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宋朝美学,为什么感觉那么高级?

宋朝美学,为什么感觉那么高级?

2020-11-03 02:33阅读(61)

宋朝美学,为什么感觉那么高级?陈寅恪先生说“华夏之文明,历千载演进,造极于赵宋”。花、香、画、茶、瓷器,当然都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却是由宋人赋予了雅的品

1

我是小楼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提的就很高级。有宋继于盛唐却是大一统王朝中版图最小武力最弱的时代,因其重文轻武,反到成就了文人的黄金时代,文化艺术极致精巧,达到中国社会的最高峰。

“与盛唐相比,(宋)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心灵的安逸享受占据首位。不是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从人世的逃遁退避;不是人物或人格,更不是人的活动、事业,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如是说。

宋代艺术的美学特质是世俗化生活化的,有着深厚的创作基础和民见养料,富有灵气而少奢靡,追求极简之美。艺术创作更关心内的感受,不太注重形式束缚。

一、文人的黄金时代

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建隆三年宋太祖赵匡胤立下誓约,其中两条“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代皇帝一直延续着此誓约。所以有宋一代对文人是最开明最仁慈的时代,也是文人最大胆最自由最敢于表达其想法的时代。下截取一例。

北宋仁宗嘉佑六年,二十三岁的苏辙参加制科考试,所做策论矛头直指宋仁宗“陛下近岁以来,宫中贵妃以至千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坐朝不闻咨议,便殿无所顾问”

“陛下择吏不精,百姓受害于下,无所告诉”“然臣以为陛下惑于虚名,未知为政之纲也”你声色犬马不理政事,用人不会用,选的官员胡作非为,你这只是图个虚名,根本不懂为政之道。

一个初出茅庐的考生如此言辞激烈评价皇帝,何止激烈,就是直接骂人啊。换个暴君估计就直接埋了,对比一下,明朝官员上朝写遗书。司马光还劝呢,虽言辞激烈,却一针

见血,人才难得。宋仁宗道:“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最终苏辙四等及第。

二、宋代的富裕

宋代虽然国土面积不大,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封建王朝。最高一年财政收入据说达到1亿6千万贯。宋代手工业和民间商业发达,沿海商业尤为发达,财政收入的70%来自于二三产业,应该是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据说宋代一年的GDP占世界的80%。无论这些数据是否绝对真实可信,但宋代民间繁华,百姓生活较富裕还是没有疑问的,可参见《清明上河图》。

以上两点为宋代文学艺术的繁盛提供了人力物力的基础,创造了一个文化最繁华的时代。

三、宋代诗词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钱钟书先生论宋诗谈到,在题材上向日常生活范畴进一步拓展,整体风格上追求平淡,而在诗歌技巧上则进一步精致工整,讲究用典、句式音调以奇拗为主。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诗讲究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讲求理趣,诗中加入更多的哲学思考和人生体验,将生活中的事物发而为理。

关于词,应该是读者对宋代文学艺术最熟悉的部分,名家辈出,豪放婉约各成体系。因其流传广泛,篇秩浩繁,就不加以引申了。宋代,词这种歌唱形式的繁荣,正是庙堂文化和民间文化结合的很好体现。

四、宋代书画

苏轼《归安丘园贴》

米芾《公议帖》

黄庭坚《多宝贴》

蔡襄《持书帖》

米苏黄蔡四大家,追求的是以诗词文章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有意识地将自身的各种心灵感受倾注于书法作品之中,写出闲情逸致,写出率性真情,放下了唐朝以来以书写法度为要义的圭臬。 他们的作品无不包含着鲜活丰满的艺术个性和意绪情思。

宋徽宗赵佶独创“瘦金体”,瘦劲俊逸,屈铁断金,后代习其书者甚多。其他如米友仁、文同、蔡京、宋高宗赵构、吴琚、张即之、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人的书法也都各具特色。 宋代书法成就最高的当推行书,这与行书善于抒发性灵、挥洒个性、表达书家意趣有关。

粱楷《泼墨山人图》

苏轼《木石图》

马远《踏歌图》

赵佶《柳鸭芦雁图》

赵伯驹《六马图》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山水画、花鸟画、士大夫文人画等各种形式异彩纷呈,又各自形成体系,构成宋代绘画繁荣的面貌。宋人的画题材广泛,在题材选择、形象处理及审美情趣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要求。题材多以历史上的隐士、渔夫为主,以及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方面,这些都显示了画家关注视野的扩大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入。

这里提一下徽宗皇帝赵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无所不会无所不精,尤其“瘦金体”

开创,可谓别具一格开一时之书体。绘画方面善工笔花鸟,可以说是宋代花鸟画成就最高。有才情、有趣味、好收藏,懂审美,除了不会当皇帝什么都会,算是历史开了个玩笑。

五、宋代瓷器

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以及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皆是后世追捧收藏的名品。因手工业的发达,宋代瓷窑几乎遍布全国。

宋瓷讲究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表现出对神、趣、韵、味的追求成为一代美学典范。将简单大气做到了极致,这也是宋代尊崇道教清净、自然无为的哲学观念的表达。

汝窑葵口笔洗

汝窑釉色青而润泽,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纹的。

《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


钧窑器皿的釉色比较丰富,五彩缤纷,艳丽绝伦。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葱翠青以及天蓝,米色,月白,窑变等等。其中,以红,紫最为名贵,称为“钧红”,“钧紫”。

定窑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的民窑,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定窑瓷器的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釉面偶尔还有垂釉的现象,由此又有了“泪釉”的别称。宋代定窑瓷器常见的器型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罐、炉等器形则比较少。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北宋早期的定窑刻花,构图、纹样都比较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具有浅浮雕的美感。北宋中晚期,定窑的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宋代的美学大气简洁,是道法自然的体现。是极富理趣的,世间一切皆可入诗人画。是士大夫文化和市民文化的结合,充满灵动之气。

2

古代美学,

到宋代达到最高,

要求绝对单纯,

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

宋朝人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

现在讲极简,

宋朝就是最早的极简。

1

越简单,越难

宋是一个文明高峰。

宋汝窑,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

唐三彩都是花花绿绿的,

但宋敢在花花绿绿中提出素朴风格。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像水仙盆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上图)

做到那么素,雾面、亮都不亮,

却很美,没有一点花边、没一点火气,

完全不表现,这是很难的。

就像我画画,还是希望别人看到后,

觉得我的技巧很好,

就做不到「不表现」。

宋瓷冰裂纹

全世界至今还在仿宋瓷。

冰裂纹,本来是烧坏了,

但宋人觉得里面有种沧桑美,

经历时间后,叫开片,

他们用不同火温去烧出开片。

本来是败笔、损坏却变成美,

这是很特别的宋代美学。

宋的版书-南宋张即之书金刚经

宋的版书,

是全世界最珍贵的文化,

我觉得它的排版印刷方式,

是世界上最美的。

在拍卖市场,

宋版书是一页页卖的。

十一世纪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术,

让当时的知识、教育普及,

造就庶民文化。

还影响到十五世纪德国古腾堡圣经

(第一部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圣经)的印刷。

2

越困顿,越美

宋的书法我会选苏东坡的寒食帖。

他四十三岁因乌台诗狱被抓,

写了一首绝命诗,请狱卒带给弟弟,

经欧阳修等极力抢救,才下放黄州。

黄州时期

是苏东坡写赤壁赋、寒食帖的年代,

唯一留下的手稿是寒食帖。

寒食帖

我二十几岁看到这作品时,

觉得字颠颠倒倒的,有什么好?

那时我的老师说:「你将来就懂!」

苏东坡年轻时,字写得很漂亮,

寒食帖是在人生摔一大跤后出来的,

此时的他就不在意美,而是写得很自然。

别人说这字好丑,

苏东坡自嘲这是「石压蛤蟆体」。

这是人生最高境界,别人笑有何关系?

因为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很多东西必须在生命不同阶段去领悟,

我四十几岁时看懂了寒食帖。

现在我带学生去看寒食帖,

他们和我当年一样,也说丑死了。

3

越温柔,越强

我常说,故宫第一任院长是宋徽宗。

一千年前他就有文物收藏的专业。

他编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

完整整理收藏的书法和绘画。

宋徽宗的诗帖

(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零露霑如醉,残霞照似融。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会让你惊讶,

一个帝王可以爱美到这种程度!

宋徽宗的书法

宋徽宗输了帝国,却赢了美,

他建立统治者的另一种品格,

从不会蛮横粗暴,不炫耀权力和财富。

宋有一种「柔的文化」,

当时西夏辽金都比宋强,

但宋比他们晚灭亡,

南北宋三百多年,

比唐朝的260年还长。

画方面,范宽「谿山行旅图」、

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

以前我随故宫的老师读书时,

很「奢侈」的把这三张画挂在一起看,

现在是不可能的,因为太珍贵。

「谿山行旅图」里一座大山,

人只是走在大山大水里一个小小的存在,

这是很了不起的天人合一观点,

也是后来欧洲人谈的环保观念。

宋朝人知道,

人不能自大到认为可以征服宇宙,

我们只是宇宙的过客,所以,

用「行旅」,不是「旅行」。

人要尊敬自然,要留下谦卑。

范宽的大山中峰鼎立,

是稳定、不动的。

到神宗时想变法,就特别喜欢郭熙的画。

因为郭熙画早春,代表变化、解冻,

线条是流动轻松空灵的,构图出现S型,

抓住剎那间光的变化,

在云烟蒙蒙、有与无之间的美。

早春图

到李唐的「万壑松风」

山却像毛笔、手指一样细

万壑松风(局部)

那山峰像梦境,是非写实的山水,

他从范宽的写实主义,转成浪漫主义,

也是北宋跨越南宋的重要桥梁,

他带动南宋画的留白、文人诗意。

「万壑松风」是他总结北宋的一幅画。

万壑松风

马远

(1190-1279)

南宋著名画家

在当时影响极大,有独步画院之誉

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

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

与夏圭齐名,并称“马夏”

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夏圭 水村图 

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

下笔严正,用雄奇简淡的笔法,

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

以坚实、爽朗有力的浅染

来描写江南雄伟壮丽的山川。

善作平视或仰视的构图,

用焦墨作树石,

石皆方硬,危崖峭壁,水色交融。

他风格独特,富有诗意:

在构图方面,善于将复杂的景色

进行高度的集中和概括,大胆取舍剪裁,

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

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

对他简洁有力的构图,

称为“边角之景”,也叫“马半边”。

画树石,

用郑虔的淡彩法,

又颇类似于巨然。

画树干瘦硬为屈铁,但刚健中有柔和。

笔法豪放而谨严,变化多而融和;

夏圭 雪堂客话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水,多描绘不同气候环境下

江河湖海的运动状态,

用各种轻重不同的笔法,

把平远、迂回、盘旋、汹涌、激撞、跳跃,

以及微风吹起的微波,

月光反映的滟荡等水的动态,

画得十分动人,奇幻多姿。

至今宋的书法山水画

仍是世界公认最高的品格和风格,

美学影响力都没有消失。

唐朝的美是大红大绿,

到宋朝竟敢用墨来画画,

但墨分五彩,墨比彩色还要高,

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贵。

宋工笔小品

宋朝歌颂梅花、枯木,

他们含蓄内敛包容,

尊重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

把缺陷变美,花很美,枯木也美,

裂纹也可以构成美,

鹧鸪斑、兔毫、窑变都是缺陷之美,

美无所不在,

就看你如何去发现!

4

宋朝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的历史地位,

在很多教科书中给人的印象就是“积贫积弱”,

彷彿这就是宋朝历史的全部。

事实并非如此,陈寅恪先生曾言: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其实,综观中国古代,

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和宋代比民富、民乐。

早在真宗朝宰相王旦就指出:

“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简单来讲:

宋朝是一个马力强大的发动机,

所谓的“积贫积弱”的印象,

只是输出转化出了问题,

而文化输出这一面却是历史最好的。

5

宋朝

比当代更知道什麽是美,什麽是生活

在唐代的贫眼所惊之华丽器物,

在宋代已经百姓寻常之物。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

“唐人做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

内贫眼所惊耳。

如贯休《富贵曲》云:

‘刻成筝柱雁相挨。’

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在?”。

宋人嘲笑唐人贫眼没有见过世面,

那是因为宋代民间财富

比前代所取得的飞跃性进步。

南宋《观灯图》局部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

他还可以很悠閒,可以很潇洒,

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品味。

图为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海丰有一个爱收藏的朋友,

经常会收集一些南宋的茶器和香器,

海丰也见过一些,非常惊讶器皿的型和韵,

感叹即使当代大师也难望其项背。

6

宋朝

文人,心中有山水

宋代的文人不仅擅长诗词歌赋,

还精通绘画、音乐、书法,

成就斐然,世所公认。

宋朝的文人非常多,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

可以念出一大串,为什麽会有这麽多文人?

他们为什麽在面对权利和财富时,可以不贪婪?

因为他们心中有山水,

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

他们很自信,他们知道

自己的生命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就连宋徽宗这样的皇帝,

也认为心中的山水比权力更重要。

7

宋朝

文人,追求生命的意义

宋朝的文人很喜欢喝茶。

茶就很简单,就是水加上植物的嫩芽,

再加上最精美的瓷器,这些就够了,

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品味,

他们不追求权力和财富,

他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而那时候的雅集,

是一个人展示自己品性和品行最好的场合。

宋朝文人的品行和喜好,

造就中国文化的顶峰之态,

也为中国的美学贡献多多。

3

宋代虽然不太强大,但是确是幸福感最强的时代。安定,平和。没有这个朝代更比宋代更懂得生活,更懂得美。

宋朝的美学可以说是中国美学的巅峰,宋代的美,美于文人画骨,美在人心世间。

宋代把美发挥到极致,不管是人文地理,还是医学,还是制瓷。包括有一些的生活细节,建筑特色,还有服装配饰等等。无一不体现美的存在。

大多数人对于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服饰妆容。一个时代离不开人,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关于美,第一印象就是衣着。宋朝的服饰雍容大方,得体简约而不失华贵。

宋代在经济文化鼎盛发展的基础上,人人温饱,所以人们才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审美。

宋代的织染技术也发展到鼎盛,可以制造出饱和度低的布料。所以,粉红,粉紫,葱白,银灰,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流。这个很贴合我们现在所就行的简约美。简约而不失大方。落落大方,雍容儒雅。

宋代女子的服饰更能衬托人的身形,更加的婉约,内敛,而不失美感。也更加贴合那个宋词鼎盛的时代背景。

最近几年古风的流行。大多也喜欢采用宋代服装的元素。看来文化的发展,还是最后又回到了那个朝代的复兴。这也许就是宋代美的高大上的原因。

关于发饰,宋朝女子特别爱戴冠,是非常流行的头部装饰。然而,和现代人佩戴的渔夫帽、贝雷帽等遮盖头发、修饰脸型的布制帽子不同。

宋朝女子佩戴的“冠”的材质五花八门,有珠冠、花冠、角冠、团冠、山口冠、垂肩冠等多种冠饰,最广为人知的还要数珠冠和花冠。

如珠冠太奢侈、花冠太繁复,不适合普通老百姓,那么“钗、胜、梳”这三种装饰则可堪称贵贱咸宜的头饰了。

宋朝的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直到现在仍被人称颂。

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块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

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硕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

现在日本还有韩国等地的建筑,也或多或少的吸收了宋代的建筑特色和构造。

河北正定隆兴寺其布局和结构是典型的宋代建筑,整个寺院纵深展开,殿宇重重,高潮迭起。院落空间时宽时窄,随建筑错落而变幻。

关于整个寺院的建筑,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的也许最具有权威性:

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溉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宋朝美学的高级感,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文学展现了整个朝代的背景。也是整个朝代经济富足所烘托出来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造诣。

唐宋时期的文化的鼎盛,包括我们现在读的,还有小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最多的也是唐诗宋词。

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范仲淹,等等都在那个时代闪着文学的光芒。

而我觉得对于宋词的热爱完全胜于唐诗。唐诗似乎很脍炙人口。而宋词的情感更加的充沛,更加的能把人带去当时的那个情境之中,或者诗人营造的那个情境之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豪放派,例如苏东坡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有婉约派,李清照的诗,让人读来仿佛情景就在眼前,还朗朗上口。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柳永的这首寒蝉凄切写的也很婉约带着一些悲戚。给人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受。

总得来说,宋代是一个安定的时代,是人民富足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衍生出很多的生活情调。

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人家也可以生活的很有情调。一个时代的高级感,体现的不是宫廷贵族的生活,而是体现在老百姓生活的情调。

所以宋代的生活也许是很多现代人都羡慕的生活。生活中的美感让人心生幸福,幸福感才是最高级的美感。

4

宋朝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朝代,题主的问题出得非常有趣,我试着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改朝换代后,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便建立起了一套简朴的宫廷生活制度。

所谓上行下效,宋太祖这一简朴的生活习惯,不仅为他日后几代的继任者做出了垂范,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朝廷内的各级官员,为宋朝的“极简审美”打下了基础。

第二,宋朝的科举制度也为大宋美学的建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统计,在两宋300年间,出身科举的士大夫人数超过10万人。如此庞大的文化人充斥在国家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他们本身自带的“文人雅趣”成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并将其魅力广泛传播到民间。

无论是文人画的出现,还是从艳俗小技转为中国文学另一座高峰的宋词,都是士大夫文化传播流行的力证。

这种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的审美,当然也是形成宋朝高级美学的一个重要基因。

第三,曾在大唐时期十分盛行的佛系文化渐渐式微,理学的出现、道学的发展,影响着宋朝的审美走向。

天人合一,淡泊清明的核心理念反映在宋人的审美上,便是摒弃繁复、用色清淡。这些特点在宋朝时期的绘画、瓷器、服饰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最后,当然不能不提宋徽宗赵佶这个人。他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在艺术上绝对是一个集大者。

在绘画艺术上,他本人不仅有着高超的技艺,而且还亲自主持成立了皇家画院,并培养出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作者)这样的绘画天才;瓷器的烧制在宋朝已经达到非常繁荣的程度,据说,汝窑中的“雨过天青色”就是徽宗本人的发明。

有一个艺术品味如此之高的皇帝,恶俗的审美想要流行起来,怕也是很难的一件事吧。

总结宋人高级的审美情趣,就是两个字“冲淡”,淡而有味、意蕴悠远!

5

在宋朝,官方和民间都能进行高度审美,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机会交叉碰撞,理想与现实并重,兼备大俗与大雅,生活在宋代,不“美”也难。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茶酒花香之器在宋代各有专用,器物,便成了另一个流传于世的宋代标签。“万贯家财,不及宋纸一张,宋瓷一片”。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无不体现着繁华盛世的清澈素雅。

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绘画......“美”是宋代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平常事。

北宋文人相对安逸,又基于崇雅的观念,追求日常生活的文人画和精致化,更把诗酒相得、谈文论画、宴饮品茗的日常交谊视为生活基础,文会雅集则是这种生活的集中体现。

勾栏瓦肆和百戏艺术的活跃,自然极大地刺激了市民文艺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像鼓子词、诸宫调、讲史、说经、杂剧、南戏、话本、风俗画等等。中国的通俗性审美意识和艺术形式几乎都可以在宋代找到。

宋代的审美是雅与俗的兼备,其中人文风气和雅趣是值得当下我们生活所学习借鉴的。

6

宋代是出了王安石、苏轼、欧阳修、黄庭坚、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李清照等等大文豪的时代,是出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的皇帝艺术家的时代。宋代在中国美学史上可谓登峰造极。

宋代书法、宋代诗画、宋人四雅都透露着极简主义的美。

7




8

因为宋朝经济发达,当时的政权轻武扬文,所以,当时的武将是很难高迁的,而文官是比武将好多了,所以,能歌善舞,对酒当歌,对酒做诗,就成为了时尚,所以,美学更是如此。

9

统治阶级开明宽仁,整个社会风气自由开放;另外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有能力有时间追求美的事物。

10

一、文人地位空前的高,以致于后世至今仍未看齐。

二、审美角度遵循\"大道至简\"。与乾隆时期形成简繁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