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刺马案,倾向湘军领袖曾国藩,为什么感觉即使到现在仍是讳莫如深?:清末四大案之一的“刺马案”曾轰动一时,因为被刺杀的对象是两江总督马新贻,这是清朝历
清末四大案之一的“刺马案”曾轰动一时,因为被刺杀的对象是两江总督马新贻,这是清朝历史上被刺杀的最高级别官员。而且在案件侦查当中,疑点重重,慈禧派出的钦差皆以含糊的结案报告呈上,因此让人联想到背后指使者的势力绝不一般。再由利益关系为索引,各种猜测指向了中兴四大臣之首的曾国藩,另外涉及到清末政坛的大佬张之万、李鸿章等。近些年来,此案被作为电影素材拍成了“投名状”,再次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么刺马案的来龙去脉是如何的呢?又是怎么将矛头指向曾国藩的呢?
马新贻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进士,初踏仕途时并无亮点,只是于安徽做过知县,在任上中规中矩,口碑倒是不错。所谓乱世出英雄,随着咸丰三年(1853年)的太平军攻打安徽,马新贻开始了文人的军旅生涯,并在战场上找到了展现自我的方向。
当时淮河南北的民众趁着太平军攻打安徽,纷纷起义造反,流寇盗贼也躁动不安,时任合肥知县的马新贻,于地方组织武装力量,编练剿匪官军,成为维稳地方的有效力量。也正是这个亮点,被朝廷看中,至咸丰五年(1855年)时,马心贻受命跟随钦差大臣袁甲三进攻庐州巢湖的太平军,这是他人生走向巅峰的第一次机会。
当时马新贻的任务主要是截击支援巢湖的太平军,在出色的完成任务后,又立刻投入到围剿战中,顺势打下盛家桥、三河镇、柘皋,成为平定庐州全境的大功臣。当时的袁甲三正受江南提督和春的弹劾,他一面布局剿匪,一面向督察院做着申诉,在这种焦头难额的状态下得此大胜,当然如沐春风,喜出望外。但因身陷囹圄,又不好邀功,所以就从侧面给马新贻请了功,马新贻倒是咸鱼翻身,一下官升三级成了庐州知府。
马新贻也确实治军有方,在任知府期间不忘编练乡勇,加强军备建设。所以咸丰七年(1857年),马新贻能够带着军队,于舒城击败捻军和太平军的联合袭扰。这一次军功,马新贻再获提拔,成了吏部的记名道员,再往上爬就是巡抚了,说明马新贻此时就已经成为封疆大吏的观察对象,或者是储备干部。
果不其然,他于咸丰八年晋为安徽按察使,但随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马新贻在陈玉成攻陷庐州的战役中溃败,还丢了官印(清朝丢失官印为大罪),因此被革职留任。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由袁甲三保举才官复原职。由此开始,马新贻就一路高升,次年在翁同书的举荐下再次列为候补道员。后经袁甲三请求,马新贻开始协管定远大营军务,同治元年(1862年)再克庐州,并随安徽巡抚唐训方平定了苗沛霖叛乱,次年便升为安徽布政使。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浙江巡抚,因政绩颇佳,于四年后升任闽浙总督、兼通商大臣。
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和往常一样,前往官署西侧箭道校阅士兵操练射箭。校阅结束后,马新贻步行回官署,在途中遇到张汶祥拦路,说是有冤情要报告总督,马新贻散去左右,上前搀扶之时,被张汶祥抽刀刺杀,正中要害,第二天不治身亡。
光天化日之下,大清两江总督当街被杀,此事可谓是前所未有。清廷得知后大为震动,先是追赠太子太保、云骑尉加以安抚,再令护督将军魁玉严立即提审凶手,但张汶祥拒不交代幕后凶手和杀人动机。慈禧太后又以漕运总督张之万为钦差大臣,专办该案,最后呈上的供词疑点重重,未被慈禧认可。继而又令刑部尚书郑敦谨亲赴江宁,专职查案,但最终结果变化不大,然后还是以张之万的说法草草结案,郑敦谨处理完案件后,留下“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辞职报告,从此告老还乡,不再出仕,故而在本就疑点重重的“刺马案”上,增添了更多可疑的色彩。关于“刺马案”的猜测,也留下以下几个流行的版本:
“该犯供词,尚属可信”——张之万上刺马案折《清史稿》
清政府派出查案的钦差皆是以“私仇”定案,按照张之万与魁玉严的会审报告来看,张汶祥曾是太平天国余孽,兵败后沦为海盗。恰巧马新贻任浙江巡抚时,为了维护地方治安,肃清近海航线,大力捕杀海盗,张汶祥一伙就是在这次肃清活动中被打散的,因而丢了谋生之路;而且张汶祥的妻子不久后被人掳掠,他到巡抚衙门申冤,马新贻并没有理会;随后张汶祥办了个黑当铺,想以此谋生时,马新贻又开始整顿“金融市场”,关停了所有黑当铺。可以说马新贻的这些举动,使张汶祥成了无处谋生的孤家寡人,这就造成了张汶祥对马新贻的私恨。
但张之万在奏折中以“尚属可信”结尾,显然有难言之隐。而且照常理想,海盗、黑当铺皆属于违法活动,官府打压是为本职工作,至于不受理申冤事宜,因为张汶祥去错了衙门,哪有巡抚办理民事案件的先例!身为太平余孽、又参与海盗活动,还敢向巡抚衙门申冤,这个也不符合逻辑。夺妻的人是吴炳燮,如果张汶祥就为争一口气,何不杀了夺妻之人,反而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刺杀封疆大吏。张汶祥刺杀成功后还当街大喊“养兵千日、用兵一朝”,养兵用兵者到底何人,显然背后主谋才是慈禧太后想知道的,所以刑部尚书再赴江宁重审了此案。
有传闻马新贻死前喊出一句“找着了”,这就是马新贻渔色负友的证据。据说张汶祥本是马新贻的结拜兄弟,咸丰年间,张汶祥与好友曹二虎加入捻军。马新贻在镇压捻军兵败后,被张汶祥与曹二虎活捉,但张曹二人也并不想一直落草,所以带着马新贻这块敲门砖投了清军。马新贻号“谷山”,所以在袁甲三的召唤下,编成了“山之营”,张汶祥与曹二虎也都成了山子营的军官,并且作战勇猛,马新贻能够扶摇直上,也多亏这两个得力的兄弟。
兄弟三人中,曹二虎先讨了个老婆,据说是个美女,一直随军照顾二虎生活起居。马新贻常年在军中,连个鸟都是公的,所以见了二虎的美女老婆,就不由自主的起了色心。张汶祥发觉之后便告知曹二虎,两人毕竟是匪窝里摸爬滚打的交情,且满身江湖气,兄弟妻不可欺的两湖规矩暗藏于心,怎能忍受马新贻的这种行为,于是商量对策,准备下手了结了他。但消息败露,马新贻先下手为强,杀了曹二虎,张汶祥因害怕,随即逃之夭夭,并发誓要为二虎报仇。
所以刺马案就是曹二虎为兄弟报夺妻之仇,这与其供词有“夺妻”的重叠部分。而且马新贻死后,其小妾郑氏上吊自杀,当时民间传言郑氏就是曹二虎的老婆。与此同时,民间还有一个传言,说马新贻遇刺倒下后,捂着伤口对护卫交代,不要难为凶手,这说明马新贻被刺的瞬间看清了刺客的面目,心中本就有愧,所以才不叫为难。
而马新贻的儿子马毓桢当时出面为父亲辩解,称父亲是山东人,那句广为流传的“找着了”,其实是山东口音的“扎着了”,父亲和凶手很不不认识。马毓桢还说父亲只有两房妻妾,且都年过四十,美女小妾一说纯属谣言。
马毓桢为父亲辟谣的同时,也交代了一些马新贻的临终嘱咐,其中有一条比较重要,即“不得进京告状,忍气吞声方能自保”。
一位两江总督,当街被刺,临终居然让儿子隐忍,说明马新贻心里明白杀他的人是谁,至少猜的八九不离十,而且这个人是两江总督都奈何不了的。由于在马新贻升任两江总督前,这个位置是曾国藩的。曾国藩之所以调任直隶总督,看似升为封疆大吏之首,但实际上是削弱曾国藩的地方实力,将其安排在朝廷的眼皮底下加以监督。换句话说,曾国藩的湘军已经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马新贻就是慈禧太后钦点的棋子,针对的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也并非不懂鸟尽弓藏的道理,所以当太平天国覆灭之后,他深刻的认识到庞大的湘军会让高层心存余悸。所以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番号,乃有功成身退的念头。而请神容易送神难,其幕僚门生遍布各地,部众虽被遣散,但江宁时称“湘半城”,江南地区还有诸多湘军军官和士兵留守,这些人一时间难以全部裁撤,所以重新组织起来也不是什么难题,慈禧的人事调动很可能也是留了一手,表面上给曾国藩戴上高帽,暗地里安插亲信于江南各地。
马新贻其实夹在中间很是难为,一边是功成名就、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的权臣,一边是大清朝实际的掌门人。在其赴任后,曾国藩的心腹部队长江水师公然在江面掠夺往来客商,马新贻毕竟是新官上任,又明白慈禧的用意,所以就不可能熟视无睹。他向李鸿章的淮军提供大量财政支持,并削减长江水师的军饷,想着淮出于湘,扶持淮军也算得上帮助曾国藩的门生,以此制衡了长江水师,也算给老佛爷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但实际结果是两边都得罪,湘军体系痛骂马新贻克扣粮饷,老佛爷也认为他立场不坚定。
“请飭会国藩速行查明曲直,秉公办理,以释民疑,请飭整顿,以长江水师要紧。”——《清史稿》
而“天津教案”爆发时,英法等军舰开到天津港外威胁清庭,马新贻当时向慈禧提议,调派长江水师防御苏沪沿海,以免南北同时受制。慈禧也就借这个机会,同意将长江水师的控制权交给马新贻,这样等于拆掉了湘系的臂膀。但这个安排对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造成冲击,毕竟长江水师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商贸航运以及走私活动,牵扯很多利益链,且黄翼升本人也是曾国藩培养提拔的亲信。
而马新贻遇刺就是在其整顿长江水师期间,所以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湘系集团为了维护利益链而买凶杀人!在马新贻遇刺后,长江水师的整顿工作停滞,清廷则立刻下令,以安徽巡抚英翰整顿地方治安和长江防务,这个举动很有可能是防范长江水师反叛。
“伪宫,伪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贼库者。除二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别无所有。”——曾国藩奏折《清史稿》
另有马毓桢交代的重要线索,说慈禧令马新贻担任两江总督时,还带着一个秘密任务,即查明“天国圣库”。太平天国时期,为了创造所谓的理想世界,是将财富集中于国库,传言这个国库存银一千八百万两。但湘军攻占天京后,曾国藩向朝廷上了个折子,说国库只是传闻,天京城里根本没有国库,只有两个玉玺和一个金印。慈禧很可能是不相信曾国藩所言,而且破城之后,湘军将天京城付之一炬,为国库之谜又增添了可疑的成分。所以马新贻带着这个任务赴任两江,曾国藩会有顾及,选择买凶刺杀不无可能。
郑敦谨虽然是彻查此案的钦差,但通过长江防务的调整,以及搜集到的信息,应该猜出其中的真相。但有些事情看透不说透,一是明哲保身,二是从大局着想,时局牵扯着军队,曾国藩还在天津教案中与洋人斡旋,所以之前张之万的汇报也是一个聪明之举。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人死不能复生,朝廷的抚慰力度已经很大,刺杀的凶手也被控制,那就没有继续查案的意义了。所以郑敦谨也按照张之万的供词写了一个意思相同的折子,以仇杀定罪结案,凶手最终被判凌迟,慈禧算是吃了个哑巴亏!
敢与八国宣战的慈禧,却不敢深究刺马案,揭示一个结论:屠国贪金库霸天下的曾剃头祸国程度,远远超过八国联军和倭寇。
我是天晴爱睡觉,我来回答:
什么叫到现在讳莫如深,不要自己神神叨叨的幻想好吗?没有人限制你说话!
你现在在这里讨论有人要抓你吗?有人要杀你么?
之所以你感觉谈论的人少,是因为了解的人少,
中国的文盲还是大多数;历史又绵长,历史盲就更是满地爬。
刺马案说白了就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平了太平天国,江南一带的官员都是他们战时提拔的,战后为了消除嫌疑,曾国藩解散了湘军,曾国荃也是告病还乡。只想安安静静的搞钱,吃手下的孝敬。
但是慈禧老妖婆还是不放心,对江南的政治形态很不满意,想要自己安排个人进别人的地盘。
明面抗命是不可能的,现在手上没兵,曾国藩也不可能造反。
不能明面反抗,那就暗地里下手,就找了个叫张文祥的一刀捅死了这来赴任抢我蛋糕的狗贼;
慈禧看到自己派的狗宝宝被杀,已经明白了,不能过分逼迫曾国藩兄弟;
毕竟官逼民反,别人不敛权,你不能还让人家不搞钱啊。
刺马案之所以成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不仅是刺客张文祥刺杀成功之后,愣是没跑,哈哈大笑之后,甘愿被捕;还因为案发之后,在江宁将军魁玉、漕运总督张之万、两江总督曾国藩、刑部尚书郑敦谨四位朝廷大员历时八个月的审理之后,愣是没有查出刺客背后的主使,最后只得以勾结海盗、报私人恩怨的结论草草收场。
刺马案案情及背后主使。
据第一批审理此案的魁玉和张之万得出的结论显示:张汶祥本河南汝阳人,早年在宁波经营一家典当行,太平军经过,因为里面有熟人,他参加了太平军。在1864年太平军溃败前夕,张汶祥回到家乡,发现妻子已经被恶霸吴炳文霸占,家里财物也被劫掠一空。张汶祥到当地官府告状,领回妻子,但是财物无法追回。在生活陷入困境之时,张汶祥认识了一个海盗,叫龙启云。龙启云出钱帮张汶祥重新开起了典当行,经常利用典当行销赃。
在马新贻任浙江巡抚的时候,到宁波巡视,张汶祥拦轿喊冤,希望王炳文赔偿自己的财务损失,马新贻对此等小事不予理睬,反而发现张汶祥的典当行是违规经营,立刻给取缔了。接着马昕贻又派兵捕杀了龙启云的很多兄弟。
在诸多打击之下,张汶祥决定刺杀马新贻。在同治九年(1870年)的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在校场检阅部队,当时围栏外人员众多,都想一睹两江总督的风采,在检阅完部队,经过箭道回署衙的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操着菏泽口音的人喊了一句:“大帅!”马新贻一听是老乡,停止了脚步。
就在这一刹那间,张汶祥冲了上来,一步跪在马新贻面前,双手托着诉状,说到:“请大帅为草民申冤!”马新贻接过诉状的同时,张汶祥掏出一把匕首,深深的刺入了马新贻的右肋,马新贻口吐鲜血,倒在地上。
这是官方公布的刺马案细节。在民间还有几种说辞:
一.复仇说。张汶祥曾经参加过捻军,马新贻在任浙江巡抚期间出兵攻打,张汶祥与其结拜兄弟邱树青、龙启云结寨落草。后来,张汶祥加入太平军,邱树青与龙启云被马昕贻剿杀。
二、夺妻说。张汶祥曾经是捻军的一个小头目,马昕贻在镇压捻军失败被俘。马昕贻策反了曹二虎、时锦标和张汶祥,并结拜为兄弟,承诺富贵不相忘。马昕贻被释放,造假捻军被灭,得到朝廷嘉奖,升任浙江巡抚。兄弟三人得知马昕贻出人头地,做了高官,前去投奔。谁知,马昕贻垂涎曹二虎妻子美色,与其勾搭成奸,并设计杀害了曹二虎。张汶祥逃走,发誓给兄弟报仇。
三、督抚不和说。时间要从马新贻被害一年前说起,此时丁日昌任浙江巡抚,在苏州办公。马昕贻任两江总督,在南京办公。
1869年10月的某一天,丁日昌的儿子丁惠衡和侄子丁继祖到苏州逛妓院,与两个太湖水师的兵勇发生口角,恰逢苏州亲兵营巡防,看到丁少爷被人欺负,抓捕了那两个太湖兵,打了其中一个四十军棍,没想到把他给打死了。太湖水师气不过,一表折子捅到了朝廷那里,朝廷让马昕贻出面审理。
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丁日昌的儿子丁惠衡跑了,马新贻来了个缺席审判,革去了丁惠衡的官职。丁日昌是曾国藩的嫡系,从此二人结下梁子。在马昕贻检阅部队期间,丁日昌没有陪同上司,而是于前一天离开,随后出现了刺马案,这很说明问题。
以上是导致马新贻死亡的几个版本,其实,只要我们把这一迷案放进当时的政局来考虑,不难发现马新贻的死因。
一、当时的局势。
攻克天京之时,曾国藩手握两江总督,统领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省军务及财政大权,是当时清廷的赋税重地,在地方大员里面,位置仅次于直隶总督,但是实权远大于直隶总督。
当时清廷一共有八个总督,其中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刘长佑、闽浙总督左宗棠是湘系出身,此外四川总督骆秉章、两广总督毛鸿宾都与曾国藩交好;在两江巡抚里面,李续宜、沈葆桢、左宗棠、李鸿章也出自湘淮系,可以说整个江南半壁江山已经落入湘淮系军阀之首。
对此,清廷整日忧心忡忡,密切关注曾国藩的钱一举一动。
在曾国荃攻入南京之后,满心希望清廷能够兑现咸丰帝临终承诺,破金陵者为王。但是,曾国藩没有收到封王的诏书,等来的是的是朝廷严厉的斥责,因为幼天王洪天贵福跑了。
曾国藩知道朝廷在猜忌自己,立刻上书朝廷裁撤湘军,很快,30万湘军被裁撤的仅剩27000。
这样,朝廷还不放心,急令官文率军20万镇守长江中游的武汉;富阿明镇守下游镇江、扬州;曾格林沁驻扎江北的安徽;直隶周围布置近百万绿营军。
在分化、提防完成之后,慈禧太后在1868年8月调曾国藩为直隶总督,放到京城附近看管起来。
到这一步还没完,接替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的人选就是非湘系的马新贻。马新贻与李鸿章是同年进士,从合肥到庐州再到安徽省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假如没有清廷的刻意培养,马新贻不可能爬的这么快。
清廷扶马新贻及地方团练的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抗衡、制约湘淮系集团的势力。
二、马新贻去江南的任务。
马新贻上任之前,主动找到慈禧,接受“训示”。出宫之后,马昕贻忧虑异常,大汗淋漓。按照常理,地方大员进京,需要拜访各处官员,然而,马昕贻没有任何走访活动,直接回到家乡菏泽祭祖。祭祖之后,他又吩咐家人,此去江南凶多吉少,如有不测,万不可上京闹事,维如此,方可自保。那马昕贻接受了什么秘密任务,是他感觉到自身难保?
慈禧给了他两个任务:继续打压裁撤湘军、查出太平军国库库存银的下落。
马新贻到任之后,把2.7万人的湘军一下子裁撤了1.4万,同时秘密调查太平军财宝的下落。
在即将水落石出之时,刺马案出现。这不能不让人细思极恐。
结束语:
刺马案发生之后,为了避免江南官场震动,慈禧认可了郑敦谨和曾国藩的二审结果,以勾结海盗谋逆罪,处张汶祥凌迟,并挖心祭奠马新贻,加封马新贻太子太保衔,入贤良祠。
从此以后,两江总督的位置从没有旁落湘系将领,直到湘系高级官僚逐步去世,朝廷才改派他人。
至于被裁撤的湘军士兵,因没有妥善安置,多数被当时的秘密组织哥老会吸收,在后来的起义暴动、辛亥革命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曾国藩已被树立为大清平定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典型,张汶祥刺杀马新贻明显是湘军所为,如果追查到底的话,大清自己树立的典型就会崩塌,平定太平天国的地方团练武装就会对大清失去信心,大清的结束日期必然会提前!
刺马案是清末时期的一件轰动全国的大案,也是清末四大案之一。之所以轰动,因为被刺杀的人是两江总督马新贻,这也是清朝历史上被刺杀的官职最高的官员。
马新贻是在1868年8月就任的两江总督,在任上当了没两年,在1870年的7月26日,当他如往常一样来到官署西侧箭道校场校阅士兵后,在回官署的途中遭到了张汶祥的拦路,张汶祥声称有冤情要报告总督,马新贻散去左右,上前搀扶之时,被张汶祥抽刀刺杀,正中要害。张汶祥在杀了马新贻后大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杀人者张汶祥,一人做事一人当。”第二天马新贻便不治身亡,案件的经过大概如此。
案件发生后,清廷大为震动,毕竟是封疆大吏死于光天化日之下,在整个清朝来说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那么这个案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整个案件,在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便是我们熟知的电影《投名状》的情节。
其实由陈可辛导演,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等众多影星参演的《投名状》的剧情,就是取自刺马案流传最广的民间传说。
太平天国时期,清廷无力剿灭太平军,便允许地方办团练,马新贻就是那个时期办团练起家的一个地方军阀。马新贻一开始在安徽合肥办团练,一开始也没有去打太平天国,而是与当地的土匪作战。当然马新贻的军事能力也不咋的,作战不力,遭遇了惨败,全军覆没不说,自己还被俘虏了。而马新贻遭遇的,便是曹二虎、张汶祥所带领的土匪军。
不过曹二虎和张汶祥并不是真的要反清廷,只是迫于生计占山为王打家劫舍而已,遇到了马新贻这样的人,以为他是大官,也不敢杀他,便放了马新贻。而马新贻这个时候实际上是不能回去的,他吃了败仗自然会埃清廷的问责,回去是死路一条,便留在了曹二虎和张汶祥的土匪窝里。
马新贻特别能说会道,在曹二虎和张汶祥的土匪窝里待久了,竟然说服了曹二虎和张汶祥投靠朝廷。于是事情就跟《投名状》里面的情况差不多,三个人结拜成了兄弟,马新贻为老大,曹二虎为老二,张汶祥为老三。有了曹二虎和张汶祥的土匪大军,马新贻在军事作战上也是如鱼得水,屡战屡胜,官也越升越大。马新贻官当大了以后就逐渐不把曹二虎和张汶祥放在眼里,疏远了他们。
与《投名状》里的内容相似,马新贻还勾搭上了曹二虎的老婆,产生了奸情。偷腥了曹二虎的老婆以后,马新贻也知道这事情要是曹二虎知道了一定会杀了他(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在那个时代是一样的仇恨,偷了老婆的其实与杀了曹二虎的爹是一样的),便先下手为强,找了个理由引出了曹二虎,随后将其暗杀。
曹二虎死后,张汶祥便一直追查曹二虎之死的真正原因,最终查到了原来是马新贻所为,便刺杀了马新贻,也就有了开始时候所描述的那一幕。
当然,《投名状》版本是最为不靠谱的版本,因为如果这个情况是真的话,那么当张汶祥喊冤并走向马新贻的时候,马新贻肯定知道来人是张汶祥,多少会有所防备,不可能上前去迎接张汶祥。其次张汶祥死的时候也没有说马新贻夺嫂的事情,如果属实,那么张汶祥说出这个事情,也能让全天下知道马新贻是什么人,他杀了马新贻确实是对的,但张汶祥没有说。所以《投名状》的版本其实是经不住推敲,是假的。
之所以能流行开来,主要是这个事情具备了流行故事的三要素:一是有爱恨情仇,马新贻、曹二虎、张汶祥之间的爱恨情仇交织,是能够成为故事的上佳要素;二是有女人参与其中,还是三角恋,这就多少给了人们许多的遐想;三是最终正义得到了伸张,坏人马新贻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让人看了觉得痛快。
其实马新贻案子发生后,清廷也只是凌迟处死了张汶祥,之后很多情况也没有公布出来,案子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案件的背后其实牵扯了很大的政治势力。据马新贻的后人在刺马案三十多年后的叙述,马新贻在上任两江总督之前秘密觐见了西太后,出来的时候汗流浃背,这说明西太后慈禧实际上是交代了马新贻一些任务的。
交代了什么任务呢?应该就是关于太平天国宝藏的事情。在曾国藩打下南京后,清廷本以为能从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那里得到其留下来的诸多财宝,毕竟太平天国经营江南数十年,总能留下一些家底。同时也怕这些财宝最终落在了湘军手里,湘军会拿着这些钱财造反。
在曾国藩打下南京后,他又做了4年的两江总督(实际是1860年到1868年在任两江总督),可以说两江地区(今天的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地区)遍布了曾国藩的势力。而马新贻到任的时候,曾国藩被调到了直隶当总督,为的就是调开曾国藩,让马新贻去追查财宝的下落。但马新贻到了两江总督的任上后,其实也是如履薄冰,毕竟周边全是曾国藩的部下,而且个个都是战火里出来的,个个都非常能打,马新贻其实也奈何不了他们。
就在马新贻追查财宝下落的这个节骨眼,竟然就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了,这也只能说是曾国藩的部下所为。曾国藩自然是不会参与这样的事情,即便他真的要拍刺客刺杀马新贻,也不会亲自下令,下令的人最有可能的应该是他的弟弟曾国荃,因为曾国荃在打下太平天国后实际上得利最多。根据相关记载,曾国荃曾经派了40条大船将在南京获得的财宝运回了家。
当然即便马新贻被刺杀了,清廷也不会真的继续追查,毕竟追下去必然是会查到湘军。当时清廷的部队基本都不能打仗,无论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都顶不了用,一旦把湘军逼急了,湘军造反就麻烦了。
▲幕后最大的主使,非常有可能是曾国藩的弟弟九帅曾国荃
所以事件发生后,清廷又把曾国藩派去了江南任两江总督,为的也是安抚湘军旧部。
其实按照这个说法来说,张汶祥在刺杀马新贻时候的表现也就能够说得通了,他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意思就是他蒙受了雇主的大恩。“杀人者张汶祥,一人做事一人当”,意思就是说今天我把事情办到了,请雇主好好善待我的家人,遵守我们之间的承诺,等于是与雇主来了个隔空喊话。
虽然事情发生后清廷没有马上进行清算,相反还进行了安抚,实际上清廷一直将此事记恨在心。后来在曾国藩死后没多久,清廷便裁撤了几乎所有的湘军势力,就此清末时期最能作战的一支大军便逐渐消散了。这也多少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因为失去了湘军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清廷在后来的对外作战中便经常遭遇失败了。
并不是讳莫如深,而且历史的记载本身就显得神秘和疑点重重。刺马案的案情本身与清廷审理的过程都存在着许多漏洞和疑点,然而出于种种政治原因,留下的审理资料十分敷衍。导致了当时与后世的人多种猜测,而刺马一案也最终成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
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南京城内校场巡阅完自己亲自招募创建的亲军后,离开校场回自己的署衙,此时观看军队操练的百姓人山人海,忽然一个人跑到马新贻前方跪下,所有人都以为是拦住总督告状的冤民,马新贻上前正要询问,那人猛的拔出匕首捅进马新贻的胸膛,马新贻被刺倒地。围观的百姓惊呼不已。就在这混乱的时刻,刺客并没有跑,而是笑着大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刺客正是我张汶祥。”官兵很快将张汶祥抓住关进大牢,受伤的马新贻被抬回总督府,第二天抢救无效死亡。
堂堂的朝廷一品大员,封疆大吏,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刺客杀死,简直是清朝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事。这个消息传入北京后,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很是震惊,她意识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张汶祥敢刺杀朝廷大员,事情绝不简单。于是下令要求彻查此案元凶主使。
亟须严行讯究,即箸魁玉督同司道各官赶紧严讯,务得确情,尽法严办。
由于此时马新贻已死,便命令直隶总督曾国藩调任两江总督之职,并命两江官军严守长江防线,防止已经被镇压的太平天国余孽趁机死灰复燃。
曾国藩在接到圣旨后迟迟不肯动身,拖延了很久又以年迈多病请求辞职,遭到慈禧反对后才慢悠悠的前往两江,而他到了南京后一直置身事外,对刺马案不闻不问。
最开始审问刺马案的是江宁将军魁玉,他带着两江的官员提神张汶祥,而张汶祥则丝毫不惧怕,说自己是河北人氏,曾是太平军的士兵,如今杀了马新贻但求一死。而问他谁是幕后主使时张汶祥却“言辞支离”。于是魁玉命人抓到张汶祥妻子和女儿,当着他的面用刑拷打,但他却不为所动,啥也不说。最离奇的是凶犯张汶祥根本没有被用刑,而且好吃好喝的住在牢房里,跟疗养差不多。马新贻的部下要求对张汶祥动刑,却遭到了所有官员的反对,理由是案情重大,万一把凶手打死怎么办?
转眼就过去一个多月,朝廷连发旨意催促魁玉,案件的审理却毫无进展。慈禧怒骂魁玉和两江官员不肯用心办事,甚至怀疑他们是刺马案的同党。于是又派漕运总督张之万前往南京会同魁玉一起审理。但张之万接到命令后却迟迟不肯前往南京,魁玉也借口等待张之万不再进行审问。慈禧又下令痛骂二人,催促张之万立刻赶到南京,一定要审个水落石出。官员宁可冒着激怒慈禧的风险也不愿审理,此乃一大奇怪现象。
张之万被圣旨催促,只好硬着头皮前往南京。而他前往不远的南京的方式更奇怪:他命令自己的数百名精锐部队坐船跟随自己前往南京,上岸拉屎都让五百名士兵替自己站岗。仿佛去审理刺马案是很危险的事,让他整天内心慌乱不安。
张之万到达南京后,采取的审问方法是隔三差五的把张汶祥从大牢里带出来,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话,也不打,也不急。仿佛这件事他根本没兴趣管,只是应付慈禧太后罢了。审了四十多天,张之万给慈禧上奏折称张汶祥凶狡异常,不肯交代幕后黑手,自己加派官员日夜审讯,一定给朝廷一个真像。
此后,张之万再也没有奏折上报案情进展,案子也一直拖延到了年底。慈禧震怒,下旨把所有审案官员臭骂一通,并说如果再审不出幕后黑手那就要严厉惩处这群官员。在朝廷的压力下,张之万和魁玉总算递交了一个漏洞百出案情结果。
张汶祥曾是捻军士兵,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又跑到浙江当海盗。马新贻当时正是浙江巡抚,大力清剿海盗,张汶祥只好死里逃生,回到民间当良民。后来他老婆和一个姓吴的私奔了,并带走了所有家产。张汶祥只抓到妻子,他向总督马新贻告状,希望官府能为他追回财产,但被哄走。张汶祥回家后老婆又跑了,他再次把老婆抓回来,逼她自尽。从此家庭彻底破碎,而这一切都是马新贻造成的,于是张汶祥趁机刺杀马新贻。
这道奏折被严厉驳回,慈禧和官员们都不相信这就是个纯粹的仇杀案件,连民间百姓也不肯相信,一时间各种刺马案的传闻开始遍布大街小巷。
慈禧重新派出精通断案的刑部尚书郑敦谨前往南京与两江总督曾国藩一起重新审理此案。郑敦谨感到南京与曾国藩共同审理了张汶祥。最后给朝廷的奏折居然是维持张之万和魁玉的结论:此案确系仇杀,并无人指使。
关于这次审理的记录没有流传下来,甚至当年除了审讯的官员外也无人知道审理详情。但疑点就是郑敦谨回京复命的时候走到半路居然不走了,而且很是生气。结果曾国藩又找到郑敦谨催促他回京,结果是郑敦谨委托随行人员替他向太后辞职,然后回老家去了,从此远离了官场。
刺马案最终以仇杀而结案,凶手张汶祥被凌迟处死,并剖心祭奠马新贻。虽然结案了,但种种的迹象又表明没有这么简单,民间则开始编演各类刺马案的戏曲。然而案件的真实情况则永远埋藏在历史中。
刺马案之所以奇,还在于案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有以下几点是人们不相信刺马案为单纯仇杀的原因:
1,马新贻本来是名不见经传的芝麻官,靠着招募民团镇压太平军起家,一路得到升迁,还曾被太平军夺了城池而打成光杆司令。最后他还是重新起家再次获得朝廷的眷顾和升迁。而我们知道,镇压和平定太平军的主力是曾国藩组建的湘军,这是一支俯首听命于曾国藩的私人武装。在曾国藩的湘军遍布大江南北成为朝廷心腹之患的时候,马新贻是一个无派系,单纯的忠于清廷的官员。这让朝廷多次对他破格提拔,最后成为两江总督,接替了曾国藩。而曾国藩则被调任直隶总督,远离了自己的大本营。所以说,马新贻是慈禧瓦解曾国藩湘军的一颗棋子。
2,慈禧曾召见马新贻密谈,马新贻回到两江后多次镇压和裁撤湘军,并组建了一支自己的军队。而湘军在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南京后,上奏称太平军的国库中没有发现财宝,结果让等着接收太平军国库的慈禧怒不可遏。马新贻在两江总督位置上多次调查湘军的财政。
3,马新贻与江苏巡抚丁日昌有矛盾,原因是丁日昌的儿子犯法,而马新贻严厉的处罚了他。于是二人关系十分紧张,而丁日昌与曾国藩又是关系很密切的人。
种种迹象表明马新贻之死与曾国藩的湘军有着严重的利害冲突,而势力遍布整个江南的湘军体系很有可能刺杀马新贻。湘军的首领曾国藩自然成为最大的嫌疑人。
而民间的百姓们则不管这么复杂的政治关系,在马新贻被刺后不久,南京城内就有各种刺马案的传说,甚至茶馆里还改编成戏曲上演。
这件轰动朝野的奇案最后由著名清末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改编为三十六回武侠小说《张汶祥刺马》,而故事则变成了大家熟悉的模样:
马新贻原本和张汶祥,黄纵是拜把兄弟。三个人通过镇压太平军而谋求功业。后来马新贻官运亨通,黄纵和张汶祥来投奔他,但此时的马新贻早已经不是那个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和黄纵的妻室勾搭成奸,并设计诱杀了黄纵。张汶祥为给把兄弟报仇将“渔色负友,形同禽兽”的马新贻刺死。
这个故事影响很大,迅速传遍全国。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影视剧中的刺马案,都是以此为蓝本创作改编。
刺马案由朝廷中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而转变为民间脍炙人口的武侠故事,很快就传遍天下。成为了后世各种评书戏剧的素材来源。然而,案件的真像早已经淹没于官场的斗争和民间的传奇中,永远的成为了一桩奇案。
很多历史没有绝对的真像,但历史却可以由后人自由的猜想和假设。这就是历史能吸引人的最大魅力。
1911年以前的任何事情,其实现代都不会有什么讳莫如深的说法,谁都可以谈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在当时的确讳莫如深,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随便聊聊。
刺马案的主角就是时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之所以说这个案子非常奇特,那是因为他是清朝被刺杀身亡官职最高的一位大员。而且案子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刺杀马新贻的是一个叫张汶祥的人,这个人的身份在查案的时候居然也没有搞清楚,有人说他是马新贻的结拜兄弟,有人说他做过太平军也做过海盗,我真的是醉了,封疆大吏被刺杀,凶手的身份你们都查不清吗?
这件事牵扯就有点太广了,和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子一样,光看表面是不行的。这期间所波及的人,几乎可以操纵整个清廷的存亡。
马新贻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之前,曾国藩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很多年,他那叫一个爱不释手。为什么呢?因为长江以南,就是他老曾家的天下了。
曾国藩打败了太平天国以后,整个湘军的将领们被安排在了长江两岸各省做官,可以说这个地区的所有势力,都是曾国藩所控制的。
曾国藩、曾国荃这两兄弟在两江地区那可是一呼万应,没人不给面子。他们俨然成了两江地区的土皇帝,换你你愿意走吗?
慈禧太后这脸色是越来越难看了,每次曾国藩进京都有点难以自处的意思。他似乎明白了太后的意思,所以果断辞去了两江总督的职务。
慈禧很开心啊,立刻将曾国藩升任直隶总督,而将马新贻任命为新的两江总督。曾国藩虽说是升官了,成了六大总督之首的直隶总督,但是他却脱离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很难有什么作为了。
可马新贻就更加尴尬了,他担任两江总督,那就相当于是在虎口夺食。本来老曾家和湘军的地盘,什么时候轮到你马新贻插手了?
为此马新贻在当地不仅没有足够的权威,而且必须要谨言慎行,这个差事很不好干。可慈禧却对他抱有厚望。
七年,调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奏言:“标兵虚弱,无以壮根本。请选各营兵二千五百人屯江宁,亲加训练。”编为五营,令总兵刘启发督率缉捕,盗为衰止。宿迁设水、旱两关,淮关於蒋坝设分关,并为商民扰累。---《清史稿》
慈禧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希望扶植淮军集团来跟湘军集团做斗争,虽然名义上的湘军已经解散了,可是实际上这帮人依旧还有很大的势力。
扶植淮军跟湘军斗,才能让清廷再次恢复对江南地区的统治。马新贻作为重要的筹码,是慈禧安插在两江最重要的棋子,可是马新贻能够不负众望吗?
马新贻到任以后,立刻意识到了处境的艰难。他不知道该如何跟两江地区的湘军、淮军打交道,虽然自己也是戎马出身,可是跟这两派都没什么过命的交情。
但是他明白慈禧太后的意思,那就是要扶植淮军打击湘军。但是他又不想彻底得罪湘军集团,毕竟还要在江南混饭吃,要彻底得罪了手下这帮人,可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
于是马新贻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一方面他拨付大量军饷给李鸿章领导的淮军,另一方面开始克扣长江水师的军饷。长江水师那是曾国藩的心腹军队,可见马新贻的确对曾国藩的人马下手了。
马新贻满心欢喜,认为扶植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这也算是给了曾国藩面子。用淮军制衡长江水师,这也算是达到了慈禧太后的目的。
结果这件事却惹来了一身骚,马新贻的这一顿操作,不光使得湘军集团恨透了他,认为他故意克扣军饷,而且让慈禧太后也觉得马新贻是个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九年七月,新贻赴署西偏箭道阅射,事毕步还署。甫及门,有张汶祥者突出,伪若陈状,抽刀击新贻,伤胁,次日卒。将军魁玉以闻,上震悼,赐恤,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端愍。命魁玉署总督,严鞫汶祥,词反覆屡变。给事中王书瑞奏请根究主使,命漕运总督张之万会讯。---《清史稿》
马新贻心里苦啊,可是这件事说到底也不可能摆上台面来说。慈禧管着曾国藩,曾国藩管着湘军,那等于慈禧管着湘军,哪有老太后要对自己的军队下手的呢?所以事情一旦上了台面,大家都成了演员,不会说出心里话,只会面带微笑地表演。
马新贻的履历其实也很辉煌,道光年间考上的进士,后来从知县开始做起。本来安稳做官,可能到死也就只能做个知府。
可是太平军的崛起给了太多人机会,马新贻就是其中之一。马新贻凭借战功,不断升迁,又得到了大领导袁甲三的支持,所以成为了封疆大吏。但是他不是湘军体系中的一员,这是他混不开的硬伤所在。
慈禧将马新贻派遣到两江任上,理由很简单,就是要用马新贻来跟湘军集团做斗争。最好是让马新贻夺取湘军的部分实权,也就是安插一些马新贻的人到江南地方上去。
天津教案爆发以后,英法联军再次将军舰开到了天津港,马新贻立刻上书表示,希望能够将长江水师调往防御苏沪沿海地区。
慈禧很高兴,马新贻终于出手了,只要长江水师落入马新贻手里,那就是慈禧这一派的巨大胜利,所以慈禧便答应了马新贻,整顿长江水师的事情。
可惜的是整顿过程中,马新贻被杀了,事情就是这么巧,你说怎么办?就算没有证据说湘军干了这件事,可也会让人浮想联翩。
此外马新贻到两江任上,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彻查太平天国国库的问题。当年曾国荃带领湘军杀入天京城以后,在城内烧杀抢掠了很多天,后来索性一把大火把天京城给烧了。
慈禧太后早就风闻太平军国库里至少有1800万两白银,结果曾国藩上书表示,太平天国的国库是空的,一毛钱都没有。
之万等以狱辞上,略言:“汶祥尝从粤匪,复通海盗。新贻抚浙江,捕杀南田海盗,其党多被戮,妻为人所略。新贻阅兵至宁波,呈诉不准,以是挟仇,无他人指使。请以大逆定罪。”复命刑部尚书郑敦谨驰往,会总督曾国藩覆讯,仍如原谳,汶祥极刑,并戮其子,上从之。---《清史稿》
这下子可算是把慈禧给气炸了,但是没办法啊,老曾手握兵权,又新立战功,不好对他下手,这件事只能交给马新贻来偷偷办理。可惜事情还没查出来,马新贻就被宰了。
杀马新贻的人叫张汶祥,当时审了这个案子,说张汶祥的媳妇儿被人抢走了,他找马新贻告状,结果人家压根不受理。后来他做海盗时被马新贻给打散了,开当铺又被马新贻整顿给关停了,在张汶祥眼里,马新贻就是他的克星。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投名状》里的故事了。张汶祥和马新贻是拜把子兄弟,他们还有一个结拜兄弟叫曹二虎,结果马新贻看上了曹二虎的媳妇儿,就杀了曹二虎,霸占了他媳妇儿。张汶祥逃走后,一直找机会报仇。
要我说,这两种说法,都把马新贻给看轻了。清廷草草结案,并且讳莫如深,主要原因是,马新贻触怒了湘军集团。而且当时南方的半壁江山已经不受清廷控制的这个事实,千万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不撕破脸,大家还有回旋的余地,一旦撕破脸,慈禧可就没有退路了。
这不,3年以后,慈禧借助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子,裁撤了一百多名官员,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和湘军集团有关的人,这不就报了仇了嘛!
参考资料:《清史稿》
当时确实讳莫如深,但现在只是扑朔迷离,真相早已被掩盖,现在的人只是猜测。
刺马案是清朝四大冤案之一
既然悬案肯定是当初没有查出结果的,过了一百多年就更难知道当时实际情况了。至于为什么曾国藩的湘军怀疑最大也是有历史依据的。
电影《投名状》对刺马案有一定演义,但只是改编演义,并不是历史。
案件经过
马新贻,山东人,回族,进士出身,咸丰元年被朝廷分到安徽做知县,一路平步青云到同治九年做到两江总督。马新贻用了不到二十年从知县做到两江总督,是晚清的一个政治新星,被慈禧很看重。马新贻做两江总督同一年遇刺身亡。
马新贻做官这些年在百姓中口碑还不错。他镇压太平军起家,之后抓过海盗,还让朝廷减免受灾地方老百姓的税粮。是当时朝廷里为数不多懂治理,会治理的官员。
1870年8月22日,马新贻在金陵训练场检查完清兵训练回总督衙门,身后还带着警卫副将喻吉三和几个亲兵。到衙门口有个人冲出来喊冤,还没等马新贻和随从反应过来,一把刀就插进了马新贻右肋。马新贻第二天就死了。刺客叫张汶祥,民间传说他是太平军。
消息传到紫禁城,两宫太后震惊,朝野震动。朝廷大员被杀,还是慈禧非常欣赏的一个官员,这下可不得了了。
慈禧马上安排了一个旗人魁梧(富察氏)来查这个案子,赴任两江总督严审张汶祥。
可张汶祥审讯出的供词前后不一,反复无常,朝廷有官员觉得这背后有人指使,这让案子一下棘手了。慈禧不满意魁梧的表现,又安排张之洞的兄长张之万来会审。
张之万审了以后说张汶祥杀马新贻是因为马新贻从前剿海盗杀了张汶祥很多兄弟,张汶祥是来海盗兄弟报仇才杀了马,背后无人指使。
慈禧逼不得已启用了已经解散湘军,告老还乡的曾国藩任两江总督,会同刑部尚书郑敦谨再审。
曾国藩先到金陵,到了以后也不着急审,每天看看小说,喝喝茶,等郑敦谨到金陵才开始查案卷,问案情。两人连审了14天也是一无所获。只好上奏朝廷张之万审的结果是事实,确实是海盗复仇。慈禧下旨张汶祥凌迟处死。郑敦谨结案后却辞官回家了,之后不久曾国藩也病死在两江总督府衙,刺马案就这样成了清朝悬案。
刺马案原因
官方说法是海盗复仇,民间却有几个版本。
一,太平军所杀。张汶祥从前是太平军,马新贻镇压太平军时被张汶祥围住,投降,和张汶祥结为兄弟。马新贻说要为太平军在朝廷做卧底,可回到军营以后就背信弃义,反而把太平军的底细报给了朝廷,帮朝廷把张汶祥部队给灭了。张汶祥所以刺杀马新贻。
二,当时的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丁慧衡和马新贻同时喜欢上秦淮河畔的一个妓女,两人斗的不可开交。最后,马新贻来硬的,下令把丁慧衡给抓了。把儿子抓了,丁日昌就不干了。丁日昌湘军重要人物,面子和手段都要有。就派杀手把马新贻杀了。很多人说马新贻也是湘军出身,其实是误会。慈禧看中他就是因为他哪一派也不是。
三,有传闻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攻打南京时抢了三天三夜,把金银财宝全部运回老家湖南了。朝廷没捞到什么好,这让慈禧很不高兴。就想派人查查这曾氏两兄弟究竟有没有把太平天国的家底运回老家。
所以马新贻上任两江总督前被慈禧太后私下召见过,两人密聊了什么,没人知道。
朝廷派人来查自己,曾氏兄弟就坐不住了。所以派杀手把这个来查的人也就是马新贻给干掉了。
后世传闻第三个原因比较多。从曾国藩对案件的态度,和曾国荃攻打南京没有上缴多少财物,还有曾国藩可能对朝廷有异心这些原因得出的结果。
猜测终归是猜测,悬案还是悬案。
图一曾国藩
图二马新贻
图三慈禧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