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苏57算隐身战机吗?

苏57算隐身战机吗?

2020-11-02 00:01阅读(60)

苏57算隐身战机吗?:苏-57战斗机,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面对美国制造出F-22战斗机和F-35的压力,研制出的一款单座舱双发隐形多:-隐身,战机,57

1

苏-57战斗机,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面对美国制造出F-22战斗机和F-35的压力,研制出的一款单座舱双发隐形多功能重型战斗机!苏-57战斗机,从他的设计理论来说是暂时一款趋向于比较完美的五代战机,但是现实却又是如此骨感!他的设计完美之处,却因为现在科技水平达不到要求,而成为他的弱出!下面就由“天明”来为大家详细来解说一下苏-57战斗机吧!

苏-57我们从外观看过去,一眼看到它的不同处就是机翼前缘的可动边条!这个是他想要达到鸭翼在前部提供升力,但是又怕鸭翼会对整个飞机的隐形产生影响!所以就设计创新了可动边条,不仅提供了升力还可对进气道进行隐形所以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但是正是因为加了可动边条后导致飞机的重心往后移,会是飞机在气动性能方面和机动性能上不稳定。机翼是用的菱形机翼有利于达到隐形性能!采取了传统版的水平尾翼,垂尾是整体式全动、外倾27°~29°,有利于在大角度动作的稳定性,对发动机喷口红外性能也能做到一定的隐藏!

苏_57战斗机,可在不加力的时候进去超音速巡航这一点,已经是跟F-22战斗机是达到了同一个水平上。发动机拥有比较高的推重比,这也让飞机起飞的滑跑距离变短,在发动机在矢量喷口方面是没有学美国的,而是有了自己的技术,能让喷口方向360°转动。但是由于在控制的方面有点困难,所以导致控制软件编写困难,发动机的控制稳定性比较差!2014年,在空军基地着火可能也于这矢量喷口的控制有关!所以这点也就成为了它的缺点之一。

在航电这一块,这次苏-57下了狠,让飞机在这方面不再是飞机的短板!采用了NO36雷达,拥有超远视、多跟踪、多锁定的功能!能发现400千米以外的目标,同时跟踪空中30目标,对8个进行攻击!武器主要也是挂的中、远、超远距离的空对空导弹,它的射程距离能达到420千米。苏-57还在反隐性这方面也纳入了当时的设计使用了SH121雷达系统,来对付隐形战斗机!当然在无线电侦查和电子对抗,五代机好像都能后达到不开雷达,不被敌人发现去干扰敌机!这点只有两机对抗过才能判断出谁更好,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苏-57不仅对机身进行了隐形连对武器系统红外指导弹头和电子对战系统的抑制也做的比较好,让其不易被防空系统探测到,尤其是美军的雷达。

整体来说呢,苏-57是一款针对美国五代机而产生的飞机,他的设计是接近于比较完美的,它的设计理念方面是是比较趋向与完美的,有点像F-23理论设计很不错但是现代科技有点跟不上。同时它发展的方向,重点是往高速截击方面。这是与俄罗斯飞机对六代机和未来战争的理念!认为未来战争打的是雷达、电子远距离战争不需要近身格斗!所以在空战方面基本上是带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缺点如上面所说的可动边条和发动机矢量喷口控制上是一个难点,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将对“苏-57”的机动性、飞行性能得到质的提升。将会对美国F-35的出口有一波很大的冲击!
旱地拔葱(图)

当然现在众多的军迷和人们对苏-57都保持这一种质疑的态度,同样我们期待苏-57到底能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惊喜!

谢谢阅读!如果有认同“天明”观点请麻烦点个赞,如果想看更多的文章请关注更多精彩的文章将会持续更新。有不同的意见可到下方评论区进行讨论,谢谢!

2

如果苏-57真隐身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吐槽了;

一型武器装备的技术取舍,通常是根据自身需求和对未来作战环境的设想而考量的,苏57也是如此,但是俄罗斯在PAK FA“未来前线战斗机项目”(也就是诞生苏57的项目)的研制过程中对未来空战环境的设想出了偏差。

PAK FA项目诞生于上世界八十年代末,是前苏联为应对美国ATF(F22)而研发新一代战机项目,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取代米格-29与苏-27战机。

为此米格设计局与苏霍伊设计局相继拿出了自己的初步竞标方案,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米格1.44与苏-47“金雕”,但是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PAK FA计划受到了冲击,不得不将该计划推迟。

▲其实从米格1.44和苏-47金雕的气动结构就可以看出来,最开始俄罗斯的两大设计局在俄罗斯未来战机的设计思路上就选择了重机动而轻隐身的道路。

而俄罗斯之所以会在PAK FA项目上,选择重机动轻隐身的技术思路,其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俄罗斯对未来空战环境的错误理解

俄罗斯对未来空战的思路与美国不同,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与美国各主要航空企业在各类隐身验证项目上取得成功以来,美国就逐步将未来空战的作战环境设想为以精确打击武器为主要手段,隐身超视距打击为主要需求的作战环境,所以美国的五代机项目,无论是诞生F-22的ATF计划、还是诞生F-35的JSF计划,都在战机技术指标确定的一开始,将隐身能力作为未来战机技术的第一需求,战机是主要围绕隐身这一需求而设计研发的。

但是俄罗斯与美国恰恰相反,由于过去前苏联在米格-29、苏-27等四代机在超机动敏捷性上取得的成功,俄罗斯难免不将这种“传统”继承了下来。

而根据俄罗斯对未来空战的设想,如果利用先进电子战技术在远距离外干扰敌方战机雷达/导弹,使其不能在远距离锁定自己,同时利用自己优秀的超机动能力,在远距离外躲开敌方战机的打击,那么当拉进到近距离内,PAK FA就有可能在超机动的加持下利用优秀的敏捷性取得空战优势。所以俄罗斯PAK FA计划就将主要的技术指标当在了“超机动”上,而“隐身性”则相对滞后。

▲俄罗斯新千年复兴PAK FA计划的技术招标中,“隐身性”只排在九大技术需求的倒数第二位,仅强于“短距起降能力”。

在PAK FA原型机T-50首飞后,苏霍伊总经理与苏霍伊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曾多次强调T-50的超机动性,但是对该机的隐身性则一直闭口不谈。

其次,错误的技术跟踪

由于前苏联/俄罗斯一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第一“假想敌”,同时PAK FA计划又相对美国TAF计划落后,所以俄罗斯对美国F-22、F-35的技术跟踪,就成为了后来苏霍伊在研制苏-57的主要技术依据。

但是在这方面,前苏联/俄罗斯又犯了巨大的错误,根据PAK FA总设计师“亚历山大.达维登科”在接受采访时的说法,美国F-22的正面雷达截面积(RCS)足有0.3-0.4平方米左右,要比现在所有国内外航空权威估算的F-22RCS高出一个数量级。

所以达维登科在设计T-50的时候,很可能也是以此依据,认为在五代机中隐身性能并非绝对主要的,只要根据F-22那样RCS达到0.3-0.4平方米或者低于一平方米就可以了。

▲根据苏-57的气动布局情况看,无论是正面可见发动机叶片的直通进气道、凹凸不平的机腹下表面还是进气道前缘的百叶窗结构,苏-57都不像一款隐身战机该有的样子。

当然,在俄罗斯方面看来苏-57的隐身与否并不影响其是全世界最先进五代机的地位,就在今年11月11日,俄罗斯红星电视台还播出了一部关于苏-57的纪录片《从T-50到苏-57》,在这部纪录片中,红星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苏-57的主要设计单位与研发企业,当采访到苏霍伊集团首席开发人员“米哈伊尔.斯特雷茨”时,他是这么说的;

“苏-57战机在一开始就是以多用途为目标研发的,在近距格斗、中距空战、对地/对海打击等所有方面苏-57都远超F22与F35,而俄罗斯军方给苏57的代号含义也可以看出这一点(F22+F35=苏57)”


所以……大家怎么看呢?

3

苏57当然算是隐身战机,无非就是隐身能力好坏的问题而已。虽然苏57经常被网友们戏称为“有史以来的最强四代半”、“苏27的拍扁魔改版”等等,但是从整体设计思想和技术标准来看,也是如假包换的五代机,毕竟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深厚底蕴是任何对手都不能小觑的。既然是五代机,那么隐身能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绝对硬核指标之一,只不过基于不同的机型、不同的作战需求,在各项性能指标的取舍平衡方面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俄罗斯在研制苏57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不足,五代机的开发生产成本对于一个经济规模跟广东省差不多的国家来说,的确算得上是勉为其难了。好不容易拉到印度三哥这个不靠谱的合作伙伴,也没有掏出多少银子就跑路了。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资金投入,苏57沿用了俄罗斯相对熟悉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再拉拉皮、整整容,所以看起来像是拍扁的苏27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技术后遗症。

作为一款隐身战斗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最基本的条件:第一是机体外形设计要符合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不能出现类似角反射器的强反射源,这才是战斗机能够隐身的关键,机体表面的吸波材料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苏57显然没有把这一点当成核心要素来优先保证,而是首先强调的是提高超机动能力和超音速飞行能力(这跟俄罗斯的空战指导思想有关),因此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隐身的外观硬伤。

比如暴露在进气道正面方向的发动机涡扇叶片,金属框架外露的推盖式分体座舱盖,没有做任何修型处理就直接外置的各种感知设备窗口等等,这些短板将苏57的隐身性能至少拉低了一个档次,或者说俄罗斯对苏57隐身性能的要求还没有达到需要考虑这种细节问题的程度。根据俄罗斯媒体公布的数据,苏57的正向雷达反射面积在0.4平方米左右,虽然比起四代机有了巨大进步,但是比起F22、歼20等五代机同行显然有着数量级的差距。

第二是实现武器弹药的内置化,隐身性能再好的战斗机,一旦把武器弹药挂在外面,那就彻底前功尽弃了,所以隐身战斗机必须拥有足够空间的内置弹舱。在这方面苏57同样不容乐观,迄今为止都没有公开过主/侧弹舱的内部构造,以及武器弹药的挂载模式。这或许正是由于苏57采用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造成了主弹舱在结构强度上存在一些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但目前还不够完善。

至于用于发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的侧弹舱就更加神秘了,始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大家最普遍的推测还是其位于主机翼外侧的那对茧包结构装置当中,仔细观看苏57的官方纪录片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端倪,在测试机身主体框架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茧包结构装置的确存在较大的空腔结构,足以容纳一枚小型空空导弹,应该就是苏57尚未公开的侧弹舱,只不过暂时还不能使用罢了。因此苏57经常都是以外挂武器弹药的方式出镜,似乎完全不担心隐身性能受损,也被公认为“唯一不用携带龙勃透镜的五代机”。

作者:刻雨无痕

4

目前,全球范围内具备雷达隐身能力的战机有4款,包括美国F-22、F-35战斗机、我国的歼-20战斗机(传说中的歼-31尚未成型)以及俄罗斯的Su-57战斗机。Su-57虽然是一款隐身战斗机,但是隐身效果相对来说要差一些,相对于其他几款四代战斗机,其雷达反射面积要大一个量级以上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成型的4款四代战斗机(俄制五代)
俄罗斯Su-57战斗机,外形不错!

美国F-22战斗机是全球第一款具备雷达隐身能力的战斗机,其之所以能够达到雷达隐身的效果,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外形设计上采用大倾角和锯齿形结构,包括大角度外倾垂尾、矩形内倾进气口、菱形截面机身以及座舱盖锯齿形开口等,而且整个机身制造工艺也十分优异,从机体结构上尽量减少雷达反射信号第二是机身覆有有雷达吸波涂层,这种隐身涂料是美国在四代战斗机开发中取得最为核心的技术成果之一,虽然吸波效果十分优秀,但是也比较“脆弱”,每飞行一次都要对涂层进行保养,导致F-22战斗机不仅造价高昂、维护保养的费用也居高不下
美国F-22战斗机发射“响尾蛇”近距格斗导弹
外媒报道F-22战斗机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005m平方!(个人表示存疑)

Su-57战斗机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发的一款五代战斗机(美制四代),雷达隐身能力也是其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因此,Su-57的外形设计也是采用了大量的外倾设计,包括大倾角全动垂尾、内倾进气口以及饱满平滑机身等,从结构上尽量减少雷达反射信号。但是,就像其他俄制武器一样,虽然性能不错但是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因此,Su-57本身隐身基础相对较差,此外,俄罗斯在雷达吸波涂层方面一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虽然Su-57也有机身蒙皮涂层,但是工艺、吸波效果都较F-22低一个档次。因此,Su-57的雷达反射面积比F-22要高一个量级以上
“彪悍”的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粗暴践踏”Su-57战斗机,可见其机身工艺比较粗糙!
据称Su-57雷达反射面积约为0.4m平方,比F-22高了2个量级!

虽然Su-57整体隐身效果不算顶级,但是相对于三代战斗机,其雷达反射面积要低一个量级以上,而且目前报道的数据也未必是可信的,不排除有些媒体刻意打压俄制武器的可能,因此,Su-57可以算是一款因素战斗机!当然,目前看到的关于Su-57的相关数据只是推测,曾经有报道说Su-57将会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但是具体如何尚未可知。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俄罗斯Su-35S战斗机在叙利亚战场成功用红外探测系统锁定美国F-22战斗机,看来F-22的隐身能力也未必像报道的那么优秀,虚虚实实、假假真真,只有在战场上见分晓了
据称是俄罗斯Su-35S战斗机锁定美国F-22战斗机的画面!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洗稿!)

5

俄罗斯空天军第五代战斗机——苏-57早前为了检验其应对战争的能力,前往叙利亚开展相关测试。目前对于苏-57战斗机的各种争论不断,比如其弹仓容量是否允许其携带巡航导弹,有人嘲笑苏-57甚至连大尺寸对地打击武器都携带不了。但争议最多的还是苏57的隐身能力。

我们在谈论一款武器装备是否具备某种打击能力时,其实应该讨论这款武器是否有其他作战要素的支持,即不能脱离作战体系单单讨论某个武器有多么厉害。但本文仅仅就其是否具备隐身能力开展讨论。

根据俄罗斯军事记者阿列克谢?列昂科夫于12月14号在俄罗斯媒体透漏的内容我们了解,苏-57战斗机在空中作战中比美军F-35战斗机更胜一筹。他强调苏-57的隐身能力可以使它轻松接近F-35并开展攻击。

而在11月10号,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首席设计师兼总监米哈伊尔·斯特列利茨,也对外强调了苏-57第五代战斗机比美国的F-22战斗机和F-35战斗机更加出色。他认为,美国战斗机除了机动性、多任务性等性能不及苏-57战斗机,苏-57战斗机在侦察、突袭方面也优于美军战斗机。这里的突袭即苏-57战斗机可以依靠隐身能力完成渗透敌方领空的任务。

但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俄罗斯虽然称苏-57战斗机是能战胜美国隐身战斗机的有力武器,但对比美军F-22、F-35隐身战斗机和歼-20隐身战斗机,苏-57的正面雷达反射面积(RCS)更大。

为了使苏-57战斗机具有优秀隐身能力,苏霍伊设计局在设计机体时为其加入了大量外倾元素,这就包括了苏-57的大倾角全动垂直尾翼,采用内倾设计的进气道,并让苏-57的机身尽量减少各种外凸装备,减小横截面积。

然而苏-57如同所有的俄罗斯武器一样,尽管苏霍伊称它性能强悍,但苏-57的制造工艺还是较为粗糙,铆钉也有外露现象,一些机载设备也不得不凸出机体。况且俄罗斯在隐身吸波涂料领域的建树一直不大,因此它的隐身水平相比于F-22甚至歼-20,还是比较低的。

但从现在来看,苏-57隐身战斗机的许多数据还不太明朗。俄罗斯相关技术部门甚至决定在苏-57战斗机加装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但是进展如何依然是未知数。检验苏-57战斗机是否真正具备隐身能力不可纸上谈兵,还要靠真实的战争才能检验出它的真实水平。

6

(丫丫军事研究)首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是肯定的。众所周知,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苏-57被定位为俄罗斯空军单座双发隐形多功能重型战斗机,其前身为T-50战斗机,2017年8月11日被正式命名为苏-57。俄罗斯计划用其取代苏-27,与美国F-22战斗机抗衡。

苏-57战斗机具备超机动性能、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音速巡航等特点,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具备空中格斗和对地攻击能力。

从近期俄罗斯电视台播放的苏-57宣传片中可以发现,苏-57采用性能优异的推力矢量发动机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两个串列布置的载弹仓展现了强大的火力;可发现400千米以外的目标,并同时跟踪30个空中目标,可见,苏-57的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苏-57采用的是直通式进气道,并毫无遮挡,因此其隐身性能不断遭人诟病。其实各种吐槽都是源于军迷们对这款战斗机的期望值太高了。人无完人,同样的在隐身战机的设计制造上也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军的F-35。

澳大利亚出天价采购F-35,而F-35昂贵的造价和全寿命成本曾令澳大利亚政府遭受猛烈批评。为此,澳大利亚政府极力宣传F-35“物有所值”,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赶紧表示F-35的隐身性能远超歼-20。然而洛马很快被“打脸”,出纰漏的正是其引以为傲的F-35战机的“隐身性能”。 事实上,在澳大利亚空军在本土接收第一批F-35战机的当天,美国媒体便曝出,F-35严重“水土不服”,其隐身涂料耗损远超预期,可能需要每飞一个架次就得重涂一遍。如此这般,让花费重金的澳大利亚情何以堪啊。

7

首先来说苏-57肯定是算一款隐身战机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苏-57的隐身水平应该来说连我国的歼-20都比不上,更不要说美国的F-22了。


苏-57的设计有点像拍扁了的苏-27。应该来说,俄罗斯的设计人员肯定是在参考苏-27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这也符合技术的延续性,在清理之中。与苏-27相比,苏-57的设计之中考虑了很多隐身设计。比如机头,机舱等都与F-22类似,具有典型的隐身战机的特征。武器采用内埋式弹仓,机翼与尾翼的前后缘平行,等等,这些都能够降低飞机的雷达波反射面积。


不过苏-57在隐身设计上也有很大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其发动机短舱。与苏-27类似的发动机短舱虽然在进气道上也采用了S形状,不过还是不能完全的遮挡住发动机的叶片。光这一点都能将苏-57的雷达波反射面积拉大一个数量级。

这可能是设计思想的区别。俄罗斯在战机设计上还是以机动性能为主,隐身性能为辅。从苏-35在航展上做的诸如落叶飘等各种机动动作就可见一斑。苏-57全机扁平,采用升力体设计,翼载比较低。进气道与苏-27类似,有助于改善飞机的大迎角飞行性能。而美国对隐身性能的注重程度要比俄罗斯高得多。从F-117,B-2,到F-22,F-35,美国人在隐身技术上的研究上也要比俄罗斯花费的精力大的多。


未来的空战视距外攻击的可能性要比近距离缠斗的可能性大得多。因此就目前来说隐身性能对于未来的空战意义极其重要。不过,虽然苏-57在隐身性能方面做的并不特别的好,不过苏-57的雷达反射面积较三代机来说有质的差别。因此,苏-57依然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隐身战机。

8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给隐身飞机本身下一个定义,因为隐身并不是指雷达完全瞧不见,而是在更近的距离上才能瞧见。那这个就有一个隐身的界定问题,我认为只要一架飞机它的雷达RCS能够做到典型四代机RCS的1/10,那么从某种意义上它就应该被算作隐身飞机。

下面我列出一些物体的雷达RCS(平方米/分贝),如无特别说明都是正面

  • B-52(100/20)

  • 苏-35(2/3)

  • 阵风(1/0)

  • 人(1/0)

  • 鸟(0.01/-20)

  • F-35侧面和后部(0.01/-20)

  • F-35正面(0.001/-30)

  • F-117(0.003/-25)

  • B-2(0.0001/-40)

  • F-22A(0.0001/-40)

那让我们看看苏-57是一个什么水平。目前根据俄罗斯自己给出的数据,苏-57可以在全向做到RCS不大于0.01平方米。如果真是这样,这已经达到了F-35的等级。虽然还比不上F-22A和B-2,但是已经比很多4代和4++代飞机的RCS小几个数量级了。就算是俄国人的数据有些水分,哪怕是只有正面能够做到0.01平方米,也比苏-35低了两个数量级。如果这不算隐身的话,什么算隐身?下图是网络上搜集的苏-57(PAK-FA)战斗机的全向RCS数值,可以看到比较靠谱的是只有前方一个很小的范围内0.01。

再看看,苏-57的外形其实是经过隐身处理的。所有的斜边都是平行的,保证反射波集中射向一定的方向。

苏-57在隐身上最被诟病的一点是它的S型进气口并不能像F-22和F-35上的同类系统那样遮盖整个发动机进气风扇。俄罗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进气口屏障(它具有除防止FOD之外的第二个功能)和发动机风扇前面的雷达波阻挡器来缓解。后者和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上的同类装备类似。

因此,我认为苏-57也许没有美国的F-22/F-35,甚至我国的歼-20,但是绝对算得上一种隐身飞机。

9

很多军迷称苏57不就是“拍扁的苏27”,性能不怎么样,尤其是隐身性更值得怀疑了,甚至网上很多人都质疑苏57能否进入五代机行列都存在问题(俄罗斯人称为五代机)。但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的军事专家确实也对苏57的隐身性提出了很多意见,甚至俄罗斯人自己也没有避讳,在红星电视台的节目公开了苏57正面雷达发射面积高达0.4~0.5㎡,这与F22、F35、歼20战机具有相当大的差距,以上三款的正面雷达隐身面积仅仅只有0.01~0.05㎡。当然影响苏57的隐身性因素有很多,比如直通式的进气道就可以直接照射到发动机叶片,整个腹部隐身性处理也不是很干净,甚至局部的进气道位置与机腹都接近90°,更别提零部件之间没有采用锯齿工艺处理了,甚至各种光电探测设备就像三代机一样安装在机体表面上,没有进行任何隐身处理,可以说苏57在隐身工艺细节方面一点都不讲究,因此全身隐身性并不特别理想。

虽然隐身性能差了一些,但却很少有军事专家去质疑苏57是否属于五代机的问题,作为俄罗斯 精心设计的重型五代机,苏57在其他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优势,甚至还有一些绝活,这些在我们的歼20上还没有看到,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下面就具体分析几点:

第一 苏57尤其重视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他的雷达不是一个波段,而是采用了多波段雷达,除了传统的机头位置的相控阵雷达外,其机身两侧和机翼前缘还安装共形天线雷达,也就是雷达天线与飞行外壳共一个外形,连曲线都一样但却不是一个金属外壳,这是一个可以透过电磁波的天线装置。从媒体的一些信息来看,苏57遍布周身和机翼的共形雷达高达5~6个,可以360°球状的监控战场态势。而且苏57雷达中还有波长较长的L波段雷达,其对隐身目标具有不错的探测效果。

除开相控阵雷达,苏57在机身各处分布着101KS“环礁”光电套件,“环礁”由101KS-V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装置、四个紫外线导弹接近警告传感器(MAWS)、两个101KS-O红外定向干扰传感器、一个用于低空飞行和降落的101KS-P小型前视红外传感器组成。甚至这些都还不能满足俄罗斯的需求,苏57在试验飞行中还展示了一款隐身光电吊舱,光电红外特测设备对隐身战机的探测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第二就是加强了电子对抗,强调格斗能力和电子对抗是苏俄的传统,苏57也不例外,除了安装全新L402“喜马拉雅”电子战系统,苏57还创新性的装备了红外定向干扰设备,这是以前任何战斗机都没有采用过的,苏57算是创新性的开了先和。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格斗弹采用的红外导引头都是阵列式的,他是由4*4、8*8、16*8单元组成的红外探测器,并非传统那种1个或者2个红外探头,阵列式的红外引导头能够将接收到的目标识别出机身、机翼、机头、机尾不同的红外温度,这样形成一个大致的成像,比如飞机的形状或者其他目标形状,而我们经常在飞行航展表演中看到的飞行表杨往往都会“啪啪啪”打出一大串光彩炫目的红外干扰弹,这些干扰弹燃烧温度很高、红外辐射很强,第一代和第二代空空导弹由于识别能力不强就会朝着红外特征最显眼的目标飞去,因此这些干扰弹往往能在危机时刻救命,可面对这种阵列成像的红外引导头,打出干扰弹就是一个点光源,在这类引导头面前会被直接过滤掉,也就基本失去干扰效果变得无效了,阵列红外导引头只会追着有形目标、而且尾部红外特征强的目标飞去并攻击。而苏57安装的红外定向干扰器就专门干扰这种成像式的红外引导头,如果能精准定位导弹位置法和激光对导引头实施干扰,让其无法定位,那么在面对红外格斗弹的威胁时就有了自保的可能。苏57首次采用了这种红外定向干扰器,这是一种创新型的新技术,至于实战效果如何当然还需要检验。


第三 苏57的机动能力也是五代机中最强的存在,这一点应该没有任何疑问,只是很多军迷都认为超视距空战下狗斗好像多余了,想想当年空空导弹服役认为火炮无用的年代,轻视狗斗恐怕会是一样的下场。

从以上我们可以知道,苏57的是一款近距格斗性能非常强悍的重型战机,另外苏57各种航电、光电设备来看,其在监控空中战场态势、收集空中情报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我们决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这就是一架“拍扁的苏27”,虽然苏57在隐身性能上查了一些,但同时他也有很多的新东西,他之所以能够跻身到五代机行列,其在战场态势监控、红外成像干扰、超机动性能上都是有独到之处的,甚至很多方面都具备非常好的创新性和超前性,因此我们不能轻视苏57的空战能力,轻视敌人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10

苏57整体上遵循隐身原则,但是首制于主客观因素使其在隐身细节方面处理不佳,整体隐身性能在五代机中垫底。

俄罗斯的苏57是一款争议非常多的五代机(我国标准四代机),追捧者对其优异的机动性能赞赏有加,也有一些军迷对其费拉不堪的隐身性能嗤之以鼻,甚至认为这种战机算不上真正的五代机。

即便是吹牛成性的俄罗斯媒体那边,虽然仍然把苏57吹爆为吊打F22、F35的世界第一战机,但是对于该机的隐身性能也非常的“实事求是”,毕竟苏57的隐身性能确实相当一般,不那么好忽悠,比如那直通通的进气道(虽然使用了超级大黄蜂上类似的叶片屏蔽装置)、座舱前外露的光电设备、以及机腹硕大的深沟都是肉眼可见的破环隐身。

虽然当今各型五代机雷达反射面积数据都是顶级机密,但是通过模型计算还是大体上能窥探一二,一般认为苏57在当今各型五代机中隐身性能排名垫底,其前向RCS在0.4-0.5平米左右,较F22、F35、歼20差距较大。

基于此,有些军迷认为苏57的前向RCS与阵风这种对机头方向进行过隐身优化的四代半战机相当,所以得出结论苏57算不上五代机,顶多算作4.75代。其实即便苏57的前向RCS值与阵风、歼10C、超级大黄蜂等进行过隐身优化的四代半相当,但是真正使用时其隐身性能仍然要强于一众四代半,毕竟这些四代半战机都要外挂大量的副油箱和弹药,其雷达反射面积要比武器内置的苏57大得多。

客观的说,苏57在整体布局上遵循了基本的隐身设计原则,比如机翼、机身平滑过渡,减少容易造成电磁波反射的尖角和平面、采用外倾双垂尾、机翼外缘的平行设计、使用吸波涂料等。,这样的隐身设计比半路出家进行修改的四代半战机要好的多。但是受制于各种原因,俄罗斯在苏57的隐身设计上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根据模拟计算,苏57前、后向的隐身性能尚可,但是侧面隐身性能较差,这说明苏57在隐身设计上重点优化威胁最大的前后方向,而侧向隐身设计就顾不上了。

苏57在隐身性能上的这种取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80:20”准则,这种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前面80%的收益用20%的成本就可达到,但是后面那20%收益却要付出80%的成本,相信大家都对这个准则有切肤体验,比如学习成绩的提升。俄罗斯从自身技术积累和财政能力出发,选择了用较少的成本达到凑合能用的水平,但是放弃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对最后(也是最能体现性能高低)的性能进行挖掘,这种取舍说的好听点就是追求性价比,而不是追求绝对性能。

无论军迷的褒贬是否客观,笔者觉得苏57是当前俄罗斯能够拿出的最好、最合理的五代机型号,因为武器装备的研制不是军迷脑中的天马行空,必须要考虑到技术、资金、生产、装备、维护的方方面面,这就像我们普通人娶老婆一个道理,白富美谁都喜欢,但是不是谁都能娶的上、养的起。而充分利用苏27系列研制成果、生产设施、使用经验和维护保障体系的苏57,正是对于当期俄罗斯来说最适合的选择---虽然并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