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还是苏轼三父子的文采高?:曹子建才高八斗!单论文采,不论境界和成就的话,曹植第一!看看他的洛神赋,神仙笔墨 捌湫我玻嫒艟瑁袢粲
曹子建才高八斗!
单论文采,不论境界和成就的话,曹植第一!看看他的洛神赋,神仙笔墨!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每一句对洛神的描写,都成了流传千年的经典。
看看名家怎么评说曹植的:
王士祯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王士祯认为曹植在历史上文采排行第一,其二是李白,其三才是苏轼!
岳飞的同僚张式这样评论曹植:
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此乃不易之论。
虽说文无第一,但是古今名人雅士,对曹植的评价都是高山仰止!连李白都说:
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曹植写诗写赋,和别人不同,别的诗词大家都是打好草稿,几经修改,最后成篇。
看看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成诗,诗的内容,意境还是上上之品!文思之敏捷,冠绝古今,真不是盖的!
曹植每次写文赋,大抵临场发挥!比如他的《神龟赋》,就是在曹操的眼前写的。
曹操平定乌桓,彻底消灭袁绍之后,非常高兴,在后园的池中亭设家宴,正饮酒酣畅之时,家仆进献一只大乌龟,称是这只乌龟也要来参拜曹操。曹操心里见到这只乌龟,心下有所感叹,借着醉意,呼来笔墨,写下了千古名篇《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然后把这只乌龟赏赐给了最喜欢的三儿子曹植。曹植喜爱饮酒交友,哪里会照顾乌龟,没几天乌龟脱水干死。而恰好曹操有点怀念这只乌龟,顺道过来看曹植,见到乌龟干死只剩下个空壳,颜色有点不悦。这只乌龟可是来朝贺和象征他功业的。
曹操刚要发作,但是看到自己的儿子曹植匍匐在地有点颤抖的身体,曹操心生不忍,于是道:就罚你你给这个神龟写个墓志铭吧!
曹植一听,顿时放松下来,这对他来说不是小菜一叠吗?借文抒义,不正合我意吗?正高兴时,忽然心神一颤,有点后怕:“父亲之前写了一篇《龟虽寿》,如果我写得超越了父亲,他岂不是会不高兴?”
这种情况下,曹植挥笔而就的这篇《神龟赋》通篇只叙事,不言志,堆砌辞藻,非常壮观,可就是没有什么深意。曹操看了之后也没说什么,内心已经把曹植归为不可造之材了。这或许也是曹植的高明之处,深谙帝王人家的生存之道。
古书中记载,曹植“记忆力惊人,万言不忘”。想必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就文采来说。苏轼是差了一筹的。
但是苏轼比曹植深刻的地方,在于他的人生感悟。他的名篇佳句都是在被流放的过程中写下的,而曹植41岁就死了,肯定没有苏轼的人生感悟深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篇《江城子》可谓苏轼版的《洛神赋》,都是对爱情的追忆。
而那首《明月几时有》可谓苏轼的巅峰之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曹植可没有一篇文章能比拟这首词。
因为曹植没有苏轼一样浓烈的人文情怀。
加上苏轼有流传的书法作品《寒食帖》传世,曹植又被比下去了一截。虽然相传曹植也是诗书画皆工。可惜没有文物佐证。
但是想一想魏晋的混乱之世,整体文风是崇尚个人风流,而宋朝国家相对平稳,文人更关注百姓生活,市井风流。加上苏轼一生奔走潦倒所以给我们的感觉苏轼更亲近一些。
苏轼的早期作品,对比曹植来说,境界也不过尔尔,比如《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说贾谊不能自用其才。后来苏轼有才不被用,也是赤裸裸的自己打脸。
苏轼一生写了三四千首诗词,有名的二三十首,曹植几百篇,也有十多篇广为流传,从精品数量和总数比例来论,两者其实也差不多!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被放逐后的苏轼,渐渐开始成熟。名篇佳作不断,自此而始。
曹苏两家分别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两家文坛的代表人物看,文采,曹家胜,成就,苏家胜。但是从百姓喜爱的角度看,苏轼三父子完胜。
武侠小说四宗师之一的古龙,把苏轼写进了他的小说里。化身“小李飞刀李寻欢”。“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被古龙在小说里写为:“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小李飞刀随着舞动的梅花飘向千家万户,苏轼更进一步地被民众知晓。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在个人品德上的高风亮节,是历来百姓最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与其争论他们的文采谁高,不如学习两大诗人的爱国情怀:
曹植《白马篇》,少年意气风发,报国情切,剑指匈奴。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苏轼《密州出猎》,中年壮心未已,挽弓执戟,北望雄关。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个烧脑的问题,朋友你这是想看热闹不怕事大。既然这样问了,我就来安排一场PK给你看看:三曹PK三苏
首先要申明,这里比拼的“文采”是广义的文采,指的是文章的综合水平,不是狭义的文字风格
第一回合,群殴
结果
曹氏损曹丕一人,余曹操、曹植二人
苏氏损苏洵、苏辙二人,余苏轼一人
曹氏得1分
第二回合,比境界
文章第一位的是境界,拼文章就得先拼人的境界和胸怀
曹氏出阵者曹操,一篇《短歌行》
苏轼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对阵
曹操的家国情怀高于苏轼的个人生命感慨
曹氏得1分
第三回合,比文采
曹植出阵,一篇《洛神赋》,碾压苏轼的《赤壁赋》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曹氏得1分
第四回合,比豪迈
男人比豪迈。曹植一边去,曹操对苏轼,打成平手,互不得分
第五回合,比哲理
苏轼一篇《题西林壁》出阵完胜曹植的《七步诗》
苏轼得1分
第六回合,比诗格
宋词之优美,韵律之和谐,已经登峰造极,曹氏父子无话可说甘拜下风
苏氏得1分
综合统计:若单挑,苏轼第一,若进行三对三比拼,曹氏略占上风
后记
曹氏虽然赢得比赛,觉得赢得不够酣畅淋漓,仍然意犹未尽,特别是最先被淘汰的曹丕,觉得又被曹植抢尽风头,颇有失落,突然出阵,提出要与苏氏三人比武
苏氏嗤之以鼻,“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比武去找李白”
曹丕仍不甘心,又提出要与之比“韬略”,苏氏三人相视一笑“尔等可是要比耍流氓乎”?大笑而去
其实,曹丕该比的是诗论
同时,苏轼还有一招撒手锏:禅学
有一个场面难以想象,当苏轼跟三曹秀起“禅机”的时候,三曹脸上是何表情……
题主您好,谢谢邀请。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有点类似关公战秦琼,很有意思,也很烧脑。所谓文采,我理解为文学才华。如果要比较这两家父子的文学才华,只能建立一个标准,让他们捉对厮杀(强强捉对,当然不可田忌赛马),三局两胜。按照这个原则,我认为曹操三父子的文采要远远高于苏轼三父子。
曹操父子中文学才华气最高的当属曹植,一首《洛神赋》谁人不知?苏家父子中文学才华最高的当属苏轼,一首《水调歌头》唱尽天下英雄。所以第一局安排曹植VS苏轼。父亲对父亲,第二局:曹操VS苏洵。委屈一下曹丕,让他对阵苏辙吧,第三局:曹丕VS苏辙。
如果要比较曹植和苏轼的文学才华,就要从曹植和苏轼的文学作品入手,曹植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和赋,苏轼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赋和词。两个人都是文学史上才高八斗的文学“仙才”,不免斗得难解难分。
1、曹植的诗VS苏轼的诗,从名气和诗的总体质量上来说,苏轼胜。
曹植的诗是古体诗,存世的不多,比较有名气的有《七哀诗》《白马篇》等。如《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苏轼的诗多为近体诗,存世的有3549首诗,名诗名句精彩纷呈,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又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从脍炙人口、写诗的数量、质量这这几个方面来说,苏轼完胜。
2、曹植的赋VS苏轼的赋,从名气和艺术价值上来说,曹植胜。
曹植和苏轼都写过赋,曹植一首《洛神赋》才华惊天地泣鬼神,在辞赋史上无出其右者,因为《洛神赋》太长,仅引用其中几句: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就这一段,其中名句纷呈,脍炙人口。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
苏轼也写过不少赋,如《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秋阳赋》等,但从名气和艺术价值上来说,没有一篇比得上《洛神赋》。所以,这一局:曹植胜。
3、前人对曹植、苏轼才气评价,曹植和苏轼平手。
古人曾对曹植和苏轼的才气做过评价,但是没有做过比较,毕竟“文无第一”,无从比起。清代诗人清代诗人王士祯曾说: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带经堂诗话》
在这句话中,王士祯并没有在曹植、李白、苏轼三人中做过比较,只是把三人相提并论,姑且算平手吧。
第一局:按照三局两胜的原则,曹植和苏轼各胜一局,一局平手。再者,苏轼最拿手的词还没有拿出来说,所以委屈一下苏轼平手曹植。
曹操最出名的是他的诗歌,他的诗大气、沉雄,志向高远,如他的《短歌行》无论是在名气还是在艺术价值上都要远远胜过苏洵写的诗。
苏洵写过一部著作《诗论》和一些政论文章,但是曹操却擅长借古题写新事,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先河,是文学创新的祖师(鲁迅语)。在文学的开创性上,苏洵远不及曹操。
所以,苏洵在宋代虽然也颇有文名,但在文学才华上,苏洵远不及曹操。
苏辙受父兄的影响,才华横溢,卓有文名,著有《栾城集》、《应诏集》、《诗集传》、《春秋集解》、《道德经解》、《孟子解》、《论语拾遗》等。
曹丕不仅诗歌写得好,文章写得好,而且还极富开创精神。他开创了七言诗的先河(《短歌行》),《典论论文》更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作品。可以说,曹丕在文学史上算得上是文学宗师。
所以,苏辙和曹丕比起来,曹丕光凭文学创新这一点就可以把苏辙摁在地上摩擦。
这个题目回答起来颇有点历史乱斗的意味,并且古人云“文无第一”,比较起来非常棘手,但是,个人还是认为曹氏三父子的文采要远远超过苏氏三父子的文采。
这是个专业性极强的问题。本人才疏学浅,回答如此高难度问题,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我喜欢这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故斗胆做一尝试,但有挂一漏万偏颇失误之处,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首先,是风格上的区别:
曹氏父子和苏氏父子,由于所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所以他们首先在诗词风格上,就有着鲜明的区别。
曹氏父子尤其是曹操的时代,天下大乱,战事频仍。曹操作为一代袅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金戈铁马的征战厮杀中,在指点江山的运筹帷幄中,在辽阔疆域的纵横捭阖中,其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
雄浑大气,悲壮苍凉,豪放遒劲,气概山河,是曹操诗作特有的风格: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他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象,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自己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袅雄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借酒解忧的时候。但它不是颓废,更不是消沉: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酒后抒发感情和感叹人生苦短的同时,仍然呐喊出广揽贤才,共图天下大业的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激昂慷慨又忧郁苍凉中,表达出为达目的誓死如归的大气磅薄。
而主创建安风骨的曹操三子曹植,由于受兄长曹丕排挤创作的七步诗,则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相对于曹氏父子,苏轼父子所处的北宋年间,政局相对稳定,战乱不多,国内矛盾主要集中在政治集团内部和上下阶层之间。因此他们的诗词风格偏重于浪漫、婉约和哲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欲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柔情似水,缠绵绯侧,神游八荒,令人浮想联翩。不愧为大家,大手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念奴娇)
把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战争过程,融入到了青春儒雅,风流倜傥之中。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具有的胸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平,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这不仅是哲理诗的典范,甚至融入了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所以才能千古流传而不衰。
其次,是艺术上的区别:
诗言志,诗言心。在这个方面,曹苏两家都做得较为完美。尤其是曹氏父子,那种喷薄欲出的满腔激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当时的心境。
所以,在诗词风格上,曹氏的磅薄大气,明显优越于苏氏,
但是,在艺术成就上,苏氏在遣词严谨,诗辙韵律上,则明显地优越于曹氏。
总结:
应当看到,曹氏和苏氏两代诗家,是我国诗词史上的两座高峰,其取得的不俗成就,将在诗歌史上永放光辉。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
曹氏奔腾豪放,苏氏婉约旷达。
曹氏大气磅薄,苏氏曲径通幽。
曹氏不拘小节,苏氏严谨不苟。
曹氏悲壮苍凉,苏氏一咏三叹。
曹氏白描直叙,苏氏富有哲思。
在文采上,独具特色,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三苏,第一名、第五名、第六名。
三曹,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苏轼在文坛的影响力太大了,所以还是三苏文采高于三曹吧。
但是三曹的主业是政治不是文学,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三曹可以碾压三苏。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整体文学水准还是有高低优劣之分的,像诗人中,同样写诗万首,“六十年间万首诗”的陆游,肯定要远胜一生写诗四万首的乾隆皇帝,水准就是水准,一首抵一万首,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而曹操三父子与苏轼三父子的比较,因为没一个不是百年文豪,那就有得一比了。
文才上如何比?
窃以为有四条基本标准:
一比文采,二比胸怀,三比杰作的数量,四比历代后人对其喜欢的程度。
若以这四条标准去衡量,比个人,则苏轼稳居第一;比家族,则三曹要略胜一筹。
苏轼,从整体上来说,多才,技广,精品多,被后人喜欢得不得了。
历代人物,没有一个像苏轼一样,全面而独特,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章,他的书法,他的绘画,都佳作连连,精品迭出。
而且,文学上的精品,何其之多?
他那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短短四句,几乎每一句都被后人引为成语。
他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也是如此,“雪泥鸿爪”也是后人常常引用的成语。
他的词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其《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借古抒情,将风景、历史、际遇、感受融合一体,写得苍凉雄浑,大气磅礴,成就了“千古绝唱”。
其《水调歌头·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将兄弟之情写得绵长浑厚,荡气回肠。
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将夫妻之情写得感天动地,让人感同身受,不由得不为之掬一把同情泪。
而且,苏轼不仅文才一流,胸怀亦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豁达之人。
苏轼一生,频遭打击,屡逢厄运,但他与众不同的是,但凡自己遭到的打击,他从不怪罪人,只对事,不对人,是他一贯原则,他从不记恨那些给他使过绊子的人。比如王安石,比如后来的宰相章惇,等等,对于这些曾经排挤甚至陷害过他的人,苏轼从未表示过怨恨,表达过不满,王安石从宰相位上降至江宁(今江苏南京)太守后,苏轼还特到江宁,看望王安石,主动伸出“橄榄枝”,与王安石成了诗酒流连、诗词唱和的朋友。其宽容豁达的魅力,可见一斑。
如果要评历代最受人喜爱的文人,苏东坡绝对前三甲。
黄庭坚评价他这位老师说:
“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之气贯日月。”
这既是赞扬文章,也是赞扬胸怀。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还说“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
这也是对苏轼胸怀的肯定。当然,林语堂还是苏轼的“铁杆粉丝”之一,在《苏东坡传》中,几乎连篇累牍的对苏轼“吹捧”,既是其苏轼胸怀所致,更是苏轼魅力所致。
清人刘熙载说:
“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
今人黄锦祥说:
“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
这是对苏轼文字迷恋的结果。
陆游评价苏轼:
“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这是从家国情怀的大义方面言苏轼。
可见,苏轼的魅力亦是多面的,人们喜欢他的理由,也是多面的。有那么多个方面让人喜欢不已,古人中恐怕少有能与苏轼匹敌者。
而在整体家族而言,“三曹”,那可是引领一时、发千古之幽情的家族、豪族、文学父子。
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苍凉中见性情,见真心,其抱负的吐露若雷霆之声。
曹丕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刘勰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
由此,可见。
曹植,曹子建啊,那可是百年难得一现的人才呀,一篇《洛神赋》,奠定其千古文豪之地位: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所谓真正的华章,乃此!
所以,若以家族相比,曹氏父子当胜苏轼父子。
其实,“三苏”之名,几乎完全仰仗苏轼,倘无苏轼,则无“三苏”之名,苏辙勉强入流,若那苏洵,即便他那引以为傲的古文,如《六国论》者,既有模仿杜牧《过秦论》的痕迹,在文采上亦远逊于杜文,议论一点也不新颖,语气上还一派“老愤青”腔调,若无“大苏”,哪有“老苏”之的扬名?
我觉得是苏轼父子三人文采高,主要是苏轼文采太高了,曹植也不能把他比下来!
而且后人的才华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没理由后面的人的文采反而不如前人高了,因为时代和知识都是在发展进步的嘛。
而且曹操和曹丕都是政治家兼文学家,并非一心扑在文学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肯定比不那么专业的人,专业水平要高一些的。
苏轼的诗词文章传颂古今的名篇佳作不少,就是苏洵的《六国论》也是不朽的名篇。
苏澈和曹丕相当,而苏轼超过曹植,苏洵又超过曹操,所以我认为苏轼三父子文采高些!
不管怎么比,他们六人的文学才能都是很了不起的,这正是我们后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之一,但愿我们现在的人,能够超越古人,写出《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洛神赋》那样的精品力作,促进文学大繁荣大发展,放射出文艺的光芒,发射出思想的光辉!
(全文完)
亲,谢谢阅读,请点下关注;
亲,点关容易,原创不易,且点且珍惜;
亲,谢谢了。
当然是三苏父子文采高!尤其是苏轼,可以说是古今第一诗人!曹氏父子那个高度和三苏父子没法比!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事实上,比父子三人,还不如比曹操与苏轼,毕竟这两人可以说是苏曹两家当仁不让的领袖者。
以曹操三父子来比苏轼三父子相比 ,可能更在于是否其人喜欢其其品性、风骨甚至具体的创作体裁文字。
仅就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来说,曹家三人的作品显然远不及苏门三人的作品数量之多,这样就客观的造成了文学作品的受众以及广度不够。这样的一个不足,显然会造成人们更认可苏轼等三人。
曹操所处的时代军阀割据,常有刀兵之争,底层人民生活困顿潦倒。这样造成建安时代的文人们往往更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所以其文学作品往往会真实反映了时代的动乱以及人们的生活困顿不堪,表达自己的一种精神向往,同时也渴望国家一统乃至民生安定的思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至于苏轼时代的宋朝,大家总所周知的重文思想存在,尤其是苏轼所在的仁宋朝前后,他们的作品往往更具有文学表现的多样性,写实、批判、理想,风月,可以说多种多样。
仅就苏轼而言,其可以吟诵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词句,也一样可以说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愁苦情绪。
因此说,单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而言,苏门更胜于曹门。最基本的判断依据是,算来算去,仅就苏轼比曹操而言,其流传千古的诗词句就要多上不少,这就使得苏家的文字受众更广泛,我们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乃至文采更多。
当然,从其蕴含的现实批判性,文学水平的高低以及思想情绪来说,这两家是无法做出比较的。
不过,以豪迈而论,曹操有着一个政治家的豪迈,苏轼也称豪放派的代表。苏轼文辞中具有的豪放比起曹操胸有天下且气吞山河的这样气概显然是不如的。
曹操三父子的文采比苏轼三父子文采高的多!曹氏有治国的雄才,苏家有吗!玩诗的本领苏家只有苏轼比较强些!但在曹操,曹子建面前就行了!曹家张口就来,苏轼恐怕还要斟酌一番!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