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欧阳询的这个青字,是笔误还是故意为之?

欧阳询的这个青字,是笔误还是故意为之?

2020-11-07 20:33阅读(61)

欧阳询的这个青字,是笔误还是故意为之?:欧楷的青字是故意为之的!青字中间的两个短横有几种写法,最为常见的是贴紧左边,右边就出空白!还有把两个短横处理成

1

欧楷的青字是故意为之的!

青字中间的两个短横有几种写法,最为常见的是贴紧左边,右边就出空白!还有把两个短横处理成不同角度的,也有两边都留白的。这种左边留白,右边贴紧的最为少见!

为什么写成这么多样呢?因为变化的需要,越是大的书法家越是注重变化,而越是变化丰富的越能体现书法家的能力,所以有王羲之写一篇《兰亭序》,二十几个之字没有相同的!

欧阳询的这个青字就是这个道理!

2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欧体楷书的特点。

欧体楷书历来被评书者认为是古今楷法第一。这是说它点画精确、结构谨严,长短、位置不能增减、移动一分,毫微处见规矩,细小处见匠心。楷书最容易失去生动,最难于具有神韵,而欧书以险劲的结构在端正中写出奇丽的面貌,以润泽的笔法在瘦硬中写出生动的丰神。端正与奇险这一对矛盾,在欧体中又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秦篆的颀长,汉隶的稳健放逸,魏碑的方整险劲,欧体兼而有之。

而欧书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则是在向背顾盼中而生险绝之势,在透视中产生变化之势。笔画上则锋利秀美,挺拔劲峭,棱角分明配合结构上的参差向背更显字体险绝劲健。

如此看来这个“青”字的结构安排必是有意为之,而绝非笔误。其实我们还可以在欧阳询其他字的写法中找到答案,因为类似这种结构安排还有很多,比如胜字的“月”部等等,如果确是笔误,不可能同种笔误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可知,此“青”字的结构安排断然是有意为之,而正式这种结构上的巧妙变化,让欧楷在变化中生奇丽,在险绝中显平衡。这正是欧体楷书的精妙绝伦之处,怎么会是“笔误”呢?

下面整理一些欧楷中类似“青”字的结构安排实例,供大家参考。










3

这个“青”字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一个字,打眼一看的确感到不太舒服,造成这个字的这种独特结构,我觉得有三种可能性。

一,是欧阳询对字的结构的一种补救性调整

欧阳询是初唐最高水平的楷书大家,其书法以结字险峻、排列严谨而著称。

这个“青”字长横左边显然有些长,如果将“月”字底中间的两个小横还写在左边,整个字的重心有可能偏在左边,所以欧阳公就刻意做了调整,故意将其写在了右边,但看起来就不太舒服了。

我曾经摹过这个字,故意将两个小横写在右边,也尝试过在同样的外形组合下将两个小横贯通左右,两种写法都不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但看起来都比放在左边舒服。

二,是刻碑的工匠人为造成的结果

《九成宫醴泉铭》是魏征撰文,为唐太宗李世民歌功颂德的重要文章,欧阳询自然会拿出最好水平来写这篇铭文,即使出现败笔,也一定会废了重写,绝不会出现在正式文稿上。所以,说这个字是欧阳询写出的败笔,我不太赞同。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刻碑的工匠自作主张,在发现“月”字底左竖位置不合适以后,将两个小横做了调整。

当然,这也说明这个刻碑的工匠也不是一般的普通石匠,而是一位很懂书法的内行。

三,后人翻刻碑文误伤了这个字的结构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目前见到的最早版本是宋代本,因碑石自然风化和不断的拓印对碑文损坏很重。

这个“青”字极有可能因上述原因出现毁损,后人在原字上进行了补救性翻刻,甚至是原来两小横的位置已经没法下刀刻画,只能放在右边。

结语

对于《九成宫醴泉铭》的这个字,我们无法还原当时刻碑时的场景了,只能做出这样的猜测。我们现在临习这个字时应当予以纠正,不必机械的照碑拓原样学习。

4

这就是书法艺术。

5

不是笔误。

题主说的“青”字下部分的“月”字中的两短横靠右侧竖钩粘连的问题。记得孟繁禧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认为是自没有写好,重心不稳,于是采取了一反常态处理方法。(大意)实际上我们想,一位炉火纯青的一流书法家中,在近八十岁左右,而还是奉敕,皇帝的命令创作的这件《九成宫醴泉铭》作品,会犯如此大的错误吗?而且是楷书。欧阳询的楷书本身就以法度森严著称。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单从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分析,这样处理也是正确的,上部两短横左放右缩,中竖偏右,显得左疏右密,重心偏右,下部如果不按照上部分的结字方法处理,势必造成秩序与节奏的不统一不和谐 。如此处理才能使得其偏旁部首的结构处理特点统一起来。这个字的结构处理本身就采取了侧面形象示人的办法,也打破了字形的绝对对称的容易呆板的问题。反而使得字形别开生面更加生动,非高手所不能为之。

在《九成宫》中只有两个“青”字,另一个写的相对而言比较传统,但仍然处理的非常巧妙到位,这里就不展开谈了。

从行气的上下关系看,或者说布势方面,仍然是处理的非常到位的,我们看一下具体环境中中的情况。

上字“越”和下字“丘”的笔势看,同样是显得是匠心独具,煞费心思。“越”字整体取势向右。“丘”字的取势同样是偏右。“青”字如果按照传统的写法,就无法贯气,而采取了左竖右密的处理方式,恰好和上下字的关系具有了一下避就关系 ,使得行气畅达,一气呵成,而且和谐统一为一个具有紧密联系的整体,具有行草书的连带处理关系。

但从这个字的处理看,足见欧阳询的高明和大胆超群,敢于别开生面。这个字的结构布势也凸现了欧阳询楷书的险绝过人,峭壁双清的书法风格特点。

所以说,不是笔误,而是匠心独运,别开生面对绝妙佳构。

6

个人认为是笔误,理由是“月”字外面的半包围结构写的靠左了,使整个字重心不稳,通过两横靠右找正。有的人可能说欧阳询特点就是险中求奇求正,但我认为向他这样的结构大师不会拿这样一个比较平整的字造势。

7

大家好,我是景行书苑。谢谢问答的邀请,坚持每日认真回答一个书法相关的问题,与朋友们交流,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

题目“欧阳询的这个“青”字,是笔误,还是故意为之?”初看附图,真的没发现问题。结合大家答题中的分析,才弄明白指的是下部两个小横画偏右的问题。

再来了解一下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笔误”“刻意为之”。

“笔误”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因疏忽而写错了字,也指因疏忽而写错的字。”

“刻意为之”的解释则是“用尽心思做某件事。”

根据以上分析,题目的意思就是欧阳询写的这个“青”字,下部两个横画偏右是疏忽写错了,还是为了某种目的去用心处理成这样。

弄明白题目的意思,可以肯定的说,欧阳询没有笔误。“青”字下部并没有规定一定要靠左,这个字的书写没有问题,就是正确的,自然不存在笔误。

通过对朋友们回答的品读,了解到大多数朋友认为是欧阳询故意为之,是他在作品中寻求变化的一种刻意安排。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个人觉得说刻意为之并不恰当。

为此,在这里就我的一点不同见解做简单说明,与朋友们交流探讨。

我认为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时,是会自然的避免雷同的,这是书写水平的自然流露,并非刻意为之。

像王羲之《兰亭序》是在兰亭雅集时醉酒状态下写成的,其中20多个“之”字的变化,不可能是作者刻意安排。

同样,欧阳询的这个字是在他的书法艺术水平达到高峰时所写,自然不会为这样一个简单的变化刻意为之,只能是正常状态下的自然表达。

当然,我们初学书法在遇到雷同处理时,可能需要刻意为之。但只有能够得心应手的自然处理,才是高水平艺术家应有的能力。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点思考,欢迎批评指正。

景行书苑旨在建立一个传承专业学习理念,展示景堂书法日课,分享文化艺术感悟的交流平台。我将始终秉持这一宗旨,努力把更多更好的临帖和创作作品展示给朋友们,坚持每日更新。欢迎关注景行书苑,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分享、转发,谢谢支持!

景行书苑设立“景行书友会”与“景行书学院”两个圈子,欢迎加入一起交流学习书法艺术,欢迎定制收藏景堂书法作品。

8

一个看似简单的“青”字,在书法中其实包含丰富的结体原则。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九成宫》中,欧阳老师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写法,一是“东越青丘”,一是“贯穿青琐”,二者写法不同。

以这两个“青”来说一说其中涉及的一些原则吧:

1、如“月”“具”等结构的字,框内的短横的两端不宜同时连接两边的笔画,而应只接触一侧,空出另一侧以透气。

2、对于上下结构的字帖,可通过拨转的方式,改变上下两部分的角度,以使其产生变化。

也就是说,同一个字,在书法中是可以有不同写法的。

“东越青丘”中,“青”的“月”部略瘦且位置偏左;而“贯穿青琐”中,“青”的“月”部略宽且位置偏右。

3、“月”中短横与哪一侧接触,要考虑字的重心。

“东越青丘”中,“月”瘦且偏左,整字向右倾,故短横放在右边以稳定重心。

而“贯通青琐”中,整字略左倾,故短横放在左边以稳定重心。

试看下面王羲之在《孝女曹娥碑》中的“青”字:

4、“东越青丘”与“贯穿青琐”,前者的“青”更险,更具欧字特点。

欧楷以“险”著称。何谓险,即一个字看似不稳,但最后总有关键一笔,将重心稳住。就如“飞来峰”一样,看起来随时会倒下,但却屹立千万年。

《九成宫》乃欧阳老先生呕心沥血之名作,每一字都精心琢磨后所书,绝非笔误。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9

欧阳询的这个“青”字,应该不是笔误,而是化险为夷的有意为之

此“青”字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一个很有特点的字。

题主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此字写法貌似不同常规。

上图二字,都出于《九成宫》,左图即为题主所言之字。按现时的审美眼光看,右图的字好像是“正常”的。而左图的字,有两个可探讨之“问题”,一是下半部分的“月”,整体写得明显偏左了,没有与上部的“竖”对正,显得“重心不稳”;二是“月”的框内两个短横,是靠右写的,这也不符合常规。这两个“问题”是作者笔误还是故意为之?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九成宫醴泉铭》的成碑背景

唐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后改名九成宫。第二年,李世民来此避暑,发现一泉,遂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记录此事,刻成此碑。因唐太宗是名满华夏的千古一帝,魏征是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代名相,欧阳询是书法史上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有此三者,此碑被后世誉为“三绝碑”,《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铭”,对后世学书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欧阳询(557~641)艺高寿长,以84岁高龄辞世。宋代朱长文《续书断》:“(欧阳询)年少时,笔势尚弱,及晚益壮,体力完备,奇巧间发,盖由学而致之”。欧阳询作《九成宫》时已然76岁。76岁虽已是高龄,但就欧阳询一生的艺术生涯而言,其时正是其书风最成熟稳健的阶段。看看他81岁高龄而作的虞恭公碑的水平就可见一斑。(如下图)

创作《九成宫》时,欧阳询的书法艺术已炉火纯青,至臻完美,而且又是奉敕而作,故而笔笔精妙,神定气足,犹有余力,不大可能出现败笔

2.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单字结体的特点之一,是字态多变,不拘一格。

《九成宫醴泉铭》中很多相同的字,大都处理成了不同的形态,很少有雷同。这好比是王羲之兰亭序里21个“之”字,个个不同。如下图。

暑字的撇,一直一弯,形态各异。

德字的横折,也是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赫字的左点,形态也明显不同。

欧字工整而不显呆板,瘦硬而又不失灵动。在结体和笔画上,欧字是灵活多变的。故而,九成宫中的两个“青”字,构形上明显不同,这应该是有意而为。

3.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单字结体的另一个特点,是平正中见险绝。

《九成宫》中大多数字的结构是平正的。

如“书”字,就是典型的平正之字,横平竖直,四平八稳。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中有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欧阳询的“平正”,当然不是初学者的平正,而是得心应手、气定神闲的平正。平正的字看起来安稳,但如果通篇全是安稳平正,似乎缺少波澜起伏,没有意趣。

清代梁巘《评书帖》评价欧书说:“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

现代刘正成的《书法艺术概论》中说:”中国汉字数万单字,最难在结构各异,其视觉造型的魅力亦在此,而又施以笔法,得其“险劲”,尤难。纵观古往今来书法,其结字准确无误而得“险劲”之美者,欧阳询堪称冠绝。”

邓散木说,“险劲”二字最能代表欧字的风格面貌。

4.欧阳询在处理字的结体时,是“先立险,再破险”的高手。

如瑞字,右上方的山,形体是歪的,(因此处的“山”实则不是通常所说的那个“山”,可参见此字篆书的形态)这是先立了一个“险”,怎么破?右下方的“而”,写得端端正正,在右下方这么一“定”,就“破”了先前“立”的“险”,整个字仍然显得不偏不倚,安稳平正。

“深”字,右上方第三笔的点的位置,写在了第一个点的下方,这也是欧字的很典型的一个个性化处理方式。这也是先立一个“险”,随之用下方的“木”的姿态,来“破”此险。竖画对准了上方秃宝盖的中部,竖画写得很直,这样处理之后,整体字看起来仍然安稳如山。

“功”字,单看左半部分,形体歪斜比较厉害,但是右边的“力”,姿态却很正,这立马就稳住了整个字的重心,看起来字态是平稳的。欧字经常将左半部分写得较“斜”,而将右半部分写得较“正”。这也是典型的先“立险”,后“破险”的处理方式。

5.再具体看这个“青”字。

上下结构的字,原则上大致要上下对正,这样字看起来才显得重心平稳。

题目中的青”字(如上图左边的字),上半部分的视觉重心,是落在竖画上的。下半部分的月,其视觉重心在框的中间。月写得明显偏左了,这样,上下两部分的重心没有对正,字形看起来是歪倒的。这,是欧阳询人为地立了一个“险”。那,怎么“破”此险?欧阳询打破常规,将月字里边的两个短横,从左边移到右边,贴着右竖来写。这样,“月”的视觉重心右移,以求与上部的重心对正。这,就“破”了先前设立的这个“险”了。

通常,当框里边只有横画时,要贴着左边写,右边要留空,这是典型的左紧右松的处理方式。欧阳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按照常规,将横画靠左处理。如下图。

也有少数情况是将横写在框的中部,或者完全将框写满。如下图。

但是将框内的横画靠右处理的很少,九成宫通篇约1200字,当中只有四、五个字是这样的。

6.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判断,这个“青”字,不是笔误,是欧阳询的有意为之。有两个因素。

一是求变。目的是不与另一个“青”字雷同。结体富于变化,是欧字的一个特点。

二是求稳。打破常规,先立险,再破险。有立有破,归于平正。这是欧字的精妙之处。

10

个人判断,应该是复笔,有可能其他原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