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清朝已经倒台108年了,为何《清史》还没有完成?

清朝已经倒台108年了,为何《清史》还没有完成?

2020-10-21 20:31阅读(70)

清朝已经倒台108年了,为何《清史》还没有完成?后代给前朝修史书是中国历史定制和惯例,为何清朝灭亡这么久了清史还没有完成?:按照中国古代的修史传统,一般在

1

按照中国古代的修史传统,一般在前一朝代之后,后继的朝代要立即组织人员编修前一朝代的历史,比如元朝修了《宋史》,明朝修了《元史》,而清朝修了《明史》。

而且从唐朝开始,均是由官方设立专门史馆,拨付专门经费,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前代史书的编纂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官修史书,这些史书也被称为是“正史”。

不过,令人纳闷的是,已经亡了100多年的清朝,却仍然没有一部定稿的史书,现在存世的清史仍然被叫作“清史稿”。

元朝修《宋史》用了2年半,明朝修《元史》仅用了几个月,清朝修《明史》虽也历经百余年,但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也被誉为是编纂得最仔细、最可靠的史书。

与前几朝相比,清史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修编过程,为何最终没能定稿呢?

一、成书艰难

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后,按照历史惯例,北洋政府开始着手清史的编纂工作。

1914年3月,北洋政府宣布成立清史馆,并聘用赵尔巽担任馆长,主持编修工作。

赵尔巽是清朝统治年间的进士,曾任湖广、四川与东三省总督。

起初,身为前朝遗老的赵尔巽,并不愿意出来为北洋军阀工作,但有人劝赵尔巽:修清史对大清乃是功德一件,你身为旗人,责无旁贷。

于是,赵尔巽怀着“抱故国之恩”的想法,走马上任。到任后,他又从全国邀请了86位著名专家学者来到清史馆工作。,虽然这些人学术水平很高,但因为他们多是清朝遗老,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很多问题,且多怀有“家国之恨”,所以就造成了这部史书稿在思想倾向上存在许多弊病,这也为之后清史的命运多舛埋下了伏笔。

修编近300年的清朝历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经费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在初期,由于北洋军阀的大力支持,清史馆经费充足,加之清朝史料非常丰富,编修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但到了1917年,发生了一起“黑天鹅事件”——张勋复辟,受到战争影响,清史馆被迫关门,修编工作停顿了下来。经过这次变故,清史的命运走向了不可捉摸的深渊。

清史馆再次开张后,由于内忧外患,官方大幅减少了对它的经费支持。而同时,清史馆的修编人员也因为各种原因散去大半,致使工作进度大受影响。

而且,由于此前管理工作不到位,撰稿人员的工作成果良莠不齐。有的只图混口饭吃,只出工不出力,其作品质量太差,犹如废材,只能弃用;而有的则故意拖拖拉拉,数年都没有成稿,严重影响了整体进度。

于是,从1920年开始,清史馆又开始了长达6年的统一整理史稿工作,并对前期未完成的初稿继续进行补撰。但是,受经费、人员等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进展缓慢。

直到1927年,清史编修工作进行到了第14个年头,馆中人员已经由最早的80余人减少到了只剩10余人,馆中经费也已经枯竭,但好在其全稿已经基本完成。

负责人赵尔巽当时已是年老体衰,自觉时日无多,其他人也希望及早印刷,以稿费补发原来的欠薪。但也有人表示反对,理由是史稿的错误疏漏之处太多,印出来会成为笑话。

这年夏天,赵尔巽病倒了,他在病榻前嘱托了史稿刊印之事,并交代“盖此稿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他专门指出此书只是“作为史稿披露”,所以名曰“清史稿”。数月之后,赵尔巽病故。

最早的《清史稿》一共536卷,共800余万字,总共印了1100部。

二、命运多舛

《清史稿》成书之际,正是国民革命北伐胜利之时。接管北京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于《清史稿》的态度,与北洋政府大相径庭。

一些人认为,《清史稿》的编修者多为清朝遗老,这本书是对清朝歌功颂德,并贬低了辛亥革命,进而还提出了包括“鼓励复辟”、“不奉民国正朔”等19项大罪名。

于是,刚刚问世的《清史稿》迎来了滔天大劫——被永久禁止发行。


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清朝总要有自己的历史,于是国民政府开始筹备编纂《清史长编》,作为官修清史。

虽然有人认为《清史稿》一书大致可用,只须略加改正,清史即可杀青。

但是,修撰前朝历史,其实质往往是在表述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没错的。这同时也注定了修编清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增删文字那么简单。

而且,由于种种原因,修编《清史长编》的计划也并没有立即执行,它被一拖再拖。直到抗战爆发,重修清史一事更是不了了之。

建国后,重新编修清史的动议一直存在。1965年,我国成立了清史编纂委员会,并筹备在人民大学成立清史研究所。可是后来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这项工作被长期搁置。

一部清史,从1914年开始修编,虽曾有初稿,但竟惨遭封禁,以致往后几十年仍然没有定稿,真可谓是命运多舛。

三、重现曙光

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历史学家再度呼吁编修清史。第二年12月,我国成立了清史编纂委员会,正是启动了清史纂修工程。到2016年1月1日,有权威媒体报道称《清史》全书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的审改整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清史稿》的定稿,也是我国最后一部朝代史——《清史》,将与广大读者见面。

2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修史的传统,对于修订国史这一项目都是国家的重点项目,从未疏忽。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朝代更迭不断,官修史书未曾断绝,至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定稿,乾隆帝下诏历代官修史书,合称《二十四史》,编入《四库全书》史部。民国初,史学家柯劭忞笔耕三十年作《新元史》,大总统徐世昌将其定为正史,于是有人称《二十五史》。

司马迁

民国初年,1914年,北洋政府开始筹备建立清史馆,开始官修清史工作,以赵尔巽为馆长,成员大多是清朝遗老,专注史学的人物,但由于护国战争,袁世凯病逝及往后的北伐等原因,修史遇到了很多困难,1927年,在赵尔巽的期盼下,《清史稿》出版,同年,赵尔巽去世。《清史稿》汇集了比较丰富的清史资料。由于清朝灭亡时,清廷档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就为编写《清史稿》提供了充实的原始资料。但同时修史人员多是清朝遗老,在史观上多褒扬清朝,贬低革命及郑成功,太平天国等事实,同时还有诸多时间,地点错误,即便如此,它仍是后世研究清史最宝贵的财富。

赵尔巽

1927年9月,执政的张作霖恢复该馆,并聘请清史馆总纂柯劭忞、王树枏分任馆长和总纂,编纂出若干篇列传。次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北京,国史馆被解散。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史馆,开始修清史,但此时,内战正在进行,政府摇摇欲坠,几经迁馆到重庆,最终史馆材料由新中国接收。到了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没有放下修史的工作,在1961年为纪念“民国五十年”出版了《清史》,但是这版《清史》因为成书仓促,多有错漏,毁誉参半,岛内沸腾,要求重修,后来他们又着手进行了《清史稿》校注,直到今天,还在进行着清史工作。但是他们编撰的这些在我们大陆方面是不会被承认的。

新中国建立后也很重视清史编撰工作,建国初百废待兴没有提上日程,之后三年灾害,文革十年各种原因未能正式实施。改革开放后,又因意外事件搁置,2002年,清史纂修小组正式成立,戴逸先生任纂修组主任,国家专拨款项维护。

《二十四史》纂修之速未有如《元史》者,可能是政治原因,朱元璋称帝第一年就开始下令纂修《元史》,后经改稿,定本共用331天,但史家对其质量多有批评。最长时间属《明史》,近一百年的时间,被史家认为质量上乘。再从一个王朝灭亡,到该王朝正史修订完成讲,《汉书》成于东汉初年,期间除莽乱并无长时间分裂,《后汉书》成于南朝宋,距东汉灭亡约两百年,《三国志》成于晋朝统一,时间上没有搁置,唐时编撰《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其中属《晋书》距离王朝灭亡最久远,约230年。五代时修《旧唐书》,宋修《新唐书》及《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分裂时间不长,正史成书较快。元于仓促之间修宋辽金三国国史,距他们亡国已经一两百年了,朝代正史定本的时间长短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两个大一统王朝无缝衔接,没有较长的分裂期,政局稳定,成书较快。第二,国家大分裂时期,政局混乱,朝代更迭迅速,往往就到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着手修史了。第三,并不是说,乱世时就没有好的国史著作定本,只是在质量,政治各方面筛选下,往往不被认可。第四,王朝更迭,如有遗留问题,前朝正史定本工作将会向后延续。

戴逸

今两岸修史,在大问题上还未解决,确定《清史》正本事宜必将影响全局工作,由此在大问题解决前,《清史》官修定本时间将还会往后拖。

3

修编前朝的历史是一个大事,因为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明确,这些事情不能明确,那么前朝历史就完不成修编。

清朝修编《明史》,起始于1645年,最终定稿刊印却在乾隆时期的1739年,历时94年。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修编历史也不容易,期间有很多修编历史的文人被杀。(赵尔巽照,《清史稿》的总编辑,去世同年(1927年)刊印了《清史稿》)

中华民国时期修编的《清史稿》。

其实清王朝灭亡之后的北洋政府已经开始修编清朝的历史。1914年袁世凯批准修编清朝的历史,赵尔巽担任总编辑。修编工作到1927年初步完成,历时15年,成书536卷,800多万字。赵尔巽看编著工作告一段落,未经修订匆忙刊印发行,定名为《清史稿》。

其主要原因是赵尔巽是清朝的高官,他于1874年中进士,历任山西布政使、湖南巡抚、民部尚书、天京将军、江西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等。他于1927年9月3日去世,这是赶在自己去世前出版《清史稿》,功利心比较重。

《清史稿》的起止时间为1616-1912年,从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王开始,这事有待商榷。

为何定名为《清史稿》呐?是因为赵尔巽等人认为,政治观点、体裁体例、史实内容等很多方面有待商榷,未成定论,固以《清史稿》命名,期待后来人再次编著完善,成为《清史》。

后中华民国战乱频仍,修编《清史》这事也就撂下了。(戴逸照,历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负责《清史》编纂工作)

新中国修编《清史》为何迟迟没有出版发行?

1959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命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制定清史修编的方案;1963年,毛泽东主席邀请范文澜等讨论修编清史;1965年计划开始修编清史,以郭影秋、尹达、关山复、刘大年、佟冬、刘导生、戴逸等七人成立编纂委员会,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就搁浅了。

有鉴于《清史稿》的不足,国务院于2002年8月正式批准修编《清史》,2004年全面展开,国家拨款修编经费6亿多元。《清史》修编92卷,每卷35万字,合计3000多万字,大部分已经定稿。从批准开始到到绝大部分定稿已经历时18年了。

这次编纂清史,很多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清史》修编之中,联合了香港、澳门、台湾等多地的历史研究人员。

很多清朝的档案和历史原材料存在台湾和世界各地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清代档案3500多万件,台北故宫博物院存有40多万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档案是国民党逃亡台湾时精选的清代档案,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是最高和最好的;国外很多博物院和私人也持有不少清代的档案。

《清史》国家编纂委员会的主任是戴逸,副主任是马大正、朱诚如、成崇德

由于修编清史对的原始资料遍及世界各地,尤其以台湾有最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一些研究者持有的政治观点也不相同,清史始终处于补充完善过程之中。原计划于2015年出版问世,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付诸刊印发行。

况且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岛之后,所谓的“中华民国”政府积极修编清史,在《清史稿》的基础之上于1960年代正式修编完成了《清史》,全书550卷,主编是张其昀、萧一山、彭国栋等。“中华民国”修编的《清史》比较匆忙,错误也比较多,学术界影响也较低,主要在台湾等地刊印。

新中国《清史》编纂基本完成之后,在学术界对清朝后期的历史存在的争议比较多,没有定论,对有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难以下结论,大是大非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国家一般不会付诸刊印。

不过从目前来看,新中国修编的《清史》离正式出版已经不远了,耐心等待。

4

我国政府组织专家编写的《清史》已完成初稿,现在正处于书稿审阅阶段。

纂修清史工作于2002年底全面启动,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包括三千万字左右的《清史》主体工程以及文献和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工程在内的整个清史修纂工程,预计耗资6亿人民币。

2001年3月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李文海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分别在人大和政协会议上提交议案和提案,倡议启动清史纂修工程。2002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启动清史纂修工程。随后,文化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中央14个部门成立了国家清史编纂领导小组,由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亲自领衔25位著名历史学者组成的清史编纂委员会也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清史纂修的草案和整体协调,由酝酿这一工程达35年之久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承担。

5

感谢邀请。

在传统的国王史存的观念中,新朝为前朝修史的政治意义大于学术意义。

一是象征新朝取代前朝的正统地位。所以朱重八下令快速编修《元史》,越快越好;清朝哪怕是无暇修史也要在入关后立即开设史馆,宣布明朝灭亡,清朝为正统。

二是安抚、招揽前朝遗民。遗民指的是那些不吃新朝俸禄、维持对前朝忠贞的人,他们在效忠前朝的基础上承认新朝,也可以为新朝出力,但是坚决不当新朝的官,也不拿新朝的俸禄。而对于新朝来说,安抚前朝遗民让他们平时讲学,有文化或者政治活动时候再让他们给新朝当当顾问就挺好。更重要的是,安抚新朝遗民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的意义,能招揽更好。

所以历史上在新朝修前朝史书得群体中,前朝遗民往往是主力,比如《明史》就是以明遗民为主编写的。在《明史》的编写中,明遗民在康熙、乾隆两位的指导下,秉持为先者讳的原则编写,但是就这样这祖孙俩还不满意,因为明遗民写的原稿对于明朝的阴暗面揭露得太多,不能为政治服务。

所以在清圣祖和清高宗的干预下,明史馆一个劲的给明朝擦屁股,我估计最高兴的就是明遗民了,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他们心中无比光伟正(其实是王八蛋)的明朝被清朝给拍死了,快乐是因为清朝给明朝的评价实在是太高,毕竟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这种明显是强行拔高的评价都出来了,堪称明吹的祖宗。只不过今天的明吹不仅不知道感恩,还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太不尊师重道了,简直是欺师灭祖。

著名的大喷子顾城,也在《我与明史》中承认:《明史》虽然体现了康熙的意图,但是删改的大多是明朝的阴暗面。所以在袁世凯宣布开设清史馆的时候,清遗民就按照编撰《明史》的经验,以为先者讳的原则编写了《清史稿》。

说《清史稿》之前有必要说一下清遗民,清遗民按照传统的角度来说是最忠贞的群体,因为他们和民国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单单是不食周粟,而是彻彻底底的亡国之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罗振玉、王国维、林纾等学者,其中林纾更是不惜以中落之家奴来表明立场,可见清遗民对民国的痛恨。新中国的政协在商讨新中国国号的时候,国民党左派提议用中华民国这个伪政权的国号作为新中国国号或者简称,结果政协里面终身不用民国年号的大清遗民强烈反对,可见清遗民有多么痛恨民国,打个比方,就是在雪亡国之恨的同时也要把你彻底踩在脚底下。只不过这种痛恨体现在文化上。

这也是为什么民国乃敌国也

说回《清史稿》,其实《清史稿》在编撰的时候腰酸秉承为先者讳的观念,毕竟都是打清朝过来的人,不怀念前朝是不可能的,多少都说清朝的好话,当然也是站在清朝的立场上。所以,长毛子是匪,革命党是贼(不是贼也是黑社会),所以其在民国的地位可想而知。而且《清史稿》匆匆成稿,未加校对,不是成本,仅仅是稿件。主编赵尔巽在《发刊缀言》当中说的很明白,就是局势动荡,只能未加校对删改,快速成稿,以便留于后人,像《明史》那样等到承平之时再加以校对,进而成书发行。

所以《清史稿》一直就是稿,而不可能翻身成为《清史》,话说也是清朝生不逢时,如果不是进入近代不会有这么多阻碍。如果清朝皇帝是汉人,估计早就被捧上天了。而且民国那个局势,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得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修史这个庞大的文化工程,再加上共和国草创时期,百废待兴,以及后来的那一系列事件,发展经济成为主流,清史只能拖着,因为没精力去整,只能依赖部分学者自行研究整理。

只不过后来国家经济水平上来了,也有那个财力去支撑《清史》这个文化工程,所以国家于2002年成立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拨款6亿元人民币予以支持。目前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邀请两岸三地的研究人员交流,六易其稿的《清史》马上就要发行了。

这一版的《清史》整理研究了大量的清朝历史档案,毕竟清朝的历史档案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再加上还有大量的地方志、私人笔记以及外国方面得记录等材料,没点时间和经济成本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修史的同时,也培养了不少历史学的研究生、博士,出版了不少丛书,对历史研究起到了推进的作用。而且由于清朝由满族建立,很多档案用满文记录,因此在满语文研究方面清史也起到推进作用。更主要的是研究满文档案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全面的了解清朝,只不过前提是要有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去培养满语人才,但是历史是一门科学,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这些成本还是值得的。

国内清史研究的领军人物戴逸先生

所以,很多打着朝代史名号的野鸡学会对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那是羡慕嫉妒恨,因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能从国家获得财政支持,能搞出更多的研究成果,而那些野鸡学会则没这么幸运,没钱你没法搞研究,没背景人家都拿你当放屁。人红是非多,所以对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非议也多,只不过这些非议就和会叫的狗不咬人一样,你有本事就能得到国家的重视,没本事还是野鸡。

而且清朝的一个历史意义在于,清史唯一经过古典个近代两个时期的王朝,以世界格局的眼光来研究清朝,除了了解王朝兴衰教训之外,还可以发现为何中国会在近代落后于列强,为何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如此坎坷。基于这种原因,容不得国家不重视清史。

全文完

6

官方修史,后代给前朝修史,是我国古代一个悠久传统,为后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中华文化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说起正史,我们习惯性地会提起《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从司马迁修的《史记》开始,按照朝代变迁,一直持续到清朝修的《明史》,是所谓“正史”的主体。古代正统王朝中,每一个朝代都有官修正史,惟独没有《清史》,只有《清史稿》。

古代官修正史的流程

古代十分重视史书编纂,从唐代开始,便专门设馆修史,越到后来修史机构越完善,修史流程越规范。以宋朝为例,基本修史流程是:“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

简要地说,官方史官记录帝王政事有每天的《时政记》,记录帝王生活起居有每天的《起居注》,在此基础上编成《日历》,在《日历》基础上编成《实录》。

宋朝的每一位皇帝都有一部《实录》,比如《太宗实录》、《神宗实录》;在《实录》基础上又编成《国史》,即宋朝本朝史书;宋朝灭亡后,元朝又以宋朝《国史》为基础,编成《宋史》。

如上所述,《二十四史》特别是唐代以后,都是后代在前朝积累史料基础上编纂而成。



《清史稿》的编修过程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史馆机构之多、史官人员之繁、制度之完善、史料之丰富,均超越前面任何一个朝代,由此积累了丰富史料,为编修《清史》奠定了良好基础。

问题是清朝灭亡后,我国社会制度一下子变了,形势也乱了。

中华民国成立后,清朝仍有相当影响力,他们不断上书推动编纂《清史》,袁世凯还是比较重视修史的,1914年批准设立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总领清史修撰工作。

赵尔巽在晚清历任江西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对清廷忠心耿耿,对《清史》编纂工作自然竭尽全力,他出任馆长时已是古稀之年,晚年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清史》编纂中,经过长达15年的不懈努力,到1927年终于编成了规模宏大的《清史稿》。

《清史稿》为何不能称《清史》?主要是因为未经总阅修订就匆匆出版,相当于未经出厂检验的“半成品”,不是完全“成品”,故曰“史稿”。

《清史》至今难产的原因

编修清史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需要充足的人员、经费保障,而自从清朝灭亡以后,我国形势就没有持久安定过。无论北洋军阀时期的军阀割据混战,还是后来的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支持《清史》修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迎来了持久和平,但当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上,因此编纂《清史》迟迟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成为史学界的一个遗憾。

所谓“盛世修史”,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和平繁荣的大好局面,也为《清史》修撰提供了良好环境。2002年,中央批准了关于纂修清史的报告,启动了清史编纂工程。


只是这项工程启动至今已近20年,为何《清史》仍未面世?

说起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经费问题,有的说是人力问题,有的说是体例问题,但根本而言,还是因为这是一项极为浩大的文化工程,是一场“持久战”。

按照纂修清史报告,正在编纂的《清史》不同于以往的断代史,像鲁迅所说《二十四史》“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而是涵盖面众多的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有数以千计的学者投入这项工程,“认领”工程的某一部分。

除了编纂,《清史》还有一个审定刊印的过程。尤其是审定环节,需要高屋建瓴,对各部分工程进行统稿、核稿、勘误、修改,由此确保《清史》质量,绝对马虎不得。


据有关方面消息,目前《清史》已经到了审阅修改环节,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部全新的、高质量的《清史》就会面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7

怪中华民国坏了修史规矩

袁世凯和清庭签订协议,促成皇帝有条件退位,所以民国革命先天不完美,当冯玉祥把溥仪从故宫赶走,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民国政府不重承诺就铁板凿凿。

民国政府有北洋,蒋记和汪记之分,哪怕汪精卫的是汉奸政权,人家对外也成国民政府。国民党是利益团伙,不讲理想信念,或者只是噱头,为利益狗咬狗,政府没有信义。

修史在政权象征意义方面很重要,但那样的政府连脸都不要,根本不可能考虑这个脸面工程。如今中华民国名义上还存在,祖国还没有完成统一,国内也没法把“清史稿”整理成 《清史》,除非民国真正灭亡了,从历史传统方面,我们才具备这样的义务,这样的情况在唐朝初年有过。

8

史书是留给后代的,需要尽可能的客观公正

清史成书,大约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资料整理

从1636年皇太极立国,到1912年溥仪退位,大清国运276年,这没什么好争议的。但是其衍生向前到努尔哈赤时期,向后到溥仪的伪满洲,加到一起三百多年了,涉及资料如山如海。三百多年的资料,汉文也就罢了,还有得用近乎失传满语去解读的满文老档,这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整理核实,要花很长很长时间

第二个观念思想汇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早期属于古今大变革期,这大变革贯穿了清民新三代,掌控话语权的新时代去编撰古代史,难免会有激烈之处,而激烈就会影响客观公正

所以,新生代需要去沉淀,沉淀之后稳下来,海纳百川,综合各方面意见,才能做到客观公正,这些也需要时间

第三个台海问题

一个中国是共识,也是原则,但是台海问题不解决,编出的史书就会有瑕疵,而这瑕疵会给未来增加不必要的变数,毕竟海台那边承袭了民国,我们中国尚未一统

清史工程批准于九二共识之后,至今已经取得极大成果,三个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两个了,就剩下第三个,但若最终成书,猜测要在统一之后

9

《清史》是我国一个重大学术性文化工程,200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启动《清史》编纂工作。2004年全面启动编纂工作,至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六易其稿,拟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录,计划每卷约35万字。

清朝享国276年,其历史跨越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对内统治形势多变,对外交往错综复杂,其灭亡距离现在只有100多年,留存着天文数量的文献史料,不只有文字史料,还有老照片等音像制品,清朝的很多事是前人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严谨的考察历史的话,把这些史料看完,两个276年也不够,何况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

个人估计,未来百年之内,也不会出现能让大家都信服的《清史》。







10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清史馆曾花十余年时间编修《清史稿》,不过该书是未定稿,也因讹误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评。新中国成立之后,董必武就曾向中央提出重新编修清史的建议,但因当时没有足够条件而未能正式开展。1959年,周恩来委托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制定清史编纂方案,也因当时国家动荡而被叫停。1963年,毛泽东又邀请范文澜等历史学家讨论清史纂修问题。



1965年中央终于决定要求中宣部编修清史,中宣部召开部长会议决定在成立由郭影秋、尹达、关山复、刘大年、佟冬、刘导生、戴逸七人组成的清史编纂委员会,并筹备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清史研究所。不过修纂工作很快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搁浅。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曾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发了一封建议修清史的来信,但再次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搁置。


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历史学家再度呼吁国家编修清史。200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终于作出决定,正式启动清史纂修工程。同年12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编纂委员会主任。至2012年年底,全书已有95%的稿件到位。2016年1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消息称,全书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的审改整合。



2002年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之后开始了新《清史》体裁体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为止大体确定了全书的总体框架。新《清史》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组成,共92卷、3000余万字。全书采用将《二十四史》经典体例与目前国际通用的章节体相结合的“新综合”体进行编写,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其余部分采用传统体例。


《通纪》是全书的核心,分清建立、入关、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统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传记》部分分为22卷,包括清朝3000余位不同阶级、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传记。



《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实际包含35种表),在《清史稿》14种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设21种表。《图录》则是《清史》的重要创新之一,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宗教、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


从提议重修清史到清史编修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该计划在一部分学者看来存有争议。有人表示反对“官修正史”,认为国家没必要投入大量经费、组织专门力量编修正史,也有学者表示编修工程采用“承包”的办法并不是做学问的合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