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最后病逝,是因为有人药里做了手脚吗?关于林黛玉死因,一直存在争议,综合来看,林黛玉应该是病逝(泪尽夭亡),因为她生来就有不足之症,但其实红楼梦里
我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分析林黛玉是如何去世的,最后的结论是,林黛玉是在病中泪尽夭亡,这也是脂批在前八十回中透露出的文字。
高鹗、程伟元整理的后四十回红楼梦,安排了一个黛死钗嫁的情节,按照曹公的本意,这个安排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出在,为什么会那么巧,林黛玉刚刚病逝(或者说泪尽而逝),宝玉宝钗就结婚了呢?是自然还是人为?
近日细读红楼,忽然发现一处可疑的地方,不解不足释心中疑虑,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我们都知道,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就有不足之症,要长期吃药维持病情,原文第三回林黛玉说完自己的病情和如今还吃人参养荣丸之后,贾母突然说了一句:“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这句话看似只是外祖母对外孙女格外的体贴和疼爱,但贾母不可能亲自去为黛玉配药熬药,这些事自然要交给当差的人去办,所以贾母这句话之后,甲戌本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脂批:为后菖、菱伏脉。
突然出来这么一条脂批,什么意思?相信初读红楼的读者都会疑惑,慢慢读到后面可能也就忘记了,因此错过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菖、菱指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两个人,一个是贾菖,一个是贾菱,他们都是贾府草字辈的近支子孙,为什么说他们是近支子孙呢?因为他们出现不止一次,贾府每有重要的场合,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在王熙凤手底下当差办事的人。
原文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贾菖、贾菱曾出现一次。原文:彼时贾代儒带领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
秦可卿之丧是贾府的大事,贾府近支子孙自然都要出席,我们看,贾府草头辈的子孙里,贾菖、贾菱排在了贾蔷后面,在贾芸、贾芹等人的前面,由此可知贾菖、贾菱之祖应该在贾府的祖先里是排得上位次的,至少都是说得上话,是有头有脸的。
两人第二次出场是在原文的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说到了众人的座次,原文:廊上几席,便是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贾芹、贾芸、贾菱、贾菖等。我们看,曹公在交代这二人时,总是与贾蓉、贾芹、贾芸等一起出现,可知他们是有头脸的管事者,是在荣宁二府走动比较频繁的贾府子孙。
接下来说贾府邀请的族中男女,原文:男子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现是在凤姐麾下办事的来了。从这里可知,贾菖、贾菱跟贾芸、贾芹一样,都是在凤姐这里办事的贾府子孙,虽然前八十回里,他们的笔墨只是陪衬,并没有贾芸、贾芹那样有故事,但这两个人出现在贾母要为黛玉配药的脂批里,却非同小可。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黛玉病情,到了后文,贾母日常开支越来越捉襟见肘,黛玉吃药开始出现困难,又不好告诉贾母,于是宝钗就承诺每天给黛玉送药,后来又被宝玉变个法儿告诉了贾母,但即便如此,到了王熙凤吃药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此时的贾府竟然连一支上好的人参都找不到了,还是薛宝钗给解决了这个问题。
脂砚斋在贾母要给黛玉配药的后面做批,指出贾菖、贾菱两个人,我们不难想象,此二人除了在凤姐手下办事,应该还管理着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为贾府的主子们采药、配药,这些药材的好坏不仅跟贾府的财政有关,更与贾母、黛玉等人的病情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想见,到了后文,贾府的财政越发困难,连一支人参都拿不出来,宫里太监来打秋风,王熙凤都开始当起了金项圈,贾琏也开始向鸳鸯借当,这时候,黛玉的药还会像以前一样不会缺斤少两吗?还会像以前一样都是质量上乘的药材吗?
也许,正是因为贾府没了日常开销的现银,贾菖、贾菱除了尚能保证贾母的日常用药外,其他人都顾不得了,少不得以次充好,买些次等的药来配,如此长久下去,黛玉的病情怎么可能不加重?
87版红楼改编原著时,有这么一个细节,黛玉病情越来越重,贾母派鸳鸯给黛玉送参汤,紫鹃知道是难得的西洋白参时,想多要几棵,这时候鸳鸯冷笑一声:“多要几棵?说得轻巧!老太太也只有这么几棵,也就是林姑娘吧,老太太还能从嘴里省出几口来给她吃,别人,哼!”
这个细节改编的非常棒,也佐证了后文黛玉药物难以维持,病情日益加重的事实,只能靠着贾母隔三差五的送点参汤什么的真正的药维持,但黛玉日常吃的药,自然还是统一的配药,这些配药因为贾府的入不敷出,也许就像王熙凤给贾瑞的人参末那样,只能是越来越次等的药。
当然,也不排除贾菖、贾菱两人为中饱私囊,以次充好,领了十两银子,只买价值五两银子的药材,毕竟在王熙凤手下办事的,哪个不能说会道,不会给自己弄点好处的?就那个贾芹,在荣府管着事,还找机会往宁府去蹭年货呢,结果被贾珍给训斥了一顿。
综上,黛玉最终病情加重,除了日益流泪伤心之外,她吃的药物也许早就大不如前,甚至被掺了假,起不到什么缓解病情的作用,这些内情,黛玉不会知道,紫鹃更不会知道,也许贾母都蒙蔽了,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贾菖、贾菱就是黛玉病逝的凶手之一。
所以,脂砚斋说的“为后菖、菱伏脉”,其实正是二人在贾府走下坡路的时候,在药物中作了假,却没想到客观上加重了黛玉的病情,最终导致了她的病逝(或说泪尽而亡)。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林黛玉是个美丽而又多才而又可怜的女子。先是母亡,十三岁时父亲又病故。不得已来到了舅舅姥姥家(贾府),虽然姥姥也疼她爱她,但毕竟是外性人,这在那个年代更是区别分明,加之贾府内部家族勾心斗角,矛盾重重,而黛玉本就是多愁善感身体孱弱,又处在这样寄人篱下的环境中,疾病、忧虑、猜疑等等时常折磨着她,最后染成肺病(那时的肺炎、肺结核都是不治之症)咳血而亡。从《红楼梦》的描述来看,黛玉确系病死,而且是在孤苦悲戚中死去。也应了她自赋的那首《葬花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林黛玉最后病逝,并非因为用药被人做了手脚,而是死于金玉良缘。
黛玉下凡是为了还泪,金玉良缘终成现实之时,便是她泪尽之时。
《红楼梦》曲中有这样一句来唱黛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是暗示黛玉之死乃因泪尽
在林黛玉的诗词中也多次有过泪尽的暗示,如: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泪阑干。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这些诗句字字伤心,句句有泪,可见黛玉一生与泪关系紧密。
《红楼梦》一书伏线千里,在大观园点戏时,脂砚斋批:《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牡丹亭》中的女主是忧郁过度而逝的,这与黛玉自小有不足之症,又父母双亡,不得不寄居贾府,虽有木石前盟,终不敌金玉良缘的处境何其相似,《离魂》里面有这么几句话:
“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恨西风,一霎无端碎绿摧红。”
“怕树头树底不到的五更风,和俺小坟边立断……正是说明黛玉该是在贾府败落之后泪尽而亡的。
当然,贾府败落后,黛玉的用药被人以次充好也不是不可能,但这绝不可能要了黛玉之命,我们知道,黛玉心重,她与宝玉情投意合,可是无父无母,又与姐妹,便无人诉说,她曾偷听得雪雁与紫鹃的谈话,说什么王大爷已给宝玉说了亲,便心灰意冷,顿时病势沉重,几乎去了,当时可是医药都是最好的。后来知是误会,病才逐渐减退。便可猜得若不能嫁于宝玉,她绝不会存活于世。后来贾府败落,生活艰难,与宝玉的木石之盟终为泡影,黛玉之死也就成了必然。
无人在其药里做手脚,黛玉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正确了解自已,寄人篱下,少人疼缺人爱又体弱多病,还自恃清高又多疑,虽与宝玉相见恨晚,但因其自身缺点比优点多,以致在儿媳争斗中落败,至死心头不解,含恨而亡!
谢邀!贾府衰败,用钱用药有难度是事实,但与林黛玉死因无关,不要想得太深奥。曹雪芹写钗黛胎里带的病,不是想说:没有姻缘的原因是病体不佳寿不长的因由。是指宝钗本性有热毒需冷香丸解毒,也是喻她天生不是善良之辈。而黛玉的胎带病是凉性病,是天生的不足之缺撼,需补药增强。
其实黛玉之死是自杀,曹雪芹在前八十回多次有铺垫,叙述黛玉自尊自爱的特性,爱宝玉爱得刻骨铭心,如果无望,她经常绝食,绝药,睡觉把被子退下,有意让自己受凉增加病重。当听到傻大姐说:宝玉娶的是宝姑娘,她的绝望,她的自尊,她恨宝玉无情,她怕被人耻笑的种种源由纠结在一起,产生的痛不欲生。所以说是自杀。即使无钱买药,或者是采办的假药,与林妹妹这个悲剧人物没有关系。
林黛玉的药很可能被人动过手脚,尤其是她常年吃的丸药,整个配制过程漏洞太多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味药材可能早已经被人“掉包”替换掉了。
根据《红楼梦》第三回提及的“人参养荣丸”和第四十五回薛宝钗提及黛玉药方中分量极大的人参,我们可以得知,黛玉所吃药物中最重要的药材就是人参。
清朝普通人参的一斤的价格就要价值上千两银子,黛玉常年累月的用大量人参配药,贾府日渐衰落,如何能承担的起呢?
到了七十七回中作者大费笔墨特意写了王夫人给王熙凤配药时,整个荣国府已经找不出什么好人参了,薛宝钗还明确跟王夫人说,外面买的人参大多是假货。
这里应该是作者隐晦的在暗示黛玉的药早就已经被人动了手脚。
那么找出这个动手脚的人,我们应该先搞清楚黛玉具体都吃哪些药?从医生开方子到黛玉吃进嘴里,具体经过了那些程序?具体由哪些人负责?谁最有动机谋害黛玉?他/她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个先天不足,极怯弱的“病美人”,她刚一亮相就因为母亲生病去世,“哀痛过伤”大病了一场,好不容易才好起来。
当林黛玉到了荣国府,见了贾母和邢、王夫人等长辈,大家一看她的“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的模样就知道她有不足之症,这里黛玉自己介绍了身体情况是“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然后这里提到了林黛玉平时吃的一种药,叫做“人参养荣丸”,贾母当时吩咐了这样一句话“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注意,这里有一条脂批,叫做[甲戌侧批:为后菖菱伏脉。菖菱指的是贾府的支系子孙贾菖和贾菱。这里先做个标记,后面再说。
接着说人参养荣丸,是一种丸药,也就是成药,做好了的药丸子。《红楼梦》成书于乾隆中期,当时社会上药铺里已经有很多成药,《红楼梦》中也提到了很多丸药的名字,什么,比如调经养荣丸、八珍益母丸、天王补心丹、麦味地黄丸、梅花点舌丹等等。
比如大姐在逛大观园后病了,王太医看后说“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又有第三十五回紫鹃提醒黛玉吃药,说“姑娘吃药去罢,开水又冷了。”
我们可以得知黛玉在贾府吃的人参养荣丸,也是需要用水研开喝掉的。应该是一个黑色的药丸子,她本人是看不见这个药丸子里有什么东西的,至多也就是能根据味道来判断,是不是跟以往在林家吃的一样。
至于用的是上等好人参还是劣质的人参或者人参须末,一概都是看不见的。这里面要做手脚的话,实在是很简单,只要以此充好就可以了
然后,黛玉除了吃丸药,也吃煎药,平时也吃,或者偶尔受了风寒也会吃。
紫鹃说过:“老太太们为姑娘的病体,千方百计请好大夫配药诊治”。宝
玉也说过:“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风寒,不过吃两剂煎药就好了,散了风寒,还是吃丸药的好”
那么在贾府煎熬中药汤剂,是在哪呢?这一点在晴雯生病那一回,明确写到宝玉要在屋里熬药,晴雯这样说:“正经给他们茶房里煎去,弄得这屋里药气,如何使得。”
荣国府有单独的茶房,主要负责茶水伺候,也负责给熬中药。如果林黛玉喝的汤药由茶房的婆子媳妇们给熬制,那么其中可以动手脚的机会就很多了,甚至都不用下毒,只要把珍贵的药材人参、肉桂偷偷拿走一些就可以了。
但是林黛玉喝的汤药并不完全是茶房的仆人给熬制的,在第五十二回,宝琴送了黛玉水仙花,黛玉要转送宝玉的时候说:
“我一日药吊子不离火,我竟是药培着呢,况且这屋子里一股药香,反把这花香搅坏了。”
可见黛玉平时喝的汤药很多都是在潇湘馆里熬制的,她本人是可以看到药材的,人参就算切成了薄片,也是很容易分辨大小多少的。而潇湘馆的仆人以紫鹃和王嬷嬷为首,都是对黛玉很忠心的,这一个环节不可能有人作怪。
但是,如果黛玉如果看见药材里的人参质量大不如前,她会向上反应吗?会跟贾母告状吗?显然并不会。
一来,黛玉寄人篱下,不愿多事;二来,黛玉其实也不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她曾对宝钗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这样的话,她很知道自己的病根本不是药物能治好的,什么样的人参都无济于事。
所以就算黛玉看到汤药里的劣质人参,她也会把这件事情压下来。就算嚷出来得罪王熙凤、王夫人这些管家的长辈,对她也更加没有好处。
黛玉或许正是因此领悟到了“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恶劣生存环境,也预感到了贾府的衰败,她曾对宝玉说过“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的话。
那么林黛玉吃的药里是否是王夫人动了手脚呢?这就要看看药物的配制流程。
《红楼梦》中多次写到贾府中人请医看病的细节,至于配药过程也有写到。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先请郎中——诊脉开药(汤药和丸药)——郎中确认药材——配制好了送来。
一般普通的常见药材就由郎中给提供,如果涉及到人参这样的贵重药材,由贾府自己出。
就在原著在七十七回中,王夫人要给王熙凤配制丸药“调经养荣丸”,需要用到人参,结果发现只有些“簪挺粗细的”,再就只剩下须末。王夫人的反应是这样的:
王夫人焦躁道:“用不着偏有,但用着了,再找不着。成日家我说叫你们查一查,都归拢在一处。你们白不听,就随混撂。你们不知他的好处,用起来得多少换买来还不使呢。”
然后王夫人又让人去问凤姐和邢夫人,都表示没有好的人参了,又去问了贾母,贾母有很多,让鸳鸯称了二两给王夫人,王夫人又让周瑞家的拿出去“拿去令小厮送与医生家去”。结果郎中看了之后说,贾母提供的人参虽然极好,但“年代太陈了”,已经过期了。
王夫人就只好吩咐人出去买,却被宝钗拦住了,宝钗这样说:
“姨娘且住,如今外头卖的人参都没好的。虽有一枝全的,他们也必截做两段,镶嵌上芦泡须枝,掺匀了好卖,看不得粗细。”
这一段看似家常的细节描写,其实信息量非常大。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贾母和邢、王两位夫人和王熙凤她们手里都收藏了人参。但是邢夫人本就抠搜,甚至还要问王夫人要人参,贾母的人参都放过期了,可见之前很长时间都没有拿出来用过。
那么作为当家主母,王夫人主管贾府中配制丸药的事情,所需要的人参都由她出,包括林黛玉的人参养荣丸。
那么林黛玉吃的药是这样来的:王夫人是负责提供人参,郎中负责确认人参品质,然后完成配药,送到贾府里来。
在人参养荣丸的配制的过程中除了王夫人,还可能会涉及到周瑞家的、小厮、郎中等人经手。
王夫人的确是不喜欢黛玉的,但是要说她在药里做手脚基本不太可能,因为还要经过郎中这一环节,给黛玉看病的是王太医,那可是贾母的人。
王夫人犯不着损坏自己的当家主母名声,得罪贾母,故意给黛玉用劣质的人参入药。
书中倒是提到过王夫人曾给黛玉换过一个鲍太医,但是贾母很快就给黛玉换回来了。王夫人要是想害黛玉,真的大可不必用“换药材”这么低端又惹眼的办法。
那么究竟是谁动了黛玉的药,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环节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采办。
王夫人在七十七回突然发现人参没有好的了,可见她也对这些东西不太上心,而且听她说“用不着偏有,但用着了,再找不着”里的意思大概这也不是第一回找不到了。
结合黛玉在四十五回中说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可见贾府早就出现了人参这种珍贵药材的供应短缺情况。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系列问题,王夫人以前用的人参都是哪里来的?是谁采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古代的人参作为珍贵的药材补品,只在上流社会流通,除了皇家的赏赐,也在权贵世家之间经常作为礼物被送来送去,甚至女儿出嫁也可以作为贵重的嫁妆陪嫁过去。
贾母的人参被郎中评价为“如今就连三十换也不能得这样的了”可见是极品,但既然过期了,自然是珍藏多年的。也就说以往贾府配药,贾母并没有拿出这些人参来使用过。
王夫人放人参的匣子都空了,可见用量之大,所以她手里的人参除了亲朋世家送的,更多的就是外面采买的。
负责采买的事情自然由王熙凤这个管家媳妇安排,她手底下一共有负责办事的子侄有好几个,其中就有我们前文提到的贾菖,贾菱。
因为王夫人好像也不怎么能认识人参的好坏真假,只知道看大小。按照宝钗的说法,外面卖的很多假货,看着比较粗,但实际是假的。
那么假的人参肯定就比较便宜,反正上头也不认识,那么负责采办的人自然尽可能的捞油水,以次充好,买了些“镶嵌上芦泡须枝”的假货来敷衍塞责,也是非常正常的。
看看王熙凤手下办差的子侄哪一个不贪心黑钱,贾芸种几棵树苗就支领了300两银子,贾蔷采买“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耗费5万两银子,贾芹管着水月庵,贾珍都嫌他贪的太多。
所以如果真是贾菖,贾菱两个负责采办人参等贵重药材,肯定少不了要做手脚,以假乱真,他们只想多捞一些银子,哪里会管黛玉的死活呢?
所以,综上所述,林黛玉最后虽然是泪尽而亡,主要是心病,但是与她平时所吃的药也不无关系。
里面大量需要的贵重药材人参,可能早已经被负责采买的子弟偷偷做了手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因为书中已经由宝钗点破了人参作假售假的事实,而配药的主要负责人王夫人显然并不能辨认人参的真假。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爱读书,爱读红楼梦。红楼梦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谢谢邀请。
肯定不是因为这个啦,子虚乌有的事。
黛玉有肺结核,自小体弱,但是好好保养,慢慢调理,在那个年代,虽说不能完全痊愈,但也至于年纪轻轻那么早就仙去了。
她寄情于宝玉,爱的很深,当她听到宝玉跟宝钗的婚事后,她伤心欲绝,焚诗烧稿,烧旧帕,还有香囊,眼角挂着泪就去了。
黛玉得的是心病,俗语有云: 心病还需新药医,宝玉就是她的心病。
这么高洁的人,不死,等着贾府被抄家,像王熙凤的下场一样吗?
曹雪芹不答应,红迷们更不答应。
还是在繁花似锦时离去最好,这是最好的安排。
林黛玉最后死了,不管是哪一个续笔,都要遵从泪尽而逝,因为文章开篇写的是绛珠草还泪,也就是注定黛玉要因为宝玉痛苦流泪,直到泪尽,那自然是伤心伤足了。要知道一个平常的健康人,如果有事忧心,都会生出大病来,何况黛玉自小便是有不足之症。在她年幼时,父亲尚在,外祖宠溺,而她也不会过多的去揣摩别人的意思,又有宝玉陪伴,自然幼时无事。
到她年纪大了点,父亲去逝,她就是无依无靠了,所以她从丧父归来后,突然性格转变,性子温和了不少,成熟了不少。这个时候,也正是王夫人喜钗轻黛,一个少女,突然发现自己真正的孤苦无依了,她会变的怎样?要么强,要么弱,而黛玉选择的是以弱示人,内心坚强的。可惜了,她又怎么是王夫人和那些捧着王夫人的人的对手,自然慢慢的心灵折磨更甚,也就是风刀霜剑苦凌逼。
身体的病痛,心灵的痛苦,足够要她的命。
当然说伏线家败药差也不是不可。最主要的还是文章的总旨,泪尽而逝。这才能让前后文圆满。
按照红楼梦一开始的写法不应该是的,黛玉是来人世间还宝玉的情,还完了自然要走的。还有自从秦可卿死后,贾府的女眷就陆陆续续散去,也就是死的死嫁的嫁走的走。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