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上战场就会牺牲,而有的人却能“百战余生”?除了运气之外还有什么在战争中决定生死?

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上战场就会牺牲,而有的人却能“百战余生”?除了运气之外还有什么在战争中决定生死?

2020-11-02 21:02阅读(61)

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上战场就会牺牲,而有的人却能“百战余生”?除了运气之外还有什么在战争中决定生死?:这事儿绝不是运气好那么简单!所以说为什么有老兵油子

1

这事儿绝不是运气好那么简单!所以说为什么有老兵油子,和新兵蛋子。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老兵油子的生存法则!

首先说冷兵器时代,并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和演讲,因为肉嗓子喊不出去,一场演讲下来听见的人没几个,把将军的嗓子也喊废了,仗也不用打了。有的只是排兵布阵,将军也不是带头冲锋的,别被影视剧误导了,将军敢冲在前面,一个冷箭过来,人挂了,大军就兵败如山倒了。将军是在后边督阵的,看谁不冲杀谁,看战场形式随时调度。所以冷兵器时代老兵油子要想活的长久百战不死有以下几个途径:1成为将军的亲兵护卫队,将军不死一般你就死不了,有时候将军死了你也不一定死,但是这需要真本事,有武力值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你会鞍前马后的舔将军。2是装成弱鸡,可以找关系成为一个伙夫兵,或者是后勤兵,押运个粮草啥的。毕竟大军里边打杂的事儿也不少。3如果不幸是一个战斗人员,要有眼力劲儿,排兵布阵的时候排在最后边,大战一起几万人的军队一冲,后边的可能还没冲到,仗已经打完了。如果冲到前边了捡弱鸡打,千万别跟强者对抗,因为不是你死就是他亡,如果战斗特别惨烈,那就跑吧,将军都自顾不暇了基本上没人管你了,一般这种情况也不算逃兵,专业术语叫:打散了。

冷兵器时代说完了就是现代战争了。除了冷兵器时代通用的几个活命法则,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热血沸腾,热血上涌冲昏头脑,那样是必死无疑的。

现代战争因为有科学加持,声音得以远距离传播,因此战前动员,和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是大战之前必不可少的。常见的场景是将军大手一挥:士兵们!祖国和人民看着你们呢!冲啊!!!一群士兵就会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慷慨赴死。所以一定要冷静,演讲只是让你们慷慨赴死的手段,你要识破这一点。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的功勋都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上的。所以不能无脑前冲,练好基本功,战场经验要丰富,你活下来的几率要大很多。还可以练习一些特长比如狙击手,是不用冲锋的。

2

兔哥哨位谈谈个人看法:战场上本来就是生死之地,两军对战,都琢磨着如何消灭对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经验非常重要。战场上的运气也并非没有,不过什么是运气呢?很难说清楚,正如,一群士兵坐在地上休息,一颗炮弹正好砸在脑袋上,倒霉吧。别人都通过了,结果最后的被地理给炸了,倒霉吧。一颗迫击炮弹扎进肚子,没爆炸,幸运吧。一颗炮弹破片穿过裆部,把附件给穿破并打进一名女性肚子里,结果生了个儿子,奇怪吧。

战场上什么事都会出现,见怪不怪,也许这就是运气。战场上靠撞大运肯定是不行的,怎么理解战场上的运气,我认为就是意外,超出了人们的认知。战场上经验非常重要,而经验和平时练就的战斗作风有直接的关系。战场很复杂,我从最简单的方面说,如果两名敌对的士兵相遇,相互都寻找并要消灭对方,此时,老兵油子和新兵的区别就突显出来,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更能得心应手的获得胜利,经验丰富重要,遇事不慌,能够审时度势。

战场上老兵油子一向是整个战斗集体的灵魂,左右着战斗力的生成。战斗经验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涉及战场环境的了解,能够很快判断出有利位置,如何布署兵力,如何防守反击。涉及对各种武器装备的了解,例如,一个有经验的老兵能够根据火炮的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声音,判断出炮弹的大概落点。能够根据步枪射击声音判断出什么步枪,战斗激烈程度,甚至是哪一方占人数优势。能够根据脚印判断出对方人数,走路急缓。

战场上的新兵,什么都怕,草木皆兵,因此,很难将单兵作战任务交给他们,会误事。而一些经验老道的老兵油子,该吃吃,该睡睡,夜间闭着眼里比你瞪着眼里都能掌握敌情。我讲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老兵带着一个新兵夜间执勤,新兵趴在战壕里,眼里都不敢闭一下,东瞅瞅、西望望,两眼通红,不一会就紧张的说,敌人来了,结果不是,如此反复。而老兵将耳朵贴在土上,闭着眼里一动不动……,好久老兵说,来了,结果敌人真的来偷袭了,而且老兵能判断出几个人,来的方向。为什么?经验,人不是猫咪,夜间复杂环境下是看不到目标的,时间长了,仿佛到处都是目标,而老兵闭上眼睛,也就排除了干扰,通过耳朵来听动静,复杂环境下人是很难控制不发出声响的。

作战中,新兵马上就要射击,老兵拦住,如果此时射击,不但打不中目标,也会告诉敌人自己的位置,来的人不多,三四个人,不必惊慌。老兵不慌不忙,拿起手榴弹,并告诉新兵也听他的,等敌人近了,拉弦嘴里默数001、002扔出手榴弹,消灭了敌人,这就是经验。战场上,新兵伤亡很大,特别是死于炮火。战场环境下除了作战经验,生存经验更重要,人是有体能极限的,战场上炮火连天,骚扰是一个主要的形式,打冷炮,打冷枪,狙击手就是在战斗间隙干这活的,你作战时他们休息,等你准备休息了他们跑出来了,打冷枪。小股偷袭作战也是一个骚扰作战模式,不求歼灭你多少,让你吃不好睡不好,疲惫你。疲惫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充分的精力就影响战斗力的发挥,很多人因为疲惫而大意,结果挂了。

如何在战场环境下生活,是战斗力发挥的重要环节,战场上,老兵嘴里叼着烟卷,或者是叼着食物的情况很普遍,他们什么都吃,也吃的下去,也知道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如何取得干净的水。一二战时期,老兵们利用战斗间隙烧热水,灌入水壶,甚至是水冷重机枪里的冷却水,而新兵们则喜欢赶紧休息一会,什么水都喝,结果生病的很多,这也生存是经验。冲锋时,或者是进攻时,老兵们都会记住前进路线上的隐蔽物,而不是盲目的去冲锋,这一切都是需要战场上经验来保障。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战场上有太多全身而退的士兵,当然,也有太多刚刚上战场就阵亡的。

战场做为生死之地,要活下来需要有一个适应战场环境的特殊本领,子弹不长眼睛,但能够利用战场经验无疑会争取到尽量大的生存机会,属于死里逃生。至于运气,那是意外的事情。以上是我的看法,各位,你们怎么看呢?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3

我2004-2012年在部队,经历过几次当代的战场。主要是小规模遭遇战和突发任务。我个人觉得战场上的伤亡率,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1 临敌经验。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我在19岁第一次执行海外任务时,是科特迪瓦的阿比酱。当时坐船去的,然后军用卡车将我们拉到战区,一下车看到城市里的战争景象,和熏天的臭气(人在死亡时会大小便失禁,加上天热的尸臭)当时就不可控制的呕吐起来,当时我们连的战友有一半以上都是跟我一样,第一次见到这种人间地狱一样的场面,老兵看到哈哈大笑说,用耳塞堵住鼻孔吧,三天你们就习惯了。确实,三天后,鼻子被熏得不分香臭了。


在第一次上战场时,一下直升机,震耳欲聋的炮声,巨大的轰鸣声,枪声,让我肾上腺素分泌过快,双腿一直发抖,几乎路都不会走,耳朵也听不清,大脑一片空白,班长在我耳边大喊,\"抓着我肩膀,跟着我\"。我机械的抓着班长的战术背心后提带,跟着他慢跑,\"呼呼,呼呼,控制你呼吸的节奏\",我连忙用部队教过的呼吸法稳定自己的情绪,班长把我带到集合点,就跑去另一个新兵旁边了,班里一个老兵拿了个口香糖递给笑我说,\"你以为你餐盒里的口香糖是让你亲女人用的吗?\"我嚼着口香糖过了好一阵才恢复正常,原来发的口香糖也有缓解压力和紧张的作用。如果是没有上过战场的人,突然上战场,绝对是手足无措,平时训练时的动作十成都发挥不不出来一成,脑子根本就是麻木的,这不是害怕,而是身体正常反应,肾上腺素分泌,使人处于高度兴奋中。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为何新兵伤亡率要远远高于老兵的原因。


2 就是题主说的幸运了。这个占比也很大。

有的时候,就正好轮到你执勤的时候叛军来袭击。有的时候一个排三辆步战车,敌人的反坦克火箭炮就往你那辆车上打。有时候一发炮弹就正好落你面前。这些情况下,哪怕你百炼成精的老兵也没办法,完全就是几率问题。


3 临战指挥军官的因素。

如果你的直属指挥官是激进型的,那在遇到突发战斗的情况下,可能会加大伤亡几率。

如果是稳健型或者保守型的,那士兵的伤亡几率会小很多。

不过老兵在面对激进型指挥官时也有保护自己的方法,当然不是抗命哈。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以上是我认为在相同条件下(同样的武器装备,同样级别的任务)当代战争中,绝定士兵生死的几个因素。

4

战场幸存者,除了个人的单兵技能战术,还存在第六感觉,和处置应变能力。对敌情攻击的判断分析能力。笔者曾经在战场待过二年半的时间,被子弹击中钢盔,被爆炸的碎石块击中身体各部位,被机枪火力压制不敢动,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有一些现象应该属于第六感,有天晚上是下雨天,我和副班长在哨位值班,大概晚上十点,忽然感觉有点茫然且心跳加速,我马上拉副班长往第二哨位走,刚走几步原来的哨位被高射机枪定位覆盖,摆在哨位上的手榴弹箱和子弹箱被打爆,副班长问我怎么知道敌人会打我们,我告诉他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另一次是和老乡在交通壕里抽烟聊天,听到硼一声响知道是迫击炮的发射声音,感觉炮弹是朝我们方向飞来,刚把老乡按倒在地,炮弹就在离我们身边一米多的地爆炸。还有是在作战是射击使用短点射,并不停的在战壕跑位,晚上尽量使用手榴弹,以免开枪暴露位置。被炮弹砸伤应该是运气问题,与自己隐蔽的地形也有关系。




5

什么叫着兵油子,就指老兵经历战斗多了才练成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该出手才时出手,新兵刚参加战斗牺牲还是经验少。

6

运气很重要,一颗炮弹在你脚下爆炸,你毫发无损,10米开完的另一个人却成盒了,

7

战争是残酷的,打仗就会有牺牲。本人上过战场,见证了太多的流血牺牲。严格来说,只要上战场,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在硝烟弥漫、弹片满天飞的战场上,任何人都有牺牲的可能。不能凭运气决定生死。

一场大战下去,牺牲的人多少与这场大战的规模、激战状况有关。一般来说,进攻战难度大,牺牲的烈士就会多,阵地防御战相对牺牲的人会少,但也不绝对,主要跟一场大战的惨烈程度有关。此外,个人的军事素质也是与生死有关,如新兵第一次上战场,没有熟练的军事技术技能,不善于运用单兵战术,就容易负伤或牺牲。但是,运气也是有关系,如一个炮弹飞过来,有些人会被弹片击中头部,有些人会被弹片击中身体其他非关键部位,还有人可能会遇到一个不会爆炸的\"臭弹\",毫发无损。可能这就是运气吧。

战争就会有牺牲,希望世界和平!

8

我想运气肯定要占大部分,其次还是各自的战术素养,和对战场态势的把握程度有关。

9

运气,在凤凰卫视看到当年战争的采访,有一个人,战前训练是全团标兵,单兵素质优秀,可惜本事没用上,在去战场的途中触雷受伤,就那一条小路别人没踩上他踩上了,后送途中牺牲。反而训练成绩不如他的立功生还了。

这支部队是当年济南军区“双大功七连”,牺牲的这位是该连一班班长,节目中介绍,到达战区上战场前,几个人用朴克算命,九班长看后对一班长说,你可能牺牲。一班长大大咧咧的说,牺牲就牺牲吧,在全连第一个牺牲也行。果然是第一个牺牲的。

10

一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我当兵时背诵的一句军中名言。很有说服力。平时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二是利用地形地物,尽量不暴露。《许世友》电影镜头之一,许世友当新兵攻城时,利用地形地物,快速滚动身体接近城墙,攻上城去毫发未损,而那些不会滚动身体只会站着冲的都……令人痛心。三是不畏死而生。这是古人的思想。上战场就预示着牺性,不怕死,巧妙出击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怕死畏战消极被动反而……令人痛心。关于这个话题太复杂,几千年来生与比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战场上牺牲了就是烈土,活着的都是英雄。向为共和国而战的烈士们和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