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汉朝多明君?

为什么汉朝多明君?

2020-10-17 05:31阅读(63)

为什么汉朝多明君?:汉朝分西汉和东汉,西汉是刘邦建立的,国祚210年,共经历12位皇帝;东汉是刘秀建立的,国祚195年,共经历14位皇帝,我:-明君,汉朝

1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西汉是刘邦建立的,国祚210年,共经历12位皇帝;东汉是刘秀建立的,国祚195年,共经历14位皇帝,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当然了,刘备建立的“季汉”就不算了。

何谓明君?简单的说,就是英明的皇帝;复杂的说,就是会用人、能治国、能辨别忠奸、能爱护百姓、能保国家平安、能维持国内盛世的英明皇帝。

那么两汉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呢?

先说西汉,首先开国皇帝刘邦绝对称得上是明君,这个毫无异议,以布衣之身,提三尺长剑,斩白蛇起义,经历三年灭秦之战,四年楚汉战争,埋葬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击败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项羽,这份能力,就不是一般皇帝比得上的。

刘邦之后的汉惠帝刘盈,实在是称不上明君,终刘盈一生,只是活在母亲吕后阴影下的傀儡皇帝而已,事无巨细,都取决于吕后,刘盈的一切都是他母亲吕后安排,包括刘盈娶了自已的外甥女为皇后,刘盈被吕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吓得失去理智,郁郁而终。

汉惠帝刘盈之后,汉朝逐步进入盛世,先有文景之治,后有汉武盛世,接着又是昭宣中兴,明君一位接着一位,从汉文帝到汉宣帝一共五代皇帝都是明君,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都说富不过三代,可刘家皇帝已经英明了五代人。

西汉的第二位明君是汉文帝刘恒

刘恒以刘邦第四子身份继承皇帝位,以功臣诛杀吕氏一族之后的混乱进入京城登上皇位,以恩威并济的手段在成为皇帝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独掌大权,之后开始稳固统治,以孝、德治国,对外稳定匈奴,继续和亲,对内减轻苛政,轻摇薄赋,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西汉的第三位明君是汉景帝刘启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五个儿子,在刘恒前面四个儿子相继去世后,刘启成为嫡长子,刘启在位期间爆发了诸侯国发动的吴楚七国之乱,最终被平定下去,解决了西汉初年以来,刘邦分封诸侯王之后的一大隐患,刘启虽然生性薄凉,用棋盘砸死吴王太子,腰斩一代文豪晁错,逼死功臣周亚夫,汉景帝虽然对待大臣有些苛刻,但仍不失为一代明君,汉景帝与他的父亲汉文帝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西汉的第四位明君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16位即皇帝,在位54年,开启了大汉盛世的到来,开创大汉民族的声威。汉武帝刘彻采纳推恩令,从制度上解决了诸侯王之乱,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统一了华夏民族;汉武帝刘彻大胆对匈奴用兵,解决了大半个世纪边境安全;汉武帝刘彻不断对外开疆拓土,才让华夏民族有了今天雄伟的版图,汉武帝不仅是明君,还是千古一帝。

西汉的第五位明君是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八岁登基为帝,21岁去世,在位13年,在权臣霍光的辅佐下,开启了武帝朝以来的百废待兴,虽然汉昭帝终身活在霍光的阴影之下,但汉昭帝13岁就能明辨是非,挫败了上官桀、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人针对霍光的阴谋,这不是明君又是什么呢?

西汉的第六位明君是汉宣帝刘询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因为巫蛊之祸受到牵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坐过牢,当过平民,之后才成为皇帝的人,汉宣帝一朝由于对外解决了匈奴的大患,对内国泰民安,一片详和,此时的汉朝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最强大的时代,达到整个两汉最鼎盛的时期,就是汉宣帝当政期间。

而东汉能够被称为明君的皇帝,只有前面四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

汉光武帝刘秀就不用说了,文治武功样样出类拔萃,还是东汉的开国皇帝,被称为位面之子,在位期间也开创了”光武中兴“,当然也是一代明君了。

紧随其后的就是创造了”明章之治“的两位皇帝,汉明帝刘庄与汉章帝刘炟,两位皇帝共同创立了明章之治,是东汉自光武帝之后的另一个治世,此时的东汉帝国,在明章二帝的统治下,势力达到顶峰,对外解决了匈奴外患与羌人问题,对内开创了各种治世,当然称得上明君了。

东汉最后一位明君就是汉和帝刘肇了,刘肇其实与西汉的汉昭帝刘弗陵有些相似,10岁即皇帝位,14岁时刘肇就联合了一批朝中正直的官员和太监,诏令京城守备司令与北军五校士兵逮捕专权的窦宪一党,全部诛灭,谁能想到一个14岁的皇帝,居然心思如此缜密,手段如此雷霆,计划如此周密,一举铲除了为害东汉政权的窦氏外戚集团,这不是明君又是什么呢?

来统计一下,西汉12位皇帝,共6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东汉14位皇帝,共4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九,差不多三分之一。

如果合起来算,整个两汉共26位皇帝,10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十八,超过三分之一。

这个明君比例,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上,应该不会低,那么汉朝为何这么多明君呢?

第一个原因是:前朝皇帝选接班人是选贤不选长。

西汉自刘盈之后的6位皇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长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比如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汉昭帝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儿子。

贤能比嫡长治理国家更有用,下一任皇帝是否合格,前朝皇帝的选拔相当重要。

第二个原因就是:成为明君的皇帝,大多是受过磨难,吃过苦,懂得人间疾苦。

比如汉文帝刘恒,由于母亲不受刘邦宠爱,因此活得非常低调,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子,才能最终被选为皇帝,还有汉宣帝刘询,从是个婴儿开始就在牢中,稍为年长一些又在民间当普通百姓,自然知道百姓的疾苦,即使成为皇帝后,依然记得自已的发妻。

第三个原因就是:汉朝以儒术汉国,以法家为本。

虽然汉武帝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但并不是不要其他治国思想,而是糅合了其他思想,集众家所长,为治国所用,比如法家,汉承秦法,汉初的法律与秦国基本上是一样残酷的,但汉朝逐渐废除了一些严厉的法律,依然以法家治本。

治天下与打天下是不同的,儒家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对于治国来说,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有一些道理,正是这些道理的存在,维持了一个相当较平衡的政治姿态,而作为皇帝,是自小要学习儒术的,儒术能让一个皇帝懂得治国之道,成为明君的可能。

第四个原因就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汉朝的人才非常多,不断出现的各种人才给汉朝统治者治国提供了很多的依据,比如汉初的诸吕作乱时,周勃、陈平等人平定了诸吕之乱,汉初的贾谊、晁错、周亚夫、主父偃、霍光等人,都是为了维持汉朝的统治与盛世,给皇帝提了不少正确意见,只要采纳了正确意见,并有正直大臣的监视,皇帝大体上是明君。

2

其实并不是只有汉朝明君才多,很多朝代都有明君,不如秦国,虽然二世而亡,但是不可否认始皇帝是明君,就连他老子异人都被说成是明君了,连续6代明君,不少了吧,还有唐朝,也有不少,只是后期君权式微,在比如明朝的混世魔王皇帝朱厚照,也算是一个明君,奈何当时文官势力庞大,内阁制导致文官上可骂君王,下可欺平民。

我认为之说以汉朝给人的印象多明君是当时环境和现在的环境造成的。

一、由于当时刚结束数百年的列国纷争,国家中央集权思想刚刚形成,造成了汉朝初期几位皇帝必须勤勤勉勉的做事情,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休养生息。也给后代的帝王提供了一个典范。

二、其次,当时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其他周边各民族进行交流沟通,及战事,扩张了版图及增加了文化多样性,显示出当时的皇帝更加的功绩卓著,比如汉匈大战,西域丝绸之路,王莽篡汉等等,都是发生在汉朝时期。

最后、就是因为汉朝是一个战事频发,各民族矛盾及利益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文化和爱恨情仇为电视电影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就形成了大家印象中的汉朝多明君的印象,其实说来,哪朝哪代没有明君呢,只是有的突出,有的比较少而已。

3

西汉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明君最多的朝代,汉太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旬,都是千年一遇的明君,再加上少年天子汉惠帝刘盈,汉昭帝刘弗陵相当难得,只有少帝和废帝时间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西汉多明君的原因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1,客观原因

西汉前期中期的局势有三个字概括就是……不太平!

南有赵佗的南越,北有匈奴三大单于,都是久经考验的老政治家。内部先有异性王,后有宗室王,中间还有诸吕之乱。强悍如吕雉面对单于的调戏也只能婉言拒绝。

文景两帝说好听是休养生息韬光养晦,说难听就是忍气吞声缩头乌龟。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不过是把动乱推迟了而已,饶是如此,汉景帝不得不联合对皇位威胁更大的梁王刘武来应对。

汉景帝建立大汉骑兵,汉武帝灭南越,逐匈奴,100年的草原霸主被打的俯首称臣。汉武帝选择霍光和金米迪当托孤大臣,可惜刘弗陵8岁登基21岁去世,继承人都没有。若不是刘病已25年治理,也不容易守住汉武帝的胜利果实。

汉朝前150年这样的形势,如果出一个昏君,分分钟亡国。可惜宣帝之后的刘奭,刘骛都是多情种子,长期的和平安定让皇帝失去进取之心。刘骛开始的三次皇帝无子立储危机给了王政君王凤王莽机会,汉朝就这么灭亡了。

2,主观原因

明君多不多关键是立储问题。

刘邦的立储危机是刘盈和刘如意,刘盈背后的商山四皓和吕雉是保障,同时也是刘盈本身有才的体现。刘如意和戚夫人惨死,却保障了汉初政权稳定。

刘盈和吕雉死后,周勃陈平迎立文帝,无意中为大汉挑选了明君。

汉景帝刘启废刘荣立刘彻,与其说废长立幼不如说立储以贤。

霍光是个堪称周公的名臣,昭宣之治一多半功劳属于他。汉武帝选的继承人问题解决的很完美。

也就是说,汉朝明君多,一是形势严峻不得已,二是立储问题处理得好,尤其是周勃和霍光两次选皇帝。真的很厉害。

4

西汉相比于东汉确实有很多贤明神武大气磅礴的伟大帝王,如刘邦,刘盈,刘桓,刘启,刘彻,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元帝后的汉成帝汉哀帝一代不如一代,前面的几位帝王崇尚黄老学说无为而治于民休息为汉武大帝的强势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前有文景之治后有昭宣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相对于东汉自刘秀后有刘庄,刘庄以后有历二帝就显哀态,与历史上的其它王胡一个样子,开国之初多贤名礼贤下士克己复礼以天下为己任,但凡盛世以久多显荒淫无度,祸国殃民之徒时也命亦。










5

汉朝是中国最著名的朝代,明君确实比较多,以至于成为汉族的代表性朝代,帝星璀璨、明君众多,可能有这么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汉朝是一个有400多年历史的朝代。在这么长的时期内,皇帝也比较多。皇帝多了,自然明君也就多了。

同等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朝代只有200年,皇帝总共只有10多个,那么产生明君的概率就比较低。但是汉朝有400年的江山,皇帝就有26个。

这样,汉朝能够产生的明君,自然就相对来说要多一些。

比如: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刘询、刘秀、刘庄等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这是从朝代的时间的长度来说的。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汉朝是一个崇拜儒家文化的朝代。这样,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其文化素质是比较高的。

  • 而且汉朝皇帝都比较重视皇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汉武帝之后。皇家非常重视教育,汉朝的太学开中国儒家教育的先河。

而皇帝对皇族的教育,又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东汉光武帝,他本身就是一个太学学生出身。

所以他更加重视子孙的教育。东汉也出现了很多明君。他们的文化素质都是非常高的。明君也不是天生的,往往都是由教育养成。

  •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君主。

举个例子,汉明帝做太子的时候,曾经要求学习打仗的知识。但是光武帝却认为打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最重要的事情是加强儒家文化的学习。

所以他要求他的皇子,以及子孙后代都要不断的学习儒家文化,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一套学问来治理国家。

所以,汉朝确实是有比较多的明君,这个现象应该是教育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我是@龚柳辉 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大家评论、分享!

6

引言:汉朝多明君,这好像是个伪命题,每一个朝代都有雄才大略、有所作为的明君和昏庸无能的昏君,汉朝也不例外。只不过,作为汉族的一份子,汉朝的多位皇帝确实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迹,强汉的名头可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实力打出来。

民族的自信和尊严是汉朝皇帝凭实力打出的

在汉朝的初期,经过前面几代帝王的不懈努力下,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已经有对外对抗和消灭中原最大的敌人匈奴,通过卫青、霍去病、陈汤和窦宪等名将的征战,基本上打得匈奴没了脾气,南匈奴归顺汉王朝,北匈奴逃得无影无踪。不仅扩张了领土面积,更重要的是从此没有人再小看汉人。

一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仅是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更是国家实力强悍和民族自信的体现。


张骞和班固两位杰出的外交家打通了西域各地与汉朝的沟通桥梁 开创了丝绸之路

西汉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东汉有班固弃笔从戎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便于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也带动了中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汉朝时期已有万国来朝的景象,汉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这于汉朝皇帝对打通西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汉宣帝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

汉王朝特殊的两个时期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都有着能力不错的皇帝。

西汉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病己等,可以说西汉初期和中期的皇帝都是比较有作为的,后面几位比如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等等这几位资质平庸,王朝已出现没落,没有治理好国家的能力和水平。

东汉前面三面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这三位时期国家非常稳定,国泰民安,但后面的皇帝都是小孩子,外戚与宦官争斗不乱,加上天灾人祸,王朝的实力已经慢慢的没落了。

正所谓“守业更比创业难“,创业之君打下江山不易,知道要与民修养,富国裕民,守业之君如果不懂得如何打理江山和爱护百姓,自然也会丢掉江山社稷。

结语:从整体上看,汉朝的皇帝大多数皇帝还是不错的,尤其西汉和东汉开国的那几位,汉王朝能延续四百年,说明在当时是非常得民心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是靠实力书写的,汉王朝做到了,作为汉民族的一份子,我是非常认可汉朝的皇帝。但历史总在向前进步,汉王朝早已远去,但留下的精神和民族自信一直会流传下去,直到永远。

7

汉代是个统称,汉代分为西汉(前202-8)和东汉(25-220),中间还有王莽篡汉自立14年以及几年的群雄割据时间,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说:“大汉天下400年”指的就是西汉和东汉加在一起的国祚时间。

首先我说一说汉代算得上明君的共有以下8

几位:

1、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前202-前 195年在位),从一个泗水亭长到九五之尊,一统中原,废秦之暴政,行无为之治。可以说汉代的数百年国祚与刘邦的白手起家、逆袭登顶有重要关系。

2、汉文帝刘恒(前180-前157年在位),著名的“文景之治”开创者。

3、汉景帝刘启(前157-前141年在位),继承帝位后,励精图治,轻徭薄赋,积极效仿高祖和文帝的统治政策,最终造就了“文景之治”。

4、汉武帝刘彻(前141-前87年在位),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之上,开创了“汉武盛世”,我们常说的“强汉盛唐”中的“强汉”就是在汉武帝时开始的。

5、汉宣帝刘询(前74-前48年在位),一位蹲过监狱的草根皇帝,“昭宣中兴”的缔造者。

6、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25-57年在位),出身西汉皇族,于公元25年在河北称帝建立东汉王朝,重新统一全国,一手改变了西汉末年民生凋敝的状况,史称“光武中兴”

7、汉明帝刘庄(57-75年在位),即位之后,尊奉光武帝的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励精图治。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并将佛教引进中国。刘庄和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社会一片繁荣景象,史称“明章之治”。

8、汉章帝刘炟(75-88年在位),与其父的统治并称“明章之治”。

以上列举的都是汉代有证可考的明君,而其他朝代如唐、宋、明、清的明君屈指可数,甚至寥寥无几,与之相比,汉代却有8位,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根据本人粗鄙之见,原因共有以下几点:

1、法律法规的完善。都说“汉承秦制……汉承秦制”,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虽然基本上继承了秦代的制度,但是却废除了秦代的严刑峻法,比如在《秦律》的基础上编制《九章律》,废除了许多残酷的刑法和繁重的徭役,严刑峻法会遭到社会底层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无奈反抗,而《九章律》的制定则为新建的政权赢得了民心。

2、施政方针的正确。西汉初年,由于秦末的割据混战,刘邦虽然在“楚汉之争”中赢得了胜利,建立西汉,但实际上接手的是秦朝留下的内忧外患的乱摊子,这个时候,刘邦和他的谋士们吸取了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的思想,用“黄老思想”指导政治,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积极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废除许多严苛的法律刑法,轻徭薄赋,发展经济。“无为而治”的施政方针决定了汉初几十年的历史走向,著名的“文景治世”就是“无为而治”的产物。据史书记载,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更多得无法计算。这为后来的“汉武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的推动作用。汉初采用道家黄老思想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因而造就了景帝后期的物质繁荣景象;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无为而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央集权的需要,因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后来到了汉宣帝时,由于汉武帝末年造成的社会矛盾问题,“无为而治”的思想又一次出现在了政治之中。这至少为西汉延续了数十年的国祚。

4、正确选择皇位继承人。也可以说是“汉代”皇家教育的优秀作用。以前我列举的明君中可以看到许多治世、盛世都是经过“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或者“祖孙”三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成果,我们不能说这都是运气的运用,既然不是运气,那么肯定和皇帝对继承人的选择以及汉代皇家教育的质量有重要关系。

图片来源:百度





8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用在“为何汉朝多明君”的解答上也同样适用,老刘家能多明君与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通过翻阅史料,我们不难发现,两汉的明君,主要集中在两汉的早期,直到盛世止。高祖于乱世中建立汉朝,经数世而大治至汉武帝迎上了巅峰,再到汉宣帝继承汉武帝的政治遗产,所以说这些明君的诞生与其在位的时代,决定了他们为政的方法,而为明君。

刘邦出身卑微,直到建国的艰难,所以知道守国的重要性,所以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稳固朝政。所以才能很快在张良等人的辅佐之从一个农民帝王,变身成为一个为民着想的政治家。

而且刘邦不但自己政治贤明公正,而且还对自己的继位人提出了为政的要求。而汉惠帝刘盈,不仅有刘邦等人天天的教诲,而且他本人也经历了秦末时期的战火,深知刘家的基业来的不易。因此刘盈采取温和的从政风格。

经历刘盈愈发贤明的为政后,再到到了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的文景之治。也就是刘邦的子孙能够做好自己,这就是汉朝多明君的主要原因。

而且西汉/东汉初年,两位开国皇帝都经历了战乱所带来的经济疲乏。所以他们更知道减轻了赋税,与民同休养的重要性,亲身的经历可以引导他们成为了为民着想的明君,当然这对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

接着便是继承了前几代君王所积攒的家业的刘彻,得以施展报复,将汉朝推向巅峰,接着就是经历复杂生活、深入民间的汉宣帝,因为有过底层生活的辛苦,所以才有了爱民如子。

不过西汉的明君到这里也走到了尽头,安稳的社会、繁荣之下的国家,环境的改变,致使他们一个个变得昏聩起来。到了东汉也是差不多的进程,在此像素就不多做赘述了。

说白了,早期社会经历过战火,国家落后、动荡不安,使得一位位的帝王成为实干家,而后期安稳的社会环境,使得帝王们迷失了自我,这点对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

9

今天,我们在谈论中国古代的盛世王朝时,“汉唐盛世”总是被人们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汇。唐朝嘛,自不必说,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经历了百年之久的强盛期。可相比于唐朝,汉代由于历史久远,被人们提及的相对较少,可汉代,却是中国历史上盛世做多的王朝。

自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来,虽然几经风波,中间还被王莽所建立的新莽政权拦腰斩断,但仍然无法磨灭汉朝的影响。从文景之治到武帝开疆拓土,从昭宣中兴到光武中兴,汉朝总是历久弥新,不断前行。一直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汉,才结束了它四百年的统治生涯。

既然说盛世,那就离不开明君。两汉期间明君辈出,尤其是西汉,自汉高祖刘邦始,虽经吕后乱政,可随后六代明君,让汉朝持续了一百五十年的强大,东汉虽然宦官外戚彼此争斗不休,可也出了汉光武帝刘秀和汉明帝刘庄两位明君,汉代。堪称中国历代明君数量之最。

那么,我们不禁心生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代出现如此多的明君呢?是历史的选择还是人为的明智?

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无论皇帝还是平民都是普通人,既然是人那么都会犯错,皇帝也不会例外。而汉朝的皇帝们犯错的也有不少,可是,在做了错事之后,汉朝的皇帝能够及时的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让王朝得以延续下去。

而汉代的这一传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早在汉文帝时期,就有了皇帝知错就改的故事。我们知道汉代的法律是取自秦法,同时也继承了秦法的残忍,其中最残忍的莫过于肉刑。而山东女孩缇萦的告御状让汉文帝深切感受到这一酷刑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于是汉文帝知错就改,将肉刑废除,全部改成了打板子。正是文帝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行,让他赢得了汉代最好皇帝的美誉。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武帝的身上,武帝一生可谓文武双全,但是,在他开疆拓土的背后,是汉代百姓用勤劳的汗水和胸口的鲜血堆砌而成的。更可怕的是,武帝末年迷恋道教,发动了巫蛊之祸,好在武帝迷途知返,轮台罪己,休养生息,把西汉推向又一个顶峰,为后来的昭宣中兴打下基础。

二.能够制定适应国家发展的政策

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在于政策是否正确,如果政策不跑偏,那么即使这个皇帝庸碌无能,国家的大方向没有变,国家实力依然会很强盛,而强盛的国家历来就是诞生明君的摇篮。

当刘邦从项羽手中接过天下时,他年临的是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刘邦选择了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不给民众太大压力,从而使汉朝度过了积贫积弱的前期。

等到汉武帝时期,他面临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表面上,汉朝民殷国富,“京师之钱万巨,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可实际上,汉朝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豪强贵族肆意妄为。所以,汉武帝及时调整国策,政治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方上惩治豪强恶霸,保证百姓利益,军事上出兵匈奴,保障国家安全。使汉朝实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到了宣帝时期,由于武帝对国家经济的大肆挥霍,再加上大批酷吏的任用,使百姓生活再度陷入贫困。所以,宣帝以民为本,大肆起用“循吏”,何谓“循吏”?上可承天子旨意,下可顺万民之心。同时开设常平仓让国家出面宏观调整国家经济,从而促成了汉代的又一个盛世——“昭宣中兴”。

三.重视继承人的培养

今天有句俗话叫“富不过三代”,一国之君也是如此,如果出现一个昏君,那么他的后代大概率也是昏君,而如果出现一个明君,那么他就会着力培养下一代,因为明君明白,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

所以汉代的皇帝总会用他们久经磨练的慧眼选择合适的大臣来辅佐下一代,同时对继承人大力培养其执政能力。

在汉武帝去世时,面对千疮百孔的大汉王朝,面对只有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武帝选择霍光作为辅政大臣。果然,刘弗陵没有让武帝失望,成为一代明君,而霍光也勤勤恳恳的辅佐汉昭帝,所以人们称赞“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一时传为美谈。

而汉宣帝在弥留之际,也为儿子元帝留下了三驾马车保驾护航:乐陵侯史高,太子傅萧望之,少傅周堪。所以,即使汉元帝庸而不昏,可因为父亲宣帝打下的好基础,以及朝中贤臣的大力辅佐,元帝一朝虽然开始走下坡路,可百姓生活依然富裕,国家实力仍然强大。呼韩邪单于朝拜,昭君出塞等故事都出在元帝一朝

正是汉王朝辈出明君,才让大汉王朝得以延年四百载,汉朝的文化得以深入人心。今天,我们的民族以汉族为主体,我们最具代表性的衣服是汉服,我们称呼自己是汉人。而这些,正是汉朝一代代明君绵延下来的精华!

10

在汉朝建立之前,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有两个人开创过两种治理方式,分别是周公和秦始皇。他们一个创建了分封制,一个创建了封建帝制。

严格的来说,这种政治制度的建立,肯定不可能是一个人灵光一闪就能发明创造出来,这中间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上的原因。只是,时代的发展,使得他们得以完成集大成,乃至于开创了这样的统治方式。

西周王朝的分封制很快就展现出了威力,各地的诸侯王玩了命一样的扩张土地,使得周天下的土地很快就从关中席卷中原,进而北上、南下,形成了华夏的基本盘。不过随着诸侯王的实力渐增,周天子维护这套机制的能力也在相对弱化。为了增强周王室的财力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政治军事挑战,周厉王曾经想进行中央集权,结果被国民暴动给驱赶到彘地,直到老死都没让回来。

周厉王之后,周天子的威望逐渐式微,对担纲维护周天下的秩序已经力不从心。春秋五霸趁势而起,礼崩乐坏的时代开始到来。这一阶段是大破大立的时期,人们之所以还保留着周天子作为象征意义上的天下共主,只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发现一整套有别于分封制的政治制度来取代之。

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各个诸侯国都开始改革变法,试图增强国力,中央集权的制度随之不断得到完善,到秦始皇时,终于以商鞅变法的内容推行全国而宣告专制帝制的时代来临。秦始皇对于专制帝制是无比自信的,因为这能让中央掌握全国的资源应对外来威胁,能够从事规模宏大的工程、战争等等。

可是,分封制已经延续了800年,人们(尤其是贵族)并不认可秦政,他们认为这有违圣人之教,是恶政。相对应的,秦始皇就是恶君、暴君了。为了向臣民们展示专制帝制的好处,秦始皇同时上马了以往任何朝代都不可能实现的工程,诸如北伐匈奴、南征百越、修建长城、修建驰道、修建阿房宫等。秦始皇想通过专制帝制的煌煌伟业向人们展示他所坚持的制度是正确的,他是真命天子,为此,他还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不过秦始皇的努力显然没有成功,过度的徭役、苛刻的秦法使得人们对专制帝制的怀疑更加强烈了。始皇死而地分,秦朝二世而亡,可算是暴亡,其不得人心至此。 秦朝在王国时代,尚且存活500多年;到了帝制时期,只活了15年。这强烈的对比,使得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组织学者们进行了很多辩论,不仅是贾谊、晁错这些史上留名的人物,还有很多文学博士、经史专家都论证过。刘邦被拥戴为皇帝,天下尚有八个异姓诸侯王。异姓诸侯王很快就举行了反叛,这又证明分封制的不可行。可是顺天应民,专制帝制的前车之鉴,败亡之祸既惨且速,刘邦也没有贸然恢复专制帝制,当时的整个舆论和政治体系都不完善,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所以,汉朝初年就开始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这是一种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产物,却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政局稳定的必然结果。

这种政治制度下,皇帝的卧榻之侧,尚有他人酣睡。哪怕是同姓诸侯王,他们也有一个最朴素的想法“同是皇室贵胄,为啥他能做的皇帝,而我做不得?”所以,汉朝前期的几个皇帝都算是披肝沥胆、宵衣旰食,励精图治,谨守祖宗法度,不敢有丝毫懈怠。汉朝前期经常举行经筵,名士大儒都积极进言国家治理之道,其实就是在为治理国家寻找方向。 在寻找的过程中,不管是文景时代的“黄老之治”还是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最终都成了汉宣帝时的“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即使国策已经成型,但是这个“霸王道”依然不是专制帝制,因为既然要用“霸道”,那就意味着汉朝社会还是有很多有能力对抗皇权的势力,才使得皇帝不得不动用武力去弹压,要以力屈人。

这个有能力对抗皇权的势力,就是世家贵族。这个群体在中国历史上从汉朝一直延续到唐朝,直到黄巢起义之后才最终消失于历史。从汉朝至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博弈的过程,其实就是皇权与这些世家贵族博弈的过程。事实上,很多皇帝也都是从这些世家贵族力产生的。

这就相当于皇室是执政党,而那些世家贵族是在野党。执政党要想稳坐天下,在这段期间还需要跟在野党搞好关系,组成联合政府,共同执政。如果执政党做不好,还会被在野党联合逼宫,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被称为“禅位”。如果处理的不好,就成了宫廷政变,血漫宫墙。所以,有些皇帝经常感到“高处不胜寒”,还有刘宋时的一个皇子临死前还哀叹“愿来生不复生帝王家”。

汉朝时期的明君比较多,其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没有想明白该怎么治理国政之前,就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垂拱而治”,儒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就是在这样治国思路下产生的。这种无为而治,又恰恰是充分释放生产力的政治制度,在汉朝前期,能够快速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功劳自然都要算在当朝皇帝的头上,“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等,汉朝的明君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