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陈友谅的后人被朱元璋迁到朝鲜后,陈理和他的后人后来怎么样了?

陈友谅的后人被朱元璋迁到朝鲜后,陈理和他的后人后来怎么样了?

2020-10-16 07:32阅读(68)

陈友谅的后人被朱元璋迁到朝鲜后,陈理和他的后人后来怎么样了?:后人类题目找我就好了,给大家带来最详细的后人类介绍。陈友谅鄱阳湖战死,陈理被贬高丽当年陈

1

后人类题目找我就好了,给大家带来最详细的后人类介绍。

陈友谅鄱阳湖战死,陈理被贬高丽

当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最后陈友谅是中箭身亡。而陈理和陈善儿都是陈友谅去的儿子,其中陈善儿是大儿子,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捕。

不过陈理稍微幸运一点,被当时陈友谅的太尉救走。随后太尉带着“新太子”陈理和陈友谅的尸体,乔装打扮逃回了武昌。并且扶持陈理“登基”。

可惜在同一年的冬天,朱元璋亲征陈理。陈理的丞相张必先前来救援,结果还没到城下就被常遇春俘虏。

因为丞相张必先是陈理手下唯独可以拿得出手的人了,因此张必先被捕后在城内引起恐慌。大批人员争先涌出城门,希望可以投降。

最后逼迫陈理不得不被投降,他跪在城门下瑟瑟发抖,朱元璋过来的时候,已经吓得直不起身。但是朱元璋抓住他的手,非常亲切的告诉他:“我不会杀你的”。

朱元璋顺利灭掉陈汉政权之后,把陈友谅父亲,大哥,二哥,四弟,一家子人全部封侯封爵。已经战死的人,也会对他们追封并且建庙祭祀。陈理则是住在京城,经常受到朱元璋的召见。

但是他一直闷闷不乐,有时候喝醉了还出口出狂言,事情传到朱元璋耳朵里面,对臣下说道:“陈理这孩子还小,难免会受到一些小人的诱惑,不能记住我对他的恩典,应该把他送到离京城远一点。”

就这样陈理被朱元璋送到了高丽,并且让元朝的降将护送他们。同时他还赏赐高丽王一些绫罗绸缎,告诉他一定要好好照顾。不过来到高丽的陈理,生活过得不仅不如意,而且更加闷闷不乐。

自己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最后甚至连自己都吃不饱。还是当时的高丽王,每隔一段时间赏给他一些东西,才算是坚持下来。就在他被贬到高丽30多年之后,便病死在了这里。

陈友谅后人如何?五湖四海皆有后人!

有关于陈友谅的后人,主流的说法是“九姓渔民”。原来在陈友谅战败之后,朱元璋将他原先九个大姓部下的家人全部贬谪。把一部分人流放在新安江,规定他们永远不能上岸,只能靠打鱼为生。

因此百年以来,这九姓的后人一直在江上生活。虽然并不是陈友谅的直系后人,但是都被归在了陈友谅名下。一直到清朝的时候,满清政府才允许他们上岸。

事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有关于九姓渔民的故事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陈友谅的后人,我查的差不多了。

陈友谅的大儿子,也就是之前的太子陈善儿。在鄱阳湖大战失败之后,他带着儿子跑到了白帝城,也就是如今的四川奉节。然后改名换姓成为了谢,没多久他便死在了四马桥。

而他的后代在6代之后才认祖归宗,之后他们这一代人,由于战乱等其他因素影响。一直在四川贵州两地之间来回搬迁,如今大部分人都住在织金县黑土乡花坡村。

陈友谅的二儿子,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陈理,被朱元璋贬到高丽之后。有记载说他在10年之后逃了回来,和他的夫人带了两个儿子跑到了四川某地。

在陈理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都跑到了重庆的朝天门。但是之后记载就断档了,可能他们这一代并没能传下来,实在是有点可惜了。

在湖南张家界地区,有着陈友谅儿子陈必达的一处墓穴。原来当年陈友谅的二皇妃,趁着朱元璋攻城之前。就已经带着必达、必通等几个儿子连夜逃跑,到了如今的张家界地区。

湖南靖州广西融水陈张,陈友谅的四皇妃带着两个儿子,跑到了湖南地区。在这里遇到了张俊伟,被他家收留,然后改姓为张。后来迁移到广西,成为了苗族。

山西、河北、湖南地区,陈友谅的五皇妃在堂弟等人的互送下,才算是逃过一劫。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跑到了山西洪洞,活了70多岁才去世。随后后人又迁徙到河北、湖南等地。

广东地区,陈友谅的六皇妃带着两个儿子逃到了福建宁化县,改成了烟姓隐居在此。而他的后人也迁徙到了广东地区,后来改成了钟姓。

湖南澧县,河南洛阳、大别山,湖南临澧等地区,都分布着陈友谅的直系后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支系,下面只是简单介绍一下陈友谅的支系,也就是说是他兄弟、亲戚的后裔。
▲九姓渔民水上婚礼

重庆陈氏是陈友谅两个弟弟的后人,河南新密县光武陈村是陈友谅堂弟的后人,山东寿光陈是陈友谅叔叔家的后人。江浙渔民陈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九姓渔民”,基本上都是手下大将的后人。

2

公元1363年,陈友谅在与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中战败,在突围时中流箭而亡,年仅四十四岁,而太子陈善儿也在此战后被朱元璋所部擒住。

陈理是陈友谅次子,在陈友谅阵亡、陈善儿被擒后,被陈友谅大将张定边带回武昌,拥立为新帝,这个时候他12岁。

陈理接替父业称帝后,朱元璋趁热打铁亲征陈理,兵围武昌,要彻底剿灭陈汉政权。在这场灭国之战中,朱元璋部下猛将常遇春抓住了陈汉顶梁柱张必先,令汉军军心大乱,人心惶惶,不断有汉军将士逃出城投降朱元璋。这个时候朱元璋派出陈汉降将入城去劝降,陈理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出城投降,陈汉灭亡。

朱元璋对待陈理比对他的功臣们好,可能是看他年幼吧,没有对他下杀手,而是放过了他,还封其为归德侯。在陈理出城投降时,他还曾“亲切”的握着陈理手保证:“我不会将你治罪,府库财物也任凭挑选。”即便陈理被送到京城,心中不悦,有所怨言,言语还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但朱元璋依然没有难为他,反而还将其送去了高丽定居,让高丽王善待他,这个时候他22岁。

陈理到达高丽后,受到高丽王的接见,虽被国王尊敬的称为陈王,但却没有王的待遇,日子很清苦。只是偶尔会被高丽王突然想起来,给点奖赏。在刚开始时赏了他苎布九匹,之后又赐给了他几亩田地和一些米豆过日子,赏了他一婢女照顾他生活,其实与一普通人无异。

公元1408年,陈理在高丽病逝,过完了自己平凡的下半生。不过他过的是平民日子,比较清贫,死后连棺椁都是高丽王赐的。他有个儿子叫做陈明善,也如同平民那般,在高丽过完了自己普通的一生。

虽然日子过得清贫普通,远不如当初,但毕竟是亡国之君,没有被处死,能有如此结局应该算是不错了。

3

陈友谅与大明帝国的建立者朱元璋一样,都是那种从微末之中崛起、在元末红巾军中成长起来的枭雄人物,历史中的陈友谅出身非常平凡,出身于一个贫穷的渔人家庭,后来是在元朝末年经历了大乱、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在红巾军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才获得后来那般巨大成就的。

陈友谅的辉煌崩塌

历史中的陈友谅非常心狠手辣,面对着权势,他可以不顾昔日的恩情而除掉自己的老上司。

不过面对着权势他虽然非常心狠手辣,但是面对着被他所统治的百姓,他却非常地温和,凭借着一系列的手段,在自己治下的地盘里收获了很多百姓的支持。

在元末大乱后期,陈友谅的势力是最大、实力是最强悍的,在确定下局势之前,他的实力一直都超出了朱元璋一大截,就相当于楚汉争霸前期的项羽,在当时是被公认最有可能取得天下的人物。

要不是在鄱阳湖战役中他重蹈了曹操的复辙、因为太过于靠近阵前而死在了乱箭之下,可能最终定鼎江山的人就是他。

在陈友谅死在乱军之中的时候,他的手下还保持着大量的军队可供调遣,但是在陈友谅死后,因为军心错乱被朱元璋抓住时机倒打一耙的原因,所以这些军队随着陈的死亡也随即作鸟兽散了大半。

朱元璋的“仁慈”

到最后,只剩余一小部分人保存了下来,正是在这部分人的帮助下,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才能逃往湖北武昌成为了“大汉国”的新皇帝。

只不过陈理在他的皇帝宝座上并没有待上多久。

在朱元璋派军兵临武昌城下时,还没等到武昌城被攻破下来,他就怀揣着恐惧出城向朱元璋投了降、从此结束了自己的辉煌。

接下来,陈理以及陈友谅的一大帮亲戚、故臣们成为了朱元璋的俘虏,等待起了朱元璋的生杀予夺。

一直以来我们对朱元璋都有一个很刻板的印象,以为他是一个凶残至极的嗜杀魔头,但实际上他的残暴嗜杀是分人的。

对于威胁到了他权力的人,他会毫不怜惜所有感情而将其从世间抹除,但是对于一些不可能威胁得到他的人,他则不会怜惜自己的“仁慈”。

比如说朱元璋在小的时候曾为一个地主放牛,那名地主当时对他苛刻万分,在朱元璋父母亲去世想请求地主赐予一块土地埋葬父母的时候,还遭受到了这名地主的无情拒绝。

从过往的经历来说,这名地主和朱元璋彼此之间,可谓有着深仇大恨,但是在朱元璋衣锦还乡的时候,他却没有对这名地主展开任何的报复,而是给予了他一定的赏赐而了结了曾经的恩怨。

从这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完完全全喜好杀戮的人,对于某些不会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他还是有很大几率会放过一马的。

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在成为朱元璋的俘虏后,就受到了朱元璋的厚待。

在陈友谅的父亲被封为承恩侯、大哥被封为归仁伯、二哥被封为怀恩伯、四弟被追赠为康山王的时候,陈理也随之被朱元璋封为了归德侯,在统一之后的大明帝国享受到了侯爵地位。

陈理后半生在朝鲜的生活

如果后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话,那么陈理在朱元璋手下的生活应该是会过得非常安逸的。

只不过他并不满足于这种生活,可能是想到了自己曾经当皇帝时的荣光、相形对比下心里产生了不平衡,所以他在朱元璋手下生活的时候,就说出了很多抱怨朱元璋的话。

这些话语在朱元璋派去监视他的人给传到朱元璋耳中后,他的命运轨迹就由此发生变化。

如果按照朱元璋原本的性格,他是会直接派人把陈理给处死的,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在听闻了手下的汇报后,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小孩子不懂事之类的话,就让人把陈理给发配到了朝鲜、让他在朝鲜国王的监视下生活了起来。

陈理在来到朝鲜之后,他失去了原本朱元璋给予他的待遇,过上了非常清贫的生活。

当然表面上朝鲜国王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虽然没有给予他太多生活上的优待,但也没有苛责他。

在陈理的后半生里,他一直都待在朝鲜生活,没有回到过明帝国国内,在这里落地生根繁衍起了后代。

至于陈理的后代后来在朝鲜生活得如何,因为相关史料记载的缺乏,我们就不可得知了。

据说,韩国、朝鲜现如今很多姓陈的人,都或多或少跟陈理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

所以说在陈理朱元璋发配到朝鲜后,他就开始在朝鲜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最终平平淡淡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4

明朝朱元璋建立起明朝之前最大的敌人非陈友谅莫属,朱元璋在鄱阳湖和陈友谅的那场惊天大战中差点身死道消,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而陈友谅则是中箭身亡,那陈友谅的后人怎么样了呢?

历史中的陈友谅非常心狠手辣,面对着权势,他可以不顾昔日的恩情而除掉自己的老上司。

不过面对着权势他虽然非常心狠手辣,但是面对着被他所统治的百姓,他却非常地温和,凭借着一系列的手段,在自己治下的地盘里收获了很多百姓的支持。

在元末大乱后期,陈友谅的势力是最大、实力是最强悍的,在确定下局势之前,他的实力一直都超出了朱元璋一大截,就相当于楚汉争霸前期的项羽,在当时是被公认最有可能取得天下的人物。

要不是在鄱阳湖战役中他重蹈了曹操的复辙、因为太过于靠近阵前而死在了乱箭之下,可能最终定鼎江山的人就是他。在陈友谅死在乱军之中的时候,他的手下还保持着大量的军队可供调遣,但是在陈友谅死后,因为军心错乱被朱元璋抓住时机倒打一耙的原因,所以这些军队随着陈的死亡也随即作鸟兽散了大半。

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陈理和陈善儿都是陈友谅去的儿子,其中陈善儿是大儿子,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捕。

陈理是陈友谅次子,在陈友谅阵亡、陈善儿被擒后,被陈友谅大将张定边带回武昌,拥立为新帝,这个时候他12岁。

陈理接替父业称帝后,朱元璋趁热打铁亲征陈理,兵围武昌,要彻底剿灭陈汉政权。在这场灭国之战中,朱元璋部下猛将常遇春抓住了陈汉顶梁柱张必先,令汉军军心大乱,人心惶惶,不断有汉军将士逃出城投降朱元璋。这个时候朱元璋派出陈汉降将入城去劝降,陈理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出城投降,陈汉灭亡。

朱元璋对待陈理比对他的功臣们好,可能是看他年幼吧,没有对他下杀手,而是放过了他,还封其为归德侯。在陈理出城投降时,他还曾“亲切”的握着陈理手保证:“我不会将你治罪,府库财物也任凭挑选。”即便陈理被送到京城,心中不悦,有所怨言,言语还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但朱元璋依然没有难为他,反而还将其送去了高丽定居,让高丽王善待他,这个时候他22岁。

陈理到达高丽后,受到高丽王的接见,虽被国王尊敬的称为陈王,但却没有王的待遇,日子很清苦。自己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最后甚至连自己都吃不饱。还是当时的高丽王,每隔一段时间赏给他一些东西,才算是坚持下来。公元1408年,陈理在高丽病逝,过完了自己平凡的下半生。不过他过的是平民日子,比较清贫,死后连棺椁都是高丽王赐的。他有个儿子叫做陈明善,也如同平民那般,在高丽过完了自己普通的一生。

有关于陈友谅的后人,主流的说法是“九姓渔民”。原来在陈友谅战败之后,朱元璋将他原先九个大姓部下的家人全部贬谪。把一部分人流放在新安江,规定他们永远不能上岸,只能靠打鱼为生。

因此百年以来,这九姓的后人一直在江上生活。虽然并不是陈友谅的直系后人,但是都被归在了陈友谅名下。一直到清朝的时候,满清政府才允许他们上岸。

事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陈友谅的大儿子,也就是之前的太子陈善儿。在鄱阳湖大战失败之后,他带着儿子跑到了白帝城,也就是如今的四川奉节。然后改名换姓成为了谢,没多久他便死在了四马桥。

而他的后代在6代之后才认祖归宗,之后他们这一代人,由于战乱等其他因素影响。一直在四川贵州两地之间来回搬迁,如今大部分人都住在织金县黑土乡花坡村。

陈友谅的二儿子,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陈理,被朱元璋贬到高丽之后。有记载说他在10年之后逃了回来,和他的夫人带了两个儿子跑到了四川某地。

在陈理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都跑到了重庆的朝天门。但是之后记载就断档了,可能他们这一代并没能传下来,实在是有点可惜了。

在湖南张家界地区,有着陈友谅儿子陈必达的一处墓穴。原来当年陈友谅的二皇妃,趁着朱元璋攻城之前。就已经带着必达、必通等几个儿子连夜逃跑,到了如今的张家界地区。

湖南靖州广西融水陈张,陈友谅的四皇妃带着两个儿子,跑到了湖南地区。在这里遇到了张俊伟,被他家收留,然后改姓为张。后来迁移到广西,成为了苗族。

山西、河北、湖南地区,陈友谅的五皇妃在堂弟等人的互送下,才算是逃过一劫。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跑到了山西洪洞,活了70多岁才去世。随后后人又迁徙到河北、湖南等地。

广东地区,陈友谅的六皇妃带着两个儿子逃到了福建宁化县,改成了烟姓隐居在此。而他的后人也迁徙到了广东地区,后来改成了钟姓。

湖南澧县,河南洛阳、大别山,湖南临澧等地区,都分布着陈友谅的直系后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支系,下面只是简单介绍一下陈友谅的支系,也就是说是他兄弟、亲戚的后裔。

重庆陈氏是陈友谅两个弟弟的后人,河南新密县光武陈村是陈友谅堂弟的后人,山东寿光陈是陈友谅叔叔家的后人。江浙渔民陈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九姓渔民”,基本上都是手下大将的后人。

5

朱元璋的真心话

明朝洪武三年(西历1370年),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去世。元顺帝之死,对于北元朝廷来说,堪称国殇,但是,北元朝廷的死敌——明朝皇帝朱元璋,闻听元顺帝去世后,也派使臣出使北元,对元顺帝之死表示哀悼——尽管,此后明朝依旧对北元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朱元璋甚至还表示,自己并非元朝的乱臣贼子,因为大明朝的天下,是从红巾军手中夺取的,元顺帝的过失在于将江山丢弃在红巾军手里,朱元璋是出来收拾残局的。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态度,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认为这是朱元璋为了维持封建秩序和封建道德而做出的表态,防止有人以造反为荣,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朱元璋所说的,何尝不是真心话?

元末局势

元朝元顺帝在位后期,元朝对南方地区的统治,几乎陷入失控状态。甚至南方地区的动乱,一度危急到北方——比如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韩宋政权曾一度派遣北伐军打到今内蒙古境内,甚至部分红巾军还进入高丽境内攻占了不少高丽州县。

元朝对于南方的乱象,采取了镇压态度,就这样,在元朝和各路反元政权(比如天完、韩宋、明夏等)的互相攻伐下,整个天下,已经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

朱元璋的明朝,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元朝和各路反元政权实力严重受损后,出来收拾残局的政权。当元朝和各路反元政权处于混战状态,朱元璋由于割据的地盘,被其他反元政权的地盘所“包裹”,从而有了壮大的机会。

陈汉兴衰

陈汉政权,曾是反元政权中,势力最大的一支。

陈汉政权的始祖陈友谅本是天完朝廷的将领,在元朝和天完的征伐过程中,通过兼并其他天完朝廷的军队,以及和元军的争夺,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并且在实力膨胀后,杀死了天完朝廷皇帝徐寿辉,而后自立为皇帝。陈友谅建立的朝廷国号为汉,因此历史上将其称为“陈汉”。

陈汉朝廷建立后,陈友谅继续推行扩张政策,最终,和朱元璋产生了利益冲突,双方爆发战争。起初陈友谅占据很大的优势,但由于战略失误等一系列失误,最终导致陈友谅战死鄱阳湖。

陈友谅死后,其子陈理在陈汉大臣拥立下登基称帝。此时的陈汉,经过之前和朱元璋交战的重创,早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了。因此陈理登基没几天,朱元璋大军讨伐陈汉,陈汉末代皇帝陈理见无力抵御朱元璋的讨伐军,只好宣布投降,陈汉自此灭亡。

陈理遭遇

朱元璋为了向世人彰显自己宽厚,于是册封陈理为“归德侯”。陈理有陈汉皇帝沦为“归德侯”?心里怎么会开心?

于是,陈理时常发牢骚,表示不高兴。而陈友谅在陈汉故地,毕竟是有一定的威望。朱元璋唯恐有人利用陈理的身份,给新兴的明朝制造动乱,于是,将陈理打发到了高丽王国。陈理在高丽,过着自力更生的生活,直到永乐六年(西历1408年)才离开人世——此时高丽也改朝换代成为朝鲜王朝。

陈理的后人在朝鲜王朝的统治下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直到现在。当下,韩国很多陈姓人士,都是陈理的后代。

6

被送到朝鲜的可不止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一个人,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后来也一起被送到了朝鲜。这两人还是很争气的,他们在朝鲜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成了今天半岛陈氏、明氏的开基祖先。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的有点憋屈。据 《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记载:“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军大溃,太子善儿被执。太尉张定边夜挟友谅次子理,载其尸遁还武昌。”元朝末年唯一能与朱元璋相抗衡的一代枭雄大汉国皇帝陈友谅不是战死于金戈铁马的沙场,却被一支流矢击中而死。陈友谅既死,50万大军顿时乱做一团溃不成军。朱元璋乘胜追击大败汉军生擒太子陈善儿。太尉张定边遂裹挟着陈理载着陈友谅的尸体退往武昌。




(陈理,影视剧照)

至武昌,因太子陈善儿生死不明,张定边遂立陈理为帝继续对抗朱元璋。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再一次亲征武昌,陈理无力抵抗,就投降了朱元璋,大汉国至此灭亡。朱元璋虽与陈友谅是一生的竞争对手,但祸不及子女,于是就赦免了陈理,封他为归德侯。陈理被安置在南京,毕竟年龄还小,且自己从皇帝沦为小侯爷心理落差很大,所以常常口出怨言表达不满,朱元璋就说:“此童孺小过尔,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 据《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陈理与归义侯明升被一同送往高丽。




(高丽恭愍王)

陈理及明升到了高丽后,受到高丽恭愍王的接见,陈理被称为陈王,不过生活过的比之在明朝时候还不如。朝鲜王朝建立后,也偶尔赏赐陈理些东西。关于陈理在朝鲜后的生活,史料上只有零星的记载,但境遇肯定和在明朝大不同,仅有少许薄田自给,一名婢女照顾他的生活,朝鲜王室偶尔赐他些大米、米豆和酒等生活用品。


永乐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陈理病死。李朝礼部赠米豆五十石、纸百卷、赐棺椁以作安葬之用。陈理有一子叫陈明善,母亲是谁已无可查,陈明善此后便扎根在朝鲜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代代相传。陈理是今天朝鲜半岛大部分陈姓人口的开基祖先。

7

众所周知,陈友谅是元末的一大枭雄。

陈友谅,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出生贫困农民之家。长大后先是在县中担任小吏,结果在仕途上处处受挫。后来天下英雄四起,陈友谅也辞职了,后加入红巾军领袖徐寿辉的部众下。

结果文武双全的陈友谅很快受到大将倪文俊的赏识,于是脱颖而出,从一个普通士兵到元帅,他只用了两个时间。

后来倪文俊想谋害徐寿辉成红巾军的“带头大哥”,失败后逃到陈友谅驻守的黄州“避难”,陈友谅没有手下留情,于是把倪文俊杀死,并且吞并了他的部众。

再后来,陈友谅的势力进一步壮大,成功地“架空”了徐寿辉,天完军政成了他的天下。公元1360年,陈友谅弑杀徐寿辉,正式建国称帝,史称陈汉。陈汉政权最鼎盛的时候,其疆域囊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及安徽省南部,成了义军最大的势力。

陈友谅这时最大的对手是以南京为根据地的朱元璋。一山难容二虎,陈友谅和朱元璋为了争权夺利,展开了内力大比拼。

结果因为陈友谅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因为犯了军事路线上的错误,在龙湾、采石矶、安庆向大战役中大败。

公元1361年,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都也被攻陷了,只好迁都武昌。而武昌也成了史上唯一建都的国度。

磨刀霍霍后,陈友谅为了复仇,休整2年后,亲率大军65万、巨型楼船数百艘,顺江东下进攻朱元璋。

陈友谅和朱元璋在在鄱阳湖进行生死决战。战争开始,陈友谅的战舰巨大,而朱元璋舰小,因此占据了上风,战争中,天公开始助朱元璋,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一看机不可失,马上采取了火攻,大败陈友谅。

陈友谅的全部战舰被烧毁,就连他本人也被流箭射杀。

陈友谅死后,他的长子陈善儿也被生擒,次子陈理则在大将张定边等人的保护下逃奔武昌,随即被拥立为帝。

但随后朱元璋就亲自率军进攻武昌,并接连击败前来救援陈理的军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陈理被迫献城投降。

就这样,历经4年的陈汉政权彻底灭亡了。

对于归顺的陈理,朱元璋也网开一面,封其为归德侯,便让他与家人迁往南京生活。尽管如此,陈理的一举一动还是朱元璋的严密的监视之下,陈理对此很不舒服,于是开始抱怨。刚开始朱元璋并没有计较,但时间长了,朱元璋还是有点后怕,决定“调离”。于是,在公元1372年正月,把陈理及其家眷遣送至藩属国高丽,并要求高丽国王王颛善待他们。

陈理达到高丽后,被王颛册封为陈王,生活物资也不缺,生活倒也丰实。然而,好景不长,当朝鲜李朝建立后,其历任国王都对陈理一家开始冷落。

陈理一家于是由富足变成了贫困,公元1408年,58岁的陈理病世了。

陈理死后,其子孙却在当地繁殖开来,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家庭——“梁山陈氏”。据悉,现在还有梁山陈氏的后人在每年的清明从韩国来中国寻根祭祖,想必陈友谅泉下有知也会有一丝欣慰吧。

8

不会为建立朝鲜国立了大功吧????????????

9

明朝在没有建立政权之前,有很多股势力在相互较量,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政治力量,依照当时的实力来看,陈友谅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朱元璋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陈友谅,在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被乱箭射死,一代枭雄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朱元璋作为他的竞争对手,在陈友谅死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儿子的呢?

陈友谅鄱阳湖战死,陈理被贬高丽

当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最后陈友谅是中箭身亡。而陈理和陈善儿都是陈友谅去的儿子,其中陈善儿是大儿子,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捕。

不过陈理稍微幸运一点,被当时陈友谅的太尉救走。随后太尉带着“新太子”陈理和陈友谅的尸体,乔装打扮逃回了武昌。并且扶持陈理“登基”。

可惜在同一年的冬天,朱元璋亲征陈理。陈理的丞相张必先前来救援,结果还没到城下就被常遇春俘虏。

因为丞相张必先是陈理手下唯独可以拿得出手的人了,因此张必先被捕后在城内引起恐慌。大批人员争先涌出城门,希望可以投降。

最后逼迫陈理不得不被投降,他跪在城门下瑟瑟发抖,朱元璋过来的时候,已经吓得直不起身。但是朱元璋抓住他的手,非常亲切的告诉他:“我不会杀你的”。

朱元璋顺利灭掉陈汉政权之后,把陈友谅父亲,大哥,二哥,四弟,一家子人全部封侯封爵。已经战死的人,也会对他们追封并且建庙祭祀。陈理则是住在京城,经常受到朱元璋的召见。

但是他一直闷闷不乐,有时候喝醉了还出口出狂言,事情传到朱元璋耳朵里面,对臣下说道:“陈理这孩子还小,难免会受到一些小人的诱惑,不能记住我对他的恩典,应该把他送到离京城远一点。”

就这样陈理被朱元璋送到了高丽,并且让元朝的降将护送他们。同时他还赏赐高丽王一些绫罗绸缎,告诉他一定要好好照顾。不过来到高丽的陈理,生活过得不仅不如意,而且更加闷闷不乐。

自己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最后甚至连自己都吃不饱。还是当时的高丽王,每隔一段时间赏给他一些东西,才算是坚持下来。就在他被贬到高丽30多年之后,便病死在了这里。

陈理后半生在朝鲜的生活

如果后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话,那么陈理在朱元璋手下的生活应该是会过得非常安逸的。

只不过他并不满足于这种生活,可能是想到了自己曾经当皇帝时的荣光、相形对比下心里产生了不平衡,所以他在朱元璋手下生活的时候,就说出了很多抱怨朱元璋的话。

这些话语在朱元璋派去监视他的人给传到朱元璋耳中后,他的命运轨迹就由此发生变化。

如果按照朱元璋原本的性格,他是会直接派人把陈理给处死的,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在听闻了手下的汇报后,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小孩子不懂事之类的话,就让人把陈理给发配到了朝鲜、让他在朝鲜国王的监视下生活了起来。

陈理在来到朝鲜之后,他失去了原本朱元璋给予他的待遇,过上了非常清贫的生活。

当然表面上朝鲜国王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虽然没有给予他太多生活上的优待,但也没有苛责他。

在陈理的后半生里,他一直都待在朝鲜生活,没有回到过明帝国国内,在这里落地生根繁衍起了后代。

至于陈理的后代后来在朝鲜生活得如何,因为相关史料记载的缺乏,我们就不可得知了。

据说,韩国、朝鲜现如今很多姓陈的人,都或多或少跟陈理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

所以说在陈理朱元璋发配到朝鲜后,他就开始在朝鲜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最终平平淡淡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10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人,元末群雄之一,农民起义军领袖,元末时曾建立大汉政权。虽然在与朱元璋争夺天下时败亡,但在推翻元朝残暴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评价为“失败了的英雄”,历史功劳不可磨灭。



在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死于流箭,他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陈善,在鄱阳湖之战中被俘虏,关于他的下场没有过多记载。

陈理,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次子。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身亡。后来张定边等大将保护陈友谅次子陈理返武昌,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大汉政权灭亡。当时朱元璋劝慰陈理说不要害怕。



理遂降,入军门,俯伏不敢视。太祖见理幼弱,掖之起,握其手曰:“吾不汝罪也。”府库财物恣理取,旋应天,授爵归德侯——《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三》

这时候的陈理多大呢?不过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他能懂什么,无非都是那些陈友谅的旧部下唆使他继续和朱元璋对抗。

朱元璋不仅善待陈友谅的儿子,也很善待陈友谅的父亲和兄弟,他的父亲被封为承恩候,大哥被封为归仁伯,二哥被封为怀恩伯,追赠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待陈友谅的家人和后代可谓不薄。



陈理住在南京时经常口出怨言,被人告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说:“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命归德侯陈理和归义侯明升(大夏政权明玉珍的儿子)一起迁居高丽,并赏赐给高丽王罗绮,让其善待他们。同时,朱元璋令承恩侯陈普才迁居滁阳(今滁州)。

太祖平武昌,封普才承恩侯,友富归仁伯,友直怀恩伯,赠友仁康山王,命所司立庙祀之,以友贵祔。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理及归义侯明升并徙高丽,遣元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行。赐高丽王罗绮,俾善视之。亦徙普才等滁阳——《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三》



朱元璋到底还是不忍心杀陈理,于是就把他给打发到了高丽国去吃泡菜去了。朱元璋之所以不杀陈理,我觉得可能还因为他觉得陈理这个人难成气候,要是朱元璋觉得他很聪明,将来可能威胁自己,那可能狠一狠心就给杀掉了。

但因为陈理并不具备这种聪慧,朱元璋也就觉得他不足为患,所以也就不杀他了,这样一来,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名不是?




陈理和明升到达高丽后受到高丽王的接见,被封为陈王。 “乙丑,陈理、明升等男妇共二十七人入京,理升诣阙。王出御报平厅,理升拜于阶上,王坐受之。礼讫坐于使臣之下, 升年十八,理年二十二。”虽为王爵,但生活上却过得非常艰苦。高丽恭愍王和后来的国王李芳远曾先后赏赐给他一些田地,一名婢女和米、酒、布等生活物品。

永乐六年(1408年),陈理病逝,享年58岁,育有一子陈明善。此后,陈氏一族在半岛定居。相传现在韩国的部分陈姓人氏即是陈理的后代。



总而言之,朱元璋对待陈友谅的后人虽说不上优厚,但也没有刻意加害。迁居别处是有意让他们自生自灭,这对于一向嫉恶如仇的朱元璋来说算得上是宽大为怀了。毕竟,诸多开国功臣都死在朱元璋屠刀之下,陈友谅的后人应该为此而感到庆幸。至于陈友谅的长子陈善儿,被俘后再无记载和踪迹可寻,极有可能是被朱元璋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