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我曾经记得兵圣孙武早就说过的一句话: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听上级话尤其是不
我曾经记得兵圣孙武早就说过的一句话: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听上级话尤其是不按皇帝的意思办事,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先放下洪承畴指挥的以明军惨败而告终的松锦大战不说,我们看看历史上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岳飞元帅带领的岳家军,在朱仙镇准备一鼓作气收复河山,结果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至此北伐功亏一篑。二是洪承畴手下大将孙传庭,一会儿镇压起义军,一会儿北上拱卫京师,搞得焦头烂额。他在潼关收拾人马,准备防止李自成长驱而入。但崇祯皇帝认为孙传庭怠战,坚持命令出兵。孙传庭无奈之下出兵,最终战死。这样,大明朝唯一的家底都没了,然后就有了“传庭死,大明亡”的说法。
其实,洪承畴也是与上述这两位有同样的经历。洪承畴是很能打仗的,他在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胜率是十分高的。我还记得在读历史小说《李自成》时,对潼关大战的描述: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李自成所率的起义军在陕西,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回师转东,洪承畴又令曹变蛟于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仅此一战就可以看出洪承畴的指挥才能。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外行指挥内行,歪打正着的几率是十分渺小的。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率军入卫。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三月,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如果,按照洪承畴的战略思想,这场战争的结果可能就会发生反转。但这时,上面的压力来了,外行的崇祯皇帝希望速战速决,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来促战,同时辽东监军张若麒也以监军身份不断干预指挥,原本洪承畴作为蓟辽总督和明军主帅,应有节制全部兵马的大权,但此时,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全局,直接导致明军在阵前出现重大失误。在皇太极把明军粮道断了之后,反而激起了明军的士气,洪承畴抓住时机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但是不同的声音又出来了,各部总兵主张撤退。最后大家商定好时间决定分批撤回宁远,大同总兵王朴却因贪生怕死,率部先行出逃。结果使得原本精神就高度紧张的明军将士一溃千里“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这样看来,松锦大战大败,是明军自己打败了自己。人们常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但是,就算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军,碰到一个瞎指挥的皇帝,结果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松锦之战直接导致后来的甲申国变,明朝灭亡,而这一战,明军唯一的机动部队基本报销,那么,这一战,明军是如何输掉的呢?
指挥这一战的是蓟辽总督洪承畴,首先,在松锦之战爆发之初,洪承畴制定的作战指导方针并不是“以守为战”,而是且战且守即“守而兼战”的方针,崇祯十三年(1640)四月,当崇祯得知清兵在义州筑城屯田、图谋锦州的消息,命令辽东督抚镇臣:“密等方略,自行回奏”时,洪承畴密陈方略即明确指出:“今日筹辽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战,然后可以成其守;而战又非浪战,必正而出之奇,然后可以成其战。”
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他的作战方针既不是一味死守的消极防御,也不是一味激战的冒险进攻,而是“守而兼战”,一边防守,一边进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当时,兵部将他的这个方针概括为“战守双筹,内外兼顾”,应该说是准确的。
洪承畴的这个作战指导方针,是充分吸取以往明清交战的经验教训,根据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而制定的。萨尔浒之战,杨镐对后金军队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不听杜松、刘綎“敌未可轻”的劝告,轻举妄动,四路进兵,结果导致全军覆没。
后来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的战守无资、形势险峻的情况下,采取以守为主、相机进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作战指导方针,都曾有效地遏制了清兵的攻势,只是由于朝廷的腐败,党争的阻挠破坏,才没有坚持下去。
皇太极在征服朝鲜后,掠夺了大批人口、牲畜和金银财物,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力量,于是开始准备夺取辽西地区,以确保其辽东的统治,并为入中原打开通道。皇太极鉴于满族骑兵擅长野战、不善攻城,过去强攻宁、锦两场的失败教训,于是在义州筑城屯垦,对锦州采取围而不攻、长期围困的“持久之策”,力图迫使明军“耕种自废,难以图存”,撤锦州之守而回宁远,再撤宁远之守而回山海关。
为了解锦州之围,明廷把所有能够调动的约莫14万左右的军队,由洪承畴指挥援辽。洪承畴的作战指导方针,即前文所言那样,稳扎稳打,挡住清兵咄咄逼人的攻势,逐步扭转明军的被动态势。
清军先是连续攻破锦州城东五里台、城北晾马台等几个明军哨所,又攻克锦州城西九台与小凌河西岸等11个明军哨所,加紧对锦州的围困。七月,洪承畴为解锦州之围,率东协总兵曹变蛟、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与吴三桂、刘肇基合击清兵于杏山城北的黄土台,获胜后进至松山,再次击败清兵。
此次进兵“凡三战,松山、杏山皆捷”。清兵的大部队于是退屯义州,不再出战。洪承畴乘机亲至杏山,督令明军将士将由天津海运至老西各仓的米豆抢运到塔山、杏山、松山和锦州。
到九月初六日,运至锦州的粮饷已足可支持到次年三月,松山的粮饷可支持到次年二月,杏山、塔山的粮饷也“所积颇多”。此后,考虑严冬将临,前方战事较少,洪承畴才命马科、吴三桂、刘肇基率所统兵马入关休整,以利来年再战;同时令吴三桂、刘肇基率所统之兵往来松、杏之间,佯示进兵。
皇太极对围攻锦州的失败大为恼火,撤换了围锦州的统帅多尔衮,将其由亲王降级至郡王,派济尔哈朗代替,济尔哈朗按照张存仁的建议,在明军炮火的射程外扎营,将锦州严密包围起来,并策反城里的两营蒙古军,夺占锦州外城。
洪承畴见锦州危急,于四月下旬率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中协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及马科、曹变蛟、吴三桂齐集宁远,而后向松山进兵,在东西石门与清兵展开一场激战。祖大寿听到炮声,知道援军已到,也率兵出城,对清兵形成夹击之势,此战使得清兵向北退却。明军获胜后遂在松山西北立营,到了六月,济尔哈朗向明军再次发动进攻,却被明军反而夺取了乳峰山顶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的清兵营地,击毙清将梅勒章京翁阿岱等人。
战争到了这里,实际上只要明军坚持下去,大概清军在无法实现战略意图,且国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会退兵,明军有极大可能赢得锦州保卫战的胜利。
然而,这个时候,暂时陷入低谷的西北农民起义军又重新活跃起来,当月,张献忠、罗汝才卷土重来,攻占湖广的谷城和房县,于七月间击败来镇压的官军,崇祯为此直接斩了主持抚局的总理军务熊文灿,派杨嗣昌接手。
而张献忠西入四川,以走致敌,再于崇祯十四年正月率部东下,进入湖广,于二月间攻克襄阳,诛杀襄王,迫使杨嗣昌自杀而亡。然后率部转攻河南,李自成也与崇祯十三年6、7月间进入河南。
面对这种形势,兵部尚书陈新甲坐立不安,他深知崇祯一向急于求成,又性多猜疑,臣僚有功即予旌赏,稍微有失误便严加惩处。如果辽西的战事不能尽快结束,明军无法腾出手来,集中全力镇压农民起义,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自己作为兵部尚书便难辞其咎,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五月间,当崇祯找询锦州解围之策时,他提出分兵四道进攻夹击的方案,希望能速战速决。洪承畴坚决表示反对,崇祯本来也支持洪承畴,但是,陈新甲仍坚持己见,而七月时,清兵因粮饷不足,扬言入攻三协以虚张声势。京师的明朝君臣最怕清兵从三协趁虚而入,威胁北京,于是陈新甲又以此为借口,写信威胁洪承畴,大意就是,你打仗打了一年多,耗费的钱粮有十多万而锦州之围也没有解除,这时候清军犯三协,你到底是要去堵住清军犯三协,还是继续辽西解锦州之围?反正无论选择哪种结果,你又有什么脸面对满朝文武,面对圣上?
与此同时。陈新甲还向崇祯反复密陈速战速决与守而兼战的利弊,并推荐前绥德知县马绍愉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出关赞画军务。崇祯遂密敕洪承畴刻期进兵,兵部还拨给步骑兵13万,超过原议10万之数,洪承畴只得将军饷留在宁远、杏山与塔山西北的笔架山,自率6万大军先行,余军继后,至松山集结,这就埋下了日后惨败的祸根。
明军主力挺近松山,此时清军统帅为多尔衮,双方连续几日作战,互有胜负,但战事焦灼,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于是多尔衮向沈阳要求,改变原先以半数兵力出战,半数兵力在家休整的做法,全军出战。
皇太极急得“忧愤呕血”,只得按其要求,倾国出动,使得参战总兵力在总数上超过了明军,并代病亲往松山督战。皇太极一到松山,就抓住明军缺粮而又不擅野战的致命弱点,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将主力推进到塔山、杏山之间,不仅夺去明军留在笔架山的粮草,还下令掘壕设障,切断明军与后方的一切联系和粮饷供应。
明军因为缺粮,洪承畴打算拼死一战,然而诸将主张回宁远,军心顿时涣散,洪承畴只好令曹变蛟、王廷臣两镇兵马坚守松山,其余六总兵分左右两路突围。此前吃过败仗的王朴,率先逃跑,吴三桂、唐通、马科、白广思、李辅明也率兵沿海而逃,结果遭到清兵截杀,伤亡惨重。
松山主力也决定要突围,然而三分之二兵力决围冲阵,后又遭到清兵阻击,移屯海岸又尽没于潮水,仅剩下200余人脱险生还,眼看突围无望,洪承畴派人东走小凌河,绕道漠南蒙古,向朝廷求援兵。
松山上的1万多守军苦苦坚持了八个月,始终不见援军到来,于是,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将夏成德叛变降清,引清兵入城,辽东巡抚丘民仰与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被杀,洪承畴被押解沈阳后降清,四月,清兵又攻破塔山,迫降杏山,历时两年的松锦战役宣告结束。
主要是因为明军的后路和粮道被清军抄了。
松锦之战的起因是清军围攻锦州。崇祯皇帝听说锦州城岌岌可危,为了确保关宁锦防线的整体性,以及锦州失守后,可以导致的整个关外防线大崩盘。就派遣了蓟辽总督洪承畴率五万精锐北上救援。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洪承畴率部从北京出发前往锦州。
五月,洪承畴抵达宁远。此时,明军离锦州城不到百里。
洪承畴对前线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后认为,此时还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他不敢冒进,便在宁远向朝廷表奏,希望暂缓救援锦州。
然而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兵多饷艰为由,主张速战速决,催促洪承畴进军,崇祯皇帝一开始赞同洪承畴的想法,但在陈新甲的反复洗脑下,又临时改变了主意。遂发诏,令洪承畴进军。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得指挥部队北上,寻找清军决战。
可是由于清军早已有准备,明军第一战就中了埋伏——在松山城北部的山岗中,被满洲镶蓝旗斩杀、俘虏了约四千多人。
在松山吃了大亏后,洪承畴发现清军这次来者不善。目的肯定不单是为了拿下锦州,而是希望利用围点打援战术,一举歼灭关宁锦防线内的所有明军。所以洪承畴立即调整战略,不再冒进,而是持重缓行。
不久后,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宣化总兵杨国柱等人率精锐陆续到齐,此时云集在宁远的明军兵力总计13万,马4万。
兵马集聚后,催促进军的诏令又来了。理由跟先前的一样,也是兵多饷艰,十几万大军消耗的给养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
为了催促洪承畴赶快出兵,崇祯皇帝还特意派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前去督战。
洪承畴不敢违抗圣意,于是便只得把驻扎在宁远城的全部主力开赴前线,同清军决战。
七月,明军主力抵达松山西北山岗和清军发生激战。此战清朝死伤惨重,几乎要被明军打崩溃。(此战证明只要指挥得当,粮饷充足,明军一样敢跟八旗兵打野战,而且还能打得好)
清军那边,皇太极听说明军兵峰正盛,担心前线生变,就决定亲征。当时,诸王、贝勒和大臣觉得当前形势太过危险,劝皇太极不要鲁莽冲动,然而皇太极对清军战斗力自信十足。他对诸将说:只要我去,打败明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但恐彼闻朕至,潜师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清史稿·本纪第三·太宗二》
八月,皇太极抵达前线。当他看到洪承畴在松山以北,乳峰山以西的两山间列七营,环以长壕,并派骑兵分屯于松山东、西、北三方,以松山为基地步步紧逼后,对旁人感叹说:“人们都说洪承畴善于用兵,看来果然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大意啊”。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名将,他在仔细研究明军防线后发现:洪承畴把重兵全部集结在了第一线,明军的后方空虚,可以包抄。
想到就做。很快,皇太极便命令多尔衮包抄至明军主力后面,在女儿河至渤海边,挖了三道大壕沟。
清军挖的这种壕沟,深八尺(2.5米),宽一仗二尺(将近四米),人马都不能过。人要是掉下去,就爬不上来了。
洪承畴听说清军挖沟,而且清军还沿壕沟扎营列阵,遂即统兵进攻。可激战一日,明军未能突破清军的壕沟防线。
又过了一天,清军突袭明军设在笔架山的粮草基地。消息传到明军大营,后路被抄,粮草也被抢走,明军的人心很快就散了。战场形势从先前的两军旗鼓相当,突然变成了明军单方面的军心大乱。
此时,洪承畴犹豫了。他害怕全军覆没,便下了一个突围命令,决定回宁远补给。
然而,就在明军撤退的节骨眼上,却出了个幺蛾子。
什么幺蛾子呢?就在明军决定撤退当晚,大同总兵王朴率先领兵跑了。别的总兵听说王朴跑了,一时间阵脚大乱,便各自撤退。
吴三桂跟在王朴后面,逃往杏山城。
马科、唐通、白广恩、李辅明先是往杏山方向逃跑,然后又往塔山跑,结果被早已设伏的清军逮了个正着,一通大屠杀。
王朴和吴三桂在杏山整顿溃兵后,继续逃往宁远,至半路也被清军逮到,损失惨重,仅带残兵败卒回到宁远。
清军见突围明军逃远了,追不上了,就退回松山包围圈,继续围困没突围出去的曹变蛟和王廷臣两部。
当时曹、王两部合计万余名残兵,固守在松山城内,在洪承畴的指挥下,固守待援。可是明军主力已被歼灭大半,此时明廷以无精锐之兵增援松山。
所以在十二月,阿济格在宁远击败明军增援松山的范志完部后,清军拿下锦州和松山已成定局。洪承畴败局已定。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被围了六个月之久的松山明军濒临崩溃。松山城副将夏承德不想给大明朝殉葬,就派他弟弟和清军约降,以其子夏舒作为人质,半夜放下云梯放清军入城。
于是,松山城就这么被清军攻克了。城内的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兵败被杀,洪承畴和祖大乐兵败被俘至沈阳。(不杀祖大乐是因为要用他劝降锦州主将祖大寿)
三月八日,锦州守将祖大寿无法再坚持,遂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攻打杏山城。杏山守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先前突围出来的明军残余部队)。清军占领杏山。
至此,松锦大战结束,清军以死伤大约一万人的代价,消灭了大约六万明军。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剩宁远一座城池,九边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总的来说,明军在松锦大战的失败,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
第一,崇祯皇帝盲目催战,导致洪承畴只能轻进顿师,非常被动。不过崇祯皇帝确实也有难处。毕竟当时河南大旱,李自成、张献忠在中原兵势极旺。崇祯也确实拿不出银子供洪承畴稳扎稳打。
第二,洪承畴指挥失误。洪承畴虽然精通兵家权谋,但松锦大战指挥的确实有问题。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洪承畴都极为的犹豫,信心不够强。
第三,部分将官畏死。明军在松山被清军包围时,其实兵员和装备都好于清军,当时如果能整体撤回去,仍然有反攻的机会,不至于像后来那样元气大伤。然而王朴为了自己活命,竟然动摇了全军士气,导致一发不可收拾,明军再也无力与清军一战。(王朴后来被处死)
另外由于松锦大战失利,崇祯彻底放弃了两线作战的想法。他暗中采纳了先前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建议,派人与皇太极议和。结果后来事情被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崇祯为了甩锅,就把陈新甲当作替罪羊杀了。
给大家讲讲明清之间最后一次战略性的大决战――松锦大战。
这场战役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直接导致了明朝辽东战略的彻底破产,从此明朝一蹶不振,再无半分还手之力,也使明朝的精锐力量一战皆殁,不要说对付清军了,连镇压农民起义的兵力都丧失殆尽,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弱势。
明朝边关主帅袁崇焕被崇祯剐杀以后,明朝北方防线没有一个能镇得住的大将,“边事益无人矣”,防线上的明军就缺乏统一的调派指挥,无法对清军迂回入关而组织起战略性的抗击。
按某些三无扯淡派的理论,袁崇焕是个大内奸,按道理,内奸已除,防线上应该是高枕无忧了。但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后来,清军又数次率兵深入明朝腹地进行劫掠,明朝政府是毫无办法,眼睁睁地看着清军来去自如,大肆抢掠人口和财物,攻城拔寨,无往不利。
天启皇帝的陵寝被焚,敢战的卢象升战死,孙承宗被俘殉国,山东朱姓诸王被掳去杀死,北方防务也被清军摸得一清二楚。
这是“刚明”?这都特么成了公共厕所了,人家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五次甚至在明朝境内住了八个月,还解开马匹,进行放牧。
虽然清军就数次绕道蒙古,破关而入,杀入明境内线,又通过对蒙古诸部落的征伐和收服,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对直隶地区的战略包围。但因为有山海关与几个关外重镇的存在,清军的这种迂回行动总有被抄后路的危险存在。
要想消除这种威胁,清军就必须拔掉山海关外的这些明军的军事重镇。 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决定采取的战略:
一、要拔掉这些钉子;
二、要歼灭明军主力。
这些重镇中,明朝锦州总兵祖大寿拥有袁崇焕留下的最强的兵力,他对清军的威胁也最大。 所以,崇祯十二年2月,皇太极首先发动了对锦州的攻势,决定先啃掉这个最硬的骨头。
但宁锦防线是经过熊廷弼和袁崇焕两代边将构筑起来的,清军不擅长攻城,而锦州防务坚固绵密,祖大寿又是老将,严防死守,清军一时也难奈何。
清军起初并没有准备足够的炮兵。经过数月攻城战,没有拿下锦州,还损失了不少兵马。
这不行,于是皇太极就下令停止强攻,改成围困,以骑兵部队骚扰周边农业,切断了锦州的外援。
但祖大寿早有准备,他经历过大凌河战役,吸取了教训,在战前就在城内储存了可供全城守军三年用的粮食,根本就不怕这样的围困。 双方相持到了6月,清军也没有一点办法,皇太极派多尔衮去指挥攻打锦州。
年轻的多尔衮到了前线,发现经过四个月的苦战后,一无所获的清军士气十分低落。多尔衮就命令围城部队的防线后撤30里,各部队轮换作战,轮流回家休息。
结果,狡猾的祖大寿发现了这个机会,他立即率兵冲出来,打开了一个缺口,又往城内运进去了一批粮食。
这可把皇太极气炸了,他怒不可遏,立即撤销了多尔衮的指挥权,罚款降职,另派济尔哈朗去接替指挥。
济尔哈朗做事很认真,他亲自带着部下四处布防,在锦州城四周挖出数道深深的壕沟,在每个营地之间,也挖出长壕互相隔断,围得水泄不通。在蜘蛛网一样的沟濠中还派出巡逻队,昼夜查看和监视。
济尔哈朗又派出间谍以重金买通了城中的蒙古将领,让他们打开了城门。
这下糟糕了,祖大寿只好率兵撤到了内城,粮草和军械都不足了,向朝廷发出求援。
祖大寿向朝廷汇报:
接到锦州的告急文书,崇祯紧急调集了十余万兵马、四万多头骡马牲畜和三千多门的各式火炮,备好了充足的弹药,蓟辽总督洪承畴挂帅,还调来吴三桂、王朴、曹变蛟、唐通、杨国柱、白广恩、马科、王廷臣八镇总兵,所属部队全部归洪承畴指挥。
清军铁骑的厉害,洪承畴很清楚。当年萨尔浒之战,兵分多路而进,被各个击破,前车之覆,犹在眼前。洪承畴吸取教训,重兵集结在一处,步步为营,缓缓推进。
洪承畴派出前锋部队对济尔哈朗的松山右营进行冲击。明军携带了大量的大将军炮。虽然性能比较落后,但这是阵地战,仍然给清军造成很大杀伤。
这样,明军的先锋部队就攻占了清军的部分营地。皇太极撤掉了济尔哈朗的指挥权,又把多尔衮派了过来。
这次战斗,吴三桂起了很大作用,他的部队作战勇敢,屡有斩获。洪承畴给他记了首功。
但这可是10万大军啊,粮饷消耗十分浩大,而洪承畴又不肯速战速决,穷到要当裤衩的大明朝廷感到压力山大。
恰恰此时,明朝境内又出事了。当初镇压义军得心应手、百战百胜的孙传庭被崇祯关进大狱以后,原本被招安归降的张献忠等人,降而复叛了。趁着洪承畴带着主力去与清军作战之际,张献忠率军不断地骚扰各地。而曾经被洪承畴打得奄奄一息的李自成也缓过劲来了,他重出江湖,率兵攻入了河南,把福王抓起来,炖成了一锅汤,当地的朱家皇族也被杀了个罄尽。
饿死多少老百姓,崇祯毫不在意,但朱家的大蛀虫死了,他可心疼了。他要洪承畴速战速决,早日解决北方战事,好调出兵力来去镇压李自成,替他家亲戚报仇血恨。
崇祯皇帝的刻薄寡恩和爱给人背黑锅的特点,兵部尚书陈新甲是很了解的。他只好要求洪承畴加快进攻的脚步。陈新甲向崇祯进言,说洪承畴完全可以速战速决,必能获胜。
由于明军前面取得了几次小胜,初战告捷,而洪承畴却偏偏迁延不进,崇祯疑心顿起。
于是,想成为千古一帝的崇祯运筹帷幄,参与了战略指挥。他向洪承畴下了死命令,让他速战速决,一战而定江山。
陈新甲又给洪承畴增派了三万兵力,这样,明军在数量上就有了很大的优势。洪承畴这下子就被架到了烤炉上,要再不快速进攻,崇祯可就不会客气了。
洪承畴挨了崇祯的一顿训斥,还得到了兵力补充,崇祯派来的监军张若麒又严厉催逼:
这时候的明军的指挥权实际上已经落到监军张若麟的手中:再不赶紧进攻,就要惹祸上身了,无奈之下,洪承畴放弃了原定的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略计划,开始前突。
7月26日,明军向前推进至乳峰山一带,决战打响了。
明军这次突进,把清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连他们都没有想到明军居然会突然进攻。
明军的火力还是很强大的,他们携带了3273门的各式火炮和弹药。其中有新式红夷大炮,也有些仿造的佛郎机炮。但主要还是以土制的大将军炮为主。
红夷大炮的技术还勉强拿得出手,但那些大将军炮就太落后了。
年轻的多尔衮下令八旗铁骑向明军发起冲锋。 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明军总是躲在车阵后方,用各种武器进行固守还击。但这一次,明军一阵炮火覆盖,让清军吃了大亏,伤亡很惨重,多尔衮下令后撤60里。
但是明军严重缺乏成规模的野战突击能力,这就让清军能够很从容地退走了,再次扎营固守。 多尔衮向皇太极请求增援。
这可把皇太极急坏了,他又气又急,流了鼻血。
皇太极怒不可遏,他亲自率领所有余下的部队,星夜驰援。 这样,清军得到了大量的加强。老满洲部队,科尔沁为首的东蒙古军队,还有汉军旗,全部参战。兵力差距缩小,而战斗力、战斗意志和战斗经验则比明军强很多。
皇太极还将孔有德所部的精锐炮兵,都带上了战场。这是皇太极专门组织的一支炮兵部队,训练精良,有37门自制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又征调了大量民夫运输大炮和弹药。
率领增援的清军赶到了乳峰山后,皇太极细细考察了明军的防御,发现了明军的重要问题,前突太进,则暴露出了后卫力量的不足。
皇太极立即下令部队扎营横亘在松山和杏山之间,并且在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向阴屯、灰窑山至南海口等各处扎营。每个营地都深挖壕沟,断绝了交通要道,把明军包围了起来。
洪承畴大惊。如果不能打破包围,就会被困死在当地。明军普遍守强攻弱的特点,他下令炮兵轰击,想打开缺口。
双方开始了一场炮战。
明军虽然火炮众多,有三千多门,但是绝大部分射程太近,造成不了多少威胁,只有6门红夷炮能打到清军。 但清军恰恰相反,没有几门小型火炮,却有37门重型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清军的炮手还有葡萄牙人教官认真培训和指点。
双方炮战,硝烟四起,震耳欲聋。
但明军的几千发炮弹,都落在清军营地的前方。炮手也久疏战阵,射击水平很差,没有几发能中命中目标。
清军这边声势不大,但打得很准,每一枚炮弹都能飞到明军的阵地。
这就是差距,清军炮火的命中率靠的是炮手出色的技术,而明军炮火的命中率主要靠炮手出众的人品。
但大家都知道,人品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明军被揍得落花流水,红夷大炮也被击毁了两门。
趁着明军主力被牵制在松山,皇太极又突出奇兵,派骑兵偷袭,拿下了附近的笔架山,夺取了明军的粮草囤积重地。
粮草失陷的消息传来,明军上下陷入了恐慌。他们只剩下了三天的补给了。
21日,突围失败,明军诸将商议分兵突围,大家约好,王廷臣带领左路明军突围,马科带领右路明军突围,晚上7点左右,同时冲出,奔向宁远。
要突围了,军心瞬间就崩溃了。
还没等到约定时间,总兵王朴就沉不住气了,抢先率部开溜。明朝大军瞬间炸了营,各路人马开始争相奔逃,场面混乱,步骑自相践踏,弓箭和盔甲四弃。
皇太极已经判断出明军必会突围,下令蒙古骑兵前往海边设伏,左右两翼在各个路口设下陷阱。
吴三桂、王朴带人夜间逃到了海边,正好落入清军口袋阵中,被打得丢盔弃甲,残部逃向杏山方向。后面的明军见势不妙,又改道逃往海边,想通过海路逃回宁远。
但守候在海边的蒙古骑兵早已张网以待,趁势杀出,直接冲进了惶惶而逃的明军队列之中。
明军急于逃命,又不防正值海潮上涨,逃路截断,被杀得急了,竟然争相跳入海中,希望能够抢到几艘渔船逃命。
到了天亮,清军打扫战场时候,才发现大海上密密麻麻飘浮着明军人马尸体,场面蔚为壮观。
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而主帅洪承畴等人则突围失败,被困在了松山城。
逃到了杏山的吴三桂和王朴,又在高桥遭遇到了清军的伏兵。激战过后,二人损失惨重,残兵败将逃回了宁远。 其余的明军除了唐通等少数人外,基本上全军覆没。
这一战,明军十三万大军几乎全部报销。仅被斩首的就有53780人,更有数以万计的溃兵跳入海中被活活淹死。
残军在洪承畴的率领下撤入了松山城中,上书求援。
英明神武的崇祯怒不可遏,但此刻已经无力支援了。
松山这一仗,十几年经过剿匪锻炼出来的将领和部队,损失了一大半。余下的部队也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牵制着,根本就不可能驰援。
崇祯又下令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去给洪承畴解围,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呢。
困守的洪承畴组织了几次突围,都被清军的壕沟和桩围所阻。终于弹尽粮绝了,松山副将夏成德叛变投降,打开城门。 崇祯十五年2月18日晚,清军入城。
经过激烈的巷战后,明军3600名士兵和100多位高级军官战死。洪承畴和祖大乐等人,连同1240多名士兵被俘,松山之战结束。
被俘的洪承畴和祖大乐剃发降清。 听闻松山失陷,锦州城内的祖大寿投降。
看一下这次松锦大战中的清军的战利缴获:
从松山缴获:
从锦州缴获: 从塔山缴获:
马匹牲畜和盔甲:
检点一下明军的伤亡:
其中洪承畴溃败进松山的大概有四万人,之后有八万人突围失败,八万人中三万人逃回宁远,其他人或死或散,一部分人又补充进四城。之后洪承畴组织突进的数万人突围,结果全被海潮淹死,至四城失陷时仅剩一万多明军,因此最后一次突围失败后,四城估计也就剩2~3万人。 明军最后的精锐,总共约十三万人,清军斩杀五万三千多人,吴三桂、王朴、唐通率不到三万人逃脱。海潮淹死和流散将近三万人,降清一万多人。
明朝高级将领的损失:
洪承畴为首百余将领和3600余残兵被俘。 锦州失守,祖大寿降,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王朴问罪死。
清军的伤亡,虽无实数,但能大致推算:
从军官的伤亡来推测,清军士卒的伤亡估计将近万人。
在战争的前期,明清双方的伤亡相差还不算很大。但当崇祯促战,洪承畴率部突进,皇太极出现在战场上后,明军伤亡剧增。
此战的后果:
在崇祯的驾驶下,明朝这辆残破的马车向着覆灭的命运狂奔而去,再也拉不回来了。
洪承畴是明朝崇祯皇帝时的著名儒将,福建南安人,他进士出身,在陕西任过布政使(从二品,掌一省之民政),当过延绥(陕西)巡抚,做过陕西三边总督,节制榆林、甘肃、宁夏三重镇。
洪承畴虽然一书生出身,但他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连战连胜,在临潼俘虏了最初自称闯王的高迎祥,又在潼关打得李自成落荒而逃,李自成身边最后仅只剩下18骑,洪承畴的英勇、果敢、谋略,皆是一流,使他成为了明末最后一位著名儒将。但他在与清朝满族人的大决战中,带领十几万大军,却被打得七零八落,大败亏输,严重损害洪承畴的不世英名。
崇祯十四年(1641),面对虎视眈眈的满族和有称霸中原野心的皇太极,崇祯皇帝调洪承畴去辽东,以加强边防,固守边境。当时,崇祯命令,驻山海关的总兵马科,驻宁远总兵吴三桂,都归洪承畴节制,还有宣化府的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包括他们的全体官兵,都统统划归洪承畴指挥,麾下有曹变蛟、马科、吴三桂、杨国柱、王朴、唐通、王廷臣、白广恩八个总兵,加起来,总共有14万官兵、4万匹战马,可谓阵营强大。
当时,皇太极在众多战略中,选择了先取宁、锦的方案,包围了锦州如铁桶一般。洪承畴一来,首先是想要解救锦州。但是,战事虽急,但有时不能太急。洪承畴接受了锦州总兵祖大寿托人带出来的信中的建议,稳扎稳打,慢慢推进,他不操切急于解锦州之急,不急于厮杀,而是将大军屯于宁远和锦州之间,积极准备粮草战资,打算筹备足够用一年的粮草后,再谈进攻。
但明朝的朝廷对待军事,与宋朝有点略似,就是将军在外打仗,但无论进攻和退守,其决策权不在将军手里,而由朝中一些御史、太监、书生、儒臣来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崇祯皇帝又心硬而耳软,性急而多疑,洪承畴带兵在外,兵强马壮,自然威风凛凛,一些经常以提意见来抬高自己身价的人,就在崇祯皇帝面前嘀咕,说洪承畴战据茅坑不拉屎,畏首畏尾,不思进取,浪费国家钱财。
崇祯一听,是啊,我交给他14万兵马,去了这么久了,还没点动静,这不是畏首畏尾是什么?因此,便派了一个兵部大臣,到洪承畴军胶催战。洪承畴见皇帝亲自派人来催,哪能不开战?明知不能开战,也必须硬着皮头开战。
于是,当年7月,洪承畴把兵马拉到了锦州附近,离锦州城南的松山,与清兵开战。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一开战就落了败,宣化府总兵杨国柱以身殉国。接着,东协总兵曹变蛟率部拼死冲击皇太极的御营,但不但没有攻下皇太极的御营,曹变蛟自己也受了重伤。
同一天夜里,宁远总兵吴三桂和大同总兵王朴就带了自己的部队,逃去了杏山,再逃往宁远,沿途被皇太极围追堵截,他们的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军覆没,两位总兵只身逃跑。而马科、唐通、白广恩三位总兵也逃得不知去向,最后竟然都投靠了李自成。
剩余的残兵败将,只得随洪承畴死守松山城,洪承畴率军死守,顽强抵抗皇太极的清兵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整整守了7个月,将士们死战,最后仅剩下3千人。在四方无援,清兵不断进攻之际,一副将变节投敌,乘夜引清兵入城,明军兵败,洪承畴和曹变蛟、王廷臣二总兵补俘,曹变蛟、王廷臣誓死不降,英勇就义,洪承畴变节投敌,14万大军,就此灰飞烟灭。
有野史说,洪承畴变节投敌是因为庄妃的“美人计”,色诱洪承畴,这是瞎扯,洪承畴变节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皇太极在狱中把自己的貂皮大衣脱了,披到了洪承畴的身上。不过,变节原因,关键还是洪承畴的内心不坚。
明清换代前的最后一次决战——松锦大战,双方都投入了绝对的主力,满蒙八旗悉数到齐,外加上刚刚投诚的孔有德的火炮部队,11万清军倾巢而出,俨然已经有了叫板大明朝的实力。而明朝这边,痛苦于多次清军入塞劫掠,此次更是锦州被围,崇祯皇帝调集明朝北方最强兵团,由刚刚打的李自成落花流水的洪承畴挂帅,统领曹变蛟、吴三桂等八总兵、十三万人马,“刻期出关”。双方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此次大战,明清双方投入兵力旗鼓相当,就战斗力来说,显然清军更胜一筹,加上骑兵部队的机动性,将对明军侧后方造成威胁。明军赖以生存的火力优势,被对面的孔有德部抵消大半,但精兵强将全都是与关内农民军打出来的,实力不容小觑。若双方都指挥得当,都有获胜的可能。
然后结果确实,“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明军大败,损失惨重,主帅洪承畴被生擒(后降敌),数位总兵阵亡。最重要的是,明朝在辽东的防御体系基本瓦解,灭亡进入倒计时。
明军之所以出现这样惨败,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
一是清军有备而来,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性。
崇祯十三年(1640年),皇太极派济尔哈朗、多铎在义州屯兵,作为战争的前进基地。义州位于广宁与锦州之间,比邻大凌河,地势开阔,适宜开垦。明军也曾将大、小凌河堡垒作为复辽的前哨站,但均被清军破坏。
守在锦州的是祖大寿,尽管他也出兵试图阻止清军筑城,但清军早有防备,于是他便眼睁睁看着清军步步推进,直至将锦州围得水泄不通,方才急忙向朝廷求援。
值得注意的是,清军此前四次深入关内大肆劫掠,所获颇丰,但明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但这回清军手握孔有德的火炮部队,明明可以一鼓作气拿下锦州,甚至在内应的帮助下都已经占据锦州外城,却停止了猛攻,原因只有一个,将锦州作为诱饵,吸引关内明军出来决战。而事实确实如此,崇祯君臣耐不住清军挑唆,急切地把明军北方军团集结全数压宝。
于是乎,仗未开打,局势便很明显了,明军若想获胜,目的不仅仅是击退清军,救援锦州而已,还必须要将义州城拿下,才能避免清军卷土重来,不过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背上劳师无功,甚至丧师失地的风险;
但相比之下,清军获胜的成本就要低很多,此战若小胜,拿下锦州也不在话下,大胜则可尽量歼灭明军有生力量,而若失败,只需全力凭大凌河坚守义州城。
这里不是关内,清军骑兵可以纵横驰骋,明军不可能无懈可击,处处薄弱点均是清军进攻的方向。也就是说,清军始终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二是清军善于利用地利优势,将囿于关宁锦防线堡垒的明军,分割包围、逐个击破
崇祯十四年(1641年),洪承畴在宁远誓师,很快大军开抵锦州城南松山一带,与围城的清军展开血战,双方酣战异常,明总兵杨国柱带头冲锋结果中箭牺牲。不得不说,此时的明军还是占据着有力形势,洪承畴排兵布阵也得到了皇太极的认可,“人言承畴善用兵,信然”。
倘若明军勇猛异常,而皇太极增援不及,围城前线的清军确实有可能崩盘。然而这样的战机稍纵即逝。待皇太极稳住阵脚后,他敏锐地发现了明军阵型的弱点,即“有前权而无后守”,洪承畴为加强前军阵营牢固性,把大量部队压上,把后方彻底暴露出来。这样的布阵,对于流窜作战的农民军相当有效,只要正面击溃,以农民军的纪律性,是不可能从背后发起偷袭的。
然而他面对的是拥有当时东北亚最强骑兵部队的清军,皇太极当即命令多尔衮绕到松山后边挖掘深壕“马不能渡,人不能登”,还令阿济格带兵绕过松山,直插杏山和塔山间的明军粮草。这样一来,明军就被分割包围在了狭长辽东走廊的几个山包上。
其实洪承畴心里也清楚,从宁远增援锦州是存在极大风险的。其间三百里地,横亘着塔山、杏山、松山三座小山头,只需少量兵力便可以把道路封锁死。所以洪承畴迟迟不进军,就是顾虑大军开出,清军绕后来个关门打狗。
洪承畴算计到了,用十三万大军的命去换一座朝不保夕、被围了一年的锦州城,实在太不划算了。只不过情势不由得他选择,放弃锦州这样的骂名,崇祯君臣并没有背锅的觉悟,那就只好知错犯错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三百年后辽沈战役,解放军强攻锦州,在塔山成功阻击国民党军的增援,最后锦州城破,东北解放。而松锦大战中,清军很好地上演了一场因地制敌的围城打援教学,只不过这学费,超乎崇祯的想象。
崇祯十三年初,清军大举进犯锦州,于是明清两方爆发最大规模的一次决战——松锦之战。此战,双方鏖战两年,最终洪承畴率领的13万明朝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关外之地也悉数落入清军之手。那么为何明军会有如此惨败呢?
皇太极即位后,便励精图治、整治军旅,并积极对明备战。随后清军征战四方,联合朝鲜和蒙古,以实现孤立大明王朝。对明开战之时,清军上下一心,兵强马壮、斗志高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松锦之战的胜利。
松锦之战初期,洪承畴以守为战,利用明军火器优势,屡败多尔衮,急得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忧愤泣血”。于是,同年八月,皇太极亲率大军星夜驰援,驻扎于明军南面的松、杏二山之间。在临阵督战之时,皇太极发现明军首尾难顾,于是便下令在松、杏间掘壕沟来截断明军的联系,并切断其粮草补给线,让洪承畴无路可退。至此,老满洲部队、以科尔沁为首的东蒙古军队以及汉军旗全部参战,清军达到了12万人,与明朝军队相比已不相上下。
造成松锦之战惨败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明王朝政治腐败,这在此战役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末蛀虫成堆,国库空虚,以致朝廷已无钱养军抗清。十三万明军虽携带三千余门火炮,可是却只有6门红衣大炮,而反观清军,仅重型“天佑助威大将军”炮就足有37门!
前期洪承畴仅取得一点胜利,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就偏信监军张若麒之言,开始轻视清军实力,一味催战,将13万明军一步一步推入深渊,让洪承畴陷入“进不能突围,退不能善后,形见势绌”的困境。松锦之战末期,朝廷派遣杨绳武和范志完率军奔赴松山城,以解洪承畴之围,可他们却“敛兵不敢出”,这无异于断了明军突围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松锦之战中,洪承畴作为明军主帅,也有过错。比如,在皇太极驰援松山之前,大同监军张斗曾建议洪承畴在后方扎一军营,以防清军切后,而洪承畴却对此置若罔闻。清军开掘壕沟之时,洪承畴虽发觉,却未派兵反制,眼睁睁看着清军掘壕设障断己方的粮道。在军粮不足三天的情况下,洪承畴依旧认为只要明军万众齐心,抱“破釜沉舟”之心便可以扭转败局,却没想到此时军心早已涣散,众将斗志也已经动摇,很难再组织起有力的反击。
不得已,洪承畴决定兵分三路,其中他与曹变蛟、王廷臣率军留守,而其余六位总兵则分两路突围。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大同总兵王朴一回营便领军乘夜逃跑,这直接导致了全军士气的瓦解,各路人马争相奔逃。总兵吴三桂和王朴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埋伏,而不得已逃入杏山。明军见势不妙,想改道海路,却遇海潮突涨,最终洪承畴等人被围困在松山城。
洪承畴困守松山城长达半年之久,期间虽几次组织突围,但是皆以失败告终,直至粮饷断绝。加之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携其子密约降清,松山城于崇祯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彻底陷落,洪承畴也成为了阶下囚。
明朝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清朝进行大规模决战,洪承畴与祖大寿更是相继降清。松锦之战的失败,标志着明朝经营多年的宁锦防线全线崩溃,清军与中原,只剩一座山海关。
我认为,萨尔浒之战和松锦之战乃是明清双方最具决定性的两场战役,萨尔浒之战改变了双方攻守之势,而松锦之战则彻底将明朝逼上了绝路。至于松锦之战的战败,则主要是由于朝廷盲目催战、监军插手、指挥失误和将帅畏死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
△松锦之战示意图
皇太极继位之后,通过两征朝鲜、拉拢和进攻蒙古诸部,已经基本解决了入关的后顾之忧。然而由于关宁锦防线的存在,使得皇太极多次无功而返。因此,清军和明军长期围绕关宁锦防线展开了争夺。
△皇太极
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汲取过去强攻教训,制定了长期围困、围点打援、迫其出降的计划,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作为阵地,同时收割锦州城外庄稼、扫除外围据点,切断锦州驻军与外部联系,着手准备长期作战。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皇太极在锦州城外铸造营垒、挖掘壕沟、竖起栅栏,将锦州围的水泄不通。之后,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清军攻占锦州外城。锦州守将祖大寿自然知道锦州的重要性,于是急忙向朝廷告急。崇祯皇帝则令洪承畴率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速令各镇总兵“刻期出关”,速会兵于宁远,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畴率领大军到达松山与杏山之间。四月二十五日,双方在乳峰山交战,清军失利,几乎溃败。但洪承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没有轻敌冒进,而是驻扎宁远,探查锦州态势。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则以兵多饷艰为由,主张速战速决,催促迅速进军,崇祯帝于是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同时分别任命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督促决战。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二十八日抵达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二十九日,命总兵杨国柱率领所部攻打西石门,杨国柱中箭身亡后,则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之。
而此时,得知清军先战失利的消息后,皇太极也已经率兵到达了锦州城北的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随即便在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就地挖壕,紧紧包围在松山一带,“断绝松山要路”。
洪承畴与清军决战于松山、锦州地区,皇太极密令阿济格突袭塔山,夺取明军囤积在笔架山的粮草十二堆。明军因粮饷缺乏,于是打算回宁远修整再战,决定次日一早分成两路向南突围。结果大同总兵王朴回营之后便立即率领本部人马率先趁夜突围逃跑,结果各军统率争相率领本部人马各自突围,结果黑夜中各军相互拥挤践踏,混乱无比。
最终,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之后在“转饷路绝,阖城食尽”的情况下,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降清,以为内应。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落,总兵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洪承畴、祖大乐兵败被俘。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至此松锦大战结束。
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那么松锦之战明朝到底因何而败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崇祯
1、朝廷盲目催战。早在萨尔浒之战时,明军就因为朝廷不断催战而最终导致失败,结果松锦之战依然没有汲取教训。在初战告胜之后,如果明军按照洪承畴的建议,步步为营的稳步推进,那么即使无法战胜清军,也不会导致最终的惨败,至少还有一战之力。结果崇祯皇帝、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偏信辽东监军张若麟的轻敌冒进之言,一味催促速战速决,最终导致洪承畴所部落入陷阱。
2、监军胡乱插手。当时蓟辽总督洪承畴和锦州守将祖大寿其实都是赞同稳步推进的战略,但却遭到了监军张若麟的坚决反对,甚至“振臂奋袂,扶兵之势,收督臣之权,纵心指挥”,直接插手军队的指挥,于是明军“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无可为矣”。明军最终的惨败,监军张若麟难辞其咎。
△洪承畴最终选择了妥协
3、战略指挥失误。洪承畴虽然熟知兵事,但奈何最终败给了权力,在张若麟和陈新甲等人的干预下,他最终选择了屈服。对方提议速战速决,他便选择了孤军深入;张若麟提出应该退回宁远,重新整顿之后再战,他便率军向南突围。可以说,除了初战之外,洪承畴已经将指挥权力交了出去。
△明军的装备和兵力并不弱于清军
4、将官畏死怯战。在松山与清军决战时,明军其实并不弱于清军,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结果,一些明军将领畏死怯战,不服将令,胡乱突围,如总兵王朴为了自己活命,不顾全军安危,违约先遁,造成明军松山大败。又如明廷为了解救洪承畴,命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可是他们却“皆敛兵不敢出”。
可以说,松锦之败,“非战之罪”,明朝的整个运转体系都已经出现了问题。松锦之战与萨尔浒之战何其相似,如果明廷能够汲取萨尔浒之战的教训,不胡乱敢于前线将领的指挥,那么战败并非不可避免。
为什么洪承畴率领几乎明朝当时一半的家底,还会输的这么彻底?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家常说的皇太极亲征;崇祯心急命令洪承畴全力进攻,被断后路;还有就是洪承畴战略方针不完善等原因,我们来仔细的研究一下。
当时明朝占领义州之后,已经看出明朝的地盘没有多少了,就打算进一步攻陷锦州。为了保证锦州不失,崇祯从各处调来共计十三万精兵,五万战马给洪承畴,让他前往锦州解围。
洪承畴当时又和吴三桂,刘肇基合力和清兵在杏山北处的黄土坡交战,击退清兵,之后又有两次战争,都是以清兵战败为结果,此时清兵只有四万人,而洪承畴率兵十三万,并且洪承畴已经做好了长期拉锯战的准备,将粮草准备充足,足以吃到明年年初。
皇太极对于前线指挥多尔衮连连败仗很不满,于是还上了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虽然改变打法,但是仍然不免失败的结局,洪承畴的到来,让明军守住锦州的胜算大大增加。
失败原因之一:内忧外患,仓促决战
本来按照目前的打法,守住锦州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没想到的是,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在失败之后有卷土重来,面对这种情况,兵部尚书陈新甲手足无措,他意识到,如果洪承畴那边的兵力不能几时回来援助,自己肯定守不住,甚至会因此丢官丢命。
于是,在崇祯和他商议如何应对锦州战役的时候,陈新甲提出分兵四路,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起初,洪承畴不同意,但是后来清军又佯攻其他地方,将陈新甲搞得慌乱不堪,就一边催促洪承畴一边向崇祯说他的坏话,于是洪承畴只得留下粮草辎重,自己率领六万大军先走,然后让后续部队跟上。
失败原因二:战术错误,导致后路被断
洪承畴出发之后,一直采用且守且战的方式,守要守得住,战斗也不能太过于浪战,因此为了保证兵力充足,他将绝大部分兵力都调往前线,保证前线战事稳定,但是他错就错在对于清军的打法按照之前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的打法来了,张献忠等农民起义,纪律散漫没有什么战法。
但是清军不同,八旗子弟骁勇善战,统帅们也常年大战,于是看出了洪承畴后方兵力空虚,再加上清军有当时天下第一的骑兵,很快就通过大量骑兵绕后,先是打散了后方补给兵,之后挖掘战壕,设置障碍,切断了明军之后一切的供给来源。
失败原因三:没有掌握好时机,等待皇太极御驾亲征为时已晚
在开始的时候,多尔衮率领四万部队和洪承畴的十三万大军抗衡,连连败退,如果这个时候,洪承畴的战法激进一点的话,掌握好进攻时机,很有可能将清军镇守的义州夺回,挽回失败局面。
但是洪承畴自始至终都是采用且守且攻的战略,一直等到皇太极受不了前方战事连连失败,亲率大军,和之前的几万部队联合之后大约有十二万人,人数上完全不输给明朝,再加上最高领袖皇太极亲征,让清军十分振奋,情绪也到达最高点,气势如虹。
失败原因四:内部瓦解,全无战意。
^上图为洪承畴画像
因为后路已断,洪承畴打算决一死战,但是军中当时已无战心,很多将领主张撤退,虽然洪承畴命令决死,但是很多将领都在开战之前就匆忙率兵逃跑,主力军此时眼见决战不成。
于是洪承畴准备率兵突围,但是没能成功,打到后来仅剩下两百多人,洪承畴眼见事不可为,下令让部下从小道逃跑回朝廷救援。
洪承畴率领之前留守的一万守军苦苦坚守八个月,但是援军迟迟不到,副将夏成德坚持不住叛变,私下打开城门,引清兵进城,因此在1642年2月,洪承畴的任务彻底失败,自己也被押到沈阳后投降。
自此,十三万大军,战死五万,投降逃跑等不计其数,最终回到朝廷的,仅仅不到两万人马。
纵观整场战斗,洪承畴的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结果,不仅朝廷内部混乱,李自成等起义军也来捣乱,再加上整体的战略方针有一定的失误,才导致明朝13万大军全军覆没。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想知道洪承畴为什么在大决战失败(此处的大决战也就是最后的松锦之战),需要了解下这三个地方,他们分别是锦州、松山、杏山,这三个战略地点,也正是因为这三个战略地点,洪承畴的13万大军被破,洪承畴投降清军。
在松锦之战进行的时候,锦州刚开始被清军围攻,洪承畴下令前去救援,没想到损失惨重,所以避而不战,可是崇祯皇帝下令火速出击,不可拖延,(不过这个崇祯皇帝也真够晦气的,当年袁崇焕死死抗住了清军的进攻,他听信谣言,将这个擅长防御战的袁崇焕给搞死了!)这下子又来祸害洪承畴了,就是下令让他出战清军。
于是,洪承畴几乎率领了全部的主力扑到了锦州的后方松山附近,一场空前的大战即将爆发,双方展开激战,互有损失,但是此时的皇太极想到了洪承畴的后方,那就是杏山一带,在松山和杏山强行切断的话,洪承畴的这些主力将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于是,皇太极下令让多尔衮企图切断洪承畴的后路。
不仅如此,清军在杏山后方的粮草大本营还被抢夺一空,所以说松锦之战从一开始打响就是错上加错,被前后围攻的洪承畴只得下令突围,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线生机,但是洪承畴始终突破不了防御线,被清军当成“王八”,活生生的要炖了他,被围困六个月的洪承畴弹尽粮绝,洪承畴兵败投降。
这场战争要说为什么会失败的话,崇祯皇帝的着急,前方部队的人心涣散,皇太极的领导有方,自古以来战争从来就是临场发挥,从而出奇制胜,像崇祯皇帝这样远方遥控,将领们如何打仗,这让我想起了宋朝为什么被称之为“弱宋”,宋朝时候,打仗都是赵光义都是制作一套作战方案,去了按照他说的排兵布阵就可以了,这怎么能?难道打仗和玩一样啊?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