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什么是血小板?血小板异常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血小板?血小板异常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2020-10-19 22:03阅读(61)

什么是血小板?血小板异常对人体有什么作用?: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止血和预防出血,正常范围是100×10^9/L-300×10^9/L,我们做血常规检:-血小

1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止血和预防出血,正常范围是100×10^9/L-300×10^9/L,我们做血常规检查,首看的就是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这血常规三系的结果。



血小板如何发挥作用?

血小板约一半以上在外周血循环中,其余的在脾脏中,两者将相互交换,当人体受伤后,血小板受到损伤部位激活刺激发生变形,凝聚成血栓,起到初级止血作用。

接着在释放不同因子综合作用下,会完成酶促生化连锁反应,使临近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形成堵住伤口的纤维墙,也就是血小板凝块与血细胞缠结成血凝块,几天后结痂,伤口愈合。

血小板异常主要指?

简单说,正常人每日的血小板计数会有一个波动,前面我也说过,多是在剧烈运动、饱餐、寒冷等刺激时,脾脏通过释放血小板,会引起短时间的血小板增加,而女性经期前,血小板会有所降低,但这个属正常,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

当血小板出现异常,人体凝血、止血功能异常,会导致出血症状,此时需要进行血小板计数,常见就是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增多,也会出现一系列症状,需明确原因后,针对治疗。



当血小板增多时

多因血小板粘滞性增高,易出现血栓、栓塞性疾病,常见的疾病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急性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手术、外伤等。

表现为:早期无任何症状,可能有疲劳、乏力等,也会出现出血症状,如口鼻、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便、血尿等。

部分患者也可将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多会出现身体各部位血栓栓塞,如四肢、肺、脾、肾、脑等,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

当血小板减少时

会有明显出血情况,常见的疾病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再障、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等。

表现为:可能有疲乏、无力的情况,多为出血症状,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淤青、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内脏出血等。



血小板异常如何处理?

一般在血常规时发现,血小板减少或增多,此时需要及时就诊血液科查找原因,明确疾病后,针对治疗。

对于血小板减少者,平时要尽量避免磕碰和剧烈运动,劳逸结合,因好消化、软食为主,要做好止血措施,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血小板增多者,要尽量避免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以免增加血栓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较易出现血管硬化或损伤等疾病,要做好预防,平时也要观察是否有出血、血尿、栓塞等情况,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点击关注【协和韩冰】,了解、咨询更多血液疾病问题。

2

1.什么是血小板?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成分,也是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时必查项目之一。人体骨髓的巨核细胞可以产生血小板,血小板数量虽不如红细胞多,但其止血功能却非常重要。血小板在体内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过高或者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害的。



2.血小板升高对身体有何影响?

当血小板数量大于400时,我们称之为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异常、慢粒白血病等血液性疾病。血小板是机体重要的凝血因子,如果过多则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心梗脑梗,一般血小板过高的患者可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但最重要的还是治疗原发病。



3.血小板降低对身体有何影响?

临床上血小板降低的情况更为常见,当血小板计数小于100时称之为血小板减少,如果低于50那么会有皮肤粘膜出血的风险。临床上易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原因主要包括放化疗,再障,急性白血病,脾大和某些免疫系统疾病。血小板降低时最大的风险就是出血,且不容易止住。血小板降低的患者需要行升血小板治疗。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3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质脱落后形成的圆盘状无核细胞,直径2~ 3微米,约为红细胞的1/3~1/2, 血小板被激活后,失去正常盘形凸起的形态,变为有伪足的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态。人体全身约有1/3的血小板滞留于脾窦内或脾髓质的细胞间,血小板的形态改变主要包括大小不均、体积增大或缩小。一般年轻的血小板体积大、成熟的体积小。大小不均和大血小板增多是血小板生成活跃的特征。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会出现巨大血小板增多。在骨髓受抑制,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败血症等或脾功能亢进时,血小板常偏小。

血小板在止血、凝血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与血管共同完成,包括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等。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依靠血小板的各种因子来完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血小板第3因子。 常用的血小板检查项目有以下3项:

1. 血小板计数:人的血小板在一天中,午后比清晨略高,进食和剧烈活动后可增多;冬季高于夏季;静脉血高于未稍血,新生儿较低,出生3个月后达到成人水平;女性月经前可稍降低;妊领中后期升高,分娩后1~2天降至正常。

血小板计数的目的是辅助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了解骨髓增生情况及手术前的准备等。 正常值为:(100~300)X10*9/L。 检查数值大于50X 10*9/L时在外科手术中过度出血的危险性下降,低于此值时容易出现出血症状;数值小于<10X 10*9/L,常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数值>600X10*9/L提示有恶性疾病存在;<1000X 10*9/L常出现血栓。

血小板增多是指数值>400X 10*9/L,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真性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性贫血等疾病,另外,在急性感染、急性出血、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时会出现反应性增多,当不明原因的发生血小板增多要考虑到恶性病变的可能。

血小板减少是指数值<100x10*9/L,多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及化学品及药物的毒性作用等;上呼吸道感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血小板破坏过多和消耗亢进时也会减少。另外,如脾大、血液被稀释等引起血小板分布异常时也会减少。

2.血小板平均容积:是指每个血小板的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容积都减低表明骨髓功能受抑制;血小板计数减低平均容积增高表明骨髓功能良好;两者都增高提示反应性血小板增生或骨髓增生异常。 如白血病化疗时,血小板计数上升是骨髓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之一;感染时,局部炎症血小板计数正常,败血症则血小板减低,血小板持续减低表明感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3.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差异的参数,增高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增大,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时减小,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小,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增大。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4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成分,它参与机体血液凝固,一般是主要参与止血。一般血小板主要存在于骨髓和外周血中,一般来说正常人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在100~400×10的9次方/升。临床上如果患者血小板超过或者低于这个水平都是异常的,一般的说如果患者血小板减少,会引起出血,如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出血点,严重的也许会有颅内出血,如果血小板增多,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不管血小板是增多还是减少,都需要查找原因,以便后续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我是儿科医生雨点,关注我会帮您了解更多的医学小知识!

5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之一,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目为100~300×10^9个/L。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6

血小板是起到凝血的作用,如果血小板异常身体出现伤口可能会留血不止或难以愈合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