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2020-10-15 02:31阅读(63)

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的结局是怎样的?:谢谢邀请!康熙十四子胤褆,皇位没有得到,还被囚禁十年,晚年解禁,虽然又被封王,但生活平淡,六十七岁终老。由于太子胤礽

1

谢谢邀请!康熙十四子胤褆,皇位没有得到,还被囚禁十年,晚年解禁,虽然又被封王,但生活平淡,六十七岁终老。

由于太子胤礽不争气,被康熙皇帝废了太子之位。没了太子,康熙皇帝又要目测太子的人选,在众多的皇子中,第十四阿哥胤褆在众阿哥中算得上佼佼者,其才华出众,在康熙的心目中是合适的人选,因此深得康熙皇帝的偏爱。胤褆也感到,他就是皇帝的继承人了。第四子胤禛也想这个位子,皇子们明争暗斗,康熙皇帝都看在眼里,就迟迟没有颁发确立太子的诏书。康熙皇帝驾崩时,胤褆还在边疆,当得到康熙帝驾崩的噩耗,赶紧返回京城,一到京城,四阿哥胤禛已经登基了,年号雍正。皇位被抢了,有什么办法?人家有传位圣旨?不过这里就有谣言了,说什么在皇帝驾崩后,圣旨被做了手脚,把“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第四子”,真的假的胤褆也说不清,反正不服,众臣齐呼万岁万万岁,你不吭声也不易发觉,这也到罢了,可胤褆就是不跪,胤禛就不高兴了,怎能不记在心里,只是政权未稳,不好杀他,就慢慢惩治他吧!先削了兵权,后又去了王位,雍正四年,被囚禁景山寿王陵。这是最后一次处罚,胤禛之所以没杀胤褆,是因为胤禛、胤褆是一母所生,母亲德妃求情,留胤褆一命。

乾隆二年,胤褆解禁,封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为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封多罗恂郡王。看来乾隆皇帝对他的这个叔叔还是不错的!尽管这样,人已到晚年了,平平淡淡过完了余生,乾隆二十年病故。享年六十七岁!

2

皇十四子胤禵,是诸多皇子中表现颇为出色的一个,同时也是康熙最宠爱的皇子之一。那么,康熙究竟有没有想过传位给胤禵,胤禵的结局如何呢?

(胤禵剧照)

胤禵和皇四子胤禛都是德妃乌雅氏所生,不过胤禵的童年可比胤禛幸福得多。

胤禛出生的时候,乌雅氏还只是个没有名分的宫女。

按清朝后宫的规矩,级别必须是妃以上的才有抚养皇子的资格,所以胤禛年幼时,便被指定给佟贵妃抚养,直到佟贵妃去世后,11岁的他才回到乌雅氏身边。

正因如此,胤禛与乌雅氏的母子关系非常冷淡。

胤禵比胤禛小10岁,到他出生的时候,乌雅氏凭着宠爱和育嗣之功,已经被封为德妃,有了养育皇子的资格,所以胤禵从小是在乌雅氏的抚养下长大的。

比起胤禛,胤禵自然得到了更多的母爱。

说起来,胤禵和胤禛虽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两人的性格却很不一样,因此康熙对他们的态度也不一样。

比如康熙三十七年第一册封皇子的时候,胤禛就因“为人轻率”未能与其他成年皇子一同封王。

康熙四十八年第二次册封皇子时,胤禛虽然被封雍亲王,康熙依然评价他“喜怒不定”。

可以说,在夺嫡之前,胤禛是爹不疼娘不爱,绝对不是诸皇子中最靓的那个仔。

(康熙剧照)

胤禵则大不一样。

他从小机智过人,才能出众,骑射本领更是居诸皇子之首。

皇九子胤禟曾评价说:“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正因如此,胤禵从小就得到了康熙的偏爱,不仅在年少时便多次随康熙出巡,而且在生活上也很得康熙的照顾。

康熙晚年,由于废掉太子胤礽之后,引发了成年皇子的夺嫡之争。

对于康熙来说,看着皇子们为了夺嫡,竟不顾手足之情,他的心里是非常悲凉的。

此后,参与夺嫡的皇长子胤禔,皇八子胤禩等都纷纷遭到了康熙的打压,但胤禵却得到了前所未有关爱和器重。

比如从康熙五十四年起,在康熙的恩准下,胤禵得到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权。

说白了,这是康熙给他的福利,也就是生活用具,一切吃食等,都可以从宫中支取。

支取官物的福利,康熙也曾给过其他皇子,不过时限一般都只有一年,唯有胤禵的福利一直延续到康熙驾崩才被取消。

不光生活上得到关爱,康熙在政务上也对他多有栽培。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

在得到拉藏汗的求援后,康熙封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命他前往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

胤禵的出征在康熙的安排下极为高调,其规格堪比天子出征。“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可见其送行仪式之隆重。

此外,胤禵所得的赏赐也是诸皇子中最多的一个,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康熙养在身边,甚至他的儿子在结婚时,虽然胤禵不是亲王,但康熙却破格给他的儿子以亲王长子的规格置办了婚礼。

胤禵的受宠和被器重,让朝中善于揣摩圣意的大臣们认定他就是康熙心仪的接班人。

因此当时的胤禵走到哪里,哪里的官员都对他特别殷勤。

就连胤禵也对康熙产生了一种错觉,认定太子之位,非己莫属。

胤禵在青海表现亦是可圈可点,在他的指挥下,准噶尔军团被清军打得一败涂地。

(胤禛剧照)

谁知,就在胤禵结束战斗,准备班师回朝时,康熙却驾崩了。

消息传来,胤禵悲痛不已。

不过,紧接着的消息却让胤禵如雷轰顶,原来那个最没有存在感的哥哥胤禛居然继承了皇位。

别说胤禵了,其他皇子和朝中大臣们对胤禛继位一事也都震惊不已。

就连胤禛母亲乌雅氏也对胤禛直言:“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

尽管不能服众,胤禛还是在隆科多的帮助下,顺利登上了帝位。

事情到了这一步,胤禵就算没有得偿所愿,好歹他哥哥做了皇帝,按说他的日子也该不算难过,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不仅被革职削爵,还被囚禁起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早在九子夺嫡时,胤禵便因和皇八子胤禩情投意合,成了八爷党里的中坚分子。

在康熙驾崩后,胤禵从千里之外的青海赶回来后,胤禛为示亲热主动上前去拉他的手。胤禵不仅不陪胤禛上演一段兄弟情深之戏,反而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执意不肯跪拜胤禛。

最后还是胤禩让他拜,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寂然而跪”。

本来继位就有着各种不利于胤禛的传言,现在胤禵又公然不服,这让胤禛对他颇为恼怒,只是当时皇权未稳,所以胤禛并没有表现出来。

结果到了雍正三年,在皇权稳固后,刻薄寡恩的胤禛便“磨刀霍霍”,对当年参与夺嫡的皇子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像皇八子胤禩等人的下场都十分凄惨。

至于胤禵,胤禛也再也不讲什么“兄弟情深”,直接把他囚禁起来。

说不准在胤禛看来,这是“亲兄弟明算账”,没毛病。

一直到胤禛去世,胤禵才被乾隆放出来。只是此时的胤禵已逾五十,人生的黄金年华早已不复存在。想到当年西征时意气风发的盛景,再想想多半已不在人世的手足,胤禵顿觉物是人非,不免泪流满面。

不过,虽然胤禵不服气。但是,要说康熙是想传位给他,还真不是。康熙很在乎儿子们的教育,希望儿子们出类拔萃。但是,若儿子们想当他的继承人,康熙必定会严厉打击,就像他对胤禩一样。由此可见,康熙其实一直就只是想让胤禵成为一个建功立业的大臣,从来没想过传位给他。只可惜胤禵不懂这个道理,一直在心中耿耿于怀,半生郁闷,是在可叹。

(参考史料:《清史稿》等)

3

雍正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定大局,之后除掉他的政敌老八。

而老十四胤禵虽然也是八王爷一党,却因为与雍正是一母同胞,最后虽然躲过一劫,但也落了个圈禁半生的下场。老八胤禩下场有多惨对于老八的才能,雍正在登基之后也多次称赞,甚至说在朝臣之中,无人能与老八相比。胤禩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有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胤禩较朕诸弟,颇有办事之才。从这其中也能看出雍正肯定不会轻饶了老八,一个能力卓越的政敌,既不能为己所用,那么就只能除掉。在雍正元年,雍正曾多次在诏书中责骂老八,并不断削减他的权力,还将他昔日的亲朋好友全部遣散。

之后雍正几乎是每隔一段时期就下诏责备老八,甚至在忌日这天,因为忙于写谕旨痛骂老八,没有时期去祭拜康熙。在雍正三年,雍正终于对老八下手了,他先是下旨痛斥老八想要,之后又将老八废为庶人,还派出兵马在老八府邸驻扎。这样做雍正还不放心,又派出四名侍卫跟随老八,以便于监视。在雍正四年,雍正下诏将老八圈禁于,并将他的名字改为“阿其那”,这在语言中代表着狗。之后雍正又罗列了老八四十余条罪名,并传视全国,就在这一年的九月,老八在宗人府病逝。

逃过一劫,但几乎被圈禁一生的老十四老十四虽然和雍正是一母同胞,但两人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相反的,老十四和老八关系极为密切,甚至对老八是言听计从。在雍正刚刚接到登基,下诏让老十四进京,见面之后,老十四却不向雍正下跪,这让雍正极为愤怒。此时老八从屋里走出,让老十四向雍正下跪,老十四这才下跪。后胤禩从账房中走出,\"向胤禵云,汝应下跪\",胤禵\"寂然无声而跪\"。从这也可以看出,老十四很是尊重老八,而这一点更让雍正愤怒,之后雍正让老十四去给康熙守陵,并派兵监视他的。

虽然封老十四为郡王,但也只是个虚名,既没有封号,也没有相应的俸禄。在雍正三年,在朝政大局彻底稳定之后,雍正立刻就对八王爷一党下手,此时老十四郡王爵位被削。在雍正四年,雍正又下令将老十四贬为庶人,并囚禁于康熙陵墓的宫殿内。后来在元年,被囚禁十多年的老十四终于被放了出来。老十四为何能逃过一劫老十四能逃过一劫,肯定与他和雍正是一母同胞有关。雍正也不想留下一个罔顾亲情,残害手足的名声,况且在雍正四年,八王爷已死,雍正也不敢那么快就将老十四害死。

在雍正稳定朝政之后,他就更没必要处死老十四了,因此他下令将老十四囚禁于康熙陵墓,原本打算就这么耗死老十四,却没想到老十四身体素质比他好多了,雍正死了,老十四都没死。可以说老十四能逃过一劫,与他的运气和他的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

4

康熙十四子胤禵可以用高开低走来概括他的一生,前半生风光无限,位极人臣,深受父皇康熙的宠爱,顺风顺水,后半生则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在康熙死后,雍正即位,他的这位四哥先是让他守皇陵,而后直接将他圈禁,过着囚徒一样的生活,直到他的侄儿乾隆即位后,他的境况才好转一些,恢复了他的自由之身,只是这个时候的胤禵已经是看尽人间沧桑,毫无斗志可言,一个行将枯木的老头子罢了。


胤禵其实是雍正最亲的人,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由于政见的不同,他们成了政治上的敌人,胤禵和八爷党走的非常亲近,也许是性格上投缘,也或许是政见相同,胤禵和八爷成了政治上的同盟者,互相支持,打击排斥不同党派,尤其是针对四爷胤禛。

八爷胤禵一直对皇储非常感兴趣,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彻底失势之后,更是表现出了对太子之位的渴望,胤禵虽然平时表现出一副谦谦君子,处事体贴细致,广结善缘的形象,但是胤禵这种行为表现的太过了,经常在大臣面前流露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很多大臣纷纷投靠他一党,这引起了康熙的不满,开始厌恶他,时不时的斥责他。

八爷的死党十四弟胤禵对此非常不满一次向父皇推荐八阿哥胤禩,说看相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没想到引起康熙勃然大怒,不仅斥责胤禵,还连累了胤禩被康熙猜忌,对其予以防范。


胤禵和八爷党的争储最终引起了康熙的警觉,随后的日子里康熙把目光关注到了四阿哥胤禛这位皇四子做事稳重,果敢刚毅,最为难得是对于皇位他没有表现出特别强烈的欲望,这反而让康熙更加看重他的人品。

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驾崩后,最终的继承人他选定了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雍正帝上台以后,开始清算之前的政敌,八爷党作为昔日雍正最大的政敌,被打击的最为严厉,流放的流放,降级的降级,总之没有手软, 对于这位亲胞弟胤禵,他也没有放过,先是让他守皇陵(实为软禁),雍正三年直接改为囚禁,整整过了十年的囚徒生活后,在乾隆登基后,念其可怜,将他特赦释放,恢复自由身,1755年六月,允禵去世,走完了他涤荡起伏的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请关注“一切都付笑谈中

5

康熙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原是夺储的热门人选落得半生囚禁的下场。他是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兄弟,在康熙驾崩后被急召回京奔丧,于不动声色中被解除兵权,失去倚靠。雍正登基后,为避名讳,除了自己和胤祥,其余诸兄弟皆改名,胤祯改名为允禵,因心有不甘时常同皇帝作对,在雍正三年被革去王爵,雍正四年被囚禁景山守皇陵,直到乾隆登基2年得以释放,乾隆20年病逝。

胤祯曾是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儿子,无论是去到烟雨江南还是巡视漠北塞外,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这个少年个性爽直、重情重义,同八阿哥胤禩交好,对一母同胞的四阿哥胤禛感情一般。推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胤禛有养母,从小不是一起生活的缘故,也有可能是生母德妃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两兄弟的个性南辕北辙,很难玩到一起去。

30岁时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手握军权却远离权力中枢,康熙的心理我们很难去猜测,到底是不希望宠爱的儿子卷入储君争夺中,还是为了让十四子得到历练更加出色呢? 胤祯不负众望,战功赫赫,一度成为八爷党手中的王牌。康熙驾崩,雍正上位,胤祯简直不敢相信为什么皇位没有落到自己身上。

胤祯被急召回京奔丧,这个阳谋不得不跳,否则就是不忠不孝。因为没有丝毫准备,轻易被卸下了兵权,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雍正为了巩固政权残害兄弟是出了名的,也怪康熙过于优秀,养儿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清朝晚期想要找到一个能够担负重任的皇子都没有,全都是稚子。

被幽禁至死的有大阿哥,二阿哥(废太子);被发配守皇陵的有三阿哥,十四阿哥;被削宗籍、幽禁折磨死去的八阿哥、九阿哥,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意思是猪狗一般。

重点说一下十四子允禵,被囚禁10几年,却熬死了雍正,得以在侄子乾隆初年重见天日,此时已是五十知天命了,在诸多严密监控之下估计也是寸步难行,又过了10年,当上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等等官职也就是应付一下,毕竟年过60,早已没了壮年时的意气风发,大展拳脚的想法。

允禵许是平心静气地迈到生命的终点,算是康熙皇帝儿子中较为长寿的一位,仅次于十二皇子允陶。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喜欢的朋友关注一下@晴空莽莽,顺手点个赞噢~

6

对于家里有皇位等着继承的皇帝来说,没儿子是件很可怕的事,只有一个儿子也不保险,广纳后宫可不仅仅是因为好色,还因为传承。但儿子多了也很让人头疼,例如康熙。

康熙的头四个儿子,全都未及序齿就夭折了,这给他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将生儿子视为政事之外的一大要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生子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活到成年的儿子足有20位。

在他晚年,众多阿哥为了储位人头打成猪脑,其中有9位能量较大,亲身下场撕了数番,史称“九子夺嫡”,是清朝最为惨烈的政治斗争,胜者成龙,败者轻则沦为闲散宗室,重则被剥夺姓氏及一切荣誉,死得不明不白。

而十四阿哥胤禵,是最为特殊的一位。为啥这么说?因为他是最后的大赢家胤禛唯一的同母弟,按理来说,他的立场应该天然的和胤禛一致,搭着胤禛的顺风车走向人生巅峰。

可他偏不。前期,胤禵跟着八阿哥胤禩走,是八爷党的重要成员,一直在和胤禛对着干,后期胤禩为康熙所厌弃,彻底失去了继位的资格,胤禵便走到台前,在胤禩及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的支持下继续与胤禛相争。

客观来说,胤禵也不是没有赢面。他智商很高,学什么都快,胤禟曾说“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胤禟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他能说出这种话,可见胤禵真的很聪明。

康熙对胤禵更是十分喜爱。举个例子,康熙会给一些儿子支取官物的符权,由大内供给其一家的食用物品,也就是康熙用私库补贴儿子。

诸子中享此殊遇者不只一人,但时间最长的则是胤禵,从康熙五十四年至六十一年,足足7年时间,如果不是康熙猝然驾崩,这种优待还将持续下去。

胤禵还有一个特点,重情重义。

康熙四十七年,原太子胤礽被废,康熙下诏让阿哥和大臣们推举新的太子,这明显是一种试探,八爷党却误以为机会来了,推举胤禩为太子,惹得康熙大怒,毫不留情地骂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胤礽”,将其锁拿治罪。

众人吓得噤若寒蝉,胤禵却挺身而出,跪奏说“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康熙十分愤怒,拔出刀来做出要砍胤禵的样子,被其他阿哥苦苦劝住。

但康熙当时生气,过后却很是欣赏胤禵对兄弟的情义,认为他表里如一,有赤子之心,对他更好了。

最令康熙骄傲自豪的,则是胤禵英武过人,愿为大清征战沙场。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胤禵主动请战,康熙龙颜大悦,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并封为大将军王,“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这是天子亲征的规格。

在此说明一点,“大将军王”并不是一个常规封号,大清仅此一位,历史上似乎也没有。由此可见康熙对胤禵有多么的重视。

康熙还特意降旨青海的蒙古王公,宣称“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这等于是给了胤禵如朕亲临的特权,胤禵及其拥护者极为振奋,在他们眼里,皇帝对胤禵如此特别,太子之位稳了。

因而他们根本无法接受康熙传位于四阿哥胤禛的事实,胤禵十分悲愤,见到同胞兄长后不愿下跪,还在康熙灵前质问胤禛。胤禩从账房中走出,让胤禵向胤禛下跪,胤禵这才跪了。

此举后来也成为胤禵的一大罪状,雍正说他不听自己的话,只听胤禛的话,“结党背君,公然无忌”。

那么胤禵的结局如何呢?这么说吧,比胤禩、胤禟好多了。

雍正坐稳皇位后,对八爷党进行清算,这也是因为胤禩、胤禟等人不安分,搞了一系列阴谋诡计,想要颠覆雍正的统治,还把雍正的儿子弘时拖下水。

这种事谁都忍不了,雍正出离愤怒,儿子也不要了,把头脑不清楚的弘时过继给胤禩,将这一党全都收拾了,胤禩、胤禟、弘时全被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胤禩和胤禟还被下到狱中,没多久就死了,死因成迷,有人说是被雍正弄死的。

胤禵没有参与这一次的行动,雍正对他看管很严,长期软禁于景陵(康熙陵寝)读书。他们的母亲乌雅氏去世后,雍正晋封胤禵为郡王,但未赐封号和给予俸银,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

雍正三年,胤禩等人事发后,胤禵也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贝子,雍正四年革去固山贝子,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乾隆继位后,给了胤禵自由,并逐步加封到多罗恂郡王,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等职,但此时胤禵年事已高,不可能再有多大的政治作为。

胤禵寿命挺长,活到了乾隆二十年,享年67岁。雍正对他还是念了兄弟之情,多年的软禁未尝不是一种保护,让他远离胤禩不再犯错,得以善终。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7

胤禵是康熙第十四子,与雍正皇帝胤禛是同母兄弟,在康熙执政晚年,他率军西征,保卫西藏和平做出了贡献。

但是胤禵与胤禛关系并不好,而是与胤禩关系很好,康熙四十七年时,康熙认为胤禩谋害太子胤礽时,胤禵挺身而出,说胤禩并无此心,他愿意担保,康熙为此要杀胤禵,但是被胤祺劝阻了。这件事后,康熙对胤禵的有情有义,心直口快,表里如一,非常赞赏,对胤禵宠爱有加。

可是雍正即位后,胤禵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被更名为允禵。并将他软禁在景陵读书,后来太后去世,雍正对他也越来越严酷了。

雍正三年,允禵被革去王爵,雍正四年,被囚禁于景山寿皇殿。乾隆即位后,才释放了允禵,第二年,被封为了奉恩辅国公,十年后,又封为多罗贝勒,不久又成为了多罗恂郡王,并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但年龄已大,也无所作为了。乾隆二十年,允禵去世了。

8

康熙对儿子们的喜爱,其实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早年康熙最喜爱的,肯定是太子胤礽,毕竟他是原配皇后赫舍里的独子。

伴随着儿子们逐渐长大,康熙发现三阿哥胤祉是个人才啊,文武双全,不光读书好,而且弓马骑射样样精通。

人到中年,康熙又发现,八阿哥胤禩,实在是一个聪明的好儿子。不光孝顺,而且左右逢源,人缘相当好,因此康熙这段时间又比较宠爱胤禩。

到了晚年的时候,康熙对十四阿哥胤禵,那是充满了希望。因为胤禵不光善于带兵打仗,而且正值壮年,曾经代替康熙出征西北。

可是喜欢了这么多儿子,却偏偏在弥留之际将皇位传给了最普通的四阿哥胤禛,这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在当时的人看来,晚年的康熙,如此喜爱十四阿哥胤禵,甚至封他为大将军王,带着二十万雄兵远征西北,显然是有传位的意思了。那么十四阿哥胤禵此后的境遇又是怎样呢?


胤禵回来奔丧,被雍正解除了一切职务和兵权。

很多人不解,胤禵手握二十万大军,为什么不反戈一击,进入中原和雍正争夺江山呢?其实这件事很难实行,为什么?因为他手里没有足够的粮草。

当时掌管粮草的,是陕甘总督年羹尧,而年羹尧早就已经倒向了雍正这一边,所以十四阿哥的脉门,被雍正拿得死死的。

父亲没了,儿子当然要回来奔丧,因此十四阿哥也没有管那么许多,带着亲兵就往回赶。为了早日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胤禵与家眷们兵分两路,自己加快速度进京。

可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胤禵非常不爽。雍正提前派人过来接胤禵,并且检查了胤禵的所有行李,这是在干嘛?接下来我们才知道。


检查完了胤禵,胤禵也没有发火,可是得知雍正的另外一路人马,把胤禵家眷们的行李也都统统搜查了一遍,这下子胤禵怒了。

雍正这么做显然有做贼心虚的可能,他是为了搜查胤禵是否有和康熙之间沟通的信件,看看这些信件里,有没有透露继承人的字样。

万一康熙提前写信给胤禵,让胤禵成为继承人,那雍正的大位岂不是会动摇了?因此雍正必须得查清楚。

等到胤禵到了京城以后,雍正首先将胤禵的所有职务和兵权都给罢免了,让他彻底成了个光杆司令,没有职权,那就没有实力跟雍正做斗争了。


胤禵被打发去给康熙守陵,雍正到死都没有原谅他。

搜查了胤禵也就算了,连他的那些小妾的行李也都被搜查了,胤禵气急败坏地赶到京城以后,不肯承认雍正这个在位的皇帝。

要不是当时八阿哥胤禩做了个和事佬,那胤禵非跟雍正打起来不可。因为胤禵大不敬,所以雍正不光扒光了他所有的职权,还把胤禵弄到康熙的景陵囚禁了起来,美其名曰读书。

胤禵和胤禛,这是一对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所以雍正对胤禵的态度,和其他皇子是不一样的。当然了,由于康熙的喜爱,也使得雍正对胤禵更加提防。

胤禵被囚禁在景陵后,其实也不甘寂寞,他暗中和八阿哥胤禩联络,开始散播雍正篡位夺权的故事,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那些故事,其实就是这么来的,毕竟宫闱之事,只有他们这些高层才真正了解。


当时雍正将康熙的梓宫运到了景陵安葬,胤禵也就被留在了附近的汤泉,不让他回京城来,而且还派了人马看管胤禵,相当于是软禁了。

在他们的亲生母亲去世以后,雍正感念一母同胞的情谊,所以给胤禵加封为郡王,可是依旧没有还他自由。

雍正三年,大清洗的活动开始了,雍正开始疯狂打击报复那些夺嫡的兄弟们。八阿哥胤禩被抄家了,胤禵也好不到哪儿去,被夺去了郡王头衔,此后更是被押回京城,囚禁在了景山寿皇殿中。一直到雍正死,胤禵都没有被释放。


胤禵的大好年华,都在囚禁中度过了。

胤禵是康熙晚年最欣赏的皇子,他能征善战,而且非常年轻,出兵西北回来的时候,他35岁,正值壮年。这样的皇子继承皇位,大清朝才可能有希望。

反观雍正,当时已经45岁了,就算继承了皇位,其实也做不了几年皇帝。因此选择胤禵的可能性会更大。

可惜胤禵35岁以后,便开始了自己被囚禁的生涯。雍正在位13年,他也就被囚禁了13年。此后雍正的儿子乾隆上来,虽然释放了胤禵,却依旧对他有所提防,他始终无法获得自由,这个时候他已经48岁了。

等到乾隆十三年的时候,胤禵已经61岁,这个时候的他被乾隆册封为多罗恂郡王,可惜胤禵最辉煌的时光已经过去,就算成了郡王,也没有多大作为了。

一直到乾隆二十年,68岁的胤禵才离开人世,和他那几个哥哥比起来,他也算是善终了。只是一辈子没有完成自己的理想。


总结:胤禵的年龄是最适合登基的。

胤禵比雍正小了整整10岁,如果那个时候他能够登基称帝,那么他还能做33年的皇帝。这对大清朝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得亏雍正的儿子乾隆,年轻的时候还算靠谱,所以大清朝才没有在那个时候衰败。雍正只做了13年皇帝,这风险实在是太高了,45岁开始做皇帝的雍正,其实随时都有驾崩的可能。一旦英年早逝,那么大清将会再次混乱。

我认为康熙在考量继承人的时候,肯定会把年龄考虑进去。岁数太大的,真的不适合继承皇位,早逝的风险太高。而35岁的胤禵,正值当年!

参考资料:《清史稿》

9

  今天小编要讲的是清朝参与九子夺嫡的一个人,是我们雍正的一母同胞兄弟。说到这大家应该都知道是谁了吧。就是我们的康熙帝的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说起十四阿哥相信大家最好奇的就是他和雍正的关系以及为什么会夺嫡失败这两件事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胤禵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出生,生母是德妃乌雅氏。原名叫胤祯。从小就聪明过人,才能出众。康熙非常的喜爱他。在少年时代就常常跟父亲出巡,在平时也受到一些特殊优待。而十四阿哥个性直爽,重情重义,从小就与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八阿哥关系良好。

  在康熙十七年九月的时候,因为太子被废事件康熙帝怒斥八阿哥意图谋害太子时,十四阿哥挺身而出为八阿哥做担保,一时之间康熙非常的愤怒,想要拿刀责罚十四阿哥,五阿哥连忙跪抱住康熙帝,其他皇子都上前恳求,康熙的怒气才有所缓和,最后十四阿哥被打了二十大板,行走艰难。但是因为此事,当康熙不再那么生气的时候想到十四阿哥如此重情重义,并且心直口快,表里如一,更加的宠爱他。十四阿哥西征的时候,康熙不仅赏赐给他10万两银子,还将几个儿子时常带在身边。当时的十四阿哥虽然年龄小,只是个贝子,但是他所受到的待遇和几个亲王哥哥没有区别,当时康熙对十四阿哥的赏赐,兄弟中无人能比。而大家最好奇的应该就是雍正和十四阿哥这两个亲兄弟为何会如此不和,最后针锋相对吧。

  首先原因就是四阿哥出生的时候,自己的生母地位不高,因此交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在当时交给了别的人抚养,如果想要见生母,都需要经过皇上的批准。到十四阿哥出生的时候生母已经有了地位,养在自己的身边,生母对这个孩子投入了太多的爱,对于一直寄养在别的地方的四阿哥,生母并没有疼爱过他。所以两兄弟之间也是有嫉妒的成分在的。即使是亲兄弟,但是不一起长大也没什么感情。而且四阿哥天性冷淡沉稳刚毅,不合群,人称冷面王。十四阿哥性子豪爽。两人的性格如此大的差距,也玩不到一起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谁不想做皇帝,十四阿哥自然也想做皇帝,他知道四阿哥,十三阿哥这两个人在一起必然是附庸四阿哥成为皇帝的,他如果帮助四阿哥,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储位。

  而八阿哥又和自己交好,在朝中声望很高,在废太子事件令康熙帝厌恶,所以说加入八阿哥自己成为皇帝的可能性大,而且八阿哥也是觉得自己不行了,才会拉拢十四阿哥。权衡利弊怎么说也不会跟着和自己关系不好的亲哥哥四阿哥了。在二废太子事件后,几个兄弟争夺地位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四阿哥党和八阿哥党开始各自结党营私,拉拢朝中势力,斗的如火如荼。十四阿哥因为性子直爽,直接明目张胆的加入到八阿哥的阵营,这件事令康熙帝不满。后来,康熙命十四阿哥为抚远将军,在前线打仗,当时的十四阿哥手握兵权,不可小觑,朝中的大臣也非常看好十四阿哥。自从十四阿哥当上抚远大将军后认为康熙对自己十分喜爱,更加的觊觎天子之位,认为自己很有把握拿到帝位。虽然当时远在边疆,但是十四阿哥从不间断的时刻关注皇宫的消息,和八阿哥里应外合,互通消息。

  然而,虽然他平定战乱战功赫赫,可是康熙却一次次的把他支走,远离朝廷。在1722年,康熙驾崩,立四阿哥胤禛为帝。当十四阿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迟迟不敢相信,这对于一直胜券在握的十四阿哥简直是个天大的噩耗。当时的朝野之中对于这件事也是持质疑态度,因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康熙对十四阿哥的宠爱。雍正登基后,将十四阿哥召回京城奔丧,不动声色的解除了十四阿哥的兵权。这个时候的十四阿哥回去就是落入了雍正的手里,不回去造反就是不忠不孝。最后十四阿哥还是回去了,但是心里憋气,就是不服。一直孩子气的抵抗雍正,雍正起初一直忍让,后来怒了,在雍正三年直接革去王爵,降为贝子。

  雍正四年又削去了贝子的身份,囚禁在景山寿皇陵,在乾隆二年被释放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为多罗贝勒,十三年封为多罗恂郡王。在乾隆二十年病死,享年六十七岁。雍正在登基之后,将所有人杀得杀,治罪的治罪,为什么对自己的亲弟弟一再的忍让呢?其实原因也就两点,第一点就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血肉亲情。而且自己已经当上皇帝,所以说只是将十四阿哥囚禁起来。第二点就是因为自己的生母德妃,德妃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因此向雍正求情,雍正看在自己母亲的面子上也不能做的太绝。以上就是关于十四阿哥的故事。喜欢的可以点点关注,小编日后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历史故事。

10

康熙虽然喜欢十四爷,只是想把十四爷培养成建功立业的大臣,并不想传位十四阿哥,传给了四阿哥。四爷登基后,夺了十四爷兵权,削蕃为爵,囚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