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怎么理解?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怎么理解?

2020-10-20 13:32阅读(63)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怎么理解?:王阳明乃唯心主义人物,句中的“心外无物”,书中原句如下: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1

  • 王阳明乃唯心主义人物,句中的“心外无物”,书中原句如下: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文中的对话,王阳明的意思是,只有当人看见了花,用自己的心去指向、观照、唤醒花时,花才作为一种有颜色的存在呈现出来。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离却我的灵敏,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乃唯心主义的观点。唯心主义的杰出代表,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一一惠能大师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者都是唯心论。

2

我认为所谓心外无物,不是说心之外没有物,而是心之外的物虽然存在,但与我之心没有关系,存在不存在与我的生命与我的心沒有关系。感知不到沒有关系的物,和沒有有何区别?它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感受,重要的不在于它存在与否,在于是否与我有关联。

真是不可说,一说不是偏就是错,或既偏且错。

3

“心外无物”所指“物不挂于心”。

此句的核心要意在诸多经典里面都有提到。

比如佛家的《心经》说到“心无挂碍”;《金刚经》里面说到“因无所住而降伏其心”。

再比如道家《常清静经》里面说到“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内观其心,心无其心”。等等这些经典都是在讲述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万物不必挂于心。

若常着物于心,必定心生所求,欲望增加。容易使人之行为走偏,若所求不得必定心增烦恼。

看人世间诸多烦恼皆由此出,如“求不得、放不下、断不掉、舍不去、离不开”等等苦恼,皆由“心中有物”而导致。若能“不着于物”定会心生开明,增加幸福。

明阳先生曾经历诸多苦恼,龙场悟道顿悟智慧。后一直在“心学”上打开其人生的智慧大门,其心学的作用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上亦起到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广泛的认可。被运用于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商业等诸多领域。

“心外无物”是明阳心学的门户,也是明阳先生提出的核心思想。时常以此句提醒自己必定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价值。


4

谢谢题主。

王阳明是继孔孟之后心学儒学集大成者,如何理解他的“心无外物“命题呢?

1.什么是“心”?

王阳明的心,是指人的感观的主宰,即《传习录》所说的:“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眼、耳、鼻以及皮肤等,均在心的周围,接受心的指使,没有心的感应,世上便不存在事物。而心属于人,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心的本体是什么?是性。儒家认为天下万物都有上天所赋予的性,性是万物的本质所在,“天是性之源,性是心之体,”“尽心即是尽性”,天下一切道理和本质都在这个性之中,而性的主宰就在于人心。

2.什么是“物”?

“心外无物”在中国哲学中易被误读。王阳明的“物”,不是指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物体,王阳明对物的阐释是:“意之所在”便是物,就是说你意识能够抵达的就是物;物,就是人的意识的观照。王阳明认为,物即谓是事,“道即事”。道与事一致,道便存之自然,没有心之动,也就没有道之现。“如孝就是孝亲孝父母一事”,“中无孝之念,也就是无孝之事,”即所谓的心外无物。亦如王阳明所说,南山中有一棵开花的树,你没有看见时,这花树便处于静谧无知之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就是说,你没看那花,花与人两不相干,花对你来说没有意义,只有当你看到那花时,花才进入你的心,成为你意识的对象,你心中才有了花,花中世界才有了你。

3. “心外无物”命题的意义

“心无外物”可见王阳明非常重视内心的体验以及事的磨练,对待事物首先在于自己内在的探究和意念,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故,人是宇宙主宰,远离了人与性,一切皆归于寂静和虚无。另一方面,“心即理”,“心外无物”,告诉人们一切要从心开始,从自己做起;心与天理同在,从而去主宰世界,让世界归于宁静和谐。

再次感谢题主。

5

人对世界的认识,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意识”是指“人类意识”,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步深刻而进步,“人类意识”逐步接近终极真理,尽管永远不能达到。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客观”,唯心主义的“意识”是指“自我意识”,就具体人而言,的确是“自我意识”决定其客观存在,即人生归宿,或称之为命运。“自我意识”的主观性,决定了其不必以客观存在为依据。正如列宁所论断“主观与客观的偏离,必然产生谬误”,而这个“谬误”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比如“错觉、幻觉、臆断、妄想”等。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与客观偏离的“主观世界中”。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就是使人安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或主观世界,而不管、不计较客观世界,则其幸福感、满足感即可油然而生,其来自于自我的接纳,而客观上达成与世无争。这与惠能的“我心即佛”相当,求佛者若付出善良的行动,即可收获善良的心境,此即是佛。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世界:

其一以哲学的角度看,分为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

其二,从社会角色角度看世界,可分为善良的、遵守社会规范的,和恶的、反社会的。

事实上,善良的人,可能是唯心主义者,也可能是唯物主义者;而许多恶人也的的确确是唯物论者。

6

这个不能用理解,要用功夫去证。

可以自己体会一下,如果自己被惹毛了是不是心里先咯噔一下,因为心里先难受了脑子才会跟着起思维反应。把这个推广到一切多、广的事务上,每件事实际就是先心动。广告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只不过这是在偷梁换柱,行动就是心动驱使的。

“知行合一”就是佛的“善护念”,也就是自己的第一反应亦即“天理之心”不被内外境给懵逼住。实际上外境也是先被内化成知见再作用于心的。

一个人的毛躁是心毛躁,一个人的安静则是心静。

脑子想静但心静不下来就是内耗。

所以,题主所谓“理解”只是在用脑子,体会到了就那一种状态,体会不到就各说各话。

7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儒家从孔子时代就遗留下来的矛盾:尊德性和道问学。

实际上,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马上分裂为八派,各派之间教义有别,有时还会在教义上相互攻击,比如《论语》之中,我们就看到子张和子夏的不容。

究其原因,是弟子们在书述道时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德性重要,还是问学重要。

尊德性,在孟子的解释下就是遵从人心本善的道德品性,注意这个细节,我们一会还会讲到。

什么是道问学?

颇有点我们理解的“不懂就要问”,比如儒生们喜欢“述经”,也就是解读孔孟思想以及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的学问。

这一点,在古代的科举制度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果你能把儒家经典研究透了,中个举人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但随即问题出现了,道问学和尊德性到底哪个更重要?

南宋的两个人发生了争执,朱熹认为道问学重要,陆九渊认为尊德性重要。需要说明的是,心学往往被称为是陆王心学,这个陆就是陆九渊,他是最早提出的“我心即是宇宙”的命题的。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皆在我心中。

但是,朱熹代表的理学才是彼时的显学,从南宋到明朝中前期都是如此。至于明朝的原因,朱元璋曾经想追认朱熹当祖先,这是外话。

一直到王阳明横空出世,心学才扳回一城。王阳明进一步的论述和完善了陆九渊的思想,并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

这个心是什么心?

王阳明耍了个滑头,他说道 “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很显然他是把二者统一了,但实际上,王阳明还是属于“尊德性”一派的。

这个德性,大致就是孟子说的良知,我们可以理解是人与生俱来的善念,这便是孟子“性本善”底层逻辑。

所以,如何追求这个善念,也就是“致良知”呢?’王阳明为什么说“心外无物”?

实际上,是为了区别理学的“理一分殊”,王阳明认为理在心中,吾性自足,不加外求。良知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并不在外物之中。所以,理到底在哪里?

王阳明说:心即理也。

8

所谓心外无物,应该是一种高度关注自我体验,进而做到不在意外界事物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重视内心的感觉,不为外物所牵绊。当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心外无物是非常难的。作为一个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人,我们不可能不在意外界对我们的评价,也很难阻止外物对我们的影响。但我们却可以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心胸,不断深化对人对物的认识,端正自己的三观,辩证对待外界的影响,努力使自己活的更加阳光,自信!


9

我是跛脚猫。一直以来人们对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理解有争议,什么才是“心外无物呢?”


被外放到贵州的王阳明一天带领学生们去游玩,一个学生看到一棵开满了鲜花的树,就忍不住问王阳明,如果他们没有看到那棵树,没看到树上的艳丽的花,难道那棵开花的树就没有价值,就不会开花吗。



王阳明先生就说了下面这段特别有争议的话“”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这段话的意思是你来看到这棵开花的树,还觉得漂亮好看,是因为你心里有这棵树,你没看到这棵树,你就不知道它的存在它的漂亮,它没进入你心里,它也就没有价值。这就是说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讲的是一种价值存在,世界关观的价值存在。


获得这种价值存在以后,人生有了价值存在以后,人生才有了支持点,才有了输出价值的出发点。“心外无物”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理念。


第一‘’心外无物‘’是人生成功的捷径。


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充满力量的,这种力量能够改变单纯的善和恶,让人达到一个奇妙的境界。

陆原静曾经给王阳明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惘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
王阳明回答说:“知此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 ”


在这里,其实就是讲了陆原静体验过的一种心境:一个人喜怒忧惧的感受发生了,虽然他的情绪波动到极点,但是只要那个人心中的良知觉醒了,种种不良情绪就能立即涣然消失,有的在萌生恶意之前就被遏制,有的在发生的过程中受到制止,有的在过后才及时悔改。


从陆原静和王阳明的书信来往中,我们能够看出王阳明重视人的内心的力量,他觉得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很强大,这种力量甚至能够控制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让一个人的心性保持纯洁,达到一种王阳明关于内心力量的言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内心越来越浮躁、不安,人人都被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困扰,甚至还有损害他人的行为。


比如2006年,原本已经要退役的齐达内世界杯再次复出,在他的带领下,法国队挺进了世界杯的决赛。可是,在世界杯的决赛上,面对对手马特拉奇一句挑衅的话,齐达内将头猛烈撞在马特拉奇的胸膛上!这个举动让裁判罚下了这位法国队的核心队员。随后,阿根廷队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法国队,与其说法国队败给了阿根廷队,不如说是败给了齐达内的内心冲动。


第二‘心内无物’的社会价值。世界如此险恶,怎样才能内心强大?现实如此浮躁,如何走出心灵迷茫?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这是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很多时候,人力量的大小不在于躯体强弱,而是在于内心的强大。


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了,他才会勇敢地面对困境,才能不惧怕失败,才能在挫折面前挺直腰杆,坚强地走下去, 心主宰你的生命活动心是思想的主宰,人的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的指挥。


第三从佛教哲学的角度理解‘’心内无物‘’。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可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向自己的内心探求,舍弃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恶的原因,体察不到真假的异同。


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地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这样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喧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分就不易吸收,容易凋谢!”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惟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精华。”是啊,热闹场中亦可作道场;只要自己丢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如果妄念不除,即使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行。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可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湖南模糊了,这就是‘心内无物’的本质。

所以说如果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向自己的内心探求,舍弃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恶的原因,体察不到真假的异同。


我是爱读书的跛脚的猫,感恩优秀的你评论区留言交流不同见解。

10

天地一切存在,于心性角度视之,皆为心性之创造,皆为心性之伸展,皆为心性之具体化。


故心性为天地之大本,为天地之超越的本体,为天地一切之源头与归宿。从心性角度看来,一切存在都是主体存在,都是生命存在,都是真善美(或其中之一)的全体显化。

首先来说一下心外无物,这个心指的是什么?这个心不是指的肉团心,这个心指的可不是你身体中的心。心指的是觉,你的肉体也是在心当中的,明白吗?


天人、鬼、畜、牛鬼蛇神、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在心当中,心外无物就是觉外无物。心就是觉,觉就是心,就是本体,觉也不是你的觉。也不是你的觉,而是你是觉,这个要搞清楚,所以心外无物这个心指的不是你怦怦跳的心脏,或者在你身体当中的心。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那个本体那个道,好吧。所以这个必须搞明白,这个不搞明白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就很难理解了。这个搞明白之后,平行宇宙都在心当中,平行宇宙都在心当中,平行宇宙都在觉当中。


阳明说的此花我看它就存在,我不看它就不存在,那意思就好比说换台是一样的,好比说调台是一样的,就是现在我没看这个花,我是看着草,所以花呢就与我的心同归于寂。就好像说我把它换到了草的频道不看花,但是当我调台我去盯着这个花看的时候,好比说我从草的频道调到了花的频道,这个花颜色就一时明白起来,这个草就与我的心同归于寂了,就好比说我调完台那个台我看不到了,这是一样的。


看草和看花,这个比喻能理解吧?所以它是一样的,只是您可能对心外无物的这个心没怎么懂,所以可能还有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