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教育的可怕之处:不读书的教师拼命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你怎么看?

教育的可怕之处:不读书的教师拼命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你怎么看?

2020-10-30 15:34阅读(62)

教育的可怕之处:不读书的教师拼命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你怎么看?当有教师,还是其他行业的人真的读书很少吗?这会造成什么危害呢?:我是一名老师,

1

我是一名老师,对于题主提及的“教育可怕之处:不读书的教师拼命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我的观点是,不敢苟同!

原因如下:

1.“不读书的教师拼命教学生”,这句话想说明的是什么?我理解是说,现在的教育是可怕的,现在老师就知道拼命教学生,不知道看书。

那么我想要说,现在的教学成绩下滑了吗?教出来的学生智力水平下降了吗?如果拼命教学生的老师,他们要是没看书的话怎么能教出来成绩优异的学生呢?

殊不知,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教师要学习钻研多媒体技术,做精美的课件;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潜心搜集归纳其它学科中与授课知识点相关的素材;随着经济发展知识更新,为了给学生准确的答疑解惑,为了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要多方位钻研新教材、精心备课;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性突出,为了要更好地管理班级,班主任要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研究管理学生的方法;学校每月还要定期组织老师业务学习、政治学习。

请问,教师这样做不是在学习吗?不是在读书吗?

2.“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这句话应该是说,家长只知道育儿,不知道读书。我认为这句话讲得有些片面。因为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学习,很多家长能够主动查阅学习育儿知识,发现孩子学习生活存在问题之后,会主动地查阅资料,寻找解决的办法。

3.教育的可怕之处。我认为教育的可怕之处并非是“不读书的老师拼命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

教育的真正可怕之处是当今社会环境影响下,家长对孩子的娇宠与溺爱,社会对学生的溺爱;社会对某些家长无理状告教师的纵容,使现在老师身处害怕被告、被伤、受处分而对学生不敢管的境地。

如此,孩子的将来会怎么样呢?教育会如何发展呢?未知数。

以上是我个人拙见,大家的看法呢?






2

我十分赞同你的观点。

不读书的老师拼命教学生,培养出来的顶多是解题机器,德智体美劳诸个习都被搁浅。这些老师往往以一好遮百丑。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孩子适应社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世界是异质的、多变的、未知的,既有机遇也有危机,需要责任感、创新心和实践力来支撑,而这些喜养是以情感、智慧、技能、知识、语言为底子。单纯的知识教学哪怕学生掌握了100%,而不顾其他,则教育成功也只不过是1/5的成功,拿到德智体美劳中考察,教育成功率不足6.25%。责任感、创新心、实践力徽而又微。

教师有继续教育,应该是读了书的。然而,网上授课教师打开授课平台,然后做别的事,然后东转西抄凑答案,提交后得合格了事。集中面授县市级继续教育基本上讲考题做考题,让教师继续做解题机器。省级继续教育网上学习如前,面授有主题,有理论,有答疑,但学员手中无读本。教授讲了自己的观点,让学员记笔记,便甩手走了。最后,测评对培训满意度,说声回单位接受考核,告诉学员回去打印结业证,完了。这不知是不是走过场?

校长培训还有趣些,通知学一个月,交了费报了名领了书,就回当校,到最后天做完培训终期工作,就领结业证。校长办学理念,办学笨略等等依然如故,贪、馋、懒变本加励,当然抓应试教育有一套了。

首先,上级不准办重点班,他办实验班和普通班,或者直播班和提高班。

其次,政府不准成建制补课,教师私下补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期三,下令周考,月考、半期考,期末考,阅卷不过夜,统计分析不过夜,报表到手不过夜,试卷讲评不过第二天,备课组周考小结,年级部月考总结,期中期末考试学校总结,并按班评发奖金。

这样炉练的铁,多数贪婪、自私,任性,暴力,脆弱。

建议教学行政机关严肃教师培训。

家长不读书拼命教孩子更可怕,尤其低学历的家长。

他们凭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教人,教出来的是他们自己的克隆。我有个亲戚自己没上过学,但家庭搞得富裕,其经验就是奸巧,因而闲时教子女奸巧,卖东西如何少称,买东西如何扣钱。结果五个子女三个像他那样小里小器,做不成什么象样的事。真是“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什么藤儿结什么瓜。”

他们不注重修养,言行举止随,经过潜移化,孩子也了翻板。还是上面那位亲戚。这人奸巧到连不孝顺双亲,有东西带着子女躲着吃,或煮个吃独食。子女学着,现在这人80多岁了,行动不便了,没有儿女真心实意赡养这个人。真所谓“屋檐水点滴,滴滴滴现垱。”他们不懂装懂,瞎说一气。一位家长教读二年级的孩子口诀除法说“乘法就是除法”,结果害得老师纠错半年未果。

基于上述认知,我建议各类云校走向家长教育,或学校用钉钉视频会议空间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习育人策略和辅导作业。

3

教育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教育本身,可怕之处恰好在于“自以为是”的人。

谁说教师不读书,不读书何以成教师?家长不读书,不读书何以有工作?

教师,家长,都是步入社会有职业,有工作的成年人,读书时间自然不能跟在校学生相提并论。另外,什么是读书?捧着一本书,坐在板凳上,书声琅琅吗?社会就是一本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只要善于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知识。

4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问题。

针对所提问题:“不读书的老师拼命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现进行如下分析回答如下: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都需要不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头脑,不断的跟进时代变化。只有通过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增加自己知识、阅历的同时,把自己的经验有效的传授给他人。



老师需要终身学习,才能有效的教育教学

老师是人类知识传播的灵魂工程师,是人才的塑造者。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应该遵循并坚持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理念,持续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的做到教书育人,才能把基本知识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

一年读不了基本书的老师,甚至一年都不读书的老师,没有读书计划的老师,请问教育好你的学生?如何传授知识给学生,有的会说:我熟悉建材,我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个没问题,也是在践行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职责。

问题的关键是:始终保持自己八年十年不变的教育教学方法,能把知识有效教授给学生吗?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并不是每个群体的学生,甚至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你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之所以很累,很辛苦。他们需要不断的终身学习,需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不同需求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知识是否能有效传授做不断的更新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了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职业精神。

老师需要不断反思,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

老师不但需要终身学习,而且还要时常对自己以及教育教学课件进行反思。一个懂得反思的人,是非常强大的,甚至是非常可怕的,可怕到你无法想象他是如何努力来成就现在的自己的。

所谓反思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反省,简单点就是自我总结。作为一名老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进行反思,根据学生们的适应情况再结合科目知识如何有效传达进行思考。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不但对自己内在修养和涵养有好的提升,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应有的“威严”。


反思教学工作,反思课程设计和开发,反思学生需求,反思自我学习等等,其实最大的收获还是自己。有句话说得好:过程可以骗人,但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老师的教学成果可以在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中得到反馈,通过不同的反映再结合自身情况做调整,赢得更多学生的尊敬和校领导的表扬。

家长拼命育儿需要有适合孩子的有效方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做父母的殷切希望和愿望。教育子女确实是一件有难度、有高度、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出身农村的孩子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孩子通过学习这条捷径的道路跳出农门。

子女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看到“果”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之所以要拼命的把孩子想法设法的进行各方面学习,让孩子成为佼佼者。


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千万切记不要进入一个误区:只要别人孩子学的,我家孩子也不能落下;别人没学的,我家孩子必须学。不考虑孩子的内心真实感受,不征求孩子的意愿,一味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到最终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孩子累,家长也累,大家都忙活半天,到最后有可能没有理想中想要的结果。

孩子的学习也是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的引导的,一个好的读书氛围的家庭,孩子沉浸其中,不会感染也被好读书的父母而感染。何愁孩子不优秀?何愁孩子落后于他人?

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不读书的父母,没有读书习惯的父母不但自己不能成长,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一味的要求孩子要做这些做那样,而自己无动于衷,什么也不干。相信父母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但一个真正希望孩子优秀的父母,是用更多的身教去影响孩子,而不是整体“说教”孩子。


既要言传也要身教,更多的身教更有利于带动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竞争激烈的社会和人才,需要的不是你所有面都得会,需要合适的接触,同时有自己擅长、专业的,才能更好的竞争。

每个人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并吸收新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豪言壮语的说,他读的书已经够了,学习已经够了吧。学无止境,也提示我们学习知识没有终点,唯离去也只是个人的终点。

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唯有坚持不断的自我严格要求持续学习,充实自己,丰富头脑,不断“修练”。想要不被“适者生存,不适淘汰”的生存法则所抛弃,充实壮大自己是唯一途径。

人的进步才能促进社会进步,才能体现人的生存价值,才能提升自我生活品质。世上从来都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就像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即使有,那也是短暂的。自己拥有的,才是最靠谱的。


老师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有效的做好教书育人;父母培育孩子不能只“言传”,还得以身作则的自我学习引导;活到老,学到老,是提醒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方能不被淘汰,方能有益于传授知识给他人。


5

看题目我真的想翻白眼,不知提问者是几世纪的人。家长(有些)不读书育儿我相信是有的,但现在的家又有多少没读书呢?瞎扯!

要说教者不读书哪就更冤枉国家了,为什么我说你冤枉国家,不说你冤枉教师呢。因为我们的老师每个人的学历都是大专有些是本科学历的,除了上好课以外,每个假期都集中进行学术培训、各类的短训班,而且还要安排网上学习,现在的老师是教到老学到老。不要看见老师出去买东西或出外游玩,就认为他们不学有术误人子弟,如果这样认为真是大错特错了。

6

首先,我坚决反对这个论调!

据说首先提出这个论调的人,是一个自称为教育家的俞姓商人。是的,在我眼里,他只是一个商人,为了他的上市公司,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知道,他所说的“不读书的老师”初衷是批评教师只顾着教书,忽视自身的提高。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我们慢慢的来剖析一下。

一、教师的职责

提到教师的职责,我想人们会脱口而出,“教书育人”嘛!我们再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认识教师职责的。韩愈在师说里是这么定义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本职不是追求自身能达到多高的峰顶,他们是园丁,满身泥土,只为花开的芬芳。他们是蜡烛,燃烧着自己,只为照亮别人。面对这么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你怎么忍心责备他们“不读书”?他们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都比他们都有出息,都混得好。对这些甘为人梯的人,你怎么开得了口去奚落羞辱?

二、教师真的不读书吗?

有人说别把包子不当干粮。我说请别把师范不当高校。也许俞姓商人自己出身北大,天然自带优越感。但是,如今的教师们好歹也是师范大学(学院)出来的,也有那些非师范的大学生立志从教的,不管怎样,大家都是书读出来的。更何况我们工作后,天天被领导教诲“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那一桶水,我们不断进修学习,甚至连假期都要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为了紧跟时代潮流,我们依靠网络和大数据,不断自我充电。是不是在某些人眼里,读书就非得拿着一本书才算?

不做老师的人是很难想象老师所承受的压力的。我不否认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忽视自我提高靠吃老本混日子的人。但是就是这群教师,面对单位的绩效考核,面对强制推行的县管校聘,面对老了老了还有可能面临下岗的现实,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也在努力的改变!

我想对那个论调的支持者表示感谢的是,他们总算知道,教师是在“拼命教书”。是的,如果你真的能沉下心来了解一下教师,你会理解并尊重的。

三、家长拼命育儿有错吗?

世上的人有千千万,那么就会有千千万万的家长。无论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还是目不识丁,下里巴人,没特殊情况总要为人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拥有什么心?无非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已。实在看看成不了龙也成不了凤,那就图个一生平安。为了这么个朴素的理由,“拼命育儿”,难道这也很可怕?莫非在有些人看来,要育儿,得先自己饱读诗书?这种观点我怎么就感觉有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挖地洞”的感觉。

天地君亲师,面对“亲”(父母)、师(教师)的教育培养,我们需要的是努力,是感恩。不要动不动就“可怕”。可怕什么?我觉得最可怕的恰恰是学生不信师道,孩子忤逆父母。自以为领先潮流,实质如墙上芦苇,嘴尖皮厚腹中空。前些天,因为疫情,许多地方都上网课。有位教师,因为过了晚上十点还在催交作业,被学生和家长举报!我震惊!作为一名教师,我这才真正的觉得可怕!

当然,我反对这个论调,但我也会借此勉励自己。为了不误人子弟,自我提高还是要心心念念记在心里的。

7

据说这句“教育的可怕之处,不读书的教师拼命的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是一个社会名人所讲。

首先我认为这句话本身就有一些不妥的地方,不适当的地方。

(一)下面我们来看下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比如说: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

简言之 “教:上做下学(或模仿);育:正确态度对待客观。”教育最终目的是以正确的习惯和态度对待客观”。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从教育的定义来分析,现代的老师和家长哪怕是,因为有几天没时间不读书,也不至于变成教育中可怕的之处!因为教育是学校教育,也不只是一个老师。家长也只是孩子的监护人,守护保护好孩子的健康,这是家长的育儿职责!

(二)“教育的可怕之处,不读书的教师拼命的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这句话想表明的意思是什么呢?指责老师不读书就教学生,指责家长不读书就养育孩子,因为他们的不读书,然后就变了教育的可怕之处!以上是我本人对这句话的理解!

许多名人,因为名气盖过了学识,就可以仗着名气,去随意指责别人。就像特朗普,仗着他是总统的光环,经常指责他国!这已经成了现代名人的通病,得治!得好好治治!

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要以为是所谓的名人就随意指责别人!侮辱别人!说些无中生有的话!有些名人们要管好自己的嘴,要知道祸从口出!

这次的特朗普就尝到祸从口出的苦果,一句没有任何依据的话:消毒液可以治新冠病毒,害惨了多少民众!

成年人对自己说出来的话总得负责任啊!总统就像是一国之君,我们中国皇帝的话,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又俗话说得好,狗嘴吐不出象牙。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耳朵是很尖的!社会名人虽然有些名气,那也是得到群众认同才算真名气,否则也是徒有虚名!

(三)老师是教书育人,家长也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如果贬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那么谁来影响和教育孩子?难道只指望教育机构来培养孩子!

老师的力量是无穷,因为有无穷的老师,古代,现代,书籍,生活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热爱老师!我小时候,就是从老师那里获得了知识,很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老师是伟大的灵魂工程师!

家长带给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现代的家长经常学习,听书看书为养育孩子付出了所有!我是从学生的家长身上看到的,为了能教孩子,还专门再进行自学!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赞美!

综上所述,建议我们的社会名人,在名气提升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学识。对自己所说的任何公众场合公开的话,要谨慎,要调查清楚才有发言权!不要仗着名气,随意去指责和贬低他人,只为抬高自己!

欢迎关注@爱才思贤,祝您有个幸福、成功的人生!

8

教育的可怕之处,不读书的教师拼命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我觉得这个说法。应该欠妥。应该改为教育的可怕之处,不学习的教师拼命教学生。不学习的家长拼命育儿。因为知识不仅仅是只能从课本获得,在实践中也能获取。



为什么说不学习的老师家长教育孩子很可怕?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周围的事物都在发生改变,如果我们的思想观念停留在以前,做不到与时俱进,那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身为一名老师,如果还用以前的方法去教育学生,那肯定是行不通的。比如说以前的老师,如果学生犯错了,可以拿教鞭去打学生的手心。换做现在,你还敢这样做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你还像以前一样,用以前的方法去管理学生,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同样的道理,家长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去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老师家长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多阅读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但是只是读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总结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知识不仅能从书本上得到,也能从实际生活中获取。



结束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总结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9

教育的可怕之处:不读书的教师拼命教学生,不读书的家长拼命育儿!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真的,教师不读“书”,家长也不读“书”!

但是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书?

一个英语老师喜欢文学,天天抱着小说看,算是看书吗?若是,他没有看“英语著作”,若不算,难道小说不是书吗?

一个语文老师特别喜欢玩数学,没事就刷数学题,算是看书吗?试卷集算是书吗?

新手妈妈大都在怀孕初期就开始有意识的搜集各种育儿知识,不论是道听途说的,还是从网上翻到的,她们算是看书吗?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传统的纸媒已渐渐没落,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捷,我们不能用传统眼光看待“读书”这件事!

我想,题主的主要意思是:现在很多老师、家长都不学习,就开始“教育”孩子了!

先说教师:

老师平时的活动特别多,虽没看“书”,但却时时在“学习”的路上:每节课后写的教学反思,是学习吧;参加学校每个星期的公开课,是学习吧;参加教育局每年开展的教师进修项目,是学习吧……

老师可能真的没有看传统意义上的书,但是大部分老师都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

再说家长:

真正有时间、有情怀坐下来看书的家长真不多!但是他们学习的途径并不少:老人的经验传授,各种媒体的育儿大师,虽然效果不敢说,但也不能说人家不学习啊!

综上所述:老师、家长并不是不读书,只是读书的形式改变了;读书是方式,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中去才是最重要的!

10

这个问题一看就是当今某类家长提出的,带着一股怨气。

一位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慢慢摸索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经验,难道不是提高自己?一位每天学习新知识、知识面宽广的老师和全市升学率高的尖子班的老师你选哪个?最后不都用脚投票选择了升学率高的班吗?甚至花钱进去。我这么多年看到的是:孩子低年级时要求这要求那,等到中考、高考时就一条,老师我孩子能考上XXX就行!

不如反思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国家现在是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在做教育?是不是待遇最好的是一线教师?或者说为什么教育工作者普遍男老师少?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再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