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蒙古军为什么打到东欧就停止了?为什么不打下全欧洲?

蒙古军为什么打到东欧就停止了?为什么不打下全欧洲?

2020-10-22 18:31阅读(71)

蒙古军为什么打到东欧就停止了?为什么不打下全欧洲?: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祖孙三代蒙古大汗都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西征。其中以窝阔台汗发动的那次西征声势最

1

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祖孙三代蒙古大汗都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西征。其中以窝阔台汗发动的那次西征声势最浩大,杀戮、破坏最惨烈,差点征服了整个欧洲,历史影响也极为深远。

拔都西征

公元1235年,窝阔台继挥军灭金、侵宋后,威望与日俱增,遂开始策划又一次大规模的西征军事行动。这次西征,被《蒙古秘史》称为“长子西征”。据记载,窝阔台汗本想率军亲征,但察合台建议,命各支宗室的长子替汗西征,各万户、千户、百户那颜(蒙语“官员”之意)以及公主、驸马的长子都要随军出征。窝阔台采纳了察合台的建议 。决定派遣诸王以及官员们的长子率军西征。但参加这次西征的并不仅限于长子。

此次西征的参加者与领导者大都是成吉思汗的孙辈 。拉施特·哀丁在《史集》中列出了他们的名字:术赤子拔都、斡儿答、别儿哥、昔班,察合台子拜答儿、孙子不里,窝阔台子贵由、合丹,托雷子蒙哥、拔绰儿等等。大军出征前,窝阔台汗明确指示:“这次远征的皇子和大臣们以拔都为首”,因而各种史籍都习惯性的把这次西征称为“拔都西征”。拔都虽为西征统帅,但这支远征军的灵魂人物是骁勇善战的大将速不台,他曾经参与过成吉思汗西征,在灭金之战中又屡建奇功,足可做诸王的指导者。

征服钦察

《蒙古秘史》记载,1236年春,速不台和诸王率十余万大军誓师西行。秋天,大军抵达不里阿儿境内(今俄罗斯维亚特卡——伯利亚纳以东地区),与先期到达的拔都兄弟会师。

蒙古军开始围攻不里阿尔城,这是一座用木料构筑的大木城,早在此前的1223年成吉思汗西征时哲别与速不台曾经攻打过这座城池,但未攻克。此次一举攻破,遂大肆掳掠,还纵火将木城焚毁。冬天来临后,蒙古军沿伏尔加河而下,向钦察草原腹心深入,居住在玉里博山中的钦察首领之子班都察见蒙军势大,自知不敌,遂率部众归附。另一位钦察首领八赤蛮不肯投降,聚众抵抗,被蒙军一举击溃,八赤蛮落荒而逃,藏匿到里海的一个小岛上。蒙哥率军衔枚急追,泅渡登岛,擒杀八赤蛮,将其残余部众尽数诛灭。蒙军随后又攻击了钦察附近的阿速人。后来,蒙古军将钦察忽坦汗的军队彻底击溃,忽坦汗率残部逃往马扎尔(今匈牙利)境内。

至此,成吉思汗、术赤父子生前都很喜欢的钦察大草原成了蒙古人的驻牧地。

攻伐罗斯

《史集》记载,公元1237年秋季,拔都与诸王商议后准备征伐罗斯(13世纪的罗斯并非今日的的俄罗斯,它很小,只包括今日欧洲部分的第聂伯河中游地区,其首都是今日乌克兰的基辅)。蒙古军首先击服摩尔多瓦,随后开至梁赞国。

拔都向梁赞公国大公玉里吉(尤里·伊戈列维奇)提出全体居民按年缴纳税赋,被大公拒绝。伊戈列维奇大公一面派人向附近各公国求助,一面派儿子率使团携带礼品去拜见拔都请和,拔都不许。史载,1237年12月16日,蒙古军将梁赞城围得水泄不通,随后开始攻城。城中军民浴血抵抗,激战六天六夜,蒙古军破城,伊戈列维奇大公被执杀;守城军民们大部分惨遭屠戮,一部分被烧死。拉施特写道:“一切都荡然无存,只剩硝烟、焦土与灰烬”。

捣毁梁赞城后,蒙古军队经科洛姆纳、莫斯科转向弗拉基米尔公国,一举击溃弗拉基米尔大公弗谢沃洛多维奇的军队。彼时的莫斯科城很小,居民也没进行抵抗,仍被蒙古军烧杀抢掠,守城大公也被蒙军俘虏。1238年2月3日,蒙古军兵临弗拉基米尔城下,随即展开围攻,四天后城陷,蒙军大肆掳掠,还纵火焚城。不久,整个弗拉基米尔公国全部被蒙军占领。3月4日,西齐河之战爆发。拔都大军击溃前来增援的罗斯军队,弗拉基米尔大公弗谢沃洛多维奇战死。蒙古军分兵四出,先后攻取罗斯托夫、戈洛杰茨、雅罗斯拉夫、德米特里耶夫、尤里耶夫、沃洛科等城市。

三月,蒙古军向诺夫哥罗德方向进发,不久因天气转暖,河水解冻,道路泥泞难行,被迫回撤。拔都率军后撤时转向东南方,顺道攻击柯基尔斯克城,该城很小,但守城军民顽强抵抗,蒙军苦战四十余天方才攻克,拔都大怒,下令屠城。拔都率军返回钦察草原休整了一段时间,接着又返回罗斯境内,朝着第聂伯河流域开进,攻灭了比列亚斯拉夫尔公国。冬天,蒙哥、贵由率军进攻定居库班河流域的阿速人,围攻阿速都城蔑切斯,因守城军民拼死坚守,三个月后才陷落。阿速贵胄杭忽思率部投降,蒙哥命其子阿塔赤率千名阿速军人随征,并做先锋。

1240年夏季,蒙军包围基辅,蒙哥派人进城招降。基辅人杀掉蒙古使者,基辅大公乘夜逃往马扎尔(匈牙利)。不久,拔都率蒙军主力开至,随即展开攻城。蒙古军征调汉人工匠用攻城机械投石击破城墙,从豁口冲进城去,在教堂附近与守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负责指挥守城的德米特尔千户受伤被擒,因表现英勇被拔都赦免。占领基辅后,蒙哥、贵由被窝阔台汗召回了蒙古。

连灭波、匈

1241年春,蒙古大军征服罗斯公国后继续西进。蒙古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拜答儿与速不台子兀良合台率领侵入孛烈儿(今波兰),另一路由拔都、速不台率领捣入马扎尔(今匈牙利)。当时的波兰内讧不断、四分五裂,其国王无力组织抵抗。2月,拜答儿、兀良合台率军横渡维斯瓦河,连破桑多梅日和克拉科夫(彼时波兰的首都)二城,所经无不残破灰灭。蒙军随后进入西里西亚,强渡奥德河,进攻西里西亚都城弗洛茨拉夫。西里西亚大公亨利在利格尼茨城集结了孛烈儿(波兰)军、日耳曼重甲骑兵、条顿骑士团共三万大军,准备迎击蒙古人。蒙古军在数量上占优势,装备则各有所长。4月9日,在利格尼茨附近的尼斯河畔,两军展开了厮杀。蒙军并不与敌正面接触,而是利用速度优势从两翼包抄过来,重盔重甲的波兰、日耳曼、条顿联军在蒙古军密如飞蝗的箭雨下纷纷人仰马翻,蒙军乘势遮杀过来,联军被杀的大败亏输,尼斯平原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亨利大公被杀。据记载,蒙古士卒为计算歼敌人数,打扫战场时从每具敌尸上割下一只耳朵,整整装了9大麻袋。当月蒙军又侵入摩拉维亚,一路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打到今天的德国、捷克、波兰三国交界处。

进军途中,拜答儿又率军围攻摩拉维亚公国的奥洛穆茨城,城中军民精血守城,死战不降,蒙军久攻不克。6月24日夜,奥洛穆茨城守军夜袭蒙古军营,蒙军酣睡不备,伤亡惨重,主将拜答儿被杀。蒙军杀战俘祭祀拜答儿,三天后撤围南下,进入匈牙利境内,与拔都大军会合。

彼时的匈牙利,因与入境的钦察忽坦汗所率领的数万残兵混战不休,加上内讧不止,早已率弱不堪。国王贝拉二世本指望与钦察人联手对付蒙古军,但愿望落空,只得调集各路援军来守卫国都佩斯城。4月初,蒙军发动试探性进攻,与匈军稍一接触即主动后退至撒岳河东。贝拉二世将大营设在撒岳河以西。撒岳河有桥,可连通东西,贝拉命千人守桥。4月10日夜,蒙军悍将速不台在下游命军士用皮筏偷渡,偷偷绕到贝拉大营背后,拔都则率大军从上游涉浅滩而过,架起“回回炮”攻桥。黎明时分,匈牙利军发现自己已被包围,士兵顿时丧失斗志,竞相抱头逃窜,阵脚大乱。蒙古军紧追不舍,大砍大杀,随后速不台指挥蒙军一举攻克佩斯城,拔都下令屠城,并纵火焚烧,随后离去。

公元1241年,蒙古西征大军仍然在多瑙河东面的匈牙利平原驻扎 ,牧放战马,休养士卒,时不时外出抢掠,还顺带灭掉了保加尔(今保加利亚)。这年8月,一支蒙古侦察部队抵近奥地利维也纳新城附近窥视,当时城中仅有50名守军、二十位弓弩手,危若累卵。奥地利大公联合波西米亚(吉普赛)王的军队入援,蒙古军主动退走。年底,多瑙河结冰,速不台率军踏冰而过,在圣诞夜一举攻克匈牙利第二大城格兰。1242年初,速不台派合丹率军追击匈牙利王贝拉,一直追到今天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贝拉最后逃入亚得里亚海边的一个岛上。合丹率军一面追赶,一面抄掠,扰动很大,3月间来到亚得里亚海滨,但无法登岛捉拿贝拉,只得遥相守望。不久,合丹进兵达尔马提高原,再经塞尔维亚,与拔都大军会合。蒙古军准备休整一段时间,再向欧洲更远的西部腹地进军。

蒙军东归

恰在此时,传来了窝阔台汗去世的消息,于是拔都放弃了西进计划,准备率军东返。蒙古大军在高加索山以北驻扎了数月,因被征服的钦察人又起兵反抗蒙古人的统治,攻打拔都之弟升豁儿,需出兵救援、镇压。1243年初,拔都大军辗转回到了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草原。

拔都因故东归,欧洲因此逃过一劫。假如窝阔台不死,拔都没有率军东归,以蒙古军队势如卷席的凶悍战力与咄咄逼人的征服欲望,那么整个欧洲很可能都会成为蒙古人的牧场......拔都西征的结果,是在钦察草原以及邻近地区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游牧帝国,中亚史料中将它称作术赤兀鲁思汗国(因拔都是术赤嫡子),也有叫青帐汗国的,俄罗斯编年史将它称为术赤金帐汗国。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请勿搬运】

2

蒙古人打到欧洲,主要是在第二次西征时期发生的事情,第一次西征也打到了欧洲,但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役,第三次西征的主攻方向是阿拉伯帝国,也没有分出多大的精力投入到欧洲的作战当中,而蒙古军打到东欧地区就停止进攻,原因有很多,比如西征的目的、蒙古大汗的汗位、军事作战的具体情况以及占领领土过多无法消化等等原因,以下会一一分析。

三次西征对欧洲的作战

第一次西征的时候,是打到欧洲地区的是哲别的速不台率领的一支偏师,大约有2万人,他们当时打到了今天的俄罗斯境内,而当时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攻打欧洲国家,而是当时在攻下花剌子模帝国的首都后,其国王摩诃末出逃,成吉思汗便派哲别和速不台追击摩诃末,也就是说当时哲别和速不台的任务是追到摩诃末,杀了或者俘虏他,不过在俄罗斯境内打了一圈后没有找到摩诃末,便打道回府了。

而第三次西征的主要进攻对象是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在这场西征中,蒙古人灭亡了阿拉伯帝国,一直打到了小亚细亚和中东地区,不过在这个时候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进攻钓鱼城的时候意外战死,西征统帅旭烈兀便带领西征主力回到蒙古高原争夺汗位,留下了怯的不花带领部分蒙古军驻守当地,西征也就此结束了。

所以这里主要说一下第二次西征。

第二次西征又被称为是长子西征,因为此次西征的统帅人物都是蒙古各大汗国国王长子,分别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及四子拖雷长子蒙哥,以术赤长子拔都为主帅,主攻方向先是今天的俄罗斯地区,在攻占俄罗斯地区之后再深入欧洲。

西征开始的时间是1236年,参与西征的蒙古军总数在15万人左右,由于当时俄罗斯国家还没有形成,基本都是一些零散的大公国,所以蒙古军在俄罗斯境内也没遇到多少阻力,只是在一些攻城战中消耗了些时间,总的来说俄罗斯的部队没有给蒙古军造成什么损失,到了1240年初的时候,俄罗斯地区已基本被蒙古军搞定。

之后蒙古军便兵分三路,主攻方向是今天的匈牙利,除了留下3万兵马在俄罗斯地区以外,其余12万人马都参与了这次进攻,北路以拜答儿为统帅,率领察合台部下的3万人摧毁马札儿外援波兰;南路以合丹为统帅,率领窝阔台部下的3万人,绕过喀尔巴阡山脉,自南迂回前进;中路以拔都、速不台为统帅,率领6万大军,越过喀尔巴阡山直向京城丕思惕(今匈牙利布达佩斯市附近)进军。

北路拜答儿在进攻波兰的过程中,遭遇了当时欧洲最强的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当时有三大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于勒格尼兹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参与此战的条顿骑士团大约有1万人,这1万名骑士的特点就是人高马大,装甲厚重。当时的条顿骑士团连人带马都装备了厚重的铠甲,而由于铠甲太重,以至于要用起重机才能完成铠甲的装配,那个时候的条顿骑士团,用坦克来形容他们也一点都不为过。

面对这样的骑士团,如果蒙古人跟他们正面硬刚的话基本是没有胜算的,不过蒙古人的战术却用的非常好。在交战的时候,蒙古人先是派出了轻骑兵与之交战,而轻骑兵在遇到骑士团的时候只放箭,并不与对方短兵相接,放完箭就跑。

而由于条顿骑士团都是重甲装备,轻骑兵一旦逃跑,他们也根本就追不上,然后轻骑兵跑远了之后再折回到条顿骑士团跟前,再放箭,再跑,如此反复,而条顿骑士团就一路跟着蒙古人的轻骑兵不断地追击,直到被蒙古人消耗的精疲力尽的时候,蒙古人才出动了重起兵对条顿骑士团发起了致命的攻击,此战条顿骑士团一万余人基本全军覆没,这一战之后,北路军便扫清了一切障碍,赶到了匈牙利与中路军汇合了。而南路军没有遇到多少障碍,在第二年4月与中路军会和。

在此说明一下当时欧洲的军事情况,当时欧洲是分为一诸多小国,其中由很多贵族领地组成,而骑士是当时欧洲军队中的绝对主力,一个骑士往往是一个小领主,其装备来说在当时都是最为昂贵的,在当时的欧洲一般如果说一个领主出兵10个骑士,其实并不是说这个领主只出了10个兵,而是至少30-40人,因为每个骑士身边都有辅助人员,一般是3-4人左右。在具体作战的时候,如果骑士被对方打垮了,那么这支部队其实就基本没有战斗力了。

在西征的蒙古军集中了三路人马后,便开始了对匈牙利的进攻,在1241年4月份攻到了当时匈牙利的首都佩斯附近。(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原先是两座城,多瑙河以东部分为佩斯,以西部分为布达,后来两座城市合并为了布达佩斯,当时的首都是多瑙河以东的佩斯)当时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在佩斯附近集结了10万大军,并不急于与蒙古人决战,而蒙古人连续攻城不破,便诈败撤退,贝拉四世见状便带领10万大军追击蒙古军,追到赛约河以西的时候留下了1000名士兵守桥,自己继续带领主力部队过河追击蒙古军。

到了1241年4月10日夜间的时候,蒙古军对匈牙利军发动了总攻,一路由主帅拔都带领,攻击守桥的匈牙利部队,一路由速不台带领,迂回到了匈牙利主力部队侧后方发动进攻。拔都在经过一番激战后夺取了大桥,到了11日黎明的时候,速不台也迂回到了匈牙利大军的侧后方,于是蒙古人便对匈牙利军发动了总攻,匈牙利军在蒙古人的猛攻下伤亡惨重,拔都命蒙古军三面合围,留一缺口让匈牙利军逃跑,匈牙利军便在逃跑过程中大乱,一路被蒙古军不断地追杀,最终击败了匈牙利军。此战匈牙利军死亡达7万余人,但蒙古军自身也伤亡惨重。之后拔都便拿下了匈牙利首都佩斯。

在赛约河之战歼灭了匈牙利军主力后,蒙古军便横扫了匈牙利的其他地方,但是到了1242年初的时候,蒙古高原传来消息,大汗窝阔台去世,于是西征大军便停止了西征,返回了蒙古高原。

那么为什么蒙古人基本上打到东欧地区(其实第二次西征已经打到了中欧地区)就返回了呢?我们从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也不难看出原因:

一是蒙古高原的汗位问题。尤其是第二次和第三次西征,都是因为蒙古当时的大汗去世,西征便马上停止了。因为对于西征的最高将领来说(都是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人担任的最高统帅),蒙古高原的汗位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旦大汗去世,他们如果不回去的话就肯定会失去汗位,所以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西征的时候,一旦蒙古高原的大汗去世,他们便马上停止了西征,率领西征主力返回了。

二是路途太过于遥远。其实第一次西征,蒙古人在路上就花了2年时间,第二次西征是从1236年开始到1241年结束,从1236年出发到1237年主力部队抵达俄罗斯地区作战,这个路程就用了差不多1年的时间。西征在1241年结束,但此时西征的主力部队还在欧洲,回去的时间并没有算,如果算上回去的时间,也用去了1年左右。第三次西征情况类似,一去一回的时间基本在2年左右。虽然蒙古人基本都是骑兵,但是古代交通条件远不及现在这么发达,而且蒙古人出动的是一支大军,大军需要结队出行,其行进速度自然比单独骑行的速度要慢了许多。因为路途遥远,所以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也很多,也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西征的难度以及中途蒙古高原政治格局的变数。

三是西征的蒙古军得不到补充。其实对于西征的蒙古军来说,他们最位忌讳的就是与敌人打攻坚战或是肉搏战,因为带过去的部队就那么多,损失了多少基本是没有补充的,而蒙古军在西征过程中也遇到过伤亡较大的情况,一旦部队消耗过多,其进攻能力必然会大幅下降。可以说,即便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西征的时候蒙古高原没有出状况,蒙古大汗没有去世,蒙古人到后面的进攻力度也会慢慢地降下来。

四是蒙古人其实没有遇到过真正强大的对手。实际上蒙古人三次西征并没有遇到过过于强大的对手,其实当时欧洲来说,最为强大的国家是神圣罗马帝国,蒙古人在第二次西征的时候也基本快打到神圣罗马帝国了,只是没有交手就返回了。当时除了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和英国也是拥有这较强实力的国家,如果蒙古人继续西征也必然会遇到这些国家,而当时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和英国都从属于基督教的范畴,一旦遇到强大的对手,这三个国家也必然会联合起来对付蒙古人,对于蒙古人来说,真正强悍的对手就是这三个国家了,这三个国家的组织能力和军队战斗力不是当时东欧国家能比的,这对于蒙古人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其次在于中东地区,其实在蒙古人第一次西征的时候,也正式阿尤布王朝兴盛的时期,不过当时成吉思汗的主要任务是打败花剌子模帝国,没有打到中东便返回了。到了第三次西征的时候阿尤布王朝已经衰落,而阿拉伯世界的马木留克王朝正在兴起,在旭烈兀带领主力返回后,蒙古人便败在了马木留克骑兵的手上。

或者说,蒙古人三次西征的运气都非常不错,没有遇到真正强大的对手。也就是说,即便蒙古人能继续西征,在遇到真正强大对手的情况下,或许会战败,即便没有战败,也会损失惨重,而对于远征的蒙古军来说,一旦损失过于惨重,西征就只能结束(因为没有补充)。

五是占领地区太多太大。这是历史上任何帝国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占领的地盘太大,其实根本就统治不过来,也就是患上了帝国的“肢端肥大症”,蒙古人的解决办法就是分为了四个汗国。而蒙古人分为四大汗国之后,实际上到后来四大汗国之间经常发生内战,,所以在三次西征之后,蒙古人就没有组织大规模西征了。

3

战线太长!兵源齐缺!区区十万人!能力总归有限!没全军覆没就是老天对你的眷顾

4

鞭长莫及,大军远征后勤保障接济不上,争城掠地,安民设政都需要人力物力,蒙古铁骑打仗天下无敌,管理城市,安抚百姓,不是他的强项,游牧民族没有管理国家的历史和经验,元朝二世即崩。

5

蒙古三次西征,最终都会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甚至退兵。其实都发生了一件事,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导致蒙古大军停止进攻。

第一次西征,约1219-1224年,成吉思汗时期,主要进攻中亚等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进攻也就停止了。

第二次西征(长子西征),1235-1242年,窝阔台大汗时期,由拔都统帅,二次西征,打到欧洲,最西打过了多瑙河的布达、佩斯两座城,然后就结束了,甚至掉头回来了,原因是:窝阔台大汗去世了(1241年)。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西征),1252-1260年,第四任大汗蒙哥汗时期,由蒙哥的弟弟旭烈兀统帅进行西征,打到非洲,但在1260年就结束西征,原因是:蒙哥大汗在1259年去世,他在攻打南宋钓鱼城时,被流弹击中。

蒙古大军三次西征,最终都因蒙古大汗去世而告结束,并且还会撤兵。按蒙古惯例,新的大汗,必须经过“忽里台会议”推选任命才行,“忽里台会议”相当于贵族议会,由蒙古贵族组成。老大汗去世,那些贵族要回来参加“忽里台会议”,于是,停止西征,带着自己的人马,回来开会了。

开会重要,欧洲才逃过一劫。


6

蒙古帝国时期的蒙古军队着实厉害。所到之处,都如秋风扫落叶的阵势。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抵挡得住蒙古军的穷追猛打。当时最厉害的也就是南宋,虽然蒙古人打南宋,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但好歹把南宋拿下来了。而西亚的国家和欧洲的国家,在和蒙古人对阵中,基本上没有胜绩。

既然如此,当年蒙古人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把整个欧洲拿下来呢?他们本来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为什么只打到东欧就停止了呢?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没能继续向前推进呢?

(蒙古军队)

蒙古人对欧洲的打击,前后经过了两次。

第一次是成吉思汗亲自领导的。不过,他只打了欧洲的少许部分。他打击的重心是放在西亚。当时西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花剌子模,本来,成吉思汗是想和花剌子模做生意,但是花剌子模侮辱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一怒之下,就率军西征。

花剌子模主要是西亚的国家,也包括一小部分欧洲的土地。当然了成吉思汗也没有停止征伐的脚步,他还在继续往前打。包括现在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都被成吉思汗打了下来。

蒙古人攻打欧洲,主要发生在第二次西征期间。第二次西征,也被称为“长子西征”,是由蒙古帝国的第三代担任的统帅。蒙古帝国的第三代统帅中,主要有拔都、贵由、蒙哥等人。拔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由于性格豪迈,能征善战,他被大汗窝阔台任命为全军统帅。贵由是大汗窝阔台的长子。但是他却要归拔都指挥,也就因此,两人有矛盾。

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打得也比较顺利,在欧洲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强力的抗击。就顺利地打到了奥地利匈牙利一带。如果说继续往前打的话,把整个西亚拿下来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当时相对强一些的,还是东欧的俄罗斯。西欧处在教皇统治之下,整个社会都是死气沉沉,他们根本抵挡不住蒙古人的强弓利箭。

(成吉思汗)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们一下就停止了进攻的脚步了?

我们说了,在第二次西征中,拔都是整个军队的统帅,但是贵由是大汗的长子。照一般的情况下,窝阔台是应该让他的长子担任整个军队统帅的。但是,窝阔台这个人在政治上不太清醒。他特别喜欢贵由的娘脱列哥那,但就是不喜欢作为脱列哥那生的儿子贵由,基本上什么好事,都不会给贵由,当然更不会让贵由担任军队统帅了。

贵由没有担任军队的统帅,本来就是因为他的爹对他不信任。不过,他把怨气发在拔都身上,不服从拔都的指挥,和拔都大吵大闹起来。这就使得整个蒙古军队产生了极大的分裂。

蒙古军能够打胜,最重要的就是有统一的意志。这样产生分歧,显然就没办法再打下去了。这个事件之后,拔都打道回府,只剩下贵由还在高加索一带活动。

不过贵由在高加索一带也没有打太长时间,后来又遇到了一件大事情。这件大事情就是窝阔台去世了。

窝阔台死得很离奇。但是不管怎样,最终蒙古由窝阔台的遗孀,也就是贵由的母亲脱列哥那摄政。而当时,由于窝阔台突然去世,很多人正在觊觎窝阔台的汗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脱列哥那就把她的儿子贵由喊回来了。

(窝阔台)

贵由回来以后,在脱列哥那的帮助下,继承了汗位。

贵由继承汗位以后,由于不满拔都,就以发动西征为名,举兵攻打拔都。但出征不久,又离奇去世了。

贵由去世后,整个蒙古帝国,又涉及到汗位更迭的问题。本来汗位一直在窝阔台的后人中传递。但是由于拔都不满贵由曾试图打他,所以,他仗着兵强马壮,拥戴蒙哥,取代窝阔台的后人当了大汗。

蒙哥当了大汗以后,战略思想发生了转移。他没有继续进攻西欧,而是开启了对南宋的征伐。

蒙哥不进攻西欧,主要是因为迪欧在拔都地盘的西边。他为了感激拔都,对拔都势力范围的事情,完全不闻不问。拔都呢,也没有进攻西欧的打算。毕竟他只是偏师。

所以,最终在这些机缘巧合之下,西欧得以保全,没有落入蒙古人手里。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

7

13世纪,蒙古人横扫了亚欧大陆,成为当时世界上实力首屈一指的大帝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疆域面积最为庞大的帝国。但是在此时,蒙古铁骑却停下了攻伐的脚步,近在咫尺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幸免于难。

对于当年为何蒙古人会停止进攻,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蒙古内部出现了问题。

1252年7月,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发动了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在各宗王部众中每十人抽出二人,组成十二万大军,交由胞弟旭烈兀统率西进。蒙古铁骑如狂飙一样扫过中东大地,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并处死哈里发,立国五百余年的阿拔斯王朝最终灭亡。1260年初,蒙古军又攻克了今天依旧战火频燃的叙利亚重镇阿勒颇与大马士革。这年夏天,蒙古军的先锋已经抵达加沙,距离非洲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正当蒙古大军准备朝欧洲和非洲全境进发的时候,蒙古人后方出现了大问题。

在后方,窝阔台突然去世,而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始争夺帝位。这导致在前线的旭烈兀等皇子们再也无心留恋战场,转而班师回朝,也开始加入各自的阵营进行皇权的争夺。

这种情况很容易理解。毕竟和争夺汗位相比,攻城略地就成了小事。而当时蒙古帝国的版图已经庞大到了三千多平方公里。

一来一回就要花上太久的时间。另外,这些回到中央的王子们,几乎都参加了激烈的权利争夺斗争中去。这直接导致后来的蒙古帝国分裂成了四块。

分裂后的蒙古帝国实力上被严重削弱,除此之外,他们最大的敌人也从欧亚大陆的各国,变成了兄弟们的国度。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兵力,他们更加忌惮自己兄弟。

所以,基于这个原因,分裂后的蒙古各个帝国也就失去了进取的决心,转而开始经营自己的既得地盘。

结语:从蒙古国的发展来看,十三世纪可以说是蒙古人最为辉煌的世纪。蒙古部落在黄进家族的带领下,从亚洲腹地开始,通过连年的战争逐步建立了东到东海,北到北冰洋,南至南海,西至东欧的庞大帝国。在世界历史上抹下了极为浓厚的一笔,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可惜的是,窝阔台的去世让本来一致对外的蒙古人转而将全部的精力用在内部的纷争上。对可汗位置的争夺极大的削弱了蒙古帝国的实力。最终庞大的帝国被肢解成四个部分。相互之间的征伐不断,再也无心无力延续成吉思汗的遗志。

8

蒙古军实际已经打到了中欧的维也纳,离打下全欧洲只剩一步之遥。问题叙述严谨点好。

直接原因是蒙古大汗窝阔台去世,需要由蒙古贵族召开忽里台大会来选举新的蒙古大汗。

而此次进军欧洲的征战,又被称为长子西征,军中有众多蒙古贵族宗王其中包括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蒙哥,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分遣长子都在其列。

关键后来的蒙古大汗贵由以及他的竞争者也在此其列,因此他们才在战争胜利的情况下急速回撤。

由于蒙古大军回军后,拔都因与贵由不睦而称病不归在东欧建立新的钦察汗国。但不是说蒙古就只是打到了这里。

9

蒙古打到东欧就停手了,并不是害怕自己打不过,而是因为蒙古大汗死了,停手回老家夺权去了。

蒙古人作为传统的草原游牧民族,一直有着武装掠夺人口和财富的传统,是一个由军事游牧贵族构成的,旨在征服世界的封建君主专制帝国,与古代中原王朝和西方封建王国有着根本区别。

最初几代蒙古大汗,也秉持着征服世界的理念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进而建立起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封建帝国。

第一次西征,入主中亚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率先发起了对曾经奴役自己的金国的战事。为了集中力量对付金国,成吉思汗遣使向西边的花刺子模,表达和平共处的愿望,希望缔结贸易协定。

然而,花刺子模自恃为中亚霸主,不仅决绝了成吉思汗和平共处的请求,还将蒙古的使者和商队全部屠杀。成吉思汗为了灭金大局,不愿意与花刺子模发生冲突,于是再派使者,希望花刺子模对之前杀使者的事情给个交代,然而花刺子模作大死的,又一次将蒙古使者杀害,并将副使的头发胡须剃光,驱逐出境,以作羞辱。

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况且蒙古和花刺子模无冤无仇,遭到巨大羞辱的成吉思汗,将攻灭金国的事情交给了木华黎,决定亲自帅军灭了花刺子模,开启了第一次蒙古西征。

过程就不赘述了,总之,成吉思汗仅用了十多万的兵力,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横扫了花刺子模,共消灭40万花刺子模军队,顺道还把苟延残喘的西辽给灭了。

灭亡花刺子模后,蒙古帝国控制了从额尔齐斯河以西到乌兰尔河以东整个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将中亚地区交给长子木赤管理,自己则回到蒙古本部,继续主持灭金战争。但金国的战事远没有中亚那么简单,西夏的背盟导致蒙古军大败,主将木华黎战死,再次受到挑衅的成吉思汗,再次亲征西夏,但却在途中打猎的时候受伤染病,在西夏亡国后,自己也病死在六盘山,并留下了“拓展疆土,开藩建汗”的遗训。

第二次西征,征服东欧

成吉思汗死后,三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窝阔台上台后,终于在1234年攻灭金国,消灭了蒙古族的宿敌。继承了成吉思汗意志的窝阔台,一方面继续南下攻宋,另一方面开启了第二次蒙古西征,这次的目标就是东欧,征服伏尔加河流域的钦察(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斡罗斯(东欧平原上的斯拉夫人国家)等国。

1236年,窝阔台派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共15万,有拔都率领开始西征,因为大军有四大宗室长子统领,也称“长子西征”。

当时的东欧处于后基辅罗斯时期,统一的东斯拉夫国家已不复存在,处于封建割据时期。当蒙古帝国四大王子率领大军攻打过来时,分散在东欧的各个诸侯国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象征性的抵抗了三年便全部被纳入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

虽然完成了征服钦察和斡罗斯的战略目标,但拔都、贵由、蒙哥等人并不满足,分四路大军继续向多瑙河流域进攻。先后击败波兰、匈牙利、波西米亚、奥地利等国军队,攻占了大量城市。

在拔都等人意犹未尽之时,突然接到了蒙古大汗窝阔台的死讯,又因为他们远在欧洲,此时的窝阔台都死了一年多了。蒙古帝国大汉暴毙,而拥有继承权的贵由又在欧洲,如此微妙的政治形势,使得拔都等人纷纷停止西征,赶回蒙古本部,争夺政治利益,第二次西征也由此结束。

第三次西征,征服中东

贵由紧赶慢赶从欧洲跑回蒙古本部,终于在窝阔台死后的第五年当上了蒙古大汗,不过贵由的命并不好,在大汗的位置上做了一年便病死了,蒙古大汗的位子落在了托雷长子蒙哥的手中。

蒙古军第一次西征灭花刺子模,第二次西征征服保加尔、钦察、斡罗斯、波兰、匈牙利后,蒙古帝国的实力已经扩展至中亚和欧洲。但蒙古大汗的梦想是征服世界,因此蒙哥即位之后,开始筹划第三次西征,这次的目标是中东。

1252年,蒙哥派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率领10万大军攻波斯。这个时候的波斯同东欧一样,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而曾经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早已经瓦解。当蒙古大军西征之时,波斯地区较小的国家和部落纷纷投降,较为强大的木剌夷国和黑衣大食王国也在旭烈兀的进攻下覆灭。

旭烈兀征服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后,又继续西征,进入阿拉伯,灭亡阿拉伯帝国最后的遗种,随后又攻灭了最后一个强国叙利亚,彻底控制了中东地区。

正当旭烈兀准备进攻埃及,将蒙古帝国的势力渗透进非洲之时,蒙古大汗蒙哥却在与南宋的战争中,意外死在了钓鱼城。一场汗位争夺战即将到来,旭烈兀放下了西征埃及的计划,赶回蒙古本部。

四分五裂的蒙古帝国

蒙哥死后,他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为争夺蒙古大汗汗位爆发了兄弟大战,而木赤系(钦察)的拔都,窝阔台系的海都、察合台系阿鲁忽站在了阿里不哥这边,而旭烈兀则站在了忽必烈这边。

虽然忽必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蒙古大汗,但拔都、海都等人并不认可忽必烈的汗位,巨大的内部矛盾使蒙古帝国一分为五,形成了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元朝

分裂的帝国陷入了长期的内斗,再也没能发起如以往那样规模巨大的对外征战,仅仅走向衰落和灭亡。

综上所述,并不是蒙古人不想整个欧洲,而是几乎每一次西征都因为蒙古大汗死亡而中断。经历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激烈的汗位争夺站后,蒙古帝国瓦解,这个时候即便有心征服欧洲,也没有了以往的实力。

10

纵观整个世界历史,都很难找到和蒙古人一样能征善战的民族。

在13世纪中古时期,在铁木真的率领下,蒙古人逐渐强大起来,并且建立了大蒙古国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在成吉思汗在位时期,蒙古人几乎是横扫东亚大陆的各个政权,将13世纪以来西夏、金国、南宋的三足鼎立之势打破,并且是一下子就灭了西夏和金国。东亚大陆的局势一目了然,想要击败南宋,仿佛应该是近在咫尺的事情,但是蒙古人就是没能完成这个“小小的目标”。

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大侠郭靖在襄阳驻守16年,才抵挡住了蒙古人的进攻。

实际上,真正抵挡住蒙古人的,主要还是长江天堑,在奔腾的长江面前,纵使你有千军万马,没有渡河的工具也是扯淡,因长江而造成中国南北分治的对峙历史,并不在少数。

曹操何等英明,多次以少胜多创造战争奇迹,但是在赤壁之战,却以优势兵力被孙刘联军击败,究其原因,还不是不擅水战。

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曾率大军数次南下,想要击败南方的孙权,但是都没有成功,望着汹涌的长江,曹丕最后仰天长叹“上天划出长江,难道就是为了把地分成南北吗?”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雄主,通过巧妙的战术,严格的纪律,蒙古人在平原或者草原上一向所向睥睨,却并不擅长水战。另一方面,骑兵强调的是机动性,而在南方多山川丘陵地带,骑兵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

所以,想要解决南宋,除了打持久战,必须发展水军,这应该是常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慢功夫的活,然而蒙古人可等不了。

在吞并宋朝之前,蒙古人转而将目光投向西面的广阔大陆,那里有适合骑兵的战场。

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进行了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一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最终东归。

蒙古骑兵的张力很大,因为都是轻装骑兵,能够携带大量补给,再加上一边走一边赶着牛羊,这种后勤补给能力,远超同时期的金国重装铁骑。所以,蒙古骑兵能够一下子开到伏尔加河流域。

那么,第一次蒙古西征为什么止步于伏特加河流域呢?

我猜想,与蒙古铁骑止步于南宋一个道理,那就是发达的水系让蒙古骑兵无法发挥优越的机动性。

所以,等到第一次西征十年后,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继位后,掀起了第二次西征,统帅为拔都,所以被称为拔都西征,而这次西征由于都是各部长子参加,所以又被称为长子西征,从1235年到1242年撤军,前后七年。

为什么蒙古军第二次西征的时候不用顾忌大江大河了呢?

因为伏尔加河跟长江是两码事!

位于高加索地区的伏尔加河,作为欧洲最长的河流,却不能像长江一样阻挡蒙古人的脚步,主要原因是高纬度地区的伏尔加河冬天的时候不仅结冰,而且结冰期较长。一旦河流封冻,蒙古骑兵自然能畅通无阻,要知道长江在我国零度温度线以南,并不会结冰。

在第二次西征的时候,蒙古人就是利用了天气寒冷的这一点,在出征的时候都是选择冬天作战,春夏休战。

拔都西征的第一站就是钦察草原,从1235年到1236年,也是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的重点,由于是秋冬出兵,伏尔加河早已结冰,这一次蒙古人在钦察草原顺着伏尔加河直下,那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迅速占领了钦察草原全境,并且用来作为蒙古人继续西征的重要基地。

拔都西征的第二站是俄罗斯,1237年秋季时期,蒙古军再次出征,当时的俄罗斯并非后世的沙俄帝国,主要是围绕着第聂伯河的部分流域发展,地方并不大,却形如一盘散沙。

1237年底,蒙古大军趁着第聂伯河结冰的时候,派遣大军开进俄罗斯,虽然有的城邦遭遇俄罗斯人的抵抗,但是大多数都被一举攻下,一旦到了春天就返回钦察草原休整,一到了冬天就开始进攻。等到1240年的时候,俄罗斯基本被全境占领。

拔都西征的第三站是波兰、匈牙利,1241年蒙古大军为了提升进攻效率,选择兵分两路,一路开入波兰,一路开进匈牙利,到1242年,基本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并且打算继续向西挺进。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窝阔台去世,按照成吉思汗时期留下的规矩,只要是大汗去世,所有子孙都要前去确认大汗的继承人,由于这次西征是长子西征,率军的统帅都是各支的长子,必须参加这样的仪式。

比如在《神雕侠侣》中,忽必烈率军南下,结果因为大汗去世,不得不放弃攻打襄阳而撤退,这的确是蒙古人的传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征大军不得不把主力调回,按理来说,拔都是有机会争夺大汗的位置的,拔都作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儿子,又是西征的统帅,以宗王之长的身份统帅全军,自然有机会一较高低。

但是拔都却因为其父术赤的血统疑问,并没有回到蒙古本部,而是留在了钦察草原,并且建立了同样影响世界几百年的金帐汗国。

那么,为什么蒙古人再没有选择西征呢?

主要原因是,窝阔台去世后,新即位大汗贵由对拔都心存芥蒂,还曾经想要袭击金帐汗国,贵由去世后,蒙哥将蒙古扩张的重心再次放到了东亚,但是在南下的途中身亡。此后即位的忽必烈也更中意南下,并不打算继续向西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拔都西征时窝阔台没有去世,很有可能打下整个欧洲。

这一点我是不同意的,虽然说蒙古主力撤退,但是拔都建立的金帐汗国还在,也曾发动对欧洲的进攻,但是大多都被打了回来。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不是欧洲人不能打仗,只不过是面对突然而来的蒙古人这种新奇的打法,并不太适应,等到蒙古人继续西进的时候,西欧的国家应该会联合起来一致对付蒙古。

在东亚快骑兵战术被人学习并了解之后,战术优势就不存在了,再想要创造以往那种战绩,只能是越来越困难。

第二,钦察草原作为蒙古进攻欧洲的大本营,张力也是有限的,想要进攻东欧尚可,再想要进攻西欧,则面临一定程度上的补给难度。在窝阔台去世的时候,钦察草原又发生反抗蒙古统治的事件,这些都牵制了拔都再次西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地理气候的因素,从东欧再向西,欧洲中部的山地是蒙古骑兵的重要阻碍。而且越是西欧地区,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环境湿润,河流众多,结冰期短,一到春天河流开化,就是泥泞的道路,根本不适合骑兵继续进攻。

所以,蒙古骑兵能够驰骋的地方也就是东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