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你怎么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

你怎么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

2020-10-19 12:32阅读(63)

你怎么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先上原文,才能避免误读。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

1

先上原文,才能避免误读。

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亡国(政权)事小,亡天下事大

顾炎武的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亡天下比亡国事大。因为亡国只是“易姓改号”,所谓“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政权的更替是难免的。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政权落败,新中国成立,人民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但是亡天下就糟糕了,“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这就是直接动摇人类社会的稳定性。说通俗一点,也就是人权不保。


肉食者保国,匹夫保天下

在顾炎武看来,既然亡国和亡天下是不同的层次,那么保国和保天下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国是需要有条件的,有一定地位才去参与。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但是保天下,维护文化和社会道德,就是人人都应该参与的。


顾炎武说得对,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也就是说既得利益者应该身先士卒,为保卫政权捐躯。

我是3158创业宝运营编辑,来3158创业宝公众号,我们一起聊聊创业吧。

2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吗?

国家兴亡,是一个阶段的更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一个朝代是永久的,才建国,都强盛,都一心为民,为匹夫服务。可是年代久了,就出败家子皇帝。传位传到无能君主,社会就腐败。就有人造反,他们为了统治地位。为了保家就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可是,有外来敌人入侵,国家眼看快灭亡了。都是同一个民族,为了不受敌人的期服,日本鬼子都占领大半个国家啦,就得人人起来反抗。共同把敌人打败,《国家兴亡,匹夫就得有责。》为了整个民祖。

3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吗?

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吗?

何以为责,何以无责?提问者能回答吗?

国家之兴亡与君主,政党有直接关系,君主,政党的兴与亡人皆有责,一个兴旺发达的国家首先是人民富裕,幸福,人人都努力学习,快乐工作此亦为责。

一个贪腐堕落的政府让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中,人民为了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世界而奋起抗之此即为责。在抵御外来侵略者时大家团结一致共生死,同进退此能谓无责吗?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字面意思容易理解,天下的兴盛与衰亡,每个人都起得到或大或小的作用

延伸意思也不难想出:世界几十亿人口的基础是人,人是个体,天下是群体。

1、个体可以影响群体

这点包括很多,个体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日常行为生活等

都会影响群体

2、个体是组成群体的基础

没有众多个体的参与就难以形成群体话,

比如得天下后江山虽大,但无人听从并去执行得话,就难以形成兴盛的江山,势必会衰败!

美好的政策、健全的体系为个体供给,

个体的接受和执行是营造庞大群体的基础!

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今有以民为本。

都是历来经验所驱使下的大道理!

个体生活和思想都安稳,社会和天下才是最兴盛的

5

不错。

这是一句浅白的俗语,但道理浅显易懂。

自史前进至原始民主时代,尧舜禹这些联盟首领的代表,就是模范公务员形象。进至封建邦国后,士人逐渐共同修炼和坚守一个理想,“修身,平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

在提炼升华的过程中,中国诸子百家多数提倡经世安民,以大义培育民族灵魂。孔孟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连佛教传入中国,都化成了积极“入世”“度人”。

随着历史的前进,一统国家塑造传统观念,“家,国,天下”,成为一种价值观。

从士到普通人,深入人心,更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然,在利益面前,很多人不信这个,信个人为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另一个极端。

但是,中国一次次挺过惊涛骇浪,分分合合,走到今日,只因代代有勇士,有有志之士,有为国为民的人。幸亏有他们,总能在关键时候站出来,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6

国家的兴旺,强大,昌盛,以及衰亡。与每位国民都有关系和责任。

7

国家有难,挺身而出,慷慨赴死。

8

国家兴亡是执政者的责任,,别乱扯别人了,你把国家这辆列车开的出轨翻车了,想找个替死鬼,话又说回来了,你尽心尽力为民谋福利会有那样的事吗,得道多助,很多年前的先辈都懂得,难道某些人不懂吗,

9

这是顾炎武的名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然后结论:“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被梁启超总结的更明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无责。”更明确了。


顾炎武的这个观点长期被误解。

这里的“易姓改号”是什么意思,比如明朝的皇帝姓“朱”,清朝的皇帝“爱新觉罗”,改号,从“明”改为“清”,这是亡国,也就是改朝换代。什么叫亡天下呢?那时没有仁义思想,人与人相食。

匹夫就是平民,自食其力,没有拿过政府的俸禄的官员以及没有功名的人,如秀才。

仁义什么意思?显然不是书本上抽象的仁义,可以明确为任何政府不能搜刮抢劫民财,不能搞“金圆券”,不能在货币更换制度中以少换多,不能强行通货膨胀,以及不能破坏文化,比如砸孔庙,烧书。

“率兽食人”就是指所谓的虎狼之师,烧杀抢劫。

这个责任,往往被认为是国家要求平民的责任,但其实,在深受严苛压迫的国家,平民是没有责任参与什么改朝换代的。“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何谓肉食者?有爵位的人、拿国家工资的人。

顾炎武这个想法与全世界先进国家关于国家与公民的相互责任很类似。

可惜,中国老百姓大多数时候基本上受到的都是“率兽食人”的政府。如明代,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里说,“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淮右之军即朱元璋部队。教科书不讲这个。

等到了清军入关,老百姓迎来的是“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教科书讲这个。

所以,等八国联军来的时候,老百姓用独轮车运送八国联军部队攻城。倒不是说老百姓喜欢八国联军的劳务费,老百姓一无选票二受压榨,对满清政府没有责任而已。为何没责任?慈禧邀请义和团进京,老百姓倒霉,义和团杀洋人,与老百姓无关,洋人进城杀义和团……老百姓保命都来不及……

《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赢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 赵礼被饥荒的强盗抢去,即将被吃掉。他的哥哥赵孝自己去换弟弟,说自己更肥。强盗大惊,放了哥俩。这就是老百姓自己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