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新疆是个什么状态?:新疆古称西域,自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起这里就已被纳入中华版图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中,直到南北朝时期兴起于阿尔泰:-明朝
新疆古称西域,自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起这里就已被纳入中华版图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中,直到南北朝时期兴起于阿尔泰山的突厥人征服了这里,使中原地区同西域的联系一度被切断,但在大唐灭东、西突厥后重新在西域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行政机构进行管辖。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西驻军东调内地平叛,早已对西域虎视眈眈的吐蕃并没直接进攻唐朝在西域地区的安西四镇,而是出兵侵占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咽喉要道,这一地区的失守意味着大唐的西域军团被切断了同中原内地的联系,从而成为一支彻彻底底的孤军。然而令吐蕃出乎意料的是已成为孤军的西域留守军团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事实上西域守军的顽强不仅出乎吐蕃人的意料,连李唐朝廷也对此始料不及:公元780年已是安史之乱后第25个年头,此时安史之乱早已平定,大唐天子已由玄宗换成肃宗再换成代宗继而又换成德宗,在经历频繁的变迁后人们似乎早已忘却大唐在遥远的西域还有一直孤军一直在坚守,然而就是在这年北庭都护府守将李元忠、安西都护府守将郭昕派遣使者间道奏事,至此朝廷才知道这支已失去所有补给援助的孤军,这支被认为早已葬身沙漠的孤军竟已独自坚守了25年。唐德宗对西域军团的忠贞进行了嘉奖。西域军团的传奇并未就此终结,事实上在此之后他们又独自坚守10年,直到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北庭,而唐朝在西域所设的另一都护府安西也从史籍上消失了。安西都护府最终沦陷的时间目前已无从考证,但一支孤军独自坚守35年以上这本身就是一段传奇。随着安西都护府的陷落,西域同中原的联系再次断绝。
西域同中原的联系断绝后在今天新疆的土地上先是被吐蕃占据,后来逐渐兴起了伊斯兰化的喀喇汗国。1041年喀喇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1134年东喀喇汗国的阿赫马德汗死后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逻禄人叛乱,被迫邀请被金军大败而逃难至此的契丹人耶律大石出兵协助平乱。耶律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并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自己的直辖领地。当年耶律大石定都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年号康国元年。耶律大石自称古儿汗即世界之王。历史上称耶律大石创建的政权为西辽或喀喇契丹帝国。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真鲁古外出游猎时被蒙古降将、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让位。屈出律尽管沿用西辽国号,但这个政权已不是契丹耶律氏所统治的了,1218年西征的蒙古军团彻底消灭了西辽政权。随着忽必烈仿照中原汉制建立元朝后他同坚持维持旧制的蒙古宗王之间矛盾越来越多并由此最终引发了蒙古帝国的分裂——元朝和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伊尔汗国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元朝在今天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设有卫所,而新疆绝大部分地区在当时属于蒙古四大汗国中的察合台汗国。
1321年后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369年西察合台汗国被帖木儿帝国取代。而就在前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同年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并成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回漠北草原,明朝取代元朝成为中原正统王朝。后来明王朝“定陕西、甘肃诸镇,嘉峪关以西置不问”——然而《明史》这句话其实有夸大的成分:当时新疆绝大部分地区的确不在明王朝的控制下,但在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明朝是设置有卫所的,不过后来被吐鲁番部夺走。事实上明成祖朱棣在派郑和下西洋的同时,也在积极经略西域地区:先后在嘉峪关以西设置哈密、安定、阿端、赤斤蒙古、曲先、罕东和沙州等关西七卫。那么除了关西七卫之外的新疆地区在当时是个什么状态呢?
在关西七卫的西部今天新疆地区的绝大部分在明代仍属于东察合台汗国,只不过这时史籍中更多是用亦力把里这个名字称呼东察合台汗国。1432年亦力把里分裂为亦力把里、叶尔羌和土鲁番三国
叶尔羌汗国的创始者赛依德是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他联合另一兄长赫力烈在伊犁河谷和七河流域发动暴乱反对满速尔汗,却被满速尔汗镇压了下去,于是他逃亡到帕米尔高原并控制了费尔干盆地,后来又逃往阿富汗的喀布尔城投奔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巴布尔的帮助下赛依德从中亚挥军东进,重新统一南疆,建立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的首都在现在的莎车,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汗国版图的东方是嘉峪关、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克什米尔、西方与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为邻,与乌兹别克以费尔干纳谷地为界,北方以天山为界,与东察合台吐鲁番汗国相邻。在这一时期喀什噶尔、和田、阿克苏重新拓展成为商贸繁荣的城市,这些地区的绿洲农业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此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维吾尔传统艺术“十二木卡姆”在热西德汗时期由汗妃阿曼尼莎汗主持整理成型,成为一个体系。叶尔羌汗国信奉伊斯兰教并逐渐形成了黑山派和白山派两大教派:白山派的支持者主要是哈萨克人,而黑山派则主要是吉尔吉斯人支持。
15世中叶土鲁番汗国吞并附近的哈刺火州、柳城,日渐强大起来的土鲁番开始同明朝争夺位于如今新疆东部的哈密等卫所。明王朝自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后国力出现中衰迹象,尽管后来明朝又有过几次中兴,但始终无法恢复到洪武、永乐、仁宣时期的强盛局面。与此同时西蒙古瓦剌部也日渐兴起,于是在哈密地区形成了明王朝、瓦剌和土鲁番三方争夺的局面。明朝对嘉峪关以西的哈密等卫所的统治模式和内地不大一样——明朝接管这里后就让当地归附自己的蒙古人在尽忠臣服的基础上继续驻守。明成化八年土鲁番趁明王朝和瓦剌在对峙中互相削弱的天赐良机出兵攻占哈密,代表明朝驻守当地的蒙古王公罕慎向北京的大明朝廷求救,却没得到任何回复,不得已之下罕慎联合其他归附明朝的蒙古部落同土鲁番交战。在历经十年的激战后罕慎成功收复了哈密,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土鲁番就设计擒杀罕慎,再次占领哈密。这时恰逢明王朝在明孝宗的治理下迎来短暂的中兴局面,于是明孝宗下诏书斥责土鲁番,在明朝的威胁下土鲁番被迫放弃已到手的哈密。四年后土鲁番再次发兵攻占哈密,这次明朝决定发兵教训一下这个对手,于是甘肃巡抚许进率兵挺近哈密,从土鲁番人手中收复哈密。土鲁番并未就此放弃对哈密的野心,直到王越出任明朝三边总制后屡次以重兵击败土鲁番,迫使土鲁番消停了十五年。正德八年土鲁番策反了哈密指挥使拜牙,使其携哈密重镇投降土鲁番,此后明朝再未收复过哈密。
明末由瓦剌部演化而来的卫拉特蒙古人大量进入北疆地区,形成漠西蒙古诸部,其中的准噶尔部逐渐崛起成为北疆地区最为强大的一股地缘政治势力。1670年噶尔丹成为准噶尔部的首领后利用南疆叶尔羌汗国内部白山派和黑山派之间的矛盾出兵灭掉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成为整个新疆以及邻近的中亚地区的新主人,直到清乾隆年间准噶尔汗国被清军消灭——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新疆被伊斯兰化,就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在中国封建王朝中,是一个最奇怪的存在。从朱元璋、朱棣之后,后面几乎就没有出过什么管事的皇帝,后来出了个万历新政,也主要是张居正干的,几百年江山浑浑噩噩就混过来了。混到崇祯这个勤政、励精图治的皇帝手里,明朝却灭亡了。
回头说新疆,当时还不叫新疆,叫西域。元朝灭亡后,管辖东疆的元朝肃王兀纳失里投降明朝,明朝封其为忠顺王,在此地建设哈密卫。从此后兀纳失里的后裔均被封为忠顺王或者忠义王,并由明朝派来的汉人充当长史辅佐外加监视,这个半独立的附庸政权被称为哈密国。
实际上统治大部分新疆地区的是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在元朝末年分裂,西部中亚地区被巴鲁剌思部,速勒都思部,札剌亦儿部,乃蛮部等原本是蒙古人的突厥化的部落掌控,察合台汗国由此分裂为中亚的西察合台汗国和南疆的东察合台汗国。
在分裂过程中东察合台蒙古贵族开始全盘伊斯兰化,其大汗也开始采用了速檀(苏丹)称号。西察合台汗国不久之后就被出身巴鲁剌思氏的驸马帖木儿给篡夺了,这个帖木儿是个不安分的家伙,喜欢东征西讨,很快拿下了东察合台汗国。并控制了伊尔汗国(波斯)的旧有领土,夺取了早已分裂的金帐汗国的大片领土,准备东征明朝,还没走出察合台汗国的疆域,他就一命呜呼了。对明朝来说,不知道是祸还是福。
帖木儿死后,生前统治的区域全盘分裂,继承领土最多的沙哈鲁开始给明朝朝贡。东察合台汗国也摆脱了帖木儿帝国的附庸地位,开始恢复入贡明朝。后来又迁都亦力把里(伊犁),因为又被明朝换了称呼,从别失八里改成了亦力把里。 东察合台汗国此后又开始了发展,不但大力推行伊斯兰教,还开始向瓦剌部用兵,甚至夺取了中亚一些帖木儿后裔的领土,并开始武力征讨哈密国。
东察合台的君主阿黑麻曾多次击败瓦剌人,为了吞并哈密国,阿黑麻迁都吐鲁番,这时候明朝又改他们的名字叫了土鲁番,后世也常将该国俗称吐鲁番汗国。 阿黑麻的儿子满速尔最终吞并了哈密国,因为我明朝对这些藩属的不重视,土鲁番吞并哈密国后,明朝没有采取干预措施,只是封锁了商路。结果不但没让满速尔害怕,反倒让满速尔入侵明朝,导致明朝一度放弃了嘉峪关以西的所有领土。
于是土鲁番开始在哈密国强行推行伊斯兰教。导致最后一批坚持不信伊斯兰教的畏兀儿人东逃明朝融入明朝境内的黄头回鹘(撒里维吾尔),和黄头回鹘最终形成了裕固族。 阿黑麻还有一个儿子叫赛德,占领了喀什,建立了叶尔羌汗国。传了几代之后,吐鲁番汗国在瓦剌蒙古和叶尔羌汗国的夹击之下亡国。 赛德的哥哥巴布尔,被表弟攻击的无路可走,逃到了印度,居然也征服了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赛德由于早年命运多舛,所以十二分虔诚地笃信伊斯兰教,尤其是信仰黑山派的和卓。黑山派的和卓非常得势,就不断打压白山派。 叶尔羌汗国后期,白山派的著名和卓阿帕克和卓被笃信黑山派的叶尔羌汗国君主驱逐出国。阿帕克和卓非常生气, 借助五世达赖喇嘛的关系,与信奉黄教的葛尔丹联手征讨叶尔羌汗国, 新疆从此被准格尔汗国统治,一直到被清朝消灭。
这就是明朝的新疆,如果明朝的皇帝们有一点儿作为的话,新疆可能不一定伊斯兰化,当然也就不会有土木堡之变了。
明朝时期的新疆,其实一部完整的东察合台汗国史。只不过明朝并没有用察合台来称呼东察合台汗国,而是简单粗暴的用它的首都名称来命名它的国号。比如亦力把里、别失八里,给人一种很陌生的感觉。其实不管怎么叫,都是东察合台汗国。
蒙古崛起后,成吉思汗吞并了西辽。他将西辽故地一分为三,最大的一块分封给了自己的次子察合台,较小的一块分给了后来继承大汗的三儿子窝阔台,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被单独划出,直接归蒙古中央管理。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新疆设立过三个行省,但都没有持续很久,分别被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瓜分。元朝的势力也就退出了新疆中西部,只保留东部的哈密地区。再后来察合台汗国吞并了窝阔台汗国,新疆进入了察合台汗国时代。而元朝则继续领有哈密地区,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这一领土划分,也影响了后来的明朝政府对西域的领土主张。
元朝时期,元朝和察合台的关系非常差,双方打了几十年。元末起义时,察合台汗国完全不把元朝当作自己的蒙古同胞兄弟。看到起义军造反,它也乘机出兵打元朝。后来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大都,元顺帝出逃,元朝就此灭亡。
元朝灭亡后,明朝一时还没有接管元朝的所有领土。乘这个机会,察合台汗国变本加厉的攻打哈密,企图并吞哈密。看到察合台汗国如此丧心病狂,原本管理西域哈密地区的元朝肃王兀纳失里便投降了明朝,表示愿意为明朝镇守西大门,抵御察合台汗国的侵蚀。明朝接受了哈密的归附请求,封兀纳失里为忠顺王,直接在哈密设立哈密卫。从此后,兀纳失里的后裔均被明朝封为忠顺王或者忠义王,并由明朝派来的汉人充当长史辅佐外加监视。这个半独立的附庸政权被称为哈密国,如果连同明朝在附近设立的其它六个卫所,这个地区也被称为关西七卫。
关西七卫与明朝以嘉峪关为界,明军基本上不会越过嘉峪关。在明朝早期,如果关西七卫遭到其它蒙古部落的攻打,明朝会派兵支援,到了中后期,明朝国势衰落,也就不怎么管这七个附庸国的死活了。
再说统治大部分新疆的察合台汗国。这个政权在元朝末年也分裂了。汗国的西部,也就是中亚地区,被巴鲁剌思部、速勒都思部和札剌亦儿部,等突厥化的蒙古部落掌控,被称为西察合台汗国。新疆部分则被称为东察合台,两部形成对立。元朝灭亡时,东察合台汗国乘机占了元朝在西域的军事重镇别失八里城,并以此为国都之一。所以在明朝初期,东察合台汗国被明朝称为别失八里。注意了,是东察合台被称为别失八里,与西察合台无关。
备注:别失是地名,八里是突厥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城的意思。所以别失八里的意思就是别失城。
那么西察合台汗国在干嘛呢?很惨,被帖木儿所征服,沦为了帖木儿帝国的一部分。这个帖木儿就是后来东征西讨,牛逼哄哄,号称要攻打大明的妄人。只不过他还没有出征就在中亚挂了。在帖木儿时期,东察合台汗国也臣服于臣服他。也就是说,在明朝成祖时期,西域基本上是帖木儿的势力范围。
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迅速分裂,继承领土最多的沙哈鲁也没有争霸世界的雄心,开始入贡明朝。东察合台汗国在摆脱了帖木儿帝国的附庸地位后,也开始恢复入贡明朝。后来迁都亦力把里(现在的伊犁),因此又被明朝换了称呼,从别失八里改成了亦力把里。其实就是原来的东察合台汗国。
备注:亦力是伊犁的谐音,把里也是八里的谐音。所以亦力把里的意思是伊犁城。
东察合台汗国此后开始养精蓄锐,在西域大力推行伊斯兰教,现在新疆的伊斯兰化,就是当时形成的。在恢复了一些实力后,东察合台汗国开始摩拳擦掌,向瓦剌部和帖木儿的后裔先后用兵,占了不少领土。在实力大增之后,东察合台汗国准备开始武力征讨关西七卫。但是伊犁离哈密太远了,为了吞并哈密,东察合台的大汗阿黑麻将首都从伊犁迁到了吐鲁番。所以明朝的史书上又把东察合台汗国的名字给改了,改叫土鲁番汗国。
哈密国在抵挡一阵后,向明朝求援。当时的明朝皇帝是嘉靖,这皇上整天忙于炼丹,对哈密这个附属国懒得搭理。最后哈密王开城投降向吐鲁番投降,嘉峪关以西的所有羁縻卫所全部被吐鲁番汗国吞并。吐鲁番汗国的势力达到了最巅峰。
但是常言道,巅峰过后必是低谷。吐鲁番大汗有个弟弟叫赛依德,他因为跟他的大汗哥哥有仇,然后就向西逃到了帖木儿后裔,也就是他表哥巴布尔那里避难。可是没想的是,他刚逃到表哥那里,结果巴布尔统治的国家也朝不保夕了。当时在中亚兴起了一个叫布哈拉的突厥王朝,这个布哈拉汗国四处扩张,打的周边汗国哭爹喊娘。巴布尔就是哭爹喊娘的其中一份子。
备注:布哈拉人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人
在布哈拉汗国的大军压境之下,巴布尔抵挡不住,便跟赛依德说,干脆我们兵分两路跑路算了,我率一路南下,去印度找出路,你率一路向东,去找你哥,诚心诚意的多磕几个头,让他宽恕你。塞依德的内心瞬间有十万匹草泥马奔腾,但是没办法,实在是打不过人家。最后这俩表兄弟就在极其悲壮的情况下分头找出路去了。
巴布尔南下之后,发现印度阿三真的是一帮垃圾,轻轻松松吊打,于是他也不客气,指挥他的几千残兵败将,直接就把印度当地的土著政权给灭了,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的莫卧儿王朝。
赛依德向东出发,一开始是抱着乞求他亲哥饶他一命的心态。结果没想到,塞依德刚刚进入吐鲁番汗国的境内,吐鲁番汗国的喀什地区就叛乱了。于是赛德对着巴依尔送他的几千残兵败将讲,你们都已经是丧家之犬了,难道还怕死么?跟我来,眼前就有一座喀什城,里面有大把的美酒美食和美女,只要你们听我的,拿下喀什,城里面的宝物就都是你们的,因为我是吐鲁番前任大汗的儿子,这座城我是有权继承的!于是在赛依德的刺激下,他带的几千哀兵很快就占领了喀什,并以喀什为基地不断向亲哥进攻。屡战屡胜,最后居然还建立了叶尔羌汗国。与他哥哥的吐鲁番汗国分据新疆的东西两部,新疆也进入了叶尔羌和吐鲁番对峙时期。
差不多到了嘉靖中期,塞依德乘吐鲁番与瓦剌开战之机,率兵突袭吐鲁番,结果居然一举灭了吐鲁番汗国。于是新疆进入了叶尔羌汗国独霸时期。
但是叶尔羌汗国的实力很弱,它名义上统治新疆,实际上很多地方都管不到。中亚的哈萨克汗国瞅准了机会,乘机进入了新疆。漠北草原瓦剌也看准了叶尔羌汗国很弱,有几个部落便进入了新疆的北部地区。于是新疆西北的哈萨克汗国、新疆北部的瓦剌和硕特部、新疆南部的叶尔羌汗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一直到了明朝灭亡都没有结束这个对峙局面。
总的来说,明朝时期的新疆,基本上就是察合台汗国的历史,贯穿了明朝的始末。在这个时期,新疆没有一天是统一的。先是察合台汗国分裂,接着帖木儿帝国下克上,反克了东、西察合台汗国。帖木儿死后,察合台汗国短暂统一了新疆。然而再次分裂,从之中分裂出来叶尔羌汗国再次下克上,灭了吐鲁番汗国。在叶尔羌和吐鲁番内战期间,瓦剌的和硕特部和哈萨克汗国的势力也进入了西域。双方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一只持续到了清朝康熙时期。
最后再把三大汗国的结尾也交代一下。
三个汗国对峙了几十年后,大概是在明朝崇祯后期,叶尔羌汗国开始大搞宗教迫害,汗国内部的伊斯兰教分成黑山派和白山派,大汗尊崇黑山派,导致黑山派得势,不断打压白山派的教众。于是白山派的领袖就被驱逐出了国,跑到西藏求盟友,企图颠覆叶尔羌汗国。最后他游荡了很长时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奇葩的盟友——五世达赖喇嘛。
五世达赖自己并没有强大的力量,他是没有能力推翻叶尔羌汗国的。但是达赖喇嘛有不少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叫噶尔丹。这个人就不用多说了吧。当时噶尔丹也想吞并叶尔羌,他在吞并了和硕特的其它部落后,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并将哈萨克汗国击败使之臣服于自己,基本上独霸了新疆的北部。
到了清朝康熙时期,信奉佛教的噶尔丹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叶尔羌白山派联手,一举灭了叶尔羌汗国,统一了新疆。新疆自此结束了察合台汗国将近四百年的统治,进入了准格尔汗国时代,一直到七十五后,准噶尔汗国被乾隆皇帝所灭。新疆也自唐朝中后期分裂出去后,再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整体来说,在明朝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新疆)的统治很薄弱,除了哈密在明朝的直接控制之下外,西域其它地方都是藩国林立。大部分西域小国都向明朝朝贡(非纳贡),双方商市互通,关系相对友好。尽管明朝在西域有广泛的影响力与威摄力,但是这些西域小国并不是明朝的藩属国,明朝也无法直接控制他们。
明朝建立后,北元势力对西域还有很强的影响力,明朝为了防备瓦剌的势力向中原扩散,特意在哈密设置了驻兵。当时西域的小国主要有:哈烈、撒马儿罕、别失八里、俺都淮、八答黑商、迭里迷、沙鹿海牙、赛蓝、渴石、养夷、火州、柳城、土鲁番、盐泽、哈密、达失干、卜花儿凡十七个小国家。这些国家大都积极向明朝朝贡,以便取得明朝的赏赐与官爵。
朱元璋时期,蒙元势力还很强大,西域小国经常叛明,而朱元璋总是兴兵灭之。到了朱棣时代,蒙元势力式微,对于西域偶尔的叛乱,明朝总是以劝说威胁为主。永乐年间,明朝官员陈诚三次奉命出使西域各国,赐给各国大量财物,进而增加了明朝对西域各国的影响力!从明朝官方形态上看:在经济上明朝认为经营西域费钱不讨好,有损中国财力;在文化上认同上明朝认为西域乃化外外之民;从战略经营角度看,明朝经营西域的目的是保卫陕西。
也就是说在明朝时期,新疆处在一个藩国林立的时代,各国都买明朝的账,彼此也能相安无事。明朝对西域的经营更多的是贸易经营,确保了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其次明朝对西域诸国的控制相对较弱,只要他们不帮助蒙古攻击明朝,明朝就不会去打西域诸国。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但是呢,跟明朝却几乎没啥关系!那时候的明朝与新疆地区,那是“新生活,各管各”,且明朝时不时的还要受些欺负!
明初,在嘉峪关外的哈密一带,还有七个羁糜卫所,史称关西七卫!这时候的新疆,处在东察合台汗国(1348年-1509年)的统治之下!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阿黑麻在东察合台汗国东部的吐鲁番称汗,建都吐鲁番。
1509年,东察合台汗国四分五裂,叶尔羌汗国取而代之,强大起来的叶尔羌汗国,不断加大与明王朝在哈密地区的争夺!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于明朝势力的衰弱,明朝前期设立的关西七卫全部撤入嘉峪关以内,原关西七卫所处地区全部被吐鲁番汗国侵占!
明隆庆四年(1570年),叶尔羌汗国占领吐鲁番,吐鲁番属叶尔羌汗国。
至此,嘉峪关以西之地,全部归属于叶尔羌汗国,而明朝自退守嘉峪关后,其再没有能染指新疆的实力!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伊斯兰教在新疆全境迅速传播,该地区的蒙古人迅速突厥化,伊斯兰化!
后,叶尔羌汗国内部也出现严重的教派之争,称作是“黑山派”与“白山派”之争,后来双方矛盾越来越尖锐,甚至是陷入血腥的战火之中!
趁着双方矛盾不断并大打出手之机,准噶尔汗国灭亡了叶尔羌汗国!
后,准噶尔汗国又与清王朝开始了激烈的战争!
明朝时新疆一直处在化外之邦这个位置,新疆自唐朝以来没有受中原统治,一直处在纷争不休中,那时的中原王朝从唐朝结束后,失去了河西走廊这个通往西域的大道,唐朝藩镇割据,渐渐演化成各个小王国,形成了五代十国。虽然宋朝后来出现了,统一了十国,可是却对外方面频频告急,他们现在已将注意力集中到内部,根本就没有时间顾及偏安一隅的新疆。
新疆所谓的西域到最后还有唐朝一部分驻军,扼守着龟兹一带,但却改变不了现状,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已被隔绝,安西都护府至此划上了句号。到了宋朝时,经历了漫长的民族大迁移,新疆地区出现了西州回鹘和喀喇黑汗统治,北宋结束后,辽朝也先他而去 ,被女真人像洗牌一样,齐刷刷的洗掉,辽朝残余西逃在新疆建立了政权,后来又将中亚连接在一块,建立了西辽。
蒙元帝国崛起于大漠,在铁木真带领下完成了非比寻常的旅程,将金,夏王朝给推翻,同时为了敞开西方大门,势必要经过西辽,这块地方后来被蒙古人统治,成了铁木真二子察合台领地,后来形成了所谓的察合台汗国。一直到明朝整个三百年,察合台虽然分裂成两个东西汗国,可统治仍继续,两个汗国中间隔了葱岭,一部分拥有中亚,另一部分拥有新疆。
在中亚那一块可不那么低调,他本来是承认明朝为宗主国的,毕竟明朝继承元朝拥有天下,可就在内部出来一个叫帖木儿的人物,改变了一切,帖木儿当初只是给西察合台大汗打工的,后来权倾朝野,就像王莽窜位一样 ,想将政体全部改成自己的,变成了帖木儿汗国,但仍承认明朝主子地位,明朝派使臣互通,陈诚出使是最出了名的一项外交。
可到后来一切变了,帖木儿自恃成吉思汗血统为由,搞起了对立,趁太祖朱元璋一死,朱棣夺位之际,以此为借口拒绝了向大明朝贡。把自己扮演成成吉思汗化身,准备征讨周围各国,也包括大明,帖木儿征服完波斯,又击败了刚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接着印度北部遭殃,俄罗斯金帐汗国也难逃一劫。帖木儿可以说打遍了整个西方,唯独只剩下大明,正当他攻打大明之际突然病死在讹答剌,但帖木儿前锋部队已经抵达到新疆库尔勒地区,所以新疆那时还是受帖木儿约束的,但只是短暂期。
其实明朝在西面也拥有一部分新疆,比如哈密卫,他是继承了元朝西面部分领土,也包括哈喇火州地区。而新疆以西地区却在动荡中,它开始由东察合台汗国统治,明朝称为亦力把里,亦力一词就是其国都含义,意为现在的伊犁 ,就是今天的伊宁市。这座城市一直是盘踞在西域强大政权的所在地,最早是阿力麻里,察合台汗国国都,还是后来准噶尔汗国的首都,这个城市被清朝也视为大后方。
东察合台没有统治多久,到明朝中期又分裂了,南面叶尔羌汗国,和吐鲁番,北面西蒙古已渗入其中,由于明朝国力衰落,西面只剩下甘肃一带。明朝沿着长城,西到嘉峪关北到居庸关,东到山海关一线,称为明朝国界。新疆地区后来因为噶尔丹崛起才渐渐成为了收容在囊中,准噶尔汗国形势上也算统一了当地各政权,由于穷兵黩武,也招惹了不少麻烦,致使与大清发生了战争。
很多人看到明朝的地图就会得出结论:明朝的新疆不是被一个叫亦力把里的国家统治着么?跟明朝一点关系都没有嘛!前面那句话大体没错,明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确是有一个强大的亦力把里;但后面这一句就有问题了——这一块土地,与明朝还是有关系的,而且交情不浅。
亦力把里这个名字古怪,其它的前身是察合台汗国。至正七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其中东察合台汗国的中心位于伊犁地区,明朝以音译,称之为亦力把里,其实更合适的名称应当是“伊犁八里”。“八里”意为“城”,还记得元朝的首都叫什么吗?对,“汗八里”。
而亦力把里在洪武年间就向明朝称藩了,也就是说,在地图上看似与明朝各自独立的亦力把里,其实一度是明朝的藩属国。永乐年间,朱棣设哈密卫,在西域地区大量册封蒙古汗为王,所以这一大片土地在明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以明朝为宗主国。当然,这种宗藩关系比不上明朝对朝鲜、越南、琉球那般稳定,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其“外藩”的地位却明白无误——当然,这仅限于明朝强盛的时期。
明朝统治(1368年―1644年)时期的新疆还不叫新疆,这片土地被(东)察合台汗国与叶尔羌汗国所统治,明朝的势力范围只在嘉峪关一带徘徊,内地与新疆呈现出相对隔离的状态。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察合台得到了从畏兀儿地到河中的土地,即察合台汗国。由于汗国内部发生激烈的争斗,故在1348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察合台汗国由成吉思汗的后裔秃黑鲁帖木儿所统治。自秃黑鲁帖木儿汗开始,东察合台汗国一只试图进攻河中地区,重新将故土统一。但这种努力最后仍以失败告终,西部汗国后来被帖木儿帝国取代。
经过了几代人的波折,东察合台汗国的阿黑麻汗之子萨义德汗,在1514年又于叶尔羌开创了叶尔羌汗国,其疆域最大时包括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
在历史上,明朝曾与东察合台汗国竞争过哈密等地的归属权,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根据历史记载,明朝于洪武、永乐年间,先后在嘉峪关外设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卫,试图经营西域边陲,成化时又增设罕东左位以“捍蔽西戎”。可是好景不长,到了嘉靖年间,明朝在嘉峪关外已无任何卫所。
明朝只能加强边境防御,并且通过通贡的方式,在经济上給对方好处,避免东察哈台汗国的东进。等到叶尔羌汗国取代东察合台汗国后,整个新疆的疆域仍然被其接管,嘉峪关仍然是其与明朝的边界。
总而言之,在明朝时期,新疆与内地基本处于隔离的状态,除了边界的贡市行为外,很少有直接的接触。
明朝时候的新疆,今天的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东察合台汗国”,存在于1348-1509年,1389年东察合台汗国奉明朝为宗主国,明朝在新疆哈密设置行政机构,1509年东察合台汗国因内乱四分五裂最终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叶尔羌汗国,随着叶尔羌汗国的不断强大,明朝失去了对新疆的控制,1524年明朝关闭了嘉峪关,从此再无联系。
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新疆便和中原建立了联系,《明会典》里称嘉峪关外,统称为西域。
17世纪准噶尔兴起,叶尔羌汗国为抵抗葛尔丹攻击,1655年向清朝称臣,1680年叶尔羌汗国依然被葛尔丹所灭。1760年乾隆剿灭葛尔丹,在新疆设行政机构伊犁将军。以上是明清时期新疆的政治形态。
图为新疆哈密,建造伊斯兰风格的七世回王陵墓。
而明朝对西域的态度取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制定的政策: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所以明朝对西域地区采取威德兼施,招抚政策,1374年西域撒里畏兀儿安定王遣使来贡,1387年中亚撒马儿罕帖木儿来朝,1391年别失八里王黑遣使来朝,在明朝时期,西域与中原有往来的国家有58个。
清朝乾隆平定新疆后,设正一品伊犁将军,为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图为伊犁将军府。
明朝时在民间,活跃在明朝和西域之间一般是从事丝路贸易的世家大族,比如写亦仙虎家族,常作为西域各国的使臣进贡,周旋于哈密与明朝、吐鲁番之间,得到明朝的厚赏与授职,取得合法身份后从事双边贸易。
先给大家看一张明朝中后期的版图,在明朝时期,新疆还不叫新疆,当时统称为西域,在清朝乾隆年间,打败了大小金川之后,新疆这名字才被叫上的。
洪武时期,明朝西北疆界达到今新疆东部哈密地区,并设置一系列卫所。15世纪后,西北吐鲁番与青海蒙古部日益强大。1472年,哈密卫城一度被吐鲁番攻破,卫内迁,后复,1514年再度被并。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朝退守嘉峪关。非不想为,而不能为。
也就是说,在明朝时期,大明王朝的版图内,是没有新疆,也就是西域的,当时的明朝只是占领了新疆很小的一部分,最后还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放弃了。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