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在古代,人出个县城都难,那些牛人是如何做到名传天下的呢?

在古代,人出个县城都难,那些牛人是如何做到名传天下的呢?

2020-10-20 15:02阅读(67)

在古代,人出个县城都难,那些牛人是如何做到名传天下的呢?:“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见在古代想名传天下,有多难,但真的如此难吗?哪些历史上名

1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见在古代想名传天下,有多难,但真的如此难吗?哪些历史上名传天下的牛人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古代,那些家世显赫,自带光环的名门之后,成名是容易些,而普通的寒门学子,想要出名,的确很难,但只要用对方法,名传天下还是可以做到的

一 )找到合适的平台

一个人再有才干,如无人能识,就如空谷幽兰,寂寞独开,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平台,才可能艳压群芳。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师从名师谷鬼子,同窗有孙膑、庞涓、张仪,个顶个高材生,都是才高八斗,文杠杠凭的社会才俊。早年出道之时的苏秦,就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最后搞得自己连饭都吃不上了,只好回家啃老。

后期苏秦找到了燕国这个合适的平台,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以合纵之说联合六国,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让自己名扬天下。

传说,合纵成功后,苏秦自楚北上,向赵王复命,途经洛阳。各诸侯送行的规模,气派比得上帝王。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害怕,专门为他清扫道路,并派人到郊外犒劳。

所以说,找对平台乃成名要素之一。

二) 有高品质朋友圈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与其交往的人有很大的关系,人从来都不是形单影只的,往往是一个群体,组成一个朋友圈,彼此欣赏,相互刷屏,形成一个优质的组合,互粉互推。

三国的诸葛亮,未出山前,就是一介布衣,躬耕于南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可不普通的是,他有高品质的朋友圈:\"水镜先生\"司马徵、庞统、崔州平、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

诸葛亮能在谋士如云的三国,脱颖而出,均与他的朋友圈有关,司马徵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引,徐庶力荐为始,崔州平、石广元的盘敲侧击。先期吊足了刘备的胃口,才有刘皇叔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并委以重任的故事发生,才有诸葛亮的名动天下。

所以说,高品质朋友圈乃成名要素之二。

三) 善借他人口,打造高光人设

人有没有名气,自己说了不算,要从别人的口中宣扬出去,才有说服力,可要别人传,就一定要有不同于常人的谈资。

中国史上六大奇人之一的姜子牙,前半生的生活可以说是潦倒不堪,一贫如洗,为了生活姜子牙曾做过屠夫、小商贩,曾屠牛朝歌,卖食棘津,到了六七十岁才娶上老婆。

后来姜子牙听说周文王广纳贤士、他觉得这是机会,可他姜子牙想:我这年纪大,名气小,见不见的到文王,还真不好说,可如何让文王知道他呢?

就有了: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如此奇人奇事自然传的快了,最终故事传到了文王的耳中,他就亲自来看姜太公,姜子牙才有机会展现他奇才雄略,让文王尊其为师,姜子牙从此名传天下。

所以说,善借他人口,打造高光人设乃成名要素之三。

所谓古之成名者,世人皆观其风光之时。

却不知,苏秦亦曾锥刺股,诸葛亦有苦寒窗,太公垂钓渭水日,已是人生古稀时。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联删除

2

例如诸葛亮,没当官的时候也就每天窝在家里读书,为什么当时全荆州的人都知道他有才呢?刘皇叔也是听了别人夸他,才亲自去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这个穷书生,到底是怎么做到名扬荆州的呢?

我不太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但通过研究两汉之前的历史,我发现了古人成名的诀窍。这个回答就借着《三国演义》中名人诸葛亮的事迹,来告诉读者古人的成名之路。

在古代,如何名扬天下?

首先应该明白,何谓“名扬天下”?古时候可不像现代,现代有九年义务教育,每个人都要读书,个人想要出名,就需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古代,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难有学习的机会的,一是农事繁忙没时间读,二是家里穷请不起私塾的老师。

古代的所谓出名,就是在人数极少的“知识圈”出名,那些能接受到教育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想在一个小圈子里出名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就比较少,成功率也就比较高。

刘皇叔知道诸葛亮有才,可不是听了老百姓的夸赞,而是他从荆州的那些名士的口中得来的。

这样分析就可以得知了,诸葛亮只是在荆州的“名士圈”里有名。

诸葛亮是怎么做到的?

刘皇叔三顾茅庐,有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茅庐里的学童告诉刘皇叔说:我家先生有事出门了,或是出去游山玩水绘制地图去了。

诸葛亮这种人,难道真的不想做官吗?他用毕生的经历去读书,他关系天下大势,难道他就不期待能有个贤明的君主任用他吗?

所以诸葛亮不是不想见刘皇叔,他只是想考验皇叔的耐心。

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诸葛亮两次不在茅庐之内,他到底跑哪里去了,他去干嘛了?

游山玩水、绘制地图都是虚言,他实际上是去见那些荆州名士去了。

古代的名士们,动不动就十几个或是几十个聚在一起游山玩水,他们大多没有一官半职,又大多都想出人头地,难道就真的都耐得住性子,每天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那山水之间吗?

游山玩水不止是一种娱乐的项目,更是一种交朋结友的方法。

比如说某个名士与当地太守很熟,他身边就必定会聚集一大批学士。

那些人聚在他身边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通过他的推荐,而得到太守的欣赏。

况且古代知识圈内的人太少了,朝廷需要这些人效力,谁能保证某人突然就飞黄腾达了呢?

古代有句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比如有几十个名士经常见聚在一起,如果其中有一人飞黄腾达了,那就代表其他人也离飞黄腾达不远了。

一个人去朝廷做官,必定会结交大量的王公大臣,那些王公大臣也需要有人效力,有的需要辅助自己的谋臣,有些需要献计献策的食客。

人才需求是不间断的,只要你有机会,就可以出人头地,而结交大量名士圈的朋友,就能把握更多出名的机会。

3

咱们今天有网络,如果某个人做的某件事,能够踩中某个敏感点,很可能就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而这个人也可能因此“一夜暴红”。

但是古代没有网络。不但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通讯很不发达。不但通讯不发达,交通也不发达。很多人,就是出个县城都很困难。或许一辈子,他都没有出过县城一次。一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就是去县城走了一次,这件事都会一直成为他津津乐道的话题,让他回味一生。

可是,古代虽然很封闭,但是还是有不少所谓的“网红”,他会迅速地就天下有名。比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样的话,就说明了,在古代确实有非常多的人,他们的名气能够迅速地传遍天下。

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现象。当下网络发达,但是现代人想出名,费尽心机都办不到,而古代交通通讯都不发达,却很容易就出名了。

那么,古人究竟是依靠哪些手段出名的呢?

(古代官方布告)

其一,官方的布告。

“布告”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就是把内容写在一块布上,然后四处张贴。

这种情况,在古代极为普遍。而这种方式,也很容易让老百姓采信。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官微”。很多生活在偏僻地方的老百姓,大约也就是通过这些布告,获知朝廷的信息。

官方发布的布告中,可能是一些高中状元的人。但更多的是一些通缉犯,或者是一些罪大恶极要处决的人。这种方式,在近现代还依然存在。某个人要被处决的时候,都会把他的事迹写在布告上,在他的名字上画一个大红叉。

(苏东坡雕像)

其二,知识分子的讲述。

古代读书人不是很多。一般的老百姓,对读书人的话,都会很相信。而读书人,实际上就相当于是那时候的媒体记者,他们就担负着传播信息的作用。

比如苏东坡当时写诗很出名,而且他的诗名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那时候,只要他写了一首诗,立刻天下人就知道了。比如他在岭南写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还有他写的“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样的诗句,立刻就被读书人到处传抄,以至于京城的章惇也知道了。

章惇当时心里就想,到了岭南这样的瘴疠地了,你竟然还过得这样逍遥快活,那怎么行!于是,章惇把苏东坡往更加遥远的海南贬谪而去。

除了这样的诗文,被知识分子到处传抄以外,一些让一般知识分子兴奋和羡慕的事情,比如某个读书人高中进士,肯定会在知识分子中疯狂传播。前面我们说到的“一举成名天下知”,显然就是羡慕嫉妒的读书人推波助澜的结果。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其三,娱乐场所的传唱。

古代最正宗的文学是诗歌。但实际上,诗歌首先是从音乐中来的,中间一段时间脱离了音乐,但最后还是归到音乐之中。

《诗经》中的诗歌,都是来自于民间的歌词。后来在唐朝的时候,诗歌独立出来,写诗成为读书人最重要表达方式。但是,到了宋代的时候,词出现。元代的时候,曲出现。这样,诗歌又回到了音乐。

实际上,回到音乐,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如果只是诗歌,可能只是在有限的知识分子之间交流,很难走进普通老百姓中。普通老百姓很难知道这个诗人。白居易倡导过“新乐府运动”,实际上就是要让诗歌进入普通老百姓中,当然也是为了让诗人在普通老百姓中更有名。但毕竟成效不是很大。而诗歌与音乐结合,通过古代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传唱,因此,诗歌传唱的就更广,诗人的名声就更大。

(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

其四,茶余饭后的演绎。

古代的人,要想更出名,其事迹,必须要成为演义传说,才能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国人物为什么家喻户晓?就是因为三国人物进入了演义故事之中,这种故事在茶余饭后被多方讲述,各种演绎,因而他们才非常出名。

也许在这种演绎中,很多人物,已经与历史上本来的面目不一样。比如杨家将的故事,后世的讲述,早就偏离了最初的情形。但是,正是这种变形,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得更广,杨家将才更出名。如果是讲真三国,讲真杨家将,估计可能他们的故事,早就没人听了。他们的知名度,也没有那么大了。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由于古代通讯不发达,“媒体人”不多。因此,不可能让很多人出名。但是一旦某个人出名了,其传播范围,也是远远高过当下人的。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

4

古代确实没有汽车火车,没有报纸网络,更没有电台广播,热搜头条,智能手机这种神器,放在古代可能比和氏璧引起更大的追捧,但是就是在这样信息闭塞的情况下,很多牛人仍然能够名传千古。古代牛人能够名扬天下,也都各自有独门秘籍。既然信息传播方式不发达,那么怎样才能让信息传播最快呢?古人一般都是通过文字记载,或者写入史书,比如司马迁的《史记》,或者写入小说《三国演义》等等,或者作出一些伟大的或者违背常理的事,引起社会的广大舆论,口口相传。我们要明白一点,由于古代信息传递的速度特别慢,我们看新闻讲求时效性,古人可能一件事发生后,很久才会被广为人知。并不是当时发生就当时知道的。下面我说一些古人出名的小技巧。

  1. 玩归隐法

这个方法最诸葛亮玩的6,就是先包装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给人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先把美名传播出去,当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对于刘备的盛情邀请,果断拒绝,这就令人更加敬佩,确实不求闻达于诸侯,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勉强出山。诸葛亮很可能内心就想让刘备懂得越想得到,才倍加珍惜。而且刘备三顾茅庐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名声,也让刘备落了个礼贤下士的美名,一举两得。

还有一个玩归隐的人就是陶渊明,他确实“不为五斗米折腰”然后愤而守拙归田园,但又爱写诗,如果他真归隐,就该在家好好务农,可见他还是经常向社会上发表诗作,这种方法不仅圈了很多向往田园生活的文人一波粉丝,也传播了自己的美名。看我活的多潇洒,带月荷锄归。


2、毛遂自荐法

毛遂本来是平原君门下的一个食客,作为平原君门下三千门客的一员,名不见经传的毛遂主动向平原君推荐自己,出使楚国借兵,最终名震天下。这种出名方法有很大的危险性,但是所谓艺高人胆大,正是毛遂对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自信,说服了楚王出兵。让全天下人佩服他。要知道中国人自古讲究谦虚,很多时候卖弄才华,会被文人雅士耻笑,但是只要有一颗成名的心,孤注一掷也许会流芳百世。

3、自己炒作法

别说现在的媒体会玩炒作,古代会玩炒作的人大有人在,而且连司马迁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两兄弟就是陈胜吴广,两人本是误了期限的亡命徒,要身份没身份,但是逼得没办法只好绝地求生,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两人完美的炒作自己,先是在鱼肚子里藏字条,“陈胜王”,古代人讲究迷信,对两人的炒作深信不疑,大秦帝国的铜墙铁壁就这样被两个泥腿子给捅了个大窟窿。

4、自残式出名法

这种出名大多鉴于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毕竟古代科举考试那是一般人能中的吗?不是茅房屙屎脸朝外的汉子,都不敢想出这种出名方法,悬梁刺股、凿壁取光,金榜题名,反正身在市井无人识,一朝提名天下知。只要对自己下手足够狠,就不怕不出名。

5、借名出名法

这个要说到唐朝大诗人李白了,李白在当时算是顶级明星了,当然追捧的有一大帮粉丝,然后有个狂热粉汪伦,对李白佩服的五体投地,便请他到庄园饮酒,李白嗜酒如命,欣然赴约,汪伦见到偶像自然是盛情款待,李白吃饱喝足之后,在桃花潭边,看着这位朴实的粉丝,写出了那首小学课本人人必背的《赠汪伦》,可能汪伦至死也不知道千年后,自己会被数万万小学生朗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还有《将敬酒》中的曾夫子、丹丘生。反正傍着顶级明星,人家随便写进诗里,自己就名传千古了。

5

古代交通,通讯都不发达,信息传递范围十分有限。那些名留青史或者遗臭万年的人都是被写进了正史或野史的少数人。一旦被写进了历史,则可以通过书籍的留传而声名远播。

6

是呀!古代的95%以上的人一生都是不出县城的,许多人去一次县城都是值得荣光的,过去没有报纸(我国报纸是上世纪初诞生的),广播电视、电影、电话等等现代传媒。但是,许多牛人还是名传天下。只不过传的很慢而已,慢到拿年计时。不象现在的许多几乎是现场直播。

我根据所知所闻,归纳一下他们名传天下的原因:

一、文学艺术手段

(一)、说书的。

1、据现有考古结果,我国东汉时期就有说书的了。开始的说书人可是很清苦的,甚至于连鞋都买不起。

2、说书的门类逐步发展的很多。北方主要是评书、京韵大鼓及各地的一些特色说书。南方由于方言众多,一个省就好多方言,因而有凤阳花鼓、苏州评弹、南京白局、海安花鼓、杨州评话等等。

3、说书的最盛时期是一个城市一至几家,一个县城一家,甚至于一些大镇也有。

(二)、戏曲。

1、最早出现于战国时的先秦不成熟的雏形,经汉、南北朝、唐代各地发展揉合,成熟于宋元。

2、戏曲最盛时期是省会几个剧团,各县基本上都有剧团,民间有指乐班。

3、戏曲内容有历史、演义和小说。

(三)、江湖艺人

1、这个形式太多了,包括上面的说书、戏曲,也包括杂耍、武打、相声、马戏、魔术等等等等。

2、这个历史很早了,比说书和戏曲都早。

3、他们是那里人多,那里能挣钱,就去那里表演,往往也不局限于场地。

(四)、纸质小说和诗词

1、纸质小说历史。萌芽先秦两汉,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代,白话形式开始于宋代,大发展于明代,清朝初中期遇巨大的挫折,高潮于清末到十年前。

现在的几大名著都产生于明代。

唐诗宋词当然是说明我国诗词的鼎盛时期了,直到现在还无人超越。

2、过去的一本小说,包括手抄本能传几百人。以致后面的人看的是没头没尾的。

由此可见小说在当年的魅力。以及当年拮据的人之多。

过去专门有人以租借书籍谋生。

(五)、口口相传

1、人类己经几百万年了,在没有文字前,主要都是靠口口相传的。

传什么?生产、生活上的经验教训,自我驯养的经验教训等等。比如古人最早不耕种,只利用自然活命,也就有了什么能吃不危险,什么好吃,什么能治病的经验教训。因此,炎帝的便偿百草是有基础的,不是从头开始的。

怎么传?老人传后辈,能人传一般人。当然是范围很小了。

因此,就有了失传、误传和传下来的问题。

2、人类形成文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敢说从萌芽到形成绝对在一万年以上。

3、人类形成文字的后期,就应该有人知道在竹片、石头和甲骨上刻文字了。

甲骨文应该是为了永久保留的目的或者是高级传令目的的。因为龟壳是很少的。

4、至从有了纸质小说、戏曲、说书和江湖艺人之后,广大的基层和底层人的见识主要还是靠多邻的知识人和经常出远门的人。

这就是无电时代农村人的夜间生活之一。

二、周游四方

(一)、游士。

1、游学游教应该起源于老子和孔子。他们在获得一定知识后,一边周游列国增加知识,一边传授知识,一边与人争高低。

李白、杜甫等名诗词家也是在居处地经常与人酒叙茶叙,也经常出外找人切磋的。

2、也有不少求知人投奔名师和权贵府下门下。

(二)、游医。

1、过去的医生很少,许多人的行医半径是出县域的。我爷爷就是涉及三县的老中医。

交通工具就是马或小毛驴。

2、四方郎中不少。骑着小毛驴,搭个搭链子,凭着能治几病,四处游医。

3、过去遇瘟疫时,许多敬业的医生就是逆行人,一方面尽职业义务,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能力。

4、奇人义士也时不时游医的。

三、客栈(也叫马车店)、驿站

1、驿站是官方设置的,客栈是民间经营的。

2、这个地方三教九流,黑白两道都有,难免互相交流,尤其是长驻的。所以说,就是各类信息的集散地。

四、国家推动

(一)、史记、地方志等历史求证和记载。

(二)、国家和地方官方表彰和惩罚及皇榜

1、国家和地方表彰方式是相当隆重和张扬的。

在同城的敲锣打鼓游遍全城的进行。

在外地的分表彰队伍一路传扬和飞马传书到当地,再由当地敲锣打鼓游城表彰的。

2、惩罚的示众方式也有几种,刑处于闹市,当城悬首示众,皇家或地方文书贴于闹市等等。

五、去世后若干年成名

这个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举几个例子:

1、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孔子在世时名气很有限,往往仅限于弟子及其周围人。

孔子当时是相当难的,几百年后的汉武帝独尊儒术,一下子出大名。

老子也是道家等一直尊从,后来逐渐出名的。

2、宋代的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直到一百年后的明朝才得到颂扬。

六、其他方式

1、私熟、书院。

2、宗教传教过程和群体传播。

3、城市效应。

4、商号分号和经贸往来。

5、家谱。

7

跟皇帝有交集的人才能名传天下,平头百姓就起义比较能名传天下,例如刘邦起义做了皇帝,梁山好汉起义也是名传千古

8

1参加科举考试取进士当官。 2做大盗做刺客。3地主或商人当乡绅广做善事义举。4著书立说之人,重大发明创造之人,奇工异巧之人。5组织力量反朝廷。

9

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上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七大标准。

“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

“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

“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

“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

“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

人只要做到了其中的原则,并且做的好,就会受到人们的赞扬,久而久之就会小有名气。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自己的德行和操守,就会受到道德表扬,在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下,民间的口口相传会让你闻名天下,甚至你的事迹会传到统治者的耳中。

当然,人在古代出名,不仅仅是道德好一个原因,还有勇敢,正直,能保家卫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等等。

可以从历代如何选举士人,士人又如何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就知人在古代是怎么出名的。

先看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

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的。

到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士人”这个阶层诞生了。贵族往往以“养门客”的方式来拉拢人才,战国四公子的“门客三千”,吕不韦的门客无数,都是战国时期挑选人才的方式。

那么,战国如何挑选人才?贵族和君主会通过人才的名气来挑选,首先就是孝顺父母,然后才是仁义礼智信。只有这些做的好,邻居口口相传,君主才会选拔这样的人,让他们脱离农民,晋级为“士人”。

再说秦朝,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商鞅变法的军功制开启了秦国武力统一天下的道路,而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军人,以及刺激军人的军功制。

由于秦朝短命,文人和士人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脚印。

再说两汉

两汉时期,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既然说到两汉选举,就不得不重点介绍一下察举制,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视德行的选举制度,如果你德行好,你就会被邻里赞扬,然后就有机会被举荐给国家,天下闻名。

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

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汉代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为形成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思想条件;而汉代孝廉制度成为稳定的入仕制度,为形成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提供了制度条件。

欲为官者必须由人举荐,而被举荐的先决条件是以孝廉为代表的个人德行,这就逐渐形成了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同时,孝廉制度还通过考试审查了被举为孝廉的人的真才实学,对人才的质量进行把关。在入仕的这条路径下,欲为官者首先必须有所学,有所长。

孝廉制度为社会阶层的流动建立了一个通道。孝廉制度所举荐的不再是全部由贵族子弟所组成的内部集团,从理论上把可以被举为孝廉的人员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在这一制度的激励下,形成了读书人重视名节、重视个人德行的良好风气。孝廉制度不仅仅是一种选官制度,而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教化方式。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如果你有才学,就有可能直接被启用。

两汉之后,选拔人才的方式又有改变,新的“九品中正制”出现了。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

“九品中正制”开启了由地方官察访本地人的才德声望来选举的方式。有才,有德行,有声望者的机会来了。

当然,还有曹操根据两汉“选举失实”审时度势,提出的“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

经历了南北朝人才选举的黑暗后,最开明的隋唐科举制诞生了。想要出名,想要出人头地,重要去考科举制就行了。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也是普通人出名最快的方式。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学馆的生徒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到了唐朝,科举考试录取数进士科约为应试者的1-2%,明经科为1-2/10。因为考生投送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武则天还增设武举,由兵部主持。

“投状”是士人出名最快的方式,投给考官自己平日里的最好的作品,以求给考官一个好印象,借此机会平步青云。

唐朝之后,科举制度被历代王朝所沿用,在宋朝达到了巅峰,出现了无数优秀的科举进士。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社会,想要出名,就要做到符合“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德行,或者保家卫国得到军功,或者拥有才华。

在邻里间有名望,受欢迎,被人举荐,被人发掘,或者去参加科举考试。

一,普通百姓可以参军打仗,忠君报国,建立军功。

二,在有学问的才子可以参加各种宴会,向高雅的学士及有名望的人赠送自己的文学作品,如诗歌等。

三,主动去拜会和请教有威望的文学大豪,投上自己的作品,或者拜他们为师。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或者借助他们名气的影响。

四,让当时威望特别高的人,为自己的作品提字。这样出名最快。

五,为大官写寿帖,并送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够得到欣赏。如果能够,最好呈现到皇帝眼前,若得到皇帝的欣赏,那未来必定前程似锦。

10

每个朝代都有很多名人,咱们以早期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群雄逐鹿说起。

1、名士之名,确系口口相传而来,但名满天下,未必能传到当时处境相当糟糕的农民当中去,因为农民伯伯要给世家豪强老爷们种地,乱世还要更加卖力为军阀们耕作交军粮。

2、汉魏虽然交通闭塞,云游四方对于世家和豪强来说问题不大,因为人家至少有钱,慢慢闲晃就行。寒门子弟、落魄世家可能悬一些,但是时值乱世,不然诸葛亮好好一个琅琊人,怎么跑到荆州做名士去了?

3、汉末名士很少有徒具虚名如许文休者,卢植能教书也能讨贼,郑玄研究经学至今圈内有名,不能因为他们做不得诸侯就说是“徒具虚名”。汉末名士素质比两晋高,与汉末的政局(寺人外戚乱政)、风气(太学生好清议)、时机(黄巾起党锢赦)以及儒学中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使命有关。

4、两晋名士徒具虚名者比比皆是,要怪魏末司马家玩政治高压。抛开贾充这类会钻营的马屁精不谈,昔年好清议者在魏末不是被杀,便是由于家庭因素或借酒麻痹或装疯卖傻来苟活,这后一种人中的佼佼者如阮籍,因时人同情外加本身确实有才,被赞为风流名士。等到晋吞汉吴开太平、魏末名士埋黄土,世家豪强子弟学了些前辈的皮毛,黄鼠狼生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到了“阿堵物”的时代,已经可以说是优伶遍朝堂了。

5、寒门子弟的待遇在汉初还是不错的,朱买臣家贫,但才华横溢,穷兵黩武帝也会给他个官做;汉末情况不比汉初,因为庙堂有世家、江湖有豪强,但只要有才华,得到游学士子的好评与宣传,赶上外戚宦官激发儒生使命感,要想做官也不算太难;魏初搞“九品中正制”,开始时也还能选拔些寒门高品之人;魏末政治高压、晋初一统天下,两晋世家豪强虽文武两道一代不如一代,整人却是学了个炉火纯青,压制寒门子弟做文官的出路,使得庶族要凭战场拼命来出人头地,待遇比之前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