大亏的原因之一就是接收大量城市,导致兵力大幅度分散。而淮海时期如果能吸收这个教训,兵力集中,没准还能继续多顽抗几天。因此可以被是为上策。

所谓中策:那就是让被包围的南京方面军士在各自城市坚守,并且南京方面通过空中通道为这些军士提供战略补给,同时请美苏介入调停。

下策很简单:让被包围的军队自发突围,能突围多少,就突围多少。

不过,南京的老大最终还是选择下策。因为他也只能选下策。因为首先,南京老大未必能指挥的动北平等地的非嫡系军队服从自己的号令。并且,大幅度放弃城市,也会在凝聚力上产生太大的负面作用。因此这个上策无法落实,果断放弃。至于说中策:被围困的将士实在太多,就单独依靠南京方面有限的那些空运资源来为这么多人提供保障,无异于说梦话,因此也没有可能实现的空间。所以能行的,只有下策。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可行性的角度考虑,很多上策无法被采用。

此外,在历史上,很多谋士提出的上中下三策里,上策往往是最为激进冒险,但却能最快见效的。而下策则是最为保守,也最不容易出头的。中策位于两者之间。作为一个成熟的决策者,往往会选择中策。这也是不选上策的一大原因之一。

8

《少帅》中说过为什么张作霖很喜欢用杨宇霆,可以回答这个疑问。

杨宇霆是奉军中的重要人物,张作霖很喜欢他,因为每次有事需要出主意的时候,杨宇霆会出很多个主意,但是实际上这些主意里,只有一个能用。张作霖自然能听出来哪个能用,哪个不好用,最终他拍板做决定,还是自己决策之功。实际上杨宇霆自然也是这意思,就是让张作霖知道,只有那个主意能用,其他的不过是随便说说。如此一来,张作霖还能按照他想要的那个结果来办事。而且最终显得主公决策英明,而不是谋士的功劳。所以说三个策略都是少的,就是让主公挑出来他想让主公用的那个策略。



这上中下三策也未必真的有上中下等级上 的区分,必然有的策略不合适。

若是上策就真的比中策和下策好很多,那何必还出三策呢?直接说上策一个不就得了。可见这上中下可以笼统说来是三个策略,在谋士心中自我感觉有一个更好一些。即使是他觉得某一策略更好一些,也未必是最适合当时的情况的。



一般上策都比较虚,弊端也大

所谓上策,比较理想化,真正实施起来不是那么回事,听起来可好了,要是真那么好,敌人能想不到?不管作何决策,有利就会有弊。很多时候,主公都会选择中策,因为中策比较折中,利与弊比较好平衡。其实谋士们真正想献的策略也是中策。



要是君主真的选了上策,那有啥意思,多没面子?你都说这是上策了,我选了,这哪是我的决策?要是谋士说我有上中下三策,那简直是很傻的谋士。直接说我有三策就行了。真有上中下,也是让主公来自己衡量。

9

刘备收西川的时候,庞统就献过上中下三策,”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从此三计来看,上计太急,还把成功寄托在一些假设上面,偶然性太大,风险极高。就和后面魏延提出的出子午谷取长安一样,成功概率太低了,失败了却有可能万劫不复。有人可能说邓艾灭蜀就是采取了这类似的上策。从表面看确实相似,但当时情况是邓艾的部队是偏师,失败了不影响魏国整体实力,二是蜀国的主力已经被钟会牵扯在剑门,成都空虚是实情。而放在刘备这,刘备本身实力有限,奇袭部队一旦失败,刘备后面想夺取成都基本不可能了,而且没有其他人帮刘备吸引住刘璋主力,形式并不相同。而且邓艾是将军,刘备是君主,地位的不同也注定他们的冒险倾向不同。刘备断不会选择所谓的上策。

而下策呢,相当于退到别人大门外面,等别人关好门了,你再踢门。这难度可想而知,就算你能踢开门了,别人早就把阵势摆开了。

中策则是进可攻退可守。刘备从自身考虑必然是选择这个的。其实从庞统个人的见解,应该也是倾向中策,因为只有中策,他说的最详细。

从庞统这个例子应该可以看出,谋士提建议,一般是分激进,稳健和保守几个策略向君主或上司提出。提激进的建议一般是显示自己有奇谋,创新精神强。提稳健的建议是说明自己有智慧,方案可操作性强。提保守的建议是说明自己能够考虑充分,风险意识强。这样通过几个不同的计策就可以表现出来自己是个全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而且决策权给了领导,一是让领导觉得你足够尊重他,二是可以减轻自己的责任。能够成为君主的人一般都是那种做事从大局出发的人,能够把握时机但又不会冒进,所以选择可进可退的方案一般是首选。

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里遇到问题,很多员工也是提出好几种解决方案,然后分别说明优缺点,证明自己对问题的处理是深思熟虑的,然后通过会议讨论领导拍板采取哪一个,起到一个风险共担的作用。

10

上中下三策一般是按照收益大小来排列的,而君王做选择时往往要考虑执行成本和风险。


一般上策的收益大,成本也高,风险也大,对君王的个人能力要求高;下策收益小,成本也小,风险也小,对君王的个人能力要求低。


比如曹操奇袭乌桓之战,大部分谋士都是反对的,只有郭嘉力主对乌桓用兵。曹操采纳郭嘉建议,白狼山之战,大获全胜,一举剿灭乌桓。然而若是君王换做刘表,郭嘉的建议虽然收益大,却不能采用,因为刘表的执行力太差,即便采纳郭嘉建议,也会大概率失败。


再比如隋朝时期的经典案例。杨玄感在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时,发动兵变。作为杨玄感的哥们兼谋士,李密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向北占据幽州,断掉隋炀帝归路;中策,直入关中,占据长安;下策,就近围攻洛阳,顿兵坚城下,胜负难料。杨玄感采取了最容易执行的下策,然后兵败身死。

如果李密当时身死而亡,我们可以责怪杨玄感不采取李密的上策。当多年以后,李密率领瓦岗军争夺天下时,却也和杨玄感一样,在洛阳城下和王世充消磨时间,眼睁睁地看着李渊父子进入关中,建立帝业。


李密为何不采取自己提出的上策呢,李世民给出了答案,“李密顾恋仓粟 ,未遑远略”。他舍不得兴洛仓啊,据史书记载,兴洛仓储粮达 2400 万石之多。李密要是直取关中,就要暂时放弃兴洛仓,机会成本太大了,他舍不得啊。上策带来的收益是未来的,而为了执行上策付出的成本,却是当下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