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死后,皇后为啥没立自己儿子,而是道光当皇帝,这位皇后结局如何?:清仁宗嘉庆帝在避暑山庄去世之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为什么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而是让清宣
清仁宗嘉庆帝在避暑山庄去世之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为什么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而是让清宣宗道光帝继承了皇位?这个问题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钮祜禄氏做顺水人情,给自己买个后半辈子的保险!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暴毙于避暑山庄,死因不明。个人认为,很可能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因为事起仓促,周围的人毫无心理准备,以至于连嘉庆帝随身携带的秘密立储诏书都没能找到。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只能请随扈的嘉庆帝继后孝和睿皇后定夺。最后,孝和睿皇后一锤定音,由嘉庆帝的嫡长子——智亲王绵宁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帝。
道光帝是嘉庆帝的嫡长子,却不是孝和睿皇后所生,他的生母是嘉庆帝的原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彼时的孝和睿皇后是有亲生儿子的,而且不止一个!那么,为什么她不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秘密立储诏书
前面提到,因为事起仓促,嘉庆帝周围的人一时间没有找到秘密立储诏书,这才去请孝和睿皇后定夺。请注意,彼时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并不是不存在这份诏书!事实证明,这份诏书就在嘉庆帝身边,后来也的确被找出来了。更重要的是,清朝自雍正元年试水秘密立储之后,秘密立储诏书就采取了一式两份的形式。皇帝随身携带一份,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存档一份备份。换言之,就算嘉庆帝随身携带的那一份遗失了,这道秘密立储诏书依然是有备份的!只是因为从承德到北京来回需要时间,而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这才选择了请孝和睿皇后定夺。实际上,在这件事进行的同时,已经有人返回北京去取乾清宫的那份备份了。如果孝和睿皇后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旦乾清宫的备份送到,孝和睿皇后立马就会陷入“谋逆”的窘境,很可能会不得善终!
嫡长子身份
道光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没有之一!而且,嘉庆帝在密立其为皇太子之后一直在尽心陪养他。尤其是在被册封为智亲王之后,道光帝是密立皇太子这件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不仅孝和睿皇后心知肚明,群臣和道光帝本人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请孝和睿皇后出面,无非是在暂时没有找到诏书的情况下,为道光帝即位寻找一个“法理依据”而已,并不是真的让她做决定!这一点,孝和睿皇后也是清楚的。换言之,请孝和睿皇后定夺仅仅是走个过场,她立道光帝、不立道光帝都无法改变道光帝继承皇位的事实。
智亲王势力根深蒂固
道光帝的情况与他祖父清高宗乾隆帝比较类似,虽然是秘密立储,但是在父亲的明显偏向的态度之下,这件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被册封为智亲王之后,道光帝继承人的身份基本上已经是朝野皆知了。未来的皇帝已经明确,群臣站队无可避免。到嘉庆二十五年时,时为智亲王的道光帝身边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势力,其中不乏身居高位和掌握兵权者!
反观孝和睿皇后的两个儿子,绵忻才十五岁,绵凯虽然二十六岁了,但嘉庆二十四年才刚刚受封郡王,根本没有与道光帝抗衡的实力。因为嘉庆帝的态度和清王朝的祖制,孝和睿皇后虽然是皇后,手里却根本没有实权,这娘儿仨加在一起也不是道光帝的对手!换言之,就算孝和睿皇后头脑发昏选择了立自己的亲生儿子,绵恺和绵忻也坐不稳这个皇位,到时候恐怕就要祸起萧墙、血流成河了……到头来,皇帝还是道光帝做,孝和睿皇后母子恐怕就真的要“不得好死”了……
孝和睿皇后是明智的,她没有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是选择了送道光帝一个顺水人情,将时为智亲王的道光帝立为了皇帝。因为这份“拥立”之功,道光帝即位之后,对这位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继母、皇太后一直恭恭敬敬、关怀备至,至少表面上与亲生母亲无异!
作为对孝和睿皇后的投桃报李,在嘉庆二十五年、即位尚未改元的当年,道光帝便违反晋封时限的规定,将前一年刚刚受封郡王的绵恺晋封为了亲王!同时,还将年仅十五岁的绵忻也封为了亲王。孝和睿皇后母子三人全部得以善终,绵恺、绵忻皆以亲王之尊去世……道光帝也算是个厚道之人了。
因为按照皇帝的遗诏,选定的继承人本来就是旻宁,再者,旻宁是乾隆皇帝钦定的未来储君,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孝和睿皇后钮祜禄一早就知道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密匣里的名字,并不是自己儿子的,怎么可能冒险矫诏,让自己的孩子继位。
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颙琰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暑,结果中暑,之后由于年事已高引发其他并发症,突然驾崩。
消息传回紫禁城之后,嘉庆帝正宫皇后钮祜禄氏,直接称先帝所钦定的继承人选就是旻宁,大臣们前往乾清宫,取下正大光明牌匾之后的密匣一看,果然如此,次月,旻宁正式登基,即位为道光帝。
孝和睿皇后膝下有亲生的两个儿子,旻宁并非其所生,然而传位给旻宁是两代先帝的意思,并非是孝和睿皇后一人能够左右的事情。
嘉庆帝颙琰尚且还是皇子的时候,迎娶的嫡福晋并非钮祜禄氏,而是喜塔腊氏,生下的儿子就是旻宁,嘉庆帝继位之后成为皇后,即孝淑睿皇后。然而当时的朝权依旧掌握在太上皇乾隆帝手中,所以嘉庆帝也基本就是个摆设,结果还没等到嘉庆帝真正临朝亲政,孝淑睿皇后就离开了人世,继后就是钮祜禄氏,即孝和睿皇后。
也就是说,虽然旻宁并非孝和睿皇后所生,但实际上,旻宁的生母才是元后,他是真正的嫡长子,身份贵重,虽然清朝康熙之后的皇位继承不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可多少还是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乾隆帝,非常想要传位给嫡出皇子,只不过没实现。
旻宁降生之后,非常得乾隆帝宠爱,旻宁少时,曾随乾隆帝出巡狩猎,小小年纪猎获一头梅花鹿,得到乾隆帝的赞誉,称其“不失满洲之风”,并赐黄马褂与花翎。
嘉庆元年,嘉庆帝登上皇位,而同年,乾隆帝做主,为其迎娶了钮祜禄氏作为其正妻,允许夫妇二人居住宫中,皇孙的婚礼,由皇帝亲自操持,这在清朝独此一次,可见乾隆帝对于旻宁的宠爱,而乾隆帝对于旻宁的宠爱,也被人们视作乾隆帝传位并不出色的嘉庆帝的重要原因。
乾隆帝驾崩之后,嘉庆帝正式握住实权,当即就将旻宁的名字黄纸固封,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将其立为了储君。
由于康熙时期的九王夺嫡,使得后来的雍正帝想出了秘密立储的办法,皇帝会先想好继承人,将其名字封起来放在密匣里,一份放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牌匾后头,一份放在身边,一旦龙驭宾天,那么群臣与宗室们就可以进行比照,确定新的继承人。
对于孝和睿皇后来说,自己在皇帝身边多年,继承人的事情她自然也会知道,传位给旻宁是先帝的意思,自己照办就是,没什么心思需要去费的。
就算是退一万步,孝和睿皇后并不知道密匣里的名字是不是旻宁,她选择颁布懿旨让旻宁登基也没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旻宁继位之后,感念孝和睿皇后的恩情,对其愈发孝顺,母子间的关系也非常亲厚,钮祜禄氏的日常,道光帝每每都要亲自过问,晨昏定省风雨无阻。
正值“嘉道中衰”,当时的清王朝不断受到列强的侵扰,道光帝每每在宫中忧愁,英国攻占定海之后,道光帝曾强颜欢笑,被钮祜禄氏斥责:“祖宗创业,尺土一民皆缔造艰难,何今轻弃之耶?”说得道光帝深感愧疚跪地不起。
钮祜禄氏晚年病重,道光帝亲自侍奉汤药在侧,最终钮祜禄氏依旧离开了人世,而当时已经68岁的道光帝痛哭不已,并坚持在丧处“席地寝苫”,按照古礼进行守丧,这对于当时那么大年纪的道光帝来说确实很艰难,结果一个多月后,道光帝在圆明园慎德堂驾崩。
1799年,乾隆崩于紫禁城养心殿。嘉庆帝当日亲政,嘉庆帝在乾隆逝后短短的15天里,就将老爹帝恩宠30年的“二皇帝”和珅干净利落的拿下,举朝上下,大为震惊。
此时大清王朝已是危机四伏,东南海上的骚动,吏治腐败,贿赂公行,武备废弛,军无斗志,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等难题需要嘉庆一一解答,嘉庆曾作诗道:
内外诸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平时漫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
嘉庆帝有两位皇后,一位是原配孝淑睿皇后,道光帝生母,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敬额之女,清代唯一一位喜塔腊氏皇后。与嘉庆感情深厚,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嘉庆帝曾御制悼诗多首:
《大行皇后挽诗》
琴瑟和鸣忽断弦,冬宵夏昼廿三年。
云烟缥缈归冲漠,儿女伶仃忍弃捐。
意外突成今日事,心中拟结再生缘。
坤仪定位悲期岁,此恨绵绵万古牵。
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是孝和睿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当时礼部尚书、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生有绵凯,绵忻两个皇子。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帝暴毙于承德避暑山庄,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嘉庆帝随身携带的秘密立储诏书却找不到,最后孝和睿皇后一锤定音,由孝淑睿皇后的儿子智亲王绵宁即位,即道光帝。
一、嫡长子继承制是自西周以来基本的宗法制度,废长立幼就是取乱之道,清朝虽是满族,但入关后基本遵从这个规定。
二、清朝自雍正起实行秘密立储制度,并且秘诏一式两份,皇帝随身携带一份,另一份存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嘉庆帝拿现在话来说就是猝死,大家手忙脚乱,才没有找到随身那份,离北京又太远,由于当时通讯及交通条件所限,不能立即看到立储诏书,但这不等于没有,所以孝和睿皇后如有误,立马就会陷入“谋逆”的窘境,后果不堪设想!
三、嘉庆帝虽然也进行秘密立储,但这是和尚头的虱子,乾隆对道光的宠爱,就是弘历小时候受到康熙宠爱的翻板,道光幼年常伴乾隆左右,被赏赐黄马褂与花翎,乾隆亲自为道光操办婚礼,还破例允许皇孙夫妇继续在宫中居住,这是清朝唯一一次有太上皇和皇帝参与的皇孙婚礼。
嘉庆帝平时更对道光帝关心备至,耳提面命,悉心教导,这种明显偏向的态度之下,道光帝继承人的身份基本上已经是朝野皆知,孝和睿皇后更是心知肚明,未来的皇帝已经明确,群臣站队无可避免,时为智亲王的道光帝早已有了自己的一派势力,其中不乏身居高位和掌握兵权者!
四、依据清王朝的祖制,孝和睿皇后虽为皇后,但手里却根本没有实权,同时又一无强大外戚支持,二无嫡系配合,自己的两个儿子,绵凯虽然二十六岁,受封郡王才一年,根本无法与道光可比,自己的实力根本不是道光帝的对手!
古往今来,皇位的争夺都是血流成河、你死我活。九子夺嫡的刀光剑影恍在眼前,一些阿哥的悲惨结局历历在目,所以即使有吕后、武由天的野心,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帝,最终也只能是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这份“拥立”之功,道光帝对孝和睿皇后的投桃报李,在即位当年,道光帝便违反晋封时限的规定,将她的两个儿子都封为亲王。
孝和睿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母子关系融洽,道光经常前去太后寝宫问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太后崩逝,享年74岁,和睿皇后也是大清后宫内最长寿的太后之一。
在孝和睿皇后去世后,已68岁的道光帝痛哭流涕,日夜祭奠,并且在慈宁宫旁搭上灵棚,为孝和睿皇后守灵,史称“哀恸号呼,擗踊无数”。
1820年9月2日,嘉庆帝突然暴死在承德避暑山庄。
消息传出后,朝廷内外一片慌乱。一方面是要为嘉庆帝的丧礼做准备,不过更重要的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赶紧拥立新君。
自雍正帝设立“传位密诏”后,后世的皇帝也都照做不误。在继位后,便将从皇子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储君的名字写在传位密诏中,一式两份,,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置于金匣里,随身携带。
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皇子争储引发的争斗,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示,也就不会导致太子结党营私,威胁皇帝权力的现象出现。
身为守成之君的嘉庆帝自然也早早将属意的皇子立为了储君。
按说,嘉庆帝崩了,直接取出传位密诏就知道该立谁为皇帝了。
可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论是嘉庆帝身边,还是“正大光明”匾后,大家都没能找到传位密诏。
(孝和睿皇后)
这该如何是好呢?就在朝臣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身居后宫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传了一道懿旨,着令皇次子绵宁继承大统。
说起来,钮祜禄氏贤良淑德,素来很得嘉庆帝敬重,她先后诞下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再加上她统领六宫,对后宫一切事务皆处理得当,因此人人对她敬服有加。
在嘉庆帝的五个儿子中,皇四子绵忻“聪明颖悟才具练达”,因此又是诸皇子中最得嘉庆帝喜爱的一个。
而皇次子绵宁呢,他是嘉庆皇后的嫡皇后喜塔腊氏所生,但喜塔腊氏已去世多年,一直由钮祜禄氏代为抚养。
绵宁“才具凡庸,容貌委琐”,望之“不似人君”。所以嘉庆帝虽早年将绵宁立为储君,但在晚年时,在对诸皇子多有观察后,他一度有过易储的考虑。
正是出于这重原因, “正大光明”匾后找不到传位密诏也就情有可原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嘉庆帝没想到自己才过60岁就驾崩了。
所以,钮祜禄氏不应该不知道嘉庆帝有易储的打算,于公于私,她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也不是不可以。
(嘉庆皇帝)
那么,钮祜禄氏为何没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呢?
这就要从绵宁的两次露脸说起。
第一次露脸是在绵宁10岁的时候。
在乾隆帝组织的木兰秋围中,绵宁捕获了一头鹿。
这在皇孙们中是非常露脸的事,年迈的乾隆帝也大喜过望,不仅赐他黄马褂和花翎,还认定他有做皇帝的能力。
第二次露脸是在绵宁31岁的时候。
当时天理教教徒林清等人勾结内宫太监,由西华门攻进紫禁城。
入宫后,林清等人一边查找嘉庆帝所在,一边与侍卫拼杀,眼看就要杀入后宫禁地,闹得后宫人心惶惶。
在上书房读书的绵宁在得知消息后,极为镇静。他取下鸟枪,在养心殿前见有人攀高墙而跃,举枪就射,迫使林清等人不敢再攻。这为清军前来杀贼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此外,绵宁又接连做了一番安排,一是将事情经过奏报远在热河的嘉庆帝;二是关闭紫禁城四重皇门,命官兵入城内捉拿贼人;三是亲到储秀宫安抚继母钮祜禄氏,并命皇弟绵恺护卫左右;四是亲率兵丁于城外四处访查。
(绵宁画像)
绵宁的这番安排可谓面面俱到,所以嘉庆帝对他的勇敢和周全都极为满意,回宫后便册封他为和硕智亲王,并称赞他“忠孝皆备”。
自那以后,嘉庆帝对绵宁大为器重,不仅刻意培养他处理政务的能力,还在培养的过程中,派有能力的大臣协助绵宁。
但是,没有比较就不会有伤害。
当时的绵宁的确是没有威胁,不过随着皇四子绵忻慢慢长大后,两人的差距也日渐明显。
1819年,也就是嘉庆帝驾崩的前一年,嘉庆帝把绵忻分封为瑞亲王。
按道理,分封爵位要到皇子成年后才会进行分封,并分府而居。
但是,绵忻才14岁,尚未成年,又无战功,竟被封为瑞亲王。
他的哥哥绵恺此时已经24岁了,也才和他同时受封,仅得封了一个郡王的爵位。
可见,嘉庆帝如果不是想改立储君,他大可以给绵忻一个郡王的爵位,反正以后进封的时间还长着呢。
不过,嘉庆帝来不及实施就驾崩了。
钮祜禄氏虽说是皇后,但清朝宗制中,向来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所以她知道,她不能强作安排,否则会引来朝臣不服,而她也会落个“私心偏袒”的罪名。
此外,绵宁作为储君,虽没有明示,但是他不仅是乾隆帝认定的储君,也是嘉庆帝扶持了很久的储君,因此他在文武大臣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撼。
至于绵忻,当时才只15岁,显然不具备继承大统的能力。所以钮祜禄氏本着“国有长君,社稷有福”的理念,最终公而无私地下了那道重要的懿旨,让绵宁无波无浪地顺利登上了帝位。
(参考史料:《清史稿》《清仁宗实录》等)
乾隆皇帝在85岁的时候传位给十五阿哥永琰,让他成为新的皇帝,也就是嘉庆皇帝。嘉庆皇帝有两个皇后,不过前面那个皇后,也就是孝淑睿皇后早早就逝世了,未能享受到荣华多少的荣华富贵,不过她的儿子后来当了皇帝,也就是道光皇帝绵宁。
事实上在孝淑睿皇后死后,贵妃继位为皇后,也就是孝和睿皇后,她自己有两个儿子,嘉庆皇帝在死后并没有留下继承人和传位诏书,所以这个时候皇位的继承人就成了一个难题。但是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孝和睿皇后并没有谋求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新的皇帝,而是让绵宁继承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道光皇帝。
孝和睿皇后这么做,恐怕也有她的想法。因为绵宁作为嫡长子,在乾隆皇帝在世的时候就非常的喜爱他。嘉庆皇帝在世的时候也重点培养绵宁,所以绵宁在朝中的威望非常的高,而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他是无法相比的。而且如果到时候朝中找出了传位诏书,并且有很大可能性是绵宁,自己就里外不是人了,甚至会在宫廷斗争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局面。
而且到了满清后期,皇帝这个位置说实话也不是太好做。所以孝和睿皇后干脆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主动确认绵宁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出,所以道光皇帝对孝和睿皇后非常的感激,首先上尊号为皇太后,同时对孝和睿皇后非常的孝顺,完全不在对生母的孝顺之下。而孝和睿皇太后在后宫中过得也非常的好,活到了74岁,可谓是满期年龄最长的皇后太后之一。她死后,道光为她守孝,仪式相当的隆重,不过不久之后道光皇帝也去世了。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我国古代一直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从法礼上来说,嘉庆皇帝的继承人就是道光皇帝,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时嘉庆皇帝的皇后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就是在法礼上不具备资格的,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都有意给道光铺路。
在乾隆朝时,年幼的道光就十分受乾隆的喜爱,这就好似是原来的康熙皇帝对待幼年的乾隆一样。而且乾隆还破例允许皇太孙夫妇(也就是道光夫妇)居住在宫内,这可是嘉庆都没有的殊荣。注意,道光皇帝的原配皇后是乾隆爷亲自指定的。
除却乾隆帝,嘉庆皇帝也是十分喜爱道光的,从小就对道光培养,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乾隆帝。
在乾隆皇帝去世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道光也有十七岁,在几年来乾隆和嘉庆的培养下,幼年道光皇帝很早就在身边聚集起了一股不小的政治势力,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这股力量越来越强。
所以即使是在嘉庆皇帝去世后,皇后也做不到镇压朝堂,也不一定争得赢皇位。
所以最稳妥的方法就是立道光即位,而且他依旧是皇太后,依旧是后宫地位最高的那一个,而且钮钴禄氏她自己的儿子也可以避免一场政治清洗。
得益于钮钴禄氏的深明大义,道光对皇太后还是非常尊崇的,最后钮钴禄氏也是得以在74岁的高龄善终。
我来答。有两个原因,一是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是嘉庆帝原配孝和睿皇后的嫡子,也是嘉庆帝的嫡长子。嘉庆帝在世前就属意旻宁为继位者,为其培养势力,带在身边教导,这一点当时的继后孝和睿皇后心知肚明。二是孝和睿皇后也是一位明智的皇后。她虽然有两个儿子,但她深知道光帝是原配嫡子,身份理法上高于妾室扶正的儿子,而且自己也养育道光帝数年,如果让自己儿子继位,不能使皇族宗室大臣们信服,会使朝局动荡。所以在嘉庆帝突然驾崩后,以皇后身份诏令皇长子旻宁为继承者。
孝和睿皇后因扶持道光帝继位,又因养育过道光帝,受到了道光帝的孝顺与尊敬。在道光帝继位以后,孝和睿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母子关系融洽。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太后身体不适,宣宗闻讯,赶忙前往问安。初九日、初十日,宣宗也都前往问安。十一日,太后病情急转直下,宣宗赶忙前往身边服侍,当日太后崩逝,享年七十四岁。资料记载皇帝“哀恸号呼,擗踊无数。可见道光帝与孝和睿皇后母子关系还是融洽的。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嘉庆帝第二任皇后,当时礼部尚书、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乾隆五十五年入潜邸为嘉亲王侧福晋。嘉庆元年册封为贵妃;嘉庆帝原配皇后孝淑睿皇后崩逝后,被晋封皇贵妃,摄六宫事;嘉庆六年正月初八册立为皇后。为嘉庆帝生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和皇四子爱新觉罗·绵忻,以及皇七女(早殇)。
嘉庆帝有两位皇后,一位是孝淑睿皇后,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于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另一位是孝和睿皇后,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尊为皇太后。
孝和睿皇后皇后在嘉庆死后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而是支持不是自己亲生孩子爱新觉罗·旻宁继承大统,也就是以后的道光,这使得道光帝对这位孝和睿皇后很是感激,其后母子关系及其融洽,尊为皇太后,终年七十四岁,是清朝很圆满的一位皇后。
孝和睿皇后不支持自己的儿子,受当时礼法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上,立嫡立长是根本。另一方面,孝和睿皇后非常明智,推选自己的儿子,只会引起朝堂混乱,不成功则祸患无穷,而且成功的机会很渺茫。那么就不如顺水推舟支持爱新觉罗·旻宁,对社稷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在嘉庆25年的时候,嘉庆在热河生病死了。由于时间非常的仓促,所以没有去安排丧事,其实原本雍正已经立了诏书,纪委人的名字写在上面,并且放在了光明正大扁后面。可是等大家去找的时候却不翼而飞了。但是谁也不知道皇帝留了一手,诏书有两份,一份被皇帝藏起来了。太监却翻了一个遍,还是没能找到。
因为当时大环境下,嘉庆突然驾崩,皇后的儿子还年幼,根本就承担不起一个国家的重担,同时朝野上下都有一个心目中的皇帝人选。所以当时皇后也就是钮祜禄氏,她把局势都看得很清楚,如果让自己儿子继位,在没有传位密诏情况下,国家会动摇,大臣会反对,她肯定不会让自己儿子。
其次是选择绵宁是有缘故的,嘉庆在位的时候就有意思让绵宁继位,也把绵宁当成继者培养,所以绵宁在朝野上下是很有声望和威望的。钮祜禄氏从一开始心里就清楚,自己的儿子还年幼,什么资历都没有,她的儿子根本就没有资格争,搞不好会送命,还不如就顺应局势立绵宁,保护自己和两个儿子。
当时的孝和睿皇后把皇位传给前皇后的儿子的做法是非常的聪明的。这不仅仅是保全了自己和自己亲儿子,让他们之后的生活过的比较顺遂,而且是符合祖宗法制的。
当时皇后召集了所有的大臣宣布让前皇后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所有的人都是非常不解的,但是时间证明了皇后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就这样,在孝和睿皇后的支持下,旻宁继位了,也就是日后的道光皇帝。因为这一个英明的举措,使得清朝皇室得以内部稳定几十年,也让孝和睿皇后的行为为后人敬仰。
为什么孝和睿皇后不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呢?官方的理由是这么说的,长幼有序,帝王家是很遵循传统礼仪的,长子就是长子是第一位先继承皇位的,孝和皇后他的孩子都不是长子,都是次子,所以说和睿皇后的儿子自然不如元皇后的儿子道光身份贵重,再说道光他自身的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深受乾隆的喜爱啊他的父亲嘉庆皇帝也是很喜欢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当时的遗照是在孝和睿皇后所里,就意味着皇后说什么就是什么,满朝文武都认为应该是他哪两个儿子的中一个做皇帝,但没想到是他立了那个道光为太子,这个皇后真是机智。在皇宫内很多因为让自己儿子当上皇帝,以权谋私被发现处死的,因为当上皇太后之后就有了权力,更正之前的权力完全不同,但这个女人不这样做,他让道光成了皇帝,但他自己却没有提拔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皇后没有那么强烈的权力欲望。古代的女人是不许参政的,除极个别的,孝和睿皇后就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更何况他根本就没有那样的野心头脑,在清朝时女人地位是很低的,一般都在家相夫教子不出头露面。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她早已知道了道光成功继位。清朝自雍正之后,每次立储之后,都要把所写着名字的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内,这也是雍正被皇子夺位的场面吓怕了。最后嘉庆死后,大臣看到的就是道光的名字。于是,道光当上了皇帝。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