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步兵战车只能防御机枪和机关炮吗,在战场上是不是就是消耗品?

步兵战车只能防御机枪和机关炮吗,在战场上是不是就是消耗品?

2020-10-12 19:01阅读(62)

步兵战车只能防御机枪和机关炮吗,在战场上是不是就是消耗品?:步战车它本身就只是为了防御大口径机枪乃至机炮而存在的...它打出生开始就没想着去扛反坦克炮...

1

步战车它本身就只是为了防御大口径机枪乃至机炮而存在的...它打出生开始就没想着去扛反坦克炮...所以这和步战车是不是消耗品没关系。 按照这样的逻辑,一切军事装备都是消耗品...

由于步战车的出现是基于装甲运兵车缺乏足够的火力和装甲,因此而衍生的一款能协同坦克共同投入一线作战的车辆,因此它除了有基本的运兵能力,火力和装甲相较装甲运兵车有很大提升。虽然不如主战坦克那么猛,但它的武器搭载很有弹性,从大口径低膛压火炮、炮射导弹、反坦克导弹到中小口径机炮再到通用机枪,步战车的武器多样化且灵活,在支援步兵方面甚至比坦克还给力

再者,步战车的花样也很多。有轻型轮式的,只能防护大口径机枪,但也有基于坦克底盘的超重型IFV,比如以色列雌虎或者毛子T15,他们的防护能力不输给主战坦克

2

工业时代的战争没有什么不是消耗品,更不存在能一招鲜杀通天的武器。步兵战车防御力虽然达不到主战坦克的标准,但也足够称得上是战场前沿最“硬”的东西之一了。

有些人存在一个误区,喜欢把武器单独拿出来评价优劣,这样就常常会出现某些啼笑皆非的论点,比如“坦克要淘汰了,反正挡不住导弹”、“步兵战车又脆又薄,没啥大用”,这都是以点概面的典型。

坦克的事儿我们这回不谈,就说步兵战车的防御力。实际上许多装甲车的纸面数据确实不高,但那也不是随便什么机枪、机炮就能欺负的。在穿甲方面,口径、弹种、距离、角度因素都相当重要,此刻A-10的“复仇者”能打穿的装甲,换一款链炮或换一个条件就未见能行。炮弹是不是穿甲弹?是什么穿甲弹?弹头接触倾角是多大?炮弹是多远打来的?可能任一数值发生变化,都足以令穿甲结果发生变化。

步兵战车从来不敢说防御主战坦克的脱穿,但是在防御大口径机枪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且大多数步兵战车都达到了轻型坦克的同类防护水准。

以中国抗战发生的事迹为例,淞沪会战时,鬼子“坦克军神”西住小次郎率领一辆“89式中战车”冲锋,遭遇了中国军人的殊死抵抗,大量步枪、马克沁火力射向这辆又脆又薄的坦克,将坦克表面打得坑坑洼洼,但1300个弹着没一个将之打穿。

“89式中战车”的装甲很强?这种鬼子的破车堪称二战最差坦克之一,总重不过13吨,装甲数据为:前17mm,侧后15mm,顶10mm,底5mm,材料为表面渗碳工艺镍铬钢装甲。

现代的步兵战车数据比89中战强得多,如美国“布雷德利”步兵战车重23吨,车体为铝合金焊接,拥有多层带间隙复合装甲,其中首上和顶甲为铝合金,前部挂有9.52mm钢板,首下为钢装甲,侧面为铝合金+间隙装甲的复合结构;间隙装甲分为5层,共厚152mm,此外还加装了爆炸反应装甲,足以抵挡普通HEAT的攻击,基本免疫14.5mm苏式大口径机枪的射击,远距离也可一定程度抵挡住机关炮的射击。

在真正的战场上,许多装甲车都有被击穿的案例,但击穿有时候不代表伤害,就如同钢盔,钢盔并不为防御子弹设计,但确实有许多人依靠钢盔活了下来。步兵战车是战场上士兵的火力支持与运输平台,它确实能顶住不少子弹、炮弹,还能发挥出强大的火力,这就够了,总比裸身冲锋要强。

实际上,尽管步兵战车对机关炮不免疫,但真打起来得势的往往是更灵活的步战,毕竟它们的任务是战场上的多面手,既要辅助步兵作战,又可跟随掩护主战坦克,对付藏头露尾的目标最是拿手,如果遭遇到有威胁的火力,也只需要让坦克上去捞一炮就行了。

总而言之,在谈论一款武器是否够格的时候,我们最好思考下有什么东西能取代它,否则无论再多的“克星”,它的生存率再差,人们也必须藉由那些割舍不掉的优点来使用它。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要清楚步兵战车的定位。

以苏联为例,二战期间苏军没有装备履带式运输车,导致协同坦克作战的步兵伤亡惨重。

这些步兵只能乘坐无防御能力的卡车,甚至坐在坦克顶上到最前线,一发榴弹炮在头顶爆炸,就可以炸死几十人。

同时,即便一个游击队员用冲锋枪胡乱扫射,也可以打死一堆人。

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开始仿造美国的履带式运兵车,制造出一些类似的东西。


这些履带式运兵车,本来也只是抵抗炮弹破片和子弹的,连机关炮也不能抵挡。

在当时来说,这已经足够,他们是所谓的战场出租车,可以说是消耗品。

然而,各国有发现了轻型坦克的问题。

二战各国都有轻型坦克,主要用于侦察、巡逻、掩护等任务,是主战坦克的帮手。

在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二战,轻型坦克对于敌人步兵也是绝对致命的,必要时候可以挑大梁。


随着二战结束以后坦克开始重型化,以及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轻型坦克的意义逐步减弱了。

当时苏联人认为,制造专业轻型坦克的意义已经不大,还不如将履带式运兵车进行改造,安装上轻型坦克的炮塔。

这样一来,不但减少了轻型坦克的设计和装备,也大大减少了后勤维护。


自然,轻型坦克的防御力较强,然而在当时反坦克武器的打击下,其实轻型坦克比步兵战车也强不了多少。

所以,轻型坦克逐步消失,步兵战车就开始成为主力了。

美国的调查认为,步兵战车可以应付战场上百分之八十五的攻击,这已经足够了,毕竟它只是辅助坦克作战,不需要顶在最前面。

4

一切武器都是消耗品,没有一种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存在。

同时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任何武器都是一种妥协的存在,没有完美的武器。

这点在步兵战车上其实就表现得特别明显了。

以美军为例,通常现在的情况下是M1坦克配合M2步兵战车进行统一配合的行动。

这样在M1坦克无法到达的位置们可以让步兵战车中的士兵尽快到达,或者是在需要在坦克周围进行警戒或步坦协同进攻的时候,步兵也可以尽快的到达坦克周围。

这样的任务其实可以采取我们之前的土办法例如:

或者:

再不济可以让士兵在越野吉普车里面和坦克一起协同行动。

但问题来了,无论是趴在坦克上还是做在卡车上甚至是在吉普车上的士兵,在面对坦克编队所处理的战场上,防护力都是不足的。

所以就有了装甲的步兵战车。

渐渐的,由于防护需求的提高,薄钢板装甲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露天的开放式车体也不够用的了,于是渐渐的就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装甲厚度的现代步兵战车了。


但是——做人嘛要知足!

已经给你们装了足够多的装甲了,能扛住一般的枪炮了,这件事对于步兵就基本上够了。

如果步兵战车的装甲太厚,就意味着要有更大的发动机、更高的耗油量以及更高的费用,最后换回来的则是更少的载员能力。这就有点不划算了。


所以目前世界上也就是以色列搞出来了一个介于坦克和步兵战车之间的东西——梅卡瓦战车

在这里面除了坦克乘员外还能额外再搭载6名士兵。

但这件事吧,也就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了。

士兵的展开,需要梅卡瓦坦克停车,这样就将自己“更贵”的武器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火力范围之内。而且早期设计的梅卡瓦由于车体大小和发动机功率的原因也只能安装105mm火炮,就直接削弱了火力。

到最后更贵的(几乎贵了一倍)的梅卡瓦3、4才真正解决了火力问题。

但——与此同时,以色列就又整出了一堆

梅卡瓦的步兵战车。


所以说来回折腾个什么啊!


说会步兵战车,这东西能挡住机器扫射和炮弹破片就够了,剩下的事情坦克去解决。

5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步战车未出现以前,步坦协同是步兵躲在坦克后面,让坦克打头阵,起到防护作用的。从实战来看,即使相对缓慢的坦克对歩兵也要小跑跟上。而且坦克为了掩护步兵,自己冲锋陷阵的锐不可挡的豪迈气概早已荡然无存了。还有行动迟缓的坦克极易成为反坦克武器的活靶子!为了有效解决这个矛盾。德军别出心裁的研发了履带式铰接运兵车,乘员四名,并携带大量弹药。这个看似累赘的大尾巴即是步战车的雏形。世界比较有名的步战车有布雷德利,前苏联的B系列,美系M113等。其功能是将暴露在战场弹雨下的步兵提供最有效的防护。而且从而诞生了装甲侦察兵或装甲骑兵连的建制。今天看来,步战车的战场用途远远超出了掩护步兵突击的传统手段。它已逐渐演变成与坦克,直升机相互配合的轻型地面突击力量。无论是履带式还是轮战,都可以独立遂行对敌突击作战。成为快速反应部队的尖刀和利刃。它可以对战场广袤地域实施大纵深穿插和战术分割。机动性远远超过坦克数倍。当然它的防护力较弱,不宜同敌重火力交手,但它的远程投送能力却比直升机垂直投送要高效的多。任何武器在战场上都是消耗品,但步战车可以保证百分之八十的步兵安全遇过生死线,即使被消耗掉,从战略角度来看,也是非常值得的!就聊到这里吧。感谢广大军迷的支持!谢谢大家了。后会有期!

6

陆战除了武直、坦克、榴弹炮、火箭炮等主战装备以外,恐怕就要算步战车了,战后步战车成了各国陆军大力发展,且必备的主战装备

原因除了步战车拥有比装甲输送车更强的防护装甲,拥有一定的自卫甚至是主动进攻能力,比如苏俄装备的BMP-3步战车,车载武器就有1门2A70型100mm火炮、1门2A72型30mm双链供弹机关炮,以及3挺7.62mm有效射程1500米的机枪,堪称“超豪华”的武器系统配置。

此外,BMP-3步兵战车由于配有100mm射程4公里的9M117型半自动激光驾束制导的炮射导弹,因此,具备了与当今任何主战坦克在战场上相抗衡的实力。

自重将近20吨的BMP-3步兵战车,武器配置“超豪华”,带来的就是作战能力的强悍,协同T-72/80/90等主战坦克作战,可利用其较强的车载武器系统实施火力压制,掩护步兵下车作战;也可独立用于山地作战等,在残酷的车臣巷战,事实上已经证明了BMP-3步战车的实战价值。

步战车,其车体装甲的防护能力,一般也就能抵御12.7/14.5mm重机枪的打击,防护能力稍强的也能防止20/23/25mm等机关炮的打击,但却很难防御30mm配配穿甲弹机关炮的打击,这已经是军迷所掌握的军事常识了。

毕竟步战车不是坦克,攻城拔寨打斗阵,与对手的坦克大战,是己方的坦克的任务,步战车可视为就是加强了防护能力,同时提高了火力打击能力的装甲运兵车,事实上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因此,步战车毕竟不是坦克,要拥有非常厚重的装甲,一般也就装备1门25/30mm机关炮,像苏俄这般拥有1门100mm火炮、1门30mm机关炮和3挺7.62mm机枪的BMP-3步兵战车,在全球都是非常罕见的,是个特殊的案例。

步战车能防12.7/14.5mm重机枪以及20/23/25mm等机关炮打击,其防御能力已经是不错了,不要指望步战车防御水平能达到哪怕是轻型坦克的能力

理论上任何军事装备都是易耗品,如同单位的空调、电脑、复印机等价值数千元的设备,都是作为固定资产统计的,但也都是易耗品。

作为固定资产每年都是有折旧的,到了一定的年限,哪怕上述固定资产还在使用,但已经是没有价值了,因为资产已经被折旧到了零。

战争爆发时,作为步兵的主要参战工具,军队所拥有的步战车,是非常容易被空中轰炸,被地面埋设的地雷、反坦克导弹、榴弹炮等摧毁。

因为步战车价值比坦克低,便于大量制造装备,是战场上的易耗品,因此,军队都保有远超坦克的步战车和装甲输送车以及军用越野卡车,目的是用来输送参战的官兵,随同坦克作战,且都做好了步战车等被大量摧毁的准备

7

武器装备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就是消耗品,需要一个国家调动国内各方资源去维持它的战备状态。

并非所有的步兵战车都只能抵挡小口径武器的打击,只能说目前已知的型号中大部分是如此,这并非是设计缺陷,而是考虑到战场的实际需求。

首先就应该搞清楚步兵战车的作用。步兵战车在实际中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发生大战的时候,搭载步兵伴随坦克部队作战,遇到敌方步兵时放出己方步兵消除隐患,同时用自身携带的机枪、机炮等武器打击敌方步兵和轻装甲目标,个别也会携带反坦克导弹执行反坦克作战,不过这种任务在有坦克或者直升机的时候,步兵战车还是不要随便冒险。

但是大战毕竟不是天天有,步兵战场在日常的任务中,除了常规的训练等,真正执行的任务还是一些低烈度的巡逻等任务,例如维和部队就大量装备装甲车,面对的威胁也只是一些轻武器。

从以上任务中来看,步兵战车并不需要建造得和坦克一样笨重坚固,它并不需要和对方的重火力硬磕,反倒是需要高机动和经济性,因此用更少的资源打造足以满足作战需求的步兵战车,就是一个折中的方案,这样使用成本也比重甲的坦克便宜,从战略层面来说是最优的选择。

防护力如坦克的步兵战车同样存在,例如以色列就自行改造了阿奇扎里特步兵战车,这种战车的防护力已经和早期主战坦克相差无几。但它的存在只是个例,是为了满足以色列保护宝贵人员的军事需求,归根到底仍然是一种消耗装备,只不过生存能力更高而已。

8

步兵战车型号不同,防御能力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以美国的布莱德利步战车为例,其正面装甲最多只能抵挡12.7或华约普遍使用的14.5毫米重机枪的正面设计,以及抵御在较远地方飞来的155重型榴弹炮的破片。

用美国大兵的话说,在战场上驾驶这种战车,无异于在“裸奔”。因为基本上敌方机械化部队都配备有大量小口径机炮,即使是布莱德利的正面装甲,也可以轻松被击穿。

德国造的“拳击手”战车,防御性能就出色多了,车体由全焊接轧制钢装甲构成,钢装甲上部还加装了防震螺栓固定的AMAP复合装甲,车内乘员舱完全被AMMNPL防剥落层衬垫所覆盖,能够抵御穿甲后弹片的袭击。

“拳击手”的车体装甲达到STANAG 4569第4级标准,可以阻挡从任何方向射来的14.5毫米穿甲弹;加装附加装甲的话,防护标准可达到STANAG 4569第6级标准以上,车体正面能够防御30毫米穿甲弹射击。

乘员舱防雷座椅与车内地板分离,则可以防止地雷和简易炸弹袭击;而“拳击手”车体的顶部装甲可以承受炮弹碎片和一定量的顶部攻击武器、如攻顶反坦克导弹配备的高爆反坦克战斗部打击。

更叫人称道的是,“拳击手”还可以配备反应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而瑞士“食人鱼”5轮式步兵战车,防护性能也非常优越,加装了复合模块装甲,正面可以抵御30毫米穿甲弹,其它各面可以防御25毫米穿甲弹攻击。

这样一来,我们对战车的防御性能就不能不刮目相看,就不仅仅像有人说的,只能防御机枪和机关炮。

但是,战车重量不能比坦克重,(拳击手战车空重24吨,食人鱼30吨)再好的防御性能,也无法超越5、60吨重的坦克。

在现代战争中,不要说战车,坦克也已经成为消耗品。

说到坦克,很多人都会想到伊拉克的死亡公路。在海湾战争中,有1400辆伊拉克车辆被摧毁于高速公路上,伊拉克精锐的共和国卫队的数百辆坦克被石眼航空子母弹瞬间炸成零件。

美制的石眼航空子母弹,内装247枚双用途子母弹,每枚子弹重0.63公斤,在150米高度投掷时可杀伤5000平方米内的目标。

因此很多军事专家惊呼坦克时代结束了,未来战争中,坦克完全成为消耗品,只能任人宰割。坦克如此,更何况战车?

平心而论,现代战争形式已经改变,掌握制空权,向对方军事、战略目标发动外科手术式的打击,直至摧毁对方的战争能力,摧垮对方意志,是战争的主要形式。

在这个阶段,无论投入多少坦克和战车,都是如泥牛入海,没有任何意义,只能做牺牲品和消耗品,因为任何一种坦克都经不起大口径穿甲弹打击,坦克的装甲升级速度,永远赶不上穿甲弹的研发速度。

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就如此弱势,战车就更无助了,任你机动性再好,能逃得过制导炸弹袭击,做梦去吧。

但是虽然坦克和战车那么可怜,各国依旧非常重视,没有放慢研制的步伐,这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无用的时候。

首先大规模的冲突越来越少,类似于土耳其跟库尔德武装、胡塞武装跟政府军、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样的局部冲突越来越常见。这类冲突的特点就是区域小,地形复杂,重武器很难发挥作用,战争武器使用也在一个可控范围。

其次,即使是大规模战争,如伊拉克战争,战争目的如果是征服这个国家,推翻该国政权,最后一定会出动地面部队,短兵相接的战斗就可能发生,甚至还会开展阵地战和巷战。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坦克,战车也会派上用场,有了用武之地,甚至唱起主角。

战车很多是轮式的,重量轻,便于飞机空运和投放,坦克空运起来就麻烦得多。

战车的车轮设计,让它提速更快,机动性更强。

除此之外,战车的速度也是坦克无法比肩的。

以德国拳击手战车为例,“拳击手”动力单元使用一台MTU 8V199 TE20柴油发动机,功率720马力,采用艾里逊HD4070全自动变速箱,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拥有全8×8驱动,最大公路时速达103公里/小时,(比时速最快的坦克还快20公里)最大行程1100公里(坦克行程350到400公里)。

而且步兵战车还能涉水,1.5米深的水,对它来说不在话下。有的步兵战车在进行密封处理之后,还能在水上漂浮起来。

战车还有一个比坦克好的地方,就是维修方便。

在战场上难免发生意外,如果是坦克的履带发生断裂,维修起来非常耗时。而战车在车轮放气后还能行驶80公里以上。必要的时候,只需要换一个车轮就能继续执行任务。

在实战中,战车表现不俗,可圈可点。

在沙漠军刀行动中,美军两辆布莱德利战车用配备的武器击毁了五辆共和国卫队的T-72主战坦克。

在另一次军事行动中,装甲骑兵2营E连的布莱德利总共击毁了28辆伊拉克坦克、16辆各型战车、30多辆运输卡车。由此可见,战车还是有不少长处的,并非一无是处,只能作为牺牲品。

所以各国并没有放弃战车生产和装备,战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被淘汰。

9

野战状态下步兵战车跟随己方坦克随行,在坦克摧毁敌军火力点、碉堡,突破防线后迅速开进,放出步兵占领敌方阵地。这是标准的机械化步坦协同。如果我方在进攻中坦克全部或大部被摧毁,试问哪个指挥官会命令步兵战车继续前进?

10

战场上有硬抗的吗?进攻要有航空突击,炮火准备,最后陆军装甲集群在空中力量支持下才能进攻!防御方也是在体系支持下才能支撑。单件武器再优良也没用,能用就好,费效比很重要。