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

2020-11-06 14:31阅读(61)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这句有关节气的俗语,不了解节气历法的,真无法准确理解是什么意思。冬至,大寒是

1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这句有关节气的俗语,不了解节气历法的,真无法准确理解是什么意思。

冬至,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中气,冬至是代表阴十一月的中气,大寒是代表阴历十二月的中气。冬至排二十二位,大寒二十四位,是最后一位。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依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出来的,以便指导农耕,以阳历看节气,月日误差不大,年年月月日误差仅前后一天。但从阴历看节气,月日误差就大,常月上误差,日上差更大。因为阳阴历是两种不同计算的历法。阳历以太阳运行规律来计算,阴历以月亮运行规律来计算,一年同为十二个月,阳阴历日误差就超过十天,要使阴阳历同用,就要折中迁就之法,于是采用了阴历设置闰月法,并形成十九年七闰的特点,使每十九年阴阳历的天数基本相等,差也仅是一天。所以从阴历看节气,日误差大,是很不固定的,提前许多,延后许多常有。

二十四节气以立春开始,大寒作结。其中八个节气最重要最具特点,那就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有人以为一年二十四节气平分一年365天又四分一天时间,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节气占用时间是不一样的。其规律是夏至长,冬至短。为何会这样?一月一节一气,一个节与气称为一个“节月”。由于地球不是按正圆而是按照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在冬至前后速度就快,节气用时就短,在夏至前后速度就慢,节气用时就长。夏季节气月超过三十天,冬季节气月不足三十天。即夏季时节气占时满超十五日,冬季时则不十五日,一个是递增,一个是递减。据此从阴历看节或气,会出现三种现象,在月初,月中,月尾。一月分上中下三旬,一个节或气,则有可能见于上旬或中旬,下旬。正常的节是在月的上中旬,气在中下旬,但提前或延后就有特殊了,节会出到下旬,气会跑到上旬。如冬至是气,本应在十一月中下旬见,但常会在十一月上旬见,这是提前了。

冬至到大寒用时不足三十天的。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这种现象真正的很少发生。冬至在十一月头即上旬常见。而又要达到“大寒年夜交就少见了。冬至延后到十二月头极少,只有冬在十一月最后一天,或十二月初一冬至,大寒才会大年夜相交。查最近百年,是1927年,1946年,1965年,1984年,2OO3年基本合此条件,这也是合十九年七闰的规律。

历法上有一些现象,不了解的会觉稀奇,了解了便不感特别了。古人常以这些说事,有准的有不准的,也不足为奇了。这句俗要强调的是,冬至怎么延后,不会超于十二月初一,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不会迟于大年夜后交,绝对不延至来年正月初一。




2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

以前是没用天气预报的,可农民又是靠天吃饭的。如果对天气不了解,那肯定收成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及时了解天气情况,能做到提前预测和做好准备工作,所以就把长期观察的结果总结成为了俗语、谚语,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也算是有一定的规律,对劳动人民的农事活动安排还是有很高参考价值的。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气候也有所变化了,但是有些农谚依然还是适用的,那这句“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农谚都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全国各地都是适用的。所以在了解一句农谚之前,就得了解其所适用的地区。而这句农谚是在闽南、潮汕一代流传比较广,超出这个范围那就可能不适用了。

其次,这句俗语完整的应该是“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而这个月头、月中和月尾,分别对应的是农历一个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说完了这些,再来说一下这句俗语的意思。

这句俗语的字面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是在农历的上旬,那年底和年关之交期间的天气会比较的寒冷。而如果冬至是在中旬,则在当年的冬天会偏冷,并且少雨雪。如果冬至是在月下旬,那么冬季比较暖和,而在第二年的正月和二月份期间会比较的寒冷,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最后,再来说一下这句俗语还准不准。其实,俗语都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察的结果,多数情况下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毕竟这些都是长期经验的总结。但是天气是变化莫测的,尤其是春天更是变化莫测的。在民间还有农谚说“春天的天气,孩儿面”,可见其是多么善变的。因此这句俗语依然是有参考价值,但是也只是针对闽南地区而已,超出这个范围那就不适用了!

3

这句俗语的完整表述是这样的“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尾月,大寒正二月。”题目中的“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如果冬至这个节气发生在农历的月初前几天,那么这个冬天在冬至到大寒是一个比较冷的冬天。”这是好长时间人们经过天时地利人和总结下来的经验之谈,也符合气候气温。

如果冬至在农历的月中的话,那么这个冬天是比较温暖的,也就是所谓的“暖冬”,一整个冬天是没有太多的雪要下的。

如果冬至发生在农历的月末,那么寒冷的冬天将在农历的正月和二月是比较冷的,也是属于“倒春寒”,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利的气候温度影响。

这是三种不同的冬至时间,按照时间时历的算法,每三年是一个轮回,所以说这个冬天与冬至还有农历发生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题目中所说的这个冬至所代表的冬天是一个“冷冬”、“寒冬”,一整个冬天都是很冷的。因此在过冬的时候要保暖,在于农作物上要在进入冬天之前提前灌溉,才可以让农作物安全渡过这个冬天。

不过一般这样的冬天下的雪比较多,属于“瑞雪兆丰年”的一个年份。有利于第二年开春之后的播种,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有利的影响和条件。

今年2018年的冬至在阳历12月22日,农历的十一月十六日,是属于月中冬至。是一个暖冬。

这就是我的回答!我是万宁宁,喜欢和你一起说说三农的那些事儿!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4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人们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通过技术预测天气。尤其是农村人,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掌握好天气变化和规律,对于农事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柚子会的劳动人民通过对以往年份天气规律,总结出很多关于天气和节气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之后的天气会如何变化。

农村有非常多关于节气与天气之间的俗语,什么“冬至月半腰,赶集脱棉帽”,“清明谷雨,冻死老鼠”,“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等等,都是对节气天气的关系。

那么惊天我们来说一下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什么意思?

冬至一过,随之而来的就是小寒、大寒,也就预示着天气将会越来越冷,即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一般冬至按阳历来算,一般是在12月22号左右,按理说也不可能出现在月头,但是如果按照农历来算,冬至就有可能出现在月头、月中、月尾,那么这样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天气。

我们这里就讲冬至如果出现在月头的情况,因为这句俗语也是这样问的,如果冬至出现在农历的月头,那么可能在大寒与年夜之间的天气会非常的寒冷,提示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段时间的保暖。

当然俗语总归是有一点片面的,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对的,具体还是要看情况来定的。不过既然是劳动人民留下的总结和智慧,必定是有一定道理和研究的。

5

冬至挡日回,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大寒一过就要立春就是来年了

6

农村俗语说“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什么意思?

再过一周就是冬至了,今年的冬至在十一月中旬,也就是冬在腰冻死猫了,从古语里可以预测今年冬天有可能是个寒冬。从古至今,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有很多关于冬至的俗语:冬在头,卖了被子去买牛;冬在尾,冻死鬼;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所有这些都是根据冬至的日子,来预测一个冬天的天气,应该说都是颇有道理的。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意思是说,冬至如果是赶在十一月的上旬,整个冬天都不会太冷,因为农村人明白,冬在头将是一个暖冬,可以卖了被子换头牛。不过一个冬天也不可能天天阳光明媚,那样等于没有冬天,北方人也不喜欢四季不分明,一点儿不冷对人和动物都不好。所以大寒年夜交,最冷的日子就留在那春节前后。

我倒是很期望大寒赶在春节的时候,家里炉火正旺,窗外大雪飘扬,家人围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还能够看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感觉那才是过年,才有年味儿。虽然我是北方人,可最近几年很少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大雪,所以我特别期待大雪,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冬至这天最好还是不要下雪,因为有句俗语说: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所以为了来年能够风调雨顺,让农民有个好收成,冬至那天最好还是有个艳阳天。

今年的冬至是十一月十六,按照古语说的“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无霜”我想看雪的愿望很难实现了。不过还未等到冬至,我们这里前些日子,已经下过雪了,虽然算不上铺天盖地,倒也算了了我看雪的愿望。冬至,意味着最冷的日子到了,不过还好,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7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这句话的意思,简单的讲冬至如果在十一月上旬,整个冬天就不会太冷。因为农村人明白,冬在头将是一个暖冬,可以卖了被子换头牛。

但是,如果冬天该冷不冷,首先北方人也不喜欢四季不分明,且对庄稼,人和动物都不好。所以才有大寒年夜交,最冷的日子就留在了春节前后。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句农村俗语: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所以说为了来年能够风调两顺,让农民朋友有个好收成,期望冬至那天最好还是个艳阳天。

8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2月21~23日。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我国位于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交九”日,气温趋于最低,阴极而阳始至。此后,夜渐短,昼渐长,但阴阳博弈有个过程,此后至大寒节气约1个月,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民间有“三九三,冻破砖”之谓。

由于公历除2月平为28天之外,大月31天,小月30天,而农历大月才30天,小月只有29天,因而公、农历存在时差,二者经常相差近1个月,超出则以闰月弥补。冬至后为小寒、大寒节气,每个相隔约14日,即冬至过后约28天为大寒节气,期间,受极阴影响,为一年中最冷时节,此后逐渐回暖。

回到问题本身。“冬至在月头”,这里指农历月初,也就是腊月初,往后推28天,就到了春节时节,即“年夜交”,大年三十(小月二十九)与初一相交时节。

9

俗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也有地方说“冬至在月稍,过年不离帽”,意思相同,下面关于“冬至”的一些俗语分享给大家!


昨日一场降雨过后,今日天空放晴但是寒风萧萧,下午很多村民还是聚在了三大爷家,与以往不同今日把牌桌放到了屋里,大家围着炉子,一边取暖一边打着扑克有说有笑!其中,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今天超冷的天气,一些村民还惋惜,昨日没有降雪,并感慨到,今冬何时会暖和,什么时候最冷呢?坐在一旁的村里的文书说,这都是有经验可循的,不信你们听听以下的这三句俗语!

一、冬至在月稍,过年不离帽

文书大爷说,明天是“大雪”节气了,过年“大雪”就到“冬至”开始数九了,冬至在咱俗语中有很多的解释,有些是拿来预测冬天冷暖的!如果,冬至在冬月的月头,那么今冬冷在年关,过年走亲戚可是要多穿衣服的!

二、冬至月半腰,赶集脱棉帽

文书大爷接着说,如果“冬至”这一天在冬月的“半腰”间,那么今冬不会太冷,天气以偏暖为主,即便是去赶集也不用带着厚棉帽了!

三、冬至在月尾,天冷正二月

文书大爷说,倘若“冬至”在冬月底,那么今冬年前不会太冷,对于咱农民来说,可以过个 温暖的年。但是,过完年,也就不一定了,估计在正月后会比较的冷!


对于今年来说,“冬至”在12月22日也就是冬月的十六,因此可见在“半腰”,今年的冬天不会太冷,应该以偏暖为主!对于文书大爷的预测,很多村民都很认可,虽然有些主观的人为性,但是,这恰恰是先辈流传下的经验,也有一定的道理,对于今冬何时冷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10

冬至是华夏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在哪一天,每年都不一样。民间有“冬至不离十一月”的民谚,指的是阴历。阳历日期则非常准确,大多数年份是在十二月二十二日,但也有在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三日。古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前人从生活实践中得知,冬至日“日南极,影极长”。现代天文学家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冬至这一天的天气与整个隆冬天气及农事活动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有了民间谚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是如果冬至的时候正好是农历月初的话,那么最冷的天气就会在大年三十的夜里。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