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020-11-03 16:01阅读(62)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春花在充满生气的春天里,绽放的花儿,万紫千红,如此烂漫迷人,芳香四溢,如此沁人心扉……毫不夸张

1

春花

在充满生气的春天里,绽放的花儿,万紫千红,如此烂漫迷人,芳香四溢,如此沁人心扉……毫不夸张地说,春天百花齐放的美景,虽每年如期而至,可每年都美得不一样,足以能够使人留恋这人世……

秋月

秋风萧瑟,仰望明月,思乡、念亲、怀友等情绪汹涌而至。虽言“自古逢秋悲寂寥”,但这份情感,似乎能通过秋月寄托给远方的至亲……

两者关系

简言之,诗句里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与“秋月”两者不但都是世间美好的东西,而且还表达了年复一年,经过了“春花”又到了“秋月”的时间流逝。

然而,从“何时了”三个字,读出了作者李煜对“春花”、“秋月”这等美景,有着“不耐烦”之意,进一步看出作者已不留恋人世……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是后主李煜被俘投降后怀念原来奢侈生活的绝命词,当然这些都是传说。不过这首词的确在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我就不再赘述。

从整个词的意境及表达的内容来看,“春花秋月何时了,”表示的肯定是借景抒情,用春花秋月来表现生活的美好。春花除表示百花盛开外,还隐喻细雨蒙蒙,小桥流水,杨柳依依,花伞美女,一派生机盎然的无限春色。用秋月来比喻秋色无边,秋高气爽,枫叶火红,五谷丰登。这里的春花秋月还不只是春天与秋天的美景,也表示词人记忆中所有的“风花雪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一个问句,从词人所处的境遇来看,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也是对恢复这种生活的期盼。春花秋月虽然美好,但也都是持续时间较短的美景。因此,还可以看出词人对物是人非的生活的绝望和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与无奈。


3

先说说春秋吧,字面的意思呢就是春天和秋天,常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光阴、岁月。比如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几度春秋,几度风雨”。这里的春秋就是指岁月,风雨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整体意思就是走过了多少光阴岁月,经历了多少坎坷。

春花秋月何时了,在季节名称后面加上意象,既有一种叹光阴空度的感情,又有一种辜负了美好景色的感情。三春花开,中秋月明,于别人而言,这都是季节里最美的景色。但是词人身为阶下囚,这些美丽的景色只会让他想过曾经,徒增伤感。

4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被俘后写的一首词眷恋故國,凄凉悱恻,无怪乎"旧臣闻之,有泣下者"(《乐府纪闻》)。一开头,作者用怕见春花秋月來反衬对往事的不能忘情:然后处处把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回忆对比,突出对故國的追念,写得贴切自然最后以"一江春水"來形容无穷无尽的哀愁,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具体而形象,别具艺术特色。

那么春花秋月究竟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每当月夕花朝的時候就勾引起心头多少往事,春天來了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回想起故國情景精神上的痛苦真是忍受不住的。

5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句词,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词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很喜欢这首词,还看过以其中一句词“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名的、反映抗战时期民生故事的电影。

李煜其人及该词的创作背景。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最后一位皇帝,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赋的成就最高,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据史书记载,李煜当皇帝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可见,他是一位好诗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写此词,也许是他不堪回首往事,以致会弄到今天这般田地?从一名皇帝沦为阶下囚,心中充满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夕”)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其毒死。李煜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此词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上阙的意思是,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下阙的意思是,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此词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

如何理解“春花”与“秋月”?

春花,指春天的花。南朝的宋鲍照 《中兴歌》说:“九月秋水清,三月春花滋。”在此词,也代表春季,同时包含年轻时的意思。《文选·苏武〈诗〉之三》:“努力爱春花,莫忘欢乐时。”李善注:春花,喻少时。

秋月,指秋夜的月亮。唐代的杜甫 《十七夜对月》说:“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在此词,也代表秋季。

春花与秋月,代表岁月更替,用的比喻修辞手法。从“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可以看出,“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李煜降宋又苟活了一年,从而引出“往事知多少”,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春花秋月何时了”,在李煜心里表达的深层意思是,过去当皇帝的美好人生,为什么结束这么早呢?感到非常后悔,没有治理好国家,导致国破家亡。

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呵成,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也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成为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请关注@清风岩塘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6

这句词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亡国之音,词调哀绝悲凉。

春花易逝,秋月凄凉。这两个意象都有一个特点“哀愁”,用来描写李煜当时的心境可谓恰到好处。

李煜的一生就像似锦鲜艳的春花,灿烂短暂,繁花到极致,又落寞到苍凉。正如古人所说“做个词人多余,当个皇帝荒唐。”

他性格软弱,敏感多疑,从小喜爱填词度曲,醉倒温柔乡,生活奢靡,群衫香艳。他无心皇位,可是南唐的江山还是落到了他的手里,丢不掉,也离不开。

一夜之间,他由皇亲变成了皇帝,但他的心思还停留在美人的体香里,玉簪上,停留在香艳的花间词中,听琴赏舞,推杯醉饮,提笔蘸墨,度曲填词。

当宋朝的铁蹄奔来,他以为只要俯首称臣,奉上珠玉锦帛就可以免受侵略,维持国家的安定。

但他还是做了赵匡胤的俘虏,连同他最爱的小周后一起被迫流离他乡,成为他人的玩物。

李煜作这首词时的境况,就像词中他说的秋月一般。故国不在,群臣易主,异国他乡,孤身一人。加上他被软禁,生死不由己,行动不能随意。这和当初佳丽三千,臣民无数,衣来伸手,食来张口的帝王生活是多么大的反差。

当年如春花一般,多么的千姿百态,五彩斑斓,如今就如秋月一般,多么的凄恻彷徨,茕茕孑立。

人生就是这样,若不懂得及时醒转,不学会努力承担。过往有多荒淫,未来就有多落魄潦倒。

我们既然选择了在花季争奇斗艳,也要能够忍受得住秋月的孤独与寂寥。




7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点五代十国南唐国君李煜的绝命词,也是脍炙人口,干古传诵,万人赞口不绝的词篇之一。

相传李煜在当年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在寓所命歌伎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乐声悠扬,应该是凄美悲凉的乐声传于外面,太宗闻之大怒,命赐药酒将李煜毒死。自古英多薄命,可惜一个才华横溢,英名盖世的后主就命丧黄泉,当年李煜才四十二岁。

要说春花与秋月究竟有什么关系?春花应该是万物复苏,应该是百花齐放,百花争艳,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的季节,应该是一个让人意气奋发的时光,让人满血复活的日子,让人无比热恋的时节,但李煜因身陷囹圄,已经是阶下囚,已经没有了行动自由,只能任人摆布,只能是任人宰割,他在为自己的命运多舛而叹息,也为破碎的国家而感叹。所以他想到了秋月,秋天是凉嗖嗖的风雨交加的日月,也是风雨飘摇的的日子,在这个风霜雨雪的季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是狂风暴雨,什么时候就是电影闪雷鸣,预示他的心情已经心灰意冷,己经到了万念俱焚的境地。

至于为什么呢?因为李煜身在囚中,没有了他所能掌握的一切权利与自己的生存权,虽然你有雄心壮志,你有雄才伟略,你壮志未酬,你有许许多多的恩怨情仇,但现实就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一去不复返。李煜的悲伤之情不言而明,他已经是手无缚鸡之力,只能望秋月来会意,不能言传了。

我是丫丫恰恰,欢迎各位探讨。

图片来源于网络。

8

“春花秋月”一词,出自《虞美人》,而后却不完全属于这首词了。看这个词,我们完全可以不必执着于其出处,更可以单就从词本身来分析他们的关系。

古人造词,非常喜欢用的一个手法,叫“互文”。

我还记得在高中学《木兰辞》时,老师着重讲了互文手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什么说将军百战就都死了,而壮士十年就回来了?原来这句是说,将士们有些牺牲了,有些是十年后得胜而归。为了诗句的协调,便通过互文的手法,来进行一个韵律的创造。

“春花秋月”也是如此。它并不单纯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难道夏天就没花,冬天就没月了吗?按拆字来理解,它是说“春秋”的“花和月”,此春秋,实是泛指“四季”时间,“花和月”代指高雅美好的事物。

由此来看,春花和秋月是什么关系,便更好理解了。它们并不是必须 分开来看待的东西,而是一个整体。要说为什么选择这四个意象,大概也是文人的一种习惯。

春与秋,总比夏与冬歌咏得多一些,而且相对温和,不那么极端。夏的热烈,冬的冷彻,都是较为极端的体验,与诗人的性格也不大相和。

花与月,也是被咏颂得极多的事物。而且重要的一点,它们是免费的,而且是世人所共通的情感体验。赏花赏月,都是自然的馈赠,而无需刻意去营造的美景。

花和月有着共同的美学作用,它们不仅在外形上让人感受到美,更从概念上具有一种美感。

综上而知,“春花秋月”,是一组读来便能直接给人以美感的意象,它们的组合强化了美好事物给人的直观体验,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词语创造。

9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指春季,百花待放,一片生机,是希望,是美好,是人生中最得意的季节。转眼间,便到秋季,秋月便指秋季,人生逢秋多寂廖,万物逢秋黄叶飘。人生有多少个春花秋月,时光易逝,容颜易老,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故春花秋月实指时光易逝,教人珍惜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

“春花秋月何时了”,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也是亡国之君李煜在被宋太宗所赐毒酒死之前夕所作的一首绝命词,即《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诗词全文:“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正是通过描写这几问和景物的不堪回首,抒发了作者因成亡国之君后对生命落空的悲哀和无尽痛苦的感叹!

何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年中最好的景物,泛指一年的时节。何时了:何时完了。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何时才到尽头?

这句触景伤情,表面上指良辰美景何时终了,实质上是哀叹亡国之痛何日了结。委婉地表达出作者忍受不了亡国与囚居的痛苦, 但愿早日结束生命的绝望心情。

李煜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千古词帝。他虽没有治国之才,却也是个一心向往诗词与自由而所处封建王朝中却难得一见的仁君。尤其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读来实则令人震撼无比,悲由此起。

岁月经久不息在流逝,《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凄美哀伤的诗词虽然定格在一干多年前的作者凄然离世的一天,但是诗词的回味却是无穷无尽,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远垂不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