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古龙的武侠被奉为经典,网络玄幻小说却不被广泛承认?有爱看武侠玄幻小说的同好做过比较分析吗?来聊聊!:如今时下流行的网络幻玄小说岂能与金庸古龙
如今时下流行的网络幻玄小说岂能与金庸古龙的著作相比?
不过在谈及这个话题之前,还得作一点小小说明,虽然古龙也堪称武侠小说大家,但论其小说的文学性艺术性还是不能与金庸著作相提并论,当然这也与金庸先生深厚的学养有关。
再拿金庸著作比较时下流行的那些网文玄幻小说吧!
先谈谈文学性方面的比较。既然是小说,也姑且勉强把这些网络玄幻小说称之为文学吧!当然,这只是一种快餐文学或者消遣文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真正意义上小说的文学性就在于塑造人物的个性。且看看任意一部金庸小说,作者只需寥寥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人物的个性。举例来说(且还不举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射雕英雄传》之“江南七怪”章节,这一章节里面出场人物颇多,但作者却能用极简洁的语言将每个人的个性交待得非常鲜明。如朱聪的诙谐洒脱、韩宝驹的仗义而急躁、柯镇恶的嫉恶如仇而刚愎自用、南希仁的木讷而沉稳刚毅、张阿生的憨直、全金发的精明市侩、韩小莹虽为女子但侠烈而坚贞。他们都性情各异,形象栩栩如生,而这些人都是配角而已。作者能塑造如此辨识度的人物角色,但用语却非常精简。如描写柯镇恶“尖嘴削腮,脸色灰扑扑地,颇有凶恶之态。”;描写朱聪的字数稍多一点,但极为形象生动,“一个中年士人拖着鞋皮,踢*踢*的直响,一路打着哈欠迎面过来,那士人似笑非笑,挤眉弄眼,一副惫懒神气,全身油腻,衣冠不整,满面污垢,看来少说也有十多天没洗澡了,拿着一柄破烂的油纸黑扇,边摇边行。”甚至连配角中的配角如段天德、焦木和尚等都各具特点;而丘处机就更不用说了,“托着铜缸,正在敲撞大殿上悬着的那口铁钟,数击之下,铜缸已出现了裂口。那道人胡须戟张,圆睁双眼,怒不可抑。”通过人物的行为与神态,一副虽鲁莽却不失慷慨豪迈的形象跃然纸上。像这样的例子金庸著作中比比皆是,就算主流文学小说作家也鲜有人能及。而反观网络小说里的人物,男主角无外乎一味扮酷装高冷、女主角都是假装天真而实则脑残。就算偶有不同,但人物个性也非常单薄。
再谈谈其艺术性的比较。金庸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其著作中用语精要而典雅。举例如《笑傲江湖》“授谱”一章里对琴箫合奏这种音乐描写。音乐本是一种抽象而非直观的艺术,若要用文字描写是比较难的,古今文学作品里描写音乐最佳者有三:《琵琶行》、《老残游记》片段,再就《笑傲江湖》“授谱”片段。而我认为金庸《笑傲江湖》之“授谱”的描写应好于刘锷,几能与《琵琶行》并驾齐驱了。因篇幅关系就不作大段引用了,且看看“令狐冲心中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酸楚,侧头看仪琳时,只见她泪水正涔涔而下。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音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见明月当空,树影在地。”这段文字何其知性空灵!不论网络文学,就算如今号称小说大家者如莫言、平凹等作品里片段也无法比肩。
还有金庸著作里其它人文、史学、诗词、书画、佛道、哲学、星卜、园艺、医理……虽涉猎广泛但都能切中肯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思想性比较。金庸著作虽不被一些主流文学认可,总被一些如王朔之流的作家排斥批判(不过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蹭热度),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傲慢与偏见!金庸武侠里面的“侠”,小则锄强扶弱,大则为国为民。能给予读者一种担当责任;给读者为人处世的正义感;给读者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家国情怀!
我坚持认为!当今的中国青少年们就需要多读金庸著作、多为自己在精神层面上补补钙!
至于网络仙幻小说,无事消遣耳,不读也罢。
为什么?最近看了被捧为后金庸时代的扛鼎之作的《雪中悍刀行》,描写徐凤年的书房抄袭红楼梦,把原来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改成待漏随朝青龙大画,画虎不成反类犬了。行文啰嗦,到处是病句,修辞也有很严重问题,都是硬伤。情节也毁三观,儿子跟爹自称老子,宗法社会,父权就是君权,为了描写徐凤年的性格,简直就是胡编乱造,怎么爽怎么写,试问,这怎么承认?只能是无知读者自嗨罢了。
金庸的行文在古龙的吝啬极简和梁羽生冗长不堪之间,有长有短。常用白描手段刻画人物,寥寥数笔即呼之欲出,从不长篇大论。
另外,可能曾经是职业电影编剧出身有关,金庸刻画人物和场面,多描绘视觉影像而不是心理活动。如写一个人生气,一般写“须发皆张,口中嗬嗬作响”,而不是“他很生气,非常生气”。
既然是电影编剧,他深谙视听语言。
金庸极为擅长写“偷听戏”和“转述戏”,即不直接描写场面和故事,而是用一人的视角去写,时不时辅之观察着/视点人物的心理活动做“旁观者反应镜头”,最终完成故事描述,其效果非常好。
这样的例子多到不计其数,很多时候,观察者的听觉和视觉都处于限制状态,而事件的主事方都不知名姓,多用代称,使观众有极为强烈的“第一现场”的感觉。
随便举例子,如《倚天屠龙记》一段:
不到半个时辰,那帮私枭已奔出二十余里,好在俞岱岩轻功了得,脚下无声无息,那帮私枭又似有要事在身,贪赶路程,竟不回顾,因此并没发觉。这时已行到海旁,波涛冲击岩石,轰轰之声不绝。正行之间,忽听得领头的一人一声低哨,众人都站定了脚步。领头人低声喝问:“是谁?”黑暗中一个嘶哑的声音说道:“三个水旁的朋友么?”领头那人道:“不错。阁下是谁?”俞岱岩心下嘀咕:“三个水旁的朋友,那是什么?”一转念,登时醒悟:“嗯,那是海沙派。‘海沙派’这三个字都是水旁的。”那嘶哑的声音道:“屠龙刀的事,我劝你们别插手啦。”领头那人一震,道:“尊驾也为屠龙刀而来?”那嗓子嘶哑的人一声冷笑。黑夜中但听他“嘿嘿嘿”几声,却不答话。
俞岱岩只觉他这笑声大是古怪,听在耳中,令人心烦意乱,无法形容的不舒服,似乎十几条巨虫突然在背上搔爬,又似乎吞下了什么吐不掉,呕不出的异物。他心念一动,隐身在海旁的岩石之后,绕到前面,只见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子拦在路中。黑暗中瞧不清他的面貌,只见他手中拿着一根拐杖,身上衣服有点点闪光,显是一件锦袍。又听海沙派的领头人说道:“这屠龙刀原是本派镇派之宝,既给宵小盗去,自当索回。”那锦袍客又是“嘿嘿嘿”三声冷笑,仍是大模大样的拦在路中,那领头人身后一人厉声喝道:“快些让开,恶狗拦路,你不是自己找死——”他话声未毕,突然“啊”的一声惨叫,往后便倒。众人一惊,但见黑暗中锦袍上的闪光晃了几晃,拦道恶客已然不见。
整个场面描述全是俞岱岩的视点,这个像极电影中的主观视点,实际上描述一个故事可以完全不这么写,但是这么写极富感染力,因为有现场感。
纵观金庸的武侠小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几乎贯穿始终,正如大家所知,《雪山飞狐》整个都是用这种“代言”的方式写成的。
金庸既然能做编剧,必定具有极为深厚的戏剧功底,极擅长“三一律”,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组人物的舞台化戏剧场面。其上场下场、人物调度,都有大师之气。
他最能写,也写得最好的的,就是这种舞台化很重的“大戏”,或者“大场面”,即所有关系人物都因为各种关系出现在同一场景之中,虽然可能觉得比较刻意---怎么会这么凑巧?
这种经典大场面,如《天龙八部》里面的杏子林大会,乔峰惊天身世巨变一段,当年TVB剧集,这一段落整整花了三集,可称罕见。《倚天屠龙记》王盘山武林大会;《射雕英雄传》密室疗伤;《笑傲江湖》之黑木崖;《连城诀》之雪山决战等等……
这些场面,人物繁复,情节曲折。常常将数个恩怨情仇都在一场中交代完成。某个恩怨了结时,除相关人物的活动之外,金庸一般也极力写周遭人物之反应,很类似电影中的“反应镜头”,使得单一情感事件有大场面做背景,有见证者和旁观者,使得其更有一种史诗感和影视作品的“热闹感”!
论讲故事,金庸绝对是一流的。通常情况下,金庸的武侠小说都不是直接开场的,主人公都会在不经意的时刻登场,而整个故事大线索也是逐次展开,绝不会一上来就讲主线故事,一览无余。开场的故事极为精彩,你以为是主线,谁知道这不过是一道开胃汤而已!
真正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感觉啊。
我觉得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应该是认可网络武侠玄幻的。更何况,有些人即便不认可又如何?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接下来我们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
一、传统武侠和网文的载体不同,在转换的过程中,一部分读者因为不适应或偏见,没有跟过来,导致对网文缺少正确认知。
金庸、古龙的时代,是纸质书的时代,到了黄易后期,开始从纸质书到网文的转变。我是80年的人,看着纸书武侠长大,记得当时租书屋比较流行,21世纪初还有很多租书屋存在。
那个时候,网文已经开始盛行,也涌现出很多的优秀作品。比如1996年开始发表的《英雄志》,比如《天行健》,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有一批武侠读者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自然而然地从纸质书阅读转为网文阅读。而有一批武侠读者却永久停留在了纸质书阅读时代,没有接上网文的阅读。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阅读习惯决定的,有些人就是习惯阅读纸质书;再者可能这些人本身对于网文有偏见吧,觉得网络产生不了有价值的作品。进而当网文出版之后,这些人也因为偏见,没有阅读。所以对于网文的价值始终没有正确认知。
其实,不管是网络还是纸质,都只是载体而已,不能决定内容的品质。因为自身的阅读习惯和对载体的不接受,而否认这个东西的价值,本身就很可笑。
二、网文有很多优秀作品。比如《英雄志》、《天行健》、《隐杀》、《乱世铜炉》,《庆余年》、《赘婿》、《雪中悍刀行》、《师士传说》等,都写得非常精彩。很多网文作家,像孙晓、燕垒生、猫腻、烽火戏诸侯等这些人的水平都不输于古龙、温瑞安、黄易这些传统武侠作家,他们的水平是远远高于除了温、古、黄、梁之外的其他传统武侠小说作者的。
如果说武侠有一位超级大神的话,那一定是金庸,恐怕很难有人超越。但跟古龙、温瑞安等人相比,网文中的优秀作者,他们的水平一点都不低。比如孙晓的《英雄志》,我觉得超越古龙完全没有问题,可惜没写完,这个坑不知道孙晓这辈子能不能填上。
三、网络的发达,形成网文全面开花的局面,更多人进入作者行列,固然也出现了很多小白文、口水文,这个不可避免。传统武侠时代,作者比较少的情况下,其实也有很多垃圾作品。不能因为一部分劣质作品就否认网文整体的价值。
不被承认,是因为写的差。
如果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说,金庸的作品是值得一说的,文笔流畅扎实、故事格局够大、人物塑造够深。古龙在功力上差了不少,所以就一直试图在形式上另辟奇径,这个不多说。
玄幻小说,是中国本土的仙侠小说和西方舶来的魔幻小说融合后形成的一个品种(如果可以算是一个单独的品种的话)。而所谓的网络玄幻小说不算是一个分类,网络只是载体,和小说类型无关。
-
网络时代带给文学的最大益处是,降低了发表作品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创作中来。创作的人多了,平均水平自然大为下降,作品看起来良莠不齐。
但这不等于说所有的作品都是差的,网络发表的小说作品中,不错的作品相当不少。2000年初期九州七天神、树下野狐那个时代,知名的网络小说和发表在刊物上的小说没有质量差异,因为那时候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的人不多,还是那些金字塔塔尖的人物。
在没有网络之前,他们的作品本来就是发表在刊物上的。有了网络之后,他们的作品可以得到更快的传播,仅此而已。
再往后几年,出现了一批纯野生网络作者,大部分是文青,很多人的文字功底颇为不错,所以那几年顶尖作品的水平并未下降。
再后来,举个例子,也许是从十年前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之后,商写时代全面发威了,小白文开始占领世界。
到了这十年,大家也许会觉得好像作品的水平下降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优秀的作品一样在,顶尖水平的作品不输以往,但已经不再能像以前那样获得最高的曝光度、成为最热门的流行小说话题了。
-
从《斗破苍穹》就很能看出这个变化,土豆写前半部时固然有些套路,但很多情节是读者猜不到的,有一定复杂度。到了后半部,简单的套路开始单调重复,一发而不可收拾。
作者一看,好呀,我就这么写,轻轻松松就能赢得最广大读者,那我干嘛还费那么多事儿呢?各种数据摆在哪里,大家都觉得小白文烂,可是看小白文的人就是多。
因为,网络不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作中来,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阅读中来,你说他们的水平怎么样?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从来没有吃过饱饭的人,一朝吃到个猪肉炖粉条,觉得这就是人生最大美味了,吃的停不下来。
很多从网络小白文开始,才算是这辈子第一次接触小说的人,他们一开始当然不会觉得这种小说烂了!因为他们就没看过好的呀!更何况最流行的几个小白文作者,深谙用情节掌控读者心理和情绪的套路,人性不变,很容易吃那一套。
等到最广大读者都进步了,大家开始有一点点“审美能力”了,就开始说小白文烂了,然而大家还是会去看,而且会有新一批的小白读者们参与进来。这样,小白文的名声在下滑,但一时之间还是占领市场。
-
小白文常年占领市场,不等于说好的作品没有生存空间。为了不引战,我不多举例,但我只说一点,国内不少顶尖的文学院系的学生,甚至研究生和老师,基本都会看很多的网络小说,也对一部分优秀的作者和作品有认可。甚至,很多老师会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发布作品。
这是主流学界对待部分优秀作品的态度,而那些不错的网络作品,其实自己的数据也不差,只不过比顶尖小白文要差上一到两个量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按读者数量来比较,那比出的东西就不可能是绝对的质量高低,因为不同人的水平差太远了。
所以说,质量高的作品也是被广泛认可的,不管是读者还是学界。只不过,现在暂时没有出现像金庸那样的大师级人物。而这种人物,是每个时代都有的吗?他们的诞生,那也是要看机缘的好伐?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创作者和读者都越来越多,等到新读者的数量差不多了以后(能容纳到盘子里的人差不多都进来了),读者的平均水平会不断升高,也会促进着作者们的水平提高,因为低于平均审美水平的作品生存不下来了。
到哪以后,小白文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少,会变得越来越“不白”,好作品会越来越受欢迎,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也许有一天,某个特别有天赋的作者很空出世,写出一部跨时代的作品,成为另一个金庸,也未可知啊。
你挑选做对比的是两位武侠大宗师,能和金庸古龙做对比的武侠小说作家,也就那么几个,比如黄易、温瑞安、梁羽生、还珠楼主。除了这几位的武侠小说,有几位的作品被奉为经典,又得到认同了呢?
就是时间的沉淀,武侠小说在最初也是不被广泛认可的。早些时候,武侠小说的地位比现在网络小说的地位要低的多。那时,说到武侠小说,很多人都会鄙视,古龙就不止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网络小说,虽然自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好二十年,但是时间还是比较短,有一些老脑筋的人,不认可,不接受网络小说。
就是鄙视链。因为网络小说门槛极低,所以网络小说爆红后,大量的人涌进网络进行创作,造成了小说的良莠不齐,读者也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网络小说进入了沉寂期。(虽然网络小说现在发展的很好,但是和黄金时期的网络小说比,真是差太远了,江南、宁财神、蔡骏……最初都是网络小说作者。)
所以很多作家、读者站出来大肆批判网络小说,不这样怎么能标榜他们的学识和品味呢?但是,他们的品味和学识也就是那么回事。著名网络小说作家九把刀曾说过一件有意思的事,他说:“网络小说最红火的时代,大部分作家都恨不能在自己的作品上,贴上网络小说的名头。网络小说没落之后,他们立刻转变嘴脸,对网络小说大肆批判。”
就是有一部分网络小说作者,本身没有什么才气,为了吸引读者,大量使用低俗的内容,或者是固定的套路,写出大量低俗或者品质不高的小说。这些人拉低了大众对网络小说的评价。
其实武侠小说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比如陈青云等作家,他们的武侠小说永远是一个套路。身负血海深仇的英俊冷面青年,跳崖没摔死结果练就绝世武功,然后出山报仇,结果发现自己的仇人竟然是要一统武林的大魔头……
以上只是我个人看法和理解,如有不同意见请随便拍砖。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与岁月的磨练,无论让你在哪一个年龄段、哪一种情绪或是境遇下,都能让你读出不同的感受,让你拥有新的体悟与收获。
我身边也有朋友喜欢读网络玄幻小说,当然,我也推荐过他们去看一看诸如古龙这样的经典武侠小说,他们给我的话倒是干脆利落,都说买书太厚况且浪费钱不方便,而且,那些小说容易“跟不上时代”,因为印出来了也就那样了。但是网络玄幻小说不同,手机上阅读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能看,而且内容跟得上时代,懂得挑拨读者的情绪,也知道读者想看什么样的内容。
我虽然没有看过网络玄幻小说,因为我觉得那始终是快餐式的文学。当然,网络玄幻小说的确有吸引人的地方,但这些始终是昙花一现,相比之下,那些经典的武侠小说里面的文笔与句式和写作手法能够让你学到很多,文章质量也有所保证,不必现在的网络玄幻小说,因为竞争大,所以写手们每天写上几千上万字保证进度,故而质量可能有点让人担忧了。
古龙与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古龙与金庸这样的人物,更主要是他们的小说内容在构架、剧情、文笔、内涵、价值观与掌握读者情绪方面都有细细的打磨,是真正花时间与精力去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没有套路,只有走心的交流。
相较之下,网络玄幻小说因为写手多,要保证混口饭吃当然会有马虎与不走心的时候,这些其实无可厚非。我始终认为阅读不分三六九等,只要读了能有一句话帮助自己,也算是一种收获。对于这类小说,学会鉴别即可。
所以,我认为网络玄幻小说不被人接受,既是因为部分文章价值观扭曲,内容恶俗,也因为这些作品赶进度故而不求文章语感与句式,只为写而写,故而少了文化的内涵与深刻,大众才比较排斥这类小说。
金庸的小说具有非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网上一些小说可以随意模仿的,经典就是在高超的想象中被人们所接受,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成为经典,总之,经典是不可复制的文化,想要做到经典就必须得到大众的认可,否则,一无是处。
这个问题确实代表着目前网络玄幻小说的状况。
虽然武侠小说也是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起码还有一种宗旨或者是行侠仗义。而玄幻小说呢?几乎是脑洞大开,情节匪夷所思!
为什么这样说呢?
自从新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掀起新武侠小说的红盖头后,一炮而红的盛况几乎是让武侠小说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出人意料。
尤其是金庸和他的作品,发展成有华人的地方就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真的是奇迹。
那就说明了金庸先生作品中的魅力所在!
那些倡导的侠义精神非常的有魔力!
而古龙先生融入了现代逻辑推理到武侠小说中,更加悬念,有吸引力。
这样一来,受人追捧和喜欢,也是顺理成章!
尤其是金庸先生作品中添加了西方文化中的美学元素,更加的吸引人!
其实,算起玄幻小说的发票史,不得不说到黄易。
他刚刚是第一批由武侠像玄幻小说过渡的作家。
所以,作品就是武侠跟玄幻结合,像一个混血儿。
在当时,反响还可以。
但是,后来的玄幻小说,越来越脑洞大开,故事情节离奇得像千篇一律的神话故事,哪里有吸引力?更别说成为经典了!
那么,不知所云的“作品”不被承认和接受也不足为奇了!
作为一个在头条写了两部半网络小说的老作者,老白来回答这个问题。
网络小说和金庸小说之间的差距,就好像金庸小说和四大名著的差距一样大。怎么来衡量这种差距呢,其实很简单。
绝大多数网络小说只能看一遍,甚至看不到一遍,看到一半就会弃书,能吸引你看三五遍的网文那都可称为神作。
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吸引人看十遍八遍,因为十遍八遍的阅读依然不会觉得枯燥。
四大名著这样的传世之作可以吸引人看百遍千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每个人读都会读出不同的新意。
这里我们不扯四大名著,只说金庸小说。老白给大家说一个金庸小说里的细节,这个细节只有有阅历、有经历的人才能看得懂,网络小说里没有这样的内涵桥段。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第27章“三战”章节里,有这样一段情节:
任我行夺回日月神教教主之位后,令狐冲跟着任我行、任盈盈、向问天三个,四人齐聚少林寺,和所谓的武林正派展开一场较量。
正派里包括少林、武当、五岳剑派。
双方派别约定了“三战”,如果任我行、令狐冲等人获胜,正派就放他们下山。如果正派获胜,四个人都要留在少林寺,受制于少林不能再到江湖上活动。
双方一胜一败之后,第三战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战。本来决定由武当掌门冲虚道长对阵令狐冲,冲虚临阵认输,因为之前他和令狐冲比过剑法,自认破不了令狐冲的独孤九剑。
这时候,精彩的地方来了,网络小说里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桥段。
令狐冲的师父华山掌门岳不群跳了出来,代替冲虚和令狐冲决战。在战斗中,岳不群踢了令狐冲一脚,反把自己的腿骨给震断了。
岳不群是自己故意把自己的腿骨震断的。
上初中、高中的时候读到这里,老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岳不群要把自己的腿骨震断?
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个同学死党去做包皮手术,我陪他一起去的医院。这是个小手术,预约了半天儿就从医院出来了。
因为那地方刚手术,做了包扎,麻药过后很疼,他走路的时候一叉一叉的。两条腿不敢离得太近。
别人见了,问他怎么这么走路?
我同学说:“我腿摔伤了。”
我腿摔伤了
我腿摔伤了。
明明是包皮手术不能走路好不,但是他不能明说,这毕竟是很尴尬的事。
换了谁我估计都得这么说。
然后,当我再一次读《笑傲江湖》的时候,读到第二十七章,我忽然之间就读懂了。
为什么岳不群要着急跳出来跟令狐冲对打?
为什么岳不群眼见冲虚都认输了还要硬出头?难道他自认比冲虚还要厉害?
为什么岳不群要自己把自己的腿骨震断?
因为。
当时的岳不君,已经拿到了《辟邪剑谱》,他刚刚自宫开练。他急需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养自宫的伤势。
他要养伤,还要瞒过所有人,包括瞒过他的妻子华山宁女侠。别人好瞒,身边的人不好瞒啊。所以岳不群着急忙慌的出头,并自己震断了腿骨。
他实际是要隐藏他得到《辟邪剑谱》并自宫开练这件事。
岳不群啊岳不群,不愧是天下第一的伪君子,隐藏的太深了。
金大侠啊金大侠,不愧是武侠小说的巨匠,写的真是太用心了。没有经历,没有阅历,读不懂里面的深意。
为什么金庸古龙的武侠被奉为经典,网络玄幻小说却不被广泛承认?
老白说,因为网络小说是快餐文化,一天最少要更新五千字,作者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打磨构思有深度、有内涵的剧情。没有精巧的剧情和广泛的内涵支撑,不可能成为经典。
金庸为什么写了十五部书就早早封笔?其实金大师并没有完成弃笔,他不停在地修改他以前的作品,精益求精,现在你看到的版本和他在明报上发表的第一版差距巨大。经过精修的作品质量提升太多。
网络小说作者呢?他们的作品从出生开始,版权就不属于作者,完本之后,这部作品除了一部分电子分成,版权和作者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没有作者会去精修不属于自己的作品。作者根本没有动力去修改。
以前曾有读者向写《庆余年》的作者猫腻建议过,《庆余年》是一部好作品,里面有一些BUG,实在是太遗憾了,能不能修改一下。
猫腻就说,版权根本不在他手里,他根本不可能去修改。
就像《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打官司被判侵权自己的作品。版权方不同意,霸唱对自己的作品连修改一个字的权利都没有。
综上所述,网络小说不可能出现像金庸古龙小说这样的经典。
我是老白,动动小手给个关注。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