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二战美国被宣战后,美国依然有观察战场变化再决定作战吗?

二战美国被宣战后,美国依然有观察战场变化再决定作战吗?

2020-10-13 11:02阅读(61)

二战美国被宣战后,美国依然有观察战场变化再决定作战吗?:这个当然是的呀,美国在二战参战以后,肯定是要根据战场的形势来调整自己的作战重点,甚至是是否继续

1

这个当然是的呀,美国在二战参战以后,肯定是要根据战场的形势来调整自己的作战重点,甚至是是否继续作战。

巴丹半岛虽然最后被日军攻陷,但是长时间的坚守也是拖住了日军的脚步,也使美国高层对于亚太战场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

美国一开始的政策是先欧后亚,这才有了麦克阿瑟困守巴丹半岛,但是麦克阿瑟是一个十分善于炒作自己的将军,困守巴丹使麦克阿瑟成了美国人的英雄,而在舆论的压力下,美国开始对亚洲战场也投入一定的力量,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北非以及后来的意大利战役其实是以英国地中海战略为指导的,英国人是想通过从南欧进军中欧,抢先占领中东欧,封锁苏联进入中欧的道路,应该说这手可以说是非常老辣的一手,但是美国人对于恢复英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并不感兴趣,已经迫使意大利推出战争就可以了,还是在法国登陆能够更快的打败德国。

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变化来改变之前的作战计划是正常的,这就是抓住战机。作战计划制定出来的确是要认真执行,但是计划就是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任何计划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去,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就像美国人参战以后,一开始主张直接在法国登陆,但是经过英国人在迪厄普登陆的失败,美国人马上明白了,现在在法国登陆是鸡蛋碰石头,于是改在北非作战,但是美国人也和英国人说好了,打完隆美尔就要在法国登陆,但是在北非战役结束以后,艾森豪威尔发觉意大利已经是摇摇欲坠,于是马上改变了原定的计划,首先进攻意大利本土迫使意大利推出战争,这些都改变了原定的作战计划。

美军夺取雷马根大桥可以说是给了希特勒沉重的一击,为了夺回雷马根大桥,连V2都用上了。

同样的事情,在美军强渡莱茵河的时候表现的最明显,美军在夺取了雷马根大桥以后,马上开始向这个一开始没有在计划之列的桥头堡增派兵力,美国人一开始没有想要这座桥是因为地形不利,夺取雷马根大桥纯粹是碰运气碰上的,当时美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利马上要扩大这个桥头堡,但是他的上级没有同意,理由是这座桥不在作战计划之内,这理由把布莱德利给气坏了。于是,布莱德利越级上告,直接找了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马上调整把雷马根大桥作为一个进攻的桥头堡,这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战计划的典型案例。

图片来自网络。

2

当然不是,美国在被日本宣战后第二天就对日宣战了。虽然作战行动具体实施没那么快,但决定作战的时间是很快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航空兵空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珍珠港,同时日本对美国宣战。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美国广播电台反复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

当然美国的宣战也不是冲动之下做出的。二战初期,美国虽然没有参战,但他对英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并对日本进行了石油封锁和禁运。这实际上已经是站在了德国和日本的对立面,只是美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直接参战罢了。而日本的偷袭只是加快了其下定决心的过程,所以只是珍珠港被偷袭的四个月后,美国就派出轰炸机轰炸了日本本地,6个月后就发动了著名的中途岛大海战,重创了日本海军。因此美国在被宣战前就已经站好了队,做好了参战的准备,在被宣战后立即行动,进行作战。

3

这个国家从来在战略上都是有政府及民营战略机构(学者专家)在任何形势发生变化时,作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社情民意各项情报的收集、分析、预判及国家反应的战略计划,综合一个总体未雨绸缪的战略应变和反应方案,常常总统桌上有了A、B、C、D、E计划,届时依情捣从中拿对应的方案即可。

所以当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时,当夜国会就通过了宣战令,美军拎起18磅大锤直接将日本砸了个稀巴烂。德意向美宣战,美军又拎重磅锤一举砸碎了德寇。

你以为他是临时决定的吗?想,细想。

不打无准备之战,他是完完全全诠释了典范。

4

是的,美在一直持观望态度制造出参战的理由后再出手

5

1939年的9月1日,德军集结了大量兵力对波兰发起了侵略进攻,由于波兰军队武器装备和战术指挥的落后,屡战屡败。没多久,波兰沦陷,与此同时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时隔数月,在德国攻占丹麦、荷兰等国后发起了对法国的进攻,次年六月,法国投降。

此时的欧洲也就只剩下了英国未受到德国的陆军入侵,但当时的德军不断对英国本土发动空袭与海上封锁,英国奋力抵抗,真可谓是背水一战。

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这里好像少了个国家,没错,就是美国。我们印象中的英美不应该是步调一致的吗?可是为何在法国沦陷、英国即将灭亡的生死关头仍不出手相助,而是保持中立直到1941年末日军偷袭了珍珠港后才对法西斯势力宣战,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没有偷袭珍珠港,美国还会参加二战吗?

先来看下当时的美国国情

1929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并且迅速席卷了全球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场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这期间有数百万的学生辍学,数以万计的民众失业,严重缺乏食物与生活用品,很多人也因为无法忍受而选择了自杀。

好在1933年随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情况得到好转,但直到1939年才取得决定性的成功,而这时,二战已经爆发。

刚走出金融危机的美国自然不愿意进入战争的泥潭,相反,可以通过贩卖军火获得更多的金钱,促使国内工业的发展。

其次未做好战争准备

二战之前的美国军事实力并不强。拿美国的陆军来说,只有十三万人,编成了四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一个后备师,此外坦克仅有四百辆,要单纯按照人数评估,排名在世界第十七位,甚至弱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

其次就是海军,其海军在总吨位上在当时和英国并列世界第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美国通过了卡尔文森法案,之后才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充海军。

所以说,当时的美国并没有做好迎接战争的准备。

再者本土远离主战场

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时,就可以发现,美国位于北美洲,东部有大西洋,西部有太平洋。而当时的主战场在欧洲大陆,同时东方的日本深陷中国。

再加上当时并没有什么远程武器,跨海作战主要还是依靠战舰,加之当时德国还没有航空母舰,这样对美国就没有空中威胁(当时的飞机不可能独立跨洋作战),而且当时德国的海军基本被英国牵扯着,根本没有跨洋作战的能力。

因此远离主战场(偷袭珍珠港之前)的美国并不是很担心。

最后人民反战情绪高

在金融危机后、珍珠港事件前,美国的父母们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去参军的,因为都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去送死,这点不像当时的英法,全民兵役。

因此当时美国要是参战,罗斯福就要立即征兵,而且当时来说也不是卫国战争。这样就得不到普通民众的认可,所以短时间内大量的征兵也就变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甚至其自身还会遭到国会的弹劾。

所以说,假如日军没有偷袭珍珠港,可能美国会继续延迟参战,但最终还是要参与进来,毕竟美国与日德还是有着很多的利益冲突的。

6

我是雪松:二战初美国即给英国及苏联,中国战争援助,美国太平洋舰队封锁了日本海上运输线,如此日本不得不对美国开战,袭击珍珠港 。后来就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同时开辟两个战场—对日对德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