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武松后人是谁?有什么历史依据?

武松后人是谁?有什么历史依据?

2020-10-22 06:33阅读(67)

武松后人是谁?有什么历史依据?:《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因而,有没有后人,似乎是不需做出判断的。但是,施耐庵写《水浒传》,很多形象都是

1

《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因而,有没有后人,似乎是不需做出判断的。但是,施耐庵写《水浒传》,很多形象都是有原型的。至少,三十六天罡中的人物,能够在历史中隐约看到他们的影子。

既然如此,武松便有可能留下后人。那么,武松到底有没有后代,假如有,又会是谁呢?

施耐庵《水浒传》中的武松

第二十二回书中,宋江逃到柴进庄上,遇到了同样来此避祸的武松。此时的武松,还是一个俗家之人,更是一个问题青年。宋江一见此人便非常喜欢,后来,还结为异性兄弟。

当武松得知被他打的本处机密并没有被打死,身上没了人命官司,便辞别柴进、宋江,前往清河县探望哥哥武大郎。途径景阳冈时,武松打死了一只白额吊睛猛虎,因此,被阳谷县知县看中,留在了当地做了一名都头。偏巧,武大也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兄弟二人便在异地他乡重逢了。

兄弟二人分别一年之后,家中发生了很多事,其中一件大事,便是武大郎给武松娶了一个嫂子,名叫潘金莲。于是,便引出了武松杀嫂、斗杀西门庆的故事,武二郎也因此被发配充军到了孟州牢城。

孟州牢城的管营公子金眼彪施恩是一个地痞恶霸,笼络武松以黑制黑,醉打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向过往客商、过路妓女买路钱、保护费。这件事情引发了连环以黑制黑案,武松被蒋门神结连孟州都监、团练栽赃陷害,再度被判充军。蒋门神这个黑帮为彻底打掉施恩这个黑帮,便设计在押解途中结果了武松。

武二郎何其神勇,在飞云浦完美反杀,将蒋门神和张都监派来的四个刺客全部杀死。有仇必报的武二爷从飞云浦潜回都监府,一夜之间斩杀一十五人。血洗都监府之后,武松继续逃亡,路过十字坡时,孙二娘做主,把武松打扮成行者,以躲避官府缉捕。于是,武松就得了伴随他后半生的绰号“行者”。

这便是《水浒传》未上梁山时的武松,施耐庵在此前“武松”的蓝本人物中,大约只用了“行者”这样一个标识,其他故事,应当基本上是再加工、再创作的,也就是说,武松这个形象基本上是虚构的。

很多读者认为,武松没有绰号,“行者”并不是一个绰号。其实,武松这个绰号大有来历,无论《大宋宣和遗事》还是《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武松都是“行者”。何谓行者?且看看龚开是如何赞武松的:

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

龚开说武松是“优婆塞”,什么是“优婆塞”呢?这是一个来自西方佛教的音译名词,指的是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五戒(鲁智深便受此戒)的男子。北宋时期还规定,出家做和尚,必须从小(十岁)便要带发修行。因而,武松这个蓝本人物,早就是“行者”了。

可见,《水浒传》中的武松是有原型的,这是一个修行的善男,但却干着酒色财气与杀人的勾当,名副其实的“花和尚”。所以,武松上了二龙山之后,便与书中的花和尚形影不离了。

既然是早就修行,立志要做和尚,恐怕便很难有后代了。

杭州有没有武松

杭州有一位侠士,据说也是武松的原型。其故事大致是这样的:这个武松原本是一个江湖义士,生得高大威猛,武艺又好。杭州知府高权看中了颇有狭义风范的武松,便把他招进州府,做了一名都头,后来,又提拔为提辖。

因为高权得罪了权贵,遭到陷害而被罢官,蔡京的儿子蔡鋆继任高权做了杭州知府。武松也因此被赶出了州府衙门,继续做他的艺人。然而,蔡鋆在杭州知府任上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得了“蔡虎”这样一个绰号。为报答高权的知遇之恩,为当地百姓除害,武松乘蔡鋆出巡之际,手持利刃刺杀了蔡鋆。这个武松没有像《水浒传》武松那样逃了出来,而是被抓进了大牢,不久,就死在了牢房之中。

杭州武松是能够查到依据的,据说,《浙江通志》、《临安县志》都有他的事迹,杭州也有武松墓作证。同时,有观点认为,《水浒传》的作者就是杭州人(钱塘)。所以,《水浒传》中的武松原型就出自杭州武松,武松打虎就是杀“蔡虎”。

对于这个说法,绿野老道持谨慎的怀疑态度。为何?

北宋时期是没有提辖这个官名和官职的,“提辖”是因为北宋实行军政合一体制,路、地方长官军政统管,有“提辖兵甲盗贼公事”的职责,并不是单独设立的武官官职。《宋史·职官志七》说:\" 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提辖作为官职,是在南宋绍兴六年之后,宋江签订《绍兴协议》划定边境,开设边境榷场,在榷场中置提辖一名。《文献通考·职官十四》就说:\" 绍兴六年诏,杂买务杂卖场置提辖官一员。\"后来,“提辖”这个职责被引入官府,称之为“内提辖”。

地方志中的武松,有很清楚的生卒年:1055-1126年,基本上生活在宋徽宗时期。此时,北宋根本就没有“提辖”这个官职。《水浒传》中,只有两个真正的提辖,曾头市的曾弄是最货真价实的,然后是鲁达,此人是内提辖。即便如此,也是施耐庵借助了南宋的官名,北宋时期没有。

《水浒传》可以做艺术处理,搞这样的穿越。但是,史志这样搞,就欠缺严谨了。即便是杭州真的有这样一个武松,也应当认真的考证一番,留下这样一个硬伤,实不足取。而且,据说,杭州武松墓是空的。

既然如此,这个武松当然也就没有后代了。

这个“武松”有后代

武松的另一个原型,据说是施耐庵的表弟卞元亨。此人是元末以军首领张士诚的部将,据说,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事反元时,卞元亨就是其中之一。假如说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十八条扁担的故事是否就是梁山三十六天罡的灵感来源呢?施耐庵以此为线索,恰好又有宋江三十六人梁山聚义,便以此写了《水浒传》故事?

据说,卞元亨做了张士诚手下战将后,便力邀施耐庵入伙。因为,传说还讲到,施耐庵是刘伯温的好友,甚至是同榜进士,一定也是足智多谋的。这个传说似乎也能从《水浒传》中得到印证,书中的吴用确实是智谋很广的谋士,施耐庵若不是智谋之士,恐怕也很难写出这样一个梁山军师。

既然是表兄弟关系,施耐庵当然就非常了解卞元亨了。这个卞元亨是一个很有名的壮士,据说,也有嫂子不贤,怒而杀之的经历。更巧合的是,卞元亨曾经踢杀过一只猛虎。虽然不是打虎,但踢虎用脚,大概又启发了施耐庵写武松武功的灵感,“玉环步”、“鸳鸯脚”或许与此有关。

总而言之,武松的原型大概又来自于元末明初、与施耐庵又亲戚关系的卞元亨。如果卞元亨就是“武松”,那么,这个武松就有后代了。

卞元亨(公元1328~1419),盐城县东溟(今江苏盐城市便仓镇)人。此人膂力过人,能举千斤,与武松举石墩很有一拼。张士诚失败自杀后,卞元亨屡次拒绝了朱元璋的征召。后来,因为诗句“恐使田横客笑人”表达了自己学壮士田横不投降的志向,从而得罪了朱元璋,被发配到辽东充军。朱元璋死后,永乐元年(1403年),被赦返回,永乐十七年去世,享年九十一岁。

卞元亨活了这么久,也是留下了后代的。因朱元璋大修卞氏元祖墓,卞元亨大概很感动,虽然自己与长子卞茂没有效力大明,但三子卞艾,五子卞苹,六子卞芬等为明屯军逐虏开疆辟土征战且绝大多数血洒疆场,鉄血满门,多人死因军功追封将军。

据专家考证,盖州卞氏便是卞元亨的后代。这条证据,出自“明怀远将军卞世祥墓志”。卞世祥官至盖州卫管屯指挥,御授怀远将军。这大概应当是卞元亨发配辽东时,留下的后代吧。不过,这一条证据目前仍然还在考订之中。

《水浒传》作者到底是谁,争议很多,即便就是施耐庵所作,这个施耐庵到底又是谁,也是个疑问。同理,《水浒传》的作者与卞元亨是否是表兄弟,也是十分存疑的。因而,武松到底是谁,他有没有后代,也是一个无法得到答案的疑问。

2

我的答案是:武松没有后人,接下来说说其依据!

《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大多数都是虚构而来的,而在这些人物中,施耐庵老先生对武松这个人物似乎十分青睐用了大段的笔墨来描写他,像“景阳岗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把武松嫉恶如仇、敢作敢当,恩怨分明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天孤星武松!

尽管施耐庵老先生如此青睐武松,但是武松的最终结局却显的非常悲凉,打虎的英雄在后来竟能被一条狗弄的狼狈不堪,而武松的一生也没离开一个“孤”字,自小父母早亡跟哥哥武大郎相依为命,长大后离家,而再次见到武大郎时,武大郎却被潘金莲害死,自些武松变成孤独一人,最终只能通过化妆成为头陀才保住一条性命,上了梁山以后虽说位列36天罡星,却被封为了天孤星,结局是断了一只手臂并出家为僧孤独终老。一个孤独终老的人自然是没有后人了!

历史上的“武松”!

根据《临安县志》记载,北宋时期杭州曾出现过一位侠士,据说他就是《水浒传》里武松的原型,他本是江湖中人,因为当时的杭州知府蔡鋆在任时为非作歹,鱼肉百姓,但因为他是当朝国师蔡京的儿子,所以朝廷也拿他没办法,武松知道蔡鋆的行径后,本着侠义的精神为当地百姓除害,在蔡鋆出巡之时,手持利刃刺杀了蔡鋆,而武松也因为寡不敌众而被抓捕并被关进了牢房,受尽折磨最终死在了牢房里,当地老百姓知道武松的事绩后,将武松的尸体运出城外并进行掩埋,这里的武松并没有留下后代!

综合上述,不论是小说里的武松还是历史上武松的原型都没有后人!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3

武松后人是谁,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

武松在人们心目中印象非常好,武艺高强、浑身是胆、一身正气、扶弱助贫、不畏强权、伸张正义,是一位大英雄。但是十分有影响的正史查不到武松事迹,武松后人也查不到踪影,也没听说有关涉及武松的家谱出现。

武姓名人也不包括武松,可见武松后人查找是非常困难的。

武松名扬四海是因为《水浒传》和《金瓶梅》等历史小说及一些戏曲影视作品影响。武松打虎和武松杀西门庆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影响非常广,但是这些作品也都没有交待武松婚姻及时子女情况。

巜水浒传》交待宋江率梁山好汉征江南方腊时武松痛失一臂,最后在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按照小说及戏曲影视剧内容武松似乎没有结婚,武松没有后人。

武松到底有没有这个人真实存在争议很大,从《水浒传》等一些作品来看,武松极有可能是虚构人物,但是作品描写武松情节那么丰富详实,武松还是有创作原型的,包括武大郎的墓都发现了,但是和小说中的情节相差很远。一些史料记载武松这个人物,杭州还有武松的墓,但是这??武松和《水浒传》武松事迹相差很大。据《临安县志》、《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记载,武松出生于今天的河北邢台清河县,自小习武,练成一身好功夫。后来在杭州为官,遭到牵连破害,又丢官失职,为伸张正义,杀死了蔡京的儿子蔡鋆,被抓入狱,惨死狱中,也是一位被称赞的义士。这个侠义的武松后人也没有查到,就得等待什么时候出现有关材料再查找武松的后人吧。《水浒传》等文学作品的武松可能就是杭州的武松,借助杭州武松之名进行了艺术加工。

4

趣谈答案:在历史上武松是没有后人的,而且武松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水浒传中的武松

水浒传多年之前读过,只不过剧中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已经忘却了,只有那么几个人,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之一便是武松,尤其是武松的三碗不过岗之后的拳打老虎。

其实水浒传当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描绘非常的引人入胜,尤其是三碗不过岗。

当店小二告诉武松三碗不过岗的时候,就已经隐约的觉得武松要出事情,而且要出很大的事情。

当然这样讲的话就有点跑题了,武松三碗不过岗的前后都有着很多事情,但是武松的一生一共有两个转折点,我们分开来看。

武大郎在喝下潘金莲给自己的那碗药之后,也就嘎嘣脆了,嘎嘣脆的时候说:等我兄弟武松回来。

紧随其后,武松来了,把潘金莲和西门庆都给嘎嘣脆了。

再之后就是打完方腊那场战役。

其实打完方腊那场战役之后,武松这一伙人就基本上已经妻离子散,该走的走,该死的死了。

而武松在这个时候也大彻大悟,直接到六合寺出家做了和尚。

表面上看武松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实际情况武松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保命,毕竟在当时的状态之下,如果武松在其它地方耀武扬威,或者在其他地方叽叽喳喳,可能离死也就不远了。

而武松的一生在水浒传当中似乎并没有见到他和某个女子有过渊源,也就是说武松对于女子好像不太感兴趣。

真实的水浒传

把武松拿出来,并且对照水浒传当时那个年代的话,能够找到武大郎和潘金莲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记录。

但是对于武松来说实在是找不到,也就是说武松完全就是一个插科打诨式的人物存在,武松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故事能够延续下去。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5

武松是一个虚构的文学人物,怎么可能有后人呢?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文学形象,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探究他是否真实存在,本身就没有意义。

确实,民国年间曾有人推测,武松原本是江湖卖艺者,因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故而被知州高权提拔为捕头。根据记载:

蔡京子蔡鋆继任知州,藉父势,蹂躏杭民,上峰不能言,松独怒形于色,挟刃俟诸途,狙杀之。

据说蔡京有个名叫蔡鋆(蔡虎)的儿子,继任知州是鱼肉百姓,而武松挺身而出,直接刺杀了蔡鋆。所谓武松打虎的情节,就是影射这段历史。

但是,这些说法没有根据。

只是后人根据西湖武松墓的推测,不存在能够证实的历史依据。武松确实只是个文学形象。

对于文学人物而言,重要的是文学作品内的描述,而不是单纯地考证原型,这种考证没有意义。

在《水浒传》中,武松最后是与鲁智深一起在六和寺出家,并照顾已经病入膏肓的林冲。

总之,武松无后嗣。

6

武松是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他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单臂擒方腊,是个敢做敢为、勇猛无比、富有血性的英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崇拜和喜爱的水浒人物。尽管《水浒传》是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但其中不少人物在历史上是能够找出原型的,例如宋江、史进、李忠等等,都或多或少有历史上的某个人物与之相对应,那么武松是不是也能找到原型呢?

第一,《水浒传》中的武松

在百回本《水浒传》中,描写武松的章节足足有十回,是所有梁山好汉中占比最多的,可见作者施耐庵对武松的偏爱。在所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真正能够称得上英雄的人物并不多,武松便是其中的一位。自古道:“美女配英雄”,但让人遗憾的是,武松的一生是孤独的,正如他所对应的星宿“天伤星”一样让人伤感,作者并没有为武松这个打虎英雄安排一位红颜知己,就连与之关系密切的女性都是寥寥无几,直到他以八十岁高龄在六和寺圆寂。所以说,在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是没有后代的。

第二,武松原型之一:卞元亨

卞元亨,元末盐城县人,是张士诚的部将,同时也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表弟。相传他虎背熊腰、身材高大,自小便武艺高强、臂力过人,能举起上千斤的东西,威震一方,是卞仓一带的武举人。根据文献记载,卞元亨曾“以脚蹴虎颌,使虎立毙”,不少学者以此认为这就是武松打虎的原型。如果传言属实,那么武松原型卞元亨是有后代的。根据卞元亨的生平,他生于公元1328,公元1419去世,活了91岁,共育有6个子女,尽管多数战死疆场,但依然有后裔在世,有专家考证认为,盖州卞氏就是卞元亨的后代。这一观点源自“明怀远将军卞世祥墓志”,据推测,卞世祥就是卞元亨发配辽东时留下的后代。

第三,武松原型之二:杭州都头武松

在今天的杭州西泠桥畔,坐落着一座武松墓,墓碑上刻有“宋义士武松之墓”的字样,相传为《水浒传》中武松原型的墓园。根据《临安县志》《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文献的记载,武松原来是行走江湖卖艺之人,相貌奇伟,武艺高强。时任杭州知府的高权见他相貌堂堂、能力出众,便邀请其入府做了都头。后高权被人诬陷失势,武松也受到牵连,被赶出府。继任知府蔡鋆乃东京太师蔡京的儿子,依仗权势、鱼肉百姓。武松决心为民除害,隐匿蔡府之中,见机刺杀了蔡鋆,后被官兵逮捕,死于狱中。百姓深感其德,将其葬于杭州西泠桥畔。根据这一记载,我认为武松的这一原型大概率是没有后代的。

当然,武松作为《水浒传》中的人物,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虚构成分,以上关于他后代的分析,也只是根据一些只言片语进行的推测,仅供参考。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7

根据一些记载,武松是史有其人的,但他和梁山没有太大的关系,施耐庵写《水浒传》时很有可能借用了这个武松的故事,嫁接到了小说里,但这位武松的结局也是被官府杀掉了,所以不可能有后人存在。

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先是跟随宋江起义,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禅寺病逝,寿至八十。

而现实中的武松最后却死于狱中,不可能活到八十岁。

《临安县志》、《杭州府志》等史书中都记载了武松的事迹。他生于北宋时期,本是漂泊在江湖中的卖艺人,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得知此人事迹,便请他进入杭州府衙做都头,后因功被提升为提辖。

后来,知府高权得罪了朝中权贵,结果被人诬告而被罢官。作为高权的心腹武松受到牵连,不久便被解职赶走。

新上任的知府是蔡京的儿子,在杭州没少祸害百姓,他本叫蔡鋆,人们恨之称曰蔡虎,可能“武松打虎”的故事由此来。

奸佞当道,武松对决定为民除害。有一天他带着利刃藏在蔡府之前,看到蔡鋆从府中出来便迅速冲上前去结果了他的性命。但是由于官兵众多寡不敌众,武松还是被抓住了,在狱中遭受重刑而亡。

当时的百姓感佩武松的义举,便将他的尸体埋葬在杭州西泠桥畔涌金门,后又有人为其立碑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1894年,杭州涌金门,一群工人们在修城墙时不小心破坏了武松墓,武松的棺材被起了出来。

1924年,武松墓迁到西泠桥,由上海滩黑社会“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出资,在原址上建造了墓碑。

在1964年武松墓被平毁,毁坏时确见墓中有白骨,迁于别的墓园,现在的墓园是根据老照片依原样重建的。

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武松实际上是以元末张士诚起义的部将卞元亨为历史原型的。武松的人物应该是作者杂糅了宋朝的武松和元末的卞元亨两人,最后才创作出来的。

卞元亨是施耐庵的表弟,因为卞元亨的引荐,施耐庵还曾经进入过张士诚所部为幕僚。以施耐庵和卞元亨的关系,对于卞元亨本人自然很了解,所以以他为蓝本进行创作,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卞元亨长的虎背熊腰,修眉宽颐,高鼻阔口,为卞仓一带的武举,曾经一脚踢死过一只老虎。据说卞元亨是一脚踢中了老虎的下颌,但毕竟是小说,施耐庵为了丰富人物形象,便将其改为铁拳打死老虎的了。

历史上的宋江只聚集了36人就占据了梁山,而这36个人除了宋江之外都叫什么名字,很难有人能说清,但如果上面故事里的武松与这个无关,那武松也不可能是梁山的一分子,更别提什么“行者”的浑号了。

宋江起义人数最多时也就几百人,仅活跃了三年左右,官府出动千余人就轻易镇压,和北宋200多起起义比,太微不足道了。

武松不是梁山的,那他的哥哥武大郎是否存在呢?

武大郎的弟弟武松,历史上比武大郎“年长”二百七十多岁,是宋朝人,和武大郎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历史上的武大郎生活在明朝,而不是水浒传里的宋朝。大郎武植是河北省清河县武家那村人,弟弟武松是河北省清河县王什庄人。

生于元末明初的武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武大郎聪明好学,曾做过染房学徒,深得老板赏识。他聪明好学,知识渊博,能文善武,中年中进士,任山东阳谷七品县令。他为官清廉,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1946年初武植墓被掘开时,发现楠木悬棺。根据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根本就不是施耐庵笔下的 “三寸丁,谷树皮”形象。

据说,武植有一少年同窗黄堂,黄堂名落孙山后,不幸家中又着了大火,便去找时任山东阳谷县令的武植借钱。他来到阳谷县一住半月,只是来的当天见了武植一面,因为武植一直忙于政务,无暇顾及黄堂。

黄堂以为武植故意避而不见,所以一气之下回了清河县。一路上,他为泄私愤,于路边道旁树上、墙上写了很多武植的坏话,如“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等等,还画了很多讥讽武植形象的图画。黄堂回到家中时,只见一座新盖的房子亮亮堂堂。黄堂一问妻子才知道,原来武植得知黄堂的遭遇后就派人送来银钱,并帮着盖好了房子,本想一切准备妥当后再告诉黄堂。黄堂懊悔不已,急忙赶回阳谷县,把他一路所写所画的东西全部涂抹掉。

谁知这些东西正好被施耐庵看到,并写进了他那部千古传诵的《水浒传》中,流传天下。

而历史上的武植夫人潘氏贤良淑德,出身大户人家,在武植未中进士时就嫁给了他,品行一流,也因为黄堂的诋毁而坏了名声。

2009年12月18日,河北省著名书法家,施耐庵后施胜辰,专门来到河北省清河县武植祠,并写下道歉诗留于祠内: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

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

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无论武松是否真实存在,他都是《水浒传》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英雄形象之一,他的忠义勇猛、嫉恶如仇的精神会永远被后世所敬仰,今天所有武姓后人都以他为姓氏楷模。

8

武松没有后人。

不需要历史依据。因为武松是一个文学人物,不是历史人物,当然没有什么历史依据。

那么,在文学作品中,武松有没有后人?也没有。

首先,武松有没有非婚恋情?也就是说,除了妻子,他有没有过情人?没有。潘金莲挑逗他的时候,问他有无外室,武松很愤慨:“武二从来不是这等人!”这激烈的态度,显然是真实的武松。

那么,他有没有婚配?

没有。与武大郎兄弟重逢,他还有没结婚;杀嫂之后逃亡,血溅鸳鸯楼后逃亡,接下来上二龙山,上梁山,招安之争,征方腊断臂,然后出家。这一路过来,没有安定下来结婚成家的心情,毕竟武松不是王英那样的急色鬼。

唯一一次提到婚姻之事,是张都监在笼络武松的时候,提到要把丫鬟玉兰给他做妻室。武松也没有拒绝,还颇有感恩之意。

注意,只有感恩,而无爱情。但感恩也不持久,就在当天晚上,武松听到“捉贼”的喊声,而玉兰跑出来告诉他:“一个贼奔入後花园里去了!”

是她亲口骗过了他,把他骗到花园,亲手把他领上不归之路。她不是元凶,却是陷害他的帮凶——他如何再对她有感情?

这是全书之中,唯一一次提到武松的婚姻,却这样不了了之,还留了一个不堪的尾巴。

从此之后,武松再不问爱情,再不谈婚姻。

后代子孙?谈不到了。

9

武松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虚构的艺术形象。即便在此虚构的文学作品中,在上梁山之前,也出家做了头陀。出家之前之后在《水浒传》中没有任何描述。何谈后人之说。

10

一百零八好汉属于虚构人物,哪里来的后人?武松打虎,可是历史记载可以赤手空拳打虎的几乎没有!就好比真有这么一个势力,怎么可能傻傻的为了诏安去跟方腊血拼而死伤惨重?哪怕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干,那作者为嘛让他们去打方腊呢?因为不打方腊他们始终是反贼称不上英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