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2020-10-22 06:31阅读(60)

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一路南下,兵临汴梁城下。宋徽宗慌乱无措,便主动禅位于宋钦宗,然后他就跑到江南避祸

1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一路南下,兵临汴梁城下。宋徽宗慌乱无措,便主动禅位于宋钦宗,然后他就跑到江南避祸去了。

宋钦宗上台后,想到当年宰相王黼暗中替三弟郓王赵楷筹划谋夺太子位之事,就气不打一出来。于是钦宗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暗中弄死了王黼、童贯等人。

之后钦宗想把王黼的小弟张邦昌也弄死,但当时金兵已经围城,要求北宋派一个宰相和一个亲王到金营谈判兼做人质,于是钦宗就想到了借金人之手杀了张邦昌的计策,给了张邦昌派了一个“美差”——让他和后来的宋高宗赵构一起到金营议和。

张邦昌是个人精,毕竟是当过宰相的人,他知道自己此去必然凶多吉少,所以自打进了金营后,他就在各种场合哭,给金国人留下了一个他软弱无能的印象。而赵构则跟张邦昌完全相反,他当时涉世不深,凡事都跟金人抬杠,一副不怕死模样,表现的一点都不像个王爷(赵构后期软弱是后来的事,早期还是很钢的一个人)。

金人认为他是个假王爷,就扯理由把他赶了回去,又让钦宗8换了性格软弱的肃王赵枢到金营当人质。


后来宋金议和成功,北宋割地赔款,金军擒走肃王,撤兵退回北方。

赵构回去后,徽宗也回来了,徽宗和钦宗对赵构非常热情,封了他为太傅加节度使,这次危机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之后由于宋朝不割地,也凑不齐答应的赔款(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金国大怒,斥责宋朝言而无信,便再度挥师南下,打算给宋朝一点颜色看看。

当时宋朝财政匮乏,军队战斗力很差,既无力反攻,也无力防守。金军突破宋朝北部边防线后,又直奔东京而来。

这一次宋钦宗又无计可施,只好议和。为了表示隆重,只得再派一个亲王去议和。这次派谁去呢?只能是赵构,因为他熟悉,而且别的王爷也都不敢去。

赵构离京后,行至磁州,当地的知州宗泽闻讯赶来,在城外拦住了赵构。宗泽对赵构推心置腹的说,金国人狡诈,您此番前行,实在不妥当。肃王上次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您这次要是去了,估计也回不来。所以我劝您还是别去送死了,干脆留下了带领大家一起勤王护驾吧。

赵构想了想,觉得宗泽说的对。于是他就留在了磁州,静观事态发展。

当赵构在磁州盘桓之时,金军第二次打过了黄河,又把东京汴梁围了。

随着京城的被围,金军的临近,磁州也不安全了,赵构于是就离开磁州,跑到相州。之后又跑到了大名府。(这些地方都在黄河以北,因为金军直击东京,南下途中的很多州府都直接绕过,没打,所以赵构留在河北反而比待在东京更安全)

赵构到了相州后,从东京汴梁城来的使者就到了。使者告诉赵构,说钦宗皇帝知道赵构没去金营,没被俘虏,现在钦宗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在外招募军队,起兵勤王护驾。于是赵构就在大名府建立元帅府,开始招兵。

但是,把老百姓训练成合格的军人,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赵构当时只有口头名号,手上既没有实权,也没有粮饷,很难招到兵,况且招到了兵也不见得打得过金国人。所以赵构在相州扯旗子折腾了半个月,也没有什么具体行动。

后来东京城破,徽宗、钦宗被俘,金国嫌中原太热,就劫持了徽钦二帝以及后妃皇子连同宗室贵戚,全都被押赴北方金国,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金人南下之前,没想到宋朝这么容易就被灭亡了,他们南下的本意,只是觉得宋朝人言而无信,想罚惩一下而已。结果没想到这一惩罚太顺利了,居然把北宋给灭了。胜利来得实在太突然,让金国人措手不及。

金国人对如何统治广大中原汉地,没有任何经验。于是,就有金国权臣建议,不如让辽国的降臣们来统治中原汉地,因为契丹人统治过幽云十六州的汉人,有管理经验。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契丹降臣纷纷推辞。因为这就是个催命的工作:你干好了,人家嫌你太有本事,怕你有异心;你干不好,人家嫌你没本事,有负信任。反正怎么干,到头来都是吃亏不讨好

契丹人不干,金国有将帅就又提议,干脆让宋朝的大臣当皇帝算了。这个建议得到了金太宗的准许。

但是让谁来当皇帝呢?为此,金国人召集宋朝降臣们开了个会。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讨论会上有个人坚决反对废黜赵氏,他认为赵氏统治中原一百多年,深仁厚泽,百姓众望所归,另立异姓为君,有负天下苍生,坚决不行。而这个坚决反对的人,大家可能料想不到,居然是秦桧。

金国人一看秦桧竟敢公开对抗,便把他和其他反对的大臣都抓了起来。金太宗的弟弟完颜昌觉得秦桧有骨气,便收留了秦桧,并将他一直带在身边。秦桧后来没死,能活着回南宋,也是因为他不怕死而得以免死。这真的是幽默。

处分完秦桧后,金国人再次召集宋朝降臣们开会,这一次没人敢反对了,但也没有敢出来背这个锅。

后来有个大臣从金营带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金国人中意的新皇帝人选张邦昌。金国人之所以选他,可能是觉得这个老头比较好管。怎么看出来的呢?前面说了,张邦昌一进金营就哭,眼睛就没干过。这样的“老实人”好控制。

于是,张邦昌被金国人册立为皇帝,国号为“大楚”,都城定在金陵(今南京),但由于南京还没拿下,所以暂时就先在汴梁待着,大楚这个傀儡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PS:张邦昌的“伪楚”与后来刘豫的“伪齐”有很大的不同。“伪齐”是有具体地盘的,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山东、关中。而“伪楚”没有具体地盘。张邦昌实际上是个只有名号,没有任何权力的光杆皇帝。


张邦昌得知自己被定为大楚皇帝,也是死活不干,他知道这不是小事,是谋大逆、株九族的大罪。他看推不掉,干脆躲了起来,玩儿起了消失。最后金国人放出狠话来,说张邦昌如果不当皇帝的话,就血洗开封,要把开封城男女老少杀个鸡犬不留。

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非常灰色幽默的情景就出现了——宋朝大臣们的都不想背锅,就集体推张邦昌出去背锅;老百姓怕被杀,也把矛头指向了张邦昌,说你不能连累我们,你不当皇帝,我们就全完了,坚决要求张邦昌当这个大汉奸

最后,金国人逼迫,同僚劝进,老百姓为了活命也是呼声高涨,张邦昌就这么被所有人抬到了皇位上,接受了大楚皇帝的册命,接受群臣朝贺。

据史料记载,张邦昌当时想死的心都有,哭哭啼啼地继位,比砍他头都还伤心。

张邦昌正式继位后,不敢坐御座,不敢坐北朝南开朝会,他就坐东朝西,表示自己只是临时工,不是真皇帝。并且百官向他行臣子礼仪的时候,他也一定要站起来还礼,再三表示我不是皇帝,咱们是平等的。自己只不过是替大宋皇帝看摊子,将来有朝一日宋室光复了,可以证明他没干过僭越之事,他从来不敢以皇帝自居。

半个多月后,金国留守人员见张邦昌的皇位貌似稳了,大楚王朝也建立了,就也走了。

金军一撤走,张邦昌马上就把宋哲宗的废后孟氏请了出来。孟氏是前朝的皇后,因得罪了哲宗而被废,做了女道士,因此就躲过了靖康之变。张邦昌请她出来,让她负责临朝听政,等于是政权交给了孟太后。

所以实际上,张邦昌的大楚皇帝只干了一个月左右(33天),后面就是由孟太后负责临朝听政了。

北宋灭亡,赵氏被废,伪楚建立,汴梁发生的这些事,赵构在商丘看得一清二楚(赵构在大名府待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安全,就又跑到了黄河以南的东平府,后来又觉得东平府也不安全,就跑到了商丘),他身边的臣子也一清二楚。金人走后,这些人就给赵构上劝进表,说你现在是神宗皇帝仅存的嫡系子孙了,你必须当皇帝,这是你身为皇子不能推辞的义务。

赵构愿不愿意当这个皇帝,我们现在的人不是赵构肚子里的蛔虫,无从知晓,没法猜测他当时的心情。但他当这个皇帝,说句实在的,跟张邦昌也差不多,完全是被他人推上台的。因为当时大臣公认的皇帝还是宋徽宗和钦宗,赵构在他们眼里,也只是个临时工而已。而就是这种世人的心态,才导致后来赵构很介意别人提迎回徽钦二帝。(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岳飞之死)

赵构想不想当皇帝,这里不讨论了,就说赵构被群臣推举为皇帝之后的事。

赵构推卸不了责任,只能出山。张邦昌一见赵构,马上就把皇位还给了赵构。为此他还写了篇文章,把赵构形容为光武皇刘秀,表明赵构即位完全是顺承天意,是众愿所归。

赵构接受了张邦昌送来的玉玺,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改元建炎,至此政归赵氏,南宋建立。

赵构做了皇帝后,张邦昌屁颠屁颠的来商丘朝见赵构。两人一见面,张邦昌就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猛磕头,痛哭流涕,说我实在是被迫不得已才做了伪皇帝,死罪死罪。赵构知道张邦昌想什么,当时碍于新君登基又不能杀他,就伸手搀扶起他,说他功在社稷,如果没有他,开封城就完蛋了。他不仅没有任何错,反而还有大功。

事后,赵构不但赦免了张邦昌的罪,还加封他为太宰(相当于正宰相),同时还册封为同安郡王,等于是封了异姓王。

不过,赵构从张邦昌手中接过皇位,继承宋室大统,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因为张邦昌的皇位是金国人册立的,赵构从张邦昌的手里接过皇位,那他跟金国是什么关系呢?所以在当时宋朝军民的眼里,赵构多少有点来路不正。这也导致后来赵构心理变态,总觉得有刁民要害他。

而张邦昌后来就是死于赵构的这种猜测,被以比莫须有还要冤的罪名处死。

2

北宋和南宋之间,的确不是相连贯的,北宋灭亡于1127年3月20日,而南宋开始于1127年6月12日,中间有将近3个月的空白期。正是在两宋交接中间,出现了一个被史书所承认的政权,史称“伪楚”,国号“大楚”,又称“张楚”。

这件事还要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说起。

处于北方辽国统治之下的女真部落崛起,建立了金国。北宋与金国订立了海上之盟,相约灭辽。北宋军队负责进攻辽朝南京(幽州府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朝,宋朝将原本给辽朝的岁币转送金国,辽的剩余国土也归金国。

盟约挺好,可是孱弱的北宋二十万大军竟然被处于灭亡边缘的辽军打的大败,最后还是金军攻占了燕京。北宋虽然后来拿钱赎回了燕云十六州中的七州,却也暴露了战力虚弱的真相。

1126年正月,及当年十一月,金军两次南下,围攻开封。第一次汴京之战,在李纲等主战派,及勤王军队的反击下,迫使金军议和。可是在解围后,钦宗担心军队叛乱,以各种借口遣散了大部分前来勤王的宋军,导致第二次汴京之战兵力严重不足。主战的李纲等主战大臣也被疏远,钦宗又受奸佞蛊惑,屡屡干扰军队的正常作战,造成宋军屡战不胜,最后只能向金军请和。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的北宋宗室、官员,及其家眷被金军扣为人质。金军命人在开封城内大肆搜刮财物,好在金军没有屠城。因为金人知道,杀光了,他们就没钱可以继续掠夺了。

徽钦二帝被俘,宋朝旧地名义上就是金国的了。可是,金人还处于奴隶制时代,根本没有能力按照汉人的制度管理北宋旧土。可他们又想要宋人的财富,怎么办?金人也很精明,那就扶植伪政权,由汉人代为管理,收取税赋,每年向金国缴纳岁贡。

金人让留守汴京的北宋旧官吏推荐伪政权的皇帝人选。这时候,北宋官员的智商全部上线了,大家都明白,谁成为这个候选人,一定会被千夫所指,被万世唾骂。所以,没有一个人敢自告奋勇,主动承担。

素有“金人外公”之称的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王时雍,在金人围城时,非常卖力的为金人搜刮美女、财物,颇受金人信任。原本他当伪皇帝最合适,可是他知道这是冒天下大不韪的事情,精着呢。他就召集大家一起商议,投票推举。可是大家都不敢说话,面面相觑。王时雍就以金人早已有意张邦昌,欲让张邦昌称帝为由,让大家举荐张邦昌。结果么,自然是张邦昌成功被友好的同僚们给送上了“烧烤架”,烤了一个外焦里嫩。

不过,当时还是有人反对立张邦昌为帝的。监察御史马伸就提议,应该继续册立赵氏族人。而时为御史中丞的秦桧,听到马伸所言,操笔上书金人,冒死请立赵氏。当然,上书如同泥牛入海,不见踪迹了。

张邦昌其人呢,在金军入侵时,曾极力主张割地求和,并参与了罢免主战派大臣李纲、种师道的行动,被主战的太学生陈东怒斥为“社稷之贼”。金人一看,合适,那就张邦昌吧。

可张邦昌从内心还是忠于大宋的,只是他是个让主战派鄙视的主和派罢了。所以,张邦昌拒绝不受,不肯登基。金人一看,好吧,你如果不同意的话,那就下令纵兵血洗东京城。无奈之下,张邦昌于1127年3月7日登基为大楚皇帝,代替了赵宋,定都金陵(南京)。

张邦昌既伪楚皇帝位,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为庶人,北宋正式灭亡。

张邦昌虽然登基,但他知道,金人只是在利用他,随时都可能给他来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而宋朝原来的藩属,也不会听他号令。因此,他一直都很谨小慎微。

张邦昌称自己仅是“嗣位”,意思就是传承的还是赵宋江山,只是由他暂时代管。平时,他也不敢穿龙袍,坐天子宝座,也不自称“朕”,只有在接见金国使臣时,才走走过场。张邦昌又下旨,赵宋太庙牌位,一律原封不动,加以妥善看护。他还在所有由他任命的官员职位前全部加“权”字,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张邦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表示他还是忠于赵宋的。

金兵退走了,还活着的宋朝勤王部队终于一小波,一小波的来到了汴京城下。张邦昌在做了32天皇帝之后,于1127年4月10日,主动退位,以太宰身份理事,而由宋哲宗的废后,没有被金军掠走的元佑皇后垂帘听政。伪楚政权正式灭亡。

元佑皇后派人给康王赵构送去了大宋宝玺。宋高宗赵构即皇帝位,元佑皇后撤帘回归后宫。北宋和南宋完成了皇权交接,张邦昌也成了拥立赵构继位的第一功臣。伪楚虽然仅仅存在了三十余天的时间,但是在两宋的皇权交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被正史所承认。

那伪楚皇帝张邦昌本人的结局呢?

赵构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并没有立时处分张邦昌,反而赐张邦昌太保衔,任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

但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一直存在,赵构刚继位,为了稳固疆土和皇位,必须启用主战派,这让主战派暂时占了上风。李纲极力弹劾张邦昌,但是赵构并不想以此事杀张邦昌,仅是降职了事。

赵构的确是权谋大师级人物,最后以“隐事”为由处死了张邦昌。所谓的“隐事”,就是张邦昌入宫醉酒,曾经被金人赐给大楚皇帝张邦昌的徽宗嫔妃李夫人,估计和张旧情未了,借机裸着双臂钻到了张邦昌怀里。然后么,自然有人告密。

宋高宗赵构悄悄抓了李夫人,严刑逼宫,让她指认张邦昌。结局就是,张邦昌先岳飞一步,得了一个比“莫须有”还莫须有的罪,连罪名都不列,直接给处死了。

张邦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争议非常大。他虽忠于宋朝,却不能坚守气节,投降金军,还被立为伪楚皇帝,所以,恶评较多。但是,如果跟当年的关二爷头曹比较一下,是不是有点苛责张邦昌了。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多数不喜欢主和派,再加上张邦昌实在是没有什么大功绩的原因吧。

3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问题,估计一般人瞅着脑瓜有点懵,这当中间咋就能再塞下一个朝代,开玩乐呢吧?

这事您要是真真的细究的话,还真有这么回事。那么他是咋来得呢?大家伙就听俺把这事掰扯掰扯。

首先咱先把这背景给交代一下。

背景

话说北宋末年,要不是那特别喜欢玩石头的宋徽宗,不死命折腾的话,这北宋的国祚还得传承一些个年头的。

毕竟北宋那实力他也不白给,老百姓手里头也算有钱,国家富足。

但架不住这宋徽宗,特别的文气,这人除了不喜欢朝政之外,什么写字啦,什么画画啦,什么玩个花草石头啦,这都是行家中的行家,就人家的小手段,您得竖大拇哥。

写字都能给你创造出个所谓的瘦金体,画画都能给自立一派出个所谓的院体,这要是搁到一般人家里这就是艺术天才,您要说他是全才,这都不过分,没有一点夸张的成分。

但历史对这人一水的评价就是,这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材料,好端端的一个北宋愣是被他玩废了。一般的说法都是,这要是北宋没有立他为皇帝,随便上去一个,这都比他强,也灭不了国。

别的皇帝昏庸,身边围着两个奸臣这就了不得了,而他身边围了六个,你说夸张不夸张,而这六个还能和谐的共处下去,厉害吧!

所以北宋末年政局相当的腐烂,这比腐败都高出一大截。

那么北宋之所以被灭国,其根本原因就是,这宋徽宗太喜欢玩石头了。

为了那石头,让他专属奸臣朱勔去全国各地捞石头,钻山洞,就为这破石头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

你都不知道,为了把这破石头运回京城让咱这宋徽宗老爷子把玩个够,负责这事的朱勔,遇房扒房,遇坟扒坟,过河还得拆桥,遇到漕运的船,直接就把上面的粮食卸下来丢岸边上,先把这破石头小心翼翼的轻拿轻放的搁船上拉回京城。

目的只有一个,第一时间让这宋徽宗把玩到新石头,宋徽宗为了这石头那叫操碎了心,有一块有毛病,他都能心痛死。

您就说吧,这一路糟蹋了多少民户,多少田地,多少人就因为这破石头破产,成了流民,这就不在宋徽宗的脑子里。

这直接导致了,方腊起义(水浒那水泊梁山也有,但真没有小说里面的大),这场起义声势浩大,打的旗号就是诛杀朱勔。

当宋徽宗把这方腊起义按下去之后,他这国力已经受损。

但你都想不到,因为方腊起义,宋徽宗这就把朱勔给免职了,而把方腊灭掉之后,这宋徽宗立马又把朱勔给恢复。

“快!快!快!朕都等不急了,这都多少时间没摸过新石头,痒死了!那石头味都想不起是啥样的了,去!给朕再找去!记得好好找!这回一定要找更奇的更好的!”

得嘞!你说这得多急不可待啊!就让这朱勔折腾的同为六贼的蔡京都看不下去,和宋徽宗说这真的扰民。

就这时间点,已经离北宋灭亡不过只有五年的时间。

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大背景。

接来下的事

金国其实早就看出来北宋的虚弱不堪,这不在1126年,一路南下。

你都想不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这北宋的兵部尚书,把灭掉金兵的重任放在一个道士的身上。

对!没错,俺真真的没有说错,不是那个将领,就是一道士的身上,就这道士想要以道门的“六甲法”混合佛教的“毗沙门天王法”破敌。

至于这是啥,俺也不懂,但听着听玄乎的,这兵部尚书听着也挺来劲的,一拍大腿根这就同意了,对,没错,同意了。

结果神兵和这金兵一撞,这就撞了个稀碎,哭到来不及!

那特别特别喜欢石头的宋徽宗,这回不仅连石头也不要了,这皇位他也不想坐了,直接传给儿子,自己坐了太上皇,无事一身轻的搁江南那地避难去了。就瞅着自己的儿子如何把这事给摆平,看能不能再回去。

这操作,那叫个出奇制胜啊!俺都不知道咋形容了。

这上台的就是后来的宋钦宗,他这人也是个出了名的昏君,优柔寡断不说,还反复无常,所以北宋落这俩人手里,还能有个好?

最开头,他上了位,重用的是主战派的李纲,首先向那主和派开刀。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啥主和和主战之分,而是这主和派的代表性人物王黼谋划过他太子的位子让给别人。

所以这王黼这一派就倒血霉了,童贯也跟着死了。

当然咱前边也说了,这宋徽宗他身边的奸臣可不止一个,那太多了,其中一个跑到他的耳朵眼里叨叨,跟着宋钦宗又把主战派的李纲给罢免了。

就这骚操作任何人都看不明白,就这时间点上,金国人还杵在前线想要进来呢?您这就把主战派的人给调走了,想干啥呀这是。

得咧!这机会千载难逢啊,金国人这就轻轻松松的打到了京师。

没说的,求和呗!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不怕多这一次。

而且宋钦宗还有一个自己的小九九,想要弄死那王黼的小弟张邦昌,毕竟时间紧,没时间吗?在加上张邦昌也没什么大恶的事,可宋钦宗还是容不下他。

所以就让这张邦昌当做议和大使去金营里求和。(记住张邦昌这可是题主问题的关键性人物)

求和您的割地赔款不是,但张邦昌冲着宋钦宗要割地赔款的圣旨,宋钦宗压根就不给,要印绶也不给。

那么张邦昌瞬间就明白了,这美差压根就没有筹码,空着俩只手去,这不就是去金国人哪里找死吗?宋钦宗压根就没有想他能回去。

而且宋钦宗还给张邦昌配了一搭档——康王,这就是后来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这宋钦宗对赵构的防范不是一星半点儿的。

话说那个时候,赵构也心高气傲,进了金人的营地。要咱一般人说这就是金人的地盘,但赵构压根就没有这么想,就好像跑到自己家后院溜达。

金国人不管说啥,他都和金国人抬杠,而且是往死了抬。

这金国人瞅着赵构,困惑的很,就感觉这赵构压根就不是啥王爷,按照他们的想法北宋的王爷这都是在后宫里边女人堆里长大的,稍微的一咋呼,不哭都不可能。

所以他们向宋钦宗提出抗议,找了个理由就把这赵构给开出了营地,让换个王爷来,其实他们从心里认为,这就是个假王爷,换一个!

得咧,这一下子赵构出去了,换来了个肃王,这家伙把个肃王给坑惨了,这议和成功之后,这肃王摸着眼泪就被金国人给掳走做了人质了。

至于张邦昌他就知道自己的命运被宋钦宗给卖了,进了金国人的营地,是哭哭啼啼的,这压根就不像个使臣应该有的样子,他倒是没啥事,山药蛋一个金国人也没把他当盘菜。

那么议和这事谈成了,金国人一撤,这事算是解除危机了,宋徽宗也就从江南这块溜达回来了。

中间这朝代咋回事

但这事过去以后,金国人要求履行合约,要地要赔款的,宋钦宗没給。

得咧!金国人表示很愤怒,这一家伙又奔着京师来了。

宋钦宗又来老一套,要求和,这次直接指派赵构前去。结果路上被宗泽给拦了下来:“你去,你也得让金国人给掳走了!”

最后大家伙也知道了,这北宋算是被金国人给灭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俩人就被虏到了五国城。

而那喜欢写字画画的宋徽宗这下子也有了空闲的时间写他的瘦金体了,只不过他写下的字再也没有风花雪月,取而代之的是憋屈,屈辱和愤怒。

最后活活的憋屈死了。

至于金人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能把北宋给灭了,就想着让宋徽宗和宋钦宗为他们的言而无信付出一点点代价而已。

所以拿下北宋这其实就是一个意外的战果,那么让他们统治这么大一个地盘,他们确实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所以他们就想着在这块在重新立一个皇帝出来,负责管理这片区域。

首先他们想让契丹那些个投降过来的,按照幽云十六州那统治方法来一遍就成。

结果这事契丹人压根就不感兴趣,毕竟这事干好了是你应该的,干不好在当地就有人弄死你,就算你能够跑回去,金人也饶不了你,这就是个送死的买卖。

金人一瞅契丹人不干,那就找宋国人喽。

那谁呢?为了这事一帮子北宋的降臣就开始出主意,这就出了俩主意,一个是提名姓赵的人继续当皇帝,或者干脆提一个大臣来干这事。

其实这事金国人找就有主意了,只是走个过程而已,他一瞅有反对,直接将一帮子反对用大臣当皇帝的人全抓了起来。

那么在金人的授意之下,这张邦昌被选了出来。

为嘛选他呢?因为金国人就感觉这张邦昌一点骨气都没有,随便捏一下就能哭,以后也好控制。

得咧,这大楚的国号可就打出来了。

这也就是题主说的,北宋和南宋之间夹了一个朝代,就是它。

话说这大楚的字号是打出来了,可这大楚却没有实际的地盘,用的大臣还都是北宋的大臣,这就是一壳,瞅瞅还行,这就不能上台面。

张邦昌这人精那能看不出这个,他说死了都不干,最后金国人以血洗开封的条件逼迫张邦昌。

你不干就血洗开封城,没法子这张邦昌算是赶鸭子上架,这就同意了。

背锅侠张邦昌这就正式的成为了大楚的皇帝。

走到这一步,张邦昌他也没有想到啊!不就是到了金营里哭了两鼻子,至于吗?你至于给个皇帝当当。

他也知道屁股一旦坐上去,这就离死不远了,所以史书记载,他当皇帝那天,是哭了一整天。

那么张邦昌坐了皇帝,按照皇帝的要求这应该坐北朝南,而张邦昌从心里就拒绝,所以他总是坐东朝西。

就是向天下表个态,他就是个背锅的,皇帝他真干不了。

底下的臣子向他行礼,他立马站起来回礼。一点都不像皇帝,到像是同僚。

“你好!你好!我不是皇帝!不是!”

那么金国人感觉这张邦昌大楚的皇帝应该是坐稳当了,他们也不愿意继续呆下去了,毕竟这人吃马嚼的一天天的下来金国人也招架不住,这就走了。

咋说呢?宋徽宗一帮儿子这几乎都被抓到了五国城,独独留下一个赵构在外边溜达,那没跑了,大家伙都认为这赵构就是宋的皇帝了,群龙不能无首不是。

这不后来张邦昌一见到赵构。

“哎呀!你咋才来呀!”回头就把皇位还给了赵构,继续当他的臣子。

为了这事,张邦昌还写文章把个赵构这顿夸啊!毕竟花花轿子人抬人吗?

那么赵构也就接了张邦昌送过来的玉玺,这就成为了南宋第一个皇帝。

事就是这么个事。

那么张邦昌呢?

咋说呢?他这是有功的,当然是不能杀的了。但他必须死,毕竟赵构这皇位按理说是应该从赵家人的手里接过来的,咋就跑你张邦昌的手里倒腾了一下,这就不应该啊!

所以他这皇位多多少少有那么点来路不正的意思。

后来这张邦昌还是被赵构以别的理由给杀死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4

宋朝的历史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结束到南宋开始,其间还存在一个张邦昌的伪“大楚”政权。

但因为其维持的时间很短,仅仅三十三天,在主体史观下,普遍对于张邦昌的伪楚帝王身份不与承认。对于这段历史也不称作一个朝代,这跟袁世凯称帝,仅仅维持八十三天的帝王一样,是无法用一个朝代来说明这段历史的。

张邦昌(1081年-1127年),字子能,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进士出身,宋徽宗、宋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01

张邦昌其人

北宋自宋哲宗以来,就党争不断。

哲宗驾崩后,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赵佶继位,是为徽宗。

徽宗在位期间,奸臣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邦彦等把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荒淫无道,整个朝政乌烟瘴气。

进士出身的张邦昌与童贯均是权臣王黼的党羽,而王黼又是蔡京火箭提拔的宰相。在对金政策上,这一派被称为王党,为主和派,与李纲为首的主战派针锋相对。

靖康元年(1126年),金太宗即位后,背弃盟约南下进攻北宋。宋徽宗惊慌失措,就禅位其长子宋钦宗。

当初,王黼在立嗣的问题上,站在宋钦宗的对立面。于是,宋钦宗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就是默许主战派李纲一党暗地里伏杀王黼和童贯。

而其党羽张邦昌平时虽无大恶,但也是宋钦宗要清除的对象,于是,宋钦宗就派遣张邦昌前往金营,与金和议,想借刀杀人,除掉张邦昌。

02

张邦昌主持和议,但宋钦宗出尔反尔,导致了被俘虏的命运。

金兵围困汴京,张邦昌力主议和,于是与康王赵构一起被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

宋钦宗表面上允许割地赔款,但暗地里却使主战派突袭金营。如此一来,基本上就把张邦昌逼进了死路。一同前去的康王赵构,恐怕也是宋钦宗要打击的对象,也是想用同样的手段处置的政治对手。但这也为张邦昌和康王赵构,促成以后的战略联盟提供了机会。

对于宋钦宗的阴谋,张邦昌岂能不知?他向钦宗要割地圣旨,钦宗不给,要河北印绶,也不给。可见,钦宗根本就没有想让张邦昌活着回来的意思。

但张邦昌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金营内一口咬定突袭金营不是朝廷的授意,是主战派孤意妄为,居然就保住了性命。

金兵因为见不到割地赔款,就开始反攻,攻陷了开封,虏获了徽、钦二帝。

03

张邦昌被逼迫无奈,被立为伪楚皇帝。

金人也没有太大的胃口,并不是想灭掉宋朝,统治中原,当时的目的仅仅是希望岁贡钱财。因此,他们就想另立一个汉人君主帮助他们筹措岁贡。

虽然汉人官员均提议另立赵氏为君,但金太宗一概否决。张邦昌就成了唯一被提名的人选,在宋齐愈、王时雍等人支持下,金人“劝进”张邦昌。

当时,大多数汉臣都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其中最为激烈的就是日后另一个争议人物秦桧。

张邦昌清楚这个龙椅不好坐,死活不愿意登基就位。

关于张邦昌登基一事,在《宋史》、《大金国志》都有记载,也大体记述相同。不过,《大金国志》忌讳少一些,记述更为直接。

靖康二年三月一日,邦昌入居尚书省听令,百官班迎南薰门,邦昌卧病不食。金帅令劝进,邦昌谓王时雍等曰:\"诸公怕死,又掇送与邦昌邪?虽暂假而归,焉可免祸!\"。。。百官敦请即皇帝位,犹豫未断,缘军前先有指挥故。邦昌与百官相见,恸哭尽哀。。。金帅令劝进于尚书省,邦昌卧病不食者四日,故有诸公\"掇送\"之言。
次日,金国文字来,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三日,金使来促劝进,取推戴状,众人泣劝再三方从,留守司遂以推戴状申,欲以初七日行册命之礼。邦昌誓自裁,或曰:\"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遂止。

根据《大金国志》的说法,当时张邦昌诈病拒绝登基,百般推脱,甚至以自裁相对。但最后,金国以屠城相要挟,逼迫张邦昌就范。

豹眼无意为张邦昌洗白,但这个活的确不好干,也并非是光宗耀祖的事。他就是一个投机取巧的权臣,没有曲线救国的理想,也没有统领天下的能力。

张邦昌还算清醒的一点是,知道这是被火烤的差事,必定会被万世唾骂。

04

张邦昌逊位,还政于赵构。

张邦昌登基后,不敢把办公地点设置在老皇帝办公的紫辰殿和垂拱殿,而是选择在文德殿;将办公龙椅西向,而不是南向放置;坚决制止朝廷官员行跪拜大礼;自称“予”而不称“朕”;公文往来用手书而不是圣旨。

金军撤退时,已经身为皇帝的张邦昌却身服缟素,率领百官亲自为徽钦二帝遥拜送行,并且伤心欲绝,涕泪俱下,是否真心不得而知,但起码表面上,一切都是人臣的礼仪。

伪楚政权仅仅维持了一个月,金军撤退后,张邦昌就逊位,把朝政还给了赵构。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当初,吕好问劝张邦昌还政康王赵构。王时雍、徐秉哲等告诫说“还政必无善终”。

但张邦昌还是毅然还政,献大宋国玺,立康王,请宋哲宗元祐皇后垂帘听政。

而且手书阐明心迹:

\"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

张邦昌清楚自己还政会性命不保,却没有犹豫,而且自始至终并未僭越宋朝臣子的身份,多少还留了一点读书人的脸面。

赵构即位后,迫于时局的压力,再次启用主战派李纲。李纲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弹劾张邦昌,但由于张邦昌是高宗赵构即位的首席功臣,面子上还不想伤害他的性命。于是,就以权宜为名,为张邦昌开脱,将其贬为节度副使。

05

祸起红颜,行为不检点,最终招致被杀。

高宗赵构碍于面子没杀张邦昌,但并不等于没有杀他之心。

赵氏爷们对付外来入侵,几乎没有啥办法可施,但内斗还是很有一套。

赵构启用了李纲为宰相,不久后就把他赶走,利用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奸佞小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逃到了扬州。

本来赵构被搞得焦头烂额,张邦昌成立伪楚傀儡政权这事,过过风头,也可能因为赵构顾不上他,就会过去。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张邦昌还是犯了一个男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被赵构又抓住了把柄,最终被赐死了。

金军撤走时,将徽钦二帝及其后宫几乎全部被带走了。张邦昌入主内廷,金军开恩,将宋徽宗的一个嫔妃靖恭夫人李春燕及十余位女眷,赐给了张邦昌。

张邦昌还政赵构以后,不能再认这个名分了,但依然与李夫人藕断丝连,难以割舍。

一日,张邦昌酒后,又想起了李夫人的好处,就想再叙旧情。李夫人裸露双臂钻到张邦昌的怀中说:“大哥哦,如今这个情况,是不能再续旧情了。”

但李夫人还是亲自将张邦昌扶上车,还安排干女儿陈氏陪侍。之后,彼此之间还有来往,可谓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哦。

徽宗那可是赵构的亲爹,尽管被俘虏,人在金营,但毕竟还活着。张邦昌招惹了当朝皇帝的小妈,如何让赵构无动于衷呢?

赵构不动声色地抓住了李夫人,严刑逼问,让她指认张邦昌的罪状。最后张邦昌也得了一个比莫须有还莫须有的罪名,史书记载是“诏数邦昌罪”,不知道何罪,就赐死了他。

在金国史书里,记载此事是“罪以隐事杀之”。也不清楚“隐事”是何事,总之,张邦昌就这样被杀掉了。

总之,北宋灭亡后,在金国的逼迫下,成立了张邦昌的伪楚傀儡政权,虽然仅仅一月左右的时间,但也是一个朝代的结束。之后还政于赵氏,开始了另一个朝代南宋。这类似于王莽的大新朝,持续的时间不同,登基、还政的性质不同,但毕竟是改朝换代。

南宋建立以后,金国又扶持了一个“大齐”傀儡政权,但这个政权是与南宋并存的,而且是在南宋之后成立的。它尽管存在的时间比伪楚更长久一些,但不能算作是一个朝代,只能是并存的一个割据政权。

在豹眼看来,张邦昌登基,虽然说是很好玩的事,但终归是华夏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

尽管十分短暂,但也需要了解,不回避这些屈辱的历史,或许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是有益的。

5

关于这个问题,印象还是蛮深刻的。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位很有名的大V写的,他本身是博物馆讲解员,经常接待学生组团参观。

当他接待一个普通中学的师生时,老师提出中午必须回去,但是由于距离甚远,这样参观时间就大大压缩。他问老师为什么必须回去,老师回答说学校订了营养餐,如果不及时赶回去,送餐的是要加钱的。也就是说回去吃饭比在博物馆听课更重要,而且那些学生的文史基础相当差。

他们也接待过一个著名的重点小学的师生,当他提出一个问题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他希望对方回答是南宋,这样就可以讲岳飞了。但是一个声音响起来“伪楚”,对方那个小学生不仅说出了答案,还把理由陈述了一遍,把作者震惊了。这个学校的学生多来自精英家庭,父母要么商界精英,要么高级知识分子,要么政府部门,由此作者还感慨了一番阶级固化的影响等等。

但实际上来说,小学生知道“伪楚”的确挺让人吃惊的,因为这个知识点初中历史课本并不会写。为什么不写呢,因为“伪楚”不算一个朝代,只是一个时间超短的政权,根本算不上朝代。

为何这么说呢,实际上做一下比较就知道了,在两汉年间有一个王莽,在唐朝有个武则天,这两位是真正做过皇帝改过年号的,并且掌权时间特别久,他们在历史述说的时候都经常被忽略,何况一个伪楚呢?

不过王莽和武则天是真正新王朝的创建者,这点毋庸置疑的。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人都有极强的权力欲望,登基之前就牢牢掌控了朝廷大权;两人都登基做了皇帝,并且建立了新政权,王莽是“新”,武则天是“武周”;两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也就是说无论是王莽还是武则天,他俩都是一个新的王朝的真正缔造者,比如像王莽,实际上东西两汉差异蛮大的,光武帝刘秀跟西汉嫡系一脉已经很淡了,他父亲不过是个小小县令,创立东汉说是另起炉灶都差不多。而王莽武则天如果当时的时局对他们再有利一些,他们可以传个几代下去,那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朝代也不是不可能的。

跟“新”和“武周”比起来,这个“伪楚”就差远了。这个伪楚又叫张楚,他的皇帝是张邦昌。张邦昌是个什么人物呢,他是北宋末年的宰相。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被金人逼迫的厉害,1125年,金兵南侵,宋军一败涂地,而张邦昌恰好是主和派。于是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被质押,割地求和,也因为这事,张邦昌跟赵构跟金人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后来金兵继续攻打北宋,甚至到最后宋徽宗、宋钦宗全被金人俘虏,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管事的人出来了。

北宋没了皇帝,金人的管理能力又有限,如果说再让赵家皇族来当权,金人又不甘心,于是搞来搞去,就选中了张邦昌当代言人。那个时候宋徽宗、宋钦宗都活着,康王赵构也活着,张邦昌只是个宰相,他自然不敢当这个皇帝了。不过金人不管,铁了心不能让姓赵的再做皇帝,而北宋官员大部分也都选张邦昌,于是张邦昌就当了“大楚”政权的皇帝。

如果能够给张邦昌选择,张邦昌肯定不愿意做这个皇帝,他也是多年为官,知道这个所谓的皇帝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这完全是金人胁迫之下的无奈之举,而自己只是一个傀儡。将来稍微有点变化,自己皇位不保不说,说不定还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张邦昌十分克制自己,尽管金人让他做皇帝,但是他自己并不承认自己是皇帝。他制止其他大臣向自己行跪拜礼,自称予而不是朕,颁发的公文也不是圣旨而是文书,总而言之,除了金人给他安的个名,他的一切做派就跟一个首席大臣一样,丝毫没有皇帝的样子。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这个所谓的“伪楚”政权就结束了,后来张邦昌迎回了康王赵构做皇帝,南宋正式成立。由于张邦昌与赵构过去有一段人质情意,而且赵构当皇帝张邦昌也是有大功劳的,所以张邦昌开始还能继续维持。

但是赵构登基以后,开始为了做样子,重用主战派,主战派跟张邦昌是死对头,就力主杀了张邦昌。赵构那时候主要倚重主战派,另一方面无论如何张邦昌也做过皇帝,确实是好说不好听。于是他们利用一个女人给他安排了个罪名,赐死了张邦昌。这个女人曾经是宋徽宗妃子,在张邦昌当皇帝的时候,赐给了他做了伪后,两人有了一段情意。按理说,张邦昌既然让位了自然不能再去跟这妃子有联系,但是他偏偏有次酒后失德,没有忍住又去招惹了这个妃子。于是赵构就利用这个理由给张邦昌安排了罪名,赐死了他。

看的出来,这个所谓的“伪楚”根本算不上一个朝代,顶多就是一个政权而已。它既没有得到主流正史的承认,甚至连当事人本人都不承认,只不过是金人一厢情愿的产物罢了。

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很多几岁的小孩说起单一的事情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毕竟涉世未深,见识太少,综合素养不够,一旦遇到关键时刻还是比成年人相差甚远。小学生知道“伪楚”,有时候可能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知识的理解都是点面化的,这点其实没什么值得好称道的。

不过让人心惊的是,小小年纪知识面已经很丰富了,可能过几年他们的知识水平可能就会有质的飞跃,还真的有可能超越不少大人,这根本来源还是他们有一个好的出身,而有些孩子到了大学可能还没有自己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差距的确让人胆战心惊。

6

正确,北宋和南宋之间确实有个存在极短的政权,徽钦二宗被虏到赵构在应天府即皇帝位这空档,金人册立了北宋太宰张邦昌为皇帝,国号“大楚”,史上称“伪楚”,存在1个月零3天,由于时间太短,影响太小,不能被视为政权,后世仅称“伪楚事件”。

宋金对峙图。

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占领北宋都城开封府,搜刮金银财宝,俘虏赵宋宗室,在大肆掠夺之余,是怎么处置宋的归属问题,金人和汉人有强烈的民族仇恨,特别是南下后汉人抵抗意识强烈,金人凭自身军事力量无法直接统治中原大地,最好的方法是需要代理人,扶植傀儡政权。

靖康之变时,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避开金人躲在山东,金人北去后,回南京即位。

既然是傀儡,既要听话,又好控制,还是比较熟悉的,这样的人选,原宋太宰张邦昌落入了金人考虑范围,这老头以前去金大营谈判过,是个熟脸,他是求和派代表,主张委曲求全,割地赔款,生性又胆小懦弱,面对金人痛哭流涕的,所以政治主张符合、性格又软弱、人又好控制、身为太宰在宋廷地位又高,于是1127年3月7日,张邦昌被金人册立为皇帝,国号“大楚”。

孟太后,哲宗的皇后,曾被废黜当了女道士,张邦昌时迎出来主持大局。

通过现在的史料可以确定,张邦昌在当皇帝之前是否与金人勾结,无证据,当上大楚皇帝也非出于本心,金人以屠城为要挟被迫答应,哭着继位的,不坐宝座,自己搬把椅子坐边上,不准朝臣们参拜,拒用一切皇家礼议,不行使一切皇帝行为,无僭越之念,等4月1日金人一走,4月8日迎出孟皇后,还政赵构,这就是南宋。

赵构即位之初,启用李纲为代表的主战派,清除了伪楚官员,赐死张邦昌,金人再次南下。

平心而论,张邦昌很悲剧,他登位是受人胁迫,一直扮演“假官家”角色,伪政权暂时维稳,也很快的送走了金人,有一些作用,金人走后政权就交还给赵构,在对待张邦昌问题上,赵构是很纠结的,主战派的复出,面对舆论压力,张邦昌以“误国之罪”被赐死,不久金人以张邦昌被杀为由,再次南下用兵,这次扶植刘豫建立的伪齐存在8年。

7

啊,这是不是想挑伤疤,恶心一下多灾多难的炎黄子孙呀?

1127年,开封城破,“靖康之耻”开始,徽钦二帝被虏,北宋灭亡;一个月后,康王赵构逃到现在的南京,在群臣的拥戴下,匆匆称帝,南宋建立。这之间,金人为搜刮勒索方便,扶植了北宋旧臣张邦昌为皇帝,国号“大楚”,史称“伪楚”,也就仅仅三十三天而已。

如果这也算一个“朝代”,那么十四年血色抗战期间,日寇也曾扶植满清废帝溥仪建立了“满洲国”,后来又扶植了汪精卫卖国汉奸政权,这是否又要多两个“朝代”呢?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谁说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有些朝代,虽然短暂,但任何人也抹杀不了其光芒,如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灭亡,满打满算才十五年,却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永远光照千秋;两百年后,王莽篡汉,西汉灭亡,“新”朝建立,也仅仅十五年,因得位不正,也无建树,自然不被历史承认而被人遗忘。

后来,不被历史承认的还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建立的“周朝”;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建文帝”四年;坚持了二十年抗清战斗的“南明”政权。

武则天不被承认是男权政治的需要,建文帝和南明的悲剧在于正义被绞杀,而这些汉奸政权不被承认才是正义的昭彰,借尸还魂不得人心啊!

8

北宋灭亡于1127年二月七日,南宋高宗赵构建国是在1127年五月初一,也就是说在当时中原除被金朝控制的地区外,其余地区曾有二个多月的时间是处于不被宋朝控制的局面。

那在这段时间,如果不是处于宋朝的控制,也不是处于金国的控制,那它是处于说的控制中呢?难道是处于无政府的状态吗?答案当然不是,当时其实它是有国家控制的,这就是史称“伪楚”和“伪齐”的两个朝代。



北宋末年,因当政者徽钦二帝的腐败无能,宋朝无时无刻都在面临着金军的南下侵扰,可是当时的统治者却并未因此而发愤图强,反而是继续夜夜笙歌,昏庸不堪,最终北宋统治者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惨烈的代价。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侵宋,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二月六日,宋钦宗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宋徽宗被迫前往金营,亦被俘,自此被宋亡。

北宋灭亡后,金国占领了北宋北方大片国土,但因金国尚处于奴隶社会,它显然是无法去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再加上金国又是异族,北宋的多数百姓都无法接受金国的统治,此时的起义是此起彼伏,所以金国为了完全的控制住这些地区,他们就扶植了“伪楚”、“伪齐”等这些汉族的傀儡政权来加以统治,以此来达到间接控制北宋国土的目的。



伪楚,国号“大楚”,它是“靖康之耻”之后,由金国扶持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1127年三月七日,金国册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为皇帝,国号“大楚”,与金国以黄河故道为界,两国划江而治,“自黄河以外,除西夏新界,疆场仍旧”

张邦昌这人其实是无意当皇帝的,他当皇帝完全就是被金国胁迫,保命之举而已。三月七日,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四月二日他就听从大臣吕好问的建议,派人四处寻访康王赵构,希望拥立他为帝,找寻后即向赵构表示不敢窃居皇位,等待其善后,同时计划迎接宋哲宗废后孟皇后入宫垂帘听政。九日,孟氏被张宗昌迎入宫中,尊之为元佑皇后,同时赋予她垂帘听政之大权,他自己则以太宰的身份处理政务。



同时据《大金国志.卷三十二》载:“邦昌即位首尾三十三日,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见群臣称‘予’不称‘朕’,旨称‘面旨’,由内降只曰‘中旨’,宣告四方则曰‘宣旨’,手诏则曰‘手书’,至于禁中诸门,悉缄锁题以‘臣张邦昌谨封’。大抵每事不敢有僭意,逼迫金国之命尔”,他被金国立为皇帝后,不称朕,不坐龙椅,不受朝拜,不接受万岁的称呼。总之从种种迹象表面,当时的张邦昌的确是没有称帝之心的。

当然无论如何,张邦昌是金国推举的伪帝是不假的,此后在忠于赵氏的百官相继云集汴京时,张邦昌于四月十日正式宣布退位,仍称太宰,自此存在不过33日的“伪楚”宣告终结。



伪齐,国号大齐,“靖康之耻”之后,由金国扶持原北宋济南知府刘豫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它是金国继伪楚被灭后在黄河以南再建的又一个傀儡政权,伪齐不同于伪楚,这个傀儡政权中所有的官员,包括伪帝刘豫,他们都可以说是北宋的叛臣,因此他们与宋朝就是一个完全对立的敌人,丝毫没有和解的可能性。

如此,在当时伪齐一直都在充当着金国对中原人民进行残暴统治和灭亡南宋的急先锋。伪帝刘豫为了满足金国的欲望,也为了保全他的帝位,他对伪齐境内是横征暴敛,“沿河沿淮及陕西、山东等路,皆驻北军,由是赋敛甚重,刑法太峻,民不聊生”



此后,伪齐与南宋是互有攻伐,如1133年正月,南宋襄阳镇抚使李横率军攻伪齐,攻占颍昌,后因金国来援,李横无援军,李横惨败,同时丢掉了襄汉六郡,为伪齐所占。再如1134年五月,岳飞出师襄汉,不久收复襄汉六郡。当然最终伪齐还是被灭,但却不是被南宋所灭,而是被它的主子金国所灭。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废除伪齐,金国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

总得说,伪齐、伪楚在历史上虽并未得到承认,但它们确是曾经真正统治着中原地区的,这点确是毋庸置疑的。

9

没错,在北宋、南宋之间还夹着一个朝代,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朝代,而是政权,并且不只是一个政权。

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初,这时候中原已经算是四分五裂,出现了两个国家,一个楚国,还有一个齐国。

在中国历史上称这两个国家为伪楚和伪齐。

后世称伪楚为“张楚”,仅存在1个月,属于傀儡政权

当时金朝发动靖康之难,攻下北宋首都,并掳走二帝,导致了北宋灭亡之灾。

公元1127年3月7日,金朝在这时扶持了一个人,就是北宋末期的宰相张邦昌,建立了“伪楚”这样一个傀儡政权。

但仅过一个月,到了4月10日,“伪楚”就在人民的抗议下,惨淡收尾,当然其中原因还在于金朝的撤兵,张邦昌失去了靠山。

“伪楚”灭亡的同时,张邦昌也因叛国而被赐死。

伪齐国号“大齐”,同样也是金朝扶持的傀儡政权

“伪齐”出现在“伪楚”之后,因为伪楚被灭,金朝急需灭亡南宋的帮凶,所以扶持了济南知府刘豫为傀儡皇帝。

“伪齐”比“伪楚”存在时间长,从公元1130年到公元1137年,共计7年。

公元1130年,刘豫被伪封为皇帝,建都现在的河北大名县;公元1132年,迁都并支援金朝侵犯南宋;公元1134年后,因南宋有岳飞所以屡战屡败,并遭金朝的不满。

公元1137年,金朝废除了刘豫的“伪齐”,改封为曹王。

这两个政权均是傀儡政权,那么为什么金朝要扶持傀儡政权呢?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金朝没有能力统治宋朝的国土。金朝属于奴隶社会,而宋朝却是封建社会,即便金朝已经占有了宋朝的大片领土,他也无法统治。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为了避免遭到一些北宋遗民的反抗、打击,所以金朝扶持傀儡政权,代自己统治。

而这些傀儡政权也很好的执行了金朝的旨意,对人民压迫残害,对南宋进行无休止的侵犯。

也正因如此,这种政权最终被灭亡。

10

严格来说,在北宋和南宋之间,曾诞生过两个朝代:一个伪楚政权,开国皇帝为张邦昌,享国33天;另一个是伪齐政权,开国皇帝为刘豫,享国七年。

我们先来看张邦昌的伪楚政权,这是在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掳掠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北宋灭亡。但是,鉴于当时金国暂时无力直接统治这片广阔的中原地区,便决定先扶持一个傀儡政权代为统治。

这个时候,金军便号召汴梁城中汉族大臣们公开选举一个非赵氏的新皇帝,虽然大家在内心里都不愿意投出这一票,因为投出这一票,就意味着你公然否定赵氏皇帝的合法性。假如某一天宋军重新杀回来,你会有好果子吃吗?

但问题是,如果你不投票这一票,你的生命安全恐怕当时就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只好壮起胆子,投出自己这宝贵一票。最后,北宋宰相张邦昌,以绝对优势的票数当选为新皇帝。

对于张邦昌来说,这个消息让他是又惊又喜。因为,自己竟然能当上皇帝,这不是传说中的祖坟上冒出青烟么?但问题是,当这种汉奸皇帝,会有好下场吗?张邦昌实在没有信心。

所以,他在登基时,便以生病为由拒绝,甚至扬言要自杀,但在金军的威逼利诱之下,他最终还是爬上了皇位,立国号大楚,史称伪楚



当然,张邦昌登基的理由也比较充分,因为金军扬言如果他再不登基,就要屠城,所以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张邦昌为给自己留条后路,在对待城中百姓的生命和财产上面,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从这层意义上说,张邦昌对汴梁城百姓也算是有恩。

后来,等到金军返回北方后,张邦昌立刻大赦天下,并宣布退位,将政权还给了康王赵构,自己则继续担任宰相职务。至此,存续仅33天的伪楚政权覆亡。

再后来,赵构登基后,朝廷内部主战人士开始要求清算张邦昌等汉奸。

本来,赵构是不想杀张邦昌的,但这个时候,有人出来揭发张邦昌睡了宋徽宗的妃子。这种罪,表明上看起来并不是什么不可救药的罪行,但问题是,这件事却可以证明,张邦昌内心想要取代赵氏皇帝。

因为,张邦昌在汴梁城拘捕皇族成员、捕杀抗金义士、给金军搜刮钱财美女,可以解释为是金军逼他。但问题是,金军难道会逼他睡宋徽宗的妃子吗?所以,这显然是张邦昌一度把自己当成货真价实的皇帝,所以才敢做出这种越界行为。



接着,又有人出来揭发,说张邦昌在金军撤退后,特意把孟太后抬出来垂帘听政。

这孟太后是宋徽宗哥哥宋哲宗的前皇后,因为种种原因,金军在搜索大宋皇族成员时,她有幸逃过一劫。现在,张邦昌当皇帝后,竟然把孟太后抬出来,整个行为就和当年赵匡胤对待柴世宗老婆一模一样。你们说,张邦昌这是想干嘛?

最终,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赵构只能下令将张邦昌赐死,因为这种行为如果不惩罚,接下来肯定还会有人效仿,这显然不利于赵氏政权的巩固。当然,赵构对张邦昌也算是够意思,因为,凭张邦昌的这些行为,在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中,那必须是灭九族加凌迟,但赵构却只让他一个人自杀,也算是法外开恩。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刘豫的伪齐政权,这是在公元1130年,金军渡过长江追击赵构失败,在返回途中又遭遇韩世忠等人的狙击,金军发现他们对河南、陕西地区还有些鞭长莫及,或者说想直接控制这片地区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于是便决定扶持一个傀儡政权。

于是在公元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亲自下诏,立扶持宋朝降臣、原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地区,史称“伪齐”。



当时,投靠金军的牛逼汉奸很多,如杜充(岳飞上级)、李成、孔彦舟、张中彦、慕容洧、赵彬、徐文、郦琼等等,但金国高层却一致选择刘豫。

因为史料的缺乏,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刘豫在当伪齐皇帝前,到底干了些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刘豫肯定也是一个非常牛逼的人物。

因为,一个人想坐在头把汉奸的位置上,其能力、资历及威望,至少都必须让众多汉奸们信服,就如同汪精卫能坐上近代头把汉奸的位置一样,都得有过人得实力和影响力才行。当然,这是题外话。

等到伪齐政权建立后,因为有了这个缓冲地带,宋军和金军终于迎来了一段和平时期。于是从公元1130年开始,南宋政府开始放手整合江南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于是,遍布江淮的军阀、义军、流寇、土寇,都开始被南宋中央政府改编和消灭。

等到四五年后,也就是差不多公元1135年时,南宋政府终于构建起刘、张、韩、岳、吴五大集团军。从此以后,金国吊打南宋的局面,终于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宋军也开始拉起反攻金军的序幕。

接着,刘豫在宋齐战争中一再失利,金朝感到伪齐不但不能成为金宋之间的缓冲屏障,反而成为金朝甩不掉的累赘包袱,兼之金朝也摸索出统治中原的有效形式,便渐生废掉伪齐的念头。于是在公元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下令废除齐国,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自此,伪齐政权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