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2020-11-07 17:32阅读(60)

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诸葛亮提出北伐的目的是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但不能仅仅就此理解北伐的意义。01扫除汉贼,匡扶汉室,统一

1

诸葛亮提出北伐的目的是匡扶汉室,统一中原。

但不能仅仅就此理解北伐的意义。

01

扫除汉贼,匡扶汉室,统一中原。

这是诸葛亮提出的北伐口号,也是对外宣传北伐的目的。

是刘备一生追求的遗志,但不是遗嘱。

据《三国志·先主刘备传》记载,白帝城托孤,仅仅就是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以尚书令李严为副。其他并没有详细说明其他具体的事项,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能力比曹丕强十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并说刘禅能辅助就辅助,不能辅助你就自代。而且敕令刘禅以父事丞相。

这已经说得很清楚啦,何为能不能辅助哪?

就是你刘禅要听丞相的话,不要贪玩,否则丞相按照先主遗嘱就废了你。

刘备是没有说要不要北伐,行将就木的人还能考虑的那么多吗?

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这个国是蜀汉,还是大汉?大事是扫除汉贼,匡扶汉室,还是固守蜀汉不要被魏吴吞掉?

所有一切,都让丞相自己看着办啦。

即便刘备没有明确说明,诸葛亮北伐也不能算违背了刘备的遗嘱,毕竟匡扶汉室是刘备一生的口号,这算是刘备的遗志。

但夷陵之战后,蜀汉大伤元气,尽管经过五年的恢复,仅仅也就是缓过气来了,远没有与曹魏叫板的实力。

那么,诸葛亮为何还要年年北伐哪?

而且是在一片反对声中,一意孤行。

这就是作为政治家的高明之处。

02

北伐的真实意图

北伐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策略。这个诸葛亮实在是没法跟任何人说,这是我的一计啊。

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是静待天下之变,那为何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发起进攻哪?

有句话叫做“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诸葛亮把这个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汉末三国时期,有两大好玩的地方:

一个是,刘备一遇到情况就大哭,都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还有一个就是,孙权一遇到情况就告饶投降。赤壁之战除外,正因为如此,老罗才大写特写。

总之,孙吴一直在示弱,一会儿跟蜀汉求和,一会儿对曹魏称臣,但看到利益下手也很快,也很狠。

但是,夷陵之战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面对孙吴时刻准备投降的架势,诸葛亮还真有些担心,万一东吴假戏真做咋办呢?

北伐的真正意图,诸葛亮没说,我就妄自揣测一下吧:

其一,北伐,在西北方向给曹魏始终保持压力,减轻曹魏给东吴的威胁,增加东吴对抗曹魏的信心,避免曹魏把东吴灭掉。唇亡齿寒,东吴没啦,蜀汉就不可能再存在啦。

这也是诸葛亮的嫡传弟子姜维一直主张北伐的目的所在。

诸葛亮尚且不能北伐成功,姜维就能行吗?

因为诸葛亮只告诉了姜维一人,北伐的目的不是要为了成功,是为了蜀汉的生存采取的进攻性防守策略。

庄稼不收年年种,不管结果如何,必须年年北伐。而且还要认认真真的准备,就像真的一样,这样才能起到作用。一旦露出了破绽,也就玩完啦。

诸葛亮也会哭,有时候哭得还很感人,鬼都不知道他哭啥。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出师表》已经从教科书中删除啦,有人说,这个把孩子都教坏啦。

其二,蜀汉内部政治斗争也很严峻,派系林立,山头众多。特别是当地士族豪强一直没有融入进来,外来政权也没有本土化。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一直用北伐这个借口,采用战时军事化管理。

用战争动员民众,实行军事管理。

如果各方面不予以配合,就军法从事。

同时,让蜀汉各界,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

抛开东吴不说,如果蜀汉与曹魏保持三年相安无事,蜀汉上下就可能松懈。

本来就出于弱势的局势,一旦放松警惕,这是很危险的。

或许说,屡屡北伐,耗费巨大。

但不北伐的话,养着这些兵士,也是很大的消耗。

以战养战,有时候,诸葛亮出动一下,就像流寇一样,扫荡一下,搞一些给养就撤兵啦。

这恐怕也是诸葛亮不同意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原因之一吧。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北出祁山的意图恐怕还要有深意,但不是我们看三国娱乐的人所能够臆测的。

希望以此与好友们交流体会。

2

答案就在这几张地图中。

一般人眼中的三国版图:

一般人的思维:哇塞,吴国和蜀汉地盘好大,很强盛啊。

二.然而,这才是真实的三国版图

1.这是主要城市分布图:中原曹魏星罗密布,偏居蜀汉形单影只

2.三国地形图:曹魏尽占中原膏腴平原之地,而蜀汉只有可怜的一点点成都平原。平原有利于更广泛的种植粮食作物,适合经济发展。

3.三国人口密度图:曹魏几乎没有多余之地,所有土地都有人口居住。而蜀汉有大片无用国土,空有领土,但没有人口。

三.总结

可见,汉末十三州,曹魏占了九州半,吴国占了两州半,而蜀汉只有可怜的一州。在三国时代,北方才是经济生产中心,因为北方多平原,适合种植粮食,这也导致了北方城市较为密集,人口众多。而益州仅有成都平原,虽号“天府之国”,但那是相对战乱时期的中原而言。所以,益州属于地广人稀,无效土地众多。一旦中原无战乱,益州的经济生产能力根本无法同中原相比。

据记载,蜀汉军队常年维持在十万左右,而人口仅有九十万。如此少的人口却维持这么多的常备军,经济压力之大可以想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非虚言。在诸葛亮准备北伐的时代,除了辽东外,曹魏已经基本整合了北方所有的资源,战争潜力巨大。而蜀汉以益州一州之力想挑战魏国,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双方闭门发展的话,无疑,魏国发展的速度是蜀汉的数倍甚至十倍。越拖延时间,两国国力差距越大。所以,诸葛亮是被迫北伐,期望和吴国相互配合达到“天下有变”的目的,否则蜀汉很容易“安乐死”。事实也如此,魏明帝时期,魏国已经完全有了从容以一对二,同时应对吴蜀进攻的能力。这就是诸葛亮明知蜀汉贫弱还积极进攻的原因。

《蜀记》:炎兴元年(263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晋书地理志》:“刘备章武元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土地所出。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
《通典》:“三国鼎立,战争不息,及平蜀,得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3

曹魏军队虽多,奈何身处中原,关隘众多,需要分兵把守,当时不但有蜀吴之忧,还要东西要防御少数民族的入侵;蜀汉虽然军队不多,却偏安一隅,本来巴蜀地区兼有山川之险,本就易守难攻,汉高祖刘邦因此而成帝业,诸葛亮在川中平原大力发展生产,并以法家治蜀,真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无内乱之虞,平定孟获之后更是无后顾之忧,因此这为数不多的军队就可以攻其一点。

但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发现,虽然治蜀颇有成效,然而相对于中原和江南地区毕竟是山川险恶之地,中原广大,历史文化悠久,既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又从来不愁粮草和兵源,且曹魏代有明君良将,实在是越往后蜀汉这边越没有希望;当时吴国的江南虽然贫瘠,但海外贸易发达,又有江海险阻,也是一大天险。

反观蜀汉这边,刘禅暗弱,其儿孙无一成才之人,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三股势力各自纠缠不休,已有朋党之祸,人才奇缺,特别是武将,断层明显,后继无人,五虎大将之后竟然沦落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同时由于地少人多,大量百姓外迁至中原地区,兵源也难以为继。诸葛亮虽贵为丞相,却因专权而被猜疑,时刻便有萧墙之祸。

一句话,比起曹魏,诸葛亮遇到了和司马懿对峙时候最痛苦的问题:拖不起。

拖得时间越长,曹魏愈强,蜀汉越弱,到时不待曹魏来攻,蜀汉自破。

诸葛亮只能兵行险着,趁自己还在,六出祁山,以战养战。要的就是转移国内矛盾,锻炼战将和兵士,占领更多土地,获得更多兵员。

其实他何尝不知这样可能是找死,只是若不如此,如何复兴大汉,如何对得起刘皇叔三顾茅庐。

诸葛孔明也许并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近妖而无所不能的谋臣,但是谁也不能抹煞他崇高的道德品格,正如他出师表所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真正全了群臣之间三顾茅庐之意,白帝城托孤之情。

比起赵匡胤黄袍加身,杨坚篡外孙之位,以诸葛亮之能,当时之位,取代刘禅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才是千古道德之楷模。

4

魏强蜀弱的确是实情,诸葛亮仍执意北伐,对其中的原因过去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为保住自身权力而刻意为之的,刘备托孤时后主刘禅尚未成年,但几年后刘禅就年满20岁了,诸葛亮为了不还政于后主,所以故意发动北伐,但这种看法是狭隘的,它不符合诸葛亮一生所展示出的高尚政治品格。


那么,诸葛亮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执意北伐呢?分析一下,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完成先帝“遗愿”

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诸葛亮都对刘备十分敬重,刘备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第一次北伐前所上的《出师表》只有600多字,却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这种真挚感情不是能伪装的。

配合孙吴的军事行动

刘备死后孙刘联盟重新得到修复,达到一个新高度,双方的联盟不是一种形式,而有具体协定和联动机制,双方签订的《绝盟好议》规定:汉国和吴国将戮力同心,同讨魏贼,救危恤难,共同分担灾祸,共同分享胜利,绝对没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汉国,吴国讨伐它;如果有人危害吴国,汉国讨伐它。”当孙权出兵曹魏时诸葛亮也从西线予以配合,最典型的就是陈仓之战,其实就是为了配合孙权的合肥之战。

抢占曹魏地盘以缩小双方差距

诸葛亮北伐,其实每一次都不是举全国之力要与曹魏进行大决战,否则就不会多次出偏远的祁山了,诸葛亮北伐的目标基本都是抢占曹魏的地盘,以达到此长彼消的目标,抢占武都郡、阴平郡就是这种战略思想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与曹魏的差距,站在这个角度看北伐并无不妥。

蜀汉虽弱小但也有取胜的可能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成效均不大,这是后世一些人质疑他北伐决策的重要原因,但详细地分析每一次北伐行动,其实都有获胜的契机,也并非完全无法战胜敌人,但蜀汉国运似乎不佳,出现了马谡失街亭、李严误事等事件,而曹魏方面出了个司马懿,稳扎稳打,没有留下破绽,蜀汉这才没有机会。

5

在三国时期,蜀汉在经历了襄樊战役和夷陵之战后,土地只剩下益州一个州,人口只有百万。而军队在多次惨败后,只剩下几万人。诸葛亮在白帝城托孤后,努力恢复经济生产和军备,终于把军队恢复到十二万人左右。

而这个时候,相比蜀汉,曹魏占有绝对优势。当时,开发过的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北平原上,而人口也远远超过蜀汉。在经济和人口超过蜀汉的情况下,军队也自然比蜀汉多得多。而且,曹魏占有凉州和北方的产马区,它的骑兵数量和质量要远胜蜀吴两国,在野战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在我们看来,蜀汉要讨伐曹魏可谓困难重重。且不说经济实力和军队数量远远不如对手,就连地利也不如对手。蜀汉要讨伐曹魏,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雍凉方向。要到达这个地区,蜀军就必须要翻越秦岭山脉这个天险。不光说军队运动困难,整支大军的后勤保障就是一个难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诸葛亮的整个北伐期间,为了后勤保障,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发明了木牛流马,开展了屯田种粮,就这样还是经常遇到粮食不济的情况。可以说,诸葛亮的北伐,历尽了艰难。因此,当司马懿听说诸葛亮食少事烦,就断言诸葛亮命不久矣。

最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死在北伐途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为后人所敬仰。可是,我们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北伐实力相差如此悬殊,谁都无法保证必胜,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北伐不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蜀汉是以继承汉室的法统为口号,对篡夺汉家江山的曹魏是势不两立。而历史上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篡位的朝代和原来的朝代互相视之为贼,都视对方为死敌。

不单单蜀汉和曹魏如此,后世无不是如此。比如前秦和后秦,宋朝和北汉等等。这是因为双方的法统之争,两个国家都把对方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毫无可以调和的余地。在夷陵之战前,曹魏可以容忍东吴,让东吴向自己称臣。也绝不允许刘备的使者进入自己的边境,来了就杀,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诸葛亮就算是不去讨伐曹魏,曹魏也会必然讨伐蜀汉的。不是蜀汉灭了曹魏,就是曹魏灭了蜀汉。与其等曹魏来讨伐,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二、凝聚人心,团结奋斗。

诸葛亮接手蜀汉时是一个极为困难的时刻,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危急存亡之秋也”。当时的蜀汉不但外有强敌,而且在内部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难以调和。

比如在统治者阶层,就因为来源繁杂,有着不同的派系,有着不同的诉求。他们分别有益州的土著,有荆州人士,有刘备的旧部,也有投降的新人。这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使蜀汉举步维艰。

诸葛亮利用北伐为口号,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以北伐为中心,使得所有人的工作都围绕在这个中心。这样就最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使得大家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破除了小的人际圈子,使得蜀汉的政局稳定了下来。

三、拉近实力之间的距离,为胜利创造条件。

我们在上面看到,蜀汉和曹魏的实力相差太大。但是,如果再过几年,曹魏的经济如果发展起来,双方实力的差距会拉得更大。到那个时候,想要讨伐曹魏就更加困难了。

曹魏在建国的时候,他们君臣就曾经对当时的国策做了探讨。史书上记载:

诸葛亮出在南郑,时议者以为可因发大兵,就讨之,帝意亦然,以问(孙)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於用兵,察蜀贼栖於山岩,视吴虏窜於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帝由是止。

我们从曹魏君臣的讨论可知,曹魏采取了对吴蜀防御,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生产的方略。如果让曹魏按照这种策略实施下去,就如同孙资说的,曹魏越发强盛,而吴蜀与之的实力相差更大,这样,曹魏终究要有一天灭了吴蜀。

为了打破曹魏的策略,诸葛亮也必须要发动北伐。以北伐打乱曹魏的部署,使得曹魏不能安心发展生产,疲于奔命。这样才能有机会拉小双方的差距,为将来打下胜利的基础。

四、资源短缺,必须要在人财物的许可下创造最大的战果。

蜀汉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在经济和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经济上可以保证军事行动的需要,尤其是粮食生产上,三年的粮食就可以保证军队一次的北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而军队则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在山岳作战中比曹魏战斗力要强得多。

但是,蜀汉的军队有一个短板,那就是在将领层次上后继无人。由于前期军队、将领损失太大,诸葛亮接手的时候,能征善战的将领已经所剩无几。而由于诸葛亮的性格、才干等方面的问题,一直难以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将才。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现有的将领慢慢老去,逐渐凋零,那么蜀军的战斗力会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和时间赛跑,在还拥有可以与曹魏一战实力的情况下,抓紧时机进行北伐,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成功。如果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时候,就一切都晚了。

五、完成刘备遗愿,宣示自己的忠心。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诸葛亮把自己的理想说得很明白。他的理想就是完成刘备的遗愿,恢复汉室江山。为了这个理想,诸葛亮用尽了自己的能力。

诸葛亮为了北伐的成功,他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由于他大权在握,所以要承受着无数的压力和质疑。连他的搭档李严都不理解他,讽刺他要加九锡,有不臣之心。诸葛亮只有用北伐来表明自己的忠心。

诸葛亮一直自比为管仲乐毅,他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在多次的北伐中也显示了自己的过人的才华。可惜,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结语:

由于以上的这些原因,诸葛亮才不顾双方的实力悬殊,一再主动的向曹魏发起了进攻。虽然最终诸葛亮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但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则永远铭记史册。

6

谢谢邀请!诸葛亮明知蜀国各个方面不如魏国,还要北伐。主要是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恢复汉室江山。再有就是,蜀国不如魏国,才居安思危。魏国资源丰富,国力恢复很快,如果等魏国安稳发展,等不了几年,蜀汉,吴国很快就会被灭亡。诸葛亮主动出击北伐,是故意骚扰魏国,是其国家时刻处于危机时刻,不能安稳的发展,消耗其国家资源,每次北伐几乎都是曹军大批的从长安支援,甚至洛阳支援,是魏国消耗大量的物力人力资源。再一个就是,诸葛亮希望北伐是魏国有些变化,是其国家出现内乱,或许会有机会再图中原!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北伐还是正确的,诸葛亮死后,刘禅当皇帝又坚持了四十几年好像!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北伐,曹魏不会让蜀国偏安几年的!

7

熟悉三国的朋友们知道,三国当中,魏国雄踞北方,势力最强,蜀汉则偏安益州,最弱小。它不但疆域是三国中最小的,而且地处西南,大片地区为蛮荒森林,人烟稀少,劳动力紧缺,几乎是完全无法与魏国抗衡,更别说东边还有随时可能反水,蠢蠢欲动的孙家。

然而,这样积贫积弱的蜀汉,却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以全国之力与魏国相抗,落得个国破家亡、满盘皆输。

诚然,蜀汉的灭亡是必然的。在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里,任凭五虎上将强擎壮猛,任凭诸葛亮多智近妖,依然无法带领蜀汉克服中原。更何况历史上蜀魏的差距更加悬殊,要扭转三国的局势,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在这种情境下,诸葛亮却执意北伐,六次率兵北上与魏军交战,以诸葛亮之智,怎会不知道敌我差距,怎会不知道劳民伤财。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诸葛亮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从诸葛亮本人笔下得到答案。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平定南蛮后,终于得以开展他从草庐隆中对起就心心念念的“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复汉大业。在出发之前,他为叮嘱年轻的后主,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在这篇文章中,他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一句表明他清晰的了解当前形势,蜀汉本无与魏国抗衡的能力,而他执意北上,则是因为这一下的理由。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正是刘备的知遇之恩让他得以在乱世展露拳脚,施展才华,源于此,他才会对刘禅关怀备至,千叮咛万嘱咐。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主为报关羽之仇,讨伐东吴,兵败病重,白帝城托孤,把讨贼兴复的“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不但智慧过人,还品行高洁。君子一诺,可当千金。为了与先主的约定,诸葛亮也得是北伐中原,尽力一试。

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倾全国之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过于顺利,甚至超过诸葛亮本人的预期。

在西北战场,诸葛亮靠着调度明确,“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展现出了令魏国惊讶的军容军貌,不但南征北战所到毕克,而且“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诸葛亮后来成为“武庙十哲”中三国时代唯一入选者,并非浪得虚名。

然而北伐的顺利仅仅持续了不久,随着夏侯楙被换,司马懿领兵,街亭失守,诸葛亮的计划霎时崩溃,只好仓皇撤兵。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随后诸葛亮组织第二次北伐,这次他又上书一道,史称《后出师表》:“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他说,汉室正统不能和篡逆恶贼共存,要成就伟业,不能只龟缩在益州一隅。讨伐魏国,可能亡国,而不讨伐,一样是亡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搏一线生机。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现在虽然人民煎熬,士兵疲累,但不能停下北伐的脚步。想凭借一州之地,和曹魏的整个北方打持久战,是万万不可的。

可见,诸葛亮清楚的知道北伐极可能徒劳无功,甚至加快蜀汉的灭亡,但他毅然决然,要尽全力拼出个柳暗花明,而绝不坐以待毙。为了与知遇他的明主之约定,为了兴复汉室,他背负着举朝的压力,呕心沥血,不单是贤臣、能臣,更是忠臣啊!

8

导读:天下再没有曹丞相,果然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刘备不再假哭,孙权也称帝,三国已经没有了遮羞布!

背景:三国后期,魏蜀吴已经全部称帝,这时候大家都撕破脸皮,准备彻底干一仗,决定这天下到底姓什么,再也没有为汉室中兴这块遮羞布了。

《一》比地盘:天下九州,魏占其六

1:地域:在这三国中,曹魏所在的中原地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蜀汉所在的四川,虽有天府之称,但除此之外蜀汉控制的云南、广西等地,当时可以说师标准的贫瘠未开荒之地。

老龙:在这种情况下,拼资源、抓发展,蜀汉肯定比不过曹魏,此消彼长之下蜀国必定亡国!

《二》比经济:蜀中流放之地,中原经济中心

曹操建立的屯田练兵制度,将中原因战乱而四处流窜的人稳定下来,在曹丕称帝后,魏国仍旧有条不紊的执行这一政策,为魏国逐渐积累雄厚的人力、财力。

老龙:诸葛亮不得不开始进行北伐,为的就是在对曹魏征讨中,打乱曹魏的经济发展计划。这从北伐路线和作战方式就可以看出,诸葛亮不在于占领地方城池,而是攻城拔寨,不断摧毁曹魏后勤保障。

《三》比人才:魏有新政人才辈出,蜀中后继无人

三国后期,曹魏有司马懿,东吴有陆逊,年富力强将领辈出,而蜀汉有谁,除了诸葛亮,几乎找不到第二个风云人物。武将系统更是青黄不接,大批将领老的老、病的病,青年将领基本没经过血与火的考验。

老龙:老龙认为这从诸葛亮北伐中,马谡失街亭就可以看出,蜀汉的文武官员,战争经验缺乏。正是基于此,诸葛亮进行北伐,将曹魏作为蜀汉培养人才的磨刀石,以此让蜀汉年轻一代快点成长起来。

诸葛亮:功成在我辈,了却君王天下事

《出师表》到处了诸葛亮的心声,面对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深感责任重大。他想凭个人智慧,看能否在有生之年,帮蜀汉平定中原,了却君王天下事。

在这种思想指引下,诸葛亮自然会进行北伐,虽然蜀汉军事力量不如曹魏。但三国纷争的格局初步形成,大家都在慢慢发育中,都没有一口消灭对方实力。诸葛亮正是看中这点,我去攻伐魏国,东吴肯定不会突袭我。再加上诸葛亮高超的战略思维和霸气侧漏的个人威望,诸葛亮正是基于此决定,携蜀汉最后的精锐,看能否功成在我辈。

9

谢谢邀请,

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三国时期,毫无疑问曹操的魏国是国内最为平稳,民族大团结,总体国力度实力最强。诸葛亮进行北伐之前蜀汉总兵力只有9万,而曹魏的兵力就高达40万,可以说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在哪一方面曹魏都胜出很多,曹魏拥兵40万,拥有广阔北方这地,而蜀汉不过9万,这难到是诸葛亮头脑发热,拿着鸡蛋撞石头?

首先当时孙刘两家都与魏国实力相差甚远,时间拖的越长,根据滚雪球原理,强者发展速度会更加快,实力就越发的可怕起来。所以说,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到后期,魏国的实力就会越强大。到时国力的强大,魏国以经济威压就可以坐等收割了。

其二,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之际,吴国也对魏国发动着战争,给魏国制造了许多压力,做为同盟者的蜀国,必不会坐失良机,火中取栗,浑水摸鱼吗。使得魏国不能以全国之力去抵御蜀军的攻击。蜀国从哪一方面来说发动进攻也在情理之中。

其三,蜀国诸葛亮之后,无论文臣武将都人才凋零,出现了人材断层,没有涌现出一个后期来说可圈可点的人才。马谡被诸葛亮看好,可犯的致命错误只能被挥泪斩首,所以与其坐等无能后人去讨伐魏国,相较利弊还不如自己来。

10

为什么北伐,后出师表写得很清楚,虽然曹魏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远强于蜀国,但诸葛亮还是选择了北伐,因为蜀太封闭了,不打开出路早晚会被东吴和曹魏锁死。



一开始还有荆州,可以立足于荆州,向北攻宛 洛,以定天下,向东可以平孙权,但荆州的丢失,让蜀彻底丧失了一个重要军事基地,西线完全被摧毁。当时蜀有两种选择,一是向东沿水路攻击东吴,刘备就是这么干的,让东吴陆逊在夷陵把刘备打的大败。



刘备死后,诸葛亮深知联吴抗曹的重要性,非常注重孙刘联盟,所以向东攻击孙权是不可能了,要想打开出路,只有北伐一条路了。虽然两国差距如此大之,但是北伐尚有一丝希望 ,如果放弃北伐,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在完全绝望的前提下,蜀之臣民何去何从,不言而喻,势必会造成国内动荡,蜀国同样也不能保全,诸葛亮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不遗余力的进行北伐,纵然失败,也总能给蜀国君臣一点点希望,虽然希望渺茫,但内心总算还能保留一点亮光。如果连这点亮光都没有了,他们对蜀国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后出师表》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虽然后人对出师表作者是否为诸葛亮本人有争论,但其内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即使是仿造,也算是高仿作品,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可以好好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