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一开始不被看好,后来却一鸣惊人?

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一开始不被看好,后来却一鸣惊人?

2020-11-09 09:01阅读(61)

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将领,一开始不被看好,后来却一鸣惊人?: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对原建制进行了充实和压缩,基本上是红军“军长”当“旅长”、师长

1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对原建制进行了充实和压缩,基本上是红军“军长”当“旅长”、师长当“团长”,所以历任红78师副师长、师长的韩先楚,改任徐海东第344旅688团副团长,这是稍微偏低的职务。八路军当时有三师六旅12个番号团,加上总部特务团、各师的教导团(独立团)共计16个主力团。



也就是说,韩先楚在1937年甚至都未进入16个团长名单,按照55年授衔的普遍标准,这批最早的八路军团长才是中将或者上将军衔,比如陈锡联、宋时轮、李天佑等等,而副团长后来居上成为开国上将的,只有韩先楚和杨勇二人,充分说明了他的大器晚成,主要是在解放战争和保家卫国战争中的出色表现,确实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徐海东的红25军是最早进行长征的队伍,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时约有3000余人,部队有三个团的建制,韩先楚只是一名营长,应该说起点不高。在红25军最激烈最危急的“独树镇战斗”中,营长韩先楚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可算是一战成名,但是毕竟职务很低,只是在红25军内部成为首长比较重视的“战将”,在整个红军队伍中,跟红一、红四方面军的众多名将比较起来,仍然是不显山不露水。



抗日战争初期,韩先楚一度晋升较快,1939年在徐海东病情加剧后,曾经代理过344旅旅长,1940年转任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但是1941年3月突然奉调返回延安,入职抗日军政大学军事学院高干班,从此离开了抗日战场。应该是为了加强理论学习,成为重点培养的高级将领,至于细情如何,“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呐”。

正是因为离开战场四年多,因此在日本投降后,韩先楚率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一大队到达东北之初,仅仅担任了南满军区第四纵队副司令员,但是很快显露出强悍的战斗作风,新开岭战斗全歼国军精锐第52军25师,这可是关麟征的起家部队,此役仅弹药缴获就超过100万发,一举扭转南满地区的不利形势,有利配合了北满地区东野主力的休整和作战。



从此韩先楚的军事生涯进入快车道,1947年9月调任东野第三纵队司令员。到任的第三天,就率部参加东北战场上的秋季攻势。三纵特别善于机动作战,威远堡战役中曾经奔袭120公里,一举打掉敌116师,冬季攻势中又在运动中歼灭陈诚组建的新编第五军20000余人,俘中将军长陈林达,创造了东北野战军全歼敌人一个整军的记录。

第三纵队成为东野王牌部队,在东北战场上的纵横驰骋,韩先楚及其麾下部队让敌人闻风丧胆,第一个称其为“旋风纵队”的其实是廖耀湘,从此在东北指挥的几任国民党军指挥官,竟然都称韩先楚为“旋风司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离职时恨恨地说: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辽沈战役中,锦州外围的义县攻坚战是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韩先楚同时指挥三纵全部、二纵一个师和炮兵纵队主力,其实这已经是个兵团司令的角色了,锦州战役中再任一个方向上的攻城总指挥。辽西围歼战活捉廖耀湘的也是三纵的部队,平津战役后四野整编,韩先楚出任第十二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第40军军长,是四野南下的先遣兵团主力(第40军和第43军)。

解放武汉,直取中南,广西战役全歼白崇禧桂系主力后,第40军和第43军已经杀到广东沿海,根据野司命令,第40军转隶第15兵团指挥筹划解放海南岛。在金门失利的阴影下,前线实际指挥员韩先楚不受影响,坚决力主尽快发起海南岛战役,并终于在1950年5月胜利解放我国第二大岛,功莫大焉。



1950年秋,韩先楚北上出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19兵团司令员,参与指挥了前四次进攻战役,可谓是转战南北。第二次战役中,韩先楚亲自坐镇之前没有打好的第38军前指,为38军打好第二次战役并赢得“万岁军”的称号,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5年授上将军线,1957年出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四野的12个纵队司令员中,最是善打“神仙仗”,战功和职务也绝对是一枝独秀。



有人曾经问名将许世友,在新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许世友道:韩先楚。再问为什么,回答是:他有勇有谋!

2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最喜欢找学生谈话,从而在学生中发现了不少人才,但是就是没有发现徐向前元帅。

一天蒋介石找徐向前谈话。

蒋介石问:“你叫什么名字”,徐向前答:“徐象谦(向前是徐帅1930年在大别山改的)”。

又问:“什么地方人”?答:山西五台县

再问:“在家做过什么”?答:当过教员。

蒋介石看面前的这个学生规规矩矩地站着,一问一答,机械没趣,蒋介石认为这个学生没有出息,然后挥挥手就叫徐向前出去了。然而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沉默寡言、没有“出息”的学生,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他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总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几万几万地消灭国民党军的部队。

徐向前刚到大别山时,红军只有300人的游击队。平汉路出击,徐向前指挥部队三战三捷,红军发展到3000人。鄂豫皖反“围剿”时,3万对20万;红四方面军转移时,2万对30万;反六路围攻时,8万红军对30万敌军;强渡嘉陵江战役时,红四方面军6万对9万国民党军。解放战争时,徐向前以不到6万人的部队,在一个月内消灭阎锡山10万人,单是正规军就消灭他8个整编旅。

蒋介石曾经认为没有“出息”的学生,日后却成为了共产党著名的军事家和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元帅。

3


《特赦1959》中的女护士梁冬芳让人感觉很突兀,很没必要,但是却引出了杜聿明的一段经历。杜聿明在得知梁冬芳的身世后,之后私下对人说,正是他在围剿鄂豫皖苏区时从红军的侧翼穿插迂回,击败了红军,没想到造成了很多梁冬芳这样的孤儿,但他却用这些人的鲜血换来了他自己发迹的开端,从此后收到徐庭瑶的重用,开始飞黄腾达。

作为黄埔一期生,杜聿明在学校期间并不起眼,和同期的胡宗南,黄维等人相比,他并不受重视,就更不用说像陈赓这种风云人物了。所以,陈赓到功德林看望他们的时候,杜聿明坦陈他和陈赓虽然是同期的黄埔同学,但是并不熟悉。

到抗战开始的时候,杜聿明级别在黄埔一期的同学中并不算很高。当时胡宗南已经是坐镇西北的西北王了,黄维也已经是十八军军长,成为土木系大将,就连陈赓在红军中,改编后也是旅长,王耀武是师长,宋希濂是师长,孙元良是师长,桂永清已经是教导总队总队长,实际上相当于军长,而杜聿明还只是装甲兵团团长。


到率军入缅作战时,原定的远征军总指挥为宋希濂,同样是杜聿明的黄埔一期同学。然而后来临时变化,改为罗卓英担任总指挥,杜聿明只是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不过,这之后杜聿明的晋升就比较快了,到抗战结束时,杜聿明和宋希濂的职务级别已经相当了,虽然和王耀武这种三期学弟相比有差距,但是也已经是中将了,也能够独当方面了。

但是杜聿明的资历仍然在国军中显得太浅了,所以他在东北的时候,只担任保安司令长官,而在他头上另外放了一个熊式辉当婆婆。而且,在他生病期间,因为他抗命,国军统帅部一度有过换将的意图,而这个接替的人就是后来在锦州被俘的范汉杰。杜聿明另外举荐郑洞国代替他指挥,范汉杰才没去东北。

杜聿明从东北被撤换下来后,陈诚去接替他,但陈诚一到东北,就改组了机构,改为东北行营,党政军都由陈诚完全负责,这和杜聿明在东北时的待遇就差得远了。一直到陈诚在东北大败,死乞白赖的请辞,才派了卫立煌,到何应钦上台后,杜聿明才又被派到了淮海战场辅佐刘峙的仍然不是他自己独当方面。


到淮海战役的时候,他实际负责军事筹划和指挥,但是却不是完全负责,在他头上又是安排了一个刘峙,发布命令也是用刘峙的名义。不过,这时候杜聿明和宋希濂的地位终于相当了,国军统帅部确定由刘峙坐镇徐州后,准备给他找个实际负责军事指挥的副手,两个主要人选,一个是杜聿明,另一个就是宋希濂。

在被俘后到功德林聚会时,如果以被俘时的职务来算,杜聿明也不能全是最高的,而是王耀武。因为王耀武是独立负责一个战区,在山东基本上就是他说了算,而杜聿明的角色始终只是救火队员。如果以剿总副总司令来说,那么被俘的国军将领中,宋希濂,黄维和廖耀湘被俘时都带着剿总副总司令的兼职。以指挥两个兵团以上的部队来说,范汉杰在锦州的权限就在第六兵团之上,所以他才敢和卫立煌叫板抗衡。

但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常公觉得信得过的具备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的人,其实又只有杜聿明一个人。比如宋希濂,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放弃了,而且宋希濂解放战争时期基本上没有参加,缺乏对解放军作战的经验,其他人似乎也没有表现出比杜聿明更强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加上何应钦和顾祝同加持,杜聿明就成了三大战役时期国军唯一的救火队员。

4

优秀的将领,在解放军中就像裤袋里的锥子,只要你有能力,很快就能露出来。典型例子是粟裕、韩先楚、丁伟等将领,因为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在军中有很好任用,发挥了最大潜能,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提前几年实现了。

那么,我们在国民党军队中,能不能找到一个优秀却不被重用的将领呢?

还真能!这个人,就是黄百韬。

现在的人,一说起黄百韬,就能说他是淮海战役中第一个被围歼的国军兵团司令,却很少人知道,黄百韬在国军中从备受歧视排挤,到平步青云众星拱月。

抛开党派成见,黄百韬真的最好的军人,没有之一。

黄百韬是军阀中的老油条了。黄百韬一开始参加军队,就当了直系军阀江苏督军李纯的传令兵。黄百韬获得李纯青睐赏识,还娶了李纯的贴身婢女当老婆。李纯失败后,黄百韬投入了奉系军阀张宗昌的怀抱。到第二次北伐时,黄百韬随徐源泉投靠蒋军,当了师长。

按理说,中原大战前当师长,将来应该前途不错的。但是,黄百韬不行,因为黄埔毕业、浙江人、亲戚中有大官,这些条件黄百韬一个都没有。很快,黄百韬就进入陆军大学第三期学习,成了光杆司令。

国民党的陆军大学,其实是培养嫡系的地方,从这里毕业的人,最差也能在军政部等部门当一个高参,黄百韬的陆大同学郭汝瑰就是这样。可是,黄百韬不行,黄百韬想要亲自带兵,想要成为一方诸侯。

在何应钦的推荐下,黄百韬成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参谋长,到这里,黄百韬总算是有自己的后台了。也是在第三战区参谋长的位置上,黄百韬参与策划并组织了围剿新四军军部的“皖南事变”,与共产党结下了血海深仇。新四军的血,染红了黄百韬的顶戴。

按理说,战区参谋长,凌驾在战区内各个集团军之上,如果下放部队,最起码能做一个集团军司令,可是黄百韬不行,黄百韬下部队,只能做一个军长,而且是第三战区最差的一个军25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黄百韬的仕途有多么不顺遂,黄百韬这样的杂牌,在国军中被排挤多严重。

黄百韬1944年才当上25军军长,可是通过短短一两年的时间,25军就从最烂最差的杂牌军,成了华东国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军队。传统的国军,最怕夜战和近战,可是黄百韬的25军,却最擅长夜战近战,长途奔袭也毫无问题。日本投降后,黄百韬所部换上了一水的日式装备,战斗力再次大大提升。

换装日式装备,代表黄百韬的25军已经成了半嫡系,装备水平在国军中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利用美国援助,国军建立了39个美械师,就是13个美械军,同时另一部分军队也建立了半美械装备,大约是四个半军。戴笠留下的18个总队的交通警察部队也是美械装备。最悲催的国军,连日本装备都配不齐,只能继续使用别的部队淘汰下来的中正式或者老套筒。

黄百韬深知,想要混出头,必须拿实打实的军功出来。可是,解放战争第一仗就吃了一点小亏。这点小亏比起王铁汉整编49军(东北军)和李天霞整编83军,已经算是大胜了。从此,国军中开始流传着“黄百韬是粟裕克星”的说法。

黄百韬25师在华东战场,没机会当张灵甫那样的急先锋,自然也不会被优先歼灭。不过,黄百韬因为善于长途奔袭,成了国军中难得的不坑队友的部队。张灵甫临死前告黑状,差点要了黄百韬的命,从此黄百韬打仗更加卖力了。

孟良崮战役后不久,华野七月分兵,进入了低谷期。黄百韬在南麻临朐两次战役中先后救了李弥第八师和胡琏第11师,逐渐成了山东战场的绝对主力。蒋介石发现,这个差点被枪毙的杂牌军军长,居然这么能打。当华野主力离开山东战场后,黄百韬的25师和黄国梁的64军在胶东发动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大扫荡,内线作战的华野山东兵团差点被他们连根拔起。

此时的中原战场,爆发了豫东战役,胡琏、欧寿年、邱清泉等兵团驰援开封,欧寿年被围困。当时的国军兵团,还大都只是两个整编师的小兵团,解放军胃口越来越好,国军打算成立三个甚至四个整编师的大兵团。当时国军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谁能救了欧寿年兵团,欧寿年兵团的72师和75师就并入谁的兵团!

胡琏背后有陈诚、邱清泉背后有何应钦、黄百韬背后有顾祝同,黄百韬背景最差,打仗也最卖力。距离睢县杞县最远的黄百韬25师只是加入了一个快速纵队就敢往华野的包围圈里面冲,一块都被包围了。

可就是这次,注定了黄百韬能一鸣惊人,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战斗中,黄百韬亲自登上坦克,对解放军发起反击,多次夺回阵地。解放军原本最擅长的夜战和近战,在黄百韬身上又施展不开。随着胡琏和邱清泉在外围越来越近,华野只好撤围而走。

黄百韬就这样救下了整编72师,以日械三流部队的实力,打出了五大主力的战绩。后来72师也如约加入黄百韬兵团。

因为黄百韬在豫东战役中的特殊贡献,蒋介石不仅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还给了一个17号觐见令牌。在国军将领中,从备受排挤到众星捧月,黄百韬是蝎子尾巴——独一份!

树大招风,黄百韬也因为豫东战役成了华野战将台上的第一号人物。

令人郁闷的是,黄百韬战死后,蒋政府十分贴心的送上了巨额抚恤金——10万金圆券,可以买到半斤粮食,不够家里一顿饭吃的。

黄百韬是最好的将领,只是这死的太不值了!

5

我想起了不被蒋介石看好的徐向前元帅。

说起黄埔军校,很多人知道它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军事人才,极大影响了中国近现代革命进程,他们之中的有些人还在校学习期间就已经声名鹊起,引人瞩目,比如有“黄埔三杰”之称的蒋先云、陈赓、贺衷寒。

蒋先云、陈赓都是极为耀眼的人物,在黄埔一期生中是最优秀的学生,在校期间便深得蒋介石的青睐器重,一直想要收为己有。

但还有一些优秀的军事人才,他们并非一开始就璀璨夺目,而是低调内敛,毫无引人注目,甚至被人看低,后来却一鸣惊人。这一类将领的典型代表,就是徐向前元帅。

徐向前元帅于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因为他太低调太内敛,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位十大元帅竟是黄埔一期毕业生。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对一期生十分重视,他曾亲自逐个接见学生。这些学生为了引起校长注意,无不卖命表现。

有一次,蒋介石接见了徐向前,由于徐向前一直默默无闻,加上性格低调,为人内敛,不爱张扬,所在在蒋介石面前表现地有点“闷”,基本上是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刻意讨好和拍马。

经过这次短暂的会面,蒋介石认定这个徐向前是个闷葫芦,很木讷,没什么文韬武略,将来不会有什么大成就,所以在他刻意拉拢培养的名单中,从来就没有徐向前的名字。

但让蒋介石大跌眼镜的是,最早打出名堂,让他吃到苦头的黄埔学生就是徐向前。

徐向前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很快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红军时期,徐向前是国共两军黄埔生中第一个当上方面军军事主官的,30岁就成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并且在红军战史上第一次指挥消灭国民党一个整师。

十大元帅中,徐向前最擅长以少胜多,以寡敌众,他一生指挥的战役几乎都是以弱胜强。红军时期,徐向前指挥的川陕反六路围攻,作战近10个月,以红军8万对川军20万,歼敌近10万人,是红军取得的最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指挥着最弱的军队解放了整个山西,打赢了最艰难的太原攻坚战。

徐向前的表现让蒋介石后悔不迭,推荐甚至派人到徐向前老家探望徐的父亲,试图拉拢这位军事奇才为自己所用,但却没有得逞,他始终没有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6

一个14岁的小孩,偷偷离家跑来参加红军游击队,却被拒绝,最后好说歹说才勉强加入了队伍。而在数年后,正是这个险些与红军无缘的小孩,在抗日战场上率部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名震华夏。他就是开国上将陈锡联将军。

陈锡联是湖北红安人,父亲早亡,自幼随母亲四处乞讨为生,14岁时趁夜里母亲睡熟,偷偷跑到邻村去参加红军游击队,游击队的领导看他年龄太小,个子又矮,就不想要他,但经不住陈锡联软磨硬泡,这才勉强让他留了下来。

这位游击队的领导当时一定不知道,险些被他拒绝的这个穷小子,后来竟成为我军一名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

参加红军后,陈锡联出生入死,身经百战,他作战勇敢,善打硬仗,被人称为“小钢炮”,曾多次身负重伤,与死神几次擦肩而过,并逐渐担任了领导职务,抗战前是红4军10师师长。

抗战爆发后,陈锡联被任命为129师769团团长,在师长刘伯承的带领下,作为先遣团首先奔赴抗日前线。到达东冶后,刘伯承要离开部队去参加会议,临行前,他对23岁的陈锡联叮嘱到“这是我们师首次与日军接触,你独自指挥部队,一定要慎重,首战必须要打好打响”。

师长的嘱托,陈锡联牢牢的记在心里。他率领769团在代县临近战场时,低空飞来飞去的日本军机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调查,在附近的阳明堡镇外果真有日军机场,陈锡联亲自带人化妆前往侦查,摸清了机场的情况,他下决心打掉这个日军机场,给日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回来后,陈锡联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以一个营袭击机场炸毁飞机,另两个营负责组阻援。他满怀信心的对战士们说“这是我们团第一次与鬼子交火,又是打从来没打过的飞机,我们一定要用勇敢加智慧,战胜敌人的飞机大炮”。

入夜后,769团3营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日军机场外,突然向机场发起攻击,战士们猛打猛冲,一边同守敌交火,一边炸掉飞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肉搏战,3营指战员歼灭了100多名日军,炸毁24架飞机,顺利撤出战斗,但23岁的3营营长赵崇德不幸壮烈牺牲。

24架飞机,这在当时是一支不小的空军力量,陈锡联指挥这次漂亮的夜袭战的胜利,震动了全国,极大的鼓舞了抗日军民的信心。

战后,正在忻口前线指挥作战的国军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诚恳的说“阳明堡打掉敌人24架飞机,是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代表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感谢,感谢”!

陈锡联没有辜负刘伯承师长的重托,为129师在抗日战场拿下首胜。他从一个被人勉强接受的小兵,逐渐成为我军一名优秀将领,更是凭着阳明堡一战声名鹊起,最终众望所归被授予开国上将,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7

红军主力长征转移后,留在南方继续坚持游击战的陈老总曾写过一首词提到:“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天将午,饥肠响如鼓,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叹缺粮,三月肉未尝……夜难行,野营已自无蓬帐,几番梦不成……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梦中念敌情……”。

陈老总当年率领的红军游击队独立活动于赣粤边界,这游击词写于一九三六年夏,从上述节选诗词片段可见当时的南方游击斗争有多艰苦了,能活下来确实不容易,而除了陈老总等人率领的部队之外,南方还有数十支独立作战的红军游击队。

其中,有一支比较特别的游击队伍也是非常艰苦的队伍,就是粟裕等人率领的挺进师,主要活动于老蒋的老巢附近浙南。当年红十军团谭家桥作战失利后,担任军团参谋长粟裕率领的包括伤员在内的五六百人成功突围,利用残部随后组建了红军挺进师,粟裕担任师长。遵义会议后为了有力配合红一长征转移任务,粟裕率领只有五百余人的挺进师一头插进了敌统治腹地浙江南部,开始了长达三年艰苦卓越的独立游击战。

在浙南三年游击战可谓异常艰苦,因为委员长是不可能让他人在他的家门口游来游去,因此曾多次集结重兵给予进剿,但每次都无功而返,粟裕在条件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以机动灵活的军事指挥艺术多次打破了敌人的进剿。不幸的是,挺进师仅存的一部电台在突围至浙南时就被打坏了,一开始便断了与组织间的联系。

由于长时间没有粟裕的半点音讯,再加上其主要活动于敌人的统治中心腹地浙江,可谓绝境求生以致于很多人并不看好孤军作战的粟裕认为其生存的概率极小,也难怪在抗战爆发前夕延安方面很多人误以为人已经不在了。但出人预料的是,粟裕不仅活下来了还创建了浙南和浙西南两大游击根据地,一定程度上钳制了大量的敌人,而长达三年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也磨炼了粟裕的军事作战指挥风格,就是善于在险境中求胜。

抗战全面爆发后,粟裕得以独自指挥大兵团作战机会并且迅速崭露头角,曾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江南指挥部副指挥、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苏浙军区司令等职。整个抗日战争主要在华中作战打了不少战役,如黄桥决战痛击敌人打开了华中敌后抗战局面,车桥战役以极小的代价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等,抗战末期在天目山三次自卫反击战中歼灭来犯之敌一万余人。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留在华中的新四军组建了华中野战军粟裕担任司令员,从此开始了其一生辉煌的军事生涯。

中原突围战正式拉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当时延安方面指示苏中粟裕率领的主力兵出淮南转外线作战,以配合陈老总的山东野战军夺取蚌埠至浦口间的铁路,说白了就是充当辅助。而延安要求苏中华中野战军由内线转外线主要是出于敌我双方兵力过于悬殊考虑,虽然粟裕在抗战间打了不少小胜仗,但此时的他还不足以引军委的重视,因此一开并不看好粟裕三万余人能在苏中内线顶住敌李默庵十二万人的进攻。

但是,粟裕并没有机械执行延安的指示,斗胆直陈坚持在内战先打几个仗吃掉敌有生力量,然后再兵出淮南配合陈老总山野作战,最终得到了批准。于是便爆发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三万人在一个半月内连续七次作战大获全胜,开创了内战以来的歼敌记录,可谓一鸣惊人。而一开始还真没人可以想得到一个辅助通过在内线不断地刷怪升级,最后竟然打成了CARRY,此后粟裕仗越打越大,在宿北、鲁南、莱芜、豫东等战役中不断地刷新了新一轮的歼敌记录。

8

法国大孔代亲王

1643年之前这哥们在法国基本属于娱乐圈的人,以一段无比狗血的恋情和婚姻著称。这哥们的家族血统是法国波旁王朝的远支,传到他那正好第四代。在丫18岁的时候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当地少女米耶·玛泰·迪·维日昂。

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棒打鸳鸯桥段,他老爹十分想抱宰相黎塞留的大腿,硬生生让他娶了黎塞留的侄女克莱拉·克莱芒丝,顺便说一下那时候克莱拉才13岁。大孔代当然是拒绝的,不能你让我用我就用,再说这丫头也没法用,老子又不是恋童癖!

这货又离家出走又寻死觅活的折腾,如果当时法国有今日头条的话,估计那阵子娱乐版得天天被丫屠版。然而胳膊总归拧不过大腿,1640年参军之前把一个小女孩娶进了家门。

咱们说句良心话,克莱拉那个姑娘不错,温柔体贴又顾全大局,一心一意的深爱着他,给他生下三个子女。但大孔代估计是逆反心理,黎塞留死后不停的虐待妻子,声称人家和别的男人鬼混,关自己媳妇的禁闭,搞得本来同情他的人都看不下去了。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指责孔代亲王是个渣男。

不扯太远,还是说回1640年他参军的时候,这哥们顶着娱乐版主的帽子进了军队。黎塞留倒是没在意什么,对他非常青睐,多次破格提拨。但问题在于1642年12月这个超级谋士就离开了人世,大孔代就这么在军中窝下来了。

黎塞留的去世让法国人很难过,但让很多国家非常爽,比如陆军大国西班牙。黎塞留的翻云覆雨的手段把西班牙折腾的够呛,他死的时候法军还在进攻弗朗什-孔泰及加泰罗尼亚。现在巨人倒下了,西班牙该反击了!

1643年5月,西班牙名将法兰西斯科.马勒带领27000名士兵由从佛兰德出发,直扑法国北部,准备让法国人了解下什么叫欧洲最强陆军!黎塞留的继任者马萨林则把大孔代派出来迎击,带兵20000人。

消息传出去后法国人全体懵逼,暗箱操作不是这么搞的吧!?西班牙哎?接近3万人哎?那是欧洲最强陆军哎!?你们派出去一个23岁的生梆子带20000人迎击?脑袋被门挤成葫芦了吧?要刷战绩也得找青铜菜鸡吧!你上手就对钻石王者?

大孔代已经听不到这些质疑,他在罗克鲁瓦迎上了正在围城的西班牙军队,没怎么经历过战阵的他出奇的老练,战前就开始和马勒斗法。他首先把部队集结在山岭上,准备利用高地发起冲锋,马勒的应对是在半山腰修建拒马和防御阵地,让他冲不起来。

见突击不成的大孔代很快改变战术,把步兵两行排列在中央,骑兵在两翼结成了方阵。马勒的应对是我也这么做,他采用了同样的阵型与法军对峙。一夜过后,法军率先发起进攻,大孔代亲自率领右翼骑兵攻击西班牙左翼。

马勒的应对是以左翼骑兵反击,同时阵型收缩,准备把这支突出来的军队吃掉。可惜马勒上当了,他的阵型刚刚收缩,大孔代的骑兵很快利用下坡的速度优势弧线脱离了接触,中央的步兵同时上来纠缠主西班牙的骑兵。

脱离接触的法军骑兵在大孔代的率领下直接突击到西班牙军的背后,将18门大炮全部俘获,随后在大炮的掩护下从背后席卷对方的中央步兵。这一战西班牙陆军惨败,死伤7000余人,欧洲不败陆军的神话从此破灭。

而法国陆军接过了这个称号,并足足维持了60年之久,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一支欧洲军队能在陆地上战胜他们。大孔代亲王名将之称也响彻欧洲,此时人们才意识到黎塞留的眼光到底多毒辣!当然,这其实并不能改变大孔代是一个渣男的事实..........

9

粟裕大将就是如此。他一开始不被看好,后来却一鸣惊人,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共和国的第一大将。

他在解放战争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并不被人所看好。特别是他并没有参加长征,而是留在南方打游击,这对他日后的发展不是很有利。

土地革命期间,相较于天才将领、被誉为“黄埔之鹰”的林总,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博得众多关注,连毛主席都特别看重他。而我们的粟裕呢,不好意思,没多少人在意。他混迹于众多的红军将领中,不为世人所知。

抗战时期,粟裕并没有在八路军部队工作,而是在新四军工作,远离军委总部。他先后担任新四军中担任副支队长、师长等职务。相比八路军和军委总部在在一起,留在新四军工作的粟裕,显然有点落寞。

粟裕在新四军工作期间,多次率部与日伪军激战,在江南地区指挥过不少战役,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战果,但影响力明显不如八路军将领所指挥的战役。这当然不是粟裕能力不行,而是新四军本来就不如八路军受关注,八路军将领打了个什么仗,立刻就会引起轰动,但是新四军将领打了个什么仗,其实没多少人关注。

尽管如此,这个在江南一带进行低调抗战的粟裕,却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打出了威名。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在鲁南战役中歼灭国军五大主力部队之首的整编74师。在济南战役中全歼济南守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两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将领23名。他率华东野战军参与淮海战役,在整个淮海战役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因为这样的赫赫战功,粟裕成为新中国第一大将。那个一直默默无闻,不怎么被看好的他,在战争中表现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优秀、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10

世界历史有哪些将军是一鸣惊人的?我觉得这题目有点大!那咱们就略举一二个中国历史上的将军!第一位就是西汉武帝时代的大将军卫青,他原本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里的养马奴,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公主家一名美艳的舞女被汉武帝宠幸了,因而封为车骑将军,因为当时大汉帝国的北方强敌匈奴经常入侵大汉,汉武帝决定在马邑设伏,伏击匈奴,结果失利!匈奴自此加倍侵扰汉朝边境!汉武帝决定对匈奴主动出击,分四路骑兵攻进匈奴之地,三路都失败了,只有卫青一路长途奔袭来回七百里攻击了匈奴人的圣地龙城!从此一战成名!还有我们的开国大将粟裕大将,曾在苏中七战七捷,一战闻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